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液矿床

合集下载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研究:以华南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研究:以华南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研究:以华南若干典型矿床为例导读: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都是重要矿床类型,二者之间通常存在紧密的时空关系,其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热液流体。

热液流体在成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同时,其演化活动痕迹(如流体包裹体)也被保存在矿体及其围岩蚀变带中,通过测试不同部位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压力、盐度以及成分等参数,根据流体演化模型,分析其空间变化规律,可以推断热液流体活动中心,恢复成矿作用过程,进而圈定找矿靶区,即流体填图也是一种找矿预测有效方法,且具有分析矿床成因类型的优势。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成矿流体与找矿预测等前沿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华南富家坞斑岩型铜钼(金)矿、桐村斑岩钼矿,以及邱村和安村浅成低温热液金矿为例,系统总结了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流体特征、演化规律和金属沉淀机制,建立了从斑岩型到浅成低温热液型流体演化的“气相迁移”模型,并以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为例,介绍了应用流体填图进行找矿预测的实例,研究指出紫金山深部依然存在寻找斑岩矿化的潜力。

本文研究成果为流体填图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

------内容提纲------0 引言1 斑岩矿床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1.1 初始流体特征1.2 流体沸腾(不混溶)1.3 金属沉淀机制1.4 富家坞斑岩铜钼(金)矿1.5 桐村斑岩钼矿2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2.1 成矿流体特征2.2 金属沉淀机制2.3 邱村金矿2.4 安村金矿3 斑岩到浅成低温热液流体演化3.1 成因联系3.2 流体演化4 找矿预测4.1 流体填图与找矿预测4.2 紫金山铜金矿5 结语0 引言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两类具有密切时空和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类型,两者不仅提供了世界近70%的铜和90%的钼,同时也是贵金属金、银的重要来源,并伴生有铅锌等金属,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对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历来备受重视。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的宏观条件及微观条件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与碱性岩之间及与斑岩型矿床成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条件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实质为于成矿流体w( )低(通常<5%)、成矿深度浅(通常≤2km)、低压(10~40MPa)及低温(200℃±,通常<300℃)下所形成,火山-浅成岩体系统浅部为主要热液活动区域,并主要产出物为Ag、Au贵金属的热液矿床。

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由Hendenquist等于1995年所提出,划分依据为成矿流体特点及矿床特征,即可分为低硫化型(LS)和高硫化型(HS),但此分类体系地域性明显。

1.成矿的宏观条件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较多形成于成熟的岛弧及弧后拉张力学环境,以及板块俯冲带的大陆弧环境中。

基于特殊状况下,在洋中脊(冰岛)环境中也可形成。

近些年来,陆陆碰撞及陆内裂谷环境从以往的挤压转换为伸展时期的构造背景同样受到比较多的关注。

Karen等指出诸多Au-Ag-Te矿床与未完全发育成熟或造山晚阶段的裂谷具有一定关系。

总之,此类型矿床形成,密切相关于挤压地球动力学框架下的拉张环境,其中对于高硫化型而言,挤压应力场环境乃是其主要形成环境,而针对低硫化矿床来讲,中性或者张性患者为其主要形成条件。

依据文献记载可知,多数浅成低温热液型金属矿床,多在中-新生代予以形成,另据数据统计可知,古生代及中-新生代乃是此种类型矿床两个关键性的成矿期,而对其成矿时代而言,其之所以集中偏心的关键原因在于,其具有较浅的形成深度,并要求具有比较稳定的矿床所在地壳,方能在长时间的地质演变当中得以保存。

基于具有相应矿物源背景下,通过结合作用,形成成矿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在具体的形成时间方面,主要受控于所在地质构造的环境演化阶段。

在基底岩石上,乃是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的主要产出区域,经发育而最终形成双层形式的结构类型,对于此种类型矿床而言,陆相火山岩及与之处于相同时代的火山沉积岩当中乃是其主要产地,有时其下伏各种类型的基底岩石也是其产于地。

中国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一些地质特点

中国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一些地质特点

第6卷第1期1999年3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Vol 16No 11Mar.1999收稿日期:1998208221 修改稿收到日期:1998211230作者简介:李朝阳,男,1938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矿床地球化学专业。

现负责超大型独立银矿床、玛曲—勉略宁铜金矿带和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等国家攀登、国家攻关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专题与项目的研究。

本研究受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研究”资助。

中国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一些地质特点李朝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摘 要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基底、盖层、构造与地球物理特征)和一些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的研究,重点对低温热液矿床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出:(1)巨厚的地壳使温度高的地幔对容矿地层的面型影响不强烈,只是在一些切壳的深大断裂附近形成一些较高的地温场、小岩体和岩脉;(2)区内元古代基底区域变质作用不强,经受的温度、压力都不是很高,致使元古界岩石中的成矿元素没有大量被结晶(变质)分异作用排出,因而其成矿元素丰度较高;(3)新元古代—古生代巨厚的沉积盖层显示出该区长时间、大面积稳定下沉,岩浆活动(特别是侵入活动)不强烈;(4)盖层中大量含碳质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石相间出现的岩性组合反映了海进海退、氧化还原的沉积环境变化,有利于成矿元素沉淀富集;(5)很多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都来自深部,因此巨厚的盖层有利于成矿过程中缓慢降温而形成大量的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低温热液矿床 集中分布区C LC P612,P617低温热液矿床基本上相当于国外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epithermal deposits ),其突出的特点是成矿温度低,矿床的主成矿温度多在200℃以下。

第六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3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

第六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3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
黄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组成 石英、云母、长石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albitite-greisen deposit)
—通过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花岗岩类岩石形成 的,与钠长岩和云英岩在空间上和成因上密 切相关的,以产稀有和稀土元素为主的一类 矿床。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钠长岩:主要由钠长石(>50%)和少量微 斜长石、石英组成的中 细粒浅色岩石 —云英岩:主要由中粗粒的石英和白云母组 成的蚀变岩石。可分为:
云英岩(石英60 75%,云母25 40%) 富石英云英岩(石英>75 %)
矿物组合
矿物有30种以上,以石英、黑钨矿、白云母为主,其它矿 物含量较少
矿石组构
矿石结构复杂,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等 构造有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等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变质岩 花岗岩
正常 云英岩 锡石
图 西华山钨矿床围岩 蚀变垂直分带与矿物 分布关系示意图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矿床学 Ore Geology
钠长岩-云英岩型矿床
2. 形成条件
围岩条件
—含矿岩体的上覆围岩通常是渗透型较差、化 学性质不活泼的硅泥质沉积岩和变质岩(起 屏蔽作用,防止挥发分的向上、向外逸 散)。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实例

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实例

《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实例》1. 引言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其成矿过程和机制对矿床地质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通过具体的矿床成矿实例,深入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矿床特征,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类型矿床的成因机制和地质特征。

2. 成矿实例一:某A矿床通过对A矿床的详细地质调查和野外实地考察发现,该矿床呈现出较为典型的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特征。

其成矿岩体主要为含矿脉石英脉和硫化物矿物,矿床呈浅部分析晶岩矿化的特点。

矿化作用主要发育在次生裂隙中,矿体形态多为矿脉和矿片,分布规律较为集中。

矿床中矿石成分以黄铁矿、方铅矿为主,伴生有少量其他硫化物和氧化物矿物。

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典型的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形成过程和特征。

3. 成矿实例二:某B矿床B矿床位于某地区,其成矿过程和特征与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具有较为相似的特点。

该矿床成矿岩体为火山岩和与之伴生的热液脉石英脉,矿化作用主要发育在断裂带和裂隙中,并且矿床呈现出较为浅部的特征。

矿床中的矿物主要包括黄铁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矿物,伴生有少量氧化物矿物。

通过对B矿床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机制和特征。

4.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上述两个具体的成矿实例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本文还将对这一类型矿床的成矿机制和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类型矿床。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理论和地质特征,以期为矿床地质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低硫型浅层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我认为其成矿过程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

通过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地壳构造和矿床成矿规律,为矿床勘查和资源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矿床学课件——第六章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矿床学课件——第六章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3)地层条件
2.围岩蚀变及分带
蚀变围绕侵入体中心呈同心圆状产出,自岩体中 心向外依次出现四个蚀变带:
(1)钾质蚀变带 (2)石英-绢云母化带 (3)泥质蚀变带 (4)青盘岩化带
3.其实就是矿化了的蚀变围岩,有一定的矿化分带。 工业矿化位于(1)、(2)带。
4.矿床成因 (二)富金斑岩型矿床
(三)围岩条件
为碳酸盐类岩石。
矽卡岩按成分可分为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 (四)构造条件 (1)接触带构造 A:整合型 B:不整合型 (2)围岩层理和层间破碎带 (3)断裂和裂隙 (4)褶皱构造 (5)围岩捕掳体
二.矽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矿体的形态、产状与规模
矿床产于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 多产于外接触带.距接触面100-200m以内. 矿体形态复杂、连续性差,多数矿床为中小型。 (二)矿石特征
云英岩化 3.矿体地质特征
(1)大脉型矿体 (2)中-薄脉带型矿体 (3)网脉型矿体
黑钨矿-石英脉“五层楼”分布规律,矿脉自下而 上分为5个带: (1)微脉带 (2)细脉带 (3)中脉带 (4)大脉带 (5)稀疏大脉带 4.矿石特点 5.矿床成因 代表矿床:江西省西华山钨矿床
(二)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二.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成矿温度在300-200之间,受断裂控制。 矿体产于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中 围岩蚀变发育,为中温热液蚀变组合 金的重要来源 (一)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1.太古宙脉状矿体 2.中国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具有又老又新的特点,分为石英脉型(含金硫化物石英脉,矿化
矽卡岩矿物组合,成分复杂、结构构造多样,矿 石有块状构造、浸染构造,矿石多为带:交代岩浆岩形成的矽卡岩带。主要为高温矿 物。
内带:交代碳酸盐围岩形成的矽卡岩带。主要为中 温矿物。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田世良)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田世良)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玉髓、蛋白石、方解石。次为粘土矿物、绿泥石、冰长石、 白云石、菱锰矿及少量的萤石、重晶石等。 热液蚀变明显。贵金属矿化常与硅化有关。硅化带两侧可以是伊利石—绢云母蚀变 和泥化蚀变。这些蚀变都发育在大范围的青盘岩化蚀变带中。在深部的脉体内含有 冰长石。靠近地表,可以是大规模的泥化带,其中有时含明矾石。青盘岩化广泛发 育在中(基)性火山岩中,矿体部位的热液蚀变是明显的,可以容易地看到褪色蚀 变带。另有一些矿床具有铝质的高级泥化蚀变组合。


(二)、热泉模式——酸性硫酸盐硅质蚀变

“古地热系统(矿床)与现代地热系统的对比为我们了解成矿系统各种组分 的成因提供了一个线索”(D.E.怀特)。 美国内华达州汽艇泉是研究最透彻的现代热泉,对停止活动的热泉与矿床 的成因关系用浅井和钻孔进行了揭露。得出的模式: 现代硅质热泉沉积和下伏的蚀变岩相当于L.J.布坎南(1981)描述的作为 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地表产物的“氧化硅盖层”和“低pH值酸性盖层”。 热泉沉积的硅质泉华在地表为多孔状,但在深部被压实和胶结,由蛋白石 质氧化硅、玉髓、石英组成。 热泉沉积物下面的蚀变岩石原岩石玄武安山岩和花岗闪长岩,现在是呈退 色的白色粘土—明矾石—氧化硅蚀变。酸性帽由地表向下的分带:蛋白石、 方石英→蛋白石、明矾石、石英和少量黄铁矿→高岭石、明矾石、蒙脱

1.
2.

墨西哥瓜纳华托金银矿床浅成热液模式理想剖面图 ( L.J.布坎南 1981)
(一)、L.J.布坎南“沸腾”模式
4.
粘土化带(粘土质至深部绢英岩化)常表现为受构造控制的褪色蚀变带。规 模可达数千米。与贵金属矿化有关的硅化带(含石英+冰长石脉)沿着断 裂贯穿其中。矿体规模与粘土化带规模一般呈正比。 外围青盘岩化。青盘岩化(绿泥石、方解石、黄铁矿、绿帘石、沸石)是 一种早期发育的、广泛的区域性蚀变。 金银矿体出现在沸腾面附近及顶板部位,大脉状矿体可向上延伸。沸腾面 之下为贱金属(方铅矿、闪锌矿等)的低品位矿化,向下延深的石英+冰 长石脉体可以是铅锌矿体。 矿体的终止有两种情况。一是向下延伸的石英脉不含矿或含少量的黄铁矿 和磁黄铁矿;二是在深部更为常见的情况,贵金属、铅锌矿的含量低于可 采品位,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与之共生。无论哪种情况,方解石和冰长石 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第九章 高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第九章  高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①岩浆自变质矿床;
②与伟晶岩并列-稀有金属花岗岩型矿床。
二、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①T=300-2000C,h=2-0.5Km;
②空间上与中小型、中深或侵入体有关;
③矿床多产于外接触带中; ④围岩蚀变发育、种类多:Chl化、Ser化、黄铁长英岩化、Si 化、RCO3等; ⑤矿物组成复杂:自然金、银金矿、硫化物;石英、绿泥石、 绢云母、方解石。 ⑥成矿方式:充填、交代; ⑦矿体规模大-中型居多;
定义:以美国西部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尔得名。是一种
主要产于地台盆地边缘沉积盆地中碳酸盐建造 铅锌矿床。
特点:
(1)品位低、规模大; (2)埋藏较浅、易于开采; (3)地质构造简单; (4)成群成带分布 (5)典型实例:美国密西西比河谷(400个矿床)、前苏 联;中国湘黔贵川等地。
矿床地质特征
1、产于地台边缘得沉积盆地中,矿带沿盆地边缘分布。常含海 相蒸发岩。 2、产于一定层位中,以厚层白云岩为主,次为石灰岩。 3、以开放空隙方式充填形成,后生成矿。 4、层状、似层状、脉状,与地层产状一致。 5、金属矿物:闪锌矿(低铁),方铅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 脉石矿物:萤石,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 6、围岩蚀变:硅化,白云岩化。 7、成矿流体:建造水,S来自膏盐层。
成因机制
1 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铜矿床成因机制
岩浆(火山)热液+大气降水- > 酸性热液
->淋滤围岩+高级泥化带->Au沉淀。
2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成因机制
大气降水可能混入部分岩浆水->低盐度、 低温热液淋滤围岩->上升、减压沸腾-> 所 携带的成矿物质沉淀。
三、卡林型金矿床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对比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对比
高、中、低温热液矿床比较
高温
中温
低温
பைடு நூலகம்
岩浆作用
早期
中期
晚期
含矿溶液
酸性或弱酸性
中性或弱碱性
主要元素
钨、锡、钼、铁、铋
铜、铅、锌
汞、砷、锑、金、银
温度
300-600
200-300
50-200
形成条件 压力
2*107-108pa
(1-5)*107pa
<107pa
深度
1-4.5km
0.5-2km
地表-几百米
矿石成分
矿石矿物 脉石矿物
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赤 铁矿等
石英、长石、锂云母、角闪石
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 锌矿等
萤石、水晶、石英、重晶石、 冰长石等
辰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自然金等
石英、冰洲石、萤石、重晶石 、高岭土、沸石
矿物结构 结构 构造 构造
粗粒结构 带状、对称带状构造
中粒结构 角砾状、带状、胶状构造
细粒结构 角砾状、胶状、皮壳状、梳状
、环状、晶洞构造
矿体形态
脉状、带状、似层状、筒状、 充填作用形成多为脉状,交代 (充填)脉状、凸镜状、似层
囊状
作用形成多呈似层状
状(交代)囊状、似层状
矿体规模
中-大型
大-超大型
中型
构造部位
产矿部位
岩浆岩内及其附近的硅铝质沉 积岩或变质岩中
钙镁质页岩或火山岩中
具体
岩体的内外接触带
大断裂带或地热异常区
各种断裂
总述
蚀变强烈,高温蚀变
蚀变发育,中温蚀变
低温蚀变
围岩蚀变
种类
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 化、电气石化、黄玉化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浅析郑云龙,周 阳(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七队,吉林 吉林 132105)摘 要: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是由于火山活动产出的贵金属物质在低温热液的环境下,火山浅层岩体系统浅部形成的矿床。

随着近些年发现的众多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使得这种矿床成为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在科学家对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不懈研究下,这种贵金属成矿的岩浆条件以及成矿机理等方面已经较为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为以后贵金属矿床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机理;浅成低温热液中图分类号:P6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6-0216-2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epithermal noble metal depositsZHENG Yun-long,ZHOU Yang(The 607 team of Jilin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Bureau,Jilin 132105,China) Abstract: The epithermal precious metal deposit is a deposit formed 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volcanic shallow rock mass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With the discovery of many epithermal precious metal deposits in recent years, this depos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of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 the unremitting study of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epithermal precious metal deposits by scientists, the magmatic condition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this kind of precious metal deposits have been clearly displayed in front of people,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future discovery and study of precious metal deposits.Keywords:Metal deposit; metallogenic mechanism; epithermal hydrothermal solution收稿时间:2018-07作者简介:郑云龙,男,生于1986年,汉族,山东诸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

实习四讲义--低温热液矿床

实习四讲义--低温热液矿床

晶洞 辰砂
矿床地质特征
同位素特征: – 辰砂的δ34S值一般为14.1‰~26.0‰,平均为1 7.5 ‰ ,属 非岩浆硫,硫主要来自海相沉积硫酸盐类矿物; – 最重要的脉石矿物白云石、方解石的δ13C值一般为-2.2‰~8.18‰,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年代效应属寒武纪,其次是 与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 – 白云石、方解石的δ18O值为-11.79‰~-16.63‰,完全落在 寒武纪海相碳酸盐岩的δ18O值-25‰~+5‰区间,因此说明 碳氧组份主要来自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 – 与辰砂共生的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均一性很好,主要落 在单阶段铅同位素演化斜线上500Ma的部位,与寒武系含 矿地层时代很吻合。 归纳以上研究成果的共同点,说明汞矿热液成矿的矿质和矿 化剂均主要来自围岩,而非岩浆、火山或变质来源。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地质特征
金顶矿体为板状、脉状和透镜状,明显受推覆构造控制, 矿体产状与推覆构造及地层大体一致,而平面上铅锌矿体呈环 形,断续围绕穹隆核心分布。矿体厚度一般0~40m,靠近穹 隆顶部最厚,可达70余米,反映推覆构造和热穹隆对成矿的 双重控制,前者是成矿的空间准备,而后者是成矿的内在源 动力,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更为密切。矿体的顶板(J2h)和底 板 体(与E围1y岩a界下线段不)清均楚为,细要碎靠屑样岩品层圈,定起。到了隔挡层的作用。矿
贵州万山汞矿床
矿区地质
– 万山汞矿区位于 湘黔汞矿带南段, 整个矿区呈NNE 向延展,长约 40km,宽为56km,由北向南 主要由岩屋坪矿 田、万山矿田、 龙田冲矿田及酒 店塘矿田组成
矿区地质
矿区出露地层均为寒武系, 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灰岩及页 岩;矿区构造断裂发育,主要 断裂有NNE向的土地冲断层、 梅子溪断层与万山断层(图 1)。

矿床学课件第七章热液矿床

矿床学课件第七章热液矿床
3)围岩:化学性质稳定的硅铝质岩石
4)构造:区域性的深大断裂,控矿构造为 花岗岩内部的裂隙、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
39
§3 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一、高温热液矿床
2、成矿作用 ——交代作用为主及充填作用
40
3、矿床特征
1)矿体形态
主要为脉状、串珠状和不规则状,常呈定向雁行 式排列,也可见扁豆状或似层状矿体;主要分布 于岩体内部和顶部;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
28
§2 岩浆气液交代矿床
一、钠长石型
1、岩浆岩
矿床的产于与蚀变花岗岩有关的钠长岩中
2、构造
矿化主要受岩体的微细构造如原生节理、矿物粒 间空隙、解理等及后生构造裂隙控制。
29
3、成矿作用
岩浆结晶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
4、矿床特点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矿石具浸染状、 脉状、块状构造,晶粒结构、交代结构;围岩蚀变
§3 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一、高温热液矿床
1、形成条件
1)温度300-600℃,压力为2×107~108Pa, 形成深度相当于4.5-1.0km,浅成高温热液 矿床形成深度可小于1km,压力小于2×107 Pa。
38
2)岩浆岩:主要为深成相的酸性侵入体, 浅成高温热液矿床主要与超浅成侵入岩或 次火山岩有关。
17
岩浆热液矿床

地下水热液矿床



海水热液矿床
变质热液矿床
2、按热液来源分类
18
岩浆岩类
钠云长英岩岩型型热热液液矿矿床床

蛇纹岩型热液矿床


碳酸盐岩型
岩 石
沉积岩类
砂岩型

硅酸盐岩-砂岩型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进展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进展
讨论会,作为讨论会的成果,美国《经济地质》出版了角砾 岩型矿床专集(A Special Devoted to Ore—Hosted Breccias ,1985, Vol .60,No .6);1992年召开的第29届国际
地质大会上矿床组的论文多数是关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 矿方面的;我国于1999年召开了“隐爆角砾岩及相关金矿床” 研讨会;200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矿床地质大会 (Society for Geology Applied to Mineral Deposits)与浅成 低温热液型金矿有关的论文达36篇,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继被推出。
流 纹 质 凝 灰 岩 (
) ,

安 金 矿 区 地 质 略 图
4-

碳酸岩 冰长石
冰长石
低 硫 化 型 矿 床 的 典 型 蚀 变 矿 物 冰 长 石
-
冰长石
冰长石
• 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Hedenquist等(2000 提出了其矿床特征介于高硫化型(HS)与低硫化型(LS)之间 的中硫化型( Intermediate sulphidation,缩写为IS)矿床。 通常情况下,低硫化型矿床含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和 高铁闪锌矿,高硫化型矿床含黄铁矿、硫砷铜矿、铜蓝, 而中硫化型矿床为一套具有中等硫化状态的矿物组成:“黄 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和低铁闪锌矿”。与富 金的低硫化型矿床相比,中硫化型矿床富含Ag和贱金属, 多数情况下可能反映了盐度的差异。Deyell等(2003)在 对菲律宾凯利(Kelly)Au-Ag矿床不同阶段的矿物组合进行 了详细的研究后认为,该矿床早期富集贱金属,到中期富 集砷黝铜矿黝铜矿,而晚期则叠加了硫砷铜矿,提供了从 中硫化→低硫化→高硫化热液系统演化的一个典型实例。 西班牙阿尔马利亚(Almeria) 地区的帕莱—伊斯里卡(PalaiIslica)Au-Cu 矿床也记录有高硫化型和中硫化型矿体,中 硫化型矿体位于向斑岩型矿床转换的深度,而高硫化型位 于其上。但是,对于上述的中硫化型矿床,Cooke 等 (2003)建议只将其用于硫逸度的描述,不作为浅成低温 热液型矿床的一个次级类型。

高温中温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特征。

高温中温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特征。

(一)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造山型金矿) 1、矿床规模大、品位较高; 2、多产于太古代绿岩带中; 3、围岩岩性变化大; 4、与火成岩关系复杂; 5、变质程度:中-高级变质相; 6、构造控矿-韧性剪切带; 7、金产于石英脉之中,围岩中也有; 8、黄铁矿最多,也见其他硫化物及氧化物。
(二)中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中温热液脉型铅、 热液脉型铅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类型:
1、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
(1)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铜矿床 (2)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
2、卡林型金矿床 、 3、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
4、似层状汞、锑矿床 、似层状汞、
(1)似层状汞矿床 (2)似层状锑矿床
1、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 (epithermal deposits) 定义: 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
定义: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特点:
(1)品位低、规模大; (2)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 (3)Au呈显微、次显微形式分散产出; (4)发育低温矿物组合; (5)典型元素组合:Au,As,Hg,Sb,Tl. Ag/Au低;浅金属少; (6)典型实例:美国内华达州(>2000t)、犹他州;中国 滇黔贵川陕甘地区。
低温热液矿床特点
①T=200-500C;P<107Pa;h=几百米―0; ②无深成岩浆岩出露; ③矿体受各种断裂、裂隙控制,形态复杂; ④围岩蚀变:高岑土化、明矾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 盐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 ⑤矿种:辰砂、自然银、自然金、辉锑矿、雄黄、雌黄, 其他硫化物等; ⑥细粒结构、胶状结构;脉状、条带状、浸染状等构造; 矿床规模大、小型为主; ⑦成矿方式,充填或交代作用。

分析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

分析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

分析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摘要:浅成低温热液矿是金矿床的重要类型,经过多年的发展,关于浅成低温热液矿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矿床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浅成低温热液矿的属性、开采以及分布,文章就浅成低温热液矿的形成环境、时空分布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时空分布;构造环境浅成低温热液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矿产类型,经过相关学者研究证明,在储藏量超过150吨的金属矿床中,浅成低温热液型占据13%的比例。

一般认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形成于三种构造环境,具体包含大陆边缘弧、大陆边缘弧后拉张区域和伸展区域。

在综合分析矿床的基本属性后,着重了解到这类矿床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喜马拉雅地带,从空中角度去看,矿床和大洋俯冲带基本上处于一种平行的状态。

在华北边缘,至少有十三个矿床被报道是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多分布在太行山北部和辽东地区,矿产资源会在总体上构成一个东西走向的成矿带。

在大地构造的角度去看,成矿位于古代亚洲构造和太平洋构造交会地区,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环太平洋。

因此,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到底形成于怎样的构造背景,其成矿作用和特征如何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所在地区的地质背景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中国路堤古老的地质单元,在经过多次的地质结构演变之后,一些山地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一些地区的山地结构形成了统一的变质基底。

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华北克拉通边缘的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回旋结构,第一个时期是早期的寒武纪。

寒武纪时期是变质基底形成的关键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晚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形成。

晚前寒武纪古生代的陆缘构造演化。

第三个时期是中—新生代陆陆碰撞和陆内构造演化的时期。

在早期寒武纪的时期,高热流数值使得华北拉通北缘发生了强烈、广泛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了第一次的绿岩带。

在绿色岩带入侵的时候会形成花岗绿岩地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热液矿床低温热液矿床是指形成温度低于200℃的各种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

矿体主要受各种断裂系统、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

矿体形态复杂多样,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主要呈各种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等。

由交代形成的矿体主要呈囊状、似层状和层状浸染体等。

围岩蚀变有高岭土化、明矾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

矿石常由一系列的低温矿物组成,金属矿物有辰砂、辉锑矿、雌黄,雄黄、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黝铜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白铁矿等。

非金属矿物有石英、冰长石、萤石、重晶石、明矾石、高岭石、沸石以及碳酸盐类矿物等。

矿石结构一般具细粒结构、胶状结构等,矿石构造包括脉状、条带状、浸染状、角砾状、皮壳状、梳状、环状及晶洞构造等。

据研究,低温热液矿床的热液来源比较复杂,不完全是与岩浆活动有关。

近年来对碳、氢、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携带成矿物质的热液主要来自循环的大气水热液。

低温热液矿床主要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以及似层状汞、锑矿床等四大类。

一、(一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epithermal deposits)最初由林格伦(1933)将其定义为形成深度小于1km 和温度低于200℃的一类矿床。

但现在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主要特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度小于150℃,极少数情况下可达300℃,矿床的形成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到地下1km,个别情况下可达2km。

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多数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一类金、银(多金属)矿床。

形成于拉张构造动力学背景条件下,与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形成的挤压背景条件存在显著区别。

该类矿床工业意义很大,包含许多世界级的超大型金银矿床,并伴生有较多的铜、铅、锌等金属。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分类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最近三十多年来在找矿和矿床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一类矿床。

对这类矿床的称谓较多,国内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中称其为火山岩型或火山热液型金矿,但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

后来国际上把部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称为热泉型金矿,这种叫法一度很流行,目前虽然仍有人使用,但已经不很普遍。

直到Heald等(1987)划分出了明矾石-高岭石型(酸性硫酸盐型)和冰长石-绢云母型两种类型,在国内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Hendenquist(1994)根据矿床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特点也将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分成两个亚类:一类是高硫化型(high sulphidation,简称HS),相当于 Heald等(1987)划分的明矾石-高岭石型,由酸性、氧化的热流体形成(高硫化作用);另一类为低硫化型(low sulphidation,简称LS),相当于上述的冰长石-绢云母型,由近中性、还原的热流体(低硫化作用)形成。

虽然Heald等的分类曾在矿床学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际上已经更多是应用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这类术语。

鉴于此,为便于国际对比,本教材采用Hendenquist的分类,其主要特征见表6-3。

(二)成矿条件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环境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板块俯冲带上盘的大陆弧或岛弧及弧后的拉张动力学环境下。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洋中脊出露于海面之上(如冰岛),也可能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因此,该类型金矿床形成于与挤压地球动力学背景(如洋壳俯冲)有关的拉张环境中。

表6-3 低硫化型和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低硫化型(LS型) 高硫化型(HS型)矿体形态明显的脉状为主(石英脉),有网脉状不规则体型(残余多孔状硅核)矿石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为主,可见孔洞充填状(条带、胶状、晶簇状)和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可见角砾状、脉状构造,少见网脉状矿石矿物黄铁矿、银金矿、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毒砂等黄铁矿、硫砷铜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铜蓝、自然金、碲化物等脉石矿物石英、玉髓、方解石、冰长石、伊利石、碳酸盐等石英、明矾石、重晶石、高岭石、叶蜡石等围岩蚀变在靠近矿脉壁的围岩中发育冰长石、硅化(石英和玉髓)和绿泥石化;向外为绢云母化、伊利石化,再向外为泥化蚀变矿物(高岭石和蒙脱石),最外带为青磐岩化核部为强硅化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其外为高级泥化带(主要为明矾石和高岭石、还有迪开石、叶腊石等)、再向外为泥化带(伊利石化、蒙脱石,少量绢云母化);最外带为青磐岩化成矿元素组合以Au、Ag、Zn、Pb为主,Cu、Sb、As,Hg、Se为辅以Cu、Au、Ag、As为主,Pb、Hg、Sb、Te、Sn、Mo、Bi为辅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来自岩浆的挥发份S和C,属还原、近中性流体,盐度小于3.5wt%NaCl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性质为氧化、酸性流体,pH值<2,盐度小于5% wt%NaCl世界上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集中产在3个巨型成矿域;①环太平洋成矿域;②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③古亚洲成矿域。

而大型和超大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

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美洲大陆边缘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分布于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西太平洋岛弧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分布于日本、中国台湾省、菲律宾、斐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新西兰。

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分布于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南欧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中亚的土耳其、阿富汗,东南亚的缅甸等地区。

古亚洲成矿域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千岛岛弧、库页岛、勘察加、鄂霍次克-楚科奇带以及中国东北地区。

2. 构造条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一系列火山环境中,金矿床与火山口或破火山口构造关系密切,只有少数矿床中没有火山岩出露。

矿床的产出位置受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控制,很多情况下,区域性深大断裂与破火山口的环状断裂的交汇部位是重要的控矿部位,但金矿床往往并不直接产于深大断裂中。

断裂构造和热液角砾岩筒构造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两种重要容矿构造形式。

大多数控矿断层为正断层,不同规模的断层控制了矿体的产出。

浸染状矿化主要产于孔隙度很高或破裂密集发育的部位,层面构造及节理也是重要的控矿构造。

矿床的多数富矿体产于断层转折部位的局部扩张带中。

不整合面对金矿床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如日本菱刈金矿床矿体三分之一的矿石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上的火山岩中,三分之二的矿石分布于不整合面之下的白垩系沉积岩基底中。

3. 岩浆岩条件在大多数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区,见不到深部侵入体与金矿成矿作用的直接联系。

有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下面存在侵入体,如科罗拉多的Creede矿床和西班牙的Rodalquilar金矿床。

现代地热体系在3km左右深部还见不到侵入体,深部侵入体可能至少在5km左右。

低硫化型矿床可能形成于与现代地热体系相似的环境,与岩浆侵入体没有直接的联系。

高硫化型金矿床的形成与深部侵入体的关系密切,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侵入体侵位较浅,有些高硫化型矿床的围岩就是次火山岩,且与深部侵入体直接相连。

4. 地层条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陆相火山岩。

大部分矿床产于火山活动中心(破火山口或火山锥)附近,以发育火山碎屑岩和熔结火山碎屑岩为特征,少数产于远离火山口的火山岩中。

含矿的火山岩具有偏酸性和碱性的特点。

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有关的火山岩主要为氧化程度较高的磁铁矿系列。

低硫化型矿床的围岩成分范围变化大,而高硫化型矿床的围岩绝大部分是流纹英安岩。

这种关系暗示高硫化型矿床的围岩与矿化有成因联系,围岩本身可能就是为成矿提供热能和成矿物质的深部侵入体的一个连续组成部分。

有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部分围岩是沉积变质基底,如日本的菱刈金矿床;我国浙江治岭头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矿体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中。

5. 成矿时代从现有的文献看,绝大多数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中-新生代,少数形成于晚古生代。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主要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

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全球主要分布的3个成矿域来看,产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中的矿床形成时代一般是从中生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有些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目前可能仍然在进行当中,西太平洋岛弧区金矿床的形成年龄一般小于20Ma,美洲西部的成矿年龄主要为39~10Ma。

我国东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大致为145~67Ma,而产在古亚洲成矿域的这类矿床一般形成较早,为晚古生代。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偏新的原因主要可能是矿床形成深度非常浅,因此在其形成后要长期保存下来,势必要求矿床所在的地壳非常稳定,剥蚀较浅,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保存下来。

由于地壳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因此时代越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能够保存下来的数量就越少。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中生代以前形成的低温热液金矿床也可能被保存下来,如我国东天山造山带(如阿西金矿),还有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和Lachlan造山带及北美阿巴拉契亚造山带都存在古生代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

(三)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围岩主要是流纹英安岩、钙碱性安山岩、英安岩,偶见低硅流纹岩。

在空间上与矿床共生的侵入岩是斑岩,这些斑岩、中酸性火山岩通常构成流纹-英安岩穹隆。

金矿化与淋滤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密切相关,矿体主要呈不规则体型,矿石主要呈浸染状构造为主、可见角砾状、脉状构造,少量网脉状。

矿石矿物有黄铁矿、硫砷铜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铜蓝、自然金、碲化物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明矾石、重晶石、高岭石、叶蜡石等。

成矿元素以Cu、Au、Ag、As为主,Pb、Hg、Sb、Te、Sn、Mo、Bi为辅。

围岩蚀变发育,是由酸性、氧化流体形成,核部为遭受强烈酸淋滤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它是主要的赋金岩石,其外为高级泥化带(主要由明矾石和高岭石组成、还有迪开石、叶腊石等)、再向外为泥化带(伊利石化、蒙脱石,少量绢云母化);最外带为青磐岩化。

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性质为氧化、酸性流体,pH值<2,盐度小于5% wt%NaCl。

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时金、铜共生,且两者均可形成大型矿床,这类矿床表现为上金下铜的分带特点。

存在大量世界级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如秘鲁的雅那考查(Yanacocha)Au矿(1200tAu,10850tAg),阿根廷的费拉德洛(Veladero)金矿(400tAu,6700tAg)。

另外典型此类矿床还包括西班牙的Rodalquilar矿床、中国台湾金瓜石金铜矿床、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内蒙四五牧场金铜矿、吉林九三沟金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