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康德学说基本观念比较

合集下载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在中西哲学史上,康德与王阳明是两位十分关注并积极投身人类道德实践活 动的伟大哲学家。他们分别以自由意志和良知为核心建立了先验道德哲学,自由 意志和良知这两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第一章从意志和自由两个方面分析 了自由意志概念。通过阐明意志是一种欲求的能力,它是自由的,也是一种道德 实践的能力;而自由具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重含义,指出康德道德哲学的关 键在于意志自由即自律。第二章对良知概念的基本内涵(良知是宇宙万物之本体、 是天理、是是非准则、是至善、良知人人共有)和特征(先验性、普遍性、直觉 性)以及致良知的道德修养工夫论进行了阐释。在第一、二章的基础上,第三章 对两个概念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通相似之处:自由意志和 良知都是道德法则的先验根据,具有自律的本质特征,高扬了道德的主体性。但 是二者建构主体道德自觉的思路又是迥然不同的:自由意志排除意愿、情感等因 素,绝对地超越经验实质,追求的是“单纯普遍的立法形式”和建立普遍的道德 秩序;良知则融合意志、情感,强调的是知行合一,是普遍的道德法则和主体道 德意识、道德实践的结合。通过对自由意志和良知的分析比较,揭示了康德和王 阳明道德哲学的不同特点,并说明他们的理论对后世哲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 作用,也指出中西道德哲学可以优势互补、融通互惠,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 以及构建普世伦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their ways to set up the
subjective
moral self-discipline are different:freewill excludes the factors of desire and
sensation,it transcends experiential
matters

哲学阳明哲学

哲学阳明哲学

哲学阳明哲学王阳明是宋、明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代思想宗师,他构筑了一个以心物一元论为根基的严密的哲学体系。

王氏心学十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体验,推崇人的自我行动,自我选择。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他的哲学是一种存在论或曰生存论哲学。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他敏锐洞察到了人类意识活动及其对象之间的意向性结构关系;在方法论上,他主张兼用直觉和渐修的手段,排除经验成分的“私欲”和“习心”,从而使先验意识(“心”、“性”、“良知”)纯粹无碍、恬然澄明。

从这两种角度看,王氏心学具有先验现象学的性质。

然而,王氏心学毕竟奠基于没有经过主客分立历史的中国哲学传统之中,他始终将人理解为万物一体的存在者,既没有把人缩减为孤立的主体(纯自我、纯意识),也没有把事物、实在世界当作外在于人的孤立的客体去把握。

王阳明的哲学体现了典型的东方式“天人合一”思维的特征,是一种不全同于中国哲学又有别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东方存在主义现象学。

一、存在论的本体论正如心学的始作俑者陆九渊一样,王阳明把“心”这个范畴作为他建构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在他看来,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下之大本”,一切东西俱可接纳容存于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1]。

王阳明有时亦把心称之为“性”或“良知”。

“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

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2];“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3]。

这个本原之心具有先验构造功能,有了它,“天地以往,万物以育”[4],因而是人类生存活动的本体依据。

“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5];“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6]。

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只须返观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这是王学的精义所在。

先验本体――心的确立,奠定了王氏心学言路的存在论基调,即世界是一个属人的世界,人之在世生存确证着万物存在的意义。

在外物之间“求理”亦只是为了明心践道,发明本心,是人生活动的手段而非目的。

儒家和康德的道德形上学的比较

儒家和康德的道德形上学的比较

要比較康、儒思想,先要對康德有基本了解。

有一次我請教鄭捷順老師,他認為康德與王陽明很相似,乃唯心主義的哲學,但其最大分別的是康德的自由意志是假設,而良知於王陽明中乃一「呈現」。

這正是牟宗三意,《實踐理性批判》是以把道德作一形上學之解釋,康德以自由意志(Freedom of will)作為道德律令之根據,真正之道德律,不是由經驗來的,故知識與道德沒必然之關係,定然律令是無條件,必然的、絕對的、無限的、自由意志是超越的,無限的。

意志的自由是其中一預設,康德之哲學共有三假設,其二為上帝及靈魂不滅。

我們一切能見的感受到的東西屬現象,如我們見到一枝筆,知到其存在,因為此等與我們的感性發生關係,時間和空間是感性底條件,即一切現象都被時間空間定住,離開時空便沒有現象,現象還受一些先驗條件(概念)規定,這是十二範疇,可說成一些邏輯概念。

而物自身是物之在其自己(thing-in-itself)之義,不與我們的感性有關,故不能被認知,它不在時空之中,它是智思物,屬於理性世界的,這理性不是邏輯的意思,邏輯是知性。

故可以說物自身是超越的。

自由意志既是無限絕對,它不會被其他東西影響,它一定是自由,否則沒有定然律,它自己立法,立法之根據是其自己。

人追求的是這道德的自由,自己立法,自己遵守,人透過實踐理性來確立自由意志的超越實在性。

康德把道德之來源交給自由意志,這是必要的,因為道德律令是一顆礸石,或一座山,這不行,因為礸石不是無限,那麼「道德」是相對,故精神是必要的。

而中國的儒家的實踐形上學,我可以由王學入手講,良知出道德律,這無疑的,良知當然是超越的,致良知的工夫是要發明良知的天理,使其明覺,陽明子名為知體明覺,知體明覺所覺的物是無物相,用佛家語叫「如相」,那時心即是物,物也是心,心物一起呈現,心外無物,心是創造性的,不是有一物在那裏,心在認識它。

故大儒所講的心一定要是本心、天心、大心、良心、道德心,否則儒家的思想都是廢話。

感应与心物——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

感应与心物——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

感应与⼼物——王阳明“⼼外⽆物”思想——王阳明“⼼外⽆物”思想的⽣存论分析阳明的“⼼外⽆物”不是⼀个认识论命题。

⼤体说来,阳明论⼼物有三个层次:⼀是“意之所在即是物”,建⽴⼼物循环论,把⼼物相对⽽⽴的⾃然观点悬置;⼆是 “物即事也”,强调⾏为⼯夫,消⼼物于不“积”之实⾏;三是“感应之⼏”,揭⽰⼈本⼰的⽣存结构,最终为⼼物奠⽴⽣存本体论的根基。

通过这三层论述,阳明强调的是:⼈不可能于本⼰的⽣存结构之外去追问⼼与物、善与恶等,⽽只能以⾃⼰的⽣存开辟出⼀⽅世界,从⽽让它们成其⾃⾝。

此⽣存本体论⼤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意之所在即是物:⼼物循环论 “⼼外⽆物”并⾮⼀个认识论命题,⽽是有着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王阳明不可能不认识到物的客观实在性,但他关注的焦点不在此,他要追问的是:物与⼼如何获得各⾃的规定性? ⾸先,王阳明认为只能就物谈⼼,反对外物求⼼。

作为存在者的物,是⼀切存在得以澄明的现实境域,是我们必须预先承当的。

作为儒者的王阳明,对此的承当只能是有过之⽽⽆不及。

这突出表现在王阳明⼗分浓厚的、作为⼀⽣的孜孜追求的仁民爱物思想。

可以说,上⾄天地,中⾄黎民百姓,下⾄草⽊鸟兽⽡⽯⿁怪,⽆不是儒者关爱的对象:“使有⼀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上》)。

对于王阳明⽽⾔,建功⽴业,是实现这⼀理想;著书⽴说,是宣传这⼀理想,从⽽⼀切外物求⼼的道路都成为不可能。

“专求本⼼,遂遗物理。

此盖失其本⼼也。

夫物理不外于吾⼼。

外吾⼼⽽求物理,⽆物理矣。

遗物理⽽求吾⼼,吾⼼⼜何物也?”(《传习录·中》)在王阳明看来,这正是辨别儒佛的关键。

他认为,儒家“仁爱及物,⽐之释迦则⼜⾄也”。

换句话说,“吾儒养⼼,未尝离却事物,只随其天则⾃然,就是功夫。

释⽒却要尽绝事物”(《传习录·下》)。

 但是,承认物的客观实在性却并不意味着把“⼼”和“物”的共同现成存在设为前提。

王阳明不可能如康德那样认为“我们外⾯的事物的存在”是尚未证明⽽应该得到证明的。

王阳明的三次悟道

王阳明的三次悟道

文化艺术68 《互联网周刊》2020.10.5文/弘毅王阳明一生悟道有三。

第一次为1508年的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龙场悟道,得出“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学。

龙场悟道第二年,王阳明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阳明心学的体悟思想框架基本成形。

第二次为十二年后的平乱悟道:经过赣南剿匪、宁王之乱与忠泰之难这些坎坎坷坷后,王阳明与学生们在江西赣州通天岩讲学时,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从此之后,王阳明把致良知视为心学的最核心思想而对外宣扬,使得心学有了归宿,得到升华。

第三次为1527年的天泉证道:晚年王阳明在出征广西平乱前,在绍兴的天泉桥上,对两位弟子提出的疑问进行了核心解答,提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著名“四句教”。

这也是对阳明心学三大核心观点的最终解说。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这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完善的三个变化阶段。

这种变化,其实符合任何成熟思想体系的发展逻辑。

新的思想往往是在旧有思想遇到关键困惑,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诞生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普遍思想产生差异,在新旧观点碰撞中,产生实践性理论,最后达到成熟,升华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思想。

20年代,当中国照搬共产国际经验,在城市发展工人武装运动接连失利时,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希望在农村”的论断,并进而在井冈山进行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最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阳明心学的诞生,给我们以事业启示。

首先,选项目,要心悟,心里想透,所谓心即理,你所想是符合天理的,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其次,要体悟,局部实践,体会过程,知行合一,一生只做符合社会良知的项目,方向对了,平时有小的失误,大方向也不会出错,总会有收获,如果项目本身不符合社会道德良知准则,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是徒然;第三,要证悟,总结经验,普及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

致良知之天理于万事万物,则无事不可成。

“心悟、体悟、证悟”,是阳明心学的三大悟道过程。

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

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

“良知”具有先天性、普遍性和内在性的特点,是人 们认识和行动的准则,也是评价善恶、实现道德自律 的基础。
“良知”的实践与应用
王阳明强调通过内省、自我反省来发掘和培 养“良知”,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处事。
在实践中,“良知”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 认知和调节,提升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促
进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内涵
王阳明的良知是指内在的道德感和判 断力,康德的自由意志是指理性的自
主决定能力。
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实现道德行为的内 在驱动力,康德则认为自由意志是实
现道德行为的关键。
研究成果的价值
通过对良知与自由意志的比较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西方哲学思想中
要点二
现实意义
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实践意义
自由意志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 社会公正和秩序的保障。
应用领域
自由意志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法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
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自由意志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自律,是构建 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风范的关键因素之一。
04
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 的“自由意志”之比较
“自由意志”的来源与性质
理论来源
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源于对人类理性的 深入思考和对启蒙思想的批判继承。
性质
自由意志是一种先天的道德能力,是理性个体的本 质特征。
与自然法则的关系
自由意志与自然法则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对 立关系,因为自由意志是超越自然法则的, 不受因果律的限制。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与道德人格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与道德人格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与道德人格王阳明是中国明朝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和道德人格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王阳明的思想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致良知”、“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三个重要方面。

1. “致良知”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天赋的道德本能,即“良知”,同时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调适自己的情感、决策,从而把这种自在和排斥士绅文化,是王守仁讲“致良知”干预天士的思考(洛阳书院系列十部,2008)自我“致良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2. “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意味着通过对外物的观察和思考,来认知和了解世界,进而开拓心灵,提高自我的认识和素养。

在他看来,理解外物和改造自己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通过与外物的交流与感悟,才能触发自己内在潜能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智慧和素养。

3.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将自己的知识和行动相结合。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思考上,而要将理论付诸实践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王阳明的道德人格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具有明显的道德性格。

他认为一个人的学问和功名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应该衡量其人格和道德。

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时刻注重着自己的道德品质,不仅要求自己在理论上达到圣人的境界,而且要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自己的道德追求。

1. 清廉正直王阳明拒绝了官场的平庸和黑暗,他提倡“贞明”的政治理念,强调刚直的品质是一位官员最基本的品德。

他要求自己在官场上时刻维护清正廉洁的形象,从不为个人私利和名利而妥协和低头。

2. 独立思考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只有独立地思考和判断,才有可能真正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他反对墨守成规和教条主义,要求自己时刻维护独立思考的精神,不为外界的舆论和权势左右自己的思想和决策。

王阳明与康德学说基本观念比较

王阳明与康德学说基本观念比较

王阳明与康德学说基本观念比较本文旨在比较康德自律原则与阳明心即理说的基本观念。

首先,笔者从知、情、意三方面比较康德的意志、意念的观念与阳明的心、意的观念。

笔者除了指出相对于阳明来说康德有重知而轻情、意的倾向外,亦指出了阳明的「知」的意义近于康德的「智」的直觉,但更富于实践理性。

然后,笔者将康德的上帝意志、人类意志与阳明的道心、人心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最主要分别在于前者是截然的二分而后者在实践上却可以通而为一。

一意志、意念与心、意(一)两家论情感的比较康德和王阳明有关道德的学说都建基于道德主体之上,然而他们所说的道德主体并非如西方的快乐主义者、道德情感学派哲学家或中国的告子、荀子那样指经验层面的道德主体,他们所指的都是先验层面的道德主体。

所以,无论康德所说的意志还是王阳明所说的心,都并非经验的而是先验的,这是康德自律伦理学及阳明心即理说在伦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之一。

因为,如仅仅局限于经验层面,正如康德所说,道德便丧失其普遍性与必然性。

以上是就两家所言道德主体意义相若者而说,两家所讲的先验的道德主体仍有值得注意的差别。

在康德,由于其理性和感性、先验和经验的哲学二分架构,他讲的道德主体的先验性是纯粹的、不夹杂任何经验的成份。

因此,感性便被排除于道德主体之外。

在阳明,他所说的道德主体虽亦有其先验性格,但他并不排斥其具备经验的成份,因为他正如传统的儒者一样,从没有将理性和感性、先验和经验作出对立的二分。

因此,他不像西方一般重理性的伦理学家那样将感性摒弃于道德主体之外。

由于两家所讲的道德主体的性格不同,他们对于道德主体的成素便有不同的说法。

西方哲学言道德主体往往区分知、情、意三种成素,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家对主体有上述三种区分往往各有所偏:有的重视理性(如理性主义者),有的重视情感(如经验主义者),有的重视意志(如意志论者),而总的倾向是重理性而轻意志和情感。

康德承接了上述西方伦理学传统的倾向,尽管他对意志比起其前的哲学家较为重视。

良知说的两种不同视角

良知说的两种不同视角

良知说的两种不同视角摘要:何为良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传统的良知观是以王阳明的良知说为代表。

他认为人的良知是生而有之的,但又认为良知的实现状态与人后天的修炼是密不可分的。

到了现代,西方的海德格尔对良知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认为良知是人本真生存的见证,其在本质上呼唤人性的回归。

标签:良知说;王阳明;海德格尔海得格尔的存在哲学是对现代性危机反思的结果,它主张回归人性的本真状态。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产生于朱子理学的衰败之际,是对以往学说的一种承接和拓展。

就这两种学说的共同旨归而言,它们都体现了对人类幸福的深切关怀,只不过展开的视角不同而已。

本文就其共同关注的良知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对两种学说作一点浅显的探讨。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和关键。

他通过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以及致良知说构成了自己完整的心学体系。

当然,这一体系的形成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这与本文的论述关联不大,在这里不作具体的论述。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良知即物之规律和封建的伦理纲常是生而有之的,但它又因每个人具体的秉性(即人的自思,情感和欲望)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化即成为圣人或愚人。

而且,人的良知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知行合一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海氏的良知是在其著作《存在与时代》中出现的,他没有像王阳明那样形成完整的体系,并作深入细致的探讨,但他对良知的展开视角却是独特的,与有流俗之嫌的王氏良知说相比给人以清新之感。

当然,这与他们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

良知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与人类相伴久远,何为良知,在此之前康德有过较为详细的论述,我们这里主要就王阳明与海德格尔的良知说来做一下探讨,主要是从海氏的视角来看一下王氏的良知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何为良知,海德格尔认为良知是本真生存的见证,虽然他没有像王阳明那样给出很详细的阐述但却让人耳目一新。

海德格尔给良知的定义是以人的生存状态为背景的,他以感受到并深切地体悟人的非本真生存状态为前提,论述了人在这种状态下由本真存在沉沦为常人,丧失了本真的自我,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此在。

王阳明的心学是人类哲学的高峰

王阳明的心学是人类哲学的高峰

王阳明的心学是人类哲学的高峰作者:杨权良王阳明的学说其高如山,其渊如海,钻之弥坚,仰之弥高。

西方哲学只有三个阶段:前康德哲学,康德哲学,后康德哲学。

张岱年先生编的《中华智慧》里面说,朱熹是中国的康德。

杨老师对朱熹的学说,过去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今天杨老师对朱熹的哲学却不屑一顾。

对王阳明学说过去认为是唯心主义哲学之集大成,也持否定态度。

今天我认为,王阳明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集大成。

王阳明之前的哲学是为王阳明的诞生做准备工作。

王阳明以后的哲学是对王阳明哲学的阐述、传播、落地。

王阳明的哲学不仅达到了中国哲学的顶峰,也达到了世界哲学、人类哲学的顶峰。

所以我很认同有人说过的这一句话:20世纪以前的哲学属于康德,20世纪以后的哲学属于王阳明。

为什么这么讲?我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哲学是干什么的?金岳霖先生说,哲学就是说出一切具体道理之上的终极道理的学说。

爱因斯坦在科学里面要寻找一个统一场理论,把世界存在的所有力,用一个场统一起来,可是功亏一篑。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爱因斯坦从16岁提出侠义相对论,2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一直到七十多岁去世,五十多年几乎劳而无功,他没有建立起统一场论。

那么在哲学上有个王阳明的出现,西方有个康德的出现,把所有的哲学理论,我个人认为是一网打尽,综合起来挽一个结。

然后让后世的人去化解、分解、阐述。

王阳明建立了哲学界的统一场论,这就是心学。

为什么说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顶峰?因为康德发现了二律背反。

为什么说王阳明是中国的康德?而朱熹不是?因为王阳明发现了心的存在。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中心,是一切哲学最后的归结。

他说未有此事,先有此理,理在事先。

过去我对这些话佩服的五体投地,认为是正确的、绝对的。

今天我要问朱熹一句话,事和理在哪里?没有人的这个心,事与理何以存焉?事也罢、理也罢,全是从人心所出。

那么,王阳明发现了心的存在,就像康德发现了二律背反一样。

由于康德发现了二律背反,从此以后的哲学,没办法跨越这个东西。

王阳明哲学与西方浪漫主义对比分析

王阳明哲学与西方浪漫主义对比分析

14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曹峻玮王阳明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心即理”,由陆九渊首创。

因为受到朱熹格物致知学术的影响,王阳明在青年时期就曾有格竹子的经历,但是最终他什么也没能发现并且最后认为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是错误的。

对于王阳明来说,知识和真理是不能通过外在的观察事物获得的,而是通过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获得的。

阿姆斯特朗描述道:“王阳明哲学的本质是:人本质上都是好的和高尚的。

这种美德的来源是人的内心,它能够从上帝接受准则。

”在这里心并不是指的肉体的心脏而是指人自己的主观意识。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活动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世间的一切并且没有改变其内在本质。

因此,心一定是没有偏见的,并且一定不是自私的。

王阳明总结出,一个人的本质是和普遍的真理相同的。

主体的自由是费希特唯心主义中重要的一点,费希特明确地阐述道:“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应当基于自身的自由选择和自己合理判断的坚定信念去行动。

”人自己的思想和决定不应该被社会环境或其他的主体所影响和强迫。

康德也秉持着同样的观点。

对康德来说,道德不能够被任何内容预先决定。

尽管王阳明没有明确地阐述这一观点,但可以有逻辑地推理出王阳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意费希特的观点的。

王阳明声称我们的心足够使我们知道所有的道德真理和知识,因为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做什么。

我们的心作为一面镜子可以自然地知道所有的真理与原则。

朱熹的学术同康德的“自在之物”(thing-in-itself)相类似,事物的本质和样子是在于它们自身,不同于它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

我们可以思考这些事物,但是却不能够了解它们。

王阳明和费希特都不同意康德的哲学观点,他们专注于积极活动的主体和忽视“自在之物”的观点。

同时,费希特似乎同意部分王阳明的哲学理论。

费希特认为:“我们所关注的不是任何存在于我们之外的事物,只应该是我们自己。

”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观点都是来源于我们自身而并非产生于外部事物。

对于费希特来说,没有外部的“自在之物”可以产生观点和想法。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亲爱的朋友,您好,此文档为我站的宣传信息,若需查看部分资料或者购买此套资料,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或登陆我们的网站--3A学习网万分感谢您对我站的关注与支持!!!/****************************************************************************/思想,他在肯定①Ernst Cassirer. Kant' s Life and Thought [M]. New Haven: Y 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38第一章康德的自由意志理性、知识重要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意志的理性选择作用。

他认为个人道德目的的确定和手段的选择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人们的善恶是由于自己的意志借助于理性选择的结果,任何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道德责任。

所以他提出人的道德活动是出于自愿的思想,他说:“目的是我们愿望的对象,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乃是我们的审量及选择的对象,所以,凡是关于手段的行为,必是由于选择,并且是自愿的。

”①这里所说的自愿的选择,也就是一种自由,是一种在没有外力强制的情况下行为者自己作出的抉择。

这种把自由理解成在多种可能的选择面前、人自己作出抉择的随意性,就是康德后来所说的消极的自由。

但是,亚里士多德还没有把自由与必然联系起来,即没有达到对积极自由的理解。

伊壁鸿鲁在其《致美诺寇的信》中认为必然性虽然存在,但有一些事情取决于我们的自由意志,因此人人都具有道德责任。

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伊壁鸿鲁的原子论,以原子的偏斜运动提出了原子运动自由意志论。

他说:“我们正是借着这个自由的意志而向欲望所指引的地方迈进,同样地我们正是借这个意志而在运动中略为偏离……”②奥古斯丁是第一个对自由问题专门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自由意志》一书就是专门讨论人在伦理活动中的自由的。

康德与王国维的天才说比较

康德与王国维的天才说比较

康德与王国维的天才说比较周丹丹【摘要】中西方的“天才说”古已有之,康德可说是第一个对“天才”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人。

而王国维处于中西美学交汇之际,吸取了中西方的成果而形成了自己对“天才”的思考。

从“独创”与“典范”、“想像力”与“知性”、审美理想三方面对康德与王国维“天才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其各自的“天才说”有更深入的了解。

%Concept of talent has existed since ancient times. It is said that Kant was the first person who discussed the concept of talent systematically. But Wang Guowei formed his unique view on the talent in the in-ter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This essay will take a deep analysi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views on talents from three aspects:original creation and model,imagination and intellectuality, aesthetic ideal. The purpose i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eir views about the concept of talent.【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6页(P99-104)【关键词】康德;王国维;天才说;异同【作者】周丹丹【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0 引言“天才”之说,中西方古已有之。

王阳明心学与康德德性学比较及现代启示

王阳明心学与康德德性学比较及现代启示

王阳明心学与康德德性学比较及现代启示
屈志勤;文洁贤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4)006
【摘要】王阳明在批判佛老思想和朱熹理学过程中,特别是经过“龙场驿之悟”,领悟到了道德的本质和道德之所以可能的根本条件—道德主体具有内心之自觉与自律,建立其以“致良知”为核心理念的心学思想体系,其批判精神及德性自觉学说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的理性精神及强调主体自由的伦理思想近乎完全一致.虽然王阳明伦理思想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但他关于道德生活主要靠自律的思想及其认为德性生活就是习惯成自然的生活(知与行自然混成一体)之思想对我们仍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屈志勤;文洁贤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2
【相关文献】
1..王阳明心学的道德自律性及启示——以康德道德哲学为视角 [J], 伊丽娜
2.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J], 刘华军
3.康德的先验论与王阳明的心学 [J], 李超杰;;
4.心学道德自由观——兼与康德道德自由观之比较 [J], 邓名瑛
5.经典道德范畴诠释的心学化向度——王阳明“种德者必养其心”论发微 [J], 邓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

Freewilland Innate Conscience--A Comparison of Kant's and Wang Yangming's Moral Philosophy 作者: 刘华军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3-36页
主题词: 康德;王阳明;自由意志;良知;道德法则
摘要:康德与王阳明分别以自由意志和良知为核心建立先验道德哲学.自由意志和良知都是道德法则的先验根据,具有自律的本质特征;但是二者建构主体道德自觉的思路又是迥然不同的.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说明各自理论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中西哲学可以融通互惠,对如今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陆王心学与康黑(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有何区别和联系?

陆王心学与康黑(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有何区别和联系?

陆王心学与康黑(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有何区别和联系?陆九渊作为陆王心学的开创者早在南宋时期其思想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明朝更是在王阳明这里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成为了西方哲学乃至世界哲学都无法绕开的人物,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其宏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了无数人。

题主问题是这两派哲学主要区别和联系,问题过于庞大说清道明较为复杂,因此我主要从康德的实践理性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对其展开分析,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一、关注焦点相同康德的实践理性和王阳明的致良知二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都是主题道德自觉的建构,这是二者在一方面学说上最为相似的地方,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二者区别极为明显。

从他们的关注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哲学出发点都是立足于我们人本身,也就是说,一旦思想脱离了我们人类自身,那么这种学说无论多么精深,也不再具有多少意义。

二、经验对象区别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必须完全意义上的超越经验实质,理性普遍性的为自然立法,并且如果理性越纯粹,那么道德的力量就越是崇高庄严;反观王阳明他强调吾心良知与天理万物,与功夫实践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致良知的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法则,但是不脱离任何的人心事物。

康德始终认为 ,实践的规则永远是理性的一个产物,道德法则恒久的与理性相联系,这样的话理性在为自然立法的前提下同时也可以为人类的具体实践活动确立规则。

这是因为理性具有普遍性的立法性质,康德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道德法则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分国家、地区、文化背景以及思维差异等,是具有普遍性质的一般教条。

王阳明则认为,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即是心性,即是良知,而这个本体性的东西在未发时,寂然不动,无内亦无外。

在本原处心性、或良知既与理不分,又与物相一。

“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

”良知就是天地万物“所以然”,就是类似于世界的灵魂的存在,它是具有先天性的不可抗拒因素,不因他物改变。

三、终极追求区别康德始终秉承着从理性本体进行抽象性的论证,最终由理性分裂出经验现象,王阳明则汇合超越与实质,实现理性形式,外在规范与主体精神内在统一,达到了绝对道德本体的境界。

论“主体”“此在”和“心体”——从康德、海德格尔到王阳明

论“主体”“此在”和“心体”——从康德、海德格尔到王阳明

论“主体”“此在”和“心体”——从康德、海德格尔到王阳明张小琴【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44)006【摘要】康德把主体提升到本源性高度,将形而上学奠基于人的纯粹理性,使有限的理性承担起形而上学的内在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重任.然而,康德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其原因有二:一是本体被客体化为不可知的物自体,造成主体对本体的追问成为无休止的过程;二是理性脱离现实生活,普遍知识的客观性和体系化无法诠释开放性的经验世界.海德格尔用“此在”取代了康德的“主体”,引入时间性、历史性将“此在”落实在存在论意义上,强调人的存在性.“存在”是世界向“人”显现出来的本源.“此在”首先生活在“世界”中,“此在”在先领悟“存在”并超越存在物.万物向“此在”显现才有意义.这样,“此在”与“存在”建立起本源性关联方式.在儒家“天道性命相贯通”思维背景下,王阳明解释并阐明人类的存在.“心体”与“天道”既是一种本源性、本然性的关系,又是一种价值性的关系,并非西方哲学的关联方式.其原因在于,“心体即仁体”意味着“心体”开显的是价值世界,而不是物质世界.“心外无物”,心遍润万物,万物与我合,这个“合”是价值世界中的“合”.“工夫”使自我存在获得了一种伦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海德格尔阐述了人类本真性、本然性的存在.王阳明更突出人的存在首先且必须是伦理存在.【总页数】9页(P99-107)【作者】张小琴【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16;B248.2【相关文献】1.试论康德理性自由与海德格尔"此在"意义的关系 [J], 肖福平2.本源的想象与此在的有限——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先验想象力的解读 [J], 靳宝3.从"自我的对象化"到"共同此在"——海德格尔对胡塞尔主体间性思想的发展 [J], 马晓辉4.论\"主体\"\"此在\"和\"心体\"——从康德、海德格尔到王阳明 [J], 张小琴5.论“主体”“此在”和“心体”——从康德、海德格尔到王阳明 [J], 张小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旨在比较康德自律原则与阳明心即理说的基本观念。

首先,笔者从知、情、意三方面比较康德的意志、意念的观念与阳明的心、意的观念。

笔者除了指出相对于阳明来说康德有重知而轻情、意的倾向外,亦指出了阳明的「知」的意义近于康德的「智」的直觉,但更富于实践理性。

然后,笔者将康德的上帝意志、人类意志与阳明的道心、人心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最主要分别在于前者是截然的二分而后者在实践上却可以通而为一。

一意志、意念与心、意
(一)两家论情感的比较
康德和王阳明有关道德的学说都建基于道德主体之上,然而他们所说的道德主体并非如西方的快乐主义者、道德情感学派哲学家或中国的告子、荀子那样指经验层面的道德主体,他们所指的都是先验层面的道德主体。

所以,无论康德所说的意志还是王阳明所说的心,都并非经验的而是先验的,这是康德自律伦理学及阳明心即理说在伦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之一。

因为,如仅仅局限于经验层面,正如康德所说,道德便丧失其普遍性与必然性。

以上是就两家所言道德主体意义相若者而说,两家所讲的先验的道德主体仍有值得注意的差别。

在康德,由于其理性和感性、先验和经验的哲学二分架构,他讲的道德主体的先验性是纯粹的、不夹杂任何经验的成份。

因此,感性便被排除于道德主体之外。

在阳明,他所说的道德主体虽亦有其先验性格,但他并不排斥其具备经验的成份,因为他正如传统的儒者一样,从没有将理性和感性、先验和经验作出对立的二分。

因此,他不像西方一般重理性的伦理学家那样将感性摒弃于道德主体之外。

由于两家所讲的道德主体的性格不同,他们对于道德主体的成素便有不同的说法。

西方哲学言道德主体往往区分知、情、意三种成素,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家对主体有上述三种区分往往各有所偏:有的重视理性(如理性主义者),有的重视情感(如经验主义者),有的重视意志(如意志论者),而总的倾向是重理性而轻意志和情感。

康德承接了上述西方伦理学传统的倾向,尽管他对意志比起其前的哲学家较为重视。

因此,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康德与阳明伦理学最大的差异是,双方对于情感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这其实是一般中、西伦理学上最主要的分歧之一。

像以往偏重理性的西方哲学家一样,康德对情感亦采取了轻视的态度。

一方面,他以为会妨碍实行道德法则的感性的性好(sensibleinclination)在道德上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另一方面,即使对实行道德法则有辅助作用的道德情感(moralfeeling),也不能成为道德法则的决定根据(determiningground),因而也被排除于意志之外。

关于康德对「道德情感」这个复杂的概念的讨论,我们概括如下:
1.它是一种情感:一方面是积极的,与性好(快乐)相似;另一方面则是消极的,与惧怕(痛苦)相似。

2.它是一种特别的情感,与一般情感不同。

因为:(1)它源于理性而非感性;(2)它以法则而非外物为对像;(3)它具必然性,是法则作用于主体的必然结果。

3.它只属于有限的理性存有(人类)而不属于无限的理性存有(上帝)。

4.它只是法则的非决定根据(动力)而不能作为法则的决定根据(动机)。

阳明对情感的看法与康德有很大的差异。

正如其它儒者一样,阳明亦承认情感有时会妨碍道德法则的实现,在这个情况下,他称情感为「私意」、「私心」、「情欲之私」、「任情恣意」、「恣情纵欲」及「欲」等。

然而,他却没有像康德那样将情感与理性区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

他并不以为促进道德法则实现的情感与前者完全独立,而是认为两者在实践上相即不离,它们的好与坏、有价值与否完全在于主体的境界:如果人能以良知为主宰(致良知)而将情感纳于正轨,则情感可以是好的;反之,人如果放任其情感,不能以良知为主宰,则情感是坏
的。

其实,阳明的这种观点并非新说,这源于《中庸》所说的「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将情感纳于正轨而不妨碍道德法则,这就是「中和」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圣人境界的一个面相。

阳明对此「中和」之说颇多阐发,比如: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

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又说:「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

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显然而见,在一义下,情感本身并无好坏之别,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它纳于正轨,使它合乎道德法则(致中和)。

由于对情感的看法不同,阳明对有助于实现道德法则的情感的观点也与康德迥然不同。

更多信息请查看哲学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