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教学课件 冯博琴 Lab 6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配套课件宁玲第6章计算机网络
(2)若只要选择网页中的部分内容打印,则需要先选 择要打印的内容(包括文本和图像),然后单击鼠标 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印”命令即可。
5/31
6.2.2 资源下载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1. 使用浏览器下载 2. 使用断点续传工具下载文件
5/31
6.2.3 搜索引擎的使用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NSFNET
MILNET
Internet诞生
推广
5/31
2. Inter尚n辅e网t提shangf供uwang的服务
(1)WWW服务 (2)FTP服务 (3)E-mail服务 (4)即时通信 (5)网上购物 (6)网络电话
5/31
6.1.3 Int尚e辅r网nsehangtfu的wang 相关术语
5/31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6.3 创建小型局域网
5/31
6.3.1 局域网简介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 局域网(LAN)的覆盖范围不大,在一个建筑物内或 其他有限地理范围内,组建局域网是一种简单、经济 的选择。
5/31
1. 网络拓扑结构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② 基础结构网络:
5/31
3. 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局域网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3)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 • ① 优点
– 灵活性和移动性。 – 安装便捷。 – 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
• ② 缺点
– 性能。 – 速率。 – 安全性。
5/31
6.3.2 局域网的创建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计算机网络(冯博琴-第二版)第一章教学PPT课件
• 网络在物理层上是互通的 • 用户只需一个物理网络连接 • 在应用层上,各网络之间的业务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 • 网络之间的协议要么兼容,要么可以进行无缝转换
2020/2/23
16
7.NGN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以软交换为 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 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
• 国际标准(ISO OSI/RM)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commended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
▪ OSI参考模型是一种概念上的网络模型,规定了网络 体系结构的框架:7个层次
▪ 只说明了做什么(What to do),而未规定怎样做 (How to do)
将内联网的范围延伸扩大,扩大到企业的外部,形成企业 外部网络。
▪ VPN
构建内联网和外联网
2020/2/23
15
6.“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就是指原先独立设计和运营的传统电信网、 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将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
▪ 原因
• 信号数字化 • 共同的承载网络 • 相同的呼叫地址形式 • 信息资源共享
▪ 标准化的时机?
• 先制定标准再开发,还是先开发再制定标准? • 各厂商、研究机构、大学在网络技术、方法、理
论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成熟是基础
2020/2/23
10
▪ 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过程的演变
• 厂商标准:IBM-SNA,DEC-DNA等
▪ 缺点:适用范围:兼容性? 技术垄断:竞争? 标准不统一:用户利益?
2020/2/23
2
▪ 从体系结构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发 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网络):
计算机网络应用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21 1 0
高位
作业讲解
3.( 142 ) 8 = ( 62 ) 16 = ( 001 100 010 ) 2 = ( 0000 0110 0010 ) 2 = ( 0 6 2) 16
4.( ABC ) 16 = ( 2748 ) 10 =A×162+B×161+C×160 =10×162+11×161+12×160 =2560+176+12 =2748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鼻祖:埃尼阿克(Eniac)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 年以后) 新一代:智能型(80年代开始)
Transitional Page
式中每个数字符号的位置不同,它所代表的数值大小也不同,这就是经常 所说的十分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意思。由数的位置不同决定 的值称为位值,或称“权”。
进制转换
【例2】二进制数1101.1用十进制数表示则为13.5,如下所示: ( 1101.1 )2 =1×23+1×22+0×21+1×20 +1×2-1 =8+4+0+1 +0.5 =13.5
进制转换
(2)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互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时,只要从小数点位置开始,向左或向 右每四位二进制划分为一组(不足四位时可补0),然后写出每一组 二进制数所对应的十六进制数码即可。
【例8】 将二进制数(11011100110 .1101)2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0110 1110 0110 . 1101
揭开面纱识电脑
目录
· 初识计算机的家庭成员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电子教案与课件: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lu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3)环状拓扑(Ring)
图6.4 环状结构
❖ 环状拓扑中传送的数据信号始终按一个方向一个节点一个节 点的向下传输,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中继器,把信号放大并 传输给下一台计算机。但是由于信号通过每一台计算机,所 以任何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从而导致网 络瘫痪。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工作
Peer
互联设备传输数据和信 号所采用的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射频、微波、红 外线、电话线、电力线
网络传输数据的速度能 力
宽带、窄带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按地理范围分类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2)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6.2.1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的特点
(1)较小的地域范围。 (2)高传输速率,低误码率。 (3)局域网一般为一个单位所有,由单位或部门内部控制和管理。
6.2.2 局域网的组网技术(293页)
6.2 计算机局域网
6.2.3 局域网中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
1. 网络适配器
网络适配器也叫做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 ,通常被做成插件的形式插入计算机的一个扩展槽中,故也被称作网 卡。计算机通过网络适配器与网络相连。
❖ ⑵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的作用范围一般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 跨省、跨国或跨洲。可以实现计算机更广阔范围上的互联, 实现世界级范围内的信息数据共享。我们所熟悉的 Internet就是广域网的典型应用。
❖ ⑶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堂PPT)
2020/11/18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它具有 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标 准化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能方便地互联在一起。
特点: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典型代表:Internet。
2020/11/18
教师机区域
RCMS01
RCMS08
实验RACK区域,8组
学生机区域 到学生机区域
2020/11/18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Network History
第四代
第一代
面向终端的 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
第三代
宽带化、综合化 、数字化网络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020/11/18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特点: ▪ 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 ▪ 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
台中心计算机上 ▪ 终端都不具备自主处理能力 存在问题:中心计算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2020/11/18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 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 没有主从关系。 ▪ 典型是ARPAnet网。 与第一代的区别:这里的多台计算机都具有自主
处理能力。 缺点: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无法实现更大
1
网络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和网络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和组成要素 掌握OSI和TCP/IP参考模型
2020/11/18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定义
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最全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PPT课件
22
总线型拓扑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结构,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 道,即通过一根传输线路将网络中所有结点连接起来,这根线路称为总线。 各结点直接与总线相连接,信息沿总线介质逐个结点地广播传送,在同一时 刻只能允许一对结点占用总线通信。
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23
星型网络结构是最流行的网络拓扑结构,该结构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个结点连接 而组成的,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结点周围,各结点与中央结点通过点到点的方式连接, 其他节点间不能直接通信,通信时需要通过该中心节点转发。
终端 终端
终端
CCP
主机
两种连接形式
终端
主机
CCP
CCP
主机
终端
终端
B
终端 主机
主机
主机
A
终端
终端
主机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面向应用(标准化)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7
•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开始向体系结构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即正式步入网络标 准化时代。
• 对各种体系结构来说,同一体系结构的网络产品互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而不同系统体 系结构的产品却很难实现互连。但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都能够很容 易地得到互连,人们迫切希望建立一系列的国际标准,渴望得到一个“开放”系统。为 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 的机构来研究该问题。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国际标准0SI7498。模型分为七个 层次,有时也被称为ISO/OSI七层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冯博琴)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引论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4)Internet时代各个阶段特点参加课本。
2. 说明为什么在网络中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CCP?答:在网络中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CCP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通信功能从主机中分离出来,以减轻主机的负荷。
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网络上各主机间的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它们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3. 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是什么?答:通信控制处理机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或骨架层,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主机负责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拥有者,它们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外层,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
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传输也失去了意义,两者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两层网络。
将通信子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之变成社会公有的数据通信网,4.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问题?答:为了保证计算机间及网络间方便、快捷的互连互通。
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应包含哪些内容?答:1)物理结构:通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成一个整体2)逻辑结构:在网络协议控制下进行信息传输3)主要目的:资源共享6. 说明在公用网络以及私用网络中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哪些功能?答:服务于企业的网络•资源共享•提高可靠性•节约经费•通信手段服务于公众的网络•访问远程信息•个人间通信•交互式娱乐7. 什么叫耦合度?按耦合度的不同如何区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计算机系统?答:耦合度是处理机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
它可用处理机之间的距离及相互连接的信号线数目来表示,下表说明了按耦合度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和其它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整全套教学课件•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技术深入剖析•广域网接入方式探讨目录•Internet应用层协议解读•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实践0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或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数据链路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发展历程包括ARPANET成立、TCP/IP协议诞生、万维网兴起、移动互联网发展等关键阶段。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拓扑结构分类方式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传输技术可分为点对点网络、广播式网络等。
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状型等,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传输介质及连接设备简介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以及无线电波、红外线等无线介质。
连接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网络协议与标准化组织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SMTP等常见协议,用于规定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格式。
标准化组织如ISO、IEEE、IETF等,负责制定和推广网络技术的标准和规范。
02数据通信基础指在不同计算机或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包括数据传输、信号处理、通信协议等多个方面。
数据通信定义通信系统模型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信源、信道、信宿以及噪声等基本要素,描述了数据从发送到接收的整个过程。
包括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
030201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及原理传输方式与调制解调技术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基带传输直接传送数字信号,而频带传输则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再进行传输。
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多种方式。
解调技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与调制技术相对应。
指在同一信道中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
多路复用定义将信道带宽划分为多个子频带,每个子频带传输一路信号。
计算机网络 冯博琴
第二章时延,信息从网络的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
传输可靠性:数据能正确送达,数据能按序送达(当采用分组交换时)数据通信的一般概念通信的三个要素:源系统(信源发送器)信道(有噪声)目的系统(信宿接收器)任何信道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会对传输的信号产生告饶,称为噪声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把携带信息的素具用物理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送到目的地信息和数据(二进制位)不能直接在信道上传输信息通过信息编码得到数据,数据通过数据编码变成信号信号经过调制再用信道传输,解调成信号,再把信号数据解码成数据,数据再信息解码成信息。
编码:数据-》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便于同步和识别以及纠错,调制:数字信号-》合适的传输形式-按频率、幅度、相位解调:接收波形还原成数字信号解码数字信号还原成原始数据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传输系统(通信子网) 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调制解调器等接入网络设备也成为dce data circuit equipment 数据处理系统(资源子网)计算机和终端:拥有资源的用户主机(发出数据的计算机)和请求资源的用户终端(接受数据的计算机)计算机终端设备而被称为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通信基本过程五个阶段包括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建立物理连接建立逻辑连接数据传输断开逻辑连接断开物理连接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设计数据所表现的内涵。
数据涉及信息的表现形式,它是通信双方交换的具体内容。
数据通过信号进行传输,信号是传输数据的载体。
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据信号。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换位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传输(1)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最早的电话系统。
(2)模拟数据、数字信号:将模拟数据转化成数字形式后,就可以使用数字传输和交换设备,如数字电视系统;(3)数字数据、模拟信号:有些传输只适合于传输模拟信号,比如无线信道和电话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线,使用这样的信道时,必须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后才能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