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一讲辩证唯物主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前提和基础 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讲 辩证唯物主义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个民族如果
没有自己的哲学 家,它在世界上 是不可能有地位 的。”
笛卡尔
(一) 什么是哲学 ( Philosophia ) 1、哲学的含义
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辨证性,体现了共性和 个性的统一。
(2)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 结构理论的关系
区别:哲学物质范畴揭示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
性;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阶段上关于 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
联系:物质结构理论是哲学物质范畴基础;哲
学物质范畴给物质结构的认识以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
(1)涵义
辩证法——黑格尔第一个用以指关于普遍联系和永
恒发展的哲学思想,现已成为辩证法的通常含义。
法的反义词。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 矛盾的观点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行而上学——自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辩证
(2)特点
辩 证 法: 联系、发展、全面 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片面
拉美特利: “人是机器。”
(3)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它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界 限。 它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原则界限。 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运动的涵义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 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 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 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 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 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
认为思维不能够反映存在,人们只能认 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其典型代表人物:休谟、康德。
• 修谟:不仅否认物质实体的存在,而且否认精
神实体的存在。认为人们只能认识感觉经验,至 于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是人的认识所无法把 握的。即在世界上,除了感觉经验之外,没有任 何其他东西。
(1)唯物主义 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或精神第二性, 精神是物质派生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是由某种或几种原始物质演化发展 而来,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还原复归于它。
中国的元气说、五行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 特的原子论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 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猜测的 性质。
狭义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V l l 1 2 C
2
t
t V 1 2 C
2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即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 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 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 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
• 康德:外部世界——“物自体”只是感觉的素材,
是不可认识的。物自体不在空间或时间中,它不 是实体,空间和时间是主观的,是我们知觉的一 部分。但是正因为如此,可以确信,我们没有经 验到的物自体。
世界的本原问题: 世界是“什么”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世界“怎么样”
辩证法
形而上学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揭示了发 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主观能 动性的思想、历史和逻辑统一 的思想。
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动力,这是二者对立的焦点和 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 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 上表达了: A.多元论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 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坚持思维或精神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物 质是由精神派生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
观念、意志、心、经验)作为唯一真实 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何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 对观念)作为世界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wenku.baidu.com物质、脱离任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绝对精 神” 、“绝对观念” 柏拉图—“理念” 朱熹—“理” 老子—“道”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理解为物质结 构的最小层次——原子。 17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纪 法国的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等。 近代唯物主义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形成了 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但也存在机 械性、行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明显缺陷。
(1)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 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 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 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 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 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 对的。
4、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研究的对象、涉及的范围、程度不同。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 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指导。 具 体 科 学 基础 指导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
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
二元论: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 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我思故我在”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
多元论: 世界的本原有多个。 中国的“五行说”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董仲舒
芝诺“飞矢不动”
相对主义诡辩论(相对主义):夸大运 动,否定相对静止。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 同一条河流。
(4)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
第二,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发展的条 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基 础。
自然科学领域时空观发展过程中的 三种主要理论:
•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时期的时空观 •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 相对论”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 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 影和反映。”
(1)如何理解物质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内蕴两层含义: 一是客观性即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存在于 人的意识之外; 二是可感知性即物质可以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物质
泰勒士:“水”是万物的始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原子看作物质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 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 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 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 不变的属性。
(3)辩证法思想的历史演变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
“万物皆流变” “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 大成者。 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表述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 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科学涵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其特性是一维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 性。其特性是三维性。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1)物质运动 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2)时间和空间 离不开物质运动。
3、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幡 动!
风 动!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 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 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3、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1)相对静止的涵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 形式,是指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 于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
哲 学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特 别是近代哲学的 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的问题。
2、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主体。
形而上学的观点: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 不变化的。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 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唯心主义观点:“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 动。一僧曰:风动。慧能进曰:不是幡动,不 是风动,仁者心动。” (《坛经》)
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王阳明: “心外无物” 陆九渊: “吾心便是宇宙” 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最普遍、 最根本的问题。 (2)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家和派别都不 能回避的问题。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着哲学的方 向。
孔子思想的特点
知人而不知天
知生而不知死
知乐而不知苦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相对静止的表现形式:
①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 ②没有发生质变。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形而上学不变论(绝对主义):夸大相 对静止,否定运动。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 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对立
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联系
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 有限包含无限,有限体现无限。
5、坚持辨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坚持时空无限性原理是坚持世界物质性 原理的必要条件。
时空的客观性、绝对性要求我们在实践 中“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时空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注意事 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机 械 性
人是机器
钟 齿轮 发条 游丝
人 关节 心脏 神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形 而 上 学 性
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不 彻 底 性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 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对唯 物主义进行了科学的论 证,并贯彻到社会历史 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前提和基础 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讲 辩证唯物主义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个民族如果
没有自己的哲学 家,它在世界上 是不可能有地位 的。”
笛卡尔
(一) 什么是哲学 ( Philosophia ) 1、哲学的含义
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辨证性,体现了共性和 个性的统一。
(2)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 结构理论的关系
区别:哲学物质范畴揭示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
性;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阶段上关于 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
联系:物质结构理论是哲学物质范畴基础;哲
学物质范畴给物质结构的认识以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
(1)涵义
辩证法——黑格尔第一个用以指关于普遍联系和永
恒发展的哲学思想,现已成为辩证法的通常含义。
法的反义词。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 矛盾的观点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行而上学——自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辩证
(2)特点
辩 证 法: 联系、发展、全面 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片面
拉美特利: “人是机器。”
(3)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它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界 限。 它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原则界限。 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运动的涵义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 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 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 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 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 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
认为思维不能够反映存在,人们只能认 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其典型代表人物:休谟、康德。
• 修谟:不仅否认物质实体的存在,而且否认精
神实体的存在。认为人们只能认识感觉经验,至 于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是人的认识所无法把 握的。即在世界上,除了感觉经验之外,没有任 何其他东西。
(1)唯物主义 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或精神第二性, 精神是物质派生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是由某种或几种原始物质演化发展 而来,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还原复归于它。
中国的元气说、五行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 特的原子论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 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猜测的 性质。
狭义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V l l 1 2 C
2
t
t V 1 2 C
2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即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 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 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 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
• 康德:外部世界——“物自体”只是感觉的素材,
是不可认识的。物自体不在空间或时间中,它不 是实体,空间和时间是主观的,是我们知觉的一 部分。但是正因为如此,可以确信,我们没有经 验到的物自体。
世界的本原问题: 世界是“什么”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世界“怎么样”
辩证法
形而上学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揭示了发 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主观能 动性的思想、历史和逻辑统一 的思想。
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动力,这是二者对立的焦点和 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 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 上表达了: A.多元论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 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坚持思维或精神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物 质是由精神派生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
观念、意志、心、经验)作为唯一真实 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何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 对观念)作为世界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wenku.baidu.com物质、脱离任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绝对精 神” 、“绝对观念” 柏拉图—“理念” 朱熹—“理” 老子—“道”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理解为物质结 构的最小层次——原子。 17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纪 法国的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等。 近代唯物主义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形成了 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但也存在机 械性、行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明显缺陷。
(1)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 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 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 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 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 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 对的。
4、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研究的对象、涉及的范围、程度不同。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 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指导。 具 体 科 学 基础 指导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
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
二元论: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 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我思故我在”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
多元论: 世界的本原有多个。 中国的“五行说”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董仲舒
芝诺“飞矢不动”
相对主义诡辩论(相对主义):夸大运 动,否定相对静止。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 同一条河流。
(4)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
第二,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发展的条 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基 础。
自然科学领域时空观发展过程中的 三种主要理论:
•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时期的时空观 •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 相对论”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 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 影和反映。”
(1)如何理解物质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内蕴两层含义: 一是客观性即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存在于 人的意识之外; 二是可感知性即物质可以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物质
泰勒士:“水”是万物的始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原子看作物质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 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 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 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 不变的属性。
(3)辩证法思想的历史演变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
“万物皆流变” “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 大成者。 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表述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 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科学涵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其特性是一维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 性。其特性是三维性。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1)物质运动 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2)时间和空间 离不开物质运动。
3、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幡 动!
风 动!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 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 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3、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1)相对静止的涵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 形式,是指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 于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
哲 学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特 别是近代哲学的 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的问题。
2、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主体。
形而上学的观点: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 不变化的。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 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唯心主义观点:“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 动。一僧曰:风动。慧能进曰:不是幡动,不 是风动,仁者心动。” (《坛经》)
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王阳明: “心外无物” 陆九渊: “吾心便是宇宙” 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最普遍、 最根本的问题。 (2)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家和派别都不 能回避的问题。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着哲学的方 向。
孔子思想的特点
知人而不知天
知生而不知死
知乐而不知苦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相对静止的表现形式:
①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 ②没有发生质变。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形而上学不变论(绝对主义):夸大相 对静止,否定运动。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 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对立
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联系
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 有限包含无限,有限体现无限。
5、坚持辨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坚持时空无限性原理是坚持世界物质性 原理的必要条件。
时空的客观性、绝对性要求我们在实践 中“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时空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注意事 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机 械 性
人是机器
钟 齿轮 发条 游丝
人 关节 心脏 神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形 而 上 学 性
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不 彻 底 性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 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对唯 物主义进行了科学的论 证,并贯彻到社会历史 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 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