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

合集下载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一种,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兴隆洼文化的兴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

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了丰富的陶器、石器和玉器等。

而在兴隆洼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文化的居室葬习俗。

居室葬是指将死者安葬在他们生前居住的房屋内或房屋附近的坟地中。

本文将从文化动因分析的角度,探讨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

一、宗族观念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对宗族观念的认识十分深厚。

宗族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由同一祖先血脉的人组成的共同体。

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对宗族观念的重视可以从居室葬的习俗中窥见一斑。

居室葬能够将死者与家族的房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宗族观念下的亲属情感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居室葬这一方式,死者在死后仍然能够与家族的祖先关系保持紧密,从而维护了宗族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二、生活方式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宗族观念密不可分。

在这个时期,人们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在村落中。

居室葬的习俗可能源自人们对于自己住所的重视。

在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房屋保障的情况下,人们通过居室葬来保护自己的住所,希望在死后也能够依附在自己生前的房屋中,得到一种居住的延续感。

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保护自己的住所,避免被其他人占据和侵犯。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居室葬也有可能与家族的祭祀活动有关。

人们通过将死者安葬在自己的房屋内或周围,来方便进行日常的祭祀活动,维系与死者的联系,传承家族的血脉和文化。

三、宗教信仰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对居室葬的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

居室葬的习俗往往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对于神灵、鬼神、超自然力量等的信仰深厚。

居室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对于死者灵魂的一种保护和尊重。

人们相信,在死后,死者的灵魂将继续存在,通过居室葬将死者安置在自己的房屋内或周围,可以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宁和抚慰,同时也可以避免死者的灵魂对生者的干扰和威胁。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是指在居室内栽培植物的同时,将生者安放在植物培养箱内进行葬礼。

这种葬礼形式出现在距今约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一、生命与自然信仰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生命与自然的信仰非常深刻。

植物是自然中生命力最为强大的存在之一,能够生长、繁衍甚至复苏。

对于居住在自然环境中的新石器人而言,植物不仅是生存的重要来源,更是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灵体。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出现,与新石器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信仰分不开,他们相信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性,人死后也需回归大自然,与动植物一体化。

二、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观念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时期之一,居住在这个时期的人类开始有条理地利用环境资源改善生活。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所反映的文化动因中,有一种「生命与环境统一性观念」。

新石器人把居所作为自己的生活基地,同时也是与自然世界互动的场所,他们在居室内种植植物,保护环境,传承自然文化。

三、利他主义文化价值观
在兴隆洼文化中,居室葬礼所蕴含的「利他主义文化价值观」是十分明显的。

有研究表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殉葬者的死因多是为了保护族群利益而牺牲的结果。

居室葬礼是一种向死者致敬的方式,但也体现了新石器人对于族群利益的关心和保护。

总之,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动因。

从信仰、环境、利他主义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现象是报答生活、回归自然、崇尚集体、保护民族文明的一种体现。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兴隆洼文化是指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地区的一种文化形态,以陶器为主要文化标志,流布于今天的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大量的居室葬是其特色之一,这种葬制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动因的角度分析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形成原因,探讨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一、宗族信仰与祖先崇拜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之一是宗族信仰与祖先崇拜。

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族或宗族成员之间的纽带关系也十分牢固。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可以被理解为对祖先的一种尊崇与纪念,葬制中所呈现出的豪华墓室与丰富陪葬品,都是对祖先崇拜的一种具体表现。

通过这种丰富的葬礼仪式,人们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传承家族文化,维系家族的凝聚力和延续性。

二、社会地位与阶层差异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形成也与当时社会的地位与阶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当时的社会中,地位显赫的阶层往往能够享受到更高级的社会待遇和葬礼仪式。

居室葬往往是社会上层阶层的选择,通过豪华的墓室和丰富的陪葬品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这种葬制也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上层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社会差异,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固化。

三、宗教信仰与生死观念在文化动因的角度上,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形成与宗教信仰与生死观念密切相关。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观念,宗教信仰往往是塑造个体生死观念的关键因素之一。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所体现的丰富葬礼仪式和陪葬品,反映了人们对来世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通过对墓室和陪葬品的布置,人们期望在来世能够继续享受地上的富裕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保护与祈祷。

宗教信仰与生死观念在影响着人们的葬制选择,成为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形成的文化动因之一。

四、文化传承与群体认同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形成也与文化传承与群体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对文化传承和群体认同的继承与强化来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居室葬所展现的丰富葬礼仪式和陪葬品是对当时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弘扬,也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一种表达。

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红山文化坛庙冢

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红山文化坛庙冢

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红山文化坛庙冢兴隆洼文化聚落址与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存位于内蒙古东部和辽西地区,他们的发现充分展现了距今7000—5000年前西辽河流域的原始文化不仅有别于中原地区,而且是相当发达又具有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兴隆洼聚落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部山梁的西南坡,1983年以来发掘了约30000平方米,是长城以北地区,我国发掘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处原始聚落址。

兴隆洼聚落址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166—183米,四周以大沟环绕,沟宽约1.5—2米,深0.55—1米。

聚落址内的房址排列大体呈西北—东南方向,共约10排,每排约10组房屋,次序井然。

这些房屋都是半地穴式,平面近方形,有的为长方形,大小不一,大的面积约60平方米,最大的一间面积达140平方米,小的房屋面积约20平方米。

室内设有烧灶,有的房屋内还设有窖穴或埋有墓葬。

个别房屋内还遗存有木炭,可能是房屋木结构部分的残存。

房屋内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有锄形器、铲、斧、凿、磨盘、磨棒等,也有骨锥、骨匕、鱼镖等骨质工具;生活用具主要是缸、钵等陶器,器形较为简单。

兴隆洼聚落址的年代,约距今7000—8000年间,早于关中地区的姜寨聚落址约1000多年。

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存,地处凌源、建平、喀左三县境内的大凌河河谷地带。

祭坛址位于其东南方的东山嘴后的山梁前端,面临大凌河,并与隔河的一座山口相对;神庙则在祭坛址西北约50公里外名叫牛河梁的山梁之上,其南四公里有一座山势突兀、形似猪首的山头与之遥遥相对。

神庙以东是山梁下一片开阔地,环神庙西一南方位的山丘上,分布着10多座积石冢。

1982年发现的喀左东山嘴祭坛址,是以相当讲究的石材加工砌筑而成,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其内的建筑按中轴、两翼分布。

在中轴线的北部是一座方形祭台,东西长11.8米、南北宽9.5米,其内耸立着许多大石条,石条高约85厘米,朝上一头为锥形,排列密集,祭台上出土有双龙首玉璜等物件。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兴隆洼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周边地区。

它的特点是有规模的房屋、田地和墓葬。

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文化居室葬,也就是在居室内安置死者的葬俗。

这种特殊的葬俗在兴隆洼地区和周边地区广泛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了商周时期。

那么,这种葬俗的动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物质动因1.地理环境兴隆洼地区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

因此,很早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和发展。

而地势平坦还意味着很难挖掘出地下墓葬,因此,文化居室葬成为了一种相对合适的葬俗。

2.社会经济兴隆洼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人口密集,婚姻交往频繁,人们之间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同时,社会等级分化也逐渐加剧,富有的阶层需要一种显示自己地位的方式,而墓葬就成为了一种最显著的标志。

而文化居室葬恰好能够依托于房屋,为居住者赢得“面子”,提升社会地位。

二、精神动因1.对死亡的宗教观念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对死亡有着较为复杂的宗教观念。

他们认为死亡并非终止一切,死者的灵魂还需要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继续存在,并且有着和生者一样的需求和欲望。

因此,人们会将容易携带的物品和器具安放在文化居室葬中,以供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使用。

2.对家族的重视在中华文明史上,家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对家族的认同感很强。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居室葬不仅是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更是家族中的一种仪式和传承。

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管辖和影响家族事物的力量和手段。

三、社会动因1.领袖崇拜在兴隆洼文化时期,由于人口稠密,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各个部落,族长或者领袖的地位逐渐提高。

这种领袖崇拜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现,而文化居室葬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在居室中安置墓葬,既显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表现了自己在族群中所扮演的领袖角色。

2.道德约束文化居室葬的出现也有一定的道德约束作用。

兴隆洼文化之一

兴隆洼文化之一

兴隆洼文化之一:走进8000年前的村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敖汉旗发掘出8000年前的村落,有地穴式房址170余座、窑穴400余座、居室墓葬30余座,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此事轰动海内外。

国内外一些报刊曾以较大篇幅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

村落里至今有许许多多的原始文明之谜待我们解开,比如,“人死后为何就葬在居室?”“人与猪合葬蕴含着什么意思?”,等等。

近年来,不少国际旅行者慕名而来敖汉想一睹“华夏第一村”的风采,但因当地政府无财力保护而复埋地下只好叹气而归。

说起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旗,好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在国际考古界,这里几乎无人不晓。

因为它拥有令国内外考古学者都感到兴奋的“华夏第一村”。

在最近举行的“敖汉华夏第一村教育促进会首届年会”上,一些考古界、文化界、教育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呼吁:保护、开发、利用好“华夏第一村”的文化资源。

8000年前的村落是如何发现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及赤峰市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虎、刘国祥等考古专家1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内蒙古敖汉旗发掘出“兴隆洼聚落遗址”,于是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

兴隆洼遗址被称之为“华夏第一村”。

为何称为“华夏第一村”?为何称“兴隆洼文化遗址”为“华夏第一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祥介绍说:自1983年至1993年,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先后经过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期别的兴隆洼文化半地穴式房址170余座、窖穴400余座、居室墓葬30余座。

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及动植物遗骸资料,由此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

兴隆洼一期聚落内的房址均成排分布,井然有序,最大的两座房址面积各达140余平方米,并排位于聚落中心部位。

居住区的外围环绕一道椭圆形的围壕。

通过对房址内出土木炭标本进行碳14年代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

红山文化传承有序 之 兴隆洼文化文明曙光

红山文化传承有序 之 兴隆洼文化文明曙光

红山文化传承有序之兴隆洼文化文明曙光三篇兴隆洼文化文明曙光距今8200——距今72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时期是目前已知东北亚地区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兴隆洼文化遗址1983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右岸。

这个遗址边上常年有不断的泉水,地势开阔平坦,向阳背风,当时应该是先民最理想的住所。

兴隆洼遗址已经发掘的主要是聚落遗址。

揭开表层土壤后,纵横十几排的房屋遗址赫然而出。

居住方式沿袭了小河西文化时期半地穴式房屋,遗址中心最大的房址面积有140平米。

整个遗址井然有序,环壕围绕,防御功能明显。

各级考古单位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遗址总面积确认达3.5万平方米,是目前为止全中国最完整、最早的原始村落。

兴隆洼遗址出土器物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引发轰动。

玉器多出土于墓葬里,选用玉料硬度可以达到6.5度,其中一对出土的玉玦,鬼斧神工!惊人的是两个玉玦的重量高度一致,都是28.2克。

大小完全相同重量绝对一致的器物即使用现代高科技来加工制作,也不过如此。

伴随这精美玉器还发现了几枚人面型佩饰,制作十分精美,并且以蚌壳做为点缀。

先民在八千多年前就在技术与思想上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境界。

随着近年考古发掘,陆续发现的河北北福地遗址、甘肃大地湾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黑龙江小南山遗址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洲的chertovy V orota洞穴遗址和日本地区的桑野、三引等遗址均发现有与兴隆洼遗址风格一致的玉器,但经过碳14测定约等于或晚于兴隆洼遗址出土器物。

兴隆洼文化时期玉器目前已经被公认为玉雕艺术的源头。

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洲的chertovy V orota洞穴遗址出土玉器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日本三引遗址出土玉器兴隆洼遗址出土器物除了世人瞩目的玉器以外更是发现了一批对史前考古具有重大意义的器物。

首先,看看兴隆洼文化时期的陶器与生活实用器:兴隆洼遗址出土陶器兴隆洼文化时期的陶器比较小河西文化时期已经有一定的进步,陶质与小河西文化时期相似,但陶胎变得略薄,外部装饰纹饰也更为繁琐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兴隆洼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居室葬的形式上,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是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于研究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动因的角度对兴隆洼文化居室葬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形成的背后文化因素。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房屋建筑在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采用砖石等材料建造房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式”建筑,即多个相连的房屋组成一个大型建筑群。

这种房屋建筑形式为后来的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提供了条件。

人们开始将先人葬在家居内部,认为这样可以使其在死后得到更好的祭祀和守护。

房屋建筑的发展和变迁是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形成的重要动因之一。

宗教信仰也是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形成的重要文化动因。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形成了对于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观念。

他们认为祖先是对家族有益的,需要得到尊敬和供奉。

居室葬的形式被认为是对先人的尊重和崇敬的表达。

人们相信死后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抚和守护,而居室葬则能够使先人的灵魂得到更好的守护。

宗教信仰对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包括房屋建筑、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形成。

这些动因的分析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风貌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今天,我们可以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中,看到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定特征。

我们也可以从这一文化现象中,找到一些与当代社会相关的启示。

对于宗教信仰和家族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对于房屋建筑和社会结构的关联,都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对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于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风貌的认识,同时也为当代社会文化的塑造和传承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兴隆洼文化古墓的神秘现象:8000年前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真知堂

兴隆洼文化古墓的神秘现象:8000年前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真知堂

兴隆洼文化古墓的神秘现象:8000年前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真知堂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兴隆洼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之一,对于高古玉收藏家而言极为重要。

因为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器,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玉器,距今8000多年。

下图为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猪首石龙,可能是最早的中国龙。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长期以来,学界对兴隆洼文化的研究不够。

真知堂亦然。

深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5000年前全世界发生过一次长时间的干冷期,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都走向了覆灭。

而史料记载的黄帝三百年,炎帝时期五百年,还有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的年代加起来,都把中国人文始祖伏羲的年代指向五千年前,恰好和上一代文明灭绝的时间能够联系起来。

所以,当研究者纠结于炎黄子孙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时候,更早的兴隆洼文化,就容易被忽视了。

在走出中原中心起源模式之后,真知堂把研究重心放到了西北和北方。

从处于黄河河套地区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开始,视力所及,夏家店下层文化似乎成了一个突破口。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辽河流域,为什么发现了那么多神奇的古代器物呢?这里,是不是就是帝舜“ 流共工于幽州”的幽州呢?或者,还是帝尧“城彼朔方”的朔方城呢?由于和本文关系不大,暂且略过。

先来跟大家聊一聊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事情。

兴隆洼遗址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兴隆洼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右岸。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

流域面积高达2万多平方公里。

这条河古称'渝水',唐朝时改称' 白狼河'。

辽时称'灵河',金、元时改灵为'凌',称'凌河或'凌江'(元至正年间《通济桥碑记》中记载:'城东合龙山下,有水曰凌江')。

明始称'大凌河',以与'小凌河'相区别。

从大凌河古称白狼河这一现象可知,大凌河流域上古时代应该属于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地。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其特点是发展较早,文化遗存丰富,包括兴隆洼居室葬。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是指将死者葬在房间内或房间下方的一种葬俗。

对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需要考虑社会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信仰观念,从而探讨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研究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史前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背景】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意义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究古代社会文化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态环境对于文化形态的影响,进而揭示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形式。

这不仅有助于完善对于兴隆洼文化的整体认识,还可以为研究其他相关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通过对文化动因的分析,还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反思与启示,引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推动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和谐发展。

研究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向前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兴隆洼文化概述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兴隆洼文化始于约公元前4500年,终于约公元前2500年,是一种以居室葬为主要特征的文化。

该文化以其独特的葬礼风俗和丰富的陶器制作而闻名。

兴隆洼文化的陶器制作技术也相当发达,陶器造型多样,纹饰丰富,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陶器在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既是生活用具,也是葬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其独特的居室葬形式和发达的陶器制作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来探究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陈大元(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0)摘 要:居室葬作为一种埋葬方式,可以上溯至史前时期,而这种方式在近现代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被采用。

在我国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居室葬是较少发现的一种葬俗,常见的多为儿童的瓮棺居室葬,即使出现成人的居室葬也多采取房屋捐弃的方式。

兴隆洼文化所包含的多个遗址均发现有居室葬,且数量较多,并非个例。

可以说居室葬是兴隆洼文化的特点之一。

居室葬作为一种特殊的埋葬制度,目前在中国的台湾地区一些原著少数民族和川藏地区的三岩藏族中还存在这样的葬俗。

文章试图通过中国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川藏地区的三岩藏族的居室葬及民族志材料试图探索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从而指出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在表达生人对死者难舍难分感情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祖先的灵魂崇拜。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三岩丧葬文化;台湾少数民族葬俗居室葬,也可以称作“家内葬”,汪宁生先生就曾在其《古代婚丧习俗丛考》中从民族考古学的角度谈过家内葬。

他认为在居住区或居室之内埋葬的,就可以称之为家内葬。

居室葬的习俗不仅出现在近现代民族学材料中,而且居室葬可以上溯至人类存在之初,是非常古老的葬俗。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就已经有在其居住的洞穴内埋葬自己亲人的行为。

而国内的考古学材料当中,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发现埋葬于居住层下的带随葬品的墓葬。

如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的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等遗址都发现了在居住的洞穴之中有埋葬死者的痕迹[1]。

居室葬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住屋内挖墓穴埋葬死者;二是将死者埋葬于居室内已存在的灶坑、窖坑等空间内;三是在居住的平面上直接埋葬死者。

还有将死者的全部骨骼或部分骨骼以二次葬的形式存放于居住房屋内,也是居室葬的一种形式[2]。

兴隆洼遗址的主持发掘者杨虎、刘国祥及很多居室葬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对居室葬的研究对探寻中国原始宗教思想具有特殊意义。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刘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 100710)关键词: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摘 要: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直至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

兴隆洼遗址和查海遗址均发现有居室墓葬,这说明居室葬并非某一遗址的独特现象,而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居室墓在室内的位置比较固定,通常一座房址内仅埋有一座居室墓葬。

兴隆洼遗址共发现居室墓葬30余座,查海遗址仅发现有6座。

居室葬代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具有浓重的宗教祭祀意义。

少数人物因生前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或死因特殊,死后被埋在室内,成为生者崇拜、祭祀的对象。

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俗对辽西地区后来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Key words:Xinglongw a;culture;residential burialsAbstract:Residential burials had been practic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dati ng from the late Paleolithic to modern history in some ethnic m i nority groups.Both Xinglongwa and Chahai have yielded such buri als,suggesting that residential buri als w ere not isolated occurrences,but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 stic of the Xinglongw a culture.Res i dential burials w ere situated in regular l ocations inside houses,and only one buri al occurred in each house.A total of som e30residential buri als have been found at Xinglongwa, and6at Chahai.The residential buri als represented a special mortuary practi ce w ith reli gious significance.A few people w ho had special social position in li ve or died w i th special causations may have been buried inside houses and became subjects of ritual w or ship.The Xinglongwa mortuary practice had influence of various degrees in the later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such as Zhaobaogou, Hongshan,and Low er Xiajiadian.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的发现,深受中外学术界的关注。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化,它的兴起和发展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文化居室葬是兴隆洼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葬礼习俗,其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动因。

本文将从社会、宗教、经济等多个方面对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

一、社会因素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兴起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兴隆洼文化时期,社会经济进入了农业社会向手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人口数量逐渐增多,社会分工趋于复杂。

这种社会变迁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对死亡和葬礼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

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使得人们对死亡和葬礼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在农耕时代,人们通常把死亡视为自然的规律,对于死者的葬礼也只是简单的土葬。

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人们对死亡和葬礼的认知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重视死者的葬礼,对于葬礼的举办也更加注重。

居室葬的出现与社会分工复杂化密切相关,人们希望通过居室葬来展现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

人口数量的增多也是居室葬兴起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这使得人们渐渐难以找到适宜的土地用来进行传统的土葬。

居室葬的兴起也是人们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而进行的一种实际措施。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居室葬成为了一种妥善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

二、宗教因素宗教在居室葬的文化动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对于死亡和来世的认知受到了宗教的深刻影响。

当时的宗教观念认为死后有来世存在,并且死者需要在来世得到安宁。

人们希望通过葬礼来确保死者得到来世的安宁和幸福。

居室葬兴起的宗教动因也表现在人们的葬礼仪式上。

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通常会在墓室中摆放丰富的祭品,以期神灵能够保佑死者在来世得到幸福。

人们还会在墓室的壁画中描述死者与神灵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神灵的护佑。

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动因。

在兴隆洼文化时期,经济生活相对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兴隆洼遗址作文

兴隆洼遗址作文

兴隆洼遗址作文“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近千件珍贵文物,对研究史前文化的渊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中出土的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在没有金属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加工技术高超,一对玉玦重量不差1克,开创了中国史前用玉的先河。

”田彦国说,发现的骨笛经音乐学家反复实验,能奏出优美的旋律;人猪合葬居室墓,葬俗奇特,为原始猪龙的崇拜找到了实物证据;奇特的服饰“蚌饰裙”由数百个逐一磨出的长形蚌片钻孔分排钉缀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服饰。

同属于兴隆洼文化遗址范畴的兴隆沟遗址,发现了由野猪头骨和石块、陶片摆放出来的S形躯体,被专家认为是最早的龙的雏形,龙的起源和崇拜习俗已形成。

“想想看,生活在8000年前的人类,带着玉耳环,穿着‘蚌饰裙’,吹着骨笛,是何等的典雅,其文明程度之高,令人赞叹。

”田彦国的描述,还原了中国北方史前人类的生活情景,再现了中华民族史前的文明符号和民族团结统一的共生象征。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原始陶器,为深筒直腹罐和钵等夹砂陶等典型器物,在房址和围壕中出土了大量的鹿头,其中动物遗骸中猪的遗骸居多,经北京大学动物骨骼化验室检测,这一时期的部分野猪已进入人工驯化阶段。

稳定而独立的聚落及石锄、磨棒、石斧、玉器等的出土,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等社会化分工已经出现。

张红星推测,兴隆洼遗址的先民应该过着类似于“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男性从事耕种、渔猎、采集和石器制作等,女性从事编织、食物加工等。

出于对兴隆洼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联合考古队对敖汉旗境内临近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多处遗址进行复查,陆续有新的发现。

目前,敖汉旗境内共分布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遗址4000余处,约占内蒙古自治区古遗址总数的1/6。

敖汉旗博物馆已经征集收藏的文物达32000多件(套)。

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公布的126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敖汉旗有包括兴隆洼遗址在内的四个古老文化遗存名列其中。

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南莎娜女士不远万里来到兴隆洼遗址参观考察,其后,一批批来自日本、美国、德国、韩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慕名而来,日本学者甚至参与了部分考古过程,兴隆洼文化影响波及世界。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初探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初探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初探作者:王娣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摘要:对逝去的同伴或亲人进行掩埋,这是人类文化的特有现象。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居室埋人现象,直到近现代我国华南地区的一些土著民族仍旧沿用这种风习。

兴隆沟、兴隆洼和查海遗址作为兴隆洼文化典型遗址,都有居室埋人现象。

本文拟通过考古学资料结合民族学方法,对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所反映的精神内涵进行探析,以期能够对先民的精神领域有所了解。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精神内涵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17-04埋葬习俗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已经知道将逝去的同伴或亲人就近掩埋。

就目前已知的中国考古学资料来看,居室葬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将人埋在居室中的墓穴内:二是将人埋在居室内已存在的窖穴或灶坑内:三是将人放置于居室地表直接掩埋。

第三种埋葬方式在兴隆洼文化中尚属特例,如掩埋在兴隆沟遗址F22西北部居住面上的成年男女和儿童,共4名。

在这4具人骨四周发现很多随葬物,且有规律地放置,可能是有意安葬。

旧石器时代,人类多居于洞穴之中,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当有同伴或亲人逝去,活着的人往往将逝者就近掩埋于居所内。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提高,大部分人已经离开洞穴,开始自己动手建造房屋,只还有少数人群依然留在洞穴之中,但室内埋人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中,目前最早的室内埋人现象在山顶洞遗址有发现,20世纪30年代曾在山顶洞下室发现一男二女的墓葬,发现有赤铁矿粉粒撒在墓主人身上的现象,随葬品有穿孔介壳、兽牙、青鱼眼上骨、河蚌、骨坠等[1]。

这种将死者葬在居室中的习俗,在我国的华南早期遗址同样也有发现,如江西万年仙人洞[2]和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3]。

一、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兴隆洼文化[4]距今约8000-7000年,正式发掘的遗址仅有兴隆洼、兴隆沟、查海发现了居室埋人现象。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是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种墓葬类型。

它与其他墓葬类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建造在居室内部的葬墓,而不是经常出现在居室外部或固定的墓地中。

该类型葬墓的出现和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生产方式和物质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

首先,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出现与当时家族制度相联系。

在当时的社会中,家族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一方面,家族成员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生产并分享资源,另一方面,死亡也被视为家族成员生命的结束,而且将死者葬在家族巢穴里,这被认为能与家族的灵魂相结合,保佑后代幸福。

因此,建造居室葬墓,是当时家族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结果。

其次,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与当时人们的丧葬观念、信仰有着密切联系。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人们普遍认为,人死后有一种灵魂,它将在另一个世界中继续生活,并需要人们的供奉。

为了准备这种“另一个世界”,人们必须对死者进行一系列丧葬活动,以便让他们环境适应新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墓葬不仅是存放尸体的地方,而且还是人们与他们的祖先沟通的重要途径。

因此,建造居室葬墓,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让死者与家人在另一个领域融为一体的方式。

最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也与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文化有关。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的生产方式正逐渐从狩猎采集为主转变为农耕牧业为主。

同时,社会分工和城镇化也对生产方式和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建造更多的住宅来容纳人口增长,同时也需要更好的房屋设施。

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促使人们开始将墓葬建造在居室内部,以满足住宅和收藏需求,同时也表达了死亡和生命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家族制度的影响、丧葬观念和信仰、生产方式和物质文化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当时社会的形态和文化特征,而居室葬墓则成为历史演化和文化进步的有力见证。

从居室墓和石雕像看兴隆洼文化的祖先崇拜

从居室墓和石雕像看兴隆洼文化的祖先崇拜

从居室墓和石雕像看兴隆洼文化的祖先崇拜
陈苇
【期刊名称】《草原文物》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 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祭祀死去祖先的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1,是人们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论及原始宗教信仰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时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是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2."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从而创造了许多神"3.原始人们在创造神的时候,更广泛的是把祖先崇拜这种意识渗入其中,从而强化原始宗教的地位.尤其在古代中国更为突出,正如陈梦家先生所说:"祖先崇拜与天神崇拜逐渐接近、混合,已为殷以后的中国宗教树立了楷模,即祖先崇拜压倒了天神崇拜"4.
【总页数】9页(P66-74)
【作者】陈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认知考古学分析 [J], 王闯
2.兴隆洼文化居室葬初探 [J], 王娣
3.新石器时代聚落址、居室葬共性比较研究--以兴隆洼文化和蒙古国东方省的考古
遗存为例 [J], 雪莲
4.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J], 陈大元
5.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 [J], 李健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起源和工艺探讨(上)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起源和工艺探讨(上)

兴隆洼⽂化⽟器的起源和⼯艺探讨(上)兴隆洼⽂化⽟器的起源和⼯艺探讨(上) 中国内蒙古兴隆洼遗址。

古⽼的制⽟技术以此为中⼼向周边传播。

往东北⽅向,是⿊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松花江流域,在中国⿊龙江⼩南⼭遗址和俄罗斯滨海地区(原为⼤清帝国领⼟,⼥真⼈的居住地之⼀)均发现了最古⽼的⽟器。

往东⽅向,跨过⽇本海,在⽇本本洲岛西岸附近的桑野和三引遗址也发现了同类的⽟器,不过,它们的年代均晚于兴隆洼⽟器。

 1992年揭露成排的房址(东南——西北)。

1992年⽤热⽓球⾼空拍摄聚落的环壕及房址(北——南)。

 1993年发掘的探⽅(东南——西北)。

兴隆洼遗址第117号墓。

1992年秋,从兴隆洼遗址发现了第⼀对⽟玦饰,出⼟在117号墓⼈头⾻的两侧,据此确认早期的玦饰就是⽿环。

兴隆洼遗址第135号墓。

1994年⼗⽉⼀⽇从135号墓出⼟⼀对⼤型⽟玦,制作精美,直径约6厘⽶,是迄今发现兴隆洼⽂化玦饰中最宏⼤的杰作,堪称“玦王”。

兴隆洼聚落⾸领式房址(180号房址)。

在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奇观:也就是墓葬和房屋在⼀起,然后是⼈与他⼼爱的动物埋葬在⼀起。

在这位墓主⼈的⾝边,是⼀公⼀母两头猪。

兴隆洼聚落⾸领式墓葬(118号墓葬)。

118号墓是所有居室墓中规格最⾼的⼀座。

墓主⼈是五⼗多岁⾸领式的男性猎⼈,随葬品丰富,主要包括:主⼈⽣前爱⽤的狩猎⼯具,⼀些刃部嵌有⾻梗⽯刃镖,共伴出⼟715件细⽯叶,为⾻梗⽯刃镖刃部更新的备⽤,可供死后长期使⽤。

⾻梗⽯刃镖很可能主要是⼀种狩猎的⼯具,显⽰狩猎经济占⼀定的重要性。

⽣产⼯具有⽊⼯⽤⽯斧、随⾝穿孔⽤⾻尖状、刃器和饮⽤的陶杯。

此外,还有⼀对⽟玦⽿饰及⽯管项饰。

右⼿背上压著圆蚌饰,似为法器。

⼈⾻的右侧,放置⼀对完整雌雄的猪,具有明显祈求猎物繁盛之意(或者作为种猪带去另⼀个世界)。

兴隆洼118号墓葬出⼟遗物:1、⾻尖状器;2、细⽯叶;3、厉⽯;4、⾻镖;5、⽯斧;6、⽯管;7、⽟玦;8、陶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刘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 100710)关键词:兴隆洼;文化;居室葬摘 要: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直至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

兴隆洼遗址和查海遗址均发现有居室墓葬,这说明居室葬并非某一遗址的独特现象,而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居室墓在室内的位置比较固定,通常一座房址内仅埋有一座居室墓葬。

兴隆洼遗址共发现居室墓葬30余座,查海遗址仅发现有6座。

居室葬代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具有浓重的宗教祭祀意义。

少数人物因生前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或死因特殊,死后被埋在室内,成为生者崇拜、祭祀的对象。

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俗对辽西地区后来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Key words:Xinglongw a;culture;residential burialsAbstract:Residential burials had been practic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dati ng from the late Paleolithic to modern history in some ethnic m i nority groups.Both Xinglongwa and Chahai have yielded such buri als,suggesting that residential buri als w ere not isolated occurrences,but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 stic of the Xinglongw a culture.Res i dential burials w ere situated in regular l ocations inside houses,and only one buri al occurred in each house.A total of som e30residential buri als have been found at Xinglongwa, and6at Chahai.The residential buri als represented a special mortuary practi ce w ith reli gious significance.A few people w ho had special social position in li ve or died w i th special causations may have been buried inside houses and became subjects of ritual w or ship.The Xinglongwa mortuary practice had influence of various degrees in the later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such as Zhaobaogou, Hongshan,and Low er Xiajiadian.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的发现,深受中外学术界的关注。

就世界范围而言,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直至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

居室葬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所代表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

一种是以居室葬作为埋葬死者的主要方式,体现出生者对死者浓重的亲情观念;另一种是仅将少数死者埋葬在居室内,具有特殊的用意。

关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的基本特征、性质与功能等问题,我们曾有专文进行过讨论[1]。

这里想重点谈一下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发现经过及发掘方法,并对其特殊性予以深入分析,阐明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对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埋葬习俗及宗教观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发现经过及发掘方法在经过正式发掘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目前仅有兴隆洼[2]和查海[3]两个遗址中发现有居室墓葬,白音长汗[4]和南台子[5]等遗址中均未发现。

兴隆洼遗址共发现居室墓葬30余座,查海遗址仅发现6座。

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工作可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段自1983年至1986年共进行过4次发掘,正式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6],明确了兴隆洼文化的基本内涵,初步探明了聚落的布局;后段自1992年至1993年连续两次进行大规模发掘,将兴隆洼一期聚落全部揭露出来,同时清理出一批二、三期聚落的房址、窖穴等遗迹。

兴隆洼一期聚落是目前国内第43华夏考古 2003年第1期一个完整揭露出房址、窖穴、围壕等全部居住性遗迹的史前聚落。

由于居室墓葬的埋葬情况比较特殊,在田野工作中很难辨识,兴隆洼遗址前一阶段的发掘中仅清理了零星几座,当时考虑到这种室内埋葬死者的现象可能系偶然原因所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后一阶段的发掘中,共清理了17座居室墓葬,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认识,联系到查海遗址也发现有居室墓葬,我们得出如下讨论: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不是偶然原因所致,也不是单个遗址的特殊现象,而应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根据居室墓葬的埋葬规律及分布特点,我们逐一检查、核对了前一阶段清理过的60余座房址,发现有十几座房址可能存在有居室墓葬。

于是,在1994年秋季组织实施兴隆洼遗址一期保护工程中,我们对这十几座早已回填的房址重新清理至居住面,对怀疑有居室墓的部位进行钻探,发现并清理出12座居室墓葬,至此兴隆洼遗址居室墓葬的发现总数已达30余座。

通过这次清理工作,不但发现了一批葬俗奇特的居室墓资料,对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分布规律及埋藏特点也获得了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田野发掘经验。

居室墓葬的发掘方法与一般性墓葬略有区别,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清墓葬的开口层位。

以兴隆洼遗址为例,居室墓葬的开口层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开口于房址底层堆积下,打破居住面和下面的生土层。

此类居室墓葬易于发现,当将房址底层堆积清理干净后,明显可见打破居住面的长方形墓口。

墓葬内填土多呈灰黄色,夹杂有黑色斑点和较硬的居住面残块,土质略显松软。

居住面上通常散布有陶、石、骨器或自然石块、动物骨骼等,而墓口之上则不见任何遗物。

墓圹均为浅黄色生土,在发掘时易于辨识,只要沿着划定的墓口逐层往下清理,便可将居室墓葬较好地清理出来。

由于某些房址内还分布有长方形坑,在发掘前首先要判定是居室墓葬还是长方形坑,必要时可以采用钻探的手段予以确认。

相比而言,清理居室墓葬比清理长方形坑要更加细致,特别要注重填土内包含物的收集工作。

长方形坑内堆积中出土遗物可能是当时人的废弃物,一般发掘时只记录出土坐标,而不画平面图;居室墓葬填土内出土遗物应具有随葬品的性质,是当时人有意而为,不但要准确记录出土坐标,还要画出相应的平面图,以保证发掘资料的科学性。

在清理居室墓葬时,一定要注意墓葬填土内是否有居住面残块,这对准确判定墓葬与房屋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墓葬填土内发现有居住面残块,这说明该房屋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埋入墓葬的,从而排除了房屋使用前埋入墓葬的可能性。

由于此类居室墓葬明确打破居住面,这说明房屋内埋入墓葬后可能随之废弃,也可能该房屋继续使用,但墓口部分严禁踩踏。

兴隆洼遗址还有一类居室墓葬开口在居住面下,打破生土层。

此类居室墓葬的开口不易辨识,在发掘中容易疏漏。

墓口部分亦为砸实的硬面,与居住面连成一体,没有明显的打破迹象,有的墓口上面还分布有陶、石、骨器或自然石块、动物骨骼等,兴隆洼遗址属于此类居室墓葬的占绝大多数。

房屋废弃后,由于地穴内部堆积层的长期压力,导致墓葬内填土下沉,墓口上部硬面相应下陷。

形成一个长条形的浅坑。

墓口中段下陷最多,两端渐浅,直至与周围居住面持平。

此类居室墓葬的清理工作难度较大,从平面上不能准确划定墓口的范围,发掘时需格外小心。

墓葬内的填土多呈灰白色,较纯净,墓圹的辨识也有一定的难度。

多数墓葬填土内发现有较硬的居住面残块,这说明房屋使用一段时间后埋入墓葬,而后继续使用,墓口部分经过踩踏,与原有居住面连成一体;少数墓葬填土内没有发现居住面残块,不排除房屋使用前埋入墓葬的可能性。

在清理此类居室墓葬时,要依长条状浅坑的方向往下44考古文物研究清理至20厘米~30厘米的深度,再向外扩展,找到原始墓圹。

如果墓葬填土与生土区别不太明显,在寻找墓圹时更需仔细,避免将墓圹人为做大,有的则可以先清理至墓底,依据骨架的范围寻找墓圹。

图一 兴隆洼遗址117号居室墓葬内随葬品1、2 玉3 人面形蚌饰4 长条形蚌饰我国北方史前时期半地穴式房址较多,按常规的发掘方法,清理出居住面及其遗物就可结束发掘工作,现在看来还有不足之处。

兴隆洼遗址第二类居室墓葬的发现表明,半地穴式房址的居住面下很可能存在重要的遗迹现象。

从遗迹保护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可能将每一座半地穴式房址的居住面全部清理掉,以探明是否存在其它的遗迹现象。

这里只想指出,对于居住面上存在的长条状浅坑需格外注意,通过必要的钻探手段,可探明是否存在居室墓葬或其它遗迹现象。

目前国内有关史前居室墓葬的发现数量不多,对于这种古老葬俗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排除在发掘工作中将居室墓葬疏漏的可能性,总结居室墓葬的发掘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特殊性分析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代表一种特殊的墓葬制度,具有浓重的宗教用意。

兴隆洼遗址共发掘房址170座,仅发现居室墓葬30余座,居室墓葬在房址中的比例约为17 6%;查海遗址共发掘房址55座,只发现居室墓葬6座,居室墓葬在房址中比例约为10 9%。

从中不难看出,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又发现于少数房址内,并且每座房址内通常只有一座墓葬,显然,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并不是埋葬普通氏族成员的主要方式,少数氏族成员因生前具有特殊的地位、身份或死因不同,死后被埋在室内。

兴隆洼和查海等遗址均未发现与居住区对应的墓地,欲了解普通氏族成员的埋葬方式,还需要在今后的田野工作中重点寻找与居住区对应的墓地。

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墓葬在室内的位置比较固定,以兴隆洼遗址为例,居室墓葬的位置可分为以下三种:一种位于居室东北侧偏中,墓穴贴近房屋东北侧穴壁中段;另一种位于居室东南部,墓穴贴近房屋东南侧穴壁一端;还有一种位于居室西北部,墓穴贴近房屋西北侧穴壁一端。

这种固定位置的选择说明,居室墓葬绝非偶然原因或简单行为所致,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包含有当时人特殊的用意。

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形制基本相近,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墓穴的长度在2米左右,宽度0 5米~0 9米,墓口至墓底深0 5米左右。

兴隆洼遗址118号居室墓规格最高,墓圹长度为2 5米;查海遗址发现有一座儿童居室墓,长度仅为1 2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