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民间传说集锦
昆曲的相关传说
昆曲的相关传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昆曲,又称正月旦、原调等,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自中国南方地区,流行于江浙一带。
它是中国乐坛传统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之花”,在古代清代时期尤为繁荣。
历经数百年的沉淀和发展,昆曲不仅在戏曲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瑰宝。
昆曲有着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不仅为昆曲的发展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传扬了昆曲的美妙韵味。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昆曲的传说故事:一、昆曲之神相传在昆曲的发展初期,有一位名叫“昆曲之神”的神秘人物出现在世间。
他身着华丽的戏服,手持金色的锣鼓,声音嘹亮动听,在江南一带传唱着他创作的昆曲曲目。
他的昆曲曲目声名远扬,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昆曲之神”。
据说昆曲之神每天会在早晨的阳光下唱出一首新的昆曲曲目,让人们沉浸在他的音乐之中。
他的歌声充满了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词句,让听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然而传说中并没有记载昆曲之神的真正身份,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直到如今,这位神秘的昆曲之神依然是昆曲艺术的象征之一。
二、昆曲的起源传说关于昆曲的起源传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代,有一位叫做阮文华的年轻人,天生好声音,喜爱歌唱。
他喜欢模仿周围动物的叫声,从而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音韵的曲子。
有一天,他在山中哼唱着自己的曲子,不小心引来了一只神秘的鸟,这只鸟用它美妙的歌声回应了他。
从那一天起,阮文华和那只神秘的鸟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探讨音乐的奥秘,一起创作新的曲目。
在这只鸟的指引下,阮文华开始研究起了一种新的声腔,便是后来昆曲中的“原调”。
他用自己的创作才华,再加上这只神秘鸟的指点,终于创造出了第一首昆曲曲目。
这首曲目被人们传唱,深受欢迎,从而开创了昆曲的独特韵味。
在古代,昆曲是由一家人代代相传的。
传说中,有一位名叫张昆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昆曲演员,获得了宫廷艺人的荣誉。
昆山东岳庙会-江南特色的庙会风俗
昆山东岳庙会:江南特色的庙会风俗江南是东岳庙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密集程度高的地区,其信仰风俗流传至今,形成了独特的祠庙活动――东岳庙会。
自古以来,苏州地区的东岳信仰就十分盛行。
其中的昆山,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今,其东岳信仰都具有一定典型性,与江南民间风俗结合而深具本地特点,是极具江南特色的庙会风俗。
据笔者了解,1958年以前,昆山东岳庙分布在姜里、陆家等乡镇,共4处,城内已毁、现存东岳庙共3座。
2010年,昆山将张浦、陆家、石牌三地的东岳庙会统一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护并传承了这一历久弥新的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
中国论文网/4/view-12977760.htm宋代以来,大量民间神祗被纳入国家祀典,赐以封号,围绕祠神举行的民众集会也更为兴盛,在乡镇出现“岁熟乡邻乐,辰粮祭赛多”的现象。
其中迎神赛会是地方祭祀、宗教祭祀和民间娱乐的结合――在某个固定日期由一个或数个村镇共同祭祀某位神灵,把神灵抬出庙宇巡游,以求消灾赐福;同时信众还要搭台表演,娱神娱人。
顾国珍在1908年写作的《昆新乡土地理志》中记载:“迎神赛会,衍为年例。
四月半朝山天,八月十八朝白塔,三月廿八东岳诞,香火尤盛。
”当时的昆山,每年都会举办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的赛会,其中尤以东岳庙会为盛。
东岳庙会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民众信仰与娱乐生活密不可分。
昆山东岳庙会参与的范围广、人数多。
据《清嘉录》卷二记载:“二十八日东岳神诞,各乡赛会,石牌、赵陵、真义、姜里、车塘、更楼桥,各乡民舁神进香。
”昆山分布着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东岳庙。
作为庙会活动的载体,每逢岳诞,各乡镇上的东岳庙都要举行庆典活动,抬着东岳大帝巡游,有时还会出现水上巡游的情形。
活动影响范围非常大,甚至周边市镇的百姓也会前来参加。
昆山东岳诞又称为“节汛”,意为其时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如石牌东岳庙每逢岳诞之时,昆山、常熟、太仓三地信众都会前来朝岳,香客络绎不绝。
实际上,这种庙会不单单是宗教活动或民俗,更多时候还起到一种凝聚作用。
昆山的历史文化故事
昆山的历史文化故事
昆山,古称“昆山府”,是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一座古老而又富有历史文化的城市。
几千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与它的悠久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成就了今日昆山的理性、智慧和精神。
昆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50年,当时为郑越朝时期属于楚国的昆山国,国名来源于通路山脉之称“昆仑”。
昆山历史上就曾发展过文明和科技,有淳熙年间的昆山金沙遗迹,明清时期的蓝田瓷和彩绘瓷,以及近代的贾库甲酒和稻米面等商品。
昆山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文化之城,有著长久以来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活动也极具特色,有“上苑节”、“国隆会”、“昆山玉皇大典”等。
这些活动都是昆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紧密地贯穿着昆山历史文化的长河。
此外,昆山还有一些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最著名的当属昆山大佛,它坐落于苏南的灵山,始建于汉咸嘉元年(公元179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佛教遗迹。
另外还有昆山上苑、昆山水府、江湖绝技、昆山琴韵、昆山竹石等,都是昆山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
昆山作为一座历史古老城市,也有几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们是昆山历史文化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符号,有张休、李叔说、陈宪、宋植、罗振玉等等。
他们都是苏南文学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思想都极富历史价值,对我们积极借鉴学习,这也是昆山历史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支柱。
这座历史古老的古城,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彰显了强大的文化底蕴。
昆山的历史文化遗迹,活动等,让历史文化长存于国人,让昆山人民一览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昆山要在历史文化发展史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珍视昆山的历史文化,让它永远与我们相伴,延续昆山的文化传统。
苏州民间故事,苏州民间传说大全
苏州民间故事,苏州民间传说大全苏州民间故事,苏州民间传说大全,以下是苏州民间故事,苏州民间传说大全,希望以下的资讯可以为你们的生活带来帮助。
苏州民间故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城里的园林誉满天下,苏州城外的景致更是十分秀丽,那一座座山头蛮有趣,活脱活像一只只野兽:灵岩山像一只伏地的大象;天平山像一只蹲着的猛虎;还有一座狮子山,终年回头望着虎丘,怒目相对,是苏州有名的一景叫做“狮子回头望虎丘”。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说不清是啥个辰光,苏州这块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也不知经过多少年代,天地演化,海陆变迁,才造成了一片平原,装点成了美丽的山河。
这虎丘山就是从大海中涌出来的一个小丘,所以原来叫它“海涌山”。
虎丘山的山顶,山石峻峭,盘岩宏伟。
这种山石是由岩浆凝成,又经过海水长期冲击,叫做“流纹凝灰岩”。
古代人称虎丘山是“海涌峰”,赞颂它是“海涌流辉”,就是这个缘故,还传说山上有个泉眼直通大海哩!海涌山为啥改叫虎丘山呢?这也有一段古老传说。
苏州人的老祖宗是“荆蛮之族”,远古辰光,他们披头散发,赤裸的身体上画着花纹,为了生活整天和飞禽猛兽搏斗。
那辰光,各种奇形怪状的野兽可多咧!有一次,海涌山上凭空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的形状像狮子,嘴巴尖尖却像蝙蝠,身上长着肉翅膀,常常在夜里飞来,飞到哪里,那里人畜就遭殃。
大家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怪兽,它太叫人害怕了。
每当它飞来的时候,人无处可逃,便跪地在地上哭天拜地,哀哀嚎叫,可是仍旧是免不了被它吃掉,谁也想不出办法。
有个占卜的人说“地上的走兽,听到虎豹的吼叫都要奔跑;天上的飞禽,听到凤凰的叫鸣也要躲藏。
这百兽之中,以狮子为王,不过我们通常看到的狮子不算厉害,天神派来的这只怪兽,才是真正的狮子!它吞食人畜,是上天的意思,不能违背,只能用生灵去祭祀!”听了这些话,大家越发吓煞哉,议论纷纷,为自己的命运耽忧。
苏州民间传说大全:这辰光有一个人不信这件事。
他生得又高又大,而且勇敢机警,是个善于征服各种禽兽的能手。
桥的民间故事(6篇)
桥的民间故事(6篇)桥的民间故事篇一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
老皮匠是个孤老头儿,家里养着一只猫。
这只猫通身光秃秃的没有几根毛,难看死了,它不会捉老鼠,懒得连叫也不高兴叫,一日到夜闷声不响地伏在老皮匠脚边打瞌睡。
邻居们看着不顺眼,都劝老皮匠:”趁早丢了它吧,养只癞皮猫有啥用场呀!”但老皮匠听了,总是摇摇头:”我家里冷冷清清的,养只猫也好作个伴哩。
”一天,有个采宝客经过这里,恰巧一只靴后眼走掉了,便拐进老皮匠的修鞋铺子,叫他修理一下。
采宝客等在旁边,东看看西看看,一眼看见子老皮匠脚边的癞皮猫。
他盯着猫看了半天,就问老皮匠:”老伯伯,这只猫是你养吗?”老皮匠点点头。
采宝客又问:”给你三百两银子,把它卖给我吧!”老皮匠只当他寻开心,就说:”你买这样的猫去做什么?”采宝客说:”买去做什么你不用管,只要答应给我,就一手交银一手取货。
”老皮匠听了摇摇头:”没有说过有三百两银子买只猫的。
!我不卖,我不卖!”旁边看热闹的人都劝老皮匠说:”老皮匠呀,你辛辛苦苦活了大半辈子,连三两银子也没积下过,这下有了三百两银子,往后的日子就穷不着啦,快把这癞皮猫卖给他吧。
”老皮匠并没有动心,他慢吞吞地说:”我大半辈子也穷过来了,只要苦挣苦做过日子,能有碗饭吃就好,决不指望这只小猫发横财!”人们都笑老皮匠是个呆子。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正在纷纷谈论,刚好羊坝头的恶习霸瘌痢头阿五经过这里。
瘌痢头阿五听说有这样便宜的事,急忙挤进人群,向采宝客拱拱手,说:”客人请了!你要这瘌皮猫不难,只要把猫的用场讲出来,这件事包在我五爷身上!”人们一见来了瘌痢头阿五,就纷纷避开了。
采宝客看这人在地方上是有势面的,料想有他出场,这只猫不怕买不到手,就说:”五爷,你仔细看看这只猫,虽说只有几根黄毛,却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这是一只金丝猫呢!五爷不知道,钱塘江旁边的六和塔顶上,有十二只玉老鼠,半夜里会出来在塔顶上玩耍。
那玉老鼠乃是无价之宝,只有这金丝猫才能捉得到它。
苏州民间故事
苏州民间故事 说到苏州,你会想到什么呢?你对苏州⼜有什么了解呢?不如来跟我看看苏州民间的故事吧! 张传逻与旗杆⾥ 苏州城南⼗⾥处,有个富有江南⽔乡特⾊的古镇,叫蠡墅镇。
蠡墅镇上有座桥,叫蠡墅桥。
蠡墅桥南堍有条悠长的古街⼩巷,叫旗杆⾥。
旗杆⾥有块硕⼤⽆⽐的旗杆⽯,旗杆⽯泛着灰褐⾊的光泽,布满斑驳的坑凹,印证着历史的沧桑,也蕴藏着动⼈的故事。
清朝康煕年间,徽班进京,神州⼤地兴起⼀波⼜⼀波的戏剧热。
蠡墅镇上有个姓张的在外地当“传逻”官。
他特别爱好戏剧,整天⼿舞⾜蹈,嘴⾥哼哼唧唧,是个出了名的戏迷。
张传逻告⽼还乡后,常邀上⼏个戏迷朋友,整⽇⾥喝酒唱戏,讨论戏⽂,倒也逍遥⾃在。
就这样过了些时⽇,张传逻觉得仅仅⼏个朋友快乐不算真快乐,该让邻⾥乡亲⼀起快乐才算对得起⽗⽼乡亲。
于是,趁着秋忙结束的晴好天⽓,张传逻出资请⼈在刚收割后的⾼⽥上搭了戏台,邀来戏班⼦,敲起锣⿎热闹开场。
附近村民闻讯,都扶着⽼⼈,搀着⼩孩前来观看,整整热闹了三天三夜。
乡亲们看得笑逐颜开,张传逻也乐得合不拢嘴。
⾃此,每逢春、秋⼆季农闲时节,张传逻都凑⾜银两请⼈搭建戏台,邀请戏班⼦来唱上⼏天。
周围⼗⾥⼋村的⼈像过节⼀样,结伴前来观看。
戏场周围有卖⼩吃的,有烧茶⽔的,靠近戏场的⼈家⼲脆开出了⼩酒馆。
⾃从张传逻出资搭台请戏开了先河后,蠡墅镇逐渐成了戏班⼦互相竞技的地⽅。
不论什么戏班⼦,除了进京作为最⾼荣誉外,就是以在蠡墅露过脸献过艺为荣耀了。
有⼀年从外地来了⼀个戏班⼦,其中有⼀个武⽣技艺⼗分了得,唱、念、做、打样样超群,⼀⼝⽓能翻三⼗⼋个后⼿⼩翻,搏得观众⼀⽚叫好之声。
张传逻也⼗分赞赏,便设宴招待。
举杯未过三巡,那武⽣定睛望着张传逻,忽然双膝下跪,倒头便拜,⼝中连呼:“在上莫⾮是恩公张⽼爷吧?”弄得张传逻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扶起武⽣说:“你我初识,莫⾮你认错了⼈?”武⽣肯定地说:“没错,当年要不是恩公施救,在下早就没命了。
”张传逻这才想起⼗多年前,在安徽当差时,傍晚路过⼀座破庙,阶前踡着⼀个五六岁的男孩,瘦得⽪包⾻头,脸⾊蜡黄,三四条野狗正围着对他狂吠。
自己眼中的昆山
昆山三贤
指的是顾炎武、归有光和朱柏庐。
顾炎武
归有光
朱柏庐
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戏 曲的瑰宝,被联合国列 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 质遗产。
昆曲
昆曲自元代形成的昆山腔, 它经历了六个世纪的发展与洗礼, 创始人诞生于昆山千灯古镇的元 代戏曲家顾坚。在古镇千灯人人 懂戏,人人会唱。钱惠丽、茅善 玉、梁伟平、尚长荣、邢晏芝等 各剧种艺术表演家都曾来献艺。 走在石板街上,听两边老房子里 传出委婉细腻的昆曲曲调,别有 风味。
昆山历史
昆山由来
昆 昆 山 山 县 州
娄 邑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娄 县
南 朝 梁 大 同 初 年
宋 嘉 定 十 年
民 国 元 年
新 石 器 时 代
昆山三宝
昆山是个美丽的江南小城, 人杰地灵。自有周庄的恬静、 优雅;又有昆曲的空谷幽兰; 而琼花、并蒂莲、昆石并称为 昆山三宝。
三宝之一琼花
琼花,又名“聚八仙”被誉为“昆山三宝”之一。古代 诗人大盛赞它为“天下无双独此花”。
水乡古镇之一锦溪
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修筑苏州
古城时已成集镇。史载,南京建都临安时,宋 孝宗赵玮宠妃因喜爱锦溪美景,恋不忍离,后 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被赵玮御旨改名陈墓长 达880年。
古镇锦溪二千多年来的历史积淀,使其拥
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五保湖中若隐若现的陈妃 水冢,古莲寺内风铃悦耳的文昌阁。蛟龙卧波 的十眼长桥,孝宗御赐金匾的通神御院,还有 古莲寺内的罗汉古松,相传都是南宋时的遗物, 有及明清时期限的“锦溪八景”、“莲池八 景”,而今的古砖瓦博物馆,远近闻名的金龙 私家花园,亦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烟雨长廊
运河
水乡古镇之一千灯
江苏民间故事
江苏民间故事江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也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既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江苏民间故事。
在江苏的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关于“白蛇”的传说。
相传,江苏苏州的太湖边上有一条白蛇,它化作一个美丽的女子,名叫白素贞。
白素贞与许仙相恋并结为夫妻,但因为人类与妖怪的身份不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个故事被搬上了京剧舞台,成为了著名的《白蛇传》。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关于苏州的“平山堂”的传说。
相传,明朝时期,苏州有一位名叫吴承恩的文人,他在平山堂闭关修炼,后来创作了《西游记》。
据说,吴承恩在平山堂闭关时,得到了观音菩萨的指点,才有了灵感创作出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作品。
除此之外,江苏还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
比如,盐城的孝女李香君、南京的孝子谢明、苏州的孝子张天师等等,他们都以孝行感动天地,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
在江苏的民间故事中,还有许多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
比如,南京大屠杀中的“南京保卫战”、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记录了当时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江苏的民间故事不仅有着丰富的传说,还有许多关于民俗风情的故事。
比如,苏州的园林文化、扬州的水乡风情、南京的古都风貌等等,这些都是江苏民间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江苏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文化、民俗等多个方面。
这些故事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写照,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江苏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感受到这里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江苏的民间故事,是这片土地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也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瑰宝。
昆山各地民间传说集锦
昆山各地民间传说集锦(一)历史传说【讲张】“讲张”是本县方言中的一个常用语,意即“谈话”。
为啥拿“谈话”说成“讲张”?这要从明朝开始讲起。
在元朝末年,张士诚称王苏州之后,对老百姓倒做了些好事,所以老百姓都感激他。
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所败,平江(今苏州)城破,张士诚被活捉到金陵(今南京),上~吊自寻短见。
老百姓知道后,很同情张士诚,都在怀念张士诚生前的功德。
于是,街头巷尾、村梢浜口,儿个人一碰头,就窃窃私议着张士诚的好处。
这个情况渐渐被朱元璋知道了,就下令捉拿在讲张士诚的人。
一时,苏州城乡搞得人心惶惶,大家再也不敢讲张士诚了。
当差的只要看到有人在交头接耳时,就大着声问:“你们在‘讲张’吗?”回答的总是说:“我们不在‘讲张’。
”“好!大家识相点,不准‘讲张’,否则,嘿嘿……”人们心里不服,“讲张”两字却在人们口头上耳朵里讲惯听惯了,逐渐形成了口头语,都把谈话习惯地说成讲张了,一直延续流传至今。
【搭浆】“搭浆”是本地的方言口头语。
意指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明末时期,苏州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生养于昆山盆渎村,能歌善舞,称得上是色、艺、才三绝。
有一天,著名诗人吴伟业由太仓家乡来到昆山,看望好友知县杨永言,杨知县当然要殷勤款待一番。
他晓得吴伟业进士出身,官左庶子,不但有诗坛盛名,而且酷爱昆曲,特邀陈圆圆堂会以待。
吴得悉陈圆圆登场,高兴非凡,便点唱了盛极一时的梁辰鱼所写的《浣纱记》。
陈圆圆演主角西施,由于仓促上演,缺一套西施穿的服饰,一时怎能办到?陈圆圆不愧是聪明人,情急生智,就用绵筋纸来裁制服装,用浆糊搭搭,稍加点染,很快制成一套轻盈漂亮的纸装。
《浣纱记》演得很成功,看得吴伟业不住点头,抚掌大笑,赞不绝口,连说:“演得好!演得好!圆圆姑娘真是声甲天下;唱得圆润,看得圆满,真不愧乎圆圆也!”可圆圆演出时一直提心吊胆,唯恐撕破假衣当场出丑。
一场戏演下来,疲乏加上心急,身上汗水早浸透了假衣,里外粘住了。
幸亏度过这关,敷衍了过去。
昆山的历史文化故事
昆山的历史文化故事
昆山,一座位于江苏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古老城市,始建于公元前1086年,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昆山以其独特的地
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许多著名的景点而著称。
昆山最早始建于公元前1086年,由当时的吴国政府宣布。
随后,昆山成为一个拥有多个都护府的重要城镇,负责维护这一地区的安全。
在明清时期,昆山又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渔业的中心之一,也成为了四大名店的发源地,包括宝石店、果园店、竹林店和瓷器店。
昆山的文化历史是一段悠久而富有情感的故事。
古代佛祖谭锡山曾多次来此,他在昆山修建了第一座寺庙谭庙,使后人永存其光荣历史。
昆山还曾是佛祖朱熹和朱祁镇等大师的出生地。
此外,昆山还拥有许多著名的传统节日,如龙船节、太阳祭等,使这座城市更加鲜活多彩。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昆山向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发展。
其中最着名的是昆山老宫、昆山春秋园、昆山古树公园和昆山宝石山,以及众多传统古迹和历史景观等。
自从20世纪以来,昆山又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江苏
省最繁荣和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最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之一。
昆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景观而名扬四海,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他们都被这段美好的历史和文化故事所深深影响。
回顾昆山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每一个历史建筑和景点都流淌着深沉的情感,它们都默默地将昆山的历史文化传递给了后人。
今天,我们按照历史文化线索,探寻这座古老城市的最初灿烂,纪念他们曾经流传下来的众多古老文化,充实我们的历史文化,让其发挥出更多的光芒。
周庄历史文化及传说故事
周庄历史文化及传说故事
周庄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境内,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水乡古镇。
周庄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同时也有许多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被广为传颂。
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周庄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传,周庄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在宋代以后,周庄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素有“东南第一水乡”之称。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例如各式各样的民居、古桥、古井等。
周庄至今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除了历史文化,周庄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被流传至今。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周庄鬼屋”的传说。
相传在周庄古镇的一所民宅里,曾住着一对夫妻。
后来,这对夫妻因故离世,但他们的鬼魂仍然留在民宅中。
传说每逢夜晚,这所民宅就会传出阵阵怪声,吓得周围的居民们不敢靠近。
这个传说也引发了人们对灵异事件的许多揣测和猜测。
此外,周庄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美食文化。
这里的美食以江南特色为主,例如有名的鲥鱼糖醋、鳖甲粉丝汤等。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更凝聚了周庄人的智慧和心血。
总之,周庄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富有趣味和神秘色彩的传说故事。
它作为中国水乡古镇的代表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的青睐。
来到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镇的宁静与美丽,并领略到千年历史传承下的独特魅力。
广济桥的传说故事
广济桥的传说故事
广济桥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境内的一座古桥梁,也是苏州吴中区的著名景点之一。
据传,广济桥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历经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建,最终于清朝嘉庆年间完工。
广济桥被誉为“江南四大桥梁”之一,也是苏州吴中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建造特色和历史价值深受人们敬仰和喜爱。
以下是广济桥的传说故事:
1. 神奇桥墩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济桥上有一个桥墩,被誉为“神奇桥墩”。
当时有一位名叫赵天官的道士,他经常在广济桥上修行炼丹。
有一天,赵天官在桥上修行时,突然听到桥上传来了一阵阵奇怪的声音,他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发现一个年轻的女子在桥上哭泣。
女子说她的父亲被坏人抓走了,她无法寻找父亲,非常伤心。
赵天官听了女子的诉说,便决定帮助她寻找父亲。
他化成一位英俊的男子,带着女子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经过了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坏人的藏身之处。
此时,女子之父也突然出现,原来他是被坏人囚禁在一座桥墩里。
赵天官救出了女子之父,两人一起回到了广济桥。
但是,当他们走到桥墩时,发现桥墩上有一个神秘的地方,无法到达。
赵天官便在桥上施展法术,让桥墩变成了一条船,载着他们顺利找到了女子之父。
至今,广济桥上的“神奇桥墩”仍然是一个谜,但人们相信它一定
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神奇的力量。
昆山家乡风俗正月十五走三桥作文
昆山家乡风俗正月十五走三桥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昆山家乡风俗正月十五走三桥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家乡昆山的一个特别好玩的民俗活动——正月十五走三桥。
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有吃元宵和赏花灯的习俗。
在昆山,我们还有一个走三桥的传统活动,可真是热闹极了!那天一大早,爸爸妈妈就把我叫醒,让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一路上街道两旁都挂着彩灯,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千秋河边。
哇,多么壮观的场景啊!河两岸挤满了来自昆山各地的游客,大人小孩裹挟成一片红海。
眼前就是著名的三座古桥——虎丘桥、人和桥和大风桥。
爸爸告诉我,这三座桥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排列整齐,像三位古老的卫士在守护着昆山。
走过这三座桥,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大人们搀扶着老人,牵着小孩,有说有笑地从虎丘桥开始慢慢通过。
人群川流不息,场面十分壮观热闹。
小朋友们还不时放鞭炮,声声响亮,增添了不少年味。
爸爸抱着我,缓缓挤过人群,来到人和桥。
桥上人头攒动,大家挨挨挷挷地向前移动。
我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张望着四周。
原来,桥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卖糖画、冰糖葫芦、吹糖人等应节的美食小吃,真是应有尽有啊!终于,我们来到最后一座大风桥。
桥上空阔通畅,人群渐渐分散开来。
大人们松了口气,小朋友们则更加兴奋起来。
有的人在桥上放孔明灯许愿,有的人在桥下的河面扔硬币祈福。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幸福氛围。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在三桥间溜达了一圈又一圈,尽情地体验这独特的年俗。
太阳渐渐落山,霞光万丈,美仑美奂。
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约定明年还要来走三桥。
走三桥不仅是昆山人欢庆新春的传统,也是珍贵的文化瑰宝。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缅怀先祖、团聚亲朋、祈求新年平安顺遂。
作为昆山人,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人生路漫漫,就像这走三桥一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定能渡过重重阻滥,抵达彼岸。
昆山花桥红色事迹
昆山花桥红色事迹
昆山花桥是一个古老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小镇。
这里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故事,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花桥上有一座古代的寺庙,名为花桥寺。
相传在这座寺庙修建之前,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河滩。
一天一位名叫胡公的和尚来到这里,看到这片土地的生机和潜力。
他决定在这里修筑一座寺庙,并为之起名为花桥寺。
从此,这座寺庙成为了这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中心。
花桥镇的历史也与水运息息相关。
在古代,这里交通不便,只有通过水路才能与外界相连。
因此,当时的居民和商人都会使用运输船只来往于这个镇和其他城市之间。
花桥镇因其水运的便利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许多商人选择在这里定居,并带来了繁荣和富裕。
另一个历史故事是关于花桥镇的传统手工艺。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个镇以手工艺闻名,特别是以编织和绣花而闻名。
这些传统的手工艺技术被代代相传,如今仍然在花桥镇流传。
许多当地居民仍然从事着编织和绣花,将这些传统艺术带给世界各地。
花桥镇还有其他许多历史遗迹和故事。
当你漫步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上,你会发现许多古老的建筑、石头街道和古老的民居。
这些都是这个镇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昆山花桥红色事迹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昆山传统文化
六、 昆山的休闲美食
——阳澄湖大闸蟹
大闸蟹的名字的由来
阳澄湖蟹的学名叫做“中华绒螯 蟹”。“大闸蟹”的名字,与它 一生的生殖状态有关。 螃蟹和许多洄游性鱼类一样,有 着生殖洄游的习性。由于螃蟹在 生殖洄游——去浅海河口“旅行 结婚”、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必 须要经过许多闸阀,所以得到了 “大闸蟹”的美名。阳澄湖水质 清澈,所产的螃蟹体型较大,肉 质鲜美,所以被叫做“清水大闸 蟹”。
20
四、 昆山的水乡古镇
——周庄
故 乡 的 回 忆
双 桥 从 古 镇 走 向 世 界 21
——
四、 昆山的水乡古镇
——周庄
周庄的明清建筑
沈厅
澄虚道院
石板街
22
四、 昆山的水乡古镇
——周庄
周庄的民间习俗——阿婆茶
23
四、 昆山的水乡古镇
——锦溪
——文昌阁:更是古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的象征
——陈墓的由来
1、沈万三成为江南第一豪富的原因
一是垦殖说。 二是分财说。 三是通番说。 沈万三创业致富的精髓是: “勤劳、智慧、机遇、诚信”
27
五、 昆山沈万三的故事
2、沈万三与周庄的形成
周庄旧名贞丰里。北宋元祐元年 (公元1086年),一为姓周的迪功郎 因为信奉佛教,将两百亩庄田捐赠给 当地的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 恩德,把这片田地称作“周庄”。 据《周庄镇志》和《贞丰拟乘》 记载,元代末年,江南富豪沈万三的 父亲沈祐由湖州南浔迁徙到周庄东面 的东垞村,因经商而逐步发迹,使周 庄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 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集镇。 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周庄造就 了沈万三。
——“玉峰三宝”
琼花:“天下无双独此花”
昆山的典故
《昆山的典故》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昆山的典故。
昆山呀,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你们知道吗?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昆山有一位非常勇敢的英雄。
他的力气特别大,能够举起很重很重的东西。
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总是伤害村民和他们养的家畜。
这位英雄就决定要把老虎赶走。
他拿着一根大大的木棒,悄悄地靠近老虎。
老虎看到他,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
但是英雄一点儿也不害怕,他用力一挥木棒,就把老虎打得落荒而逃。
村民们都特别感激他,从那以后,大家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还有一个故事,说是昆山有一座古老的寺庙。
这座寺庙里有一口神奇的钟。
每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和尚们就会敲响这口钟。
钟声能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给人们带来好运和祝福。
小朋友们,昆山的典故是不是很有趣呀?《昆山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昆山的典故。
昆山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边住着一位善良的老人。
老人每天都会去河边钓鱼。
有一天,他钓上来一条金色的鱼。
鱼居然开口说话了,它说:“老爷爷,求求您放了我吧,我会报答您的。
”老人心一软,就把鱼放回了河里。
没过多久,昆山遭遇了干旱,庄稼都快干死了。
就在大家都很着急的时候,那条金色的鱼出现了。
它带来了很多的雨水,让昆山又恢复了生机。
还有一个典故,说昆山曾经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
他读书特别厉害,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后来,他长大了,去了京城参加考试,中了状元,为昆山争了光。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些典故吗?《昆山的典故》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昆山的典故。
昆山有一座高高的山,山上有一个神秘的洞穴。
据说,只要在月圆之夜走进这个洞穴,就能看到仙女在跳舞。
有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他特别好奇,就在月圆之夜走进了洞穴。
真的看到了美丽的仙女在跳舞。
仙女看到他,给了他一颗神奇的种子,告诉他把种子种在地里,就能长出很多很多的粮食。
小男孩回家后照做了,果然,地里长出了满满的粮食,大家都有饭吃了。
还有一个典故,昆山有一个很会画画的人。
他画的画就像真的一样。
流传苏州的民间故事_传说
流传苏州的民间故事每个地方大概都会有一些关于当地的民间传说,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也不例外,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流传苏州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流传苏州的民间故事篇一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个当家和尚,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在一座庙里,谁作主持好呢?两位高僧都很客气,推来推去,毫无结果。
这座庙里只有他两个和尚的时候,还不要紧,等到陆陆续续招了一批小和尚进来,就有问题了。
小和尚问:“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经呀,”寒山说:“应该先问拾得师父。
”小和尚就去问拾得,拾得说:“还是应当问寒山师父。
”他们互相尊重,却苦了小和尚,怎么招待香客呀,买多少香油,派谁去拾柴呀,等等。
小和尚无所适从,有意见了,就难勉叭叭咕咕的。
小和尚的话传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两个人又商量起来,推来推去,还是毫无结果。
这时走来一个老农妇,说:“两位师父不要谦让了,我来给你们出个主意吧。
你们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当家和尚,这样最公平。
”寒山、拾得一听,是个办法,不过,比什么呢,农妇指指庙前一条河,说,这条河上缺座桥,乡里乡亲来来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险,请你们施展法术,变座桥出来,哪个变得出来就是哪个本事大。
出家人不打逛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隐瞒法术,果然拾得先施法术,把身上的僧衣一脱,往河面一抛,变做了一个桥面,可惜,没有桥架支撑,一阵,风吹来,眼看就要把它刮塌。
寒山急忙将手中的禅杖往河边一插,运起法术,禅杖顿时变成一棵树,树朝对岸一铺,一座桥就稳稳当当卧在了河面上。
老农妇一笑,说:“还是寒山本事大些。
”说着把一块手帕朝脚前一抛,手帕化做一朵莲花,她踩着莲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头一看,原来老农妇是观音变的。
寒山只好做当家和尚了,那座庙也就叫做“寒山寺”了。
寒山那根禅杖,是用枫树削成的,那座桥自然就被称作“枫桥”了。
流传苏州的民间故事篇二苏州话把说话说成“讲张”,原来是为了纪念张士诚,元朝时期在苏州曾经自称为王,因为是盐商出生,备受官僚的压迫,于是一起和农民起义,后刚开始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也法办了。
中国民间故事精选 杨光
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杨光杨光,是江苏常熟市人。
在民间传说中,杨光是有四个儿子的人物故事:第一个儿子杨兴被朱元璋的大将军杨玉带兵击败,从此杨光就带着三个儿子和妻子回到家乡,为了家乡的发展他们三个儿子带着三个儿子分别在昆山、上海打拼出来。
第二个儿子杨兴到上海打拼多年后在上海去世,他们夫妻俩回到故乡后,为了抚养三个儿子在昆山定居开荒种地,成为了一名地道的农民;第三个儿子杨光外出谋生后来在上海打工成为了一名商人,并做了上海人;第四个儿子杨兴回到老家后与妻子改嫁,成为了一名上海人。
第四个儿子杨兴后来成为了一名上海人。
杨光从家乡离开时在昆山住了几天后离开家乡了。
一、杨兴的经历在民间传说中有四个儿子,其中的第二个儿子杨兴出生于公元1368年,所以有杨兴一说,在民间传说中也称杨兴一、杨兴二。
但这只是个民间传说而已,因为民间传说中有四个儿子,但是只有杨兴一人是正史记载的。
当时明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并且建立了明朝王朝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成功地灭掉了天下最大最凶恶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后建立了明朝。
在当时的中国历史上有四位皇帝,分别是周成王和宣武王、徐达王、朱元璋六个人。
二、杨光之死在明朝,杨光是一个被朱元璋看中的好臣子,于是就跟朱元璋称兄道弟,让朱元璋给他封了一个大将军的官衔,但是朱元璋认为杨光已经超过自己了,就想让他去做一个郡守之类的官职。
在征召杨光做郡守的时候,因为他的官职比杨光低很多,所以让他担任了一些小的官职,可是他自己却没有去做郡守。
但是朱元璋却对杨光是特别不满意。
朱元璋认为杨光没有资格当郡守了!三、杨光在上海的经历杨光的第二个儿子杨兴在一次外出谋生后,由于杨兴实在是没有钱再去上战场,所以他就外出做起了生意来了,在当时生意非常的红火,生意非常红火,有很多生意人到了杨光这买他的货物来贩卖,这位生意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万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打拼成功以后,杨光又回到了家乡江苏常熟定居下来。
千灯:小镇故事多
千灯:小镇故事多张永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东接上海,西连苏州,是2500多年的时光沉积成太湖流域的一个水乡古镇,历代人文荟萃,水乡风貌灵秀,地丰物阜独特,民俗风情纯朴,历史底蕴深厚。
古镇东北侧的少卿山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中国土建筑金字塔”之称。
吴王寿梦为御越国,曾在千灯一土墩筑烽火台,公元210年秦始皇东巡登临此墩望海祭祀,故称此墩为“秦望山”或称秦柱山。
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在此山之阳,又建成“七级释迦佛塔”和宏大的“波若寺”,后期改为“秦峰塔”和“延福寺”。
秦峰塔因建塔之砖有浮雕、塔身修长而被称为美人塔,内有从缅甸引进的“世界第一大玉佛”的白玉大佛。
还有唐代陶渊明第九代裔孙文学家陶岘首创的“江南丝竹”,至于余氏典当行更是保存至今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晚清时期江南一带有名的典当行。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这里又是“百戏之祖”昆曲创始人顾坚的故里,这里还孕育出源远流长、遐迩闻名的千灯文化……千年“灯”一回凡是听到或到过千灯的人都会对“千灯”地名颇感兴趣,这里确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千灯”在历史上有过千墩、茜墩等名字,这些都是事实,只不过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千灯最早叫千墩。
据汉书《吴越春秋》和宋《玉峰记》记载:吴地有三江,其吴凇江畔有土墩九百九十九个,及昆山南三十里有一高土堆,为第一千墩,遂称“千墩”。
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因为该地土墩上长满了一种草:“根可以做红色染料,也可以做药材,这种草称‘茜草’。
”所以,那时的人们便把“千墩”易名为“茜墩”。
“茜墩”这个地名一直用到解放后,也许是茜墩过于文雅不通俗,或者是因为发音基本相同,人们便索性又把“茜墩”改为“千灯”。
对于千灯的曾用名,既要充分理解,也要充分尊重,毕竟都有历史的斑驳投影,但从我个人来说,仿佛一听到“千灯”这名子,心里就会一亮的感觉,觉得很美,很亲切,很温暖,也有想象的空间,似乎代表着光明的使者,象征着辉煌,象征着富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县当然要殷勤款待一番。他晓得吴伟业进士出身,官左庶子,不但有诗坛盛名, 而且酷爱昆曲,特邀陈圆圆堂会以待。吴得悉陈圆圆登场,高兴非凡,便点唱了 盛极一时的梁辰鱼所写的《浣纱记》。
陈圆圆演主角西施,由于仓促上演,缺一套西施穿的服饰,一时怎能办到? 陈圆圆不愧是聪明人, 情急生智,就用绵筋纸 来裁制服装,用浆糊搭 搭,稍加点染,很快制 成一套轻盈漂亮的纸 装。 《浣纱记》演得很 成功,看得吴伟业不住 点头,抚掌大笑,赞不 绝口,连说:“演得好! 演得好!圆圆姑娘真是 声甲天下;唱得圆润, 看得圆满,真不愧乎圆 圆也!” 可圆圆演出时一直 提心吊胆,唯恐撕破假 衣当场出丑。一场戏演
1
前言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 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交界,西与苏州工业园 区、苏州市吴江区接壤,目前是江苏省 3 个试点的省直管县(市)之 一。东西最大直线距离 33 公里,南北 48 公里,总面积 927.68 平方 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 23.1%。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 百强县之首。
2
年)为纪念顾炎武先生,更名“亭林公园”。 昆山自古人文荟萃,名流辈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顾炎武为首
的“昆山三贤”。顾炎武是国家官方确认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七十二 贤人”之一。其格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 神品格之一。
昆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是苏州水乡园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和“江南第一水乡”的锦溪都位于昆山 境内。
人们心里不服,“讲张”两字却在人们口头上耳朵里讲惯听惯了,逐渐形成 了口头语,都把谈话习惯地说成讲张了,一直延续流传至今。
二、搭浆
“搭浆”是本地的方言口头语。意指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其来源与中国历史 上一个著名的女子有关。她就是当时引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
陈圆圆是明末时期的苏州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生养于昆山盆渎村(今仍有 该地名),能歌善舞,称得上是色、艺、才三绝。
给他送匾,说什么来昆山做官两年多了,功劳没得,苦劳总有点了吧!就这样, 老百姓只好送匾。可匾上题什么字呢?送匾的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四个绝妙的 字—“天高三尺”。
知县生日,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大家憋着一肚子气,还得装着笑脸去送匾。 这天,正巧做过当朝宰相的顾鼎臣,告老回昆山。顾相爷的大轿一到,送匾的岂 有不让之理,就站立在街道两旁。顾鼎臣在轿窗里朝外望见“天高三尺”这块匾, 觉得奇怪,就命停轿,间了送匾的人群。送匾的老百姓一听顾老相爷来传问他们, 个个高兴,就都一五一十如实告诉了顾鼎臣:“匾上写‘天高三尺’,意思是杨知 县来昆山刮了两年多地皮,地皮被刮低足有三尺,那不是天高了三尺吗?我们老 百姓实在没有法子想,皇帝又远在北京,我们有苦向谁去诉呢?真是叫‘天高皇 帝远,有苦无处诉’呀!”
4
昆山各地民间传说集锦
一、讲张
“讲张”是昆山方言中的一个常用语,意即“谈话”。为啥拿“谈话”说成 “讲张”?这要从明朝开始讲起。
在元朝末年,张士诚称王苏州之后, 对老百姓倒做了些好事,所以老百姓都 感激他。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所败, 平江(今苏州)城破,张士诚被活捉到 金陵(今南京),张士诚后来不肯投降, 就上吊自寻短见。老百姓知道后,很同 情张士诚,都在怀念张士诚生前的功德。 于是,街头巷尾、村梢浜口,几个人一 碰头,就窃窃私议着张士诚的好处。这 个情况渐渐被朱元璋知道了,就下令捉 拿在讲张士诚的人。一时,苏州城乡搞 得人心惶惶,大家再也不敢讲张士诚了。 当差的只要看到有人在交头接耳时,就大着声问:“你们在‘讲张’吗?”回答 的总是说:“我们不在‘讲张’。”“好!大家识相点,不准‘讲张’,否则,嘿嘿……”
有“百戏之祖”——昆曲、特色江南水乡文化、人间奇石——昆 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炎武精神的“四大文化背景”,在加上 有绵延了 2000 多年的完整的行政沿革,注定了昆山一定会有许多引 人入胜的、独特的传奇、传说、故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昆山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 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不断有许多老街、老桥、小巷、小河消失, 与它们共存的许多民间故事也随之消失。据了解,30 岁以下的“老 昆山人”对昆山历史上的故事和传说都知道的不多。同时,由于昆山 经济社会发展太快,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许多“新昆山人”对这些 历史故事、典故、传说都不知道。为了保护和传承昆山历史文化,也 为了向“新昆山人”告诉老昆山的故事与传说。我们特地挖掘整理了 一批昆山民间传说,作为社区教育内容,分批次刊印出来,向广大市 民介绍。
6
和“勿作兴”,有这么个出典。 明朝辰光,乡下有个叫祝兴的人,此人虽不做官,可学问很深,见多识广,
博古通今,无所不知,他的聪明才智,周围方圆百里的人,无不佩服。有一年夏 天,田里稻秧突然叶焦枯死,大家眼看“命根子”无救,家家急得直跺脚,有人 问祝兴可有办法?祝兴走到田头一看,稻苗是被虫子咬死的。祝兴叫大家在田头 四周,架起熏烟堆,果然,虫被烟熏,逃的逃,死的死,稻苗得救了。从此,大 家凡遇到疑难事,问祝兴就有办法。
下来,疲乏加上心急,身上汗水早浸透了假衣,里外粘住了。幸亏度过这关,敷 衍了过去。事后,吴伟业知道了此事真相,捋着胡须对杨知县道:“这次幸得应 付过去,下回可不能再做这种‘搭浆’事体了。”自此以后,“搭浆”一词渐被传 开,并引申为形容搪塞和临时应付的意思。
三、“作兴”和“勿作兴”
“作兴”和“勿作兴”是昆山方言。“作兴”表示“可能”的意思;“勿作兴” 却不是“作兴”的否定形式,它表示“不可以”“不能”的意思。讲到“作兴”
3
目录
前言 一、讲张┉┉┉┉┉┉┉┉┉┉┉┉┉┉┉┉┉┉┉┉┉┉┉┉┉┉┉┉┉┉4 二、搭浆┉┉┉┉┉┉┉┉┉┉┉┉┉┉┉┉┉┉┉┉┉┉┉┉┉┉┉┉┉┉4 三、“作兴”和“勿作兴” ┉┉┉┉┉┉┉┉┉┉┉┉┉┉┉┉┉┉┉┉┉┉5 四、天高皇帝远┉┉┉┉┉┉┉┉┉┉┉┉┉┉┉┉┉┉┉┉┉┉┉┉┉┉┉6 五、喇叭和喇叭腔┉┉┉┉┉┉┉┉┉┉┉┉┉┉┉┉┉┉┉┉┉┉┉┉┉┉7 六、石牌的来历┉┉┉┉┉┉┉┉┉┉┉┉┉┉┉┉┉┉┉┉┉┉┉┉┉┉┉9 七、奣子的来历┉┉┉┉┉┉┉┉┉┉┉┉┉┉┉┉┉┉┉┉┉┉┉┉┉┉┉9 八、落鸦浦┉┉┉┉┉┉┉┉┉┉┉┉┉┉┉┉┉┉┉┉┉┉┉┉┉┉┉┉┉11 九、巴城和阳澄湖蟹┉┉┉┉┉┉┉┉┉┉┉┉┉┉┉┉┉┉┉┉┉┉┉┉┉11 十、马鞍山三奇┉┉┉┉┉┉┉┉┉┉┉┉┉┉┉┉┉┉┉┉┉┉┉┉┉┉┉12 十一、盆渎村和陈圆圆┉┉┉┉┉┉┉┉┉┉┉┉┉┉┉┉┉┉┉┉┉┉┉┉13 十二、落星石┉┉┉┉┉┉┉┉┉┉┉┉┉┉┉┉┉┉┉┉┉┉┉┉┉┉┉┉15 十三、顾阿瑛嫁囡┉┉┉┉┉┉┉┉┉┉┉┉┉┉┉┉┉┉┉┉┉┉┉┉┉┉16 十四、朱元璋与昆曲┉┉┉┉┉┉┉┉┉┉┉┉┉┉┉┉┉┉┉┉┉┉┉┉┉17 十五、聪明弄┉┉┉┉┉┉┉┉┉┉┉┉┉┉┉┉┉┉┉┉┉┉┉┉┉┉┉┉18 十六、朱木匠与易画轩┉┉┉┉┉┉┉┉┉┉┉┉┉┉┉┉┉┉┉┉┉┉┉┉19 十七、卫泾与文笔峰┉┉┉┉┉┉┉┉┉┉┉┉┉┉┉┉┉┉┉┉┉┉┉┉┉20 十八、土方郎中“治”险病┉┉┉┉┉┉┉┉┉┉┉┉┉┉┉┉┉┉┉┉┉┉20 十九、菊蟹楼┉┉┉┉┉┉┉┉┉┉┉┉┉┉┉┉┉┉┉┉┉┉┉┉┉┉┉┉22 二十、昆山城隍眼开眼闭┉┉┉┉┉┉┉┉┉┉┉┉┉┉┉┉┉┉┉┉┉┉┉23 二十一、淀山湖的传说┉┉┉┉┉┉┉┉┉┉┉┉┉┉┉┉┉┉┉┉┉┉┉┉24 二十二、昆澄湖的传说┉┉┉┉┉┉┉┉┉┉┉┉┉┉┉┉┉┉┉┉┉┉┉┉25 二十三、傀儡湖的传说┉┉┉┉┉┉┉┉┉┉┉┉┉┉┉┉┉┉┉┉┉┉┉┉26 二十四、离家湖的来历┉┉┉┉┉┉┉┉┉┉┉┉┉┉┉┉┉┉┉┉┉┉┉┉27 二十五、周市爊鸭的由来┉┉┉┉┉┉┉┉┉┉┉┉┉┉┉┉┉┉┉┉┉┉┉28 二十六、马鞍山与文笔峰┉┉┉┉┉┉┉┉┉┉┉┉┉┉┉┉┉┉┉┉┉┉┉30 二十七、玉马和老人峰的传说┉┉┉┉┉┉┉┉┉┉┉┉┉┉┉┉┉┉┉┉┉33 二十八、女子打夯┉┉┉┉┉┉┉┉┉┉┉┉┉┉┉┉┉┉┉┉┉┉┉┉┉┉34 二十九、沈万三充军┉┉┉┉┉┉┉┉┉┉┉┉┉┉┉┉┉┉┉┉┉┉┉┉┉35 三十、阳澄湖大闸蟹的由来┉┉┉┉┉┉┉┉┉┉┉┉┉┉┉┉┉┉┉┉┉┉37 三十一 聚宝盆的传说┉┉┉┉┉┉┉┉┉┉┉┉┉┉┉┉┉┉┉┉┉┉┉┉38 后 记┉┉┉┉┉┉┉┉┉┉┉┉┉┉┉┉┉┉┉┉实功夫到家,他练就一口稳气功夫,可以边 吹边吸气,使喇叭响声经久不息。这年,太仓县双凤镇上来请陆家浜鼓手,“弯 喇叭”当然也去了。班子一到双凤,竟碰上了好几班鼓手,陆家浜鼓手不甘示弱, 要露露锋芒,显显身手,出出风头。再加本班同行一捧,“弯喇叭”更来了劲, 胸脯一拍:“待会儿看我的。”行乡开始了,鼓手班子各自坐上一条船,顺着摇船 摆荡的节拍,拿出看家本事吹奏起来。果然,“弯喇叭”最最吸引人,从东市梢 吹起,一直吹到西市梢,喇叭声音没停过一歇歇,南北两岸的人群,人山人海, 都跟着陆家浜鼓手船,还喊着:“‘弯喇叭’真有道理!”“‘弯喇叭’吹得最好!” 这时,阿福得意洋洋,面孔迸得通红,喇叭吹得更加响亮。
四、天高皇帝远
“天高皇帝远”是流传很广的吴方言,指的是地处偏僻,皇帝无法管及,民 众苦不胜言,无路可走的意思。
明朝嘉靖年间,昆山知县杨逢春,是一个贪赃枉法、吃死人勿吐骨头的傢伙。 杨逢春是为了“千里做官只为财”才来昆山做官的。他勾结了兵部尚书毛尚达的
7
儿子毛七虎狼狈为奸,专门榨取民财、搜括民脂民膏,直弄得昆山百姓叫苦连天。 这年,杨逢春 40 岁说是要做寿,大家少不得又要凑钱去巴结他。他要大家
祝兴家境很清 苦,虽一贫如洗, 饥寒交迫,但从不 小偷小摸,一直是 堂堂正正,来去分 明,襟怀坦白,坐 得正,站得直。有 一天,邻居家一只 老母鸡找不见了, 就硬说是祝兴偷 的。大家都说祝兴不会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隔一天,老母鸡寻着了,原来这只 老母鸡因啄食坑蛆,失脚淹死在粪坑里。 由于祝兴为人正直,所以只要大家一碰到难事,就都说:“祝兴做得到的。” 若有人怀疑祝兴做不正当的事,人家也就要指责着说:“祝兴不是这号人,是勿 可以的,决非祝兴所干(即勿祝兴)。”长此以往,经年累月,大家就把“可能” 都说成“祝兴”;把“勿可以”都说成“勿祝兴”,而“祝”字也渐变读“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