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双手》。

2、齐读课题。

3、复习词语。

(开火车读词、听写词语)

4、回顾上节课内容:这是一双怎样的手?(板书)

这是一双()的手。

师:是呀,这真是一双特别的手,难怪给作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那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继续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合作探究题:

自读课文,带着问题认真思考: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这样?

1、小组合作探究。

2、汇报

提问:这双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

(1)“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A、圈出描写张迎善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得用手拣,得用手送,手得插三四次,体会张迎善手工作的繁重细致。引导学生体会张迎善再用手栽树苗时可能会遇到的状况。

指名读

B、师:孩子们,种一棵树苗,张迎善的手就得拣、得

送、得插,让我们来做张迎善,做几次这样的动作,指名说感受。

是的,这样枯燥,劳累的工作他要重复多少次?种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千)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万)一年呢?十年呢?你有什么感受?工作的繁重在我们看来辛苦的工作,他一干就将近十年啊!谁再来读一读?他的语言应该怎么读?(朴实)齐读

师:是的,张迎善早就习以为常,真是一位朴实的林业工人呀!

(2)难怪作者心中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生读〈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你是怎样理解的?带着你的感受读读。

(钢铁般顽强的意志)

(3)、这样的一双手在短短的4年之内,我们来看看他的贡献有多大。

课件激情。师:就是这样的一双手,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就是这样的一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也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使荒山变成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这真是一双---- 生齐读〈这是一双创造绿色金库的手〉。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双手,面对张迎善你想说什么?这是一双()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生谈联想)

三、总结全文: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敬佩,同学们,透过张迎善这双手我们看到这位朴实的林业工人那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品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看似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课后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这双手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三、主题阅读

(一)、《绿手指》

思考:

1、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绿手指”指

()。

2、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请用2—3个

词语来表达。

(二)、《他要感谢那只手》

默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说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三)、《妈妈的手》

自由读文思考:

1、妈妈有一双怎样的手?请用横线画出。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干什么?又用那温柔的手干什么?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