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2.1 食物中的营养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2.1 食物中的营养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2.1 食物中的营养

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习题设计

一、填空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的支持,人体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

2、食物所获得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5、( )和(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二、判断题:

()1、鱼、肉营养是很丰富的,只要吃鱼吃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就足够了。

()2、要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3、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三、选择题:

1、肥肉中含有丰富的()。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2、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3、谷类、薯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4、油脂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5、蔬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四、填表题

某位同学一天所吃的食物有:①矿泉水、②鸡蛋、③牛奶、④白菜、⑤鱼、⑥食用油、⑦巧克力、⑧馒头、⑨米饭。

你能按照营养成分帮他分类吗?

五、问答题

1、我们在平时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2、说说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3、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脂肪?

4、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人体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食物所获得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二、判断题:

(×)1、鱼、肉营养是很丰富的,只要吃鱼吃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就足够了。

(√)2、要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3、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三、选择题:

1、肥肉中含有丰富的(B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2、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C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3、谷类、薯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D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4、油脂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B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5、蔬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A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淀粉)

四、填表题

某位同学一天所吃的食物有:①矿泉水、②鸡蛋、③牛奶、④白菜、⑤鱼、⑥食用油、⑦巧克力、⑧馒头、⑨米饭。

你能按照营养成分帮他分类吗?

五、问答题

1、我们在平时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答:(1)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 (2)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病。

2、说说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答: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脂肪?

答:分别把猪肉、花生米、芝麻等食物放在白纸挤压、滑动,如果白纸上有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4、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答:在不同的食物中,分别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食物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A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A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空(26 分) 1、像撬棍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2、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3、像水龙头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等。 4、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5、1820 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 6、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用的力就越 小;因为同样高度的斜面越长就越。 7、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它包含三个层次: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8、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如:;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 叫;如:。 9、像艾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结构; 这种基本结构的 都是形。 二、我会选择:20 分) 1、观察野生动物时要注意()。 A、避免惊吓 B、禁止喂食 C、不要太接近 D、以上皆是 2、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A、上小、轻;下大、重 B、上大、重;下小、轻 C、抗风能力弱 D、材料是实心 3、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立着放 C、斜着放 5、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运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因为在这个过程() A、动转化为热能 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C、热能转化为动能。 6、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7、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越大;磁力越强。 B、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只有铁芯。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1、人一生要经过()( ) ( ) 和()四个阶段。 2、孟德尔人们称为()、袁隆平比誉为()。 3. 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_,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叫做_________,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_________。 4、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作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5、无论是在()、()、还是在()中、我们的()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6、变异一般有()种形式,一种是()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产生的变异。 7、()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8、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 ), 以及 ( )等。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 10、点亮台灯:台灯把()能转换为()能;用热水洗脸:燃气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 ( )能转换为( )能;你吃饭后去上学:你的身体把食物中的( )能转换为( )能。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2、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3、吸烟和酗酒不仅是少年健康的大敌,还会养成不良习气。() 4、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仍可继续。()5. 沙漠中没有生物。( ) 6、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7、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8、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的生物的遗骸或遗() 9、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遭破坏。() 10、。动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化。() 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植物有()。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2、“虎父无犬子”说明人类有()现象。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3、“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讲的是()。 A、变异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4、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A、相貌; B、身高; C、知识; 5、()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A、遗传的变异; B、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的变异; 6、能遗传的变异是有()引起的。 A、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个体发育很好; 7、下列()不属于变异概念范围。 A、生物和生物之间; B、子代个体之间; C、亲代与子代之间; 8、化石一般存在于()中。 A、火山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9、被称为地球历史“万卷书”的是(). A、化石; B、沉积岩; C、卵石; 10、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得来的。 A、资料查阅; B、恐龙化石; C、照片、电影;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期末试卷全套

2020年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全套)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南北极不变B.南北极改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20分)一、填空题。(.电灯在使用过程中把电6能转化为()。 一起时,就直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接连动.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定滑轮,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 1 A.断路B.短路C.通路 滑轮,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滑轮组。 ()。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B.鱼的生活空间小A.猴的生存本领差2.像铁塔那样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结构。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根据能源可否再生,将它分为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4.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凤仙花B.海带CA.蕨类.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5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10二、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30分) 分))(20三、判断题。(”。x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x 1.下列简单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2.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皮很厚。(x )A.镊子C.自行车车把.方向盘 B 3.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x ).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2 ).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4√(A.爬楼梯上楼C.玩跷跷板.螺丝刀拧螺丝钉 B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5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6).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x .脚骨的数量多B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脚部肌肉发达 C 7.电能可以转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全

第一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 现象。 2、变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 现象。 二、填空 1、从五至六年级的时间里,我们的生长与往年相比(身高)和(体重)明显加快。 2、(青春发育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女同学比男同学发育要(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0至12岁);男同学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2至14岁)。 3、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五个阶段。我们正处在(少年期),还要经历(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4、动植物都有(遗传)和(变异),(遗传)与(变异)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课地球 一、填空 1、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他们对地球的认识是(居住地中心说);我国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天圆地方说);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于是提出了(地球说)。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意大利(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率领约90名水员操纵3艘帆船,历经2个月零9天的艰苦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 4、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9月率领(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西穿(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与1522年9月回到原3出发地(西班牙),历时(3)年,这是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5、地球上的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非洲)、(亚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34338

2015年秋季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 等级: 科学部分 一、我来当裁判。(对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 1.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2.粉笔折断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此这属于不可逆变化。(×) 3.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4.火车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滚动等。(√) 5.坐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座位是运动的。(×) 6.物体的惯性有时候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合理利用。(√) 7.地球是静止的,飞奔的汽车是运动的。(×) 8.鸵鸟属于鸟类,但它不能飞行,只能在地面上行走或奔跑。(√) 9.牛奶和柠檬汁混在一起,即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 二、自选超市。(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横线上) 1.细菌的繁殖方法是 B 。 A.复制 B.分裂 C.繁殖 2.在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C 。 A.有气泡冒出 B.看不出明显变化 C. 出现粘稠状物质,并发生沉淀 3.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A 。 A. 不可逆变化 B.可逆变化 C. 形态变化 4.车辆的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B 。 A.保持车距 B.靠右行驶 C.系安全带 5. C 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A.易拉罐 B.风车 C.秋千 6.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C 。 A.在空气中的一半 B.在水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交界处 7. 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厢内,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车厢本身 B.行进的路面 C.路边的房子 三、科学积累。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 4、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5、 __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7、菌类不能进行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来生存。 8、我们可以用、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9、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10、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A、B、C、D、 12、梁的横截面一般是()的。 A、平放 B、立放 1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B、C、 1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5、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16、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圈数 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1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 BB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9、蕨类植物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 20、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 21、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 22、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 2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 24、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 2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 26、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 27、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 28、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的。 ( ) 四、连线题(8分) 29-30电池太阳能31-32汽车方向盘斜面核电站化学能螺丝钉省力杠杆风力发电机原子能羊角锤费力杠杆光电池机械能镊子轮轴 科学探究 一、图形题 1、(1-3)画出下面工具的力点、重点、支点,并填空。(5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 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K支点2支撑看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 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蹺跷板、慑子、自行车刹车等等 A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 厂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僮s开瓶蓋 4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侵子.帑桨 L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 木I杆公式=匸血丄通方=卜星勺丄乏方

吳经典分析; 指甲钳 ACK?省力杠杆DEO:费力杠杆DE6 费力杠杆秤杆, 支层。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0不够用)阻力点 用力点:P〔秤死)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 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 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2019年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 时间40 分钟 5、月球运行到( )中间,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因( )就形成日食。 二、我会判。(每题2分,共10分)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 A.球形 B. 杆形 C. 蝌蚪形 2、在半夜看到月亮在东边天空,问这一天是( )。 A.上半月 B. 农历十五 C. 农历下半月 3、在鹰、小麦、鼠、蛇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鼠→鹰→蛇 C. 小麦→鼠→蛇→鹰 4、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 A 、蜡烛融化 B 、木材做家具 C. 馒头发霉 5、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 B.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 C.在地球上重400吨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吨。 6、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就形成了( )。 A .昼夜现象 B 、日食现象 C 、四季现象 7、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8、下列菌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 A.酵母菌 B. 青霉菌 C. 根霉菌 9、若在傍晚时正好看到月亮升起来,则这一天是( )。 A.农历上半月 B.农历十五 C.农历下半月 10、农历正月十五看到的月相是( ) A 、 、 、 四、我会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写出物体运动的四种基本方式。 2、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并画出示意图。 3.画出农历的初二、初八、十五、二十三、二十七的月相图。(每个图2分) 五、我会做。(20分) 写出你研究昼夜形成的过程。 1、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六年级科学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我会填。 1、卫星 自西向东 一个月 2、蛋白质 遗传物质 3、乳酸菌 4、初一 十五(或十五、十六) 5、地球和太阳 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 二、我会判。 ××√×√ 三、我会选。 1——5 CCCCC 6——10 AAAAA 小学六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 时间40 分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用途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科学道理 )。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简单机械 )。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省力 )。 4.像水龙头这样, (轮和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滑轮组 )。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2课 云和雾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

云、雾和雨 (一)教学目标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云和算是怎样产生的。 2.在观察“白气”的实验中·使学生知道“白气”与水蒸气的区别。 3.知道"白气”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人星的"白气”在低空就会形成雾,在高空就会形成云。 4.知道高空中的云,相互碰撞融合就会变成大水滴落到地上形成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做观察“白气”的实验,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模拟雾、雨的形成;知道云和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许许多多小水滴和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2,教学难点:具有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能根据“白气”的成因推想云、雾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云、雰和雨的视频资料,热水,冰,托盘。 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技术和手段 (一)教学技术 模拟实验式、小组合作式、问题引导式、互动交流式、教师讲授式。 (二)教学手段 学生把冰放到热水杯上方,热水杯上方会出现“白气”现象,学生把已经学习过的水蒸气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习的云和雰的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认识云和雰形成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云和大雾的美丽景色的图片 2.谈话:这是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提问: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1.打开杯盖我: 2.让学生观察杯口处有什么,并说说理由 3.讨论“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结论,为建构“白气”的概念做铺垫。 4.让学生在杯口处放一块冰,观察现象。 学生能够观察到烧杯口的“白气”基本消失了,当把冰放到烧杯口后,会出现很多“白气”。让学生分析“白气”产生的原因,学生可能得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的结论。 5.教师总结:杯子里的水蒸气在杯子外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很小的水滴。 (三)认识雾的形成 1.提出问题:雾和“门’”有什么关系靠在一大中的什么时候容易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雾。 2.讨论:我们知道了算是怎样形成的,那么雾又是怎么散去的呢

2017-2018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2018学年度 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总测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于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可以在镜子中看到物体的像。( ) 2、钢丝钳能省力,这是因为钢丝钳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 3、鲸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 ( ) 4、古代生物的化石是人们认识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重要的证据。( ) 5、达尔文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 ) 6、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会增加,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需求。 ( ) 7、生物进化历程在身体构造上是由简单到复杂,在生活环境上由陆生到水生,在适应能力方面越来越弱。 ( ) 8、酒窝、肤色不可以通过父母遗传给子女。 ( ) 9、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是“自然的选择”。 ( ) 10、虽然鲸、蝙蝠、大猩猩的前肢骨的组成一致,排列方式也基本一致,但这不能说明它们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强烈的阳光使人头昏眼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属于什么污染?( ) A 、光污染 B 、废渣污染 C 、废气污染 2、下面哪种工具属于省力杠杆?( ) A 、钓鱼竿 B 、钢丝钳 C 、镊子 3、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什么组成?( ) A 、消化道和消化腺 B 、口腔和肝脏 C 、消化道和肺 4、在下面的俗语中,哪个属于变异现象?( ) A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B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C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5、人的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 学校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_________。我知道的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 2.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________喂养小动物的脊椎动物叫 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是哺乳动物。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 、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4.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两只手相互摩擦,我的手会感觉比较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转化成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 5.用来提起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6.小电动机上的换向器起_________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的作用。 7、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_______或改变材料的_________。 8、煤大多夹在岩层中,它是由___?___转化而成的,它所具有的能量来自______. 9、1820年4月,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小磁针放在通电直导线旁会发生偏转,右图中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填写“顺时针”或“逆时针”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 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2.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上颁布《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并把每年的()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日-----------------()

A.2月25日 B.12月5日 C.5月22日 3.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 A.松树 B.柳 树 C.苔藓 4.材料的厚度和宽度,()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同样程度 B. 厚度更 多 C.宽度更多 5.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 B、 C 6.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狗 B.蚂 蚁 C.金鱼 7.()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8.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对自己的国王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撑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他说明阿基米德已经掌握了()省力的原理。 A.轮轴 B. 杠 杆 C. 斜面 9.东北虎的腿和耳朵和比华南虎长得小,但个体却长得比华南虎大,这是为了更好地 -------------------------------------------------- () A.捕猎食物 B.野外奔 跑 C.适应寒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