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合集下载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的世袭传授者周朝后期这些官吏丧失职位流落民间讲学从而产生各个学派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刘歆的理论,在详细情节上也许是错误的,但是他试图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一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寻求各家起源,这无疑代表着一种正因为上帝有人格化倾向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确观点。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在中国不是通过宗教,而是通过哲学完成的封士建国制度被秦朝始皇帝于公元前221年正式废除。

中国的哲学主题是寻求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内圣外王但是在正式废除以前的几百年,它已经开始解体了,而在几哲学不但是知道它更是体验它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千年后,封建的经济残余仍以地主阶级权力的形式保存着。

人的哲学就是他的传记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前七至三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明晰与暗示不可兼得大转变的时期。

对前人著作的翻译终归只是一种解释周朝解体的真实意义,不只是某个具体的王室的解体,翻译工作就如同嚼饭喂人而更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的解体。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四海之内的地理环境农的意识和思想反者道之动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小农的简朴生活——》道家家族制度——》儒家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三四世纪接近儒家的新道家十一二世纪接近道家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的新儒家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道家对精神自由的赞美中国画的山水自然两种概念直觉的(已区分的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区分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的概念) 假设的直觉哲学家偏爱无区别的假设哲学家偏爱有区别的中国与西方哲学的区别中国哲学里知识论(有孔子是周朝之前的商朝王室的后裔区别的认识)的缺乏语言的含混与模糊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前期贵族教育的基础。

有些希腊哲学:商业数学假设概念知识论语言的明晰和贵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靠教授典籍,逻辑性城邦非独裁(中国为家邦独裁 ) 在婚丧祭把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1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传世名作。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的了解大概就仅限于神秘、晦涩与深奥了——当时的我,甚至以为哲学是各门学科中最无用的一个。

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后反思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到中途时便大彻大悟;但这本书不一样,我在翻开它第一页的目录时,便醍醐灌顶了。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的确!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完一生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时发现的规律总合。

而由于一个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说庄子的“丧我丧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认为其实那一种“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因此,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甚至无处不在。

第一页的醍醐灌顶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很快,我便开始研究起了目录——于是我便知道了为什么这本书被历史学家陈来先生赞誉为“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盖因首先,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所有的哲学学派、理论、观点都收集、理解、展示出来的书了,光是这点,便可以胜过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学书;其次,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东西方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讨论、融会贯通的书了,这一点也同样使它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开里页,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说上面所述两点只能让冯友兰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开山鼻祖了。

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清楚阐述了各个哲学观念,还对其进行了延伸探讨以及比较讨论,例如:在第九章介绍《老子》思想时,他不仅将《老子》所谓道解释为了哲学家们为了进一步解释“名”而所假设带来的结果,还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看完不禁觉受益匪浅。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用古文释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用古文释义

目录1.基本概念名教堕三都名实司徒唐虞刍尧或然归纳法演绎法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共相逻辑变项2.古文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观于海者难为水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清庙之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忠恕违道不远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止?天之将丧斯文也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博学而无所成名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

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上同而不下比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山木自寇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开第康庄之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充塞仁义爱我亲于我家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使契为司徒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曰:“我知言……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今日适越而夕来肝胆楚越坚白石三可乎神乎!是之谓离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冯友兰在书中明确承认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

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

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阐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的思想也做出了许多新的解释。

他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仁义观念、忠恕之道、精神修养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的分析。

在他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

孔子讲《诗》,不只是练习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节奏,而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

所以,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为作,遂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体现的哲学观1、哲学的内涵冯友兰认为:“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

”哲学是要依靠人们的思与辩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反复的指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换句话说,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就是将人生作为思的对象,就是对于人生有所觉解。

冯友兰认为人区别于禽兽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人对于他的生活有觉解。

觉就是自觉,解就是了解,觉解就是人能够自觉他在做某事。

他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的人顺应自然本能、社会习俗以及个人习惯而行事,并不能觉解宇宙人生、社会道德价值,也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1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以其清晰的结构、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哲学读物,它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的文字流畅易懂,逻辑清晰,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他的观点。

同时,他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令人钦佩。

他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还对西方哲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哲学的发展。

书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先秦哲学、两汉哲学和宋明哲学。

在先秦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墨子、孔子、老子、庄子和荀子的思想。

他认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子学派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则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此外,他还指出了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以及荀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两汉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

他认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对中国的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明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认为,程朱理学强调理气关系和心性之学,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内心的体悟和反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中国哲学也对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2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冯友兰的读书笔记。

1.背景介绍: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等。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原本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

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

姓名,学派之清单也。

非全史在胸,克臻境。

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

”先生自然是全史在胸,大有“小范胸中百万兵”之气势。

先生抽筋扒皮,把两千年的哲学脉络清晰地展现于大家眼前。

囫囵吞枣读完此书,我仍有许多不解,实在是自己资质愚钝。

所谓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

才者,文笔之精妙也;识者,选材之精当也;学者,史料之精熟也。

先生虽然强调著小史意在通俗,难展其学。

我觉得此书已是三者兼备,方才领悟有人说,49以后大陆已鲜有可读之书(译著除外)。

我自己归纳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一,哲学和宗教。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更少。

这种思想,之所以称为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

产生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

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宗教,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必要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二,中国的三教。

人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其实不然。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派别,道教才是宗教。

道家与道教是有很大区别,两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类宗教)。

三,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宇宙)是超道德价值(更准确地说,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按斯宾诺莎,爱宇宙才是超道德价值)。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地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例外。

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阅读理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阅读理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按照法家的说法,治理国家并不是必须选贤任能,君王只需要把赏罚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可以了,这样,它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思想,也是法家的思想。

法家认为,君王应当“为无为”,即君王不应当亲自动手做任何事情,一切需要办的事情都应假手别人去做,“无为而治”。

韩非子说,君王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

换句话说,君主拥有政府运作的机制和工具,他自己不必做任何事情,而执政掌权所要办的事情却都办了。

道家和法家代表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是天真无邪的,法家认为人生来性恶;道家鼓吹个人绝对自由,法家主张社会控制一切。

但是在“无为”这一点上,两个极端之间具有同一性。

后期道家对法家所主张的治国之道,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君主的存在就是为统治天下。

因此,他的作用和职责不在于做任何事情,在于发号施令,让别人为他做事。

另一方面,属下的职责和作用则是接受命令,按令行事,即被使用去做事。

这就是《庄子·天道》中所说的“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庄子·天道》篇认为,古之王天下者,其智慧虽能通晓天地也不自行代天思虑,其能力虽海内无敌也不自去作为;统治者的职责应该想到在他统治下的一切事情,如果他去思想任何事情,就表明还有他未曾想的事情。

因此,君王应该不想、不说、不做;只命令别人替他去想、去说、去做。

这样,他便可以无为,而凡事都由别人办好了。

至于君王用天下的具体步骤,《庄子·天道》篇中说:“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这些具体步骤的后半,和法家的主张是一样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流派,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冯友兰先生在书中对中国哲学史上的诸多问题和历史环境进行了不同凡响的解释和阐发,其贡献之大不言而喻。

例如,他在讲述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时,发挥出了独特的思想见地。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农民造反往往被认为是正义的,是出于对压迫的反抗。

然而,冯先生却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本质是对西方基督教传统的学习和模仿,其试图引入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这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

西方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最终摆脱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而中国的农民造反运动却将这种落后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历史,这无疑是一种倒退。

因此,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行为并非反动,而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阻止了这种倒退,保护了中国原有的政教分离的政治传统。

冯先生的观点让我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我可能会简单地将曾国藩视为镇压农民运动的反动人物,但通过阅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明白了他的行为背后可能有着更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考量。

这让我意识到,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不能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而需要综合考虑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此外,冯友兰先生在书中还强调了哲学的眼界和历史家的功夫对于理解历史和思想问题的重要性。

他认为,哲学家需要有超越当下的眼界,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历史的发展;而历史家则需要具备细致入微的功夫,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细节和原因。

冯先生本人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著作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也对哲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哲学不仅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智慧的传承。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译者涂又光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译者涂又光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译者涂又光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译者涂又光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著,涂又光先生精心翻译的一部哲学入门书籍。

它以简练的笔触、清晰的脉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书中提到:“哲学是对人生、宇宙和知识的根本问题进行反思的学问。

”这句话为我理解中国哲学奠定了基础。

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唐儒、道、佛三教鼎立,再到宋明理学、心学,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可谓千变万化。

然而,在这些变化中,始终贯穿着对人生、宇宙和知识的探索。

冯友兰先生在书中对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剖析。

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出各家思想的精髓和不足。

例如,在谈论儒家时,他指出:“儒家注重人伦关系,强调道德修养,但过分强调礼教,容易使人陷入形式主义。

”而在论述道家时,他认为:“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但过分强调无为而治,可能导致社会的懈怠。

”书中对哲学家的评价也颇具犀利。

如评价庄子:“他(庄子)的哲学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主张放弃一切社会责任,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

”这样的评价既揭示了庄子的哲学特点,也表达了对庄子思想的批判。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充实。

中国哲学强调道德、修养、内心和谐,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清凉剂。

正如书中所说:“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总体来说,《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它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启发了我对人生、道德和幸福的思考。

书中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论述,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兼具深度和广度、能启迪人心的哲学读物,值得每个人去品味和思考。

第二篇范文《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译者涂又光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深刻的文化启示录。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

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结晶。

具有哲学学生专著,通过古今中外相关知识,其中充满了智慧和哲学家的洞察力。

特别是笔者关心的实际问题,颇有"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每个人作风。

《中国哲学简史》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因为它最初是一个讲义,它的语言是非常流利的,因为它是从英语翻译,所以它的文本是非常一致的当代阅读。

它在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翻译,是许多大学中常见的中国哲学教材,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介绍。

它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意义重大,是一部能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中文名:冯友兰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南阳唐河出生日期: 1895.12.04逝世日期: 1990.11.26毕业院校: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代表作品:《中国哲学简史》目录生平简介人物介绍哲学贡献人物小传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婚姻生活创办刊物学成回国出席哲学会议被捕审讯著书立说赴美考察解放后三阶段作品名录《中国哲学简史》《三松堂自序》《人生的境界》人物介绍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被编入中学教材。

哲学贡献1923年夏,冯友兰著作《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

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

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

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哲学入门经典。

在本书中,冯友兰先生以简练的文字、清晰的条理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

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类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功利性的束缚,从更高的层面去审视人生和世界,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伦理和道德都是外化的规范,哲学则为自身行为指定规范,同时掌控外在规范的规律。

哲学家们各执一词,无所谓绝对的对错,而是在伦理道德之上找到一种自我的认知。

这种认知是孤独的、内化的,通过自我修习后再与世界、他人相处得更和谐。

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即个人如何通过自我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与柏拉图的“哲学家—国王”模式相似,强调了哲学对于政治和社会的重要性。

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可称为“入世的哲学”。

另一种哲学则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种哲学可称为“出世的哲学”。

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

自我修养应遵循出世哲学,对外交往应遵循入世哲学,这样可以使入世而不流俗,出世而不虚幻。

中国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经济模式、政治制度等。

大陆国家的农耕制度形成了家族制度,而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则使家族制度更加固定。

这种地理和经济环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哲学更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和伦理道德,而相对较少关注外在的自然世界和科学知识。

中国哲学在表达上多以名言隽语、比喻例证来作为逻辑依据,而不是像西方哲学那样注重形式逻辑和论证推理。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简介冯友兰简介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着名哲学家,1924年(甲子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经历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

中国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

《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被编入中学教材。

1915年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开封一个中等学校教书,不久考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研究生,回国后,在燕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

职务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曾出其手。

曾长期任教清华大学,历任清华及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清华校务委员主席,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有重要贡献。

一生为了治学,收藏有中外图书数万册,其中不乏古籍和善本图书。

尤对中外哲学史料的收藏较为系统,文史着作大半。

1994年,其亲属遵照先生遗愿,将其藏书捐赠给清华大学收藏,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有《冯友兰文库》。

文库主要收藏冯友兰先生着作及中西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资料,现有7000余册图书。

着《新理学》、《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四十年的回顾》、《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中国现代哲学史》等数十种。

评价冯友兰一生勤勉,着述宏富。

毕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宏扬儒家哲学思想为己任。

如果说,冯氏前期(抗战以前)的治学旨趣在于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而直可称其为哲学史家的话,那么,他后期(抗战爆发后,尤其是抗战期间)的为学进路则重在以“六经注我”的精神,运用西方新实在论哲学重新诠释、阐发儒家思想,以作为复兴中华民族之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写成的《新理学》为核心的“贞元六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中国哲学哲士·冯友兰

中国哲学哲士·冯友兰

中国哲学哲士·冯友兰冯友兰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常务委员。

字芝生,河南唐河人。

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1895年12月4日,冯友兰出生在一个当地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家。

祖父虽然一生没有取得任何功名,却作得一手好诗。

父亲是清光绪戊戌科进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

冯友兰七岁就开始在家里的私塾读书。

1903年,全家随父亲到武昌,在母亲的监督下,他读完了《书经》、《易经》。

1909年,到开封考取了中州公学的中学班。

1912年到上海进入了中国公学的大学预科班。

在上海上学的时候,学校有一门课程是逻辑,所用的书是一本英文读本——耶芳斯的《逻辑学纲要》。

这本书引起了冯友兰的极大兴趣,他从学习逻辑开始进一步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而对逻辑的兴趣,又使他特别想学西方哲学。

1915年,冯友兰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他本想学西方哲学,因为当时教西方哲学的教师刚刚去世,课开不出来,所以他只好进入了中国哲学系。

1918年,冯友兰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河南开封,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和省立师范学校里教国文和修身。

由于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和几位朋友在河南办了一个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叫《心声》。

冯友兰撰写了发刊词,词中写道:“本杂志之宗旨,在输入外界思潮,发表良心上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上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

”这个刊物,在当时的河南是惟一宣传新文化的刊物。

1919年秋,冯友兰来到北京,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出国留学资格考试,顺利通过。

1920年1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西洋哲学。

当时在该研究院担任导师的杜威教授对冯友兰十分器重,在一封推荐信中称赞冯友兰“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材料”。

在哥伦比亚大学三年学习期间,冯友兰致力于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冯友兰先后担任的职务有:中州大学哲学教授兼文科主任;广东大学哲学教授;燕京大学哲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教授、系主任兼校秘书长和文学院长,代理校务会议主席;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长。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是冯友兰。

以下是对该书内容的简要概括:
该书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先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各个学派的发展和主要思想。

书中还分析了这些学派的争鸣和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作者以系统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和演变。

他对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教育思想和政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对道家思想的自然观、修身养性和无为而治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此外,他还论述了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纵横家思想等。

书中还讨论了佛教、道教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探究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作者还对宋明理学、清代学术思潮和现代哲学的兴起进行了简要介绍。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简史》对中国哲学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演变、思想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该书被广泛认为是一本权威性的中国哲学入门读物。

1/ 1。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著作,他以系统和全面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思想。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

在古代部分,冯友兰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演变,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各个流派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他强调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实用性、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中世纪部分,作者主要关注了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他详细介绍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并讨论了佛教与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和交织。

在近代部分,冯友兰以理论思辨的方式分析了近代中国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他阐述了西方哲学对中国思想的影响,讨论了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思想困境和转型。

整本书展示了中国哲学跨越千年的深厚思考和智慧精神,探索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和交流。

它不仅是一本关于中国哲学的介绍和分析,还是对人类智慧的探索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写在《中国哲学简史》读后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根本无法人物形象,冯友兰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

且不论的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其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缔造者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转型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

王宗泽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冯友兰先生曾经书写一副对联以叙生平,联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

“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则是指在六书抗日战争前半期“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贞元六书”之后,冯友兰的“新理学”、“新儒学”体系已经完成,而又杨先生在冯先生经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动乱整肃之前,可以说是其哲学研究成就的巅峰时期。

因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冯友兰先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A Short Historyof Chinese 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授课年在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并且迅即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中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出版。

应该说,这本书既是了解中国神学、进入欧美文化的地图,也是触摸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一条捷径。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就已经指出:“哲学本一西洋名词。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册上,是没有“哲学”二字的。

既然要作“哲学史”,自然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然后才有“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摘录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摘录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摘录一、儒家哲学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哲学的伟大开创者之一。

他提出的“仁”的概念,成为了儒家哲学的核心。

孔子认为,“仁”即爱人,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社会伦理。

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

孟子,名轲,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他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二、道家哲学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

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减少人为的干预。

庄子,名周,是道家哲学的又一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更为超脱,主张“逍遥游”,认为人应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

三、墨家哲学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兼爱”、“非攻”等主张,反对儒家所倡导的礼节和等级制度,强调平等和实用主义。

四、法家哲学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主张法治,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严格执行。

韩非的思想对后世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名家哲学惠施和公孙龙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名家注重逻辑辩论,提出了“合同异”、“离坚白”等命题,对中国哲学的逻辑思维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佛教哲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强调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提倡修行以达到涅槃。

七、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的一个新发展,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

他们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提出了“天理”概念,强调心性修养和道德实践。

八、心学陆九渊是心学的先驱,他提出“心即理”的主张,认为宇宙的道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

而王阳明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进一步发展了心学理论,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主张直接从内心出发,通过实践来达到道德自觉和自我完善。

九、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

阅读冯友兰之中国哲学简史

阅读冯友兰之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关于孔子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冯友兰如是说。

关于诸子百家的由来:《史记》最后一章,司马迁援引其父司马谈的一篇文章《论六家要旨》,其中司马谈将他之前的几个世纪中的哲学分为六家,第一阴阳家,第二儒家,第三墨家,第四名家,第五法家,第六道家(道德家)。

试图对“百家”进行分类的第二位历史学家是刘歆,在《汉书·艺文志》中刘歆将诸子百家分为十类。

但其中不包括小说家,刘歆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儒起仁者之风一、关于儒家孔子出生于鲁,祖先为周朝之前的商朝后裔,商朝被周取代后,后裔被分封为宋国。

由于政治动乱,孔氏家族在孔子出生之前就失去了贵族身份,迁居鲁国。

中国古代的各派哲学家由于有了私学而兴起,而私学的出现是由于大量的“士”阶层由于政治原因流落民间,而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学生的第一人。

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六艺”,是指儒生应当学习的《诗》《书》《礼》《乐》以及《易》《春秋》这六门功课。

关于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六经是孔子所著,另一派认为孔子著《春秋》,编《诗经》和《书经》评注《易经》,修订《礼记》和《乐记》。

二、关于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我们所见到的孔子是一位老师,他希望经过他教导的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即“成人”,他以经书包含的各种知识教诲学生。

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遗产,“述而不作”。

另一方面,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孔子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

在讲授《诗经》时,他强调其中的伦理价值,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关于正名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走上轨道,井然有序,首先要做的是“正名”,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该与它的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一次,齐景公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原本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

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

姓名,学派之清单也。

非全史在胸,克臻境。

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

”先生自然是全史在胸,大有“小范胸中百万兵”之气势。

先生抽筋扒皮,把两千年的哲学脉络清晰地展现于大家眼前。

囫囵吞枣读完此书,我仍有许多不解,实在是自己资质愚钝。

所谓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

才者,文笔之精妙也;识者,选材之精当也;学者,史料之精熟也。

先生虽然强调著小史意在通俗,难展其学。

我觉得此书已是三者兼备,方才领悟有人说,49以后大陆已鲜有可读之书(译著除外)。

我自己归纳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一,哲学和宗教。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更少。

这种思想,之所以称为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

产生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

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宗教,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必要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二,中国的三教。

人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其实不然。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派别,道教才是宗教。

道家与道教是有很大区别,两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类宗教)。

三,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宇宙)是超道德价值(更准确地说,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按斯宾诺莎,爱宇宙才是超道德价值)。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地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例外。

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人们往往通过宗教来追求超道德价值,但科学往前进一步,宗教就往后退一步。

幸好,出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途径——一条比宗教更为直接的途径。

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

因此,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四,“入世的哲学”和“出世的哲学”人虽有各种,但各种人都是人。

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中国哲学家的答案就是成为圣人。

而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人如果要得到这个同一,是否必须离开社会,或者甚至否定“生”?某些哲学家回答说,这是必须的。

这种哲学就是普通所谓的“出世的哲学”另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得人伦和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

即普通所讲的“入世的哲学”。

专就中国哲学中得主要传统来说,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

五,哲学的功用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

六,内圣外王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了“入世与出世”的统一,他就是圣人。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

但是中国的圣人并非不问世务的人。

他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

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的;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

至于实际上是否有机会为王无关宏旨,是另外一回事。

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

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还要养成这种人格。

不单是要知道它,还是要体验它。

对于这个问题,冯先生引用了金岳霖先生的一大段话,来说明知道哲学和体验哲学的关系:“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

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他自己以身载道。

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的身上存在哲学家的合命题(入世和出世的统一),.....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来打官腔的。

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做在靠椅中,处在人生之外。

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说到金岳霖先生,我的大脑里不禁打了三个大问号。

金教授自然是以身载道的哲学大师,但他对人生的领悟,对于情感的领悟,让我费解。

据说,他因为林徽音终生未娶,而甘做她的邻居。

这是否也在他的哲学体系之内呢,他为何为自己写出如此奇特的人生传记呢?七,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中国哲学的表现形式多为语录,书信,多名言隽语,多比喻例证,富于暗示。

富于暗示不单是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也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例如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种理想也影响了哲学家的表达。

例如,《庄子》中谈到两位圣人相见而不言,因为“目击而道存矣”;到家则说,道不可道。

这个特点一直影响中国的人方方面面,在西方,两个人相爱就会大胆直白的说“I love you”,而中国人要说“月亮代表我的心”,爱不爱你,自己去揣摩吧,不可道。

八,哲学的特色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在特定的环境,人们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

这就就构成哲学的特色。

九,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国是大陆国家。

古代中国人以为,国土就是世界,所以创造“天下”“四海之内”既表示世界,又表示国家。

作为海洋国家的希腊人,无法理解理解这些词语是同义,换句话说,因为这个基本的背景,他们创造发展了不同的哲学。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哲学家不仅生活的地理条件大不一样,经济条件也大不相同。

中国是大陆国家,以农业为主,以土地为生,土地是财富的基源。

因此,在中国的哲学家眼里,存在着“本”“末”之分。

“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因此,贯穿中国历史的,农业都是主线,政策都是“重本轻末”。

因而跟土地相关的两个主要职业“农民”和“士——地主”是值得自豪的。

而作为海洋国家的希腊是如此的不同,在建立强大的帝国之前,他们甚至都是处于分散在各自小小的城邦(这也大概是为什么西方的童话果故事里多得是公主和王子,在中国王子基本上只有一个,相互残杀的厉害),各自为政,经济靠海洋,和贸易。

(关于古希腊的起源和政治经济,《顾准日记》里面有详细的论证)家族制度。

农业靠土地,土地不可移动,人就这样被禁锢下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从而建立起中国的家族制度。

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组织得最好的制度之一。

中国传统的五中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可以按家族来理解。

同样的原因,祖先的崇拜也发展起来了。

儒家学说大部分是在论证这种社会制度的合理,或者是这种制度的理论说明。

这种家族制度既是地理条件的产物也是经济条件的产物。

近年来,针对中国社会所出现的混乱和迷失,有学者寄希望于重建家族制度,从它所依赖的条件来说,或许已经不再适宜了。

十,“反者道之动”中国哲学和希腊哲学有一个都支持的理论,就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

借用黑格尔的话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老子》也有相似的话:“反者道之动”。

儒家也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日盈则昃,月盈则食” 。

冯先生说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远,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困难,贡献很大。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就是怀着“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的”的信念,度过了这场战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奸是做不得的,毕竟不长久。

十一,新儒家和新道家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到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

公元三,四世纪的时候,有些到家的人试图使道家更接近儒家,十一,十二世纪的时候,也有些儒家的人试图是儒家更接近于道家。

我们把这些道家的人称为新道家,这些儒家的人称为新儒家。

正是这种改变,是中国的哲学即出世又入世。

十二,中国哲学的方法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诺思罗普说过,概念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得到的,一种是用假设得到的。

形上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

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和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

西方哲学以所谓“假设的概念”为出发,中国哲学以所谓“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

其结果是,正的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很自然地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很自然地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

佛家加强了道家的负的方法。

道家与佛家的结合产生了禅宗,禅宗的哲学可以说是静默的哲学。

谁若了解和认识了静默的意义,谁就对于形上学的对象有所得。

在西方,康德曾经应用过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发现了不可知者,即本体。

在康德和其他西方哲学家看来,不可知就是不可知,因而不“能”对它说什么。

但是对于习惯于负的方法的人们看来,正因为不可知是不可知,所以不“应该”对它说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

形上学的任务不在于,对不可知者说些什么;而仅仅在于,对于不可知这个事实,说些什么。

谁若知道了不可知是不可知,谁也就算对于它有所知。

关于这点,康德做了许多工作。

负的方法实质上是神秘主义的方法。

哲学上一切伟大的形上学系统,无论它在方法论上是正的还是负的,无一不是把自己戴上“神秘主义”的帽子。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那里,正的方法用的好极了,可是他们的系统的顶点也都有神秘性质。

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该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史上,正的方法从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中国哲学历来缺乏清晰的思想,这也是中国哲学以单纯为特色的原因之一。

清晰思想不是哲学的目的,但是它必须是每个哲学家需要的不可或缺的训练。

它也确实是中国哲学家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史上从未见到充分发展的负的方法。

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在先说很多话后然后保持沉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