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主要参考文献_管理学原理_[共3页]

主要参考文献_管理学原理_[共3页]

主要参考文献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著.管理学[M].孙健敏等译.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第十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周立华.王天力.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谭力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陈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杨文士,焦叔斌等.管理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周三多,陈传明等.管理学[M].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李品媛.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3)9.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姚宗明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10.彼得·圣吉,第五项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11.帕斯卡尔,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12.加雷思·琼斯,珍妮弗·乔治,查尔斯·希尔.当代管理学 [M].李建伟、严勇、周晖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3.姚莉.现代企业管理[M].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4.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6.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孙耀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7.克劳德·小乔治著.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第2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伦敦:朗曼-格林出版社,1924.20.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21.姚莉.企业战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2.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3.张平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构工业出版社,2004.24.赵涛.管理学常用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5.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6.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7.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6.《山海经》战国·佚名 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32.《华阳国志》晋·常璩 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36.《唐会要》宋·王溥 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42.《贞观政要》唐·吴兢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 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 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 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

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

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或部分内容进行参考或引用的文献。

在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是指在任务书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它们对于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因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出版物而异,但常见的格式包括:
1. 专著: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2. 期刊文章: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3. 网页:作者,文章题目,网址,访问时间。

在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的列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相关性:参考文献应与任务的主题或内容密切相关,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2. 权威性:优先选择权威学者或机构的文献,其观点和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 最新性:优先选择最新出版的文献,以确保参考的内容与当前学术界的最新进展一致。

4. 适当性: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5. 准确性: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准确无误,避免因引用错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

总之,主要参考文献是任务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支撑。

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有助于提高任务的质量和水平。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1.夸美丹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
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吴遵民著.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 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二)参考论文
1.刘成.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认识中加强创新与能力培养.文教资料
2009年第32期
2.英、美终身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刘骋.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
3.周洪宇.21世纪中国教育科学展望.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2期.
4.庞学光.教育的终极目的论纲.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5.王国辉. 试析日本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政策的展开过程及其策略特征.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6.李淑莉.论自学考试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科技信息,2006年第九期
7.蒋凯 .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机构的比较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8.朱小蔓.全民教育全纳化:教师的准备与行动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7 9.第四届全民教育国家论坛暨2009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研讨会在京举行.
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第3期
10.余杰 . 全民教育思潮的发展及其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第3期。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张万忠。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王振民。

PLC原理及应用【M】。

大庆石油学院。

14-61
(3)谢克明,夏路易。

可编程序控制原理与程序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5.1-20.
(4)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M】。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3.80-96.
(5)鱼雷声。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6)戴一平。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7)何友华。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常用控制电路【M】。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

(8)吴丽。

电气控制与plc实用教程。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主要参考文献:1.廖常初.PLC基础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储云峰.西门子电气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汪巍,汪小凤.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
4.丁筱玲,赵立新. 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
5.周万珍,高鸿宾.PLC分析与设计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

主要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一、日文版图书1.津田真澄:《日本式经营的基础》,东洋经济新报社,1976。

2.都留重人:《现代日本经济》,朝日新闻社,1977。

3.安腾良雄:《近代日本经济要览》,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

4.高桥龟吉:《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

5.正田键一郎:《概说日本经济史》,有裴阁,1981。

6.斋藤键:《日本经济》,金融财政事情研究会,1986。

7,日本经济新闻社:《新日本经济》,日本经济新闻社,1988。

8.宫崎勇:《今后的日本经济》,PHP研究所,1988。

9.高桥毅夫:《90年代日本经济》,中央经济社,1989。

10.金森久雄、香西泰:《日本经济读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0。

11.三轮芳郎:《日本的企业和产业组织》,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

12.津田直则:《现代日本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幌洋书房,1991。

13.宫崎义一:《复合萧条》,中央公论社,1992。

14.中村隆英:《日本经济的成长和结构》,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

15.直松忠博:《日本的选择》,同文馆,1993。

16.山口三十四:《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日本农业》,有裴阁,1994。

17.长岛修:《现代日本经济入门》,法律文化社,1996。

18.野口悠纪雄:《1940年体制》,东洋经济新报社,1996。

19.野村综合研究所:《1998年日本的优先课题》,野村综合研究所情报资源部,1997。

20.冈崎哲二、奥野正宽:《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的源流》,日本经济新闻社,1997。

21.宫本光晴:《日本式体制的深层》,东洋经济新报社,1997。

22.末川清:《如何看待战后50年?》,人文书院,1998。

23.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经济入门》,日本经济新闻社,1998。

24.直松忠博:《信仰和经营》,大修馆书店,1998。

25.吉富胜:《日本经济的真相》,东洋经济新报社,1999。

26.浅子和美、篠原三代平:《论长期萧条之谜》,有裴阁,1999。

重要参考文献30篇

重要参考文献30篇

重要参考文献30篇重要参考文献30篇[1]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M].London: Routledge, 2001.[2]曹剑杰. 浅析西方三大通讯社的体育新闻报道[J]. 中国记者, 1997.[3]曹乔卉. 漫谈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 学术之窗, 2008[4]陈建军.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之中文译本[J]. 中国翻译, 2004.[5]陈静芳. 《新闻英语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6]崔光虎. 论经济新闻英语词汇的隐喻[J]. 湖北经济学院报, 2006.[7]杜思民. 英语体育新闻修辞特色[J]. 新闻爱好者, 200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出版社, 2002.[9]冯婕. 外刊新闻标题的理解与传译[J]. 上海科技翻译, 1995, 4.[10]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1]郝勤. 体育新闻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黄勤. 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上海翻译, 2007.[13]黄焰结. 足球新闻标题欣赏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14]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15]金琪. 论VOA体育英语词汇的隐喻[J]. 科教文汇, 2008.[16]廖志勤. 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 中国科技翻译, 2006, 2.[17]刘江伟. 基于目的论的体育新闻汉译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18]马国力. 体育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9]马骏婷. 体育新闻及体育新闻英语汉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20]孟蓓. 照应衔接与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1]孟莲芬,韦建军. 体育翻译中词义的选择[J]. 上海科技翻译, 1997.[22]邱艳. 谈电视体育新闻翻译技巧[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3]汤琼,孙秀清. 奥运会及国际体育比赛英语[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24]肖奚强. 略论体育新闻的语言特色[J]. 世界汉语教学, 1998.[25]徐辉. 浅谈体育英语中的英汉翻译技巧[J]. 科技信息, 2009.[26]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27]张海琳. 体育英语的特点及其英汉翻译[J]. 教育在线, 2009[28]张建.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9]张锦兰. 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中国科技翻译, 2004.[30]庄金玉. 体育新闻莫“杀气”太重[J]. 新闻知识, 2004.其他相关文献70篇[1]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Nord, Christina. T 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4]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5]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6]蔡基刚. 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7]陈刚. 英汉语句型结构的差异及其对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 58-60.[8]陈立珍. 跨文化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与英汉翻译[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6.[9]陈声柏.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5-89.[10]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 中国翻译,2000(4): 9-12.[11]陈毅平.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4):513-516.[12]程镇球. 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M]. 北京:北京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13]杜瑞清, 姜亚军. 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1(1): 37-41.[14]杜云辉. 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11): 31-33.[15]冯婕. 外刊新闻标题的理解与传译. 《上海科技翻译》, 1995.[16]郭超人. 《体育新闻选》. 新华出版社, 1999.[17]过家鼎. 注意外交用词的政治含义[J]. 中国翻译, 2002(11): 59-60.[18]海彪. 谈外国体育名词. 术语的翻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4.[19]韩怀伟, 赵宏凌. 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55-57.[20]何明珠. 英语无灵主语句的理解与翻译[J]. 外语教学, 2003(9): 50-55.[21]吉灵娟. 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6.[22]季清芬. 中西方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4):28-29.[23]贾红霞. 从翻译目的论谈译员译前的准备工作[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87-90.[24]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2): 9-14.[25]贾毓玲.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3(4): 26-28.[26]江娟. 浅析汉英赛事报道标题的文体特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27]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1): 28-35.[28]孔君. 论英语新闻文体与汉译. 2003.[29]李长栓.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及同传技巧[J]. 中国翻译, 1997(3): 4.[30]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2): 40-46.[31]林建冰. 体育汉英/英汉翻译的“特效处理”.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32]刘亦庆. 《文体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33]刘银燕. 中式英语,你在使用吗?—《中式英语之鉴》评介[J]. 外语教学,2002(5): 94-95.[34]彭菲. 国际体育新闻的编译技巧. 《体育周报》, 2008[35]丘悦,彭斌. 报刊新闻英语的翻译. 《广西大学学报》, 2001.[36]任小平. 外交口译的灵活度[J].中国翻译, 2000(5): 40-44.[37]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 中国翻译, 2002(3):上一页下一页。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是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应以近期的有关文献为主。

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

内容比较多,论文指导手册上的用到的论证,论据,分析问题时想要到的点是在参考文献里看到的,当写论文的引言出现了错误,还可以根据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来查看错误的地方在哪里,便于修改,这是指导手册上的参考文献存在的一个原因。

在指导手册上里面写了一些引文,但是读者可能不太懂得这个论点哪里来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读者在参考文献上就可以看出来是从哪里出来的观点,材料,也是便于读者能查阅到。

一篇论文里面使用参考文献是很正常的。

在写作指导手册上的主要查阅用到的著作,报刊杂志论文的要点,就要标注出来,要写清楚书名,篇名,作者,出版者,年份,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在写完论文后要写好文献并且调整好格式,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主要参考文献[1] 曲仲湘等.植物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2] 孙儒泳,李博等.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 李政道,周光召,牛文元等.绿色战略.青岛:青岛出版社[4] 马世骏.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5] 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6] 周纪纶.城乡生态经济系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7] 马世骏,正如松.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载复杂性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8] 王如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9] 郑师章,吴千红等.普通生态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10]曲格平.困境与选择——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11]曲格平等.世界环境问题的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12]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3]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14]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15]周鸿,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周鸿等.环境美学.台北: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17]周鸿.文明的生态学透视——绿色文化.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周鸿等.必须把生态意识上升为一种民族意识.光明日报,1987-08-20·[19]周鸿.试论生态道德.思想战线杂志,1988;1[20]周鸿.应该重视生态伦理学的普及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06-2[21]周鸿.生态系统与耗散结构.生态学杂志,1989;8(4)[22]潘纪一.人口生态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23]邹平,胡鞍钢.人类·发展·抉择.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24]郭株若.沫若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5]傅世快等.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胡鞍钢等执笔).生存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赵景柱,欧阳志云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8]王如松,方精云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9]徐建华,佘庆余等.人类生态系统.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30]吴汝康.今人类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1]金鉴明等.自然保护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32]金鉴明.绿色的危机——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现状及其恢复利用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33]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4]徐崇温.全球问题与人类困境.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35]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领导小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36]国家环保局宣教司.世纪末的主题——环境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37]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8]王恩涌,王正教等.政治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9]王恩涌.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北京大学学报,1995;2[40]赵景柱.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系统生态研究报告,1991;1[41]周光召.将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新华文摘,1995;2[42]宋毅等.耗散结构论.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3]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44]A.J.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5]B.沃德等.只有一个地球.国外公害资料编译组译.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6[46]B.M.费报.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前史导论.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学教研室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47]B.康芒纳.封闭圈.侯文意译.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8]C.伯恩等.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49]D.皮尔斯等.绿色经济的蓝图——绿化世界经济.初兆丰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0]E.P.奥德姆.生态学基础.孙德泳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1]E.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2]F.普少格等.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3]H.A.施罗德.痕量元素与人.陈荣三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4]I.奥尔斯曼.文化与环境.骆林生等泽.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55]L.W.麦克康门斯.什么是生态学.金淑清等泽.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6]M.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57]P.拉塞尔.觉醒的地球.王国政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58]R.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9]R.达若.生态学概念.张绅等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60]R.P.麦金托什.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徐嵩龄泽.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1]R.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2]S.拉夫尔.我的家园——地球.夏坤堡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63]V.卡特等.表土与人类文明.庄岭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64]H.H.切博克萨罗夫等.民族·种族·文化.赵俊智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65]T.И.阿列克谢耶娃.地理环境与人的生物学.朱银城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66]Stephen Boyden,Wes tern Civlization in Biologica1 Perspective,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1987。

主要(学习)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2. 《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

4.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版。

8. 教育部组编:《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9.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见《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1996年第1期。

10. 教育部:《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1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

1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

14. ½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16日15.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12月24日16. 钟启全,张华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8. 钟启全等主编:《课程与教学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9. 黄甫全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0. 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1.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1]阿斯瓦斯·达摩达兰. 应用公司理财. 郑振龙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阿斯沃思·达蒙德理. 价值评估:证券分析、投资评估与公司理财. 张志强,王春香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爱斯华斯·达莫德伦. 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彼得·阿特勒尔. 财务管理基础. 赵银德,张华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布里格姆,埃尔霍尔特.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 狄瑞鹏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财务成本管理.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 财务成本管理.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陈共等. 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陈国欣. 财务管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0]陈玉菁,宋良荣. 财务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陈在维. 资本支出预算.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谌勇. 现代财务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戴维斯等. 公司价值评估:管理者、投资者指南. 张伟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何志勇等. 公司理财.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5]胡克. 兼并与收购实用指南. 陆猛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6]基翁等.现代财务管理基础. 朱武祥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7]季莉莉. 中国企业债券发行定价机制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8]贾元鹏. 债券投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蒋屏. 公司财务管理.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20]金圣才. 公司财务、衍生产品投资、其他金融产品投资.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21]李常青. 股利政策理论与实征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2]李海波,刘学华. 财务报报编制与分析指南.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23]李清华. 财务管理.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4]梁水源. 公司治理问题分类研究.现代财经,2005,(9).1[25]梁再添. 财务成本管理.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6]刘志远. 财务管理.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27]卢家仪,蒋冀. 财务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陆正飞. 财务管理.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9]罗杰·莫林,谢丽·杰瑞尔著. 公司价值. 张平淡,徐嘉勇译.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30]秦维媛.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会研究,2003,(5).[31]萨德沙纳姆. 兼并与收购. 胡海峰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32]山鸾,王荣玉. 浅谈财务管理的目标. 理论界,2006,(5).[33]沈艺峰等. 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 经济研究,2005,(6).[34]盛骤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斯蒂芬·A·罗斯等. 公司理财. 吴世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6]斯科特·贝斯利,尤金F.布里格姆. 财务管理精要. 刘爱娟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7]宋逢明. 金融工程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8]汤姆·科普兰等. 价值评估. 郝绍伦,谢关平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9]田辉. 乘数估值法在证券市场股权估值中的应用. 中国资产评估,2004,(5).[40]托马斯·E·科普兰. 财务理论与公司政策. 宋献中等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1]王文华. 公司理财案例.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42]威廉·R·拉舍. 财务管理实务. 陈国欣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3]肖作平.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和证据.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4]谢剑平. 财务管理——新概念与本土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熊楚熊,刘传兴. 公司中级理财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6]叶康涛,陆正飞.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管理世界,2004,(5).[47]尤金·F·布瑞翰,乔尔·F·休斯顿. 财务管理基础(精要第三版). 胡玉明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8]余绪缨. 企业理财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49]袁涌波. 公司治理理论:一个文献回顾及评述. 资料通讯,2006,(6).2[50]约翰·D·马丁,J·威廉姆·佩蒂. 价值管理. 娄芳译.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51]詹姆斯·C·范霍恩.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郭浩等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2]张先国,刘诗平.三峡总公司总会计师细算“三峡账”. 新华网湖北频道. 2006年5月18日.[53]张先治,陈友邦. 财务分析.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5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财务成本管理.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6]朱叶. 公司金融.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7]庄楚强等. 应用数理统计基础.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8]Israel, R.,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defensive role of debtfinancing[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6 ,1991, 1391-1409.[59]Jaggia, P.B. and A.V. Thakor,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and optimal capitalstructure.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5, 1994,283-308.[60]Kroajczyk,R.A., and A .Levy,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financial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8, 2003, 75-109.[61]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and R.Vishny, Legal Determinants onExternal Finance[J]. Journal of Finance 52 , 1997, 1131-1150.[62]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s. How We Value Stocks? . Research Report, 1999.[63]Myers, S.C., and N.S.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 1984.,187-221.[64]Nejadmalayeri,A., On the effect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on corporate capitalstructure: Theory and evidence[D],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1.[65]Pablo Fernandez. Valuation Using Multiples. How Do Analysts Reach Their Conclusions?Research Paper, 2002.[66]Schwartz,E., and J.Aronson, Some surrogat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concept of optimalfinanci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e 22, 1967,10-18.[67]Schwartz,E., Theory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Finance 18,1963,18-39.3。

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引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和方向。

而主要参考文献则是开题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研究生提供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帮助研究生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的选择和使用。

第一部分:选择适当的主要参考文献在选择主要参考文献时,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首先,研究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如Science、Nature等,找到与自己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这些学术期刊通常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开题报告的撰写非常有帮助。

其次,研究生还可以查阅一些经典的学术著作,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这些经典著作通常被广泛引用,是该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最后,研究生还可以查阅一些学术会议论文集,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会议论文集通常包含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对于开题报告的撰写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正确使用主要参考文献在使用主要参考文献时,研究生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生应该充分理解每一篇主要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观点。

只有理解了主要参考文献的核心思想,研究生才能在开题报告中准确地引用和运用这些观点。

其次,研究生应该注意主要参考文献的时效性。

由于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一些早期的研究成果可能已经被新的研究成果所取代。

因此,研究生在使用主要参考文献时,应该尽量选择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保证开题报告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最后,研究生在使用主要参考文献时,应该注意引用的规范性。

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引用主要参考文献时,应该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标明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发表时间等信息,以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

结论: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适当的主要参考文献,研究生可以了解到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和方向。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1-4卷),主要学习其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卷)、《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卷〉等文。

3、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

4、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

5、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单行本或《陈旭麓文集》第一卷。

7、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

8、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1、2、3卷),人民出版社。

9、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0、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11、《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

12、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牟安世:《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一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三联书店1957年。

17、陈胜磷:《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正编、续编)。

20、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华书局,1985年。

21、茅家琦等著:《太平天国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2、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上、中、下),中华书局版。

23、《太平天国论文选》,三联书店,1981年版。

24、李泽厚:《太平天国思想散论》,《历史研究》1978年第7期。

25、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神州国光社。

参考文献【范本】

参考文献【范本】

参考文献1.专著类[1] 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 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德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高和荣.越轨社会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 杰克·D·道格拉斯.越轨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8] 梁其健,葛为民.考试管理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 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李卫红,王丽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皮艺军. 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3]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 宋超英,曹孟勤.社会学原理[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15] 杨振富.失范行为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6] 吴方桐.社会学教程[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7]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 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9] 郑也夫,李强.西方社会学史[M].北京:能源出版社,1987.2.报刊类[1]Brownell,H.C.Mental Test Traits of College Cribbers[J]. School and Society, 1928(12):412-415[2]Bushway,A,& W.R.Nash.School Cheating Behavior[J]. Review of EducationalResearch ,1977 (4):623-632[3]Harp,John & Philip Taietz. Academic Integrity and Social Structure: A Study of CheatingAmong College Students[J]. Social Problems, 1996,13(4).[4]Moffart M. Underagraduate Cheating.Unpublished manuscnpt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Rutgers University,1990.[5] Whitley, B E.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eat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review[J] . Researchin Higher Education, 1998 ( 3 ): 235-274[6] 安玉发,郑培爱,卢兆彤.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 蔡楷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其控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8] 陈贵虎.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9).[9] 陈国丽,肖晖.试论高校学生舞弊现象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4(7).[10] 陈立旭.论转型期社会风气的社会化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1998(2).[11] 戴袁支,周忱.贫困生最大心理压力来自回报父母高期望[N].中国青年报,2009-11-17[12] 段涛,陈书翔.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6)[13] 段鑫星,李绍伟.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1999(2).[14] 高德胜.学校德育的范式转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2)[15] 龚惠香,范钧,彭列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J].青年研究,1999(4).[16] 何卫平.社会学视野中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J].企业家天地,2006(12).[17] 胡冬梅.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8] 黄小艳等.越轨社会学理论与课堂问题行为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4).[19] 乐国安.越轨行为诱因辨析[J].社会学研究,1994(5).[20] 李桂鑫.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4).[21] 李丽霞.考试中的诚信与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11).[22] 李小艳.净化考试环境防治高考舞弊的博弈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1).[23] 李宗玲.作弊客观因素分析——大学生问卷研究[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6(4).[24] 刘健,王春.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4).[25] 孟少英,孙诚,田志宏.高校考试作弊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2).[26] 明庭庆.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情爱问题浅析[J].经济师,2006(8).[27] 潘国红,夏绘秦.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考试作弊分析[J].考试周刊,2008(35).[28] 戚瑞丰.社会失范与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2).[29] 邱仁根.从考试舞弊现象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0]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学术,2000(2).[31] 任秀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32] 石涛.试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原因及遏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33] 舒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2).[34] 司洪昌.大学生作弊现象:一种泛滥全球的文化趋势?[J].教育与职业,2007(7).[35] 孙鹤香.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36] 覃永昼,林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与预防[J].河池学院学报,2007(1).[37] 王居华.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产生原因的社会学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1).[38] 魏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39] 熊燕.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的伦理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5(3).[40] 徐乃龙.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J].江苏高教,2003(6).[41] 姚利民,丁汀.国外对大学生作弊的近期研究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1999(3).[42] 姚晓霞.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界,2009(6).[43] 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4] 杨振富.失范行为社会学的现状与前瞻[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6).[45] 张立奇.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危害及预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6] 张文宏.失范理论述评[J].道德与文明,1990(3).[47] 张文宏.稳定与发展:中国90年代面临的两大主题[J].社会,1991(7).[48] 张音宇.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49] 张治勇.美国防考试作弊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5(9).[50] 郑学刚,陈炉丹.大学生越轨研究评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钟耀兴.用社会学理论探讨和控制学生的越轨行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1).[52] 周德新.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3] 朱力.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学位论文类[1] 陈辉.现行教育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2] 陈向丽.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3] 游细玉.大学生考试舞弊: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A高校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安全工程主要参考文献

安全工程主要参考文献

安全工程主要参考文献
1.《安全工程学》,刘汝明、吴国平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徐建中主编,中国安全出版社,2007年。

3. 《安全工程导则》,陈树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 《工业安全技术手册》,胡卫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5. 《安全生产技术手册》,李光明、史卫国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6. 《安全评价与管理》,刘汝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7. 《安全工程理论与实践》,孙旭等编著,中国气象出版社,2009年。

8. 《安全防范技术手册》,李正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9. 《安全生产法规大全》,李治国、薛克勤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

10. 《安全工程建设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 1 -。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实用建筑升降机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2、《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手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2002年4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
8、《常用建筑机械使用指南》金盾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
9、《起重工》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10、《起重机司机》气象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计算机专业主要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主要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主要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计算机专业主要参考文献:
1. 《计算机网络》,作者:谢希仁。

2.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者:唐朔飞。

3.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者:汤子瀛。

4. 《数据库原理》,作者:王珊。

5. 《编译原理》,作者:Alfred V. Aho、Monica S. Lam。

6. 《算法导论》,作者:Thomas H. Cormen、Charles E. Leiserson、Ronald L. Rivest、Clifford Stein。

7. "Big Data: 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作者:Eric Siegel。

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作者:Stuart Russell、Peter Norvig。

9. "Deep Learning",作者:Ian Goodfellow、 Yoshua Bengio、Aaron Courville。

10.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Learning",作者:Ethem Alpaydin。

这些书籍都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参考文献,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以及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在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时,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方法和精细的数据分析,而这些方法和数据通常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根据不同领域划分,介绍一些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医学对于医学研究,PubMed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文献和出处来源。

PubMed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管理,提供了超过3000万篇医学文献引用。

该数据库汇集了全球数百种学术期刊和数据库,覆盖了医学、生物学、护理、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医学领域中最权威的文献和出处之一。

化学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涉及诸多方面。

对于化学研究,Scopus是一个优秀的参考文献和出处来源。

Scopus是爱思唯尔公司推出的全球最大的引文数据库之一,拥有超过7000万篇文献,支持多种语言,包括汉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计算机科学对于计算机科学研究,ACM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文献和出处来源。

ACM数字图书馆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管理,收录了超过50万篇科技文献,其中包括会议记录、期刊、技术报告等。

该数据库涵盖了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等多个计算机领域,是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资料来源。

经济学Uber是一家美国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以革新的商业模式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Uber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经济学研究,Google学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文献和出处来源。

Google学术收集了全球各大学术期刊、出版物和研究文献,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文献搜索引擎之一。

通过使用Google学术可以轻松地找到包括Uber在内的各种经济学研究成果。

总结本文介绍了几个主要参考文献和出处的来源,从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归类和介绍。

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参考文献和出处,可以提高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列举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列举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一、理论著作(属于经典著作、理论方法之类的书,没有就不列)(按作[国别](编)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列举)示例:[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二、历史档案(为原始档案资料)(按照档案全宗名-代码-馆藏地顺序列举,不用列举具体的文件名)示例:苏州总商会档案(I14),苏州市档案馆藏三、报纸期刊(只列举报纸期刊名称,有些还得注明属地;可以按“报纸在前、期刊在后”列举,也可混合列举)示例:《大公报》(天津)、《申报》、《民国日报》(上海)、《民国日报》(汉口)《四川经济月刊》、《商业月报》、《商学季刊》(北平)、《商学季刊》(广州)……四、人物文集(含个人文集、书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按照作(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列举)示例: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五、资料汇编(按编者-书名(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列举)示例:马敏、肖芃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1928-1937年)》,上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六、其他史料(含年谱、年鉴、方志、文史资料等)(按作(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列举)示例: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旧中国的工商金融》,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申报年鉴社编:《申报年鉴》,上海:申报馆,1933年七、著作类(近人、今人著作,列举有代表性的)(按(国名)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列举)示例: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日]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八、论文类(今人论文,列举有代表性的)(按作者-篇名-期刊-卷期列举)示例:叶明勇:《英国议会圈地及其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2期九、未刊学位论文(按作者-论文名-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校-时间列举)示例: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备注:(1)文献列举主要有上述九大类,每类可以按照作者姓氏(文献名)英文字母(或笔画)顺序排列,或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2)外文文献插入其中,不再单独列一类。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一、史籍文献:[1] 脱脱:《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 佚名:《大金集礼》,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3] 佚名:《大金吊伐录》,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4] 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 张金吾:《金文最》,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 程卓:《使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 周辉:《北辕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8] 楼钥:《北行日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 洪皓:《松漠纪闻》,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10] 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揽髻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1] 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 徐梦梓:《三朝北盟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 脱脱:《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5] 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序》,永乐大典本。

[16] 周必大:《文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18] 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19]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0] 黄本骥:《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1]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2] 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3] 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文献
【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黄璐,王保国.化工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徐健,齐玉来,韩群生.机械制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5】谭蔚,聂清德.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6】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7】王静康,伍宏业.化工过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8】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工工艺手册(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9】方书起,魏新利.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马沛生,李永红.化工热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11】陈国恒.化工机械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2】古风才,张文勤,崔建中,余莉萍,朱莉娜.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4】李功祥,陈兰英,霍英德.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5】化学工业公司化工设计院编.钢制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设计手册.兰州: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设计院
【16】陆英.化工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周瑞芬,曹喜承.化工制图.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18】谢端授,琢定一,苏元复.化学工艺算图第一册(常用物料物性数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9】CAD/CAM/CAE技术联盟编著.AutoCAD2012中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GB151—2012《换热器》征求意见稿
【21】管壳式换热器标准GB151—1999
【22】JB/T 4715-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形式与基本参数
【23】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