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

[摘要]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加剧了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多元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剥离,文学经典的地位失落、文学阅读诵读的接受方式式微。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高校文学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等学校文学教育人文素养

文学教育是一种通过文学文本的赏析和相关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人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陶冶思想情操、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人文素养、发展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在高等学校中,文学教育包括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和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两大类型。如果说非专业文学教育主要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文熏陶的过程,那么专业文学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通过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文学专业能力以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各种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直面当下的高等学校文学教育,专业文学教育和非专业文学教育面临着共同的困惑,甚至可以说是陷入了共同的困境。简言之,以市场为温床、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并在公共话语空间掌握了强势的话语权。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加剧了文学多元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从文学观念到文学的具体存在方式,从文学创作到文学的传播和接受都产生了巨大的裂变。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高校文学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

一、文学“神性”的消解和文学教育“为什么教”的困惑

文学从来都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文化形态,文学教育也从来都在“育人”“成人”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中居于引领地位。但在电子文化、消费文化盛行的大众传媒时代里,文学的“神性”日益消解,文学教育的作用、文学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也日益不为大众所重视。

人类的文学冲动、文学思维、文学想象源自人类的生命本能,体现了人类的生命自觉。从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学形态,到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出现,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相对独立和成型,再到当今日益丰富和完善的文学发展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发展的历史即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而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诗书教化”的文学教育传统也日益完善和成型,并始终在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正如黑格尔和别林斯基所分别指出的,“实际上艺术是各民族最早的老师”“诗歌是最高的艺术体裁”。

早在先秦时代,我国就有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明确认识,文学在“六艺”研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则指出,“诗歌比历史更严肃和富有哲理”,悲剧具有灵魂“净化”功能。从近现代的大学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俄国的赫尔岑甚至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恩格斯也指出,他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里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而在我国,蔡元培先生20世纪初就提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拟定了“德、智、体、美”平均发展的方针。

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再次提出并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但在科技文化、消费文化盛行的喧嚣时代里,文学不再是圣洁的精神“女神”。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当代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电子化”趋势,影视、网络、短信、电子游戏迅速将文学挤兑到了文化的边缘乃至艺术的边缘,大众传媒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各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推波助澜,结果是文学期刊纷纷凋零,真正的文学知音也越来越少,高校中的文学教育也逐渐沦为“鸡肋”:与文学关系较为密切的“大学语文”课程则需要借助教育部的强制性政令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立锥之地。毫无疑问,在文化艺术形态日益多元化的大众传媒时代里,文学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敏感度、深广度上,还是在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上,文学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等综合性整体性的育人功能。文学“神性”的消解和高校文学教育的困境恰恰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极大改变了当代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科学主义、功利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描述成主客体之间的认知关系、实用关系,连接起人与世界的似乎只是理智知识和实用伦理,文学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与装饰。这种“大气候”使得文学和文学教育很难在大学的校园里“风景这边独好”,但要最终消除或缓解人的“异化”,至少不要让“天之骄子”们成为只钟情于理性工具的“单面人”,我们将不得不背靠历史、面向未来,深刻反思当下高校文学教育的现实,以期科学地为文学正名,准确地为文学教育定位。

二、文学经典的尴尬和文学教育“教什么”的困惑

“文学即人学”,文学具有情感性、哲理性、历史性、审美性和语言艺术性等

综合特质。而所谓的文学经典,是指那些具有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奠基性的文学名著。因此,文学经典在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用,能够提升人的品性,增进人的智慧,对人的成长具有全面促进的作用。据《中国青年报》载,自2003年2月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几名研究生自费搞了一项“百名博导推荐书目”调查,向社科院330余名博士生导师发出问卷:“哪些书籍曾经对您的学术思想、为人产生过重要影响?为什么?”调查结果颇有些“出人意料”,对很多博士生导师影响最大的不是专业书籍,而是非专业书籍,且多数是小说。博导们认为自己从阅读文学名著中受到了种种益处。

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是,大众传媒时代恰恰是一个文学经典失落的时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降低了文学的入门门槛,文学创作不再是少数作家的专利,普罗大众也拥有了足够的文学话语权,文学作品以醒目而张扬的方式附丽于各种新兴的文化样式之中。不管是一本正经还是嬉皮笑脸,只要是放纵言说快意的语言文本,都可以贴上文学的标签——文学外在形态的膨胀伴随着内在思想艺术意蕴的稀释——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经典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文学消费的角度看,披上文学外衣的通俗读物受到市场的追捧,坚持“纯文学”理念的作家作品则举步维艰,传统文学经典成为文学乏人问津。与此同时,文学经典在高校文学教育中也遭遇了“滑铁卢”,大学生们如今普遍不读文学经典,甚至排斥文学经典。2005年4月25日的《光明日报》上有一则题为“读过四大名著的仅为5%,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堪忧”的报道,一个课题组对某重点大学86名学生进行随机采访,结果发现只有4人完整地读过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其比例仅为受访学生的5%,而且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名著的想法。四川某报记者到该省两所高校进行读书情况调查时,询问大学生“最近在读什么文学名著?”得到的回答普遍是“几年没有读过了”,包括中文专业在内的学生也都表示与文学名著“少有接触”。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忙”“读文学书没用”。

事实上,我国当代大学生并不一味地排斥文学,他们疏远传统文学经典的原因也并不仅仅在于“忙”“文学无用”的现实压力和功利心态,大众文化的勃然兴起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或许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毋庸讳言的明证是,大学生本身就是各种畅销书的主要消费者,也是推动“哈美”“哈日”“哈韩”等“媚外文化”风潮的生力军。因此,以通俗性、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化文学”成为大学生文学消费乃至整个文学消费市场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兴盛无疑拓展了文学的生成和传播空间。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经典与大众化娱乐化文学的关系,如何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浪潮中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已经成为当代我国高等学校文学教育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三、文学阅读式微、文学诗性剥离和文学教育“怎么教”的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