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智慧哲思[一](9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
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①惠:同“慧”,聪明。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人正直,有名望。
③诣:拜见。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甚.聪惠甚:(2)乃.呼儿出乃: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分析“杨氏之子”的回答的精妙之处。
(3分)4.读完文章后,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二](10分)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
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
曰:“不得不除之。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有删改)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不满。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为王敦的参军。
⑤屏(bǐng):退避,这里是使动用法。
⑥孰:同“熟”。
⑦从:同“纵”。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恒.置帐中眠恒:(2)大将军尝.先出尝:(3)既.闻所论既: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4.选文刻画了王右军怎样的儿童形象?(2分)[三](13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①。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③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新人教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杯弓蛇影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③听事④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乐(yuè)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南阳附近)人。
②久阔:久别不见。
阔,阔别,离别,疏远。
③河南:晋朝郡名,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④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乐广尝.有亲客尝:曾经(2)广问其故.故:原因(3)既饮而疾.疾:生病(4)沉疴顿愈.愈:治愈,恢复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乐广猜想杯中蛇就是弓的影子了。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示例]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就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或:凡事应作调查研究,千万不要见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
)附参考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河南厅厅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了。
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疑团突然解开,久治不愈的病顿时好了。
(二)按图索骥伯乐《相马经》有“隆颡①跌日②蹄如累麴③”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姓名: 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_______ )②会天大雨( _______ )③间令吴广(_______ )④置人所罾鱼腹中(___ ___)2 . 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或以为死(2)吴广以为然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 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文回答)5. 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简要谈谈他的做法?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各题。
2020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专项7 课外文言文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蓉少.时./少.时.,一狼径去 B. 则洼者若.平/孰若.孤 C. 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 D. 故.君子之学/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19
3.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用原文回 答)?请谈谈你的理解。
4
(二) 训 子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①师训之。先学“一”字是一画,次 “二”字二画,次“三”字三画。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 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父喜之,乃谢②去.。一日父欲招万姓者 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父往询之,子患曰:“姓亦多矣, 如何偏姓万。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着哩!” 【注释】① 延:聘请。 ② 谢:辞退。
20
15
3. 陈晋之读书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关于读书的什么道理?谈谈你的理解。
核__心__内__容__:___读__书__惟__在__牢__记__,__则__日__见__进__益__。__告__诉__我__们__读__书__不__要__ 贪__多__,__要__精__读__记__牢__,__积__少__成__多__。__不__要__求__快__求__多__,__要__扎__扎__实__实__记__牢__,_ 才__能__有__所__收__获__和__进__益__。____
16
(六) 习惯说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 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 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大惊,如土忽隆起 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精选】七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讲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讲练(一)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
”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②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济贫困,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选自《近思录》)注释①阿:阿县,现山东境内。
②铸:熔铸。
③仓廪:粮仓。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追者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以老者之智智子疑邻C.乃起兵攻之屠乃奔倚其下D.以私兵战以刀毙之2.翻译句子。
(4分)(1)何以知之?(2)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困。
3.追者认为子奇必能治阿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4.子奇到了阿县,采取了哪些得力的措施?(用原文回答)(2分)5.阿县“库无兵,仓无粟”,却能“遂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
(2分)(二)多多益善上①常从容与信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③?”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上:指刘邦。
②信:指韩信。
③禽:抓住,这里引申为控制。
后作“擒”。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能将几何几何:多少B.何为我禽为:被C.而善将将将:率领D.且陛下所谓天授且:而且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于君何如于我如浮云B.多多而益善耳京中有善口技者C.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去后乃至D.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为人谋而不忠乎3.翻译句子。
(4分)(1)臣多多而益善耳。
(2)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4.下列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他们的看法有些差别。
七年级下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一)(2018·杭州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养竹记【唐】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
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箒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
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③彗箒:扫帚。
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竹本固.(牢固)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探求)C.不终日而毕.(完成)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留给)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
4.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2018·成都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
文言文(7)—《杞人忧天》课内巩固及课外拓展提升练习(带答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提升(7)(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因.往晓之()(2)若.屈伸呼吸()(3)若躇步跐.蹈()(4)其人舍.然大喜()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2分)(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分)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二)【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书者言,“杨文广①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
”蹙然诵叹不已。
友曳之归。
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③其意。
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
”归而益忧。
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刘元卿《贤奕编》)【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
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③纾:解除。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两处)(2 分)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七.七)张程程
• • •
(三)曾子杀彘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 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 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红色的文言词。 (1)女还( ) (2)妻适市来 ( ) (3)特于婴儿戏耳( ) (4)婴儿非与戏也 ( )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 之 C.妻止之 D. 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红色的句子。 译文:
(二)
• • • • • • •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 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1.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 ) (2)兽见之皆走 ( ) (3)吾为子先行( ) (4)故遂与之行( )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译文: (2)子以我为不信 译文: 3.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七年级
课外文言文训练
(一)师旷论学
• • • • •
• • • • • • • • •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 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平公曰: “善哉!” 1.解释文中红色的词。 (1)恐已暮矣( ) (2)盲臣安 敢戏其君乎(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练习内容预览: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一)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徙衽(rěn):移动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者()以()从( ) 及 ( )患()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衽以从阴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
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故吾位居汝上()我若居眼鼻之下()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译文: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三)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11.简答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切成块的肉。
⑥箸:筷子。
【文言知识】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
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
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
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翌日②馔③方④具⑤顷⑥而已⑦啖⑧退2、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②其人已心怪之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二)、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②悴:忧。
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
⑥而:你.⑦俾:使。
⑧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文言知识】说“辞”。
“辞"是个多义词.一、指“推辞”。
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何恃.而往恃:凭借、依仗B.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买:雇C.富者有惭色.色:神色D.西蜀之去.南海去:离开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B.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C.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D.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3.下列对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和尚也有远大的志向,但他过于强调客观条件。
B.富和尚没能到达南海,是因为他不能持之以恒地去追求自己的志向。
C.穷和尚能够达到南海,除了“一瓶一体”,更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D.穷和尚和富和尚最大的不同在于,立定志向后,前者能付诸实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褚公①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②,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
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③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
”远近(选自《世说新语》)【注】①褚公:褚衰(chǔ póu),字季野。
②记室参军:官名。
③伧父(cāng f 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七)
课外文言文练习(七)班级姓名1、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中止()②呼而问之:“何为③其母引.刀裂其织()④以此戒.之()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4.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2、王充求学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②师事扶风班彪()③一见辄能诵忆()④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2、翻译句子。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3、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固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 ) ②既.长( )③辄以水沃.面( ) ④去.之南都( )2、翻译下列句子。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到______ ___ 的作用。
4、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带翻译)(一)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B、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C、是.欺之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不.尔/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不学无术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闻.准入相/闻.之于宋君B、咏将去./去.后乃至C、准莫谕其意./意.与日去D、归取其传.读之/传.不习乎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三)列子学射【身】修养自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中.矣/一狼洞其中.B、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兄子.胡儿C、弗知.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退而习之./久之.,目似瞑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3、关尹子让列子“守而勿失”的是什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A、妻常之.田/夫君子之.行B、家以.农亩为业/静以.修身C、时.天暴雨/年与时.驰D、乃省./吾日三省.吾身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的思想认识、民族情感。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2(一)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徙衽(rěn):移动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者( ) 以( ) 从( ) 及 ( )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衽以从阴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
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故吾位居汝上( ) 我若居眼鼻之下( )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译文: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4(三)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训练(一)(一)陈万年教子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③(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③谄:奉承拍马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 ) ②然而不听( )③多言有益乎()④时夜而鸣()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伏食如故( )②不合其耳也( )③孤犊之鸣( ) ④即掉尾奋耳(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
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加点字:(1)会有土寇()几为所擒()古人岂欺我哉()惟此六字()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例句:自鲁之齐(到,往。
动词)A、乌封人跪而食之(他,代管仲。
代词)B、如子之言(的,助词)C、我且贤之用(无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辍耕之垄上(到,往。
动词))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
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尤:格外,十分。
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⑤或:有时。
⑥已:止,停止。
⑦蒇(chǎn):完成。
⑧故:所以,因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③长厚:为人忠厚。
④忤:触犯。
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2、翻译句子。
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
②咨嗟:叹息。
③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文言文精读 7《鲍子难客》练习 新人教版
7、鲍子难客【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赞扬了鲍子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被众人所迷惑。
【原文】【作者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
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现在流传的《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刘向所整理之《列子》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校订而成八篇之数,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
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
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以失传。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
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
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
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
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
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
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练习(七)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1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諠也,呼
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③其母引刀裂其织()④以此戒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
4•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
2、王充求学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应有京
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
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②师事扶风班彪()
③一见辄能诵忆()④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
2、翻译句子。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3、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
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固始食。
遂
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②既长()
③辄以水沃面()④去之南都()
2、翻译下列句子。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_____________ 》中
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
4、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冋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温公尝.言()④众兄弟既.成诵()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 .才美不外见
C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 •京中有善口技者
3 •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②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③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6、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②听诸生诵书()
③已而复如初()④恬若不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 .父怒挞.之(鞭打)
B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离开)
C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不同)
D •夜潜出,坐佛膝上(躲藏)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听已,辄默记。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7、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洎北归()④如是者十四年(
)
2. 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 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② 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3. 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 过实践
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 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 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3.
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退之立马良久之
B .何陋之有
C .久之,目似瞑
D .怅恨久之
4. 翻译句子。
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5. 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6.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7.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 《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_ , ___________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字佳。
’
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C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 )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
)
B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D .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②炼之未定 ( )
④
岛具对所得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