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饮食民俗

合集下载

最新2023年端午节假期时间

最新2023年端午节假期时间

最新2023年端午节假期时间2023年端午节假期时间2023法定节假日端午放假安排: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的习俗1、吃粽子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

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

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

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

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

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

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个既庄重又热闹的节日,各地关于端午的习俗也是各种各样、各有特色。

大家知道有哪些端午习俗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_端午节各地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浙江端午节习俗浙江有的地方吃“五黄”,指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雄黄酒,俗信以为可以祛五毒。

有的地方小孩吃过粽子,会把粽箬往桃树干上去贴,一边还口中反复念叨:“你疰我不疰!”这也是某种古老的语言巫术残存。

而这一带民间讲述端午节起源,则大多与伍子胥有关。

杭州人过端午节喜欢游雷峰塔,喜欢看白蛇传戏曲,则大多与白蛇传传说在这一带深入人心的事实有关,这也是大同中的小异。

白蛇传传说一开始就和杭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旧时在武义,有端午日推龙船驱恶鬼的习俗。

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风俗,据老人回忆,当年的人们用毛竹扎制龙船,船上绑五个纸人,称为“五鬼”。

端午上午,一人敲锣绕船三圈,称“侧船”。

午时,七名男青年推船,从城隍庙出发,沿大街向东,一直推出八素门外,然后把这只龙船抛入熟溪河中。

一路上,两旁人群纷纷向龙船抛掷银黄炮或茶叶米,以为辟邪,人称这种活动为“推龙船”。

龙船后面还有城隍仪仗和鼓乐,表示城隍押送“五鬼”出城。

这样一种风俗的内涵是“送瘟神”,应该是很清楚的。

其实,旧时在浙江各地,类似的“送瘟神”旧俗是很普遍的,各地的民俗学者有过许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叙述各地端午的民俗事项,诸如送龙船、送纸船、送耗、拔茅船、送花船、送草船、送大暑船、龙船灯等,具体做法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而其民俗内涵则大致相仿。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古老的风俗毕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顺便要提到的是,个别地方的端午节期也与众不同。

温州文成的黄坦、西坑一带,五月初四过端午;缙云的漕头,六月十五过端午;余杭的和睦,又称五月十三为小端午。

在当地还会有传说,用来解释这一特殊风俗的由来。

在江山一带,有端午敬师的传统,学生给老师送粽子、馒头,老师回赠纸扇,这样的传统也是充满着情感的。

端午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有那些呢

端午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有那些呢

端午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有那些呢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而与该节日相关的民俗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包括龙舟比赛、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习俗。

下面我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1. 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屈原投水。

龙舟比赛最初是为了模拟救援屈原的情景,以纪念他的忠诚和英勇。

在比赛中,参赛队员分别乘坐龙舟,在固定距离的赛道上划桨竞速,争夺胜利。

此外,龙舟上的队员会佩戴五彩缤纷的衣服,并欢快地唱着船歌,使比赛更加热闹、喜庆。

2. 吃粽子在端午节当天,吃粽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据传,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寄托着人们的怀念和哀思。

当然,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和做法也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在南方地区,粽子的馅料通常包括糯米、肉、蛋黄等,而在北方地区,粽子的馅料则常常是甜枣、豆沙等。

无论如何,人们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享受着家庭团圆的美好时刻。

3. 挂艾草端午节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挂艾草。

挂艾草同样也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有志向的诗人,他曾经成为贤臣但最终因为与政敌的争斗而自尽。

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艾草捆绑成小束,挂在门上或放在床头上,以驱邪避疫,保佑平安。

4. 赛龙舟赛龙舟与龙舟比赛虽然很相似,但是它们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赛龙舟源于中国古代的龙图腾崇拜,人们认为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能保佑人民平安健康,因此赛龙舟也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和睦、国泰民安。

通常,赛龙舟是由少年儿童参与的,他们手持竹竿,拼力划动龙舟,欢呼声此起彼落,场面非常热闹。

5. 其他民俗活动除了以上几种民俗活动,端午节期间的其他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

比如,在江南地区的城市里,人们还经常会在端午节期间举办传统的水陆游行活动,围观者可以在街头上目睹巨大的龙舟、装饰华丽的花车进行游行表演;同时,在一些山区地区,人们还会在端午节期间进行爬山和打算的活动,以锻炼身体和增强体力。

端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端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端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也称为“重五节”、“端阳节”、“午日节”等。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的民俗活动更是多种多样,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1、包粽子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就是包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年节美食,用糯米、猪肉、豆沙、蛋黄等填充,以芦苇叶或者粽叶包裹起来,蒸煮6-8小时,食用时配上刚煮好的菜,在家庭聚会中,大家一起制作,十分热闹。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不少地方都会举办这种传统的竞技体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许多人手持竹桨,在龙舟里向前划,竞争速度和耐力。

这个活动和中国的古老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传说,古代中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被放逐后,跳江自尽。

听闻这个消息的百姓们就在江里划船拯救屈原,敲鼓打响来吸引鱼群,不让鱼儿啃食屈原的身体,这就是赛龙舟的由来。

3、挂艾叶和菖蒲在端午节,人们习惯将艾叶和菖蒲挂在门上或者屋内,以驱邪和防疫。

据传艾叶和菖蒲在民间认为有毒驱蛇的作用。

这个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比如南方的福建省还有在端午结束后将菖蒲放到河里灭夏的习俗。

4、穿五彩绸带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女孩子会用五颜六色的丝绸带绑在自己的腰间上,甚至还会绑在衣角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健康和幸福。

五彩丝带神秘、美丽,在当前社会中也成为时尚的代言物之一。

5、玩健身游戏端午节还有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是玩健身游戏。

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各种游戏,比如踢毽子、跳绳、打陀螺、靠线,等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培养个人从事文化体育活动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团结和交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社交活动。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有很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民间文化的沉淀、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今天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我们也应该珍惜、继承和发扬这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

2024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 端午节介绍

2024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 端午节介绍

2024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_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_端午节介绍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图解端午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吗?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_端午节介绍,希望能给大家供应帮助,欢迎阅读阅读转发!书目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端午节都有哪些名称端午节来历及传闻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吃粽子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用来包袱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如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够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总的来说,粽子具有清热除烦、健脾开胃的作用,特殊适合初夏食用。

须要留意的是,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简单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行贪食,这里我共享了“端午节怎么包粽子”,体验亲自包的乐趣。

插艾悬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也叫艾蒿)是芳香化浊类中药,具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

现代药理探讨表明,悬挂艾叶和菖蒲的确具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

另外,艾叶、菖蒲还具有驱蚊的作用,渐渐让其燃烧驱蚊效果更好。

中医以艾入药,具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原料。

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作用。

可见,古人插艾悬蒲是具有肯定的防病作用的。

那么端午节插艾悬蒲的习俗详细是怎么由来的,请看“端午习俗之悬艾叶菖蒲”。

涂雄黄酒端午前后,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都已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

而雄黄是一味具有杀虫作用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

另外,还有许多人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这个雄黄酒又有哪些渊源,请看“端午话雄黄酒”。

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

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

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庆祝这个节日,并且在这一天会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1. 包粽子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包粽子。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肉、豆沙等馅料包裹而成的食物。

在端午节前,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粽子的材料,然后将它们包起来。

这项活动一般是由家里的女性来完成,她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制作粽子。

包粽子是一个家庭活动,家人们一起参与其中,这也是一次团聚的好机会。

2.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

龙舟是一种长木船,通常被装饰成非常漂亮的样子。

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举办龙舟竞赛,比赛距离一般为500米到1000米不等。

龙舟上会有18至22名划手,一名鼓手和一名舵手。

这项活动既是一项体育竞赛,同时也是一种民间文化活动。

赛龙舟已经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竞赛活动。

3. 端午节祭屈原另外一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活动是祭屈原。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自杀身亡后,人们就开始在他去世的那一天为他祭奠。

端午节祭屈原的活动通常是由地方政府或者是社区组织主导。

当天,人们会在屈原的雕像前敬献花篮,而且还会进行各种文艺表演和舞蹈表演。

4. 佩香囊端午节还有一个小习俗,就是佩香囊。

香囊是一种由布制成的小袋子,内部一般放有香料和草药。

人们佩戴香囊的目的是为了驱邪辟邪,并且能够给人带来好运。

有的香囊还会装有草药,用于避免蚊虫等昆虫的叮咬。

佩香囊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涵盖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参与这些活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端午节吃粽子民俗

端午节吃粽子民俗

端午节吃粽子民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吃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

一、民俗起源粽子是古代中国的传统美食,根据历史记载,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

当时的缝纫技术非常有限,很难制造成各种形状的食品,于是人们就把食物包在荷叶或者竹叶里,制成一种又便于携带,又很有味道的美食。

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则是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屈原在公元前278 年,因对吴越国政治腐败不满而投江自杀,百姓们为了纪念他,便把饭团包在竹叶中扔进江里,以表示屈原的英名。

二、粽子种类每个地区制作的粽子不太一样,有一些地方的粽子是甜的,有一些是咸的。

在北方,人们通常喜欢吃咸肉粽,填料可以是猪肉、豆沙、蛋黄等,而在南方,人们会制作甜粽子,填料可以是红枣、桂花、花生等。

还有一些地方的粽子不填料,直接放粽叶下锅煮熟后切片吃,也叫做清水粽。

三、制作粽子制作粽子是一项非常考验技术的工作。

制作高质量的粽子需有精湛的包粽子技巧与合适的原料。

粽叶就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粽叶要用折叠、翻扣、紧扎等复杂的技巧将粽叶包成三角形。

随之,还要选择好不同的馅料,并进行加工烹饪。

四、吃粽子在中国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吃粽子,有些人会用刀切开粽子后拿出馅料,有人则是拆掉粽叶,直接一口吃掉粽子。

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很多与粽子相关的民俗活动。

比如赛龙舟、垒高粽子和佩戴香囊等。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代表着国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

在现代社会,人们还是会遵循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无论是在家里自己制作还是在餐馆购买,都会在这个日子里享受美食带来的欢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扒龙舟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

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

2、挂艾草与菖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

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3、洗草药水洗草药水,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拜神祭祖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5、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节日的特点

端午节节日的特点

端午节节日的特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通常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举行。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有着非常明显的节日特点,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一、饮食文化端午节的饮食文化是其独特的节日特点之一。

在节日期间,人们食用一些特别的食物,如粽子、菖蒲酒、艾叶饺子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粽子了,它是由糯米和一些馅料包裹在竹子或者荷叶中制成的,食用时需要蒸熟或者煮熟。

粽子的制作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和工艺,是一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

二、民间习俗端午节民间习俗也是其独特的反映。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龙舟竞渡、赛龙舟等活动。

据传,龙舟竞渡这个传统习俗起源于古代民间的抗击水灾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竞技性质的活动。

赛龙舟则是在龙舟竞渡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体育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在端午节期间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习惯,比如挂菖蒲、贴艾草、赛百足等。

这些习俗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祛病驱邪、消灾免祸。

三、意义与价值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具有非常深厚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其次,它是人们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最后,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意义和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端午节具有独特的节日特点,包括饮食文化、民间习俗等。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同时,端午节在历史上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人们进行互动交往的重要平台,具有很高的礼仪意义和民族凝聚力。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美好的传统节日,并通过它来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导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初五,⼜称端阳节、午⽇节、五⽉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之⼀,并已被列⼊世界⾮物质⽂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忧考整理如下: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来。

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化、⼲⽀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中国古代的星象⽂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古⼈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套完整深奥的观星⽂化。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知⽆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五纬⼀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以定⽇⽉度。

”上古时代⼈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星⾠的运⾏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宿”,按东南西北四⽅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的“⾓、亢、氐、房、⼼、尾、箕”组成⼀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年四时周期相⼀致。

在传统⽂化中,⽅位和时间以及⼋卦是联系在⼀起的。

先天⼋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卦的乾位,即为“天”。

仲夏午⽉午⽇,苍龙七宿运⾏⾄正南中(乾)⽅位,是龙升天的⽇⼦。

苍龙群星⼀年四时的运⾏情况及事象规律,在《易经·乾卦》的⽘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正南中天⽅位,对应乾卦第五⽘“飞龙在天”。

在《易经》中,以⼋卦为基础⼜两两重合⽽构成六⼗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组成;⽘是要从下往上数,⽽阳⽘⼜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称“九五”;九五之⽘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既“得中”⼜“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吉之位。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得正”,为⼤吉⼤利之象。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主要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习俗,被誉为中国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求祥瑞的心愿。

以下将介绍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习俗。

一、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食品之一,也是人们在这一天必不可少的节日美食。

粽子的制作非常繁琐,通常由糯米、包裹在湖苇叶或者竹叶中,里面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红豆沙、肉馅等。

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各异,但无论形状、口味如何,吃粽子的习俗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非常普遍的。

人们相信吃粽子有避邪消灾、祛病健康之功效,也有祈求丰收、平安幸福的寓意。

二、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精彩的传统活动之一。

龙舟是一种长而狭窄的船只,可以容纳多人划桨。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组织赛龙舟的比赛,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比赛中,不同地区的龙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装饰风格,有的是五彩斑斓的龙首,有的则是装饰华美的彩旗。

赛龙舟的过程中,划桨手们齐心协力,全力划桨,努力争取胜利。

观众们则会在岸边欢呼雀跃,给选手们加油鼓劲。

三、系艾叶、挂菖蒲端午节还有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就是系艾叶和挂菖蒲。

艾叶和菖蒲都是具有浓郁芳香的植物,被认为有辟邪驱恶、驱病保平安的效果。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把艾叶系在门上、床头或者房子的某个角落,以保护家人平安。

同时,也会将菖蒲挂在门前的门柱上,以驱逐邪恶与疾病。

这些习俗在中国各地流传甚广,并且被认为是一种辟邪保平安的重要方式。

四、佩香囊、系五彩线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以祈福求祥。

香囊是一种装有香料的袋子,可以挂在衣服上。

人们相信佩戴香囊可以驱邪辟恶、避免意外和疾病的发生。

另外,人们还会将五彩线系在手腕或者脚腕上,有的人甚至会把五彩线系在门上、窗户上,以驱逐厄运和邪气。

佩香囊和系五彩线的习俗流传至今,是端午节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品咸粽、饮雄黄酒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品尝咸粽和饮雄黄酒。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风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风俗篇1扬州端午节的风俗吃提到吃,就不得不说端午的特色食品——粽子。

扬州的粽子和嘉兴的粽子有所区别。

嘉兴粽子松软可口,而扬州粽子却紧实有嚼劲。

扬州人包粽子喜欢用鲜肉、香肠、红豆、蜜枣等,形状也有斧头、小脚、三角等类型。

扬州人的端午宴要有“十二红”,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月月红火。

烧仔鸡、红烧肉、红烧鱼、炒长鱼、炒虾子、炒苋菜、炒蚕豆、拌黄瓜、拌凉粉、拌西红柿、咸鸭蛋……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龙虾也算“一红”上了端午宴的餐桌。

喝雄黄酒是端午不可缺少的。

把雄黄、朱砂、蒜头、生姜泡成雄黄酒,在端午的阳光下爆晒,正午时分用蒲艾把子蘸雄黄酒洒在室内户外的各个角落消。

“赏午”时家人同饮雄黄酒。

因为只有在端午的午时才用雄黄,所以扬州人有一句俗话:“过了午时不卖雄黄”,以示时过境迁。

穿端午节当天,大人会给家里的小孩挂上百索子,寓意辟邪。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除了“百索子”,还有“鸭蛋篓”,也是用五色丝线,编织成盛放鸭蛋的篓子,挂在胸前。

甚至还有将蚕豆煮熟,串成珠链,也是悬挂用的。

“百索子”和“鸭蛋篓”为了辟邪,小孩子们还要穿上老虎兜,套上老虎鞋。

玩吃完“十二红”,喝过雄黄酒,是不是该划龙船赛龙舟了呢?端午节划龙船赛龙舟是旧时扬州最热闹的风景。

清人《望江南百调》中说:“扬州好,午节赛龙舟,蟹足八支争打浆,猪脬几个比抛球,夺标闹中流。

”扬州人还有一句俗话:“又吃粽子又划龙船”,用以调侃那些“鱼和熊掌兼得”的人。

洗一天的活动圆满结束后,是不是该享受下扬州人的水包皮的生活了。

过去扬州的各家老浴室澡堂,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就应时推出香草洗浴,将成捆的艾草、菖蒲等“五毒草”泡在大池里,让浴客洗香草澡,去污解毒,提神活血,预防在夏天害皮肤病、生疮生疖子。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文化意义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文化意义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文化意义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一、赛龙舟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是赛龙舟。

龙舟起源于古代中国,起初是一种用来祭祀神灵的船只,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竞技体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赛龙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更能促进团队间的协作和友谊,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二、包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活动,那就是包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饮食,除了在端午节之外也可以在其他时间食用。

包粽子的活动也是一种民间文化,通常是家庭或者邻里之间的团圆活动。

包粽子不仅能够锻炼手脑协调能力,更能让人感受到传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挂艾叶挂艾叶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文化活动。

艾叶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驱蚊功效的植物,而挂艾叶则是一种带有祈福意义的活动。

在端午节当日,人们会在门口或者窗户上挂上艾叶,希望能够驱逐邪气和疫病,同时也是一种祈求平安和健康的方式。

四、吃粽子无论是参加哪种活动,端午节一定少不了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各种不同馅料包裹而成的食品,口感独特,味道鲜美。

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既有美食享受,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然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广泛的传承。

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吃粽子等活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同,但都深深植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都是表达人们心中美好愿望和祈求的方式。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不仅仅限于这些民俗活动,更在于传承和发扬它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文化。

2024年端午节的五红五黄是什么

2024年端午节的五红五黄是什么

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张形似圆月,然 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 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茶叶蛋 端午节还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彩缤纷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颈项 上,意谓祝愿孩子逢凶化吉,安然无恙。 打糕 吃打糕端午节是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 表性的食品是芳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 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 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加节日的气氛。 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 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 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 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 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 而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 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
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
2024 年端午节日期 2024 年端午节是 2024 年 6 月 22 日,农历五月初五,星 期四。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 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庆祝消遣和饮 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 代祭龙演化而来。 节名涵义 端 午 节 “端 午 ”的 “端 ”字 本 义 为 “正 ”, “午 ”为 “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 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 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 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 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 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 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 个午日,亦谓端午。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全部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 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 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 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端午节有哪些民间习俗1、吃粽子提到端午节,信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了。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不管是豆沙粽,还是肉粽,每一种口味都深得大家的宠爱。

2、赛龙舟在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组织划龙舟竞赛,参赛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划龙舟,动作整齐划一,也会吸引许多人前来观看。

3、悬挂菖蒲、艾叶端午节的时候,许多人家都会在房檐或者窗户上挂上菖蒲或者艾叶,有辟邪的寓意。

4、佩戴香包端午节时,许多人会佩戴香包,香包或是用五彩丝线缠成的,或是用布拼接成的,有祈求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之意。

年轻年女获赠香包还可以表达爱意。

5、饮雄黄酒许多地方流行在端午节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酒与驱虫的作用,还有辟邪的寓意。

6、游百病是部分地方在端午节的时候通过巡游而消退疾病的一种节日行为,男女老少白天的时候出去走一走,晚上在回来洗个澡,可以祛除百病,以后健健康康的。

7、拴五色丝线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的人会佩戴五色丝线做成的手链,不仅好看,还有辟邪的寓意。

端午节的寓意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农历五月初五。

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节日。

这一节日的主要意义是为了传承与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

端午节在历史进展演化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喧闹喜庆。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风俗与民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风俗与民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风俗与民俗有哪些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这个节日里,各种各样的风俗和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首先,端午节最为人们熟知的风俗之一就是包粽子。

每年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

将糯米洗净泡好,粽叶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然后把糯米和红枣等馅料包裹在粽叶中,用绳子扎紧。

不同地区的粽子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口味,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长方形,馅料也有豆沙、蛋黄、五花肉等多种选择。

包粽子不仅是一项美食制作活动,更是家庭成员之间增进感情、传承家庭文化的重要方式。

赛龙舟则是端午节另一项盛大且具有竞技性的民俗活动。

龙舟通常装饰得十分精美,龙头栩栩如生,龙身色彩鲜艳。

参赛的队伍们身着统一的服装,齐心协力地划动龙舟。

鼓手在船头奋力击鼓,掌控节奏,桨手们则随着鼓点的节奏,整齐划一地挥动船桨,龙舟在江面上飞驰而过,溅起层层浪花。

观众们在岸边欢呼助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赛龙舟不仅展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挂菖蒲、艾叶也是端午节常见的风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菖蒲和艾叶挂在门口,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瘟。

菖蒲叶形似长剑,艾叶具有特殊的香气,它们被认为具有驱邪的作用。

这一风俗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平安的渴望。

饮雄黄酒同样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雄黄酒是用雄黄粉泡制而成的酒,古人认为饮雄黄酒可以解毒、驱虫。

在端午节这天,长辈们会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画上一个“王”字,寓意着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雄黄酒含有微量毒素,如今已不提倡饮用。

除了以上这些,端午节还有佩香囊的风俗。

香囊通常用彩色绸缎或布料制作,里面填充着香料和草药,如艾叶、薰衣草、薄荷等。

香囊不仅香气扑鼻,还具有驱蚊防虫、提神醒脑的功效。

孩子们佩戴着香囊,欢欢喜喜地过端午。

在一些地区,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习俗。

所谓五黄,即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和雄黄酒。

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下面是端午节常见的10种民俗活动。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人们乘坐装饰精美的龙舟,在河流或湖面上划桨竞渡。

这项运动源于古代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划桨竞渡,寓意着驱赶恶鬼和消灾祈福。

2. 穿戴草帽在端午节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会戴上特制的草帽。

这种草帽是用香草编制而成的,有着清香的味道。

这是为了驱赶蚊虫,传说草帽上的清香可以消除疾病,保佑身体健康。

3. 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粽子是用粳米、红枣、豆沙等食材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

吃粽子象征着驱邪避灾,传统上人们还相信粽子能够驱赶恶鬼和纪念屈原。

4. 冲凉水端午节期间,一些地方有冲凉水的习俗。

人们用清凉的水打湿身体,以驱赶疾病和魔鬼。

同时,这也是夏季里迎接酷暑的一种方式,能够消除炎热带来的不适。

5. 悬挂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悬挂艾草和菖蒲。

艾草和菖蒲被认为有驱邪的作用,可以保护人们远离不幸和疾病。

悬挂艾草和菖蒲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有的是挂在门口或窗户上,有的是放在家中。

6. 穿五彩丝带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穿五彩丝带。

五彩丝带由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分别代表着五行:金、木、水、火、土。

传统上人们相信佩戴五彩丝带可以保佑平安和健康。

7. 指南针船模指南针船模是一种特制的玩具。

它是由纸、小竹签、彩纸等制成,形状像船一样,装有小风车。

孩童们用指南针船模在水上比赛,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8. 打草人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制作并放置打草人。

打草人是用稻草制成的人形,在田间或农田边树立起来。

这是为了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和驱走害虫。

9. 玩踩高跷踩高跷是端午节的一项特色表演活动。

人们穿着传统服饰,跳跃、翻转在高跷上,展示身手和技巧。

踩高跷的表演节目有很多种,包括舞蹈、杂技和武术等。

10. 佩戴香囊香囊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小袋子,内部装有香料和草药。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端午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有着多种不同的民俗活动和养生技巧。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挂艾草、吃粽子等各种活动,同时也会注意到一些养生技巧,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一、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古时候,人们相信龙王是海洋之神,驾驭着河流和湖泊,因此在端午节时,人们会举办龙舟比赛,以示对龙王的敬意,并祈求平安和丰收。

据说在龙舟比赛中,最先到达终点线的队伍,就能得到好的收成和幸福的生活。

二、挂艾草挂艾草是端午节一个古老的习俗,古人相信艾草具有辟邪、驱虫、清凉和保健的效果。

因此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将艾草挂在门户和床头,希望能够祛除疾病和带来好运。

三、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一个必不可少的美食,它是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的。

据说,粽子源于古代时期,因为龙舟比赛是由一头有着人头和蛇身的怪兽司令--屈原发起的,后来屈原投河自尽,百姓便在江边投入粽子,以避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

从此以后,人们在端午节时,便会制作粽子。

吃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得到祝福的方式。

四、养生技巧端午节除了举办各种传统活动外,也有一些养生技巧,帮助你在这个节日里保持健康。

1、饮食方面在端午节期间,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以保护肠胃。

此外,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绿色蔬菜、水果和粗粮等,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2、睡眠方面在这个节日里,要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要尽量避免熬夜,以免破坏你的生物钟,导致身体不适。

3、锻炼方面端午节时,可以选择适量的锻炼方式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例如,可以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和健身操等,以帮助你保持身体的青春和健康。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美食的传统节日。

通过参与传统的文化活动和遵循科学的保健方法,我们可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吃饭是中午还是晚上吃好

端午节吃饭是中午还是晚上吃好

端午节吃饭是中午还是晚上吃好端午节,又名重阳节、五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以吃粽子为代表的各种食品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元素之一。

那么,端午节吃饭是中午还是晚上吃好呢?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地区和民俗有不同的习惯和做法。

在南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早上吃艾叶饼,中午吃粽子,晚上吃凉粉、鸡蛋等。

而在北方,则偏向于中午或晚餐时享用。

首先来了解一下南方端午节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欢在中午吃粽子,这是有原因的。

由于端午节是夏至节气前后,天气开始变热,中午阳光强烈,所以在中午就吃粽子既可以避免消化不良,也避免粽子遇热变质。

此外,中午吃粽子也是为了赶在太阳最高点时吃饭,以求平安幸福。

晚上则选择清淡的食物,如凉粉等,以解暑降火。

北方人则相对偏爱在晚上吃端午节的美食。

一方面,北方天气热的时候较少,粽子和其他的热食品可以在晚上慢慢享用。

另一方面,晚餐是北方人日常生活中最丰盛的一个餐饮时间,所以在端午节这样的重要传统节日中,往往就更加重视晚餐的食物。

然而,除了习俗和地域文化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健康的角度分析什么时候吃端午节的美食更为合适。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胃肠消化功能比较强,所以中午吃热食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尤其是粽子这种比较油腻的食品。

而晚上吃较重的食物易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胃肠不适,所以要尽量避免。

此外,由于粽子中含有的糯米和香叶等食材,容易诱发过敏反应,建议吃糯米类食物的人群最好不要大量食用,尤其是在夜间。

总的来说,端午节吃饭是中午还是晚上吃好,还是要结合地域和个人的习惯以及身体状况来确定。

如果能够在保证营养、健康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端午节的饮食习惯,相信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端午节民俗名称

端午节民俗名称

端午节民俗名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龙舟赛”和“吃粽子”。

1. 龙舟赛在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活动之一。

龙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横跨于龙舟两侧的龙头和龙尾,是龙舟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特征。

据传说,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能够为人们带来祥和和好运。

因此,在端午节上,人们通过龙舟赛来纪念历史上至死不渝的爱国人士屈原。

2. 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粽子是香甜食物,由糯米制成,里面藏有各种不同口味的馅料,如肉馅、豆沙、咸鸭蛋等。

粽子有着不同的形状,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包法和口味。

吃粽子已成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人们以粽子祭祀屈原,也是一种尊重和纪念的方式。

3. 插艾叶、挂香包端午节还有一些民俗习惯,如插艾叶和挂香包。

艾叶是一种用来驱虫消疫的草本植物,端午节人们会将艾叶插在门口、床铺下等地方,以驱邪避恶。

挂香包也是用来驱邪避恶的习俗,香包里面包含着香料、草药等物质,人们挂在门口或梁柱上,祈求家庭平安。

4. 手脚脱水在一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种叫做“手脚脱水”的活动。

手脚脱水是一种“水战”,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为了娱乐和纪念屈原,在水面上组织小型的水战,用水球或是水枪等相互投掷。

此举寓意驱除瘟疫,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成为民间活动的一种独特形式。

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各种民俗名称都有着不同的丰富内涵,承载着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敬意和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些传统活动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创新,但对于人们的意义永远不会褪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饮食民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

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

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

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


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

”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

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