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110
例吸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行常规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出现缺氧症状时给予吸氧治疗,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10 mg+10 ml 5%葡萄糖溶液静滴,每日3次,3~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效率为74.5%;治疗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盐酸氨溴索可使其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更短,盐酸氨溴索可作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药物。
标签: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盐酸氨溴索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最主要的常见病。新生儿气管、支气管狭窄,毛细支气管平滑肌薄而少,运动能力弱,若吸入异物,其呼吸道有限的自洁能力无法完全清洁,则将导致分泌物黏稠,堵塞气管而引起气促、肺部啰音等。近年,盐酸氨溴索作为一种新型祛痰剂,开始用于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本文就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7月~2009年3月患有吸入性肺炎的新生儿110例。所有患儿均足月,且经摄片确诊后,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64例,女46例,年龄1~30 d,体重2.2~5.0 kg。患儿症状表现为气促,重者发绀伴呼气性呻吟,双肺湿性啰音。将11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两组患儿年龄、体重、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出现缺氧症状时给予吸氧治疗,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10 mg+10 ml 5%葡萄糖溶液静滴,每日3次,3~7 d为1个疗程。治疗时密切观察患儿临床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1.3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4 h内,气促、发绀、肺部啰音消失,血象正常;有效:气促、发绀消失,肺部啰音减小;无效:气促好转,发绀消失,肺部啰音无改变或增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2.2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死亡率高,常发生于围生期胎儿宫内窘迫或发生过窒息的新生儿。由于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经呼吸道吸入异物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吸入物常为羊水、胎粪等。若胎儿的分娩过程产程长,易因胎盘或脐带原因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胎儿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喘息样呼吸,吸入羊水或胎粪。吸入细支气管后,易引起节段性肺炎、肺不张或阻塞性肺气肿,从而引起患儿通气、换气功能受限、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2]。
盐酸氨溴索可促进排除呼吸道内部黏稠分泌物,并减少黏液滞留,令使用者的黏液分泌恢复正常,呼吸道黏膜的表面活性物质能恢复作用保护呼吸道。因而盐酸氨溴索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有文献报道,通常剂量的盐酸氨溴索仅具有化痰排痰作用,而加大剂量使其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即发挥效能,从分子水平全面产生抗感染、抗氧化及促进Ps生成,但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并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减轻肺氧化性损伤,减少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过度炎症反应所引起的肺破坏作用[3-4]。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临床上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并可加用盐酸氨溴索。本研究报告显示,加用盐酸氨溴索的治疗组,其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更短,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可见,盐酸氨溴索可作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61-367.
[2]刘畅.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31.
[3]张国清,朱光发.大剂量沐舒坦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2):76-77.
[4]田培超,陈国洪.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