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
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解与体会
![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解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82c8855312b3169a551a400.png)
Abta tE tbi i a o a— vl o —u i ore ni p r n cmpn n e“ uly r et f sr c: s lhn n t nl ee t q a t cuss s o a t o o et f h Q a t P o c”o a s g i l p l y ia m t ot i j
有 了质 的 飞越 。本 文通 过对 国家精 品课 程 内涵的理 解 , 结合 我校 的成 功 经验 , 出了高校精 品课 程 建设 提
的几点 体会 。
关键 词 : 国家精 品课 程 建设 ; 资培养 ; 学 内容 师 教
中图分 类号 :6 2 0 G 4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7 9 2 1 )4— 6 1— 10 2 6 ( 0 0 0 0 5 0 4
西 北 医学教 育 21 年 8 第 1 卷 第 4 00 月 8 期
NRHET EI L DC ̄ N 20 v18 o OTW SMD A UA O Ag 0 。1 . C E . 1 . N4
对 国家 精 品课 程 建 设 的理 解 与 体 会
叶 晓 龙 , 满 江 谢
20 09年 , 四军 医 大学 又 有 《 验 诊 断 学 》 《口 第 实 与 腔解剖 生理 学》 2门课 人选 国家 精 品课 程 , 得我 校 国 使
家精 品课程 已达 到 5门 , 在 了军 医大 学 的前 列 。 自 走 从 20 0 3年教 育部决 定 在全 国高 等 学校 中启 动 高 等 学 校教学 质量 与教 学 改革 工 程精 品课 程 建 设 工 作 以来 , 第 四军 医 大学不 断完 善和优 化 教学资 源 , 教 学 内容 、 在 教师 队伍 、 教学设 计 、 学 手段 、 学 管理 与 教 学 效果 教 教 等各方 面 有 了质 的 飞 越 。特 别 是 我 校 “ 施 精 品 战 实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d1f6d82a58da0116c17498c.png)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作者:袁志坚何文涓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36期摘要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较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何在,建设的要点何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62-03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较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何在,建设的要点何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概念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
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
2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区别建设的起点不同 2003年,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启示,我国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传网络,并免费向全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3]。
截止2012年1月,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统计,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成各类精品课程14 446门,其中国家级2582门,省级5648门,校级6000门。
国家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研究的实践和思考
![国家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研究的实践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1468627b4daa58da0114a6b.png)
头, 在教育部的倡导下, 全国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均 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八年的建设 , 全国共评 出了 33 63门国
家精品课程, 这些精品课程借助于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技术, 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 我国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共性问题 : 1国家精品课程的环境建设 , . 宣传力度不够 业、 教学方式等 , 以统一风格的界面呈现, 提供搜索的反馈的 精品课程负责人以外的教师, 包括一些 主讲教师对精品 功能。 学生对精品课程网站更知之甚少, 即使 O W 的第一批课程资料已于 20 9月 3 C 02年 0日正式开 课程网站都不够熟悉,
一
与 MT 比, I 相 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不仅仅有以上提 到的教学课件上网共享, 更有关于课程改革建设的思路 , 教学
、
国外 研 究现状
队伍建设 、 教材建设等内容在网上共享 , 提供的信息更多、 更
全面。 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 20, 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宏观课程、 受 MTO W 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式的启示 , 0 年《 f I C 2 3 教f 0 教学决策 、 管理、 服务体系改革和数字化、 网络化改造的重大 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嫂 举措。这不仅推动着我国高校信息时代课程与教学新模式的 工作的 通知》 教高[ 0] 号) ( 2 3l 在全国高校正式启动 _ 0 『 国家 创建, 而且将推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发展。
世界顶尖级的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是率先在 20 01
年4 月开始实施 M T C MTO e or r)简称麻省 I O W( I pn u e e , C s Wa
理工 学院网络 课件开放式工程, 准备用十年的时间 将麻省理 工学院几乎全部的、 在教学实践中使用 的、 20 总共 00多门课 程的资料制作 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国际互联网上, 供全球任 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 课件的资料包括每一门 这些 课程的主讲教师的信息、 课程讲义 、 教学大纲、 阅读书 目、 作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6118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d.png)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精彩的心得体会能促使读者在阅读后,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写好体会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不足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篇1高效团队建设与学习心态准备心得体会聆听了众多专家的培训、讲座,虽培训内容有所不同,但呈现方式基本相同,培训结果收效甚微;1月7日上午颜教授耳目一新、活力四射的团队培训,如夏日里的一缕凉风,让我们每一位培训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惬意与畅快,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成功!康泰之树,出自茂林,树出茂林,风必折之。
一棵健康高大的树木,一定是从茂密的森林中生长出来,这棵树如果离开这片森林,风一吹来势必折枝散叶。
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单靠自己就能顶天立地。
企业竞争不是个人赛,而是团体赛。
因此,增强领导才能,实施人文管理,倡导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实现智慧共享、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最终成就一支优质高效的团队,从而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增强领导才能增强和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首先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为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目标;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对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才能,激发每个成员最大的潜能。
比如,《南极大冒险》视频中群狼狩猎片断,让我们看到了一匹精明能干、沉稳睿智,颇具组织、领导才能的狼首领,正是在它的英明带领下,群狼捕猎成功、共渡难关。
二、增强团队合力在每一所企业里,都有一个庞大的团队,大家由于心态、观念、能力的不一致,难以高效地完成各自的目标,正所谓百姓百心,很多工作进展缓慢,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让全体员工凝成一股绳,建设一支高效团队。
1、目标引领: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
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
对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
![对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8ddadec524de518964b7d13.png)
对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摘要]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经历了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进入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关键阶段。
资源共享与职教特色是两个着力点,应通过检视与扬弃、转型与升级、创新与辐射几个必要环节来落实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步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部关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以下简称《办法》)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将高职类精品课程建设推入崭新的转型升级与发展阶段。
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以实践获得的理论来推动课程发展,以研究的成果丰富课程内涵。
因此,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分析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一、明晰转型升级的背景(一)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回顾根据评审指标的改革与发展,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2006年。
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与普通本科精品课程共用一套评审指标体系,虽另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但高职类精品课程评审的针对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不强,忽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分类定位。
在这一阶段,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占全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比例仅为16%左右。
第二阶段是2007~2010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类型”后,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的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制定并实施。
与第一阶段相比,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上强调“必需够用为度”、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二是在教学效果上增设“学生实践活动评价”的相关指标;三是强调实践条件和环节,2007年的评审指标体系中,实践教学由二级指标上升为一级指标,2008年修改为对实践条件的评价,体现高职教育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和含有实践环节课程的建设,提倡职业性的改革方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工学结合的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3bb8f88a300a6c30d229f6d.png)
精品课程建设一、精品课程的提出我国教育部自2003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各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精品做好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年,国家教育部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
二、精品课程的概念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
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4e8b9651e79b8968022642.png)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摘要:作者结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在全国物理教学论坛专题研讨会和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围绕“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协同创新建设和共享应用”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研讨和经验交流,对60多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就物理实验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和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学习、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内涵和内容认识,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服务对象一、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我们教学团队通过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提高了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
(1)目标和建设规划: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开放课建设旨在促进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课程范围: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
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3)基本要求:课程资源系统完整,由网络有限开放到网络传播、充分开放。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论文
![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3e4145fe4733687e21aa29.png)
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探讨,将原有的国家精品课进行改造,达到国家精品课开放的目标,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逐渐形成高等教育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建设;开放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18-02精品开放课程是在原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提升、发展起来的,能面向社会开放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年校庆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提出教高[2011]6号实施意见。
近期,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105号),其中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000门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00门,相比“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将要新增2000门。
而原有4000门“国家精品课程”将进行改造,达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标准。
并且要“形成国家、省、校多级,本科、高职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探索引入市场机制,保障课程共享和持续发展”。
标志着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我院“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课程2010.6评为国家级精品课[1],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我们将在原有精品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标准[2]。
而这次“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了“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
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与感悟
![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2074999fab069dc502201c9.png)
且 安排 他 当小班 干 ,安排 学 习小组 ,让 化 ”,这 句 名 言 ,更 有 信 心 、耐 ,bSO恒 是 看 到 每 个孩 子 能健 关 心帮 助 同学 :鼓 心。 在 与这 些孩 子 接触 中我感 受 到 他 他们 那 开 心灿 烂 的笑 容 ,一 切 的一 切
学 方式 和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的 转 变 ; 员 有学 校 行政 班 子成 员 、教 学 业务 骨 足 校 情 ,从 学校 实际 出发 ,对学 校 教育
是 衡 量学 校 科 研 水平 、教学 水 平 的重 干共 十 多 人 。组建 这 样 一个 强 有 力 的 资 源进 行 认 真 分 析 、筛 选 、挖 掘 ,经 过
和 不足 就气馁 。谦虚 谨 慎 ,善于 看 到和 任 。我从 来不 会对 后进 生望 而生 畏 、听 后 进生 的 个 别教 育 ,是我 的意 志和 毅
学 习别 人 的优 点和 长 处 ,不 断进 步。并 之任 之 ,并 遵 照要 想 “转化 ”,先得 “感 力 的考 验 ,是 我 知识 和 能 力 的挑 战 ,但
要 标志 ,是 学校 办 学 的一张 名 片。只有 精 干团 队 ,落 实责任 、明 确 分工 。整 个 集 体研 究 ,决 定 科 目以综合 实践 学科
对精 品课 程 有正 确 的 认识 、 高度 的认 领 导 小 组 负责 精 品课 程 建 设 的 组织 、 为 主 ,对 原 来 实 施 的 “开 放 教 学 ”进 行
励 他 参 加班 级 的文体 活 动 ,与同 学们 们 有 强烈 的 自尊 心 ,又 往往 不 懂 得 什 都 是那 么 幸福 。
广 泛 的接触 。后 来他 真 的 变得 谦 和 友 么 是真 正 的 自尊 心 ,不 瞳得 怎样 取 得
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效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ab14ded3186bceb19e8bbb5.png)
7
一、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和资源情况
但是,这样优秀教育思想带来的启发,是难以从教材、课件中 获得的;而国外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除了课 堂,还体现在互动和交流、团队合作、作业、设计等环节的过 程管理、思维引导等导向上。
适合于自学的习题和解答源自更多的案例更开放更有用更有吸引力的讨论区——话题广泛、更多人关注和参
与(不是一对一的答疑,不限于本专业的师生,否则学生宁愿去求
助搜索引擎)
课程大纲、重 难点概要
分析和设计案 例、习题、解 答指导
其它
30
讨论区
思考——课件的作用?
•课件资源:课件是表现教师授课特色的方式之一,不 是唯一的,更不是最好的。(我校学生评价满意的教师 中,很多都是不用课件的)。如果依然注重课程的课件 和试卷表达等资源本身,势必形成教师“有课件就能讲 课”、学生“看课件不看书”的情况,忽略内容和方法、 引导等本质问题,这样的资源是于学生终身学习无用的, 对培养教师更不利。
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方面: 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
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 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 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 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5000门资源共享课。完善和优化 课程共享系统,大幅度提高资源共享服务能力,为高校师生和社 会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推动高等教育开放,扩大教育机会,提 高教育质量。
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持人
所属院系
1 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 何岭松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认识
![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1abc8584868762caaed574.png)
一源 共 享 课
2 0 1 1 年1 0 月1 2日,教 育部 下 发 了 《 教育部关 于国家精品开放课 程建设 的 实施 意见》 ( 教高 [ 2 0 1 1 ]8 号) 。在 教高 [ 2 0 1 1 ]8 g - 中首 次 明确 了国家精 品开放课 程包 括精 品视 频公 开课 与精 品资源 享课 ,是 以普及 共享 优 质课
培养质量 。 截至2 0 1 1 年 ,全 国本科 类 院校 共 有 国家 级 精 品课 2 5 8 2 门 ,省 级5 6 4 8
合 网络 传播 为 基本 要 求 ,经过 国家 、 省 、校三级建设 ,形 成普通本科教 育 、 高等职 业教 育 、网络教 育多 层次 及多 类型 的优质 课程 教学资 源共 建共 享体
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 资源共 享课建设 以课程资源 系统、完整为基本要 求 ,以基本覆 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为 目 标 ,通过 共享 系统向高校师生和 社会 学习者提供优质教 育资源服务 ,促进现代信 息技术在教学 中的应用 ,实现优质课 程教 学资源共享。 关键词 :精品课 ;高等职业教育 ;精品资源共享课
《 办法》 明确 了精 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的 目标 与任务 ,精 品资源 共享 课建 设 的 组织 与实施 ,国家级精 品资源共 享课 建设要 求 ,国家 级精 品资源 共享 课建 设的保障措施 。
精 品资源共 享课 以量大 面广 的公 共基 础课 、专业基 础课 和专 业核 心课 为重点 ,以课程 资源系 统 、丰 富和适
《 教育部关于启 动高等学校教学 质量与 教学 改革 工程精 品课 程建 设 工作 的通 知》 ( 教高  ̄ 2 o o 3 ]1 号) ,正式启 动 精品课程建设 。同年5 月1 2 日 教 育部办 公 厅 印发 《 国家 精 品课程 建设 工作 实 施 办法》,正式实施 精品课程建设 。教 育 部提 出利用5 年 的时间 ( 2 0 0 3 -2 0 0 7 年 )建设 1 5 o o 门 国家级精 品课程 。 目 的是利 用 现代化 的教 育信 息技 术手 段 将精 品课 的相关 内容上 网并免 费开放 , 以实 现优 质教学 资源 共享 ,提 高人 才
精品课程建设交流发言稿
![精品课程建设交流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3dc5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04.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和经验。
随着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交流。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提出了“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的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2. 意义(1)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建设有助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精品课程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
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2. 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创新性原则。
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质量优先原则。
精品课程建设应注重质量,确保课程具有较高水平。
5. 协作共享原则。
课程资源应实现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1. 课程规划(1)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明确课程建设方向。
(2)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教学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共同打造精品课程。
3. 课程资源开发(1)整合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形成课程资源库。
(2)引进校外资源。
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引进优质课程资源。
4. 教学模式创新(1)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东北大学采矿学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实践
![东北大学采矿学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dd9500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f.png)
东北大学采矿学课程于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国内采矿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具有示范效应,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
2011年,在教育部公布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意见之初,东北大学采矿学课程组即开始投入采矿学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
历经三年的建设,东北大学采矿学国家精品课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改革及升级基本完成。
以下对东北大学采矿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一、基本资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因此,我们在项目实施中,首先完善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课程资源含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是指能满足任务型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资源,其目的是获取新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进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课后练习题库、考试题库、教材及参考书目录,以及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
1.全程教学录像资源建设。
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网络学习的需要,课程组精心准备,安排教学骨干进行了课程的全程录像工作,建立了完整的视频教学资源。
共有视频160余个,涵盖了全部的教学内容。
授课视频采用多机位高清录制,现场导播,充分保证视频质量,讲授内容与声音同步,质量优良视频,原始素材视频分辨率为1920*1080,为便于网络传输,视频压缩格式为MPEG4,视频分辨率为1024*576。
视频授课教师思维清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仪态端庄、举止从容;语调适宜,语言生动,充满感染力,使用普通话教学;教学方法富于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
2.教材资源建设。
为了保障教学效果,课程组出版了一系列优质的教材和教辅用书。
课程使用王青教授主编的《采矿学》为教材。
《采矿学》教材第一版、第二版分别被列为国家九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另外还出版了《露天开采学》(王青),《数字矿山技术》(王青,孙效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王青),《井巷工程》(赵兴东),《软破矿岩大参无底柱开采的基金项目:课题研究受到东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国家级“十二五”教材规划资助;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Z2014020)资助;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资助作者简介:王青(196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露天开采、矿山生产优化、资源经济研究。
论文关于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于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27338601eb91a37f1115c38.png)
关于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考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
在这个理念中,始终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努力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贯彻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办学特色,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如何搞好专业建设?如果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和重要环节,不仅让专业建设内容进一步深化,而且使精品课程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
一、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的分析1.所谓“课程”即:(1)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2)特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和进程;(3)某学科的教学进程;(4)广义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狭义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
所谓“精品”,即最精美的物品,即优中之优的物品或事物。
2.“课”和“课程”其意义是不同的,“课”是指(1)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教授或学习;(2)在规定单位时间内,教师以限定分量的教材,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教学活动;(3)指一门或一类课程,如语文课和数学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也指教材组成的数量单位,如一学期语文教材分为若干课。
因此,所谓“课”应该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以限定分量的教材,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教学活动。
所谓“精品课程”应该是最精美的、最优秀的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计划、内容、结构、进程安排和教学实施过程。
“课”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课”也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体现。
资料:教育部计划在二〇〇三年到二〇〇七年建设一千五百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吴启迪表示,目前中国办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浅谈精品课程建设
![浅谈精品课程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1ed022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8.png)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建设精品课程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基本工作:首先,选择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其二,在名牌专业中选择出必要的重点课程后,就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即编制课程计划、分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等一系列工作;其三,进行培养目标、课程门类,各门类水准和基本内容的规定;其四,依据实施情况,研究课程实施价值,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一、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
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建设本身就涉及课程设置问题,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学科和专业不断出现,没有哪一门学科、哪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成不变的,如课程设置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与其它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等等,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有时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设置的发展变化就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因此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功亏一篑。
二、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必然会造就出一批实施精品课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建设对职业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又是筛选和培养实施精品课教师的过程。
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是以教师为中介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整合为一体,来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教育技术的改进。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课程的师资梯队建设,教师梯队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要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
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完善教师进修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培训;加强实习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习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8f3077a02768e9950e73802.png)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吴 宁 冯博琴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
本文针对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8年精品课程建设体会及近两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对此次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设计了新的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体系,并给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品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资源共享;教学体系;计算思维一、引言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历经近10年,已先后建成3900余门覆盖多个学科、含有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的国家精品课程,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及优质资源共享作出了贡献。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
如何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1.我校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技术的人才的作用[3]。
因此,高校各专业都普遍设置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受众面很广。
高职教材建设心得体会
![高职教材建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c6b70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2.png)
高职教材建设心得体会教材是体现教育思想、教学特色的主要载体,笔者结合多年高职教育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共享资源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形势,体现“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以职业需求为中心。
强调职业的定向性,注重职业的素质要求,如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正确的职业观[1]。
教材的制订结合特定职业的需要,顺应职业结构,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根据岗位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确定教材的主体内容。
内容的选取不应刻意地追求体系的完整,而是根据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选取。
教材建设的目标、标准、内容都要满足区域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2、加强技能训练,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材要以应用为主线,加强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与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突出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力求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多地体现“简单”、“实用”、“职业”的特色,教材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应在实践、应用上多下功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工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充分地体现“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
3、注意更新内容,体现教材的先进性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同时处理好传统知识、技能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针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特点,改变传统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缺陷。
对于快速发展的行业大力更新教材内容,在实际生产的调研基础上,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吸收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建立具有科学现代职教特色的教材体系,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更新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科技进步和加快社会发展而服务。
国家优质课培训学习感言
![国家优质课培训学习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9aa0bf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c.png)
国家优质课培训学习感言作为一名参加过国家优质课培训的学员,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学习经历给我带来的益处。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首先,国家优质课培训给了我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
通过参与培训,我接触到了各个学科的优秀课程,并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这些优质课程的传授,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而且让我认识到了教学中不同的可能性和创新思维。
同时,培训中的互动交流也让我能够和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育问题,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其次,国家优质课培训还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培训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论,还亲自参与了教学实践。
通过借鉴他人优秀课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学会了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以及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让我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也增强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自信和专业性。
最后,通过参加国家优质课培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教育是培养未来的希望,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培训中,我看到了许多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成功经验,也了解到了一些教育困境和挑战。
这些触动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珍惜自己的教育机会,同时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之,国家优质课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平台,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还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会珍惜这次学习经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教学内 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 改成果。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 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 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 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
二 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
一)概况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级精品课程的资源,需要 建设公共课程平台,将各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资 源共享课程。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 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高厅[2012]2号),开始实施将国家精品课程转 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程的工作。
拓展资源:练习册、习题册、同步辅导、解题 指南、试题及评分标准库、名词检索系统、教学成 果展示……
我校在爱课网上的高等数学资源真实展示了我校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的水平。
上线后敬请大家上网选择性查阅、观看并指导 !
三 集成创新课程的一些初级想法
一) 课程建设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课程的教学和学 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仍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很多老师由于很少参加教学会议,还在 按照传统的方式埋头上课和做教学研究,完全不了 解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的变化;但我们校长、 院长和系主任们可不能不去了解、研究,否则,必 将被时代淘汰! 近年来国外大规模免费上网公开课(MOOC) 快速发展,尤其是美国,2012年被称为美国MOOC年。 全球上网通过MOOC学习的人数急剧扩张。
2012年第一批申报,在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 已批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1011门(不含教师 教育和网络教育),其中本科课程675门,高职课 程336门;
2013年第二批申报,在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已批 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1540门,其中本科课程 1100门,高职课程440门 。 从2014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 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将新建一批新的类型的资源 共享课程。
未来如何开展课程建设?既不能每个学校都搞 同一门课程Mooc或数字化教材,而一个学校单独 完成建立一门课程的所有资源又非常困难。 如适合不同层次的、不同门类的高等数学的不 同形式的完整系统的录像、微课录像、用于移动学 习“碎微课”录像等等,任何一个学校单独完成是 几乎不可能的。 移动学习顾名思义是利用移动设备(如手机、 ipad等)学习。移动学习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在2000年最先提出来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研 究小组给出的定义是利用移动终端、呈现微型学习 内容、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
无论是上传基本资源还是拓展资源都要按 照规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 1 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 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 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 源结构图。
2 格式与技术要求 3 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
3 我校高等数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情况介绍 所有基本资源按照要求完成:课程介绍、教学 大纲、教学日历、教案、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 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等。
5. 重视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 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 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 版教材。
6.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 性实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高等学校应对 国家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 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 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 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 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 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 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 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鼓励博士研究生参 加精品课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 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 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 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 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 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
数字课程对纸质内容起到巩固、补充和拓展作 用,形成以纸质教材为核心,数字教学资源配合的 综合知识体系。
2.创新教学理念,引导混合式教学和个性化自主学习。 通过适当教学设计,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和数字课 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和针对 某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加其独立获取知识 的意识和能力,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 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吸引教授投入精力研究课程建设,推进知名教授上 讲台,带动了各高校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高 等学校的培养质量; …… 由于各级精品课程网页主要建在各个学校的校园 网上,大多数课程建设完成后发挥的作用不是特别好, 可能是技术因素或思想观念的缘故,不少学校精品课 程建设内容出现“仅供参观,谢绝使用”的现象。
03-09年,教育部立项建立了3701门国家级精品 课程,同时各省、各高校又建设了大量的省级、校级 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提高高等学校培 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让各省市高教部门、各高校领导重视课程建设; 跨出让课程建设大规模走上信息化平台的第一 步; 带动各省市高教部门、各高校对课程建设的投入 (我校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费十万元,共立项建 设了75门校级精品课程,共评上了36门省级精品课 程,共评上了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0、2、1、1、 1、2、5) ,我们的高等数学是2008年评上的)
国外的MOOC平台主要有三家:Coursera, Edx,Udacity。其中Coursera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平台,现有注册学生740万,课程642门,课程来自 世界108所知名大学,学生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 地区。Edx上线课程有175门,Udacity没有具体的 统计课程门数。
同时,国内的MOOC课程也在迅速兴起,其中 比较大和比较有影响力的三个MOOC平台是上海高 校课程中心、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清华大学 学堂在线。
纸质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 会制定的《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近年 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中高等数 学考试大纲部分进行编写的。 数字课程的教学资源以知识点为基础,紧密结合纸 质教材内容,按照“重基础、强练习、拓视野”的 原则,设置了微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概念 解析、例题分析、方法归纳与总结、自测题、数学 家小传、期末考试真题与解答等栏目。期望通过以 上资源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拓 宽视野,同时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具体表现为:
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是突出“资源”与 “共享”, “共享”是指资源要方便用户使用。建 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用”。
上述批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都放在“爱 课程”网站上展示, 大家可以上网研究和学习其建 设经验,也可以评价课程建设效果,只有用户反映 好的课程最终被授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 号。 从评审过程也能看出国家级精品课程与国家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区别。
二)资源类型 “资源”分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 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 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 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 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 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仿 真实验实训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 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 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集大家智慧和力量,创新课程内容和资源是未 来课程发展的新模式么? 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是不断建设过程中,每所 大学每门课程都可以集中力量去做某些拓展资源建 设,与他人共享;而我们更应该协作创新优质课程 资源,共建和共享 。 未来发展是否会建设集成创新课程?我们的数 字化教材建设有集成创新的成份,西安交通大学马 知恩教授的高等数学的大课程建设是否算是集成创 新课程?
1.通过知识点的视频讲解、重要概念解析、典型例 题分析、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等栏目,不断加强学生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学 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独 立的思考和总结。 2.在线练习包含自测和作业两种类型,选择、填空、 判断三种题型,具有自动判解功能。通过在线自测, 帮助学生适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 针对性的攻关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建设体会 谈课程建设的集成创新 合肥工业大学 朱士信 4月26日于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
一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回顾
教育部2003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2003〕1号),开启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 程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从2003年开始评审,到2009年结束,共 3701门国 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 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 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上海高校课程中心,30所上海高校加盟的共享课程平台,既 有复旦、同济、上交大、华师大等名校,也有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等一般院校。课程平台网址: /center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73所东西部高校加盟的共享课程 平台,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上交等高校都在其中。联 盟平台网址: /union/pages/Member/mem ber.jsp 上线课程23门,数学类只有李尚志的《数学大观》一门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20多门清华大学的优质课程。课程平台 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