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第十五章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重、难点分式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XXX: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km/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km 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问题1顺流航行的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与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顺流航行的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问题2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顺流航行90 km所用时间=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问题3应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根据等量干系列出方程?解:设江水的流速为XXX.依题意得:追问式子与分数有甚么相同点和分歧点?它们与你学过的整式有甚么分歧?问题4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2,长为7 cm,宽应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cm.问题4填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描述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描述器中,水面高度为.追问1上面问题中得到的式子,,,哪些不是我们学过的整式?追问2式子的特性?二、常识使用,巩固提高分式的定义:,,与以前学过的整式分歧,这些代数式有甚么配合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末式子叫做分式(fraction).分式中,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问题5我们知道,要使分数有意义,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例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甚么条件时分式成心义?三、使用提高、拓展创新讲义128页操演1、2、3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式吗?(3)如何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1第1、2、3题.教后反思: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2.掌握分式的约分,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教学重、难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起兴趣问题1下列分数是否相等?追问这些分数相等的依据是什么?问题2你能叙述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分数的根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数,分数的值不变.问题3你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问题4类比分数的根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甚么性质吗?分式的根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追问1如何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二、常识使用,巩固提高追问2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需要注意什么?(1)分子、分母应同时做乘、除法中的同一种运算;(2)所乘(或除以)的必须是同一个整式;(3)所乘(或除以)的整式应该不等于零.例2填空:问题5观察上例中(1)中的两个分式在变形前后的分子、分母有甚么变化?类比分数的相应变形,你联想到甚么?像这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经过约分后的分式,其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像这样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式子,叫做最简分式.例3约分:追问1由上例你能归纳出在分式中,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的方法是什么吗?追问2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那么该如何思考呢?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2页操演1四、归结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运用分式的根本性质时应注意甚么?(3)分式约分的关键是甚么?如何找公因式?(4)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的过程,你认为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1第4、6题.教后反思: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2)教学目标1.了解最简公分母的概念,会确定最简公分母.2.经由进程类比分数的通分来探究分式的通分,能进行分式的通分,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正确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起兴趣问题1通分:追问1分数通分的依据是什么?追问2如何确定异分母分数的最小公分母?问题2填空:像这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追问1你认为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分式通分的关键是找出分式各分母的公分母.追问2上面问题中的两个分式的公分母是甚么?为通分要先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追问3两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如何确定的?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乘积.分母是多项式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是:先因式分解,再将每一个因式算作一个团体,最后确定最简公分母.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通分: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2页练1四、归结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首要内容?(2)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3)分式通分时,确定最简公分母的办法是甚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1第7题教后反思:15.2.1分式的乘除(1)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体会类比的思想.2.会根据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并理解其算理教学重、难点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运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内的水占容积的m时,水面的高度为多少?n(1)这个长方体的高怎么表示?(2)内水面的高与内的水所占容积间有何关系?内水面的高与高的比和内的水所占容积的比相等.问题2大拖拉机m天耕地ahm2,小拖拉机n天耕地bhm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1)本题中出现的“工作效率”的含义是什么?(2)大拖沓机和小拖沓机的事情效率怎样表示?观察上述两个问题中所列出的式子中,其中涉及到分式的有哪些运算?你能用学过的运算法则求出结果吗?问题3计较:在计算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分数的什么法则?你能叙述这个法则吗?如果将分数换成分式,那末你能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呢?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如何用笔墨语言来描述?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例1计算: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8页练2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首要内容?(2)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有甚么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讲义第144页第1题;第145页第10、11题.教后反思:15.2.1分式的乘除(2)教学目标1.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复杂计算.2.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较,并解决一些实践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起兴趣问题1约分:分子与分母分别是多项式的分式如何约分?问题2计较: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如何乘除?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1计较: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两个分式如何乘除呢?解题战略:对于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乘除,可直接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将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而对于分子或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两个分式相乘,为了使算式简洁,也便于找出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需要先将多项式因式分解,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然后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并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例2“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m(a>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 m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m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 XXX.(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考虑以下问题:①你能说出小麦的“单位产量”的含义吗?②如何表示这两块试验田的单位产量?③怎样确定哪类小麦的单位产量高?④你能列式表示(2)的问题吗?归结解题步调:(1)先根据题意分别列出表示两个量的代数式;(2)再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3)最后经由进程计较解决问题.三、使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8页练3四、归纳小结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分子或分母含有多项式的分式主要步骤是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44页第2题.教后反思:15.2.1分式的乘方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乘方运算,体会数式通性.2.能根据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分式的乘方及分式乘除、乘方夹杂运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起兴趣例1计算:2x3x.5x-325x2-95x+3练1计算:2m2n5p2q5mnp()1;223q3pq4mn2m2-n2(n-m)m+n(2);222m(m-n)mn16-a2a-4a-2(3)2.2a+8a+2a+8a+16考虑你能结合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分式乘法的法则写出结果吗?(a2a3a10)=?()=?()=?bbba猜测:n为正整数时?b你能写出推导过程吗?试试看.你能用笔墨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吗?分式的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n这就是说,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二、常识使用,巩固提高例2计较:例3计算: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与分数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练2计算: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9页练2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运用分式乘办法则计较的步调是甚么?它与整式的乘方运算有甚么区别和联系?(3)分式的乘方与乘除夹杂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甚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2第3(3)(4)题.教后反思:15.2.2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会类比思想.2.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教学重、难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干完成这项工程,两队配合事情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1)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3)甲乙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km2)分别是S1,S2,S3,2011年与2010年比拟,丛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1)甚么是增长率?(2)2010年、2011年的丛林面积增长率分别是多少?(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类似,它们实质相同.观察下列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你能将它们推广,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二、常识使用,巩固提高例计算:11(2)+.2p+3q2p-3q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讲义141页操演1、操演2练:你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和“问题2”吗?四、归结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我们是怎么引出分式加减法法则的?(3)在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2第4、5题.教后反思:15.2.2分式的夹杂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正确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3.体会类比方法在研究分式混合运算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教学重、难点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起兴趣问题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你能将它们推广,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吗?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从高到低、从左到右、括号从小到大”.例1计算: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经由进程对例1的解答,同学们有何播种?对于不带括号的分式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2)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二、常识使用,巩固提高例2计算:52m-4() 1m+2+3-m;2-mx+2x-1x-4(2)-.x2-2xx2-4x+4x通过对例2的解答,同学们有何收获?对于带括号的分式夹杂运算:(1)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后,再进行计较;(2)注意处理好每一步运算中遇到的符号;(3)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练1计算:四、归结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得到它的?(3)在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2第6题.教后反思:15.2.3整数指数幂教学目标1.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进行计算.3.会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教学重、难点幂的性质(指数为全体整数),并会用于计算,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你们还记得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吗?正整数指数幂有哪些运算性质呢?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扩大到“整数”,这些性质还适用吗?问题2am中指数m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末负整数指数幂am表示甚么?(1)根据分式的约分,当a≠时,如何计较a(2)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的条件m >n去掉,即假设这本性质对于像a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这就是说,XXXXXX33a5?(a≠,m,n是正整数,m >n)a5景遇也能使用,如何计较?1aaa是an的倒数.问题3引入负整数指数和指数后,am an am n(m,n是正整数)这条性质能否推广到m,n是任意整数的情形?问题4类似地,你可以用负整数指数幂或指数幂对于其他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试验,看看这些性质在整数范围内是不是还适用?(1)am an am n(m,n是整数);n(am)amn(m,n是整数)(2);(ab)ab(n是整数)(3);mnm n(4)a a a(m,n是整数);XXXa(5)bnann(n是整数).b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1计算: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问题5能否将整数指数幂的5条性质进行适当合并?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结为:(1)am an am n(m,n是整数);n(am)amn(m,n是整数)(2);(ab)ab(n是整数)(3);探索:XXX110 1101.0110 21001.00110 310001.000110 40.1归纳: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3 5和0.000 098 2呢?规律: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小数,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算起至小数点后第一个非数字前有几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例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3;(2)-0.000 78;(3)0.000 020 09.例3纳米(nm)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 nm =10-9m.把1 nm3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mm3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 nm3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四、归结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首要内容?(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2第7、8、9题教后反思:15.3分式方程(1)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2.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的分式方程,体会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3.了解解分式方程根需要进行检验的原因.教学重、难点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分式方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为了解决弁言中的问题,我们得到了方程程,未知数的位置有甚么特点?追问1方程9060.仔细观察这个XXX30v30vx2x;2;1与上面的方程有甚么共2xx3x5x25x13x 3同特征?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追问2你能再写出几个分式方程吗?注意:我们以前研究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它们的未知数不在分母中.9060吗?30v30v问题3这些解法有什么共同特点?总结:这些解法的共同特点是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解整式方程.思考:(1)如何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呢?问题2你能试着解分式方程(2)怎样去分母?(3)在方程两边乘以什么样的式子才能把每一个分母都约去呢?(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总结:(1)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通过去分母就化为整式方程了.(2)利用等式的性质2可以在方程双方都乘同一个式子——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追问你得到的解v=6是分式方程二、常识使用,巩固提高问题4解分式方程:9060的解吗?30v30v110=2.x-5x-25110的解吗?该如何验证呢?x=5是原2x5x25分式方程变形后的整式方程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追问2上面两个分式方程的求解进程当中,同样是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为追问1你得到的解x=5是分式方程(30-v)=60(30+v)甚么整式方程90的解v=6是分式方程整式方程x+5=10的解x=5却不是分式方程9060的解,而30v30v110的解?2x5x25原因: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对原分式方程进行了变形,而这种变形是否引起分式方程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所乘的最简公分母是否为.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原分式方程,看左右双方是不是相等;(2)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看是否为.显然,第2种方法比较简便!问题5你能概括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吗?解分式方程应该注意什么?根本思绪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一般步调:(1)去分母;(2)解整式方程;(3)检验.注意:因为去分母后解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以是需要检修.三、使用提高、拓展创新例解下列方程: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是什么?解分式方程应该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3第1(1)~(4)题.教后反思:15.3分式方程(2)教学目标1.会解较复杂的分式方程和较简朴的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2.能够列分式方程解决简朴的实践问题.3.经由进程研究分式方程的解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例1解方程x3-1=.x-1(x-1)(x+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检验.用框图的方式总结为: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2解关于x的方程a+b=1(b1).x-a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某车间有甲、乙两个小组,甲组的工作效率比乙组工作效率高25%,因此甲组加工20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比乙组加工1 8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半小时,问甲、乙两组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四、归结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调有哪些?关键是甚么?解方程的进程当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3)列分式方程解使用题的步调是甚么?与列整式方程解使用题的进程有甚么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教科书题15.3第1(2)(4)(6)(8)、4、5题.教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 《分式》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学设计第十五章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描述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关系,我们引入了分式的概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学生需要理解分式的概念,并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一、复引入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8m + nab + aba + b233x - 4.2①。
1 + x + y。
2/2.2/2^2.33/2x + 2x + 1a + b2x二、探究新知1.分式的定义1)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分式:30 + v)/(30 - v) 和 90/(30 + v) = 60/(30 - v)观察这些式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像分数一样,都是A/B的形式。
分数的分子A和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归纳: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2) 为了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B≠0的条件。
例如,对于分式2x/(1x + y),分母1x + y不能为0,即x≠ -y。
学生可以自学教材中的例1和思考题,巩固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对于分式A/B,当A=0时,分式的值为0.而当B=0时,分式无意义。
学生需要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巩固练:教材第129页练第2和第3题。
3.补充例题:当分式的分子为零时,分式的值为多少?分析:当分式的分子为零时,分式的值为0,因为分子为零,分式的值就是0/分母,即0.答案: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分子为零。
三、归纳总结1.分式是分数的推广,分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有意义;当分式的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义。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Chapter 15: nsThis chapter covers ns。
ns with ns。
and ___ ns。
as well as using our knowledge of ns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In the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
the ___ ns。
___ ns。
___。
and their ns.Key Focus of this Chapter]Using the ___ and combine them。
performing mixed ns with ns。
and solving real-___.Challenges of this Chapter]Performing mixed ns with ns and solving real-___.Thinking Methods in this Chapter]1.Master ___。
___ ns。
and understanding the rules of ns with ___ to the rules of ns with ns.2.Master ___。
___。
___。
___.3.___ method。
For example。
when using ___ real-world problems。
it is ___ model based on the actual problem and then ___ it.15.1 ns15.2 ns with ns15.3 ___2 class hours5 class hours2 class hours15.1 ns15.1.1 From ___ (First Class Hour)I。
Basic ObjectivesKnowledge and Skills]1.___.2.___.3.___-___.Processes and Methods]___ processes。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教案 新人教版
【预习速填】
第十五章 分式
15.1 分式
1.分式的概念.分式有三个要素:①形如 的式子;②A,B 都是 ;③分母 B 中含有 .满足 这三个条件的式子即为分式.区别整式和分式的唯一标准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若分母 中含有字母,则式子就是分式,若分母中字母,则分子是整式.此外,在列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 的某个量时,一定要注量关系的转化. 2.分式有(无)意义及分式值为 0 的条件.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由于
a,则宽为 (2)把体积为 200 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 33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面的高度为
cm;把体积为 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 S 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面的高度为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中.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题,并板书.
探究 1:分式的定义 让学生观察刚才的四个式子,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板书(1)(2)的解答过程,学生独立完成(3)(4).
解:(1)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 3x≠0,即 x≠0.因此,当 x≠0 时,分式 有意 义.
(2)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 x-1≠0,即 x≠1.因此,当 x≠1 时,分式
有
意义.
(3)要使分式 有意义.
有意义,则分母 5-3b≠0,即 b≠53.因此,当 b≠53 时,分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定符号:只把负号留给分式;②定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各项系 数的最大公因数和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的积;③分式约分的最后结果应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即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
学生先练习,教师再根据情况指导.
教师总结方法:如果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要先分解因式,再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最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151分式教案
重点:了解分式的概念,能识别整式、分式;难点:会判断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探究一:分式的概念1.长方形的面积为5,一边长3,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2.长方形的面积为S,一边长3,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3.长方形的面积为S,一边长a,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4.长方形的面积为(),一边长(),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思考:观察所列式子,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预设:生1:一类,式子中不含有字母,,,为一类,式子中含有分母;生2:,为一类,式子分母中不含有字母,,为一类,式子分母中含有字母.师:像第一个圈中的式子,我们称他们为整式,分母中都不含有字母,而第二个圈中的式子分母含有字母,你们想如何称呼它们呢?通过长方形的实际背景问题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培养符号感,体会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思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分数到分式的发展.同时,让学生对所列式子分类,有助于学生理解分式与分数、分式与整式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概念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表示两个整式,并且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分式中,叫做分子,叫做分母.思考:(1)分式与分数有何联系?①分数中不含有字母,分式中分母一定含有字母;②分数是分式中的字母取某些值的结果,分式更具一般性.(2)分式与整式区别是什么?整式分母不含有字母,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3)既然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式子,那么它们统称让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是一种形式概念,它与整式的本质区别是它的分母中含有字母.为什么呢?有理式小试牛刀例1.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2.请你说出一个式子,让你的同桌判断是整式还是分式?设置小试牛刀这一环节,意在及时巩固刚刚学会的新知识,进行概念的辨析,能区分整式与分式.提炼方法归纳小结:1、判断时,注意含有的式子,是常数.2、式子中含有多项时,若其中有一项分母含有字母,则该式也为分式,如: .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易错点,提高认识.探究二探究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例2.引例中的问题4 分式,(1)当时,分式的值是多少?当时,分式值为(2)当,能算出来吗?当,分式的分母(3)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通过给分式中的字母赋值,让学生体会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从分式到分数,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应用过程.同时让学生发现分母为0的情况,通过与分数类比,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提炼方法归纳:对于分式,当B≠0时,分式有意义;当B=0时,分式无意义.引导学生及时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提高认识.小试牛刀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写出过程)(1)(2)(3)(4)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解题方法.探究三探究三:分式值为零的条件例3:已知分式,当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解:分式的值为0,因此分子的值为0,又因为分式分母不能为0,则进一步与分数类比,得出分式值为0的条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提炼方法归纳小结对于分式,当时,分式值为0.引导学生及时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提高认识.小试牛刀当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的值为0?(1)(2)(3)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解题方法.游戏环节环节一:各显神通游戏规则:在第一环节中,为必答题.看到题目后,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按照组的顺序依次答题,答题过程中其他组不得讨论.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得分.1.长方形的面积为Scm²,长为7cm.宽应为_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______;2.把体积为200cm³的水倒入底面积为 33cm²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___ ;3、△ABC的面积为 S ,BC边长为 a,高AD为______4、某村有n个人,耕地 40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_____ 公顷;5、甲完成工作量为m的工作需t小时,则甲的工作效率为______,乙完成同样工作比甲少用1小时,则乙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环节二:眼疾嘴快游戏规则:第二环节为抢答题,看到题目后,任何人都可以回答.回答时先举手,答对得10分,答错不得分.游戏环节再次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发言、不断出新,师生共同分享“突发奇想”、掌握知识的喜悦,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综上所述:1、一辆汽车行驶a 千米用b小时,它的平均车速为千米/小时;一列火车行驶a千米比这辆汽车少用1小时,它的平均车速为千米/小时.2.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_________①,②,③,④,⑤,⑥,⑦3.下列各式中,无论x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A. B. C. D.4.一个分子为x-5的分式,且知它在x≠1时有意义.你能写出一个符合上面条件的分式吗?试试看.拓展提高 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2.在什么条件下,分式的值为0?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拓展思维的空间.学生感悟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通过本节课我知道了……我能……需要注意的是……我感悟了....数学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审视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引导课堂小结1、分式的概念;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4、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思想、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转化思想.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框架,升华认识.布置作业1、书本P133 习题 15.1 1,2,32、《优化设计》课时作业课后作业的布置,使课堂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
初中数学《分式》优秀教案(通用12篇)
初中数学《分式》优秀教案〔通用12篇〕篇1:初中数学分式教案初中分式教案初中数学分式教学反思经历了三周多的学习,学生已根本掌握了分式的有关知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根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和能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题等),并且获得了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感受到代数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但是,“分式运算”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感觉不差,做作业或测试时却错处百出,尤其在分式的混合运算更是出错多、空白多、究其根,均属于运算才能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这一深层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相应对策。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教学中的发现1、本章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测、尝试等活动学习分式的运算法那么,开展他们的合情推理才能,所以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对法那么的探究过程上。
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
在观察、类比、猜测、尝试当一系列思想活动中发现法那么、理解法那么、应用法那么,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代数表达才能、运算才能和有理的考虑问题才能。
可是我在知识的传授上并没有注重探究、类比法那么,而重在对分式四那么运算法那么的运用和分式方程的运用上,没有抓住教学的关键环节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
今后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
2、问题(1) 分式的运算错的较多。
分式加减法主要是当分子是屡次式时,假如不把分子这个整体用括号括上,容易出现符号和结果的错误。
所以我们在教学分式加减法时,应教育学生分子部分不能省略括号。
其次,分式概念运算应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进展加减运算的顺序进展计算,有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
(2)分式方程也是错误重灾区。
一是增根定义模糊,对此,我对增根的概念进展深化浅出的阐述,⑴增根是分式方程的去分母后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⑵增根能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二是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不标准,大多数同学缺少“检验”这一重要步骤,不能从解整式方程的形式中跳出来;(3)列分式方程错误百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1《分式》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1《分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1节《分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性质和分式的运算。
本节内容为后续的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分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式的意义,进而总结出分式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以及分式的化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分式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分式的运算规则和分式的化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式的概念、性质和分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式的化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分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概念、性质和分式的运算。
2.难点:分式的化简以及分式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分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式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入分式和解释分式的概念。
2.准备分式的运算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3.准备分式的化简示例,用于引导学生掌握分式的化简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式,如“一块土地的长是宽的2倍,若长方形土地的面积为36平方米,求这块土地的宽是多少米?”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式的意义。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第十五章分式本章的内容包括:分式、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本章我们将类比分数学习分式,解一些分式方程,并学会解能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利用分式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中考中,本章重点在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化简与求值、分式方程及其应用.【本章重点】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及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难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及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思想方法】1.掌握类比思想.如:类比分数的概念及性质理解分式的概念及性质,类比分数的运算法则理解分式的运算法则.2.掌握转化思想.如: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把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3.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如:在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需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列出分式方程求解.15.1分式2课时15.2分式的运算5课时15.3分式方程2课时15.1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第1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定义,能够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2.能够确定一个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3.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探究的过程,理解分式的概念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分式中未知数的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概念理解分式的概念,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及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求未知数的值.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27~P128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一、分式的概念1.式子S a 、V S 以及引言中的9030+v ,6030-v ,有什么特点?(1)它们与分数的相同点:形式相同都有分子和分母; (2)不同点:分式中分母含有字母,而分数的分母不含字母.2.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3.下列各式中,是分式的有①②④⑦.①2bs ;②3000300a ;③27;④V S ;⑤S 32;⑥2x 2+15;⑦45bc ;⑧-5. 二、分式AB的相关知识1.当B =0时,分式AB 无意义.2.当B ≠0时,分式A有意义.3.当A =0且B ≠0时,分式AB 的值为零.4.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3x +2;(2)x +53-2x.解:(1)x ≠-2. (2)x ≠32.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值为零?(1)x +1x -1; (2)x -2x 2-1; (3)x 2-1x 2-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分式有、无意义所满足的条件进行判断.分式的值为0,则分母不为0,且分子等于0.【解答】(1)有意义:x -1≠0,即x ≠1. 无意义:x -1=0,即x =1.值为0:x +1=0且x -1≠0,∴x =-1. (2)有意义:x 2-1≠0,即x ≠±1. 无意义:x 2-1=0即x =±1.值为0:x -2=0且x 2-1≠0,∴x =2. (3)有意义:x 2-x ≠0,即x ≠0且x ≠1;无意义x 2-x =0,即x =0或x =1;值为0:x 2-1=0且x 2-x ≠0,即x =-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式的分子等于0,但分母不能等于0.分式的值为零一定是在有意义的条件下成立的.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各式中,是分式的是( C ) A .3x 2+x -1 B .x -23C.2x -3x -1D .1(2x -1)2.分式xx 2+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D )A .x ≠1B .x ≠-1C .x ≠1或x ≠-1D .全体实数3.若分式xx 2-16的值为0,则x 的值为0.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对比、猜想的过程,归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在理解分式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从中了解最简分式和最简公分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归纳分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养成对比的习惯,通过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分式的基本性质,最简分式.【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29~P13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 B =A ·C B ·C ,A B =A ÷CB ÷C(C ≠0),其中A 、B 、C 是整式.2.分式的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3.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3.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4.最简公分母:通分时,要先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填空: (1)x y =x 2y ( ); (2)x 2-y 2xy 2+y 3=x -y ( ); (3)x -1y =( )xy2.【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时,分母(分子)该怎么变化?【分析】(1)因为xy 的分子x 乘xy 才能化为x 2y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母也需乘xy ,即x y =x ·xy y ·xy =x 2yxy 2.(2)因为x 2-y 2xy +y 3的分子x 2-y 2除以x +y 才能化为x -y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母也需除以x +y ,即x 2-y 2xy 2+y 3=(x 2-y 2)÷(x +y )(xy 2+y 3)÷(x +y )=x -yy 2.(3)因为x -1y 的分母y 乘xy 才能化为xy 2,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也需乘xy ,即x -1y =(x -1)·xy y ·xy =x 2y -xyxy 2.【答案】(1)xy 2 (2)y 2 (3)x 2y -xy【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变形时,注意分子、分母乘(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例2】约分:(1)2bcac ; (2)(x +y )y xy 2; (3)x 2+xy (x +y )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约分步骤→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化简为最简分式.【解答】(1)2bc ac =2b c ÷c ac ÷c =2b a .(2)(x +y )y xy 2=(x +y )y ÷y xy 2÷y =x +yxy .(3)x 2+xy (x +y )2=x (x +y )(x +y )2=x x +y.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如果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先分解因式再约分,约分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例3】通分:(1)x ac 与y bc ; (2)2x x 2-9与x 2x +6.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通分步骤→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化为分母相同的分式.【解答】(1)最简公分母是abc . x ac =x ·b ac ·b =bx abc . y bc=y ·a bc ·a =ay abc.(2)最简公分母是2(x +3)(x -3). 2xx 2-9=2x ·22(x +3)(x -3)=4x2x 2-18. x 2x +6=x (x -3)2(x +3)(x -3)=x 2-3x 2x 2-18 .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确定公分母时,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分式3aa 2-b 2的分母经过通分后变成2(a -b )2·(a +b ),那么分子应变为( C )A .6a (a -b )2(a +b )B .2(a -b )C .6a (a -b )D .6a (a +b )2.约分:(1)2-a a 2-4; (2)9-a 2-a 2-3a ; (3)m 2-7m 49-m 2. 解:(1)-1a +2.(2)a -3a .(3)-m m +7. 3.通分: (1)12x 与1y ; (2)a2a +6与a -1a 2-9; (3)a -1a 2+2a -3与1-a 2-4a +2a 2. 解:(1)12x =y 2xy ,1y =2x2xy.(2)a2a +6=a (a -3)2(a +3)(a -3)=a 2-3a 2a 2-18,a -1a 2-9=2(a -1)2(a +3)(a -3)=2a -22a 2-18. (3)a -1a 2+2a -3=2(a -1)2(a +3)(a -1)=2a -22a 2+4a -6,1-a 2-4a +2a 2=1-a 2(a -1)2=-12(a -1)=-(a +3)2(a +3)(a -1)=-a +32a 2+4a -6.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对比的过程,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增强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提高对比、归纳的能力,培养从已学知识中推导新知识的习惯.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5~P13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c b ·d.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b ·d c =a ·db ·c.3.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c 2ab ·a 2b 2c ; (2)y7x ÷-2x .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解答】(1)原式=a 2b 2c 2abc =abc .(2)原式=y 7x ·-x 2=-xy 14x =-y 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a 2-1(a +1)2÷a -1a ,结果正确的是( D )A.12 B .a +1a +2C .a +1aD .a a +12.计算:(1)x 2y x 3·-1y ; (2)a 2-4b 23ab 2·ab a -2b ;(3)x 2-x x -1÷(4-x ); (4)42(x 2-y 2)x ·-x 235(y -x )3.解:(1)原式=-x 2y x 3y =-1x.(2)原式=(a +2b )(a -2b )3ab 2·ab a -2b =a +2b3b .(3)原式=x (x -1)x -1·14-x =x4-x.(4)原式=42(x +y )(x -y )x ·x 235(x -y )3=6x (x +y )5(x -y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已知(a +b -2)2+||1-a =0,求4a 2-ab 16a 2-8ab +b 2·2a 的值.【互动探索】利用已知等式求出a 、b 的值→计算分式的乘法,化简所求式子→代入a 、b 值进行计算.【解答】∵(a +b -2)2+||1-a =0,∴ a +b -2=0,1-a =0.解得a =1,b =1.4a 2-ab 16a 2-8ab +b 2·2a =a (4a -b )(4a -b )2·2a =24a -b. 将a =1,b =1代入上式,得原式=24a -b =24-1=2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后,要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的乘方法则,掌握分式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思考、归纳的过程,归纳出分式的乘法法则,通过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和乘方运算,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的记忆,并了解乘方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分式乘方法则的过程,养成归纳意识,通过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分式的乘方法则和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正确计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8~P13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1.教材第138页“思考”:a b 2=a 2b 2;a b 3=a 3b 3;a b 10=a10b 10.2.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a b n =a nb n . 3.分式的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2x -64-4x +x 2÷(x +3)·(x +3)(x -2)3-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分式混合运算.【解答】原式=2x -64-4x +x 2·1x +3·(x +3)(x -2)3-x=2(x -3)(2-x )2·1x +3·(x +3)(x -2)3-x=2(x -3)(x -2)2·1x +3·(x +3)(x -2)-(x -3)=-2x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时,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依次进行计算.【例2】计算:(1)-2b 2a 33;(2)c 3a 2b 2÷c 4a 3b 2·c a 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当式子里同时有乘除法和乘方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解答】(1)原式=(-2b 2)3(a 3)3=-8b 6a 9.(2)原式=c 6a 4b 2÷c 8a 6b 2·c 4a 4=c 6a 4b 2·a 6b 2c 8·c 4a 4 =c 2a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乘方时,注意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中有乘除法与乘方时,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已知x 3y 22÷-x y 32=6,则x 4y 2的值是( A ) A .6 B .36 C .12 D .32.计算:(1)3ab 22x 3y ·-8xy 9a 2b ÷3x(-4b ); (2)3(x -y )2(y -x )3·(x -y )4÷9y -x ; (3)c 3a 2b 2÷c 4a 3b 2÷a c 4; (4)a -b ab 2·? ????-a b -a 3·(a 2-b 2).解:(1)16b 29ax 3.(2)(x -y )43.(3)c 2a 2. (4)a (a +b )b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许老师讲完了分式的乘除一节后,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若x =-2018,求代数式x 2-4x 2+x +1÷x 2-2x x 3+x 2+x ·1x +2的值.小明通过计算,发现题目中的x =-2018是多余的.你认为小明的发现是否正确?【互动探索】先计算分式乘除运算的值→验证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与x 的关系.【解答】x 2-4x 2+x +1÷x 2-2x x 3+x 2+x ·1 x +2=(x +2)(x -2)x 2+x +1·x (x 2+x +1)x (x -2)·1x +2=1.∴代数式x 2-4x 2+x +1÷x 2-2x x 3+x 2+x ·1x +2的值是一个定值,与x 的取值无关.故小明的发现是正确的.【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将代数式化简后,如果结果是一个常数,那么该代数式的值与其中字母的取值无关.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上册第十五章《分式》第一节《分式》教案
-约分与通分的技巧:学生在约分和通分时,往往不能找到最简公分母,需要教授寻找公分母的技巧和方法。
-分式的混合运算:学生在面对分式的混合运算时,难以掌握运算顺序和法则,需要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逐步突破。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问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举例:难点在于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师应通过以下步骤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a.通过对比整式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b.通过具体例题,展示分式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c.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适应并掌握分式混合运算。
d.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分式约分与通分的应用,使运算过程简化。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教授了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的第一节《分式》。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出与分式相关的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实质,导致后续学习过程中对分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问题的难度,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引入分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学表达形式的简洁性与严谨性;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分式的性质与运算法则中,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方法,形成严密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式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字母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经历探索、思考、类比的过程中,体会分式的意义,感受分式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模型.3.进一步增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分式值为0的字母的取值情况.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小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教学说明】章前画面和上述问题可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选取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及时提出新问题.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刚才大家通过探讨,获得到100602020v v+-,这样的式子,它们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区别在哪里?思考1(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为;若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则宽应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的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应为.思考2 式子S/a、V/S与10/7,200/33有什么区别?它们与10060 2020v v+-,有什么共同点?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感受整式与分式、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形成对分式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巡视全场,引导学生关注所给式子的分子,分母的特征,此时可类比分数分子、分母进行描述.分式: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问题2(1)使分式11x-有意义,则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2)使分式A/B有意义,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再予以总结.【归纳结论】使分式A/B有意义时,必有B≠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整式与分式:【教学说明】教师总结判断分式的依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这里要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x/π是整式.例2填空:(1)当x时,分式23x有意义?(2)当b时,分式153b-有意义?(3)当x ,y 满足关系 时,分式x y x y +-有意义? (4)当x 时,分式231x x + 有意义? 解:(1)由题意有:3x ≠0,故x ≠0,所以当x ≠0时,分式23x 有意义;(2)由题意有:5-3b ≠0,故b ≠5/3,所以当b ≠5/3时,分式153b -有意义;(3)由题意有x-y ≠0,故x ≠y ,所以当x ≠y 时,分式x y x y+-有意义;(4)由题意有x 2+1≠0,因为x 2≥0,x 2+1≥1,故x 为任何数时,分式231x x +有意义.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选取一、两名同学汇报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评论.评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3)、(4)小题进行反思,巩固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认识.例3什么条件下,下列分式的值为0?(1)1x x - ;(2)23m n m n-+ ;(3)()236x x x x --- . 解:(1)由题意有:x-1=0,∴x=1.当x=1时,分母x ≠0,所以当x=1时,分式1x x-的值为0; (2)由题意有:2m-3n=0,∴m=32n ,∴m+n=52n ,又m+n ≠0,即52n ≠0,∴n ≠0,从而在m=32n ≠0时,分式23m n m n-+的值为0; (3)由题意有:x(x-3)=0,∴x=0或x=3,当x=0时,分母x 2-x-6=-6≠0,当x=3时,x 2-x-6=9-3-6=0,故使分式()236x x x x ---的值为0时,x 的值为x=0. 【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讲清楚使分式=0时所必须的条件是:分子=0且分母≠0,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探讨三个问题的结论时,感知分式有意义是确定分式的值的前提条件,然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再由老师给予完整解答,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与反思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上述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4练习,以巩固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问题都可由学生自己总结,选取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系统地对本节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针对学生的疑问,可当堂予以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的内容较少,比较贴近实际生活,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分式,能区分整式与分式,对保证分式有意义、分子分母要同时满足什么条件能很准确地指出来.此外,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分母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教学中可以多出具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感知.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依据分式的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算.2.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在分式通分时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是关键,在分式的约分时应注意将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思考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分式性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新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 A C A A CB BC B B C÷==÷,(A、B、C均为整式,且C≠0)试一试【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完善答案.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通过分子(或分母)的变化特征,来获得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思路,为后面的分式约分和通分作好铺垫.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或分母都不含有“-”号:3.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教学说明】2、3两道小题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处理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法则得到商的符号来完成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的处理办法,第3题应引导学生运用分式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合适倍数来达到目的,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二)分式的约分分式的约分: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如由2122x x x x =--,就是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一般要约去分子和分母中所有公因式,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教学说明】上述定义或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分数的约分和前面的1(1)小题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维方法.试一试4.约分:【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问题结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找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否彻底,是否考虑了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2)是否注意到分式的符号的变化;(3)约分是否彻底等,对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个别指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解答,进行必要的反思.(三)分式的通分思考:联想分数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呢?试一试5.将下列分式通分:【分析】(1)把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而确定最简公分母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系数;②各个分母中所有不同的因式均作为公分母中的一个因式;③所有因式的指数以它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因式中该因式的指数.【教学说明】教学时,给几分钟时间先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边讲边演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分式通分的认识.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知识是难以把握的?你有何想法?【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回顾本节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利用分式的性质来化简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怎样将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成整数,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在约分和通分时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等等,进一步深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8练习以及习题14.1中的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可利用“猜想和验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最好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这样能确保达到一定的练习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在经历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3.在类比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获得分式乘除法法则中,让学生体验由数到式的数学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能用它来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能力.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下列算式:由上述算式,我们知道,分数的乘法法则是;分数的除法法则是.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教学说明】让学生直接由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感知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类比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可以发现分式的乘除法也有相同的运算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把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db c b c=.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c a cb c b d b d÷==.【教学说明】分式的乘除法则可由学生类比分数得到结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新知;教师不必直接给出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进一步地展示下面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问题【教学说明】在教学时,上述三个问题教师可延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一思考,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分别选派2~3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师生共同评析.在问题1中,着重于除式是整式情形,这时应引导学生先将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来参与计算;问题中侧重于运算结果应予以约分化简,必须是最简分式时才算运算结束;问题3侧重于分式的分母、分子是多项式情形,此时应注重于分解因式,以便于约分化简,整个过程都应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的.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分析】本题是分式乘除法,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运用法则,而分式乘除法实质就是约分.【教学说明】本例仍由学生自主探究,抽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寻求解题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在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P138练习第2、3题,在这个过程中,仍可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予以点评.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时,水面的高为多少?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这两个题可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教师应关注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模型的能力及是否能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来完成解答.【答案】可参见教材P135问题1、问题2的解答.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解决具体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乘除不是特别难上的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拿乘法来说,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约分再乘;另一种是先乘再约分.一般应这样处理:如果分子分母全是单项式,就用先乘后约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可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就先约分后相乘.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模式,你觉得哪种容易接受就选择哪种.并且在约分时应教给学生一个不容易错的方法,就是约分后把每个约好的式子写在原来的上(分子)下(分母)方,不约的照抄,最后就看写着结果再相乘,既不容易漏乘,也不容易多乘.分式除法可转变为分式乘法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除的意义.由于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用它们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关分式乘方的运算.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考,感受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乘方运算方法,进一步增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发展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呢?试一试参见教材P138例4.想一想小明同学在计算xy÷yx·xy时,其过程如下:原式=xy÷1=xy,你认为他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延时展示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体会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38“思考”.【归纳结论】参见教材P138最后一段.【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认知,从而感受分式乘方的意义.试一试计算:【教学说明】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最后全班同学一道对两位同学的演示结果进行评析,教师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计算:(1)参见教材P139例5第(2)小题;(2)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2)小题.【分析】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对一些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予以强调,如(-c2d)2=-c4d2或c2d2,(-3c)3=-9c3等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1题.2.计算:(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1)小题;(2)参见教材P146第3题第(4)小题.【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有时间的话,教师予以评价,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能用它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2.经历探究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分式的加减法也是实际需要,进而掌握分式的加减方法.3.进一步增强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即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参见教材P139“问题3”.问题2参见教材P139“问题4”.【教学说明】让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算式分别为11)3(n n ++ 和322121()s s s s s s --- ,教师巡视,对不能尽快得出算式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让学生能自主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40“思考”.【归纳结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教学说明】在师生共同探讨获得分式加减法法则后,教师应强调以下两个问题:①分式加减的最后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②异分母分式加减时,一定要先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参见教材P140例6.解:参见教材P140例6“解”部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参见教材P141“练习”.【教学说明】第1题只须与学生核对答案即可,而第2题建议选三名中等成绩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同学独立探究,然后师生共同评析三位同学的演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强调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1)中的最简公分母;(2)中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分子应适时添加括号,(3)中应先将22a a b- 化为()()a a b a b +- ,再通分等.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时,应关注哪些问题?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用问题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教师可采用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来完成.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从而把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及到分式的加减运算.整个过程中既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也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此外还可以通过把例题的再加工,使学生把错误暴露出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这些课堂内学生的差错会成为学生自己可贵的复习资料.接着可出些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强化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1.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能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3.在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式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加减、乘方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在运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2在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时,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谈谈你的想法.【教学说明】问题1的设置在于巩固上节课学过知识,并能用它解决本节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问题2则是让学生联想到分式乘除、分式加减法则是类比分数而得到的,因而可类比得到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探讨中形成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上述两个例题都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试试,然后教师再予以评讲,例1的(1)题侧重于展示分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而第(2)题进一步强调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教学说明】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教师再行讲解.例1中计算(x2+xy+y2)(x-y)时,若已掌握公式(a2+ab+b2)(a-b)=a3-b3,可直接写出结果x3-y3,如果不知道此公式,可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例2中含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这里教师应该强调:选择一个值代入时,一定要使原代数式有意义,即不能选x为0,1这两个值.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在一块a公顷的稻田上插秧,如果10个人插秧,要用m天完成;如果一台插秧机工作,需比10个人插秧提前3天完成.一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人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同学给予指导,最后予以评讲,让学生在自查中反思,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对照上述两个问题自我反思,既系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又查找问题所在,在与同伴交流中加深认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加减和乘方混合运算,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时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类比前面不含乘方的混合运算.例题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当然,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并暴露问题,再指出问题所在,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对比分析材料.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多。
初中分式的教案
初中分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分式的基本性质3. 分式的运算方法4.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难点:分式的运算规律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式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整式在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a) 分式的概念: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两个整式的商。
b) 分式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及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c)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d) 分式的运算方法:分式的加减法、乘除法及混合运算。
3. 例题解析: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分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分式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注重分式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分式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金牛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课题:15.1.1 从分数到分式参赛教师:李志成时间:2019年11月13日【学习课题】15.1.1 从分数到分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分式值为0。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学习重点】分式的概念。
【学习难点】会求分式有、无意义时;求分式值为零时,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整式?2、什么单项式?什么多项式?二、合作学习:1、引出新知:(1)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应为 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 cm。
<2>、小明用100元钱,买了30本笔记本,则每本笔记本的单价为元;小华用20元钱,购买了a支钢笔,则每支钢笔的单价为元。
(2)教师出题,学生列式;2、探索新知:(4)b 3-51 (1)分数举例;(2)分式举例;(3)探究新知。
3、归纳新知: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B ≠0),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
分式 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4、运用新知: 练习:下列式子中,请在分式后面的( )内打√,否则打×。
(1) ( ) (2) ( ) (3) ( )(4) ( ) (5) ( )(6) ( )(7) ( ) (8) ( )5、探索新知:我们知道,要使分数有意义,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0.例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解:(1)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3x ≠0 ,即x ≠0。
新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 分式15.1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as ,33200,sv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2060小时,所以v+20100=v-2060.3. 以上的式子v+20100,v-2060,as ,s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五、例题讲解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 (2) (3) 1-m m32+-m m 112+-m m 4522--x x x x 235-+23+x x x 57+xx 3217-x x x --21七、课后练习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八、答案:六、1.整式:9x+4, 209y +, 54-m 分式: x 7 , 238y y -,91-x2.(1)x ≠-2 (2)x ≠ (3)x ≠±2 3.(1)x=-7 (2)x=0 (3)x=-1七、1.18x, ,a+b, b a s +,4y x -; 整式:8x, a+b, 4y x -;分式:x80, b a s + 2. X = 3. x=-1课后反思: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x 802332xx x --212312-+x x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么?2.说出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P7例2.填空:[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11例3.约分:[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P11例4.通分:[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a b 56--, yx 3-, n m --2, nm 67--, yx 43---。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全章教案(人教版)
15.1 分 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会求分式的值.(重点)2.理解当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才有意义;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会求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确定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一组图片(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四川通往中原的重要水路,也是秀美壮丽、享誉中外的世界旅游胜地.早在15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留下一段生动的描述:“有时朝发白帝城,暮至江陵,期间千二里,虽乘龙御风,不以疾也.”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1)如果客船早6时从白帝城启航,顺水而下,傍晚6时到达江陵,航程600千米,客船航行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小时?(2)如果客船8小时航行了s 千米,该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如果客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v 千米/小时,江水流动的平均速度为20千米/小时.那么客船顺水而下,航行600千米需多少时间?如果客船逆水航行s 千米,需要多少时间?你能解答情境导入中的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的概念【类型一】 判断代数式是否为分式在式子1a 、2xy π、3a 2b 3c 4、56+x 、x 7+y 8、9x +10y 中,分式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解析:1a 、56+x 、9x +10y这3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其他式子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是整式,而不是分式.故选B.方法总结: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分式,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 【类型二】 探究分式的规律观察下面一列分式:x 3y ,-x 5y 2,x 7y 3,-x 9y4,…(其中x ≠0).(1)根据上述分式的规律写出第6个分式;(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试写出第n (n 为正整数)个分式,并简单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已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次数与系数关系得出答案;(2)利用(1)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答案.解:(1)观察各分式的规律可得:第6个分式为-x 13y 6;(2)由已知可得:第n (n 为正整数)个分式为(-1)n +1×x 2n +1yn ,理由:∵分母的底数为y ,次数是连续的正整数,分子底数是x ,次数是连续的奇数,且偶数个为负,∴第n (n 为正整数)个分式为(-1)n +1×x 2n +1yn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定义以及数字变化规律,得出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类型三】 根据实际问题列分式每千克m 元的糖果x 千克与每千克n 元的糖果y 千克混合成杂拌糖,这样混合后的杂拌糖果每千克的价格为( )A.nx +my x +y 元B.mx +nyx +y 元 C.m +n x +y 元 D.12(x m +y n)元 解析:由题意可得杂拌糖每千克的价格为mx +ny x +y元.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列出代数式.探究点二: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条件【类型一】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x -1(x -1)(x -2)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x ≠1B .x ≠2C .x ≠1且x ≠2D .以上结果都不对解析:∵分式有意义,∴(x -1)(x -2)≠0,∴x -1≠0且x -2≠0,∴x ≠1且x ≠2.故选C.方法总结: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类型二】 分式无意义的条件使分式x3x -1无意义的x 的值是( )A .x =0B .x ≠0C .x =13D .x ≠13解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3x -1≠0,解得x ≠13.则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x =13,故选C.方法总结: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0. 探究点三:分式的值为零、为正或为负的条件若使分式x 2-1x +1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A .-1B .1或-1C .1D .以上都不对解析:由题意得x 2-1=0且x +1≠0,解得x =1,故选C.方法总结: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板书设计从分数到分式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叫做分式.2.分式A B 有无意义的条件:当B ≠0时,分式有意义;当B =0时,分式无意义. 3.分式A B值为0的条件:当A =0,B ≠0时,分式的值为0.本节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完成对分式概念及意义的自主探索;通过“课后练习应用拓展”这一环节发展了学生思维,巩固了课堂知识,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类比过程中获得了解决新知识的途径.在这一环节提问应注意循序性,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台阶式的提问使问题解决水到渠成.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说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重点) 2.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符号法则.(难点)3.理解分式的约分、通分的意义,明确分式约分、通分的理论依据.(重点)4.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难点)一、情境导入中国古代的数学论著中就有对“约分”的记载,如《九章算术》中就曾记载“约分术”,并给出了详细的约分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式化简的相关知识,下面先来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的基本性质【类型一】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变形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一定正确的是( )A.a +3b +3=a b B.a b =acbcC.3a 3b =a bD.a b =a 2b2 解析:A 中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上同时加上3不符合分式的基本性质,故A 错误;B 中当c =0时不成立,故B 错误;C 中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3,分式的值不变,故C 正确;D 中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乘方,不符合分式的基本性质,故D 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类型二】 不改变分式的值,将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不改变分式0.2x +12+0.5x的值,把它的分子、分母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所得结果正确的为( )A.2x +12+5xB.x +54+x C.2x +1020+5x D.2x +12+x解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0.2x +12+0.5x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10得2x +1020+5x .故选C.方法总结:观察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要使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只需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某一个数即可.【类型三】 分式的符号法则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3b 2a ;(2)5y -7x 2;(3)-a -2b 2a +b.解析:在分子的符号,分母的符号,分式本身的符号三者当中同时改变其中的两个,分式的值不变.解:(1)原式=-3b 2a ;(2)原式=-5y 7x 2;(3)原式=-a +2b2a +b.方法总结:这类题目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分子的符号,分母的项的符号,特别是首项的符号当成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探究点二: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类型一】 判定分式是否是最简分式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A.2a 2+a ab B.6xy 3aC.x 2-1x +1D.x 2+1x +1解析:A 中该分式的分子、分母含有公因式a ,则它不是最简分式.错误;B 中该分式的分子、分母含有公因数3,则它不是最简分式.错误;C 中分子为(x +1)(x -1),所以该分式的分子、分母含有公因式(x +1),则它不是最简分式.错误;D 中该分式符合最简分式的定义.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公因式.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观察有无公因式.【类型二】 分式的约分约分:(1)-5a 5bc 325a 3bc 4;(2)x 2-2xyx 3-4x 2y +4xy 2. 解析:先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公因式约去. 解:(1)-5a 5bc 325a 3bc 4=5a 3bc 3(-a 2)5a 3bc 3·5c =-a25c; (2)x 2-2xy x 3-4x 2y +4xy 2=x (x -2y )x (x -2y )2=1x -2y. 方法总结:约分的步骤:(1)找公因式.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2)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类型三】 分式的通分通分:(1)b 3a 2c 2,c -2ab ,a5cb 3; (2)1a 2-2a ,a a +2,1a 2-4. 解析:确定最简公分母再通分.解:(1)最简公分母为30a 2b 2c 2,b 3a 2c 2=10b 430a 2b 3c 2,c -2ab =-15ab 3c 330a 2b 3c 2,a 5cb 3=6a 3c30a 2b 3c2;(2)最简公分母为a (a +2)(a -2),1a 2-2a =a 2+2a a (a +2)(a -2),aa +2=a 3-2a 2a (a +2)(a -2),1a 2-4=aa (a +2)(a -2).方法总结:通分的一般步骤:(1)确定分母的最简公分母.(2)用最简公分母分别除以各分母求商.(3)用所得到的商分别乘以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同分母的分式.三、板书设计分式的基本性质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及分式本身,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符号,分式的值不变;若只改变其中一个的符号或三个全变号,则分式的值变成原分式值的相反数.本节课的流程比较顺畅,先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然后顺势探究分式变号法则.在每个活动中,都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例题示范、方法指导和变式练习.一步一步的来完成既定目标.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和谐、高效.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1.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提高联想能力和推理能力.(重点)2.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并能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列运算: 23×45=2×43×5 57×29=5×27×9,23÷45=23×54=2×53×4 57÷29=57×92=5×97×2. 以上是以前学习的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分别是什么? 今天我们仿照分数的乘除来研究分式的乘除.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式的乘法计算:(1)ab 22c 2·4cd -3a 2b 2; (2)x 2+3x x 2-9·3-x x +2.解析:找出公因式,然后进行约分,约分时能分解因式的先分解因式.解:(1)ab 22c 2·4cd -3a 2b 2=-ab 2·4cd 2c 2·3a 2b 2=-4ab 2cd 6a 2b 2c 2=-2d3ac; (2)x 2+3x x 2-9·3-x x +2=x (x +3)(x +3)(x -3)·3-x x +2=x x -3·-(x -3)x +2=-xx +2.方法总结: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法,直接按“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进行运算,其运算步骤为:(1)符号运算;(2)按分式的乘法法则运算;(3)各分式中的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先因式分解,再约分.探究点二:分式的除法【类型一】 利用分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计算:(1)-3xy ÷2y23x ;(2)(xy -x 2)÷x -yxy. 解析:先将除法变为乘法,再利用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做乘法运算时要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再约分.解:(1)-3xy ÷2y 23x =-3xy ·3x 2y 2=-9x22y ;(2)(xy -x 2)÷x -y xy =(xy -x 2)·xy x -y =-x (x -y )·xy x -y=-x 2y . 方法总结:确定商的符号,再把除式的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与被除式相乘.【类型二】 分式的化简求值先化简,再求值: (1)3x +3y 2x 2y ·4xy 2x 2-y 2,其中x =12,y =13;(2)x 2-x x +1÷x x +1,其中x =3+1.解析:(1)利用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化简.(2)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化简,然后代入求值.解:(1)原式=3(x +y )2xy ·x ·2xy ·2y (x +y )(x -y )=6y x (x -y ),当x =12,y =13时,原式=24;(2)原式=x 2-x x +1·x +1x =x (x -1)x +1·x +1x=x -1,当x =3+1时,原式= 3.方法总结:根据分式乘除法法则将代数式进行计算化简,再代入求值.【类型三】 根据分式的除法,判断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若式子x +1x +2÷x +3x +4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x ≠-4 B .x ≠-2C .x ≠-2,x ≠-3,x ≠-4D .x ≠-2,x ≠-3 解析:∵x +3x +4≠0,x +2≠0,∴x +3≠0且x +4≠0,解得x ≠-2,x ≠-3,x ≠-4,故选C.方法总结:在分式的除法中,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时要使被除式的分母不为0,同时还要使除式的分子、分母不为0.【类型四】 分式乘除法的应用老王家种植两块正方形土地,边长分别为a 米和b 米(a ≠b ),老李家种植一块长方形土地,长为2a 米,宽为b 米.他们种的都是花生,并且总产量相同,试问老王家种植的花生单位面积产量是老李家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解析:不妨设花生的总产量是1,老王家种植的总面积为(a 2+b 2)平方米,老李家种植的总面积为2ab 平方米,分别求出单位面积产量,再相除即可.解:设花生的总产量是1,1a 2+b 2÷12ab =2aba 2+b 2(倍). 答:老王家种植的花生单位面积产量是老李家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的2aba 2+b 2倍.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分式乘除运算的运用,注意理清题意,正确列式计算即可. 三、板书设计分式的乘除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除.本节是从分数的乘除法则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归纳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则.这种温故而知新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而且能体现由数到式的发展过程.在学生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时,要求他们分别用文字和式子两种形式进行表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则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又由浅到深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这样学生就会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1.理解并记住分式乘方的法则.(重点)2.能运用乘方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运算.(重点)3.能分清乘方、乘除的运算顺序,进行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难点)一、情境导入复习乘方的意义:a m=a ×a ×a ×a ×…×a,\s \do 4(m 个)) (m 为正整数),指出底数a 可以代表一个数,一个整式或代数式,也可以是一个分式,当底数为分式,m 为正整数时,(b a)m表示分式的乘方.那么,分式的乘方怎么计算呢?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计算:a -1a +2·a 2-4a 2-2a +1÷1a 2-1.解析:先将除法变为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解:原式=a -1a +2·(a +2)(a -2)(a -1)2·(a +1)(a -1)1=(a -2)(a +1)=a 2-a -2. 方法总结:分式乘除混合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分式除法法则把除法变成乘法;(2)进行约分,计算出结果.特别提醒:分式运算的最后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探究点二:分式的乘方【类型一】 分式的乘方运算下列运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 .(8a 2bx 26ab 2x )2=(4ax 3b )2=16a 2x 29b2B .[-(x 32y )2]3=-(x 32y )6=-x 1864y 6C .[y -x (x -y )2]3=(1y -x )3=1(y -x )3D .(-x n y 2n )n =x 2ny3n解析:A、B、C计算都正确;D中(-x ny2n )n=(-1)nxn2y2n2,原题计算错误.故选D.方法总结:分式的乘方就是分子、分母分别乘方,最后化为最简分式.【类型二】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计算:(1)(-x2y)2·(-y2x)3·(-1x)4;(2)(2-x)(4-x)x2-16÷(x-24-3x)2·x2+2x-8(x-3)(3x-4).解析:(1)先算乘方,然后约分化简,注意符号;(2)先算乘方,再将除法转换为乘法,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化简.解:(1)原式=x4y2·(-y6x3)·1x4=-y4x3;(2)原式=(x-2)(x-4)(x+4)(x-4)·(3x-4)2(x-2)2·(x-2)(x+4)(x-3)(3x-4)=3x-4x-3.方法总结:进行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时,要严格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注意结果一定要化成一个整式或最简分式的形式.【类型三】分式乘方的应用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43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求:(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多少?解析:(1)根据体积公式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果得出即可;(3)求出两体积的比即可.解:(1)西瓜瓤的体积是43π(R-d)3;整个西瓜的体积是43πR3;(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43π(R-d)343πR3=(R-d)3R3.方法总结:本题能够根据球的体积,得到两个物体的体积比即为它们的半径的立方比是解此题的关键.【类型四】分式的化简求值化简求值:(2xy2x+y)3÷(xy3x2-y2)2·[12(x-y)]2,其中x=-12,y=23.解析:按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化简,再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原式=8x 3y 6(x +y )3·(x +y )2(x -y )2x 2y 6·14(x -y )2=2x x +y .将x =-12,y =23代入,得原式=-6.方法总结: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将原式化为最简形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三、板书设计分式的乘方1.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2.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在分式乘方的教学中,通过回忆乘方的定义,让学生利用乘方的定义和分式的乘除法则进行一些具体的计算,进而归纳出分式的乘方法则,再通过一组练习加深对乘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对运算法则的推理过程占了相当多的时间,因此,对基本法则的理解和熟练程度还有待在后续的练习中予以加强.15.2.2 分式的加减 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分式加减法法则.(重点)2.会利用分式加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计算.(难点)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说出12x 2y3,13x 4y2,19xy2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2.你能举例说明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吗?仿照分数加法与减法的法则,你会做以下题目吗?(1)1x +3x ;(2)2xy +4xy -5xy.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分式加减法.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计算:(1)a 2+1a +b -b 2+1a +b ;(2)2x -1+x -11-x.解析:按照同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运算.解:(1)a 2+1a +b -b 2+1a +b =a 2+1-(b 2+1)a +b =a 2+1-b 2-1a +b =a 2-b 2a +b =(a +b )(a -b )a +b =a -b ;(2)2x -1+x -11-x =2x -1-x -1x -1=2-(x -1)x -1=3-x x -1. 方法总结:(1)当分子是多项式,把分子相减时,千万不要忘记加括号;(2)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必须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3)当两个分式的分母互为相反数时可变形为同分母的分式.探究点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类型一】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计算:(1)x 2x -1-x -1;(2)x +2x 2-2x -x -1x 2-4x +4. 解析:(1)先将整式-x -1变形为分母为x -1的分式,再根据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2)先通分,然后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最后要注意将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解:(1)x 2x -1-x -1=x 2x -1-x 2-1x -1=1x -1;(2)x +2x 2-2x -x -1x 2-4x +4=(x +2)(x -2)x (x -2)2-x (x -1)x (x -2)2=x 2-4-x 2+x x (x -2)2=x -4x 3-4x 2+4x. 方法总结: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如果是异分母分式,则必须先通分,把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相加减.【类型二】 分式的化简求值先化简,再求值:3x -3-18x 2-9,其中x =2016. 解析:先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后约分化简,最后代入求值. 解:原式=3x -3-18(x +3)(x -3)=3(x +3)-18(x +3)(x -3)=3(x -3)(x +3)(x -3)=3x +3,当x =2016时,原式=32019.方法总结: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通分和化简. 【类型三】 分式的简便运算已知下面一列等式: 1×12=1-12;12×13=12-13; 13×14=13-14;14×15=14-15;… (1)请你从左边这些等式的结构特征写出它的一般性等式; (2)验证一下你写出的等式是否成立;(3)利用等式计算:1x (x +1)+1(x +1)(x +2)+1(x +2)(x +3)+1(x +3)(x +4).解析:(1)观察已知的四个等式,发现等式的左边是两个分数之积,这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后面一个分数的分母比前面一个分数的分母大1,并且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与等式的序号相等,等式的右边是这两个分数之差,据此可写出一般性等式;(2)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验证;(3)根据(1)中的结论求解.解:(1)1n ·1n +1=1n -1n +1;(2)∵1n -1n +1=n +1n (n +1)-n n (n +1)=1n (n +1)=1n ·1n +1,∴1n ·1n +1=1n -1n +1;(3)原式=(1x -1x +1)+(1x +1-1x +2)+(1x +2-1x +3)+(1x +3-1x +4)=1x -1x +4=4x 2+4x. 方法总结:本题是寻找规律的题型,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规律要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入手,防止片面总结出错误结论.【类型四】关于分式的实际应用在下图的电路中,已测定CAD 支路的电阻是R 1,又知CBD 支路的电阻R 2比R 1大50欧姆,根据电学有关定律可知总电阻R 与R 1、R 2满足关系式1R =1R 1+1R 2,试用含有R 1的式子表示总电阻R .解析:由题意知R 2=R 1+50,代入1R =1R 1+1R 2,然后整理成用R 1表示R 的形式.解:由题意得R 2=R 1+50,代入1R=1R 1+1R 2得1R =1R 1+1R 1+50,则R =11R 1+1R 1+50=12R 1+50R 1(R 1+50)=R 1(R 1+50)2R 1+50.方法总结:此题属于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熟练掌握分式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分式的加法与减法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式子表示为a c ±b c =a ±bc.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dbd±bc bd =ad ±bcbd.从分数加减法引入,类比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最关键的是法则的探究,重点是法则的运用,易错点是分母互为相反数,要化成同分母分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变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独立进行自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进行解决.第2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1.掌握分式加减乘除法的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重点) 2.能够运用分式加减乘除法则来解决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1.说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类比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同学们能说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吗?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分式的混合运算.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类型一】 分式的化简计算: (1)(3a a -3-a a +3)·a 2-9a ;(2)(x +xx 2-1)÷(2+1x -1-1x +1). 解析:(1)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1)原式=3a 2+9a -a 2+3a (a +3)(a -3)·(a +3)(a -3)a=2a +12;(2)原式=x 3(x +1)(x -1)÷2x 2-2+x +1-x +1(x +1)(x -1)=x 3(x +1)(x -1)·(x +1)(x -1)2x 2=x2. 方法总结: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类型二】 分式的化简求值先化简代数式x 2-2x +1x 2-1÷(1-3x +1),再从-4<x <4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x 代入求值.解析: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运算,再把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进行约分化简,最后从x 的取值范围内选取一数值代入即可.解:原式=(x -1)2(x +1)(x -1)÷(x +1x +1-3x +1)=(x -1)2(x +1)(x -1)×x +1x -2=x -1x -2,令x=0(x ≠±1且x ≠2),得原式=12.方法总结:把分式化成最简分式是解题的关键,通分、因式分解和约分是基本环节,注意选数时,要求分母不能为0.【类型三】 利用公式变形对分式进行化简已知a +1a=5,求a 2a 4+a 2+1的值.解析:本题若先求出a 的值,再代入求值,显然现在解不出a 的值,如果将a 2a 4+a 2+1的分子、分母颠倒过来,即求a 4+a 2+1a 2=a 2+1+1a 2的值,再利用公式变形求值就简单多了.解:因为a +1a =5,所以(a +1a )2=25,即a 2+1a 2=23,所以a 4+a 2+1a 2=a 2+1+1a2=23+1=24.所以a 2a 4+a 2+1=124.方法总结:利用x 和1x互为倒数的关系,沟通已知条件与所求未知代数式的关系,可以使一些分式求值问题的思路豁然开朗,使解题过程简洁.【类型四】 分式混合运算的应用甲、乙两人同时在同一个超市分两次购买同一种水果,甲每次都买了20千克水果,乙每次都用20元去买水果.两次水果的价格分别为a 元/千克和b 元/千克(a 、b 为正整数且a ≠b ).(1)甲、乙两人所购水果的平均价格各是多少? (2)谁的购买方式更合算?请说明理由.解析:(1)用总钱数除以总质量即可表示出各自的平均价格;(2)利用作差法求出甲平均价格减去乙平均价格得到差大于0,可得出乙更合算.解:(1)甲的平均价格为20a +20b 20+20=a +b 2;乙的平均价格为20+2020a +20b=2aba +b;(2)甲的平均价格-乙的平均价格为a +b2-2ab a +b =(a +b )22(a +b )-4ab 2(a +b )=(a -b )22(a +b ),∵a ≠b ,∴(a -b )22(a +b )>0,∴甲的平均价格>乙的平均价格,则乙的购买方式更合算.方法总结:灵活运用作差法判断两个式子的大小,要掌握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板书设计 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遇到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例题和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并提高运算能力.但与整式、分数的运算相比,分式的运算步骤多,符号变化复杂,所以在增加例题和习题时,要注意控制难度,特别是不要在分子、分母的因式分解上增加难度.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基本的练习,弄清运算依据,做到步步有据,降低计算的错误率.15.2.3 整数指数幂1.理解负整数指数幂.(重点)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难点)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重点)一、情境导入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为a m ÷a n =a m -n,有一个附加条件:m >n ,即被除数的指数大于除数的指数.当被除数的指数不大于除数的指数,即m =n 或m <n 时,情况怎样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3-2=-6 B .3-2=0.03 C .3-2=-19 D .3-2=19解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可知3-2=132=19.故选D.方法总结:负整数指数幂等于对应的正整数指数幂的倒数.探究点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类型一】 整数指数幂的化简计算:(1)(x 3y -2)2;(2)x 2y -2·(x -2y )3; (3)(3x 2y -2)2÷(x -2y )3;(4)(3×10-5)3÷(3×10-6)2.解析:先进行幂的乘方,再进行幂的乘除,最后将整数指数幂化成正整数指数幂.解:(1)原式=x 6y -4=x 6y4;(2)原式=x 2y -2·x -6y 3=x -4y =y x4;(3)原式=9x 4y -4÷x -6y 3=9x 4y -4·x 6y -3=9x 10y -7=9x10y7;(4)原式=(27×10-15)÷(9×10-12)=3×10-3=31000.方法总结: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范围后,计算的最后结果常化为正整数指数幂.【类型二】 比较数的大小若a =(-23)-2,b =(-1)-1,c =(-32)0,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a >c >bC .c >a >bD .b >c >a解析:∵a =(-23)-2=(-32)2=94,b =(-1)-1=-1,c =(-32)0=1,∴a >c >b ,故选B.方法总结:关键是熟悉运算法则,利用计算结果比较大小.当底数是分数时,只要把分子、分母颠倒,负指数就可变为正指数.【类型三】 0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中底数的取值范围若(x -3)-2(3x -6)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3B .x ≠3且x ≠2C .x ≠3或x ≠2D .x <2解析:根据题意,若(x -3)0有意义,则x -3≠0,即x ≠3.(3x -6)-2有意义,则3x -6≠0,即x ≠2,所以x ≠3且x ≠2.故选B.方法总结:任意非0数的0指数幂为1,底数不能为0. 【类型四】 含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与绝对值的混合运算计算:-22+(-12)-2+(2016-π)0-|2-3|.解析:分别根据有理数的乘方、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及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出各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分式:从分数到分式》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分式:从分数到分式》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分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能够识别并构造简单的分式。
2.数学思维:通过分数到分式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代数表达能力。
3.问题解决: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为分式模型,初步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未知、勇于挑战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分数与分式的联系与区别。
•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
•识别并构造简单的分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到分式的抽象过程,把握其本质特征。
•灵活运用分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多个变量的复杂情境。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分数与分式的对比图、分式实例展示)•教科书及配套习题集•黑板与粉笔•学生练习本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分数与分式的联系、分式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对比法:通过分数与分式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其异同点。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分式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数到分式的过渡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创设一个与分数相关的生活情境(如分配糖果、计算比例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问题引出:提出一个稍微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多个变量或需要更一般化的表示方法,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
新课教学1.分数与分式的联系与区别•对比讲解:从形式、意义、应用范围等方面对比分数与分式的异同点。
•实例展示:给出几个分数与分式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区分并说明理由。
2.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定义阐述:明确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强调分子、分母及除法的意义。
•形式分析:分析分式的基本形式,指出其中的关键要素(如分母不能为0)。
3.识别与构造分式•例题演示:给出几个实际问题或数学表达式,引导学生识别其中的分式结构,并尝试构造新的分式。
初中数学分式 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分式是形如 a/b 的表达式,其中 a 和 b 是整式,b 不为零。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 分式的运算法则:(1)分式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通分后相加(减)。
(2)分式的乘除法:分子乘(除)以分子,分母乘(除)以分母。
4.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 难点:分式的运算法则的应用,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 新课讲解:(1)介绍分式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分式的含义。
(2)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这些性质。
(3)讲解分式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和掌握这些法则。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分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式解决这些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课后实践,观察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教学设计(共1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教学设计(共1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是学生在学习了实数、代数式、方程等知识后,进一步拓展数学知识的一个章节。
分式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
本章主要内容有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分式的性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了解分式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函数、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实数、代数式、方程等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式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分式的运算和性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的概念,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分式的性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运算方法,了解分式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式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分式的性质。
2.难点:分式的运算规律、分式的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清晰、简洁的教学PPT,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分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全章教案(21页,含反思)
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 1.1从分数到分式1.以描绘实质问题中的数目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观点,成立数学模型,并理解分式的观点.2.能够经过分式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分式存心义的条件.要点理解分式存心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娴熟地求出分式存心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一、复习引入1. 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2. 判断以下各式中 ,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① 8m + n ;② 1+ x + y 2;③ a 2 b +ab 2a +b 2;⑥3;⑦3x 2- 43 ;④ ;⑤ a 2+ b 2 .32x 2+ 2x +12x二、研究新知1. 分式的定义(1) 学生看教材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千米 /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 90 千米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剖析:设江水的流速为 v 千米 / 时.轮船顺流航行 90 千米所用的时间为90小时 ,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时间为60小时,30+ v 30- v所以 90 = 60.30+ v 30- v(2) 学生达成教材第 127 页“思虑”中的题.察看:以上的式子 9060S V30+ v ,30-v , a , s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发现 ,这些式子都像分数相同都是AB (即 A ÷B) 的形式.分数的分子 A 与分母 B 都是整数 ,而这些式子中的 A , B 都是整式 ,并且 B 中都含有字母.A归纳:一般地 ,假如 A ,B 表示两个整式 ,并且 B 中含有字母 ,那么式子 B 叫做分式. 稳固练习:教材第 129 页练习第 2 题.2. 自学教材第 128 页思虑:要使分式存心义 ,分式中的分母应知足什么条件?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 ,因为除数不可以为 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可以为 0,即当 B ≠ 0 时,分 式 A才存心义.B学生自学例 1.例 1以下分式中的字母知足什么条件时分式存心义?2 ;(2) x; (3) 1 ; (4)x +y (1) 3xx - 1 5- 3bx - y.解: (1)要使分式 3x 2存心义 ,则分母 3x ≠ 0,即 x ≠ 0;(2) 要使分式x存心义 ,则分母x - 11(3) 要使分式存心义 ,则分母 5- 3bx + y(4) 要使分式 x - y 存心义 ,则分母x - 1≠ 0,即 x ≠ 1;55- 3b ≠ 0,即 b ≠ ;x - y ≠ 0,即 x ≠ y.思虑:假如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 ,分式无心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稳固练习:教材第 129 页练习第 3 题. 3. 增补例题:当 m 为何值时 ,分式的值为 0?m ;(2) m - 2; (3) m 2- 1(1) m - 1 m + 3 m + 1 .思虑:当分式为 0 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各知足什么条件?剖析:分式的值为 0 时,一定同时知足两个条件: (1) 分母不可以为零;(2)分子为零.答案: (1)m = 0; (2)m = 2; (3)m = 1. 三、归纳总结 1. 分式的观点.2. 分式的分母不为 0 时,分式存心义;分式的分母为 0 时,分式无心义.3.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分母不可以为零; (2) 分子为零.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2, 3 题.在引入分式这个观点从前先复习分数的观点,经过类比来自主研究分式的观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也培育学生利用类比转变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5. 1.2 分式的基天性质 (2 课时 )第 1 课时分式的基天性质1.认识分式的基天性质,灵巧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2.会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求分式变形中的符号法例.要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天性质.难点灵巧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变形.一、类比引新 1. 计算:(1) 5 2 4 8× 15 ; (2) ÷ .6 5 15 思虑:在运算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性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回答:运用了分数的基天性质. 2. 你能说出分数的基天性质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分数的值不变.3. 试试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天性质:小组议论沟通如何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天性质,而后写出分数的基天性质的字母表达式.a = a ·c a = a ÷cb b ·c , b b ÷c .( 此中 a , b ,c 是实数 ,且 c ≠ 0) 二、研究新知1. 分式与分数也有近似的性质 ,你能说出分式的基天性质吗?分式的基天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 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性质吗? AA ·C A A ÷CB = B ·C , B = B ÷C .(此中 A , B ,C 是整式 ,且 C ≠ 0)如 x = 1, b =ab2,你还可以举几个例子吗?2x 2 a a回首分数的基天性质 ,让学生类比写出分式的基天性质 ,这是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试试着用式子表示分式的性质 ,增强对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的培育.2. 想想以下等式成立吗?为何?- a a ; - a a a= = =- . - b b b - b b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议论、沟通、总结.例 1 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以下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 2a- 3x- x 2(1) - 3a ; (2) 2y ; (3)- y.例 2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以下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x + 1 2- x - x - 1(1) - 2x - 1; (2)- x 2+ 3;(3) x + 1 .指引学生在达成习题的基础长进行归纳 ,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变号法例.例 3填空:x 3( ) 3x 2+ 3xy=x + y;= y,( )(1) xy6x 2(),2a -2 ( ) .(b ≠ 0)(2)1=2b = 2aba b a a bx 3解: (1)因为 xy 的分母 xy 除以 x 才能化为 y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 ,依据分式的基天性 质,分子也需除以 x ,即x 3= x 3 ÷x =x 2. xy xy ÷ x y相同地 ,因为 3x 2+ 3xy的分子 3x 2+3xy 除以 3x 才能化为 x + y ,所以分母也需除以 3x ,6x 2即3x 2+ 3xy(3x 2+ 3xy ) ÷( 3x ) x + y6x 2=6x 2 ÷( =2x.3x )所以 ,括号中应分别填入 x 2和 2x.(2) 因为 ab1的分母 ab 乘 a 才能化为 a 2b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 ,依据分式的基天性质 ,分子也需乘 a ,即1 = 1·a = a2 . ab ab ·a a b2a - b相同地 ,因为a2 的分母 a 2乘 b 才能化为 a 2b ,所以分子也需乘 b ,即2a - b ( 2a -b ) ·b 2ab -b 22 == 2.a a 2 ·b a b所以 ,括号中应分别填 a 和 2ab - b 2.在解决例题 1, 2 的第 (2)小题时 ,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察看等式两边的分母发生的变化,再思虑分式的分子如何变化;在解决例2 的第 (1)小题时 ,教师指引学生察看等式两边的分子发生的变化 ,再思虑分式的分母随之应当如何变化.三、讲堂小结1. 分式的基天性质是什么? 2. 分式的变号法例是什么?3. 如何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整理知识、理顺思想. 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4, 5 题.经过算数中分数的基天性质,用类比的方法给出分式的基天性质,学生接受起来其实不感觉困难,但要要点重申分子分母同乘 (或除 )的整式不可以为零,让学生养成谨慎的态度和习惯.第 2 课时分式的约分、通分1.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理解分式约分、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观点.2.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掌握分式约分、通分的方法与步骤.要点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正确地进行分式的约分与通分.难点通分时最简分分母确实定;运用通分法例将分式进行变形.一、类比引新1.在计算56×152时,我们采纳了“约分”的方法,分数的约分约去的是什么?分式a+ b相等吗?为何?aba2+ab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分式a2b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a,其实不改变分式的值a+ b获得. a2+ ab a2b,,能够教师点拨:分式a2+ ab能够化为a+ b__分式的约分 __.a2b ab ,我们把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4 64 62. 如何计算 5+ 7?如何把 5,7通分?近似的 ,你能把分式 a, c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吗?b d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本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__分式的通分 __.二、研究新知- 25a 2bc 3;(2) x 2- 9; 1. 约分: (1) 15ab 2c x 2+ 6x +9 6x 2- 12xy + 6y 2 (3) 3x -3y .剖析:为约分 ,要先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2322解: (1) - 25a bc =- 5abc ·5ac =-5ac ;15ab 2c5abc · 3b 3bx 2- 9 ( x + 3)( x - 3) x - 3(2)x2+= (x + 3) 2 =;6x +9x + 36x 2- 12xy + 6y 2 6( x - y )2(3)3x -3y==2(x - y).3(x - y )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 ,则常常需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 ) ,然后才能进行约分. 约分后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 ,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 __最简分式 __.( 不 能再化简的分式 )2. 练习:约分:2ax 2y ; - 2a ( a +b ) ( a - x ) 2 2- 4 ; m 2- 3m 2-13b ( a +b ) ; ; x ; 99.3axy 2 ( x -a ) 3 xy + 2y9- m 298学生先独立达成 ,再小组沟通 ,集体校正.3. 议论:分式1 , 114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3 22 3, 6xy2x y z 4x y提出最简公分母观点.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 ,它叫做最简公分母.学生议论、小组沟通、总结得出求最简公分母的步骤:(1) 系数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 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 相同字母 (或因式 )的幂取指数最大的;(4) 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 (或因式 )的最高次幂的积 (此中系数都取正数 ) 即为最简公分母.4. 通分: (1) 32 与a -2 b; (2) 2x 与 3x .2a b ab c x - 5 x + 5 剖析:为通分 ,要先确立各分式的公分母.解: (1)最简公分母是 2a 2b 2c.33·bc 3bc2a 2b = 2a 2b · bc =2a 2b 2 c , a - b ( a -b ) ·2a 2a 2 -2abab 2c =ab 2c · 2a = 2a 2b 2c .(2) 最简公分母是 (x - 5)(x + 5) .2x=2x( x+ 5)=2x2+ 10xx- 5 ( x- 5)( x+ 5)x2- 25,3x =3x( x- 5)= 3x2- 15x x+ 5 ( x+ 5)( x- 5)x2- 25. 5.练习:通分: (1) 12与 5 ; (2) 21与 2 1 ; (3) 12与2x.3x 12xy x + x x - x (2- x)x - 4教师指引:通分的要点是先确立最简公分母;假如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将分母分解因式,再按上述的方法确立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学生板演并互批实时纠错.6.思虑:分数和分式在约分和通分的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做法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让学生议论、沟通,师生共同作以小结.三、讲堂小结1.什么是分式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什么是最简分式?2.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什么是最简公分母?3.本节课你还有哪些迷惑?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6, 7 题.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式的基天性质后学的,要点是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正确的约分和通分,约分时要注意必定要约成最简分式,娴熟运用因式分解;通分时要将分式变形后再确立最简公分母.15. 2分式的运算15. 2.1分式的乘除(2课时)第 1 课时分式的乘除法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例.2.运用法例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相关的实质问题.要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导入1. 分数的乘除法的法例是什么?2. 计算: 3 × 15 ; 3 155 12 ÷ .5 2由分数的运算法例知3 15 = 3× 15 315 3 × 2 = 3× 2× 12 5× 12 ; ÷ = 15 .5 5 2 5 5× 153. 什么是倒数? 我们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 ,关于分式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二、研究新知问题 1:一个水平搁置的长方体容器 ,其容积为 V ,底面的长为 a ,宽为 b 时,当容器的水占容积的 m时,水面的高度是多少?n问题 2:大拖沓机 m 天耕地 a hm 2,小拖沓机 n 天耕地 b hm 2,大拖沓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沓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问题 1 求容积的高 V m,问题 2 求大拖沓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沓机的工作效率的 a b ·÷ 倍.ab nm n依据上边的计算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对分式的乘除法的法例是什么?分式的乘法法例:分式乘分式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式的除法法例:分式除以分式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地点后,与被除式相乘.a ca ·c a c a d a ·d·=; ÷ = ·=.b d b ·d b d bc b ·c 三、举例剖析例 1 计算:4x y ab 3 - 5a 2b 2(1) 3y ·2x 3; (2)2c 2÷4cd.剖析:这道例题就是直策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例进行运算.应当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 ,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相同 ,先判断运算符号 ,再计算结果.解: (1)4xy = 4xy = 2 ;3y ·36x 3y 3x 22x(2) ab 3- 5a 2b 2 ab 34cd 4ab 3cd 2bd2c 2÷ = 2· 2 2=- 2 2 2=- .4cd 2c - 5a b 10a b c 5ac 例 2 计算:a 2- 4a +4 a - 1(1) a 2- 2a +1·a 2- 4;1 1(2) 49-m 2÷ m 2- 7m . 剖析:这两题是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状况 ,第一要因式分解 ,而后运用法例.( a -2) 2 a - 1 a - 2解: (1)原式 ( a -1) 2· ( a + 2)( a - 2)= ( a -1)( a + 2) ;(2) 原式 1 1÷( 7- m )( 7+ m ) m ( m - 7)= 1 m ( m - 7) =- m7+m ) · 1 .( 7- m )( m + 7例 3 “丰产 1 号”小麦试验田边长为 a 米 (a > 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 ,“丰产 2 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 (a - 1)米的正方形 ,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 500 千克.(1) 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 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剖析:此题的实质是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用.解: (1)略.500500 500 a 2- 1 a + 1 (2) ( a -1) 2÷ a 2- 1=( a - 1) 2· 500 =a - 1.“丰产 2 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产1 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a + 1倍.a - 1四、随堂练习1. 计算: (1) c 2 · a 2b 2 (2)- n 2 · 4m 2 y 2; 2m 5n 3;(3) ÷(- );ab c 7x x 2ya 2- 4 a 2- 1 (4) - 8xy ÷ ; (5)- 2 ·2 4a + 4 ;5x a -2a + 1 a +y 2- 6y + 9(6)÷(3- y).y + 2答案: (1)abc ; (2)- 2m; (3)- y; (4)- 20x 2;(5) ( a + 1)( a - 2) ;(6) 3- y 5n 14-( a - 1)( a + 2) y + 2 . 2. 教材第 137 页练习 1, 2,3 题.五、讲堂小结(1) 分式的乘除法法例; (2) 运用法例时注意符号的变化;(3) 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4) 步骤要完好 ,结果要最简.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分母既可保持乘积的形式,也能够写成一个多项式 ,如 ( a - 1) 2 a 2- 2a + 1或 a .a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1, 2 题.本节课从两个拥有实质背景的问题出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分式的乘除法是由实质需要产生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从分数的乘除法例的角度指引学生经过察看、研究、归纳总结出分式的乘法法例.有益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能表现由数到式的发展过程.第 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淆运算1.进一步娴熟分式的乘除法法例,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混淆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要点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淆运算.难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淆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确实定.一、复习引入1.分式的乘除法法例.分式的乘法法例: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用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的除法法例: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地点后,与被除式相乘.2.乘方的意义:a n= a·a·a· ·a(n 为正整数 ).二、研究新知例 1(教材例 4) 计算2x 3 x÷·.5x- 3 25x 2- 9 5x + 3解:2x 3·x÷+ 3 5x-3 25x 2- 9 5x25x 2- 9x (先把除法一致成乘法运算 )= 2x ·3 · 5x - 3 5x+3 2x 2 =3 .( 约分到最简公式 ) 分式乘除运算的一般步骤:(1) 先把除法一致成乘法运算;(2) 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 确立分式的符号 ,而后约分;(4) 结果应是最简分式.1. 由整式的乘方引出分式的乘方,并由特别到一般地指引学生进行归纳.2(1)( a )2=a a= a2;bb ·b b↑↑由乘方的意义 由分式的乘法法例(2) 同理:a 3 a a aa 3( )= ··= 3;b b b b ba n a a aa · a · · an 个a n( ) = ·· ·n个== n .b b b bb · b · · bn 个 b2. 分式乘方法例:n分式: (a b )n = ab n .(n 为正整数 )文字表达: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3. 当前为止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例都有什么?(1)a n · a n = a m +n ; (2)a m ÷ a n = a m -n ;(3)(a m ) n =a mn ;(4)(ab) n = a n b n ;a a n(5)( b )n= b n . 三、举例剖析 例2计算:- 2a 2b(1)( 3c )2;2a b3÷2a· (c2(3)( - x 2 y 2 )3÷ y )4;y )2· (- x (-x a 2- b 2 a - b(4) 22÷ () 2.a + ba + b22 4 2(- 2a b )=4a b 2 ;解: (1)原式= ( 3c ) 29ca 6b 3 d 3c 2a 3b 3 (2) 原式= -c 3d 9· 2a ·4a 2=- 8cd 6;46 4(3) 原式=x · (- y x =- x 5; y 2x 3)·4y(4) 原式= ( a + b )( a - b ) ( a + b ) 2 ( a + b ) 32 2· ( a - b ) 2=22 .a +b ( a - b )( a + b )学生板演、 纠错并实时总结做题方法及应注意的地方: ①关于乘、 除和乘方的混淆运算 ,应注意运算次序 ,但在做乘方运算的同时 ,可将除变乘;②做乘方运算要先确立符号.例3 计算:b3n -1c2a2n -1(1) a 2n+1·b 3n-2;x 2-2xy + y 2x - y(2)(xy - x 2) ÷ · x 2 ;xy (3)( a 2- b 2 a -b )2.ab )2÷ (a解: (1)原式= b 3n -2· b · c 2 a 2n - 1bc 2 a2n -1· a 2·b 3n -2=a 2;x ( x - y ) xy2· x - y(2) 原式=-1 ·x 2 =- y ;( x - y )( a + b )2( a - b ) 2 a 2 a 2+ 2ab +b 2 (3) 原式= a 2b 2· (a -b ) 2=b 2. 本例题是本节课运算题目的拓展,关于 (1)指数为字母 ,可是方法不变; (2)(3) 是较复杂的 乘除乘方混淆运算 ,要进一步让学生熟习运算次序,注意做题步骤.四、稳固练习教材第 139 页练习第 1, 2 题. 五、讲堂小结 1. 分式的乘方法例. 2. 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3 题.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课先让学生回想从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得出分式的乘方法例.在解说例题和练习时充分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大家都参加进来 ,提升学习效率.,而后采,使15. 2.2分式的加减(2 课时)第 1 课时分式的加减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例,并会运用它们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要点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例进行运算.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一、复习发问 1. 什么叫通分? 2. 通分的要点是什么? 3. 什么叫最简公分母?4. 通分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新课 ) 二、研究新知1. 出示教材第 139 页问题 3 和问题 4. 教材第 140 页“思虑”.1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近似,它们的实质相同. 察看以下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5+2=31- 2=- 11+1= 3+2=5 1- 1= 3- 2=1,得出分式的加减法5 5,5 55, 2 3666, 2 3 6 6 6.你能将它们推行 法例吗?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列出算式 ,获得分式的加减法法例. 学生议论:组内沟通 ,教师点拨. 2.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a b a ±b公式: ±=c .c c文字表达: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把分子相加减.3.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分式: a c ad bc ad ±bc± = ± = bd .b d bd bd文字表达: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 ,变为同分母的分式 ,而后再加减.三、典型例题 例 1(教材例 6) 计算:5x +3y- 2x2; (2)1 + 1(1) 2- y 2 2.xx - y2p + 3q 2p - 3q解: (1)5x + 3y - 2xx 2- y2 x 2- y 25x + 3y - 2x 3x + 3y 3 = 2 2 = 2 - y 2 = ;x - y x x -y(2) 1 + 12p +3q2p - 3q=2p - 3q +2p + 3q ( 2p + 3q )( 2p - 3q ) ( 2p + 3q )( 2p - 3q )= 2p - 3q + 2p + 3q=4p( 2p + 3q )( 2p - 3q ) 4p 2- 9q 2.小结:(1) 注意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 ,分子相加减时 ,要注意添括号.(2) 把分子相加减后 ,假如所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 ,要约分.例2 计算:m + 2n + n - 2m . n - m m - n n - m剖析: (1)分母能否相同? (2)如何把分母化为相同的?(3)注意符号问题.解:原式= m + 2n - n - 2mn - m n -m n - m= m + 2n - n - 2mn -m=n - mn - m= 1. 四、讲堂练习1. 教材第 141 页练习 1, 2 题.5232.计算: (1)-+ ;12 2(2) m 2- 9+3- m ;(3)a + 2- 4;2- aa 2-b 2 ab - b 2(4) ab -ab -ab 2.五、讲堂小结1.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只要将分子作加减运算 ,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 ,要合时添上括号.2.关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 ,则把整式当作一个整体 ,即当作是分母为 1 的分式 ,以便通分.3.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第一察看每个公式能否为最简分式 ,能约分的先约分 ,使分式简化 ,而后再通分 ,这样可使运算简化.4. 作为最后结果 ,假如是分式则应当是最简分式. 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4, 5 题.从直观的分数加减运算开始,先介绍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的详细方法,经过类比的思想方法,由数的运算引出式的运算规律,表现了数学知识间详细与抽象、从特别到一般的内在联系.尔后,利用相同的类比方法,安排学习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切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层层落实与掌握.第 2 课时分式的混淆运算1.明确分式混淆运算的次序,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2.能灵巧运用运算律简易运算.要点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难点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一、复习引入回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哪些运算?1.分式的乘除运算主假如经过( )进行的,分式的加减运算主假如经过( ) 进行的.2.分数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再算 (),最后算 ( ( ) ,近似的,分式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先算 ) ,有括号的先算 ( )里面的.( ),二、研究新知1.典型例题例1计算:( x+2 + 4 ) ÷x .x-2 x2- 4x+ 4 x- 2 剖析:应先算括号里的.例 2计算:4y 24x 2yx + 2y + x - 2y - x 2- 4y2. 剖析: (1)此题应采纳逐渐通分的方法挨次进行; (2)x + 2y 能够看作 x + 2y.1 例 31 -2x 计算:1x + yx + y ·( 2x -x -y).剖析:此题可用分派律简易计算.例 4 [ 1 2-1 2] ÷( 1 - 1 ).( a + b ) ( a - b ) a +b a - b 剖析:可先把被除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例 5(教材例 7)2a 21a b计算 ()·- ÷ .b a - b b 4解: 2a1- ab( )2· b ÷b a -b 4= 4a 2 1 - a 4 b 2 · ·a -b b b4a 24a4a 2 4a ( a -b ) = b 2( a - b ) - b 2= b 2( a - b )- b 2( a - b )4a 2- 4a 2+ 4ab 4ab= b 2( a - b ) =b 2( a - b ) = 4a ab - b 2.点拨:式与数有相同的混淆运算次序:先乘方 ,再乘除 ,而后加减. 例 6(教材例 8)计算: (1)(m + 2+ 52m - 4) · ;2- m 3- mx + 2 - x - 1x -4 (2)( x 2- 2x x 2- 4x + 4) ÷ x .解: (1)(m + 2+ 5 2m - 4) ·2- m 3- m = ( m + 2)( 2- m )+ 5 2m - 42-m ·3- m= 9- m 2 2( m - 2) 2- m · 3- m= ( 3- m )( 3+ m ) - 2( 2- m ) 2- m · 3- m=- 2(m + 3);(2)( x + 2- x - 1x -4x 2 x 2) ÷ x - 2x - 4x + 4= [ x + 2 -x - 1 x ( x - 2) 2] ·x ( x - 2)x - 4=( x + 2)( x - 2)-( x -1) x ·x x ( x - 2) 2x - 4 = x 2- 4- x 2+ x( x - 2) 2( x - 4)1= ( x - 2) 2.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淆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一般按分式的运算次序法例进行计算,但合适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易.(2) 要随时注意分子、分母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备约分或通分时用 ,可防止运算烦 琐.(3) 注意括号的“添”或“去”、“变大”与“变小”.(4) 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增强练习 ,指引学生实时纠正在例题中出现的错误 ,进一步提升运算能力.三、稳固练习x 21. (1)x - 1- x - 1;(2)(1 - 2)2÷x - 1;x +1 x + 12ab2bc(3)( a -b )( a - c ) + ( a - b )( c - a );(4)( 1 + 1 ) ÷2 xy2 .x - y x + y x - y 2. 教材第 142 页第 1, 2 题. 四、讲堂小结1.分式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先算 ( ),再算 () ,最后算 (),有括号先算 ()里的.2. 一些题应用运算律、公式能简易运算. 五、部署作业1. 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6 题.1 - 1 x 2- 2x + 1,此中 x = 2-1.2. 先化简再求值 x + 1 x 2- 1· x + 1分式的混淆运算是分式这一章的要点和难点,波及到因式分解和通分这两个较难的知识点,可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合适增添例题、习题,让学生娴熟掌握分式的运算法例并提升运算能力.15. 2.3整数指数幂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n.(a≠ 0, n 是正整数 ) a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 1 的数.要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会有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 的数.难点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一、复习引入1. 回想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a m · a n = a m +n (m , n 是正整数 ) ;(2) 幂的乘方: (a m )n = a mn (m , n 是正整数 ); (3) 积的乘方: (ab)n = a n b n (n 是正整数 );(4) 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 m ÷ a n =a m -n (a ≠ 0, m , n 是正整数 , m >n) ;a n a n(5) 分式的乘方: ( ) =n (n 是正整数 ).bb2. 回想 0 指数幂的规定 ,即当 a ≠ 0 时, a 0= 1. 二、研究新知3 312,再假定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 a n( 一)1.计算当 a ≠ 0 时, a 3÷ a 5= a5=a =aa 3· a 2 a-- -2.于是= a m n (a ≠ 0, m , n 是正整数 , m > n)中的 m > n 这个条件去掉 ,那么 a 3÷ a 5= a 3 5= a - 2 1获得 a =2(a ≠ 0).a总结: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一般的 ,我们规定:当 n 是正整数时 ,a -n= 1n (a ≠ 0).a 2. 练习稳固: 填空:(1) - 22= ________, (2)( - 2)2= ________, (3)( - 2)0= ________,(4)20= ________,-3-3 =________. (5)2 = ________, (5)( - 2) 3.例 1 (教材例 9) 计算:-2 5 b 3- 2; (1)a÷ a ; (2)( 2)a(3)(a -1 b 2 )3; (4)a - 2b 2· (a 2b - 2)-3.解: (1)a -2÷ a 5= a -2- 5=a -7= a 17;b 3-6a 4 -b -(2)( 2) 2= - 4= a 4b 6 = 6; a ab 6(3)(a -1 b2 )3= a -3b6=ba 3;- - - - - -b 8 (4)a 2b 2· (a 2b 2) 3= a 2b 2· a 6 b 6= a 8b 8= 8.a[剖析 ] 本例题是应用推行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与用正整数指数幂的 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相同 ,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 ,要写成分式形式.4. 练习:计算: (1)(x 3y - 2)2; (2)x 2y - 2· (x -2y)3;(3)(3x 2y -2 2 - 23) ÷ (x y) . 5.例 2 判断以下等式能否正确?(1)a m÷ a n= a m·a -n; (2)(ab)n = a n b -n .[ 剖析 ] 类比负数的引入使减法转变为加法 ,获得负指数幂的引入能够使除法转变为幂的乘法这个结论 ,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一致同来 ,而后再判断等式能否正确.( 二)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值较小的数因为 0.1= 1 = 10 - 110 ; 0.01=________= ________;0. 001= ________=________所以 0.000 025= 2.5× 0.000 01= 2.5×10-5.我们能够利用 10 的负整数次幂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马上它们表示成 a ×10-n 的形式 ,此中 n 是正整数 ,1≤ |a|< 10.2. 例 3(教材例 10) 纳米是特别小的长度单位 , 1 纳米= 10-9米,把 1 纳米的物体放到 乒乓球上 ,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 .1 立方毫米的空间能够放多少个1 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空隙忽视不计 )[ 剖析 ]这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 1 的数.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下各数:0. 00 04,- 0.034,0.000 000 45, 0.003 009.4.计算:-8 3 -3 2 -3 3.(1)(3 × 10 )× (4× 10 ); (2)(2 ×10 ) ÷(10 )三、讲堂小结1.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幂,指数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整数,幂的性质仍旧成立.2.科学记数法不单能够表示一个值大于10 的数,也能够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在应用中,要注意 a 一定知足1≤ |a|< 10,此中 n 是正整数.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47 页习题 15.2 第 7, 8, 9 题.本节课教课的主要内容是整数指数幂学设计上,教师要点发掘学生的潜伏能力,将从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扩大.在本节的教,让学生在讲堂上经过察看、考证、研究等活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15.3分式方程(2课时)第 1 课时分式方程的解法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由,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要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由.一、复习引入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 30 km/h ,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 90 km 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km 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90=60[ 剖析 ] 设江水的流速为 x 千米 /时,依据题意 ,得 30+ v 30- v .①方程①有何特色?[ 归纳 ] 方程①中含有分式 ,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发问:你还可以举出一个分式方程的例子吗? 辨析:判断以下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x + 2= 2y - z ; (3)1; (4)y=0; (5)1+ 2x = 5.(1)x + y = 5; (2) 5 3 x x + 5 x依据定义可得: (1)(2) 是整式方程 , (3) 是分式 , (4)(5) 是分式方程.二、研究新知1. 思虑:如何解分式方程呢?为认识决本问题 ,请同学们先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1) 回首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去分母的,从中可否获得一点启迪?(2) 有没有方法能够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它转变为整式方程呢? [ 可先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 ,合作学习并进行总结]方程①能够解答以下:方程两边同乘以 (30+ v)(30 -v),约去分母 ,得 90(30- v)= 60(30 + v). 解这个整式方程 ,得 v = 6. 所以江水的流度为 6 千米 /时.[ 归纳 ]上述解分式方程的过程 ,实质上是将方程的两边乘以同一个整式 ,约去分母 ,把分式方程转变为整式方程来解.所乘的整式往常取方程中出现的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2. 例 1 解方程:1 = 210.②x - 5 x - 25解:方程两边同乘 (x 2- 25),约去分母 ,得 x + 5= 10.解这个整式方程 ,得 x = 5.事实上 ,当 x = 5 时,原分式方程左侧和右侧的分母 (x - 5)与 (x 2- 25)都是 0,方程中出现的两个分式都没存心义 ,所以 ,x = 5 不是分式方程的根 ,应当舍去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合适原分式方程的解 (或根 ) ,这类根往常称为增根.所以,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进行查验.3.那么,可能产生“增根”的原由在哪里呢?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边要乘同一个含未知数的式子(最简公分母 ).方程①两边乘 (30+ v)(30 - v),获得整式方程,它的解 v=6.当 v= 6 时, (30+ v)(30 - v)≠ 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①两边乘了同一个不为 0 的式子,所以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与①的解相同.方程②两边乘(x- 5)(x + 5),获得整式方程,它的解 x= 5.当 x= 5 时,(x -5)(x + 5)= 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②两边乘了同一个等于0 的式子,这时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使②出现分母为 0 的现象,所以这样的解不是②的解.4.验根的方法:解分式方程进行查验的要点是看所求得的整式方程的根能否使原分式方程中的分式的分母为零.有时为了简易起见,也可将它代入所乘的整式 (即最简公分母 ),看它的值能否为零.假如为零,即为增根.如例 1 中的 x= 5,代入 x2- 25=0,可知 x= 5 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三、举例剖析例 2(教材例 1) 解方程 2 =3.x- 3 x解:方程两边乘x(x -3) ,得 2x = 3x- 9.解得 x= 9.查验:当x= 9 时, x(x - 3)≠ 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9.例 3(教材例 2) 解方程x - 1= 3.x- 1 (x- 1)( x+ 2)解:方程两边乘 (x- 1)(x +2),得x(x + 2)- (x- 1)(x + 2)= 3.解得 x= 1.查验:当x= 1 时, (x-1)(x + 2)= 0,所以 x= 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四、讲堂小结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以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中分母不能为0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能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会验根的必要性.3.能解决一些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4.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1.在判断分式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区分整式和分式的方法.2.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3.能按照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会解分式方程并进行检验.4.在掌握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的基础上,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法.1.在认识分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体会类比思想的运用,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3.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分数的对比引入分式的概念,通过与分数运算的类比学习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变形以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为今后继续学习代数运算、统计、概率等奠定基础.在中考时,本章侧重考查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掌握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分式方程.【难点】掌握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1.让学生正确理解分式的概念,弄清分式和分数在知识上的联系,始终要注意分式中分母必须不等于零.2.在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在乘除运算时,不要直接用多项式的乘除法处理,能分解因式的先分解因式,写成幂的形式以便约分通分.分式的运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形式.3.解分式方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不同点是必须验根,通过具体例子展现解分式方程时可能出现增根的情况,并结合例子分析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增根,然后归纳检验增根的方法.在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是解题的关键.4.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多练习,从而提高运算的能力.15.1分式1.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中分母不能为0是分式成立的条件.2.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经历与分数类比学习分式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1.认识和体会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提高数学运用能力.2.通过类比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的约分、通分,推测出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约分、通分,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数学的乐趣.【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难点】分式的特点及要求;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通分.15.1.1从分数到分式1.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中分母不能为0是分式成立的条件.2.使学生掌握分式有意义及分式值为0的条件.经历与分数类比学习分式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难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10).【学生准备】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和初中学习过的整式.导入一:同学们,千里江陵几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语文课文)【课件1】师生共同回忆诗文内容后,教师对“千里江陵”能否“一日还”提出疑问,并依次提出下列涉及船速、水速、距离和时间等数量关系的具体问题(其中问题(1)~(3)中不考虑水速).【课件2】(1)如果半日(12小时)行船530千米,那么船速约为多少千米/时?(2)如果行船速度为v千米/时,那么半日(12小时)行船距离是多少千米?(3)如果行船距离为s千米,船速为v千米/时,那么用时多少小时?(4)如果距离为530千米,船速为v0千米/时,水速为10千米/时,那么顺水行船需多少小时?(5)如果距离为s千米,船速为v0千米/时,水速为v1千米/时,那么逆水行船需多少小时?.学生列式:,12v,,,-[设计意图]由语文课中熟悉的古诗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导入二:同学们,在小学大家学习了分数,那么5÷3可以写成什么?【课件3】根据上面的问题,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2,长为7 cm,宽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为.(2)把体积为200 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学生回答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答案:(1)(2).[设计意图]以学生学过的分数引入分式,有利于体现知识的必然联系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类比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新知构建奠定基础.一、分式的定义思路一教师向学生指出,类比和归纳是探索新概念的重要方法,然后提问:以上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不是整式的代数式有哪些共同特征?在学生观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分式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分式中,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类比分数剖析分式的概念.形式:与分数一样,分式也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内容: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整数,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整式.要求: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字母,分子中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课件4】以下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学生分析后,教师适时讲解.整式有:,,-,;分式有:,,.思路二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四个式子,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是分数,是整式.而另两个式子,看它们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下.学生思考后说:分母中有字母.引导学生归纳: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分式中,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课件5】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2);(3);(4)-.学生分析,得出:整式有:(2)(4);分式有:(1)(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分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类比分数,合理联想,得到分式的概念,通过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分式概念的理解,从而揭示分式概念的本质.二、体会分式的意义【课件6】请在下列整式中任选两个,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构造出三个分式.3000,k,a+b,40,am+bn,5x,0,x-y.以小组为单位,编写1~2个简单的分式,结合实际生活,试着赋予分式实际意义,并在组内交流.教师选取代表发言,并适时点评.[设计意图]合作学习为本节课题难点的突破打下伏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给分式赋予实际意义,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课件7】请学生选数填写三个式子对应的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择的值的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解,总结:分式有意义,需要分母不为0.分式的值为0,既要分子等于0,也要分母不为0.【课件8】想一想,以下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值为0?.(1);(2)---教师板书解题步骤,师生共同总结:分式有意义,需要分母不为0,需要解一个带“≠”的不等式.分式的值为0,既要分子等于0,又要分母不为0.可以用方程和不等式表示上述条件.[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行选择数字代入计算时,分别回避了a=0,a=-1,a=1的情况,这时适时加以引导和启发可以得出所要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找出关键所在,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有效消化知识,同时通过形象比喻“分数线是路面,分母是陷阱”使学生品味数学的趣味性.四、例题讲解【课件9】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1);(2)-;(3)-;(4)-.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要使分式有意义,必须且只需分母不等于零.然后引导,逐一分析:(1)3x≠0,则x≠0.(2)x-1≠0,则x≠1.(3)5-3b≠0,则b≠.(4)x-y≠0,则x ≠y.教师示范解答过程:解:(1)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分母3x≠0,即x≠0,因此,当x≠0时,分式有意义.(2)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分母x-1≠0,即x≠1,因此,当x≠1时,分式-有意义.(3)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分母5-3b≠0,即b≠,因此,当b≠时,分式-有意义,(4)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分母x-y≠0,即x≠y,因此,当x≠y时,分式-有意义.教师强调:无特别说明时,本章中出现的分式都有意义.[设计意图]学生再利用所得结论进行解答,既是巩固,同时也能品味收获的“果实”.[知识拓展]对于分式的定义和成立的条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式的形式与分数类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分数是整式,不是分式,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其根本区别如下表:(2)分式与分数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分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分数是分式中字母取值后的特殊情况.(3)注意分母含π和可以约分的分式容易判断错误,如:符合分式的定义,是分式,不是分式,因为π不是字母,而是常数.(4)分式的值为0时,容易忽略分母不为0这个条件.【课件10】 (1)当a 为何值时,分式 -- -的值为0?解:由分子|a |-3=0,得a =±3.当a =3时,分母的值为0,原分式没有意义. 当a =-3时,分母不等于0, 所以当a =-3时,分式-- -的值为0.(2)当x 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负数.解:分子x 2+4>0,分子与分母异号时,分式的值为负数,所以x-2<0,所以x <2.学生小组合作,并交流解题过程.[设计意图]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没有畏惧感,发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设计意图]学生总结,教师适当地补充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整理的学习习惯,写数学日记也是一个创新设计.1.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全体实数B.x=1C.x≠1D.x=0解析:分式有意义,分母x-1≠0,据此可以求得x的取值范围是x≠1.故选C.2.下列代数式是分式的是.①;②;③;④;⑤;⑥ab-ac;⑦.-解析: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关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若分母,,的分母中含有中含有字母,则是分式;若分母中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字母,是分式,,ab-ac和是整式.故填②③④⑤.3.当x=时,分式-无意义.解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填-3.4.已知分式-,当x=-3时,该分式没有意义;当x=-4时,该分式的值为0.求(m+n)2015的值.解:根据分式没有意义的条件得x+m=0,x=-m,当x=-3时,m=3,再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可求得n的值为-4,则(m+n)2015=(3-4)2015=-1.15.1.1从分数到分式一、分式的定义二、体会分式的意义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四、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1.教材第128页练习第1,2,3题.2.教材第133页习题15.1第1,2,3题.【选做题】教材第133页习题15.1第8,1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代数式的家中来了几位客人:,,-,-,,+y,其中属于分式家族成员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当分式-无意义时,x的值是()A.2B.1C.0D.-23.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x=2时,-的值为零B.当x≠3时,-有意义C.无论x为何值,的值都不可能为整数D.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能力提升】4.如果-是一个正整数,那么x的最大的整数值为 ()A.8B.13C.16D.185.当x=3时,分式-的值是.6.当m=时,分式---的值为零.7.某工厂计划a天生产60件产品,则平均每天生产该产品件.8.观察下列式子:4×=4-,5×=5-,6×=6-,…,设n表示正整数(n≥4),用含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是.9.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两者有什么区别?a,2x+y,-,,-,3a,5.【拓展探究】10.在学习“从分数到分式”时,小明和小丽都遇到了“当x取何值时,-有意义”.小明的做法是:先化简---,要使-有意义,必须x-2≠0,即x≠2;小丽的做法是:要使-有意义,只需x2-4≠0,即x2≠4,所以x1≠-2,x2≠2.如果你与小明、小丽是同一个学习小组,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答案与解析】1.C(解析:,,这3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其他式子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是整式,而不是分式.故选C.)2.A(解析: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为零.)无意义,故A错误;当x≠0时,-有意义,故B错误;当x=2 3.D(解析:当x=2时,-时,的值为整数,故C错误;分母x2+1大于0,分子大于0,故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故D正确.故选D.)是一个正整数,那么x-3是5的约数,所以x-3=±1或±5,即x=4 4.A(解析:如果-或2或8或-2,则x的最大的整数值是8.故选A.)5.1(解析:将x=3代入分式,即可求得分式的值.)6.3(解析:当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故可得到(m-1)(m-3)=0且m2-3m+2≠0.)7.(解析: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故填.)8.n×=n-(解析:观察等式可得等号左边的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的分子、等号右边的被减数与等号右边减数的分子均相同,等号左右两边的分母均为分子加1.)9.解:整式:a,2x+y,-,3a,5;不是整式:,-.它们的区别是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若含有字母,则不是整式,若不含有字母,则是整式.10.解:要使-有意义,只需x2-4≠0,即x2≠4,所以x1≠-2,x2≠2.故小丽的做法正确,小明的做法使原来的分式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变大了,导致出错.本节课创设古诗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选数计算和选择自己喜欢的代数式组成分式并赋予实际意义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接受这样的问题,更加充满灵性地思考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导还有些不够到位的地方.如: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类解答题的解答过程示范不够.注意加深整式和分式的区分,加强解答题解题过程的示范,进一步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练习(教材第128页)1.(1)(2)(3)-2.解:分式有,,-,-,-,-,整式有,-.两类式子的区别为: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3.解:(1)当a≠0时,分式有意义. (2)当x-1≠0,即x≠1时,分式有意义. (3)当3m+2≠0,即m≠-时,分式有意义. (4)当x-y≠0,即x≠y时,分式有意义. (5)当3a-b≠0,即a≠时,分式有意义. (6)当x2-1≠0,即x≠±1时,分式有意义.1.教学解读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这些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体验数学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和发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组织教学就有更高的要求.当然,如果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运用人性化、充满灵性、悟性的教学,那么学生就更能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2.重难点突破分式是在学生已经学了分数、整式的基础上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分式与分数类似但又有所不同,分数是分式的具体化,分式是分数的一般形式,这种一般与特殊以及“数式相通”的类比思想,学生还是比较欠缺的.但是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概括归纳的能力,也有很强的合作意识.本节的重点为分式的概念,难点为理解并掌握分式有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为了能突破这一重难点及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节的设计中,突出了学生观察、猜想、分析、思考、归纳等过程,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兴趣.若ab≠0,求的值.〔解析〕根据ab≠0分析a,b异号或a,b同号,然后再分情况讨论的值.解:∵ab≠0,∴a,b异号或a,b同号.(1)当a>0,b<0时,-=1+(-1)=0;(2)当a<0,b>0时,-=-1+1=0;(3)当a<0,b<0时,--=-1+(-1)=-2;(4)当a>0,b>0时,=1+1=2.综上所述,的值为0或2或-2.〔解题策略〕当被研究的问题包含多种可能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时,必须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来分别讨论,得出各种情况下相应的结论.分类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到不重不漏.解答本题容易得和的值为2或-2,即当求的值时,容易漏值,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通过类比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探索分式的约分与通分法则,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通过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变形,获得分式变形的基本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式的约分与通分.【难点】通分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运用通分法则将分式进行变形.第课时1.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推导分式的基本性质.2.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探求分式变形及其中的符号法则,为以后的约分、通分及运算奠定基础.通过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相比较,归纳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体验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通过运用基本性质对分式的变形,获得分式变形的基本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5).【学生准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入一: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他们就打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给他们讲的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和这三个数相等吗?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适时板书分数变形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好奇心,同时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变形,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导入二:上节课我们类比分数的概念学习了分式的概念,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分式的相关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课件1】【问题1】如图(1)所示,面积为1的长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问题2】如图(2)所示,面积为1的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问题3】这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吗?【问题4】通过怎样的变形可以由得到?通过怎样的变形可以由得到?【问题5】上述变形的依据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板书分数的变形过程.[设计意图]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变形,既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了铺垫.分式的基本性质思路一【课件2】请看下面的问题:(1)填空.;.(2)你认为分式与相等吗?为什么?与呢?学生独立思考第(1)问,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同时乘4,可得,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再小组讨论,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第(2)问.【课件3】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学生尝试归纳,相互补充总结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思路二请看下面的问题:【课件4】【问题1】如图(1)所示,面积为1的长方形,长为a,那么长方形的宽怎么表示呢?【问题2】如图(2)所示,两个图(1)中的长方形拼接在一起,它的宽怎么表示呢?【问题3】两图中长方形的宽相等吗?【问题4】通过怎样的变形可以由得到?通过怎样的变形可以由得到?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思考回答,老师追问:变形的依据是什么呢?【问题5】若n个这样的长方形拼接在一起,它的宽又如何表示呢?学生分析得出答案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和,相等吗?通过怎样的变形可以得到它们相等呢?【问题6】若(m+1)个这样的长方形拼接在一起,宽又如何表示呢?追问:和,相等吗?通过怎样的变形可以得到它们相等呢?教师提问,学生分析回答,板书变形的过程.【问题7】能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归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学生尝试归纳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启发完善.【板书】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教师提问:你能尝试用符号语言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学生回答,用式子表示为:,(C是不等于零的整式).教师强调:A,B,C均为整式,C≠0.引导学生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数”是一个具体的、唯一确定的值.在分式的基本性质中,“整式”的值随整式中的字母的取值不同而变化.[设计意图]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分式基本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归纳,进一步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课件5】填空.(1),;(2),-(b≠0).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各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解题思路.〔解析〕(1)的分母xy除以x才能化为y,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x3也要除以x.的分子3x2+3xy可以分解为3x(x+y),除以3x才能化为x+y,所以分母6x2也需要除以3x.(2)的分母ab乘a才能化为a2b,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1也要乘a.-的分母a2乘b才能化为a2b,所以分子2a-b也需要乘b.答案:(1),;(2),--(b≠0).[方法归纳]从已知的两个分子或分母的比较中,找到分式变形的依据,再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求未知项.[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变形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的作用.加深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条件、基本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拓展延伸]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变形需要注意的问题:(1)分子、分母应同时做乘、除法中的同一种变换;(2)所乘或除以的必须是同一个整式;(3)所乘或除以的整式应该不等于零.本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我们主要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C≠0),其中A,B,C是整式.(1)分式的基本性质的作用:分式进行变形的依据.(2)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必须注意乘或除以的是同一个整式,且不为0.(3)分式基本性质的研究方法:从分数→分式;从特殊→一般.。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分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分式课题: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时字母的取值范围。
3、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数学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难点: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1、复习提问: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2.问题导入:学生看P 126引言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所以,列方程为 。
设疑:你所填的两个代数式是整式吗?今天我们再认识代数式家族中新的一员——分式。
二、自学指导(8分钟)1、熟读课本第127——128页,让学生填写[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a s ,33200,s v .(完成思考内容: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a s ,s v 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合作后归纳小结,一人发言)2.填空:形如 的形式,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 ,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
A 叫 ,B 叫做 。
3、默读例题后思考:由分数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类比得出:当分式有意义时,分母B 0,;当分式无意义时,分母B 0,;当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A 0且分母B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 分式15.1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一、课堂引入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3. 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二、例题讲解P128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 (2) (3)[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答案] (1)m=0 (2)m=2 (3)m=1三、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 , ,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 (2) (3)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 (2) (3)四、布置作业课本P133习题15.1第1、2、3题710as 33200sv v+20100v-2060v+20100v-2060v+20100v-2060as sv x 7209y +54-m 238y y -91-x 1-m m 32+-m m 112+-m m 4522--x x x x 235-+23+x x x 57+x x 3217-xx x --221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P129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2.P131、132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3.P133习题15.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二、课堂引入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么?2.说出 与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三、例题讲解 P129例2.填空:[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131例3.约分:[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P132例4.通分:[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 , , , 。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解:= , =,=, = , =。
四、随堂练习1.填空:ab 56--y x 3-n m --2nm 67--yx 43---a b 56--a b 56yx 3-y x3-n m --2n m 2n m 67--n m 67y x 43---yx 434320152498343201524983(1) = (2) = (3) = (4) =2.约分:(1) (2) (3) (4)3.通分:(1)和 (2)和 (3)和 (4)和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1) (2) (3) (4) 五、布置作业课本P133习题15.1第4、5、6、7题.15.2分式的运算分式的乘除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P135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容积的高是,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进一步引出P14[观察]从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不易耽误太多时间.2.P135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3.P135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4.P135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 2-2a+1<a 2-2+1,即(a-1)2<a 2-1.这一点要给学生讲清楚,才能分析清楚“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或用求差法比较两代数式的大小)x x x 3222+()3+x 32386b b a ()33a c a b ++1()cn an +()222y x y x +-()y x -c ab b a 22632228mn n m 532164xyzyz x -x y y x --3)(2321ab c b a 2252xy a223x b 223ab c 28bca -11-y 11+y 233aby x --2317b a ---2135x a --m b a 2)(--nmab v ⋅⎪⎭⎫⎝⎛÷n b m a二、课堂引入1.出示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2、P135[思考]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3.[提问] P135[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三、例题讲解 例1.[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例2.[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例3.[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再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 2-2a+1<a 2-2+1,即(a-1)2<a 2-1,可得出“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例5(课本P139) 四、随堂练习课本P139练习1、2. 五、布置作业课本P146习题15.2第1、2、3题.15.3分式方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 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重点难点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2.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教学过程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 P149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2.P149的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做法.3. P150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P151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4. P150思考提出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nmab v ⋅⎪⎭⎫⎝⎛÷n b m a 15002-a ()21500-a5. 教材P154习题第2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与解数字系数的方程相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要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 这种方程的解必须验根.二、课堂引入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三、例题讲解(P151)例1.解方程[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化 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这道题还有解法二:利用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样做也比较简便. (P151)例2.解方程[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1)(x+2),方程两边同乘(x-1)(x+2)时,学生容易把整数1漏乘最简公分母(x-1)(x+2),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四、随堂练习 课本P152练习. 五、课后练习1.课本P154习题15.3第1题.2.X 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等于2?15.3分式方程(二)教学目标: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本节的P152例3不同于旧教材的应用题有两点:(1)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它的问题是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这与过去直接问甲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或乙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有所不同,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寻找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得方程的解除了要检验外,还要比较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才能完成解题的全过程(2)教材的分析是填空的形式,为学生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搭好了平台,有助于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P153例4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也与旧教材的这类题有所不同(1)本题中涉及到的列车平均提速v 千米/时,提速前行驶的路程为s 千米,完成. 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在过去的例题里并不多见,题目的难度也增加了;(2)例题中的分析用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用已知量v 、s 和未知数x ,表示提速前列车行驶s 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设为未知数x 千米/时,以及提速后列车行驶(x+50)千163242=--+x x vv -=+206020100xx x x 231392---++米所用的时间.这两道例题都设置了带有探究性的分析,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克服困难后体会如何探究,教师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教材中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题搭建了一些提示的平台,给了设未知数、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还是要独立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还要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能够独立地完成任务.特别是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清晰,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例题讲解 P152例3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工作量虚拟为1,工作的时间单位为“月”.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共同做的工作量=1 P153例4分析: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基本关系是:速度=.这题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等量关系是: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三、随堂练习课本P154练习.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本P154习题15.3第3、4、5、6题.时间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