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土地分类几类
土地分类标准(十二类)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指陆地水域,海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已垦滩涂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
111
河流水面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水面。
112
湖泊水面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113
水库水面
指人工拦截聚集而成的总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043
其它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续表A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
二级类
含义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5
商服
用地
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117
沟渠
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坑、护堤林。
118
水工建筑用地
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
119
冰川及永久积雪
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12
其它
土地
指上述地类以外的其它类型的土地。
121
054
其它商服用地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包括洗车场、洗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修网点、照相馆、理发美容店、洗浴场所等用地。
06
工矿仓
储用地
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物资存放场所的土地。
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分类国家标准1.耕地土地分类主要有水田、水浇地、旱地。
2.园地土地分类主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其它园地。
3.林地土地分类主要有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灌丛沼泽、其他林地。
4.草地土地分类主要有天然牧草地、沼泽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
5.商服用地分类主要有零售商业用地、批发市场用地、餐饮用地、旅馆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娱乐用地、其他商服用地。
6.工矿仓储主要有工业用地、采矿用地、盐田、仓储业用地。
7.住宅用地主要有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
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性用地主要有机关团体用地、新闻出版用地、教育用地、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文化设施用地、体育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地。
9.特殊用地主要有军事设施用地、使领馆用地、监教场所用地、宗教用地、殡葬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10.交通运输用地主要有铁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交通服务场站用地、农村道路、机场用地、海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
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有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沼泽地、水工建筑用地、冰川及永久积雪。
12.其他土地主要有空闲地、设施农用地、田坎、盐碱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第二十二条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全国土地分类-三大类
全国土地分类注:*指生态退耕以外,按照国土资发(1999)511号文件规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但未被破坏耕作层,不作为耕地减少衡量指标。
土地分类体系说明我国在1984年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在1 989 年9月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这两个土地分类自发布实施以来,基本上满足了土地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但是,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范围及与土地分类的衔接。
同时,根据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有偿使用出及第三产业用地的发展,也要求对原有城市土地分类进行适当调整。
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已提到议事日程,实施统一管理的基本条件亦已基本具备,普遍要求在原有两个土地分类和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汇总出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数据成果和其他调查成果,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扩大应用。
根据上述要求,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修改、归并成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
这次修改土地分类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现有两个土地分类为基础,以最小的修改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土地管理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给今后的发展、修改留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研究制订适应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需要的土地分类体系。
2.基本原则(1)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尽量满足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维护土地分类的科学性,并尽可能的与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及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2)连续性原则。
土地分类标准既要发展、修改,又要同原有体系和调查成果相衔接,尽可能小改、不改,也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3)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需要的原则。
土地分类标准(十二类)
农村道路
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村
间、田间道路(含机耕道)。
105
机场用地
指用于民用机场的用地。
106
港口码头用地
指用于人工修建的客运、货运、捕捞及工作船舶停靠的场所 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107
管道运输用地
指用于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的 地上部分用地。
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 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 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 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 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032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033
其它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
02
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 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
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注)本次要注名具体品种。
02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本次项目区范围内无。
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
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2)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水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分类;(3)按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管理法》,科学地将我国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土地管理法》定义:一、"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二、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土地,在上述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者又将土地作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方法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体系,根据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和复盖特征等因素,将我国土地分为了8大类、46小类。
[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1)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5个二级地类。
(2)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复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树大于合理株树70%的土地,包括果实苗圃等用地。
(3)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4)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蓄牧业的土地。
草本植被复盖度一般在15%以上、干旱地区在5%以上,树木郁闭度在10%以下,用于牧业的均划为牧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
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
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2)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水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分类;(3)按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管理法》,科学地将我国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土地管理法》定义:一、"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二、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土地,在上述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者又将土地作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方法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体系,根据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和复盖特征等因素,将我国土地分为了8大类、46小类。
[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1)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5个二级地类。
(2)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复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树大于合理株树70%的土地,包括果实苗圃等用地。
(3)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4)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蓄牧业的土地。
草本植被复盖度一般在15%以上、干旱地区在5%以上,树木郁闭度在10%以下,用于牧业的均划为牧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
我国土地的分类标准
我国土地的分类标准我国土地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林地三大类别。
其中,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镇建设、工矿企业建设、交通运输建设等的土地。
林地是指用于森林植被生长和保护的土地。
这三大类别的土地在我国的土地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用地是我国土地利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是我国粮食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用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耕地面积较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
园地和林地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为我国果蔬和林木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建设用地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在城镇化建设中,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工矿企业建设、交通运输建设等。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这些地区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林地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林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等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综上所述,我国土地的分类标准涵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林地三大类别,它们在我国的土地利用中各司其职,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用地是我国粮食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建设用地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林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分类标准2023
土地分类标准2023土地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土地利用的特征,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分类标准。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土地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和草地等四大类。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乡建设和工矿企业等设施建设的土地。
根据土地利用功能的不同,建设用地可细分为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村宅基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
其中,住宅用地用于居民住宅建设,商业用地用于商业设施建设,工业用地用于工业园区或工矿企业建设,农村宅基地用于农村居民宅基地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农用地是指用于农田耕种和农牧业生产的土地。
根据土地的农作物类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农用地可细分为稻作地、小麦地、果园、林果等。
稻作地主要用于稻谷种植,小麦地主要用于小麦种植,果园用于水果种植,林果用于果树与林木混作种植。
此外,还可以根据地力、水源条件等将农用地进一步细分为良种地、旱地、水田、山地等。
林地是指用于林木种植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土地。
根据森林的类别和经营方式的不同,林地可细分为经济林地、保护林地、风景林地等。
经济林地主要用于木材、竹材和能源林等的种植,保护林地主要用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风景林地主要用于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
草地是指用于草原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
根据草地覆盖程度和草地种类的不同,草地可细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
天然草地主要指未进行过人工改良的天然牧草地,人工草地主要指人工播种或人工种植的牧草地。
总之,土地分类标准按照土地利用功能的不同,将土地划分为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和草地四大类,再根据土地利用方式、经营目的、特点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
这样的土地分类标准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我国将土地分为几种类型
我国将土地分为几种类型
一、我国土地类别有哪些
从我国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来看,我国的土地大致有三大类别,它们分别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指的是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其中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养殖水面等等。
建设用地指的是用于建设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土地,其中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矿用地、旅游用地和军事设施用地等等。
未利用地指的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其中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等等。
二、我国土地如何分类
1、自然属性分类
根据我国土地的自然属性来进行分类,比如说按照土地的地貌、植被和土壤条件等等进行分类。
2、经济属性分类
根据我国土地的经济属性来进行分类,比如说按照土地
的生产力水平、土地的归属权和使用权等等进行分类。
3、综合分类
根据我国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类,比如说按照土地利用现状来进行分类。
4、管理分类
根据我国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以及覆盖特征等等因素,将我国土地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八个类别。
土地分类八大类
土地分类八大类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人们对土地进行了分类,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规划、开发和保护。
土地分类是指根据土地的不同功能和用途特点,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中国,土地分类主要分为八大类:农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八大类土地的特点和用途。
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用地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农用地可以支持粮食生产、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生态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农用地的质量和数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林地是指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经营的土地。
林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木材等森林产品。
林地的合理管理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增加森林资源的产量和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
草地是指以牧草为主要植物群落的土地。
草地是牧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地可以提供牧草和饲料,供养畜牧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水域是指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水塘、水道等水体以及水域周边的土地。
水域土地的主要功能是水资源调度、水环境保护和水运等。
水域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可以保持水体的水质和水量,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城镇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和乡镇建设的土地,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城镇建设用地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居民生活、工作和商业活动的场所,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工矿用地是指用于工矿企业建设和运营的土地,包括工厂、矿山、仓库等。
工矿用地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为工业经济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支持。
最新全国土地现状分类标准
采矿地
指采矿、采石、采砂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223
仓储用地
指用于物资储备、中转的场所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23
公
用
设
施
用
地
指为居民生活和二、三产业服务的公用设施及瞻仰、游憩用地。
231
公共基础设施用地
指给排水、供电、供然、邮政、电信、消防、公用设施维修、环卫等用地。
232
122K
可调整果园
指由耕地改为桑园,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123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123K
可调整茶园
指由耕地改为茶园,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124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的园地。
124K
可调整咖啡园
指由耕地改为橡胶园,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125
其他园地
指种植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花卉、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111
灌溉水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112
望天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113
水浇地
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114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263
民用机场
指民用机场及其相应附属修建的客、货运、捕劳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应附属建筑物,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265
管道运输用地
指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地面积用地。
土地类别划分标准
土地类别划分标准土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各国和地区都会对土地进行分类。
以下是我国土地分类标准的几个主要方面: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将土地分为一级类和二级类。
一级类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等用地,未利用地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
二级类是在一级类的基础上,对每一种用地的具体用途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例如耕地可以分为水田、旱地等。
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分类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条件和利用状况等因素,将土地分为不同的类型。
我国土地资源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三类: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其中,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等用地,未利用地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
三、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对土地的利用进行规划和管制的一种制度。
我国实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和开发利用,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
四、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登记制度是指对土地的权利人进行登记造册,并对其实施监督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我国实行土地登记制度,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登记、使用权登记和租赁权登记等。
通过土地登记制度,可以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五、土地管理机构和队伍我国设立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
各级地方政府也设立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
同时,还加强了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土地管理队伍,为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六、土地调查与评价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我国实行了土地调查与评价制度。
通过开展定期的土地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等信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用途分类最新版
土地用途分类最新版土地用途分类是指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和功能进行的分类。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 农用地: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农用地的主要功能是农作物的种植、养殖业的经营和农业资源的保护。
2. 林地:林地是指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的土地。
林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沙漠化以及提供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
3. 草地:草地是指用于牧草生产和畜牧业经营的土地。
草地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牧草用地,支持畜牧业发展。
4.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土地。
建设用地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居住、商业、工业和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
5. 城镇村庄用地:城镇村庄用地是指用于城镇和村庄的发展的土地。
城镇村庄用地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城镇和村庄的扩展和改造。
6. 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是指用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土地,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
交通运输用地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便利。
7. 水域用地:水域用地是指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的管理的土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域用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水资源和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8. 矿产资源用地:矿产资源用地是指用于开采矿产资源的土地。
矿产资源用地的主要功能是支持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9. 生态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是指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土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
生态保护用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以上是我国土地用途分类的主要类型,每一类土地用途都有其专门的管理规定和政策,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不同的土地用途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土地用途分类的最新版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政策的变化进行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土地分类标准2023
土地分类标准2023土地分类标准是指对土地进行划分和分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2023年的土地分类标准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科学合理地进行划分和分类。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一、按土地类型划分1. 基础农田:指用于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种植的土地,并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工矿用地:指用于工业与矿业生产活动的土地,包括工业园区、矿山等。
3. 建设用地:指用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目的是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4. 生态用地:指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土地,包括森林、湿地、河流、水库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用于生态修复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区域。
5. 交通运输用地:指用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土地,以满足人员和物资流动的需要。
6. 水域及海域用地:指用于湖泊、江河、湾泽等水域及海洋的土地,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包括饮用水源地、水利设施、港口码头等。
7. 特殊用地:指用于军事、科研、教育、医疗、旅游等特殊需求的土地。
二、按土地利用功能划分1. 配套服务用地:指用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商业服务等。
包括交通配套用地、教育用地、医疗用地、文体用地、商业用地等。
2. 产业用地:指用于工业、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土地。
3. 居住用地:指用于居住和建设住房的土地。
4. 自然生态用地:指用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土地。
包括森林、水域、湿地、草地等。
5. 文化与历史用地:指用于保护和传承文化与历史的重要土地资源。
包括文物古迹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
6. 产业循环用地:指以循环经济为导向,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再利用等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的土地。
三、按土地开发程度划分1. 开发用地:指已经开发利用或具备开发条件的土地,包括城市建设区、工业园区、农业种植区等。
2. 保护用地: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而限制开发的土地,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景观区等。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主要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特殊用地四类。
1. 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鱼塘等。
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和林业等农产品的生产。
2.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化建设和工业、交通、商业、居住等各类建设项目的土地。
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等,用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各类建设项目的需要。
3. 未利用地:是指暂时或长期不进行任何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荒地、沙地、盐碱地、荒漠地、水域等。
这类土地无法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或建设项目,通常需要经过垦殖、治理等措施才能利用。
4. 特殊用地: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和用途,划定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土地。
包括保护用地、风景名胜用地、旅游用地、科研用地、水域用地等。
特殊用地通常需要进行特定的保护、管理和规划,以满足特定需求和保护自然资源。
以上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的主要分类,根据不同地区和实际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分类几类?各类土地的含义是什么?
土地分类是根据土地的性状、地域和用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土地归并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别。
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不同的分类。
我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2)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水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分类;(3)按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家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科学地将我国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土地管理法》定义:"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土地,在上述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者又将土地作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方法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体系,根据土地的用途、利用方
式和复盖特征等因素,将我国土地分为了8大类、46小类。
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1)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5个二级地类。
(2)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复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树大于合理株树70%的土地,包括果实苗圃等用地。
(3)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4)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蓄牧业的土地。
草本植被复盖度一般在15%以上、干旱地区在5%以上,树木郁闭度在10%以下,用于牧业的均划为牧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灌
木草地。
牧草地又分出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3个二级地类。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是指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内部交通、绿化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又分出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和特殊用地5个二级地类。
(6)交通用地是指居民点以外的各种道路(包括护路林)及其附属设施和民用机场用地。
交通用地中又分出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5个二级地类
(7)水域是指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不包括泄洪区和垦植3年以上的滩地、海涂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
水域用地中又分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9个二级地类。
(8)未利用土地是指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
未利用土地中又分出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和其他8个二级地类。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177.17.202010:3410:34:48Jul-2010:34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七日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10:347.17.202010:347.17.202010:3410:34:487.17.202010:347.17.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17.20207.17.202010:3410:3410:34:4810:34:48
5、三军可夺帅也。
Friday, July 17, 2020July 20Friday, July 17, 20207/17/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0时34分10时34分17-Jul-207.17.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7.1720.7.1720.7.17。
2020
年7月17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七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10:3410:34:487.17.2020Friday, July 17,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