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本文讨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及辅助教材建设等内容,并介绍了我院在这些方面的改进实践。
关键词:教材;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教材建设;辅助教材“计算机网络”是我校“十一五”重点建设课程、湖南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该课程教材的建设。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实际,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和“网络与通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依托,以“网络与通信”系列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坚持教材改革与教学改革同步,先吸收消化国内外教材,然后自编教材并不断改版,然后编写辅导教材,最终目标是编写并出版立体化教材,不断提高教材质量,扩充教材类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概念、术语多、语言描述多,公式描述少,各知识点间的关系较离散,而且会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识。
如何把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链路层协议、广域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LAN交换机、局域网组网、网络互联、IP协议、传输层协议、IP路由、网络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知识单元。
计算机网络这门学科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到众多的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而且这些内容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彼此交织在一起。
为应对计算机网络在内容上的广阔度和复杂度,许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和教材通常都是围绕网络体系结构中分层模型来组织内容的。
这种分层的组织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看透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他们在学习整个体系结构中某部分的独特概念与协议的同时,也看清了这一层的概念和协议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掌握计算机网络。
2教材建设2.1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我院最早是直接采用Andrew S. Tanenbaum编写的英文权威教材Computer Networks,从第1版用到第3版。
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组建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组组建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由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教学骨干等组成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组,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任职素质和技能要求,参照国家有关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资质认证标准,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建设学习资源库,开发多媒体课件、案例、试卷、仿真软件等资源,并购置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相关的资料书籍、参考书籍和工具书。
二、工作内容1•撰写精品课程及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方案2•收集素材,建设精品课程网站3.对精品课程网站进行维护,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4.结合课程体系改革,购置与教学相关的书籍三、工作要求1.按照示范校专业建设计划进度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各个阶段所需提交的文件,确保专业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2.各位小组负责人必须对该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安排,根据开发计划进度表检查成员完成工作量,及时上报到组长,副组长处。
3.开发过程确保按计划,按保准要求实施开发,避免开发过程出现重大问题,耽误成果评审时间。
4•小组长必须及时跟进成员开发情况,掌握成员完成计划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5.各成员严格按照小组分工计划及工作任务进度表开展课程开发等工作。
6.各成员在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反映给小组长,副组长,组长,避免开发工作走弯路,耽误开发时间。
7.各成员在计划时间内必须按计划提交相应工作成果。
8.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的技术交流等合作活动。
9.在系部开展专家技术讲座,交流培训等活动过程中,小组长负责组织,考勤,汇报等工作。
10.各个课题小组实行分工责任制,对实施开发过程跟踪记录。
四、保障措施1.各课题开发参与人员应对课题开发过程,内容负责,不能抄袭他人作品。
2.各课题开发参与人员应对课题开发过程,内容,成果保密,不得向他人泄露开发信息。
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规划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建设规划《计算机网络》课程组一、制订课程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中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性环节。
一个教师的知识体系、科研成果、思维方法等,是以课程教学作为媒介,在课程教学中展示和体现出来的。
只有狠抓课程建设,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上,把专业培养计划体现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通过课程建设规划的制订,明确课程的性质、定位和任务,更新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原理、体系结构与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网络应用、Internet的演进等。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连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设计、组建及网络应用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不知道以前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找来放在这里。
1995 年,开始设置《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必修课程,共5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 学时,实践14 学时。
教学内容:ISO/OSI体系模型、Novell网络。
1998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始比较系统地讲授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计算机网络主流技术及应用。
总课时数调整为68学时。
2000年,康耀红教授编著出版《英汉计算机网络缩略语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精品课程,现状,网络]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研究与分析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研究与分析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与管理的课程体系,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精品课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民培育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专家、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农民培育质量,造就数以亿计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我国农民培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教学逐渐成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着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能把真实的课堂带到用户面前,让其感受知识的魅力。
网络视频课程以其多样性、直观性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成为开放课程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线教育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提供的一个综合的教育平台。
在线教育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这将有利于选拔人才和开展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才率。
同时,由于在线教育成本很低,能够使优质教育资源远远超越大学校园,传遍全国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这将为根本解决我国优质资源不足这一突出问题提供新的突破口,推动我国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精品课程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人性化、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国内精品课程建设的主流形式和发展趋势,探索适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
(一)研究内容本研究重点梳理了国家精品课程网、高校精品课程网、国家开放大学公开课、中国慕课网站、国内知名公开课程网,以及部分高校的精品课程的组织形式、内容建设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方法的研究
t n tef 把 cig pat et c i i ,1 ) aln , rc c aln 0 lo , l i e 1 g锄dt cesa 0a 0 , ahr U ctn e i
c ae ew y esbet 0s ut nad hp vs h a f h ujc c玎t c 0 n t f t r i
务 , 主 要 计 算 机 网 络 的 体 系 结 构 是 0 I R 和 最 S/ M
TP I c / P参 考 模型 。
材料 的逻辑 意 义 及 联 系 , 计算 机 网 络从 逻 辑 关 如
“ 算 机 网络 " 品课 程 建 设 过 程 中 计 精 教 学 方 法 的研 究
李 芳 夏 宇
( 黄石理工学院, 湖北 黄石 4 5O ) 3O 3
摘 要 : 围绕精品课程建设, 在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师资配备等环节进行教学研究与
探讨 。以此 带动课 程建设步伐 , 为社会更好 地培养高质量 的专业 网络工程技术应 用人 才。
f rt e taT n ft e l gl u l id tl ns o ewo k e n e i g tc n l gr D h ri i g 0 l ly q a i e ae t fn t r n e I h 0 0 ) I h i l f n e .
念 不仅 有计 算 机 技 术 方 面 的知 识 , 且 有 通 信 技 而 术 方 面 的知 识 , 以理 论 较 复 杂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所 术 作 为一 门实 用 技 术 , 络 技 术 的飞 速 发 展使 得 网 新 的技 术 和标 准 不 断 问 世 , 就 要 求 教 师 讲 授 目 这
第2 5卷 第 5期 2o O 9年 1 0月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网络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灵活化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政策。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网上课程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课程开发人员和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高校需要积极培养一批熟练授课技术的老师,并且支持他们进行网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还应该鼓励儿童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专业的老师参与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以确保网上课程的专业性和教育性。
2. 提高课程内容的质量高校需要注重提高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
要避免网络课程的内容过于简单和单一,应该注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高校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及时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
还应该打破传统课程的框架,注重对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的设计。
3. 创新教学方式高校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
除了视频教学外,还可以通过直播课堂、互动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网上课程中能够有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个性化地定制网络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加强宣传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网络精品课程,高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包括校园宣传、网络宣传等。
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墙、海报等媒体,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网络课程的优势和特点。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网络课程。
还可以在相关课程的开设地点设立宣传展示区,展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特色,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2. 加强与企业合作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网络精品课程推广至社会各个领域。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一些实用性强的网络课程,例如职业技能、行业知识等课程,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网络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对各种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有所了解,能够开发网络应用,使学生初步具有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教学伴随计算机学院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的不断推进而发展。
80年代初,为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卢锡城、窦文华、龚正虎等几位青年教师被学校派往国外一流计算机系作访问学者,主攻计算机网络。
他们回国以后,立即参与银河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银河“玉衡”核心路由器以及高速交换机的研制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大奖。
与此同时,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从1986年开始,计算机网络作为主干课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实验内容都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建设,课程质量全面提升。
90年代中期,网络就是计算机成为共识,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强大应用需求与自身一系列重大教学与科研工程的成功实施,使计算机网络学科方向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计算机学院最主要的学科方向之一。
1997年启动的“211工程”项目“军用网络与分布计算技术实验室”建设,对提升本课程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985工程”、“211工程”二期建设计划的推进,该专业方向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整体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成为全国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与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2002年,我们重新修订了本科教学计划,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实验等得到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2004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成立网络工程系,设置网络工程专业,使得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该专业首批本科学员已于2006年毕业。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形成以高水平科研作支撑,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稳定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奠定逐步进入国际一流的坚实基础;优秀的教学团队,为课程改革创新提供人才支持的鲜明特色。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需要充分结合网络教学特点,突出学科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推广策略,为高校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一、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1. 教学内容设计精心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有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规划。
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符合网络教学的特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挖掘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确保教学质量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还需要重视教学质量的保障。
在课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还要注重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不断调研和改进,确保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能够达到最佳水平。
3. 教学团队建设建设网络精品课程需要具备专业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的建设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只有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才能够确保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 多样化的推广方式在网络精品课程的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除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进行推广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推广。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网络精品课程的相关信息和宣传材料,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关注并参与其中。
还可以利用校园宣传、媒体报道、教育展览等方式进行推广,确保网络精品课程的广泛传播。
2. 与企业合作推广在推广网络精品课程时,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推广。
可以与知名企业合作,联合举办线上线下的教育活动,提高网络精品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建设、发展、改革及特色等。
关键词:网络技术;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工学结合我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自开设以来,逐步完善了课程档案、丰富了教学资源,2005年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课程组借学院专业人才教学水平评估之东风,加强本课程建设,参照评估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考核方法、工学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课程2008年评为山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笔者作为本精品课程负责人,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概述如下,以期与同仁共勉。
1 本课程的历史沿革1.1 第一阶段(1999-2002):课程开设与定位阶段本课程开设于2001年,至今已历时8年。
主要定位于学院计算机应用、金融、会计电算化等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金融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当时硬件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组于2003年9月,开始建立课程档案,当时的课程资源只局限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课件、测试题库等。
1.2 第二阶段(2003-2004):教学模式转变阶段(1) 教学模式转变2003年12月,我院被国家六部委联合确立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4年4月、2004年10月,笔者先后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相关培训工程的培训,明确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及办学指导思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带领我系专兼职教师全面开展了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
至此,计算机教学由传统的学科教育根本性地转向现代的职业教育。
(2) 课程体系构建本课程组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申报书
人 收。
情
况
姓 名 性别
黄能耿 男
课 题 倪卫东 男 组 成 肖颖 男 员 情 王欣 女 况 吴伟 男
高琪琪 男年龄 职称副 Nhomakorabea究47
员
38 副教授
28
助教
31 工程师
26
助教
26
助教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 士
本科/学士
本科/ 学士 研究生/硕 士 本科/ 学士 本科/ 学士
课题中的分工
建设方案制定、实训教材编写、网络实 训室建设、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辅助系 统 网络课程制作 教学大纲、实训教材编写、网络实训室 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
理论教学内容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可分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网络互联技术、网络操作系 统、网络规划与设计四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 (1)研究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讲清楚数据通信中有关信息、数据、信道、码 元、数据报、数据帧等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基本概念,传输速率、信道容量等 主要技术指标。
2
三、课程研究方案
(一)教学内容研究
(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等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即将一个网络建设的过程分为若干个任 务,将各工作任务与课程各知识点结合,以工作任务为案例介绍知识点进行任务式教学。实践 教学以实训任务为切入点,围绕网络建设的一个方面进行展开,综合各个相关知识点,对实践 操作进行深入的训练。
(2)在数据编码技术中,讨论如何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调幅 ASK、
调频 FSK 和调相 PSK)、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不归零 NRZ、归零 RZ、曼彻斯特、差分
计算机基础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计算机基础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和措施【摘要】本文在介绍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计算机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计算机类精品课程建设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措施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并在全国高职院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我们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得到全面的建设和长足发展。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背景及现状1.1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由于现在大多数初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部分学生家庭也已有计算机,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但也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这样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1.2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教学内容不断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各模块深度和广度,及时补充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而教学的时数在压缩,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各模块的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1.3 教学面临外部形式发展和内部学生需求提高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入学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原来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
另一方面,IT发展越来越快,课程现在讲授的内容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将来的要求。
2 全面推进精品课建设的意义2.1 能够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推进教师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名牌,促进计算机教研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拥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老中青相结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的教师梯队,造就名师队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精品课程网站
引言精品课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发布,管理员、教师、学生可以通过文章发布、课件发布、上传功能发布自己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可以兼容多种文件格式,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图形、音频、视频等,并且管理员拥有管理所有课程的权限。
而学生登录以后,则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课程,选择自己需要查看的课件资源。
另一方面当今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从传统的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和管理工具中驳离出来,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获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并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经过了几年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浏览、E-mail、QQ(上网聊天)、VOD(视频点悉播)、文件传输、远程诊断、电子商务、网络大学及虚拟学校等无一不与计算机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及通信量的巨增,传统局域网已经愈来愈超出了自身的负荷,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性能。
与过去基于网桥,集线器,路由器的共享媒体的局域网拓扑结构相比,网络交换机能显著的增加带宽。
交换技术的加入,就可以建立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的网络,使局域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可平行、安全、同时的互相传输信息,而且使局域网可以高度扩充。
局域网交换机根据使用的网络技术可分为:以太网交换机、令牌环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由于以太网的简单与易用性,所以目前大部分的LAN均采用了以太网交换机与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作为自己的网络交换设备。
本次设计是围绕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而展开的。
精品课程网站是一个典型的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作为一个课程教育系统,必须体现它的学习性和动态性。
本次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指导老师的帮助,在他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我对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整个流程有了深刻地了解和系统地掌握,在这里学生表示真诚地感谢。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正文:一、引言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次总结报告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二、课程背景分析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课程的重要性和需求。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本章节主要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通过需求调研和学科前沿分析,设计课程内容。
3.1 教育目标3.2 培养目标3.3 课程内容设计四、教学方法与资源支持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师参与的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实验室建设等。
4.1 教学方法4.2 教学资源支持五、教学评价与改进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改进措施,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反思分析。
5.1 学生评价5.2 教师反思分析5.3 教学改进措施六、课程实施与效果分析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分析,包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6.1 课程实施情况6.2 效果分析七、总结与展望本章节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教案、教学实例、学生作品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著作权法对某一独立的学术、科技或艺术著作所赋予作者或其继承人的权利。
2、知识产权:指对知识、技术、文化作品所享有的权益。
3、法律责任:指法律对法律行为主体在违反法律义务时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精品课程网站设计)
****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4年6月10日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需求分析--—-——-—---——---——-—-----—--—-——-—-—-——————-——--————--—--——-—--—----—--——-—--—2。
1 系统设计的目的-—--—--——--—--——----——-——---——-——--—-—-——-——————-—-—-—————--—-———---——-——-2.2 系统设计的意义-—---————--————--———-———--—---—-—--———-—-———--—-—————---—————--———--—-———-2。
3 系统功能---——————--—-—-—---——-—-----—-———-—-————----—--—-—---———-—-——----——-—------—--—-—-—第三章硬、软件的选型-—------—--——————-———------—--—-——-————-—-—--———-—---——----——-——----—3.1 拓扑结构--—--—-—-————————-——-——-—--—-——-—-—----——-—---—--——-——-—-————--——-—-—--——-—-————3.2 硬件选型表-——---——-----——------————-—--———--—--—-—--———-——--—---——-—-—-——-——————-—----—-—-——3.3 服务软件选型--—---—-—-————--—--———--———--—--——----—————————---—-------—-——-——----——-—————--3。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精品课程的特色与建设经验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精品课程的特色与建设经验摘要:“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
国防科技大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条件、质量管理等多方面成果显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特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1 引言“计算机体系结构” 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和全军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基地,十分注重“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建设,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成果显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该课程一直被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入选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计划,2005年被评为军队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设计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关键技术以及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多、涵盖广、系统性强。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的基本思想,具备衡量工艺、性能、价格、主流技术等多种因素对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和判断能力,具备合理设计计算机系统以及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能力。
2 课程主要特色与经验2.1 注重教学科研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更新课程内容作为担负着国家和军队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重点科研任务的研制单位,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学院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吸收国际上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以及学院科学研究中的先进成果,不断将计算机体系结构主流思想和创新思想引入到课堂之中,更新课程内容,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而且,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学院也有意识地促进学院内部人才流动,让具有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经验的教师直接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工作,将其在科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带入课堂,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一、课程定位及历史沿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网络技术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本课程开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有别于学科教育,应具有更加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播”的基本要求,在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课程建设,我们提炼出符合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学生认知结构的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编写了一系列教学文件,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特别是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00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院级品牌专业.2007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1、深入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
4、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5、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6、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包括国家、行业和著名厂商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1、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
几年来,根据国家对职教改革的要求,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为重点。
调整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适应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线技术人员,对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1)调整课程内容。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作者: 王姝[1];苏志东[2]
作者机构: [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2]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
出版物刊名: 机械职业教育
页码: 52-53页
主题词: 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师资建设;教学现代化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建设精品课程是当前各高职高专学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正确的认识是基础;制定合理规划是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团队精神的发挥是关键;教学设施现代化是精品课程实施的根本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网络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对各种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有所了解,能够开发网络应用,使学生初步具有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教学伴随计算机学院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的不断推进而发展。
80年代初,为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卢锡城、窦文华、龚正虎等几位青年教师被学校派往国外一流计算机系作访问学者,主攻计算机网络。
他们回国以后,立即参与银河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银河“玉衡”核心路由器以及高速交换机的研制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大奖。
与此同时,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从1986年开始,计算机网络作为主干课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实验内容都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建设,课程质量全面提升。
90年代中期,网络就是计算机成为共识,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强大应用需求与自身一系列重大教学与科研工程的成功实施,使计算机网络学科方向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计算机学院最主要的学科方向之一。
1997年启动的“211工程”项目“军用网络与分布计算技术实验室”建设,对提升本课程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985工程”、“211工程”二期建设计划的推进,该专业方向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整体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成为全国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与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2002年,我们重新修订了本科教学计划,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实验等得到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2004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成立网络工程系,设置网络工程专业,使得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该专业首批本科学员已于2006年毕业。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形成以高水平科研作支撑,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稳定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奠定逐步进入国际一流的坚实基础;优秀的教学团队,为课程改革创新提供人才支持的鲜明特色。
2007年,计算机网络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实践(1) 以科研促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水平人才我们将科研看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途径,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员申请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帮助教员在优势方向上开展深入研究。
近5年来,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承担的代表性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863课题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总装武器装备预研课题2项,国防预研重点基金1项。
通过从事高水平科研,教师适时将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学术成果、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个人的科研心得体会带入课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采用科研中的案例,结合工程经验讲解原理,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弥补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深受学员们欢迎。
以高水平的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亦确保了教学团队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蔡志平博士在网络入侵检测和预警研究上取得很好的成绩,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
蔡开裕副教授多年来参加“北斗一号”双星定位信息处理分系统课题。
朱培栋副教授一直从事网络核心设备研制,先后有多个科研项目通过技术鉴定。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上,我们紧跟国际权威计算机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以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研为基础,将本、硕、博三个层次统筹考虑,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为军内外培养了大量高水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
窦文华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张鹤颖在计算机网络权威学术会议SigCom’03发表学术论文“Design of Robust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Feedback Compensation”,这是我国在该会议上的第二篇论文,其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被提名参加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
(2) 加强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我们积极拓展与境外大学的合作培养。
2005年,学院在香港建立“国防科大/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多位博士生在香港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
李东升博士在计算机网络国际顶级学术会议InfoCom’05上发表论文“FISSIONE: A Scalable Constant Degree and Low Congestion DHT Scheme Based on Kautz Graphs”。
2005年8月,卢锡城院士会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网络部主任赵伟教授主持第三届计算机网络与移动计算国际会议(ICCNMC’05)。
窦文华教授与四位顶尖计算机专家D. Towsley、J. Stankovic、L. Ni和张晓东教授一起主持网络技术前沿主题会。
近5年来,20多位海外知名计算机网络专家到我院作学术报告,与本团队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
徐明教授积极拓展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方向,带领科研小组在移动数据查询、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Mesh网络等领域做出多项创新性研究,在EURASIP Jour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 on Wierless Communication,IEEE PerCom’06,MOM’06等国际知名期刊与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同时徐明教授应邀多次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并做多场学术报告,与上述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担任IAS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3)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学团队我们积极瞄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对教师队伍的需求,每年制订明确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实施青年教师科学、合理、有序的引进和培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
例如,我们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全学术交流会议以及全国和全军的教学研讨,选派青年教师前往国际知名大学进行访问和学习;如姚丹霖副教授、朱培栋副教授多次出访海外,参加InfoCom’04、MSN’06、ICOIN’07等国际学术会议,并将于近期出国进行交流访问。
鼓励任课教师承担和参与相关的前沿性、基础性的科研课题;我们积极主办全军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研讨会,并主持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专题研讨;积极参与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校重点课程论证报告以及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团队申请与建设,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4) 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上,我们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
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我们提出并实践了“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相结合教学法、自主研究式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图形解析教学法、虚拟实验先行教学法等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另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Packet Tracer软件来模拟跟踪网络报文经过路由器和交换机之后各个字段所发生的变化,让学员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了路由器和交换机对网络报文处理的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法,除了引入多媒体教学。
另外,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系统NetDemo。
该系统以动画为主,结合文字和图片,将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具体协议的工作过程通过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辅助教学系统可以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动画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员主动思考和创造的热情。
在课程综合设计实验中,我们通过布置实验题目,让学员用EtherPeek或Sniffer软件实时捕获各种网络报文并对捕获到的网络报文进行分析研究,使学员更直观地理解各种网络协议和报文。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增强实验的效果,我们提前将NetSim模拟软件发给学员,先让学员在模拟软件NetSim上熟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过程,最后才让学员到实验室,在真实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上进行配置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员实验的效果。
为了使学员巩固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我们开发了一套“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并分发给所有学员使用,每学完一章/节,学员可以自主组题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以验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加以巩固。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便学生的学习,我们积极构建网络教学环境,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交流平台,发布课程的教学资料并进行网上答疑、作业上交与批改等。
通过该平台交流教学课件,并能够通过该平台进行辅导答疑、提交/批改作业、模拟考试等,该平台业已成为学员们学习网络课程的好工具。
(5)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断完善实验体系和内容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来源于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我们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断完善实验体系和内容。
我们开设了“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网络攻防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课程,是国内最早开设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的学校之一。
多年来,学校和学院对本科教学倾斜支持,教学设施与教学设备技术先进,配套齐全,教学实践环境和实践配套设备逐年加强,基本满足了学员学习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学校列入“十一五”重点建设课程,有望学校投入更多的建设经费。
目前,网络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全时段开放。
实验室共有微机1300余台,专用于网络实验的Cisco 2600、Cisco 8540 SR等多功能交换机及路由器20余台、各种防火墙近10台,还实现了无线Wi-Fi组网覆盖。
此外,多种模拟仿真软件用于课程实验教学,部分优异生甚至在大学三年级就进入导师的课题,从事混合网络、光交换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研究项目。
学校建有本科学员创新实验基地支撑了部分优秀学员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授课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装备有高亮度的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每位授课教师都配发1台笔记本计算机。
可以说,教学实践环境和实践配套设备基本满足课程实验和综合性课程设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