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风险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含义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二、特点(一)地方财政风险的综合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 呈现出综合性特点。
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便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
如自然灾害将导致财政减收增支, 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
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
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财政风险地域层次性。
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
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省、地( 市) 、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
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地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也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成为潜在的隐患。
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 这就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 从而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
我国财政风险及其具体表现
我国财政风险及其具体表现我国财政风险是指国家财政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财政管理不规范以及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出现严重失衡等情况下,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的具体表现有多个方面,包括债务风险、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支出过大和管理不规范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风险的特点和表现。
首先,债务风险是我国财政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随着国家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加,债务水平过高已经成为我国财政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种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债务规模超过国家可承受的范围,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高额债务可能导致国家信用评级下调,进而增加国家债务发行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财政收入不稳定也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背景下,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导致财政收入短期内无法满足需求。
这种收入不稳定性使得财政预算难以制定和实施,进而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执行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此外,财政支出过大也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目前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大力投入下,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超过了财政收入,使得国家财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财政支出过大不仅导致财政赤字的扩大,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给国家经济带来更多风险。
最后,财政管理不规范也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财政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上。
预算管理方面,存在预算编制过程不透明、预算执行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财务报表管理不规范、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财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审计管理方面,存在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整改等问题,使得财政管理存在隐患和漏洞。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风险具体表现为债务风险、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支出过大和财政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国家需要加强财政监管和管理,控制债务规模,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加强预算、财务和审计管理。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建议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建议本文将探讨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以及如何降低这些风险。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因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风险以及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因素所面临的风险。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往往需通过大量的债务来筹措资金,而这些债务也很容易导致财政风险。
随着债务增加,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不断下降。
2. 经济不稳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出现不稳定,则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而财政支出需要不变或增加,从而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风险。
3. 土地收益下降: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增加财政收入,但随着土地资源的枯竭以及政策的调整,土地收益也在不断下降,从而带来财政风险。
降低地方财政风险的建议
为了降低地方财政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通过建立现代化的财政体制来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管理和风险控制。
2. 改善债务管理: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债务管理,通过规
范债务发行、积极开展债务重组和并购、加强债务减轻、债务收购等方式来降低债务风险。
3. 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控: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建立科
学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4. 推进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依靠市场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
总而言之,地方财政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并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只有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财政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准 确评估。
强化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监测各项财务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防范和控制。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财政局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培训,提高整体风险 管理水平。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为财政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03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01
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 限,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02
强化内部审批流程,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或联 签制度,防止个人权力过大。
03
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适应 财政局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需要。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8
目录
• 财政局风险概述 • 财政局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 财政局风险应对策略 • 财政局风险防范的未来展望
01
财政局风险概述
财政局风险的种类
资金风险
政策风险
涉及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流向,可能 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或外部因素导致资金流 失、被挪用或无法按计划使用。
定期对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财政局面临的 风险状况,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04
财政局风险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债务风险
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债 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 本。
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防范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递。
政策风险
由于财政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或失误,可能引发经济波动、资源配置不 合理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财政局工作人员如何进行财政风险评估
财政局工作人员如何进行财政风险评估财政风险评估是财政局工作人员在管理和监控财政领域风险时的重要工作。
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财政风险,可以帮助财政局合理规划财政资源,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财政风险评估的定义、步骤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介绍财政局工作人员如何进行财政风险评估。
一、财政风险评估的定义财政风险评估是指财政局工作人员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财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和预警的过程。
通过评估,财政局可以发现财政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二、财政风险评估的步骤1. 风险辨识:财政局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财政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广泛的搜集和分析,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
可以通过梳理历史数据、调查研究以及借鉴相关部门的经验,形成全面的风险框架。
2. 风险分析:在辨识出各类风险后,财政局工作人员需要对每种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风险的来源、潜在影响、发生概率、紧急程度等。
这可以通过专家评估、数据分析以及模型构建等方法来完成。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财政局工作人员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权重判断,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通过量化和描述性的指标,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从而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4. 预警与管理:一旦风险评估完毕,财政局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机构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在预警阶段,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联动机制,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和管理。
三、财政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有效进行财政风险评估,财政局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以下专业素养:1. 具备扎实的财政理论知识:财政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的财政法律法规、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原则,以便能够准确评估风险并提供合理建议。
2. 熟悉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财政人员需要了解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如风险矩阵、风险图谱、风险溢价等,以便能够科学、系统地评估和管理风险。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探讨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探讨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由政府按照特定用途划拨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特定领域的发展和
项目的实施。
由于这些资金具有专项性和较高的金额,如果管理不当,就容易出现各种风
险和问题。
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和防范探讨非常重要。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违法用途风险:财政专项资金往往用于特定领域的发展和项目的实施,如果将这
些资金非法转移或用于其他目的,就可能涉嫌违法行为。
2. 贪污腐败风险: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金额较大,如果管理不善或存在腐败问题,
就可能引发贪污和腐败行为,导致资金流失。
3. 项目管理风险: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项目的实施,如果对项目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建设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4. 管理不规范风险: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和规定,如果管理不
规范,就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项目延误、资金浪费等。
为了防范上述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定,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和责任,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监督。
2.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审批、监督和风险防范机制,对
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管。
3. 强化监督执纪: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监督力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纪律性。
4. 提高透明度: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防范资金
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5. 加强技术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财务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实现对
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财政风险点是指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威胁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支出过度、财政债务风险、不合理的财政政策等。
1. 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收入来源不稳定可能导致财政预算无法充分执行。
为减轻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稳定经济增长:加强经济结构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提高财政收入的基础。
-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降低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财政收入,减少收入的波动性。
- 完善税收政策:优化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减少逃税漏税现象。
2. 财政支出过度:财政支出过度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债务累积等风险。
为防范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谨慎制定预算计划:合理设定财政支出计划,确保支出与收入的平衡。
- 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 加强支出评估和审计:对重大支出项目进行评估和审计,确保支出合理、有效。
3. 财政债务风险:财政债务规模过大及偿还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为预防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债务规模:建立债务规模控制机制,适度控制债务规模,防止过度借债。
- 提高债务偿还能力:加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力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偿债能力。
- 健全债务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
4. 不合理的财政政策:不合理的财政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波动、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防范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宏观调控要稳妥: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协同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 加强财政政策评估:对财政政策进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 提高财政政策透明度:加强财政政策的公开和信息披露,促进社会各方形成共识。
综上所述,财政风险点的防控措施包括稳定经济增长、多元化财政收入、谨慎制定预算计划、加强预算执行监控、控制债务规模、提高债务偿还能力、健全债务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政策评估和提高财政政策透明度等。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及其防范【摘要】我国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是财政赤字问题,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财政赤字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增加财政压力。
其次是债务风险,长期高额债务会增加财政偿债压力,影响经济稳定。
通货膨胀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超发货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人民币稳定。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可以采取控制支出、优化财政结构、加强监管等措施。
我国需要谨慎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风险,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以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财政赤字、债务风险、通货膨胀、防范措施、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潜在风险,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及时应对。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财政赤字问题上。
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和税收收入的不断下降,财政赤字规模逐渐扩大,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
债务风险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政府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一旦出现问题将对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通货膨胀风险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问题,如果财政政策执行不当,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在面临这些风险的我国也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保障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财政监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债务增长、严格控制货币供应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我国目前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这种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加以合理防范,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展开分析。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一系列风险,其中包括财政赤字问题、债务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研究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研究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却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这样的财政危机若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秩序产生严重影响,并最终危及国家的财政稳定。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建立财政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风险,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成因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成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因:1.经济运行风险。
地方政府往往依靠经济产出来维持财政支出,当当地经济受到冲击时,资金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2.投资运营风险。
地方政府也经常使用投资来拓展财政收入。
但是,如何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并且防范投资风险,是地方政府财政管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3.财政支出管理风险。
地方政府从筹集财政资金、拨付资金到松绑、使用资金,都有可能发生问题。
一些政府官员的非法行为或不当行为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稳定性。
二、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财政管理至关重要。
一旦财政风险发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风险蔓延后果更为严重。
建立预警机制的好处不仅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风险,还可以促进地方政府优化财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三、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建立有关财政风险的预警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财政风险预警体系。
财政风险预警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包含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等各个方面。
预警指标中应该包括各方面的数据指标,以便及时监督和检测。
2.建立财政风险预警集成平台。
财政风险预警平台的建立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集成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预警分析,识别财政风险。
该平台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全面的财政分析平台,以增强预警功能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建立财政风险分析方法。
财政风险分析是预警机制中最核心的一环。
分析工作必须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和经验知识,并且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和优化。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财政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对风险防 范工作的认识,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实施严格的风险评估与监控
财政局建立了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各类潜在风险 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预警风险,确保风险防 范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风险防范工作的覆盖面仍 需进一步扩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
02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财政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进行实时监控。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03
对于违规使用和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
责任。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
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确 保财政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 期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审计,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
针对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制 定更为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确 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人员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严格人员招聘和选拔 ,确保新进人员具备 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 德品质。
建立人员激励机制, 鼓励员工创新和进取 ,提高整体队伍的素 质水平。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财政局风险概述 • 财政局内部风险防范措施 • 财政局外部风险防范措施 • 财政局风险防范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财政局风险概述
财政局面临的风险类型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投资风险
财政局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可能面临市场波动、政 策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投资 失败或收益受损风险。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财政风险点1. 政府收入不稳定:政府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其他收入,如国有资产收益等。
但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到税收收入,政府收入将会受到冲击,造成财政风险。
2. 政府支出过度:政府在满足公共需求和提供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支出。
如果政府支出过度,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将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增加财政风险。
3. 债务风险: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和借款来筹集资金。
但如果政府债务过高,还款压力增加,将增加财政风险。
此外,如果债务利率上升,政府偿债成本也会增加,增加了财政风险。
4. 不可预测的事件:政府面临着各种不可预测的事件,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财政支出增加或收入减少,给财政带来风险。
二、财政风险防控措施1. 加强财政规划和预算管理:政府应制定长期的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和收入,避免过度支出和收入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政府应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2. 多元化收入来源:政府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收入。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发展其他收入来源,如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高投资收益等。
3. 健全债务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机制,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和监测,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债务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债务资金用于有效投资,提高还款能力。
4. 建立应急储备:政府应建立应急储备,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的风险。
应急储备可以用于应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风险,减轻财政压力。
5.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政府应加强对财政风险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政府可以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系统,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加强国际合作:财政风险不仅是国内问题,也与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密切相关。
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财政风险,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财政岗位职责风险点
财政岗位职责风险点引言财政岗位在一个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处理和管理组织的财务事务。
然而,由于财政岗位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敏感的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一些财政岗位职责中的风险点,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点一:资金管理风险财政岗位负责管理组织的资金,并确保其安全和有效地运用。
然而,错误的资金管理可能导致资金的浪费、错误的投资决策、资金流失等问题。
例如,未经充分研究的投资决策可能导致资金亏损;对资金流出和流入的监控不足,可能引发资金盗窃或挪用。
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政策和程序,明确财政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 加强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组织的规定和政策。
- 实施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资金管理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点二:财务报表准确性风险财政岗位负责编制和提交财务报表,这些报表对于组织的经营和决策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规定,存在因错误或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准确性问题的风险。
控制措施:- 确保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雇佣熟悉财务报表编制规定和财会准则的专业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更新知识,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编制财务报表。
-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分工明确、审计轮岗、审批制度等,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进行独立审计:定期委托独立的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风险点三:信息安全风险财政岗位负责管理和保护组织的财务信息,包括财务账户、交易记录、报表等。
然而,信息泄露、篡改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控制措施:-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向财政岗位的员工提供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
- 实施信息访问控制:限制对财务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财务数据。
- 定期备份和加密:对财务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试论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关系
试论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关系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是经济领域两个重要的风险类型,两者关系紧密,互相牵扯。
财政风险,就是指国家财政所面临的某种潜在风险;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动或金融机构自身问题所引起的资金损失风险。
本文试论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关系,从两者定义、特点、影响及预防等方面探讨其关系及应对之策。
一、定义和特点:1. 财政风险定义:财政风险是指国家财政所面临的某种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财政收支不平衡风险、资产负债风险等。
2. 金融风险定义: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动或金融机构自身问题所引起的资金损失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外表看起来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讲,两者都是风险。
财政风险是由于财政政策不当、收入、支出问题、政府债务过大等问题而导致的,而金融风险大多由于市场波动、金融机构运作不当导致的。
二、影响和防范:1、财政风险的影响和防范:财政风险可能会导致财政收支短缺、债务违约,从而影响国家形象和金融信用,进而影响到市场信心。
要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主要是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尽可能缩小财政收支逆差、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加强政府财政监管等方面入手。
2、金融风险的影响和防范:金融风险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资金流动困难、信贷风险增加,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是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机构内控能力、及时发现各种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
三、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机构是财政资金的主要运营渠道,对国家财政状况及财政政策实施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财政方面也会通过一些措施,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发展。
因此,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1、财政收支短缺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信心下降:当政府财政支出逆差过大,导致财政收支短缺时,政府往往会增大借贷力度,政府债券发行方面下调利率和上调债券价格,这种措施往往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导致市场信心下降。
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的防范与化解
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的防范与化解一、中国财政风险现状二、中国财政风险的主要表现三、影响中国财政风险的因素分析四、财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措施五、财政风险防范与化解需要加强的方面中国财政风险现状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财政重心向地方转移、结构性矛盾增加、金融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财政面临着不少的风险和压力,其面临的困境变得日益严重。
特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失调和干预,更是加剧了财政风险的风险程度。
中国财政风险的主要表现第一,预算收入难以完成,预算赤字呈不断扩大趋势,在财政总收入增速下滑、地方财政压力大的情况下,难以满足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
第二,政府的债务增长加速,政府负债率不断提高。
而政府债务上升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平台性融资所引发的效应和逐渐底层资本保护计划所形成的债务。
地方政府负债总量占比很高,部分公共炒作型的投资也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到财政压力增大的范畴中。
第三,地方债务集聚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确定的供应控制和市场化交易机制间的冲突,而亏损的国企大量入市,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压力,企业负债天花板变了。
如此一来,中小企业流动性压力呈现,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举债成本增加的风险。
第四,交通基本建设减速。
现阶段火车站、公路、桥梁等城市长达5年以上公共物业的设备处于减速状态,工程建设成本压力和财务风险日益增大。
第五,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方面的衰退,也为财政风险的发生切实打下了基础。
影响中国财政风险的因素分析一是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和村庄崩塌的胡乱机构构成、部分投资窝案等现象也不可忽视。
二是结构性矛盾加剧。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财政风险。
三是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影响。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强度不到位等因素,都对财政风险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财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措施一是政策诱导和重大改革。
加强政府经济规划和预算控制,改善政府内部的财务管理,尽可能地优化政府债务与特定资源;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和基本建设,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公共土地系统规范支持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和稳定的政策导向;加大宏观经济调控,优化经济环境,减少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增强市场主体的建设。
财政风险防控报告(共7篇)
财政风险防控报告(共7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风险防控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财政风险防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我国财政风险的现状、成因及防控策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财政风险概述(一)财政风险的概念财政风险是指在财政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财政目标无法实现,从而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威胁的风险。
(二)财政风险的分类1. 财政收入风险:包括税收收入风险、非税收入风险等。
2. 财政支出风险:包括政府债务风险、支出刚性风险等。
3. 财政政策风险:包括财政政策制定风险、财政政策执行风险等。
4. 财政管理风险:包括预算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等。
三、我国财政风险现状分析(一)财政收入风险1. 税收收入风险: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较低,税收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容易导致税收收入不稳定。
2. 非税收入风险:我国非税收入规模较大,但管理不够规范,容易引发财政收入波动。
(二)财政支出风险1. 政府债务风险:我国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债务负担加重,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2. 支出刚性风险:我国政府支出刚性较强,尤其在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支出压力较大。
(三)财政政策风险1. 财政政策制定风险:我国财政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评估和论证不足,可能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2. 财政政策执行风险:我国财政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政策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财政管理风险1. 预算管理风险:我国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
2. 资产管理风险: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四、财政风险成因分析(一)经济因素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税收收入增长,加剧财政收入不稳定。
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财政收入结构,加大财政收入波动。
(二)政策因素1. 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政策调整可能导致财政收入波动。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财政风险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加强财政局的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点意义。
本文将探讨财政局风险防范的策略和措施,并提出实在建议。
一、财政风险的定义及类型1. 定义财政风险是指财政收支情形的变化,可能对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政治、社会及管理风险。
2. 类型(1)资金流动风险:指财政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资金流出与回收的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2)信用风险:指因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3)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波动和价格变动等因素导致的损失风险。
(4)管理风险:指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制度漏洞和行为不端等因素导致的损失风险。
二、财政局风险防范策略1.提高财政局的基本素养财政局作为全球紧要机构,应当始终坚持自身职责,不断提升财政业务的专业、精密和高效。
2.完善生物安全银行制度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银行机制,对收入支出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管,确保相关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3.强化风险监测和分析紧密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行业动态和金融市场情况,适时进行风险监测和分析,发觉和解决风险问题。
4.适应和引领市场进展捉住市场机遇,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发挥财政业务优势,推动财政局业务拓展和改革。
5.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财政金融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财政局风险防范的实在措施1. 风险分类、评估和预警机制财政局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建立相应的分级分类、评估和预警机制,适时把握风险情况,实行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财政金融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强化风险防范工作。
3.风险防范技术手段采纳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财政局的风险防范本领。
如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以防范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
4. 财政业务风险管理对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开支增长速度快,与高度服务式经济进展速度不匹配的现状。
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实施方案
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实施方案一、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建立健全财政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财政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加强对财政收支、资金运用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
二、严格财政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的财政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各项财政支出,防止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挥霍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确保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严格执行预算法律法规,加强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防止因预算执行不当而导致的财政风险。
四、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财政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风险对财政造成不利影响。
五、提高财政风险应对能力加强财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能力建设,提高应对财政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财政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财政风险。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财政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财政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和经济稳定。
七、加强风险防范宣传教育加强对财政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财政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和经济稳定。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国家财政安全和经济稳定。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贯彻执行,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财政风险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防控措施引言:财政风险是指由于财政预算管理不善、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政策执行失误等原因导致的财政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为了有效应对财政风险,保障财政安全,各国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预算管理、财政监管、债务管理、应急机制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财政风险防控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政风险防控的核心环节之一。
为了保障财政安全,需要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严格把控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制定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收支平衡,防止财政赤字过大,避免财力过于集中在某一领域,降低财政流动性风险。
2. 预算执行的监控与审计。
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审计,确保预算的执行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3. 预算目标的透明与公开。
提高预算报告的透明度,向公众公开预算收支情况和执行结果,推动财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增强约束力和公信力。
二、加强财政监管财政监管是财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强化财政监管有助于保障财政落实及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具体包括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财政监管体制。
完善财政监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明确监管责任,强化监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确保监管力量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 加强财政信息公开。
提升财政信息公开水平,推动财政监管工作公开透明,增强监管的威慑力,减少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3.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
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和法律法规对各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确保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三、合理进行债务管理债务管理对于保障财政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进行债务管理可以降低债务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 控制债务规模。
通过限制借款额度和借款期限,避免债务规模过大,造成财政风险的积累。
2. 提高债务质量。
加强债务用途的审慎性,确保借款用于具有收益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减少债务偿还的不确定因素。
3. 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评估。
财政 信息 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信息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财政信息廉政风险点1. 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风险点:财政预算编制是财政工作的核心环节,但其中存在一些廉政风险点,如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和权力寻租;财政预算中的支出项目可能存在虚列、冗余、重复等问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财政资金的滥用。
2. 财政资金管理风险点:财政资金的管理涉及到大量资金的调配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
例如,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财政资金的投资运营中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内幕交易等问题。
3. 财政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财政采购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环节,但在采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廉政风险。
例如,采购招标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利益输送等问题;采购过程中的评标和合同签订可能存在腐败行为。
二、防控措施1. 加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参与者,公开预算编制的信息和数据,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2. 强化财政资金管理的监督和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程序,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3. 完善财政采购制度:建立透明、公正、公平的财政采购制度,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4. 加强廉政教育和培训: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能力。
5. 建立举报机制和问责制度:建立健全财政领域的举报机制,鼓励公民和员工积极举报廉政风险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对廉政风险问题的查处和处理要追究责任。
6.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效果。
财政信息中存在着廉政风险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和培训、建立举报机制等措施,来进行廉政风险的防控,确保财政工作的廉洁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尚不完善。理论上,国家实行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时,必须有合理、科学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之相配套,才能做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变化要求及时调整各级政府收支结构,并且实现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平等与横向平等的目标。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体系主要包括“税收返还”和“收入转移”两种具体形式,但这两种形式都没有起到均衡地方财力差异、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目标。一是建立在“基数法”上的税收返还制度,本身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特点。二是转移支付力度不够,难以发挥理想作用。三是转移支付制度和管理方式不科学、欠规范。四是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调节功能较弱。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客观上要求对各地区的财政能力和财政需要之间的差距进行调整,运用财政转移支付贯彻国家的政策意图,但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在这方面的功能作用非常有限。
51.1
48.9
1995
6242.20
52.2
47.8
2000
13395.23
52.2
47.8
1996
7407.99
49.4
50.6
2001
16386.04
52.4
47.6
1997
8651.14
48.9
51.1
2002
18903.64
55.0
45.0
注:中央地方收入为本级收入,“财政收入”不包括债务收入在内。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
2地方财政的支出风险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增支压力过大且刚性过强,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是当前我国地方财政支出风险的集中表现。我国地方财政还存在着支出范围不明晰,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仅使得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而且造成有限财政资源的使用不当且浪费严重。例如,地方政府用于行政管理的费用比重过大,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科教文卫、财政支援农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却供给不足。如2001年,地方财政用于行政管理的费用为2054.92亿元,而基本建设和支援农业支出额分别为1647.5亿元和818.87亿元,分别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15.65%、12.54%和6.23%。①
一、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为财政吃紧,财政经常性预算平衡难度增加,使得地方可调配收入与公共需求的差距逐年增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减弱了政府抗风险能力。它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自有财力不足且增长缓慢。地方财政收入起着维系地方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维持地方社会经济事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使地方政府能够长期保持一种合适的收入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从表1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占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地方财政增收缓慢,地方政府可供支配的财力有限,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地方政府对地方居民提供必要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能力,而且客观上决定了地方政府参与调控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较为薄弱。(2)财政收入质量明显下降。体现在:一是我国地方财政“虚收”现象严重,导致地方财政出现“假平衡、真赤字”现象,不仅增大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水分,而且直接构成地方财政风险。许多乡镇为了完成税收考核指标,采取各种形式的垫税、强行摊派税收任务,甚至花钱“买税”和政府出钱“空转”及税务部门预征下年度税款等,使乡镇财政收入的水分增加,可用财力严重不足。二是其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偏低,而非税收入所占比例则偏高。非税收入的不断膨胀和税收收入规模的相对萎缩,不仅无助于改善收入质量,而且加速导致整个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失衡。(3)收入来源结构不尽合理。地方财政收入缺乏稳固的财源作为基础,而且财政收入来源单一、结构简单。有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当地的几个大企业、大公司的税收缴纳,或是严重依赖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对策
1.完善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1)改革现行的分税制度。美国财政学家
马斯格雷夫曾对政府间的税收划分作了具体阐述,认为凡是对流动性生产要素所课征的、适用累进税率的、具有再分配功能和经济稳定功能的税收应该划归中央税;属于地方税的,是一些对不流动的生产要素所课征的和在经济循环中比较稳定的税收;至于受益税和使用者付费则可根据具体受益范围分属于各级政府。按照上述分税原则,结合我国的分税情况,可以考虑在政府间重新调整各类税收归属问题。把具有再分配性、对经济具有自动稳定作用和涉及对流动性生产要素课征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为主的中央地方共享税,如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划分,可作为共享税处理;对不流动要素课征的税种应划归地方税,如财产税、房地产税等。
3.政府盲目融资导致财政风险程度提高
近年来,地方政府出于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或受到谋求政绩等因素的驱动,普遍鼓励地方融资活动,通过担保举债或发行地方债券等办法,大量募集资金以便尽可能多地上项目。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活动长期以来处于自发寻求融资渠道和变相发债的状态,成为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险源。造成的原因一是在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地方政府缺少直接融资手段的情况下,往往会过度依赖对外借款,或对外担保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一旦政府本身或项目单位,偿还外债发生困难,地方政府就得动用财力垫付,结果给地方经济正常运行留下了隐患。二是地方政府融资问题却迟迟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没有适合于地方政府从事相应活动的法律规定,这样,地方政府只好在国家政策“禁区”之外,各自寻求融资渠道,由此产生大量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三是我国各地普遍缺乏相对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运作进行协调管理,因而地方融资总量难以得到科学规划和有效控制。在政府参与的融资———投资活动中,如果有关各方权、责、利划分不清,债务风险最终必将转化为政府的财政风险。
3地方政府的赤字与债务风险
理论上,财政赤字如果能被控制在一定规模、一定期限内,对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控制不当,继续膨胀形成巨额赤字,则必然要制约地方财政对地方经济活动的协调能力,妨碍地方政府有关经济政策的实施。按照《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能列赤字。然而,近几年受体制、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而收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却增长缓慢。各种应支未支、已支未报、单位垫支、财政挂帐等隐性赤字到底有多少,很难得到准确统计。直接的经济后果表现为地方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成为困扰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方政府债务构成中,除了直接债务外,还包括最终要承担支付责任的各种或有负债。②
或自然条件形成的单一税源。这样的收入结构的局限性,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表1: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配状况 单位:亿元
年份
财政收入总额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例(%)
通常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要负责对本行政区内的居民提供特定的公共物品与服务。运行良好的地方政府财政有助于整个国家公共财政体系的稳定并提高它的效率。同样,运行质量不好的地方政府财政也会给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带来各类风险。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财政集权体制,上下级政府之间隐含着一种财政担保关系;当下一级政府发生财政困难且自身不能克服,进而影响到当地社会稳定时,上级政府就要通过一些必要手段(如增加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临时借款等)为下级政府承担义务。这样一来,下级政府财政危机会波及到上级政府,增加了上级政府财政风险,如果该风险继续向上传导,最终必然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风险。因此,及时克服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简称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对建立稳固平衡的地方财政运行机制和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国地方政府的赤字与债务风险将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债务总量过大,可能导致
二、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
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极其
复杂,既有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体制因素的不利影响,也有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摩擦造成的各种制约因素的困扰。
(2)针对现行地方税体系的不足,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税税制结构,为地方财力稳定增长提供稳固的税源。要改革调整现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建立新的财产税体系;改革现行营业税,使之成为地方税系列的独立税种,建立新型的营业税体系;将一些政府收费项目改为地方税种,从而形成以财产税和营业税为主体税种,其他辅助税为配合的地方税税制体系。适度扩大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限,对于地方辅助性税种,应赋予地方开征、停征权。要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确保应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企业机制不灵活、竞争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而导致其经济发展难以与全国同步。(3)地方税体系不健全难以提供稳固税源。从现行的国家税收收入分配结构看,大税种的小部分、小税种的大部分归地方政府,并且地方税税源零散、征收难度大、增长弹性小。不规范的地方政府税收管理制度则进一步造成地方政府财力分散。
4.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弱化导致收支膨胀
在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缺欠以及管理约束弱化是各级政府财政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越是下级政府,这种现象越严重,造成的问题也越大,往往成为地方财政风险的催化剂。造成经常支出增长的具体因素为一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财政供养人口不断增加,二是各地政府各项经常项目的支出标准日益攀高。预算约束的弱化不仅造成地方政府债务激增,而且在现行行政及干部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的情况下,使得地方政府及其领导的某些行为趋于短期化。地方政府主管除了通过各种渠道借债外,还常常要采取挤占公务员工资等财政经常开支项目的资金,或者采取长期拖欠工程款的办法,以保证“政绩工程”资金需要,其结果不仅加重了地方财政风险,削弱了地方财政在地方经济中的调控能力,而且常会引发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机制缺乏稳定性
导致地方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机制普遍缺乏稳定性。原因在于:(1)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导致地方政府间财政收入与增长速度上的巨大反差短期内无法消除。(2)有不少地区由于传统产业结构僵化
1.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有待继续改革
(1)现行分税制的过渡性缺陷。我国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安排方法属于典型的“基数法”,在这种预算安排制度下,各地政府为了最大化本地区财力,就会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收入基数,从而达到降低对上级财政上缴收入的目的。这样做除了诱导地方政府尽量少地把本级财力纳入预算内收入外,不利于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作长远规划。1994年,中央政府在确保各省以前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这有助于克服传统的“基数法”某些固有的缺陷,但现行的分税制还是一个不彻底的分税制,不仅本身存在着一些过渡性缺陷,而且性质上并未完全消除“基数法”的影响。具体而言,现行分税制的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一是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支出范围划分不清;二是中央财权过分集中,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相对减少。三是地方税收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分税制虽然使地方固定收入范围有所扩大,但这些地方税种规模较小,税源分散,地方税中还没有形成举足轻重的主体税种。这些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的新问题,加速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