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在重庆市西部,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之间,面积1399.97hm2。西部与内江市安岳县相邻,东邻重庆市铜梁县,北靠重庆市潼南县,南与重庆市永川市、荣昌县毗邻。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其前身是国营大足县西山林场,位于大足县东南边陲,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5°57',北纬29°25'~29°39'。西山林场场部距全国著名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7km,距县城23km,距成渝高速公路邮亭镇出口27km。公园总面积3517.39hm2,东靠铜梁县,南接永川市,西邻重庆双桥区,地跨大足县境内的玉龙镇、龙水镇、邮亭镇和拾万镇。
二、地质构造
(一)地层
玉龙山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其中三迭系嘉陵江组(下统)出露于玉龙山轴部岩溶槽谷,玉龙镇也有零星出露;须家河组(上统)分布于整个玉龙山低山区,分下亚组和上亚组;侏罗系珍珠冲组(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自流井组(中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从玉峡口至龙水湖成狭窄带状;下沙溪庙组(中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与须家河组相连并行起止相同的宽带状地区。底砂岩极不稳定。
(二)构造
大足县境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地质构造形迹东西有异,大致以荣昌县荣昌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其东南称东带,属川东褶皱带,其西北称西带,属川中褶皱带。
1、褶皱
西山背斜于雍溪乡东由铜梁延入古龙乡,向南经鱼口坳抵永川太平镇附近倾没。区内长约38km,宽6km。北段轴向北45°东,在鱼口坳之南向北偏转为北20°东,向北西弯凸呈S状。背斜中段核部嘉陵江、雷口坡、须家河组为走向断层破坏,两翼迭次出露珍珠冲组至沙溪庙组。两翼倾角50°~60°,西南倾没倾角12°~35°,为不对称单箱状背斜。
2、断层
鱼口坳断层在西山背斜核部,北起马槽湾,南经鱼口坳到白家沟碗厂附近消失。长16km,断层走向北40°~45°东,倾向东南,倾角30°~60°不等。断于嘉陵江组与须家河组间,一般断距14~71m,最大断距134m,在玉龙常乐寺附近断层形迹清晰。断层上下盘均有牵引现象,并有断层角砾岩和擦痕,为压性逆断层。
3、裂隙
龙水镇裂隙系在龙水镇南西山背斜西翼,共两组,走向分别为北50°西和近东西。长0.1~2km,裂面平直,互相交切成“X”形,为玉龙山背斜扭性配套成分。
三、地形地貌
绝对高度500~1000m,相对高差大于200m的地貌形态为低山,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属条形背斜中低山。东北端起于铜梁土桥乡,西南端止于大足县邮亭镇,为大足与铜梁及永川的界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山体上部坡度较大,中部平缓,下部为龙水湖及湖中小岛。因与永川市东山相对,亦称西山。玉龙山长45km,宽约6km。公园境内最高海拔三清洞877m,最低海拔红纸厂湾294m。相对高差200~420m。背斜两侧均为单斜山岭。北段山脊岩溶发育成岩溶槽谷地貌,中段轴部受断裂影响多呈串珠状溶蚀洼地,南段岩性坚硬,岩层倾角大,多为锯齿状起伏山岭。
四、气候特征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较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盛夏伏旱较多,初夏与秋季多绵雨,冬季较暖,霜雪不多。大气环流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呈现大陆气候特征;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呈现海洋暖湿气候特征;春秋两季为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的过渡季节。1971年至2000年,多年平均气温17.0℃,极端最低气温在-3.4℃(1975年12月15日),极端最高气温40.6℃(1995年9月6日);相对湿度83%;历年无霜期平均319d,最多年365d(1970年),最少年287d (1969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11.8h;多年平均降水量1009.0mm,最大日降水量147.0 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7天(1990年9月26日~10月12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5d(1992年 11月20日~12月14日,1999年12月21日~2000年1月15日);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6.3m/s;全年雾日数56.5d (28年平均值);全年雷暴日数36.6d(28年平均值);年降雪日数23d,积雪日数5d。
五、水文条件
大足县境内岗岭起伏,溪河纵横,为沱、涪两江支流源头之一。共有溪河293条,总长985.8km。主要河流有濑溪河、窟窿河、淮远河,县境边沿有天宝场河、曲水铺河、二郎塘河等边沿小溪分别流入潼南县琼江河、铜梁县安居河、永川市小安溪。
大足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4835万m3,丰水年为77902万m3,平水年50384万m3,大旱年12323万m3。其中县境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54243万m3,地下水4174万m3。地下水以岩溶水最丰富,分布面积24km2,占县域面积的1.73%,蓄水量为1236万m3,占地下水总量的29.61%;碎屑岩隙裂隙水分布面积39.6km2,占县域面积的2.85%,蓄水量为730万m3,占地下水总量的17.49%;基岩裂隙水分布面积1326.5hm2,占县域面积的94.75%,水资源储量208万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52.90%。
公园水资源丰富,不仅有水域面积151.71hm2、库容1500万m3的龙水湖,还有倒插沟、红纸厂正沟、黑竹林沟、五香泉等多处溪流、泉水。
六、矿藏
公园内矿藏十分丰富,主要有煤矿、铁矿、锶矿、石灰石、石英砂岩、建筑石料、膨润土等。
煤矿分布于西山背斜西翼,北起玉峡口,南止长河扁。整个煤田长约45km,平均宽约3km,含煤面积约105hm2。
铁矿有菱铁矿、赤铁矿两种。菱铁矿分布于玉龙山背斜西翼,北起玉峡口,南迄长河扁。
锶矿1984年于西山背斜北段轴部岩溶槽谷发现。矿床北起四村张家堡,南止一村陡石梯,长约8.5km,宽3km,分北、南两段。
白云岩产于西山背斜北段岩溶槽谷。矿床北起玉峡口,南止通天河水库,长8.5km。
石灰石产于西山背斜轴部和翼部三迭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及侏罗系大安寨段。从北段雍溪乡到南段邮亭镇均有地表露头。
石英砂岩产于西山背斜西翼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底部。拾万镇茶场坡地地表出露1000m,厚10~20m,宽50m。
石料产于全县。一类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岩盐,强度高;一类为三迭系须家河组、侏罗系自流井组,下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各类长石石英砂岩,岩体厚。
膨润土属蒙脱石类,产于邮亭、玉龙、拾万、协和、石牛、三驱等地侏罗系中上统沙溪庙组和遂宁组顶部及蓬莱镇组底部,储量约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