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资料
山洪防御预案范文
![山洪防御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f91b6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5.png)
山洪防御预案范文一、总则。
咱们村呀,虽然风景好,但有时候也会面临山洪这个大麻烦。
这个预案呢,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山洪来的时候,知道该咋办,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减少损失。
二、基本情况。
1. 村庄概况。
咱们村在[具体地理位置],周围有[山脉名称],村里有[X]户人家,大概[X]人口。
村子里有不少农田,还有[列举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如学校、诊所等]。
2. 山洪灾害情况。
以前也发生过几次山洪,每次都搞得大家很狼狈。
山洪主要是因为山上的雨水太多,一下子冲下来,就像一群猛兽一样。
咱们村那些靠近山边和河道的地方最危险。
三、危险区和安全区划分。
1. 危险区。
那些在山脚下的房子,还有河道两边地势低的地方,就是危险区啦。
特别是[具体哪些人家或者区域],每次山洪来的时候,水都能涨到很高,大家可得小心。
2. 安全区。
咱们村[具体哪些地方是比较高的、远离山洪可能冲击的区域,比如村后的小山坡上、远离河道且地势较高的空地],这些地方就是安全区。
一旦有山洪的消息,大家就往这些地方跑。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1. 指挥机构。
成立了山洪防御指挥小组,组长就是咱们村的村长[村长名字],他可是有多年处理村里各种事情的经验呢。
副组长是[列举其他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村里比较有威望、头脑灵活的。
2. 各成员职责。
村长(组长):那就是总指挥啦,要负责全面的工作,比如接到山洪预警后,决定什么时候让大家转移,协调各方面的资源。
通信联络人员:就是[名字]啦,他的任务就是保证村里的通信畅通,不管是用大喇叭广播,还是打电话通知,都得让消息及时传达到每家每户。
要是电话打不通,就得跑着去通知。
转移安置人员:这有好几个人呢,像[列举名字]。
他们要负责组织村民往安全区转移,特别是那些老人、小孩和行动不方便的人,可不能落下。
还要安排好大家在安全区的临时生活,看看有没有足够的吃的、喝的和住的地方。
抢险救援人员:都是村里的壮劳力,[具体成员名字]。
他们要在山洪来之前,看看能不能加固一些危险的地方,像河边的堤岸。
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cc91d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4.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山洪灾害易发区,包括山区、丘陵地带以及平原地区。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领导小组成立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2.2 工作机构设立山洪灾害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协调、监督和检查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2.3 职责分工(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山洪灾害防治政策、规划、方案,协调各部门工作,组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
(2)山洪灾害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组织监测、预警、防治、应急救援和救灾等工作。
(3)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山洪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三、监测预警3.1 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包括雨量站、水位站、气象站、地质监测站等,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地情等信息。
3.2 预警信息发布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区域、预警时间等。
3.3 预警措施(1)组织相关部门和群众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工作。
(2)对预警区域内的危险区域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人员安全。
(3)提前转移危险区域内的群众,确保生命安全。
四、应急处置4.1 应急响应根据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实行分级响应制度。
4.2 应急救援(1)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2)转移受灾群众,确保生命安全。
(3)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修复受损设施。
4.3 救灾安置(1)设立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2)组织物资供应,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所需。
(3)协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五、后期处置5.1 灾情调查对山洪灾害损失进行评估,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5.2 重建家园根据灾情评估,制定重建家园规划,恢复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f53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4.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5.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因降雨、融雪等原因引发的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组织体系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 防汛办:负责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防御工作。
3. 监测预警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4. 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5. 应急救援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参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
2. 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3.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5. 制定和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应急处置1. 预警响应: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发布预警信息。
2. 人员转移: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3. 疏导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搜救、救援工作。
4. 险情处置:针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及时采取封路、封村、封堤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5. 通信保障: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期间通信畅通。
6. 事后调查:对山洪灾害发生原因、损失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2. 资金保障: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所需资金。
3.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保障: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d01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0.png)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地形陡峭、雨量较大的条件下,由于大雨等不良天气导致河流暴涨、泥石流等骤发性灾害。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数据分析,符合地质、气象、水文等相关科学的知识。
2.适应性原则:预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对防御措施进行灵活调整。
3.全面性原则:预案要充分考虑各个防御环节,包括预警、疏散、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确保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4.科技化原则:预案要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无人机等,提高灾害预警和抢险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1.预警系统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包括气象站、水文站、地质灾害监测站等监测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通过收集、分析和传输各类数据,实时掌握降雨量、水位、水流速度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疏散避难制定疏散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并组织居民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和应急意识。
同时要修建避难所,提供给灾民避风避险。
3.抢险救援建立抢险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抢险队、医疗救援队等。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配备足够的救援物资和装备,如救生艇、救生绳、搜救灯等。
4.恢复重建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展开恢复重建工作,包括抢险结束后的恢复、重建被冲垮的道路、房屋、桥梁等基础设施,并关注灾民的心理建设,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宣传教育加强山洪灾害宣传教育,从小学到社区,提高广大居民的山洪灾害防御意识。
通过宣传材料、讲座和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预警知识、自救技能和应急措施。
在各个关键时刻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灾情,减少人员伤亡。
三、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执行1.落实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e0ad6c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5.png)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在雨季发生。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迅速性、破坏性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1、防范措施(1)对影响山洪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警戒预防。
(2)对涵洞、拦石坝、拦沙坝、防洪堤、闸门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加固,确保各项设施安全可靠。
(3)加强区域内易发洪水的信息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2、应对措施(1)在预报到来的洪水来临前,应当抢先实施早期防备措施,避免发生灾情。
(2)洪水来临后要维护好各项设施的安全状态,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应尽快组织对受灾地区受灾情况进行核实,协助群众实施自救和互救。
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制定1、制定依据(1)防洪预防工作纲要。
(2)《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2、制定程序:(1)确定防洪抗旱单位及其分工。
(2)制定具体的任务分工计划。
(3)明确指挥体系,确定指挥关系。
(4)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工作程序,组织力量,创造条件。
(5)确定应急通讯机制和人员配置。
(6)加强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实施1、严格按照预案实施。
2、各单位要高度关注天气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山洪情况。
3、应急分队要统一行动,紧急组织人员、物资、工具到达受灾现场。
4、严格遵守指挥部指令,做好应急救援等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措施是必须要采取的,必须要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时,一定要按照预案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山洪灾害的抗击奠定基石,减少灾害损失。
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e505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7.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防洪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成员包括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等。
2. 防洪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3. 各乡镇(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
四、预警与监测1. 监测预警(1)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地情变化。
(2)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2. 预警发布(1)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预警信息。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预警发布后,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
(2)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巡查,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一位群众。
2. 应急响应(1)根据山洪灾害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1)组织转移避险。
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内的群众进行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
(2)抢险救援。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恢复重建。
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建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必要救援装备。
2. 资金保障(1)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资金需求。
山洪灾害防御_工作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_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a77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6.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地方相关防汛法规和政策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防汛指挥部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2 防汛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2)副指挥长:由分管防汛工作的政府领导担任。
(3)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3 防汛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3)发布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息。
(4)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监督检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情况。
三、监测预警3.1 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包括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地质监测等。
3.2 预警信息发布(1)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测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
(2)水文部门发布水文预报,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3)地质部门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测可能发生的山洪地质灾害。
(4)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
3.3 预警信息传递(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基层一线。
(2)基层一线要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受威胁地区群众。
四、防御措施4.1 转移安置(1)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内的群众,按照“应转尽转、应避尽避”的原则,及时组织转移安置。
(2)转移安置点要选择安全、适宜的地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 抢险救灾(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组织抢险队伍,制定抢险方案,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对受损的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要及时进行修复。
4.3 防汛物资储备(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沙袋、编织袋等。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957a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5.png)
山体洪水防汛预案一、预案目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山体洪水灾害损失,提高山体洪水应急响应能力,根据我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及其他易受山体洪水影响区域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山体洪水的预防和治理,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山体洪水防汛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实行分级管理。
3. 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一旦发生山体洪水灾害,迅速启动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影响。
4. 以人为本,确保安全。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及时转移和救援。
四、组织架构1. 成立山体洪水防汛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山体洪水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2. 设立预报预警组、抢险救援组、转移安置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山体洪水防汛工作有序进行。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山体洪水的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山体洪水监测体系,定期对山体、河道、桥梁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山体洪水的综合治理。
对易发生山体洪水灾害的区域进行治理,采取削坡减载、固坡护坡、排水疏浚等措施,提高山体稳定性。
3. 制定转移安置方案。
根据山体洪水灾害风险程度,制定转移安置方案,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交通工具等。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山体洪水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六、应急响应1. 预警信号。
当预测山体洪水灾害可能发生时,指挥部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群众采取应对措施。
2. 抢险救援。
一旦发生山体洪水灾害,立即启动抢险救援预案,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救援,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3. 转移安置。
按照预定的转移安置方案,迅速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人员安全。
山洪预防应急预案(7篇)
![山洪预防应急预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858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c.png)
山洪预防应急预案(7篇)在面对山洪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前做预防应急方案,提前预防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一份详细周到的紧急预案要如何写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山洪预防应急预案的内容,有需要的欢迎来参考哦!山洪预防应急预案(一)一、背景介绍山洪是指由于暴雨过程中大量的降雨水流急剧增大,超过地表径流的承载能力,导致水流在山地区域内迅猛而猛烈流动,造成河道水位骤然上升,水势陡增,甚至形成洪峰,对周边的人们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多年以来一直是困扰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难题。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二、预警机制1. 新闻媒体预警:各级政府和山洪灾害部门应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合作,及时发布山洪灾害的预警信息,向公众提供准确的资料和施。
3. 监测预警: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山洪监测系统,在可能发生山洪的地区设置监测站点,实时监测降雨情况和水位变化,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公众。
三、人员疏散1. 教育宣传:政府应加强山洪灾害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疏散指南:政府应制定详细的疏散指南,包括疏散路线、疏散点的设立、安全设施等,确保公众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3. 疏散执法:政府应加强对疏散过程的管理和协调,确保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疏散路线的巡查和执法,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混乱局势进行犯罪活动。
四、物资准备1. 应急物资储备:政府应及时储备足够的食品、水、药品、防护用品等物资,以满足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物资配送:建立物资配送系统,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分发到灾区。
3. 紧急救援人员:政府应组织专业的紧急救援队伍,并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
五、灾后重建1. 评估损失: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2. 快速恢复: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迅速展开灾后重建工作,包括清理残留物、修复损坏的设施、修复道路交通等,为灾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通用9篇)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6fdd6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d.png)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通用9篇)山洪灾害应急预案(通用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篇1我县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的县份,境内山、塬、川、滩皆存,其中山区面积2272.57平方公里,占版图总面积76.55%,由于山地、黄土台塬地质环境较为脆弱,人类道路建设、采矿工程等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
加之特殊地埋位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65.22mm,暴雨多集中降在7、8、9三个月洪水泛滥,加剧了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有逐年递增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处,有48户147人居住在历史洪水位线下的河边及沟道口,严重的安全隐患点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政村,并威胁着部分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影响制约着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切实做好全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经济发展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防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山洪灾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御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当出现突发性局地山洪灾害后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情况,根据险情、灾情迅速作出决定,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预案分工协作,所在乡镇政府及防汛单位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1、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当河道出现突发性险情或出现突发性山洪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水务局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
当发生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矿管办(滑坡办)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抢险。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a62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1.png)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AA 管委为有效谨防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谨防山洪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2、《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法规、条例;1.2.2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1、《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3、《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4、郑州市 2022 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荥阳市 2022 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荥阳市山洪灾害谨防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荥阳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5、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 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合用范围本预案合用于荥阳市 AA 管委辖区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本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所预先制定的谨防方案、对策和措施,是 AA 管委实施指挥决策和谨防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1.5 预案执行与修订本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执行,应根据 AA 管委山洪灾害谨防情况适时修订。
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AA 位于荥阳市西南,中岳嵩山北部余脉的浮戏山中部,黄河流域汜河上游,地处北纬34°37′—34°40′、东径113°11′—113°18′之间,东与崔庙镇相邻,南与新密市相邻,西与巩义市相邻,北与刘河镇相邻。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范本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e2e95e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7.png)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 简述在我国山地地形较多,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山洪灾害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
为了有效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安全,必须对山洪灾害进行科学规划和制定预案。
2. 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是指在山区,由于局部强降雨、融雪等原因,形成突发的、剧烈的地表径流洪水,是一种具有短暂、突发性、强烈破坏性的水文灾害。
山洪灾害常常带有以下几个特点:1.频发性。
山洪灾害的发生频率比其他水文灾害更高。
2.突发性。
山洪灾害的发生十分突然,报道的时间可能与实际事件之间只有几分钟。
3.剧烈性。
山洪灾害所带来的洪水、泥石流、滑坡、岩石崩落等自然灾害,其破坏性相对较强。
3. 预防山洪灾害的重要性由于山洪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性,预防山洪灾害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科学规划。
要加强对潜在危险区域的调查、研究,建立山洪灾害监测和预警索配。
在规划建设、扩建城市或新农村时,必须充分考虑山洪灾害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2.提高公众的山洪灾害预防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主防灾自救能力。
在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开展群众自救培训,掌握必要的防灾、急救技能,提高自护和互救能力。
3.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
通过建立完整的的监测体系,提前发现、预测和预报山洪灾害,减少损失。
4.强化应急管理。
山洪灾害发生后,必须及时响应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迅速组织人员救援、疏散,补给、物资保障等工作,减轻灾害后果。
4.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可以在山洪灾害发生时迅速响应,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预防措施1.落实防御责任。
成立专业抗洪救灾机构,分工明确,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各级指挥机构,明确救援人员职责,做好防护和应急管理组织。
2.检查洪水管道、水沟及排水设施是否畅通。
3.在山洪流经资源开发和人口密集区、大中型建筑物附近,以及易于形成滑坡的山坡上和交通要道处,加设警示牌、警示标志。
防范山洪灾害应急避险预案
![防范山洪灾害应急避险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6c8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e.png)
一、预案背景山洪灾害是指因强降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性洪水灾害。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及时、有序地组织受灾群众转移避险。
3. 提高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山洪灾害时,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案组织体系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应急避险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实施和调整山洪灾害应急避险方案。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转移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4. 预警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准确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5. 群众转移组:负责组织、协调受灾群众转移避险工作。
五、预警信息发布1. 预警信息发布组根据气象、水文等部门提供的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3.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警信息的宣传和解读,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应急响应1. 当发生山洪灾害时,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指挥部要根据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
3. 应急救援队伍要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七、群众转移避险1. 群众转移组要根据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制定转移避险方案。
2. 对易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提前组织转移避险。
3. 转移避险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八、应急处置1. 应急救援队伍要迅速开展现场救援,救助被困群众。
2. 搭建临时安置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3. 组织力量抢修受损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九、信息报送1. 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山洪灾害应急处置信息。
2. 信息报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发生时间、地点、损失情况、救援进展等。
十、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防汛山洪防御应急预案(通用7篇)
![防汛山洪防御应急预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8a7ab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0.png)
防汛山洪防御应急预案(通用7篇)防汛山洪防御应急预案(通用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汛山洪防御应急预案(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汛山洪防御应急预案1为维护学校稳定,保证各班学生安全度过汛期,根据《__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教育系统防汛工作预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全面贯彻省、市防汛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确保今年安全度汛。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我校的防汛领导,保证防汛工的有序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
我校的防汛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本班的防汛工作。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日常工作1、学校将通过班会、晨会、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防灾、防溺水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防汛知识,全面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2、我校将加强检查、巡查和防范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校园内道路、排水设施畅通,校舍电路安全无隐患。
要定期对学校的校舍、围墙、电路等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
3、对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做好的防护工作,督促管理人员对图书室、电教室进行严格管理,特别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二)、当接到重大汛情预告时1、当接到上级发出的防御通知后,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上传下达。
2、学校的防汛抢险小组防汛期间全天在学校集中,随时准备参加抢险。
对易受洪涝、雨水侵蚀的设备、图书等要做好转移工作准备。
要按时检查学校校舍门窗关闭情况、化学物品保管情况和学校用电情况,发现异常马上整改,坚决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预案
![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9ba3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c.png)
一、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6.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7. 地方相关防汛抗旱政策法规二、预案目的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防汛指挥部防汛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值班、信息报送、协调各部门工作等。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水利部门:负责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工程设施管理、抢险救援等工作。
(2)气象部门:负责山洪灾害的气象监测预警,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3)公安部门:负责山洪灾害发生时的交通管制、治安维护等工作。
(4)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山洪灾害的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等工作。
(5)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工作。
(6)卫生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7)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五、监测预警1.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地质监测等。
2. 预警信息发布(1)当监测到山洪灾害风险时,立即启动预警信息发布程序。
(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加强对预警信息的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六、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根据山洪灾害风险等级,启动相应的预警响应。
(2)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措施(1)水利部门:加强水库、河道等工程设施的管理,确保工程安全。
(2)气象部门: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公安部门:加强交通管制,确保抢险救援通道畅通。
(4)应急管理部门: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做好抢险救援物资储备。
防汛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防汛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3e4e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7.png)
防汛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建立自防自救机制,提高群测群防水平,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制定转移避险方案,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做到预警有手段、转移有路线、避灾有地点、安置有方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县、镇、村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指挥决策和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范围内的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案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编制。
四、预案编制原则和要求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
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可操作性。
4. 坚持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五、预案编制单位和审批权限镇、村(社区)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镇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修订编制,报县级水利局审查同意后,由镇级人民政府批准。
六、预警和监测1. 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2. 监测预警信息包括降雨量、水位、地质变化等,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
3. 当监测到可能导致山洪灾害的降雨或其他因素时,立即启动预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七、应急处置1. 一旦发生山洪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
2. 采取措施转移危险区域内群众,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 对受灾区域进行救援,提供生活必需品、医疗救治等支持。
4. 恢复受灾地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八、后期处置1. 对山洪灾害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对在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65f1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0.png)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情况分析:山洪灾害是指因山地降雨引发的洪水灾害。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组织机构:1. 设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和指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 成立山洪观测预警团队,对山洪发生的预警信息进行监测和报告。
3. 制定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小组,负责组织人员和资源。
三、预防措施:1. 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包括气象雷达、水文监测设备等,对降雨量、水位、流速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集中监测、预警、调度和指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引导人民进行疏散和撤离。
3. 完善山地植被保护制度:加强山地植被的保护,防止滑坡、崩塌等灾害发生,减少山洪的发生和破坏。
4. 建立山洪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备充足,包括救生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车等设备,以及食品、水和药品等物资。
四、应急响应措施:1. 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山洪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救援工作。
2. 组织人员进行山洪扑救和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3. 疏散人员过程中,注意安全和秩序,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援助。
4. 接到灾情报告后,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救援力量,组织资源救灾,并实行分级负责,统一指挥。
五、灾后恢复与重建:1. 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要立即启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灾害评估和损失估计。
2. 组织力量进行灾后清理和重建工作,恢复基础设施,修复受损建筑,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救助。
3. 加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帮助,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六、宣传教育:1. 加强山洪灾害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山洪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提高人民的应对能力。
3. 制作山洪灾害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山洪灾害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预防山洪应急预案
![预防山洪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0d15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6.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洪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领导机构成立山洪灾害预防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预防工作。
2.2 工作机构(1)监测预警组:负责收集、分析、报告山洪灾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转移安置组:负责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物资储备、调配和供应。
(5)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山洪灾害预防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2.3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各部门开展山洪灾害预防工作。
(2)监测预警组负责收集、分析、报告山洪灾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转移安置组负责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物资储备、调配和供应。
(6)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山洪灾害预防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预防措施3.1 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及时。
(2)加强监测预警队伍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3)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受威胁群众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3.2 防洪工程(1)加强山洪沟道治理,提高防洪能力。
(2)加强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3.3 河道管理(1)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畅通。
(2)清理河道垃圾,防止河道堵塞。
3.4 险情排查(1)定期开展山洪灾害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对已发现的山洪灾害隐患进行整治,确保安全。
3.5 群众宣传教育(1)开展山洪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山洪预防应急预案
![山洪预防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dd7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0.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山洪灾害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立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 成员及职责(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山洪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
(3)成员:负责山洪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
四、预防措施1. 气象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雨情、水情、汛情。
(2)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确保预警信息准确、及时。
2. 地质灾害调查(1)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地质灾害档案。
(2)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险情,采取有效措施。
3. 河道整治(1)加强河道治理,清理河道垃圾,确保河道畅通。
(2)加强河道巡查,及时清除河道障碍物,防止山洪灾害发生。
4. 防洪设施建设(1)完善防洪设施,提高防洪能力。
(2)加强防洪设施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5. 群测群防(1)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2)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发挥群众在山洪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五、预警与应急响应1. 预警(1)当气象部门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时,各级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预警响应。
(2)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1)各级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按照预警级别,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2)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措施。
(3)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确保生命安全。
六、恢复重建1. 应急响应结束后,各级山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开展灾情评估,查明损失情况。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资料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9988527375a417876f8f2b.png)
张川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切实落实防御山洪灾害的防灾、预警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充分发挥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建立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山洪、泥石流易发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各级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防、抢、救”等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山洪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由于山洪成灾速度快,受灾区大多数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人口分散,交通、通讯不便,预报、保护和救护难度大。
山洪灾害防御方案侧重于监测、预防、预警、人员撤离、财产转移、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等。
1.2编制依据1.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1.2.2根据国家防总及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文件精神;1.2.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1.3编制原则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1.3.5根据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和致灾特点,对山洪灾害主要采取预警、防御和躲、避措施;1.3.6广泛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防御行动。
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下文均作“张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川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切实落实防御山洪灾害的防灾、预警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充分发挥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建立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山洪、泥石流易发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各级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防、抢、救”等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山洪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由于山洪成灾速度快,受灾区大多数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人口分散,交通、通讯不便,预报、保护和救护难度大。
山洪灾害防御方案侧重于监测、预防、预警、人员撤离、财产转移、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等。
1.2编制依据1.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1.2.2根据国家防总及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文件精神;1.2.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1.3编制原则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1.3.5根据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和致灾特点,对山洪灾害主要采取预警、防御和躲、避措施;1.3.6广泛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防御行动。
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下文均作“张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
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与平凉市庄浪、华亭县接壤。
地理位置为东经105°54ˊ至106°35ˊ,北纬34°44ˊ至35°10ˊ。
全县东西长62km,南北宽48km,总面积1311.8k㎡,辖3镇12乡,共15个乡(镇),255个村委会,1294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66085户,总人口32.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93.2%,其中回族22.85万人,占总人口的69.3%,农业劳动力14.77万人,人口密度251人∕k㎡,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9‰。
张川县地处六盘地槽与陇西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平均海拔2011.1m,最高2659m(秦家塬石庙梁),最低1486m(龙山镇马河村),相对高差1173m。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然地貌主要有黄土梁峁沟壑山地、河谷阶地和峡谷。
全县总土地面积1311.8k ㎡,有农耕地45587h㎡,其中:梯田26787h㎡,川旱地3578h ㎡,坡耕地15222h㎡(坡耕地中其中宜修坡耕地10780h㎡),林地14985h㎡,草地13412h㎡,其他用地57186h㎡,农、林、草及其他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34.8%、11.4%、10.2%和43.6%。
现有耕地面积45587h㎡,人均耕地0.15h㎡,人均基本农田面积0.1h㎡。
土壤主要有绵土,黑垆土,红土,淀土,黑土等,土壤养分氮含量不足,钾有余,磷奇缺,肥力较差。
光热资源较为充分,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3mm,林草覆盖率为21.6%,水资源比较短缺,地表水全为自产。
2.2地形地貌、土壤植被2.2.1.地形地貌张川县属黄河中游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位于六盘山南沿地段、陇山(关山)之西麓,平均海拔2011.4m,整个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海拔最高2659m,最低1486m,相对高差1173m。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陇山横亘东北,是全县诸山之总枢,河流之发源地。
从东北向西南分布有草川梁、麻山梁、古土梁、李山梁、连五梁、梁山梁六道梁。
六道梁相夹马鹿河、汤峪河、樊河、后川河、清水河五条流域。
地貌可分为四个类型①关山土石质中山。
分布在东北部陇山林缘的关山山地在5条河流的上游,大部分属中度切割的土石质中山,山坡轿缓,山根土层堆积较厚,山顶土层薄,阴坡多为森林覆盖,阳坡为天然草地,为农牧交错地带。
②红土或红砂岩粘土相间山地。
分布于马鹿河、汤峪河、樊河中上游,属中度切割红土、红砂岩粘土相间中山,第三纪红层和第四纪车城离石,黄土裸露,主要地貌类型有红土梁、红土峁、红土咀、红土浅山湾、三角坡、冲沟、滑坡等。
③黄土梁峁沟壑山地。
分布在后川河、清水河中下游,属中度切割的黄土梁状中山。
④河谷地与峡谷。
分布在五条流域两岸河谷,地势较平,土层较厚,是全县最好的农业区。
东部石质山区地下水位分层储存且很深;中西部黄土沟壑区多为粘土、渗透系数小,补给条件差,含水层薄;河谷黄土底部的泉水量小;河谷川区渗透强,地下水位浅,含水丰富,主要靠河水补给;木河、龙山、恭门等地探明有承压水。
2.2.2.土壤植被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气候植被、土壤等因垂直差异性较大,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土壤有绵土、黑垆土、红土、淀土、潮土、褐色土、灰褐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11个类型。
按地域绵土类、黑垆土类分布在中西部;红土、黑土分布在中东部浅山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段;潮土、褐色土、灰褐色土、草甸土、草原土,分布在陇山林缘草原及林带;淀土、沼泽土分布在河谷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河边。
植被分布不均,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东部关山地带为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有杨、桦、榆、椴、柳、蔷薇、山茱萸、华山松、崖桑、楸挂子、山核桃等乔木树种及箭竹等灌木树种;中部梁峁沟壑种有杨、桦、油松、华山松、侧柏、榆树、山杏、灌木有酸刺,柠条、枸杞、刺槐、梨、苹果、桃、核桃、花椒等,西部梁峁沟壑植被乔木树种有:杨、柳、榆、臭椿、苹果、梨、刺槐等,灌木有枸杞、柠条、紫穗槐、花椒等,草木为蔷类豆科,禾本科杂草。
2.2.3水文气象张川县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总长度234.48km,总流域面积1311.8k㎡,自东北部至西南部,可分为千河、长沟河(马鹿河)、牛头河和葫芦河四大水系,均属渭河北岸支流。
其中又以马鹿河、汤峪河、樊河、后川河、清水河5条河流为主,马鹿河直接流入渭河,清水河流入葫芦河,其余3条流入牛头河。
年平均径流量 4.23m3∕s,年平均径流量13372.5万m3,径流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年际变化9月份为最大。
洪水多发生在6~9月,通过洪水调查,清水河1974年最大洪峰流量234m3∕s,后川河最大洪峰流量166m3∕s。
全县水资源量为2.1亿m3,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为1.7m3亿,但总径流量不均,形成西部缺水,东部富水的状况。
地下水为雨水补给和河水入渗。
境内河溪沟岔泉水分部比较广泛,散布着大小泉池500多眼,几乎每个村庄和山沟都有泉水露头,水质比较好,年泉出露总量为150万m3,是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
中西部泥沙依据东峡、石峡两水库淤积推算,后川河、清水河年均输沙量分别为19.38万m3∕a 和76.82m3∕a,泥沙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占年含沙量的80%~90%,东部径流量较大,但植被较好,泥沙含量较少。
张川县深具内陆腹地,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型立体小气候环境,中西部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半干旱区和温寒半干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雨量较少;东北部为温寒半湿润区和温寒湿润区,气候偏冷,光照较差,无霜期较短,雨量充沛,全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
全县气候差异较大,根据张川县气象站1957~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其干燥度在0.62~1.01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3mm,最大826.4mm(2003年),最小409.4mm(1972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总水量的59.3%。
且多以大雨。
暴雨出现,历时长,强度大,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
其特点是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少雨。
20年一遇24h最大降水量为108.2mm,3—6h最大降水量为72.3mm。
多年平均气温为7.2℃,最高31.7℃,最低-20.6℃,蒸发量1409.5mm,无霜期163天。
多年平均风速为2.9m∕s,最大2h∕s,且多西北风,冬春季较频繁。
2.3经济社会基本情况2010年全县生产总量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同比增长12.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27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支出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80元,同比增长12.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789hm2,粮食作物面积32762hm2,总产88588t。
其中夏收作物播种面积15815hm2,单产2000kg∕hm2,总产31630t;秋粮作物面积19611hm2(包括复种),单产2904kg∕hm2,总产56958t,人均有粮305kg。
2.4历史山洪灾害情况防御现状2.4.1历史山洪灾害情况根据张川县水务局提供的调查资料统计,本次防治的9个小流域累计发生山洪灾害共118次,累计死亡人数69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76亿元。
建国以来,全县重大山洪灾害情况如下:1968年6月11—16日连降大雨,6天降雨147.2mm,马关乡上豆沟一带降雨189.3mm,使该区域河流水位猛涨,在14日洪水冲走了3头牛,12只羊和3个人。
本次暴雨马关、梁山两乡倒塌房屋共172间,受伤12人,死伤家畜约120多头,冲毁农田489亩,道路36km,受灾人口达2700多人。
1976年7月13日,在县西部经历一次罕见的暴雨,8h内降雨量达89.3mm,使樊河、汤峪河水位猛涨,恭门、闫家两乡受损严重,本次暴雨共死42人,受伤178人,家畜死伤无数,冲毁民房1781间,桥梁6座,农田3117亩,公路36km,受灾群众达1311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以上。
1987年8月13日,因连降大雨,使胡川乡宁马村发生滑坡,滑坡面积1700多亩,6户群众被淹没,死亡26人,大家畜67头,2个自然村277人受灾。
1992年7月14—22日,连降大雨,全县一半以上的区域受灾,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有马关、大阳、张川镇、胡川等,本次灾害6处滑坡,死亡137人,倒塌房屋3770间,冲毁农田12170亩,812km道路受损,冲毁河堤5.6km,冲毁水利设施118处,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