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初三思想政治课教材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为例,教学重点是我国的人口问题,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师在启动探究式教学之前,要给学生提供调查范围,做一些问题陈述,列出问题清单,如,我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横向比较,我国五次人口普查情况,我国人口特点、现状及其给社会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影响等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及专家采访等形式,在课下进行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
学生要把数据材料分类归纳整合,明确变量,学生自己制成网页放在校园网上,资料共享。
其间,教师可作咨询指导。
同时,教师对在课前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何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等方面要有预设。
2.做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2.1巧设起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任何能够形成一个疑惑情境的题目都可以进行探究训练。
探究式学习,往往以提出一个令人疑惑的事件为开端。
以上面提到的教学实例为例,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展示我国春运期间铁路客运人满为患的录像材料。
这个现实问题一下子就引出了我国人口众多的现状带来的种种负面问题。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会产生疑惑,进而会想去解决它。
教师可利用这种内在的探究渴望,激发学生对探究对象的兴趣和动机,达到顺利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程序的目的。
2.2依靠问题,推动探究;在课堂上,当师生共同解决了我国人口问题的特点、现状,分析了我国人口问题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端之后,学生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集中讨论,展开合作式的探究。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鼓励提问、大胆发言的氛围,使学生大胆地解释材料,假设、挑战证据,或批评对方的研究设想。
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当讨论陷于僵局或出现错误方向滑入歧途时,教师可作引导性介入。
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动。
教师要有步骤、渐进地导向本质问题,使讨论集中在几个要点上。
例如,教师可提出我国人口问题存在的原因,解决人口问题是不是只从数量上考虑,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不是数量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积极作用

民族地区的教学是一项 比较艰苦的工作, 汉语语文教育
教 学更显 得 辛苦 。在 阅读 教 学方 面 ,教师 的指 导 、激 励 、评
价 和 调控 则 显 得 尤 为重 要 ,本 文从 四个方 面进 行 了有 益 的 探讨 。 注重 教师 在课 堂 阅读教 学上 的 引导作 用 第一 , 确立 明确 的教 学 目标 。 课 堂 阅读教 学 的各项 活 动 都 紧 紧围绕 教学 目标 进行 。 第二 , 事先 尝试 ,让学 生 主动探 索 。高 中语文 阅读 教学 中应提 倡 , 凡 是学 生能做 到 的 ,都应 让学 生去 做 。让学 生 主 动 去预 习 、思 考 、质 疑 、讨论 、归纳 、评 价 。 第三 , 创设 氛 围 , 调动 学 生主 动参与 的积 极性 。在 阅读 教学中, 教 师要 承认 学生 是学 习 的主体 , 注意 调动 他们 的学 习阅读的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 积极探索 , 生动活泼 地 阅读 ,自 觉 地掌 握科 学 的阅读 方法 和 提高分 析 问题 和解决
观察、 善于表达的能力 , 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的同时陶
冶 高 尚的情 操 ,学会 做人 。
法的阅读策略 ; 利用 《 小屁孩 日记 》 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写结
合 法等 。这样 , 学 生在 老 师有 意识 的引导 下 ,习得 一些 阅读 方 法 ,培养 良好 的思 维方 式 ,为 写作 打基础 。 间 ,把学生阅读训练 的时间还 给 学 生 。 现在 课 堂 上最 大 的弊 端 ,就 是 老 师讲 得 太 多 ,学 生 训 练 的 时 间太 少 ,老师 问的 时 间太 多 ,学生 思 维 的 时 间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吴红丽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3期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联系、情感三种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引导联系情感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学生素质与人格的培养。
在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上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必须贯彻“精讲多练”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联系作用和情感作用。
1引导作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让他们自己学会学习。
如何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
1.1对学习方向的引导教师的首要作用就表现在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指出学习的方向和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在开始一章新内容的时候,笔者都会将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思路交代给学生,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每一章结束后,又会给学生作小结,让学生检验自己对本章内容掌握的程度。
1.2对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是否会学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终因素,因此,仅从当前教学效果考虑,教师就必须在学习方法上注意给学生以适当的建议。
另一方面,学生学会学习对于学生有长远的影响,如果学生仅仅在学校时学习了大量现成知识,而没有学会如何学习,那么当他们走出学校大门后,往往难以适应当今的学习化社会,难以在新的工作环境或任务面前有独立见解,难以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改变学生旧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使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的客体为能动的主体。
2联系作用一般的教学往往按教材的顺序由头到尾讲一遍完事,但这是很不够的。
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力量作用的调查与分析

中 的情 感 主要 是 通过 教 师 的 教 学 能 力 、 教 学语 言 、学 生 学 习 状态 及 师牛 之 间的 交 流表 现 出来 。 因此 调查 主 要是 围 绕这
几方 面进行 的。
一
Hale Waihona Puke 位 教师 中 ,8% 以上 的教师 没有 形 成 自 0 己鲜 明 的教 学风格 ,不 能充 分展 示 自己
练, 注意到师生之 间的多向交流 , 在课堂上能把 里 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 , 从而引起学生思考 , 给 教学时间合理地分配,教学的主要环节分配也 ; 学生以智慧的启迪,促使学生的情感向积极的 较为合理 。但也有不少教师教学能力很弱,对 市 方向发展。第三 ,少部分教师能借助手势 、表
教学内 容掌握不够熟练, 课堂教学结构松散, 塑 情、 教 姿态等体态语言, 增强语言的 以 表达效果,
动 陛强
3 8 3 2 7 1
教 学语 言通俗 、 易懂 、 鼓 3 9 2 7 3 0
想 教 育的渗透 点 、 非智 力因素 的培 养点 , 力 培 着
从 调查 中我 们可 以看 出 : 第一 , 大部 分教 师
养学 生 良好 的能力结 构 、 思想 品质 和心理 素质 ;汀 能用普通 话讲 课 , 能做 到声音 洪亮 , 富有 感情 色 教学 过程 设计合 理 ,能做 到教师 精讲 、学生 精 西 彩 。第二 , 部分 教师能 通过 风趣 幽默 的语 言 , 一
有 兴趣
无兴 趣
l 有时有兴 趣 『 时无兴趣 有
看, 学生 的注 意力 基本上 是集 中的 , 也 有不 少 但 学 生很难做 到 全神 贯注地 听课 。在 学习方 法方 面, 大部分 学生 还是 基本合 理 的 , 但也 有不少 学 生虽 然很勤 奋 、 很努力 , 由于学 法不 佳而影 响 但 了学 习效果 。因此 , 怎样提 高 自己的教学 艺术 ,
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调节作用

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调节作用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应该借助多姿多彩的教学语言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师;兴趣;教学语言;教学手段;调节作用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课堂已不再被简单地当作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知识的舞台。
这就意味着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等。
要做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自主讨论有的放矢,教师的调节作用就尤为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应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调节课堂的活跃气氛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教师的课感兴趣了,教师的“戏”才唱得下去。
而要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借助于多姿多彩的教学语言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一、教学语言的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知识不变成僵死、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工具。
”教学语言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具有感情浓烈、韵律和谐、优美动听的特点。
设计精巧、优美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美感,继而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尤其是导语的教学语言,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经验告诉我们,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好的开头,平淡无味的导语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起到“催眠”的作用,有趣的导语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课堂需要,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语:如在教《数字杂谈》时,我先给学生出几个有关数字的谜语:“0000”猜一成语(答案:万无一失);“2、3、4、5、6、7、8、9”猜一成语(答案:缺衣少食)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
任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奇、美的故事、传说、典故、案例、谜语,如果作为教学的导语,都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又能使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谈谈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教 师要成 为教学 课 堂的组 织者 和 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 的知识 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 习的 组织者。 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 自主、 探究 、 合作的空间。 组织者 的含 义应是组织学 生发现 、 寻找、 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 搜 建立人道 的、 和谐的、 民主的 、 等的师生关 系 , 平 让学生在平等 、 信任、 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激励 和鼓舞 ; 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 室 中的积极 的心理氛围等 。 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 表现在“ 引导 ” 。教 师的根本职 上 责在于“ 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 “ , 走路” 。施教 主动 , 贵在 引导 , 妙在开窍。根据学生 的学习特点 , 教师可因势利导把 教学过程导 向预定 目标的教学策略。如果教师的行为不是建立 在主动适应学生 的学习活动规律或特 点的基础上 ,那么教师的 主导作用是不能充分发挥的。 为此 , 教师 的引导必须做到三个适 应: 一是适应学生的学 习过程 的规律和特征 , 二是适应 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 ,三是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和认 知结 构。实践表 明, 到这 “ 做 三个适 应” 既是 发挥 教师主导地位的最好说明 , , 也 是实现学习活动最优化 的重要前提条件 。 例如在学习“ 活中的立体图形” , 生 时 我提前两天 布置学生 收集有关生活 中的立体 图形 的一些 图片 、 实物 , 用硬纸片制作柱
五 、 师应 充分 利用现 代教 育技术 辅助 教 学 教
美 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 中所有教学 计 划在很 大程 度上将依赖 于为达 到教学 目标 而采 用 的教 学媒 体 。数学课程标准》 出: 《 指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 育技术辅助教 学 , 开发并 向学生提供更 为丰富 的学习资源 , 大力 把现代信息技 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 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 力于改变学生 致 的学 习方式 ,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 的精力投人到现实 的、 探索性 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 ,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要根 据教学内容恰 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 为学生提供更为 广阔的 自由活 动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 习资源 。 实践证 明这种手段 的应用促进 了教学形式 的多样 化 ,增加 了课堂密度 , 提高了课 堂教学效率。 总之 ,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 用。 是组织 者, 就不能“ 羊”是启 发者 , 放 ; 就不能“ 填鸭 ”是点拨 者 , ; 就不能 “ 代疱” 是传授者 , ; 就不能“ 缄默” 。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 改革 的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非言语活动的艺术及其作用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非言语活动的艺术及其作用作者:张玉琴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0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递信息的途径有二:言语活动、非言语活动。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只重视言语活动而忽视非言语活动的作用。
本人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非言语活动的艺术及其作用。
一、对“非言语活动”概念的界定非言语活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一切非言语的手段或方式。
主要包括:1、教师的仪表,如发饰、发型等;2、体态动作,包括教师的眼神、微笑等表情活动,随教学内容和情绪变换的各种手势及师生的接近;伴随口头言语而出现的辅助言语,如音量、音调、节奏、语速等。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运用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外,还需要借助非言语活动。
二、运用非言语活动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言语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注意规律,凡是注意的对象有变化或是运动的,则注意保持的时间越长,注意集中度也越高,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使自己的教学言语富于变化并配以恰当的手势、表情,则有助于学生注意的集中,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教学效率。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牢固,准确地掌握知识。
感知规律告诉我们,当某一感受器受到微弱刺激作用时,可提高另一感受器的感受性;记忆规律也表明,当多种感官参与识记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当运用非言语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听、视感受器的感受性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准确地接受知识,另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
3.动之以情,增强感染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非言语活动,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赞许、肯定或批评、否定,及对学生的期望之情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激励或督促下,就可产生一种与教师期望、要求相同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效应,自觉矫正其不良导课堂行为,激发学习的兴趣。
发挥教师主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发挥教师主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性发挥十分重要,它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
教师主观性的发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主观性的概念、主观性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师主观性的概念教师主观性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能动作用。
教师主观性不同于客观性,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主观意识和个人能动性,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能够主观支配和控制的积极因素。
教师的主观性包括主动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主观能动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观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主观性在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教学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性,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传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积极性。
教师主观性的发挥,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性,能够注重在教学中融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带有主观色彩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展现教学内容的魅力和精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只有教师发挥了主观性,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去感受、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主动地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只有教师发挥主观性,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1.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不断丰富教学经验,增强自身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主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因此,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源头抓起,从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抓起,使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师课堂教学作用一、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要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每种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都需要美术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所学内容的引入,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
二、美术教师在课堂中的启发作用通过美术教师搜集的各方面有关本课的资料后,教师要积极地从本课的各方面去积极地启发学生、点拨学生,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教师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即将进行的创作中达到课堂教学中预期的效果。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不够,那么,学生在创作中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业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创作的构图不合理、创作的主题不明确、颜色的搭配不鲜明等等。
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创作或者制作过程中,要起到积极的启发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本身的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在艺术中的天赋,使自己充满自信心,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突出。
三、美术教师在课堂中的示范作用一堂好的美术课,和美术教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在造型表现还是在设计应用中,都需要教师的示范,在美术教学策略的教学步骤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通过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明确在绘画过程或制作过程中需要突出哪些方面及需要解决哪些存在的问题。
只有学生在绘画或者制作过程中更关注一些,创作出的作品质量才能有保障。
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等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对教师具有一定的崇拜心理,教师通过示范可以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能够活跃起来。
论教师在唱歌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导作用

首先 , 师要 用 极 其 自然 、 妙 的 语 言 来 训 练 学 生 的 乐 感 , 导 学 教 巧 引 生 用 自 己 的方 式 来 解 释 、 现 歌 曲 , 学 生 引 进 唱 歌 的殿 堂 , 发 学 习 再 将 激
使 其 教 范 唱是 歌 曲教 学 中 的表 率 性 活 动 ,它 作 为 唱 歌 教 学 的 重 要 一 环 , 歌 唱 的浓 厚 兴 趣 , 他 们 对 音 乐 着 迷 。 次 , 师 不 仅 要 带 着 良好 的 情 充 教 自在 ” 的氛 围 中 学 会 理 解 歌 曲 的 对 一 堂 课 的 成 败 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在 唱 歌 课 堂 教 学 中 , 递 歌 曲 绪 、 沛 的感 情 去 感 染 、 育 学 生 在 “ 传 信 息 的第 一 使 者 是 教 师 , 须 把 教 师 的范 唱作 为 点 燃 教 师 和 学 生 情 感 感 情 。 验 其 情 感 。 同 时还 要 做 到 “ 之 以 情 , 于 父 母 ; 之 以 理 , 必 体 动 深 晓 细 , 激 火 花 和 打 开 心 灵 的一 把 钥 匙 。 为 通 过 范 唱 可 以使 老 师 深 刻 体 验 歌 曲 如 雨 丝 ” 以此 激 发 学 生 健 康 而 美 丽 的情 感 , 励 学 生 的 审美 体 验 。 再 因 教 对 的意 境 。 歌 曲 的 情感 内涵 生 动 具 体 地 表 达 出来 , 可 以 把 这 种 审 美 次 。 师 还 要 注 意 鼓 励 时 的 语 言 要 富 于 变 化 , 待 不 同 的 情 况 可 采 用 把 还 学 从 情 感 传 递 给 学 生 , 他 们 受 到 感 染 , 到 教 育, 以 帮 助 学 生 准 确 地 感 不 同 的评 价 语 言 。 生 会 感 到教 师 真 正 注 意 到 了 自 己 , 而 更 加 努 力 使 受 可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注意速度 、 停顿 、 语体艺术 等方面的 受 歌 曲 的艺 术 形 象 , 学 生 对 新 歌 的 内容 、 想 感 情 、 格 等 形 成 初 步 表现 。最后 , 使 思 风
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有 多样性 、综合性 、发展性和补偿 性。
一
、
物理 科学 方法 教育 的现状 及成 因
分 析
长期 以来 ,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最不清 楚 的问题之一 ,中学物理教师仅仅是感到它 的存在 ,而且在教学 中只是有意无意地加以 利用和渗透 , 但对其缺乏系统的认识和足够
的重视 。教师对其 的判断或定位往往出现偏
2 . 从物理学史中挖掘科学方法教育的 因
发现其 中的方法要求及关键 之所 在 , 无法体 会某些 只可意会 、难 于言传 的奥 妙之处。 这位老师机智灵活地利用生 活现象 。 创
设 了恰 当而极具说服力的情境 ,学生很快理 解 了公式的含义 ,不 知不觉 地领略到其 中所 应用的科学方法 。
因 ,一是没有骞 时 要性的或权威性的教学 目标
进 行科学 方法 的教育 , 一方面应注意不要脱
离科学知识的教育过程去另搞一套 ,而是 要
寓方法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 ;另一 方面 ,又
或课程标准来指导 , 即使是新 课程改革 的具
体 目标 “ 过程 与方法 ”中,我们 也只能看到
一
推理方法 ,指出物理概念 、物理定律等 , 一 般是 根据 一些个 别情况 在有 限范 围内建立 的,所以大多数采用不完全归纳法 。 教师用
度、 用什 么方法 去解决 的,从而学到科学 的 方法。要强调认知过程 的教学 ,不是把历史 的过程作简单的浓缩或重复 , 而是根据今天 我们 所认 识的科 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的内涵 ,
的科学方法的名称 、实质及内涵等 ,以方框
图形式穿插 于教材 中,类似于旁 注 ,以这种 方式 来引起 教师 和学生对 科学方 法教 学 的
重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长。
一
知识” , 学生对如何解决“ 确定 b的取值 范围” 问题产生疑惑 , 此 时,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分析活动 , 指出“ 两条直线相交问题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平 面直角坐标系 中各象限点的特征 , 解一元
做好“ 引导 员” 的工作 , 结合教学 目标要求以及重难点 , 对教学内
容知识点进行认真分析 , 引导学生通过 自主学习 、 实践操作或案 例解析等形式 , 逐步认知和掌握新知内容要 义 , 提升数学知识 素
养 。如在 “ 一元二次方程 与根的关系 ” 知识点教学 中 , 教师摒 弃 传统 的“ 直接灌输 式” 教学方式 , 而是 结合教 学 目标要 求 , 采用 “ 先学后教 ” 的方式 , 让学生先根据教师所设计 的探究 问题 , 进行 自主学习探知活动。然后 ,教师根据学生 的探究认识过程和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江苏省 滨海县新港初级 中学 糜作玉
建构主义认 为, 教师 、 学生 、 课 堂是教学活动进程构造的“ 三
题解答 策略传授 和学 习技能培养作为重要任务 ,围绕解决 问题 的思路 、 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 解答 问题 的规律等 内容 , 指 导学 生
一
次不等式组 。” 。学生借助于教师的分析过程 , 认识到该 问题
、
结合新知 内容要义 。 “ 以引促 学” , 引导学生开展 新知探
解答 的思路是 : “ 联立 一 2 x 一 4和 y = 4 x + b , 求解得交点坐标 , 和 Y的值都用 b来表示 ,再根据交点 坐标在第三象 限表明 x . y都 小于0 , 即可求得 b的取值范围 一 4 <b <8 。” 。在 总结解题规律 中, 教师引导学 生根据所开展 的探析解题活动 , 结合教师 的补充
教师完美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树立

教师完美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树立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教师完美形象在课堂教学的作用,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树立完美的教师形象,以及良好形象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形象课堂教学作用一、教师完美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是用灵魂、人格影响学生人格。
优秀的教师用眼神说话,合格的教师用语言说话,不称职的教师用拳脚说话,教师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而健康的教师形象应该是仪表整洁,有人格魅力。
当一位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时,学生就会像“追星”一样,对其所教的课程如痴如醉,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课堂教学是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情感交流。
教室里除了一个有声语言的天地之外,还存在一个无声语言交流的天地。
例如: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走进教室,总是先不开口讲话,而是用镇定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这目光是一种特殊的“安定剂”。
这样可安定学生的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讲课时,教师用目光扫视全班每一个学生,这表明全班都在他的关注之下。
教师还要用不同的眼神来评价、要求学生。
教师的目光“照亮”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他时刻在关注着自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温暖的慰藉,如沐春风,如润雨露。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了学生内在的精神要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正是创造想象的过程,也是良好的内化过程。
教师完美的课堂形象,既发展了学生的言语,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它会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使教师的形象成为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和形象的依据,以满足学生求知的精神要求,发挥其学习的最佳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完美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树立1.教学方式,即老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人,他的教学风格道德是友善。
因为这个印象表示所教学的对象值得结识、肯定和重视。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表时间:2013-04-22T09:30:49.62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学年34期供稿作者:倪信辉[导读]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提出了“二八理论”: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教师20%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流程的操作。
倪信辉浙江省诸暨市秀松中学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
可今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提出了“二八理论”: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教师20%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流程的操作。
一、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点燃什么、激励什么,又唤醒什么?学习的动力、兴趣、目标,乃至是人成长的“精神系统”,他为什么学,他有什么样的人生信念,他的精神气质如何,等等。
李炳亭主任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为李大娘报仇”。
共产党当年是大刀长茅对机枪大炮,但没有一个怕死的。
共产党队伍出发前,教导员往往请贫苦李大爷上台发言。
李大爷身穿打满补丁还露着破棉絮的衣服,颤抖抖地走上台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同志们哪,日本鬼子忒狠啦,狗汉奸忒坏啦,你们李大娘昨天晚上……呜呜!你们可得给李大娘报仇啊!——呜呜——”李大爷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为李大娘报仇!”“为李大娘报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狗汉奸!!”“血债要用血来还!!!”战士们摩拳擦掌,群情激昂,枪栓拉得啪啪响,枪上的刺刀明晃晃……战士的激情被点燃了,战役离胜利还遥远吗?同样,当学生被激情所点燃时,他们会不知有多少潜力发挥出来,这种情绪也会感染你,形成正面的循环,与你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都形成了好的互动。
浅析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活动

浅 析教 学 活 动
朱 婷婷
( 阜 宁 县 明 达初 级 中学 , 江苏 阜宁
有 效 教学 ( e ic f i e n t t e a c h i n g ) 的 理念 源 于二 十世 纪上 半 叶 西 方 的教 学科学 化 运动 , 其核 心 内容 是“ 效率” 二 字 。那 么什 么是 教 师 的有 效行 为? 笔者认 为是 指教 师 在正 确 的教育 理念 的指 引 下 . 对 于 课程 做 出合 理 的设 计 和实 施 . 以达 到 预期 的 教学 目的 . 取 得 良好教 学效果 的行为 。余 文森 教授 认 为 : “ 课 堂教 学 的有效 性 . 最 核 心 的一 点 就是 看 学生 是 否愿 意学 、主 动学 及 怎么 学 、会 不 会 学” 。也 就是说 , 学生 有效 的学 习需 要依靠 教师 有效 的教 学。教 师 的有 效教 学 是基 础 , 学生 对 课堂 的参与 及 积极 配 合是 前 提 。 二 者 缺 一不 可 , 否 则课 堂教学 的有 效性 只能 沦为空 谈 。 基 于此 , 笔者 认 为 教 师的有效 性 教学得 以实 施 的前提 条件有 以下 几点 : 树 立 正 确 的教 学 理 念 。 尊 重 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英 语 首先 是一 种语 言 , 其 次才 是一 门学 科 。 英 语 区别 于其 他 学 科 的本 质 性在 于语 言 运 用有 其广 泛性 、交 际性 、灵 活性 的 特 点 。语言 无 处不 在 。 只要 存 在信 息 沟 , 个 体 之 间有 交 流 的愿 望 和 要求 , 就 随时 可 以运 用语 言 这 种 交 流 的工 具 。 母语如此 , 英 语 亦 然 。因此 。 把英 语混 同 于其 他科 目的教 学 一样 给 出句 子结 构 的公 式 和 一 大堆 语法 条 目。让 学生 死记 硬 背 的做 法 只能 取得 极 其 低 下 的教学 效 果 和造 就越 来 越多 的“ 学 困生 ” 。使 用 的东西 才 是 活 的、 有 效 的东 西 , 英 语 教 师 要 获取 课 堂 教 学效 果 的最 大 化 , 就 要 打破 课 内课 外 的界 限 , 把课 堂延 伸 到实 际 生活 的 各个 角 落 , 抓 住 能跟 学 生 交 流 的一 切 契 机 , 不断“ 逼迫” 他 们 使 用英 语 。长 此 以 往, 即便 是 基 础 差 的 学生 , 他们 语 言 能 力 的 提高 有 限 。 但 运 用 英 语 表 达思 想 的意识 已经根 植 . 这 一点 是非 常难 能 可贵 的 。 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 : “ 成 功 的教 育 依 赖 于 一种 真诚 的 理 解 和 信 任 的 师 生关 系 , 依 赖 于 一 种 和 谐 安 全 的 课 堂 氛 围 。” 在 英语 课 堂 教 学 过程 中 , 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 围。 可 以让 学 生 产 生 良好 的 心理效应 , 使 学 生 处 于 积极 的 情 感 状 态 , 主动而愉快 地学 习。 而 学生 的精 神 状 态 对 教 师 授 课 的心 情 会 起 到 促 进 或 抑 制 的 反 作用, 从 而 对 教 师 课 堂 教 学效 果 产 生 影 响 。 融 洽 的师 生 关 系 有 助 于 营造 和谐 的课 堂 气 氛 , 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努力 。 教 师要 做 学 生 的贴 心 人 , 了解 他 们 的心 理 特 点 。 关 注 他 们 的 学 习和身心健康 , 体谅他们 学习英语 的难处 , 尊重他们 的思想 。 善 于激 励 他 们 。对 于 学 困生 , 教 师 的态 度 尤 其 要 慎 重 , 不 能 放 弃 对他 们 的期 望 。教 师不 仅 要 努 力 寻 找 他们 的 闪 光 点 加 以 鼓 励,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 还 要 经 常 让 他 们 有 表 现 的机 会 , 哪 怕 是 点 滴 的进 步 都 要 加 以表 扬 。 师生 间 的 融 洽 关 系 使 教 与 学 的 双边 活 动 得 到 良好 开 展 , 从 而 营造 良好 的学 习 氛 围 。 三、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保 持 学 生 学 习 的 主动 性 兴 趣 是 成 功 的 基础 , 也是 学 生 学 习 的 内在 动 力 。英 语 教 师 只有 掌 握 怎 样 培养 和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他( 她) 的课 堂 教 学 才 可能 是 优 质 高 效 的 。英 语 教 学 过 程 本 来 就 是一 个 寓 教 于 乐 的交 际 活 动 过 程 。在 此 过 程 中 , 教 师应 把 对 学 生 交 际能 力 的培 养 作 为 主线 贯 穿 始 终 。教 学 的最 终 目的 不是 教会 学 生 掌 握 语 言 的形 式 , 而 是 借 助 这一 形 式 填 平 信 息 沟 , 获得 需 要 的 知 识 . 了 解 别 人 的 生 活 及表 达 自 己的 喜怒 哀 乐 。这 时语 言是 桥 梁 , 它 承 载 的丰 富信 息 通 过 交 际活 动 使 不 同个 体 的思 想 内 核 之 间 产 生 交流与碰撞 , 这 本 身 就是 一 种 令 人 身 心愉 悦 的情 感 体验 。所 以 教 师 的 职 责 是 积极 创 造 交 际 环境 , 并 始终 在 学 生 产 生表 达 意 愿 的情 况 下 给 他 们提 供 恰 当和 正确 的语 言 形 式 的 引导 . 这 样 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 兴 趣将 会 是 强 烈 和持 久 的 。在 课 堂教 学 中 . 如果 教 师根据教材特点 , 精 心设 计 自 己的 教 学 过 程 。 充 分 考 虑 各 个 教 学环节 , 并 利 用 各 种 直观 教 学 手 段 , 特 别 是新 兴 的多 媒 体 技 术 . 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 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调 动 学
阐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阐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作用《美术课标标准》在前言中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指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技术意识。
在基本理念中还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目标中又谈到: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论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在内容标准中就各学习领域的内容也都对上述内容作了阐释,所有这些与教学中教师的示范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关于美术教学中示范教学的运用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转变为可见的一种线条、形状、色彩、造型。
因此,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诱导、引导、启发,围绕教学任务来展开,促使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基本上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但同时也使不少老师“遗忘”了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最直观的教学方法——示范法。
通过示范,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可以激发一份冲动。
通过示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认识和由此带来的愉悦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自己的示范作用,只用键盘点一点,动口说一说,学生实际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比较肤浅。
长期下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没法保证,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也就受到影响。
示范,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与现实的直接对应,是真真切切的艺术上的对话。
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徒手直观为学生演示,不仅让学生羡慕老师的绘画本领,也体现了老师的亲和力,更让听课老师钦佩做课人的扎实功力。
这绝不是简单、机械的操作,而是对多种文化现象的阐释。
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凡技术就要展示,技术上的东西可谓“不看不知道”,如果不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技术要领与感受,学生很可能或根本走不上正确的路子。
让学生知道绘画不单纯是技能的表现,技能是为画面服务的,是为主题服务的,是多门艺术的相互渗透,再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学生的思路就会非常开阔,话题就会非常宽泛,就会产生广泛的文化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摘要:教师在用活动单教学的过程中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材料,在活动单导学这个大的模式下,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的教育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但不能被弱化,相反,活动单导学模式中的教师是必须“有所作为”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单导学”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然而教学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实践中,我们也有很多思考: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的确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新模式尚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教学,如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以免造成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的教学?为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方法导行求效率
使用活动单后,很多老师下课后都十分懊恼,因为他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单的教学任务。
每次听课后评课这都成为讨论热烈的话题,也曾有老师好奇地问我:“你连检测反馈都能完成,是怎么能完成任务的呢?”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也曾为此焦虑万分。
后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尝试。
发觉教会学生这样几种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每次教课文的第一课时,总是首先要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顺。
而每次,这个活动过程竟要占据大半堂课。
如何提高这个学习过程的效率呢?我要求学生四步走。
第一步在第一遍速读课文的时候,必须边读便摘录。
摘录在读的过程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第二步在小组里集中学习遇到的这些“拦路虎”,生字比谁的识记方法巧妙,学好后组长领读;生词由组长划分任务,每个成员只需完成一两个词的意思的查阅任务。
第三步,放声读课文,可组内齐读,也可组内分节读。
第四步,将自己刚才读得不好的地方再读一读。
这样四步下来,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学生基本都已完成了学习任务。
2.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活动单导学强调“将第一思考时间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给学生”四个“第一”的观念。
然而大多数学生对于思考什么,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很茫然,这就要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阅读,如“初读课文扣课题,关键语句划划线,主要内容讲一遍;二读课文理思路,段落层次分清楚,质疑问难勤思考,重点语句写批注;三读课文抓写作,课文特点找一找,这样写法有啥好,作为范文要记牢。
”另外,经常组织小学生交流成功的读书方法。
如举办“学习方法座谈会”、演讲赛等等。
我们要把学法指导作为基本的教学思想来掌握。
精心设计,明确
要求,循序渐进,把握时机,把学法指导落实到教学实际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二小组合作求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注重形式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
很多时候,一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生们一个个欢呼雀跃,讨论起来声音热烈嘈杂,学生连相互之间的谈话都很难听清。
学生看似很投入,很有激情,实则总有人在说无关论题的话和做小动作,这样怎么能开展正常的学习交流活动呢?因而小组合作须有技巧:
1.合理分组,多向交流
小组的组成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性格、交际能力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交际能力弱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各小组确定的组长不一定成绩是小组第一,但必须由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
在交流时应让学习滞后的同学先说,表达能力强的、基础好的后说。
3.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建立一种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组与组之间的适当的评价竞争机制。
这种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并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大同之下求小异
“活动单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实施后,如皋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的骨干教师精心设计了活动单,不少老师全盘照搬,结果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学生,整个教学流程却完全相同。
也引发了很多老师对“教无定法”的热议。
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
为此,教师在用活动单教的过程中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材料,在活动单导学这个大的模式下,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的教育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不但不能被弱化,相反,活动单导学模式中的教师是必须“有所作为”的。
教师应依据本校所处的环境,本班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以及本人所具备的特长,采用灵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及时引用为课堂上的有效资源。
收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启发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你要随时随地思考。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
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你的课堂要有你的个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必将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和接纳。
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提高技能,一定能轻松地驾驭新模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们期待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散发出更加诱人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