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1引言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实验在校园中各种不同环境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本实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并了解到校园不同环境大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的大小.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1)、滤膜、镊子、恒温恒湿箱、精密电子电子称2.2试验方法2.2.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2.2.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于2015年5月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陶园附近原国防生宿舍旧址为样地,在样地中设置采样器1个.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2.2.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对正,拧紧,使不漏气.2.2.4采样以100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2.2.5称量和计算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器箱中平衡24h,然后称重,30s内称完.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2.3数据分析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式中:W1—采样后滤膜重量(g);W0—采样前滤膜重量(g);V 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2.4结果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析测试地点的空气状况.3结果与分析3.1原国防生宿舍样地分析结果如下表格所示.表1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表监测点原国防生宿舍旧址日期2015年5月1日时间7:20~17:20采样标况流量(m3min-1)0.09020833累积采样时间(min)480min累积采样体积(m3)47.7滤膜重量(g)采样前/W00.4766g 采样后/W10.4938g 样品重0.0172g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0.4938g-0.4766g)×1000]/47.7=0.3629mg m-3表2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TSP浓度限值(mg/m3)TSP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年平均0.080.20.3日平均0.120.30.5本小组样地(原国防生宿舍旧址)TSP为0.3629mg m-3,处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之间,空气悬浮颗粒含量相对较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国防生宿舍拆后,样地地表裸露,风过后更容易扬尘;②样地地表无较多绿色植物种植,对空气的净化度不高;③过方式宿舍临近华师次级干道,平时有一定车流量,容易扬尘.研究表明,交通车辆是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交通量越大,空气颗粒物浓度越高[1],所以该点经过的车辆排出大量粉尘微粒,通过气流引起大量悬浮颗粒的扬起,再加上周围绿化较差,缺少植物对粉尘的吸附,因此测得其空气悬浮粒子含量较高.3.2不同小组间样地数据横向对比由图1可知,西七楼下和国防生宿舍旧址的空气质量均在二级至三级之间,但国防生宿舍旧址的空气质量明显更差;生科院新院楼位于校园一隅,绿地面积大,人流车流较少,其空气质量为二级,接近一级水准.4讨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它既来自固定排放源又来自无组织排放,既受人群活动的影响又受到气象条件及地面植被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实验所测定的只是一个大体的TSP含量,而在实际防治中,往往是需要定量地计算出各个来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值(分担率),也就是源解析.在进行源解析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其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它通过对收集的悬浮颗粒及排放源排放的颗粒样品并进行元素分析,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最终得到各类排放源对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2-4].源解析的结果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依据,对于确定污染治理重点,对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一些气象条件也会影响TSP的测定结果.比如说大雨过后TSP浓度值会降低,这是由于空气中的一些污染气体能够溶解在雨中[5].风速越大会越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长时间的微风或静风则会抑制污染物质的扩散,使近地面层的污染物质成倍地增加[5].还有,多云、逆温等气象情况也会使TSP 浓度值升高[1].总悬浮颗粒物主要以大气气溶胶形式存在,其中人为过程排放的细粒子占有很大比重,加上浮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时间长,沉降速度慢,因其滞留时间长富集了大多数有害物质,易沉积在人体肺部,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6].绿化情况好的环境悬浮微粒含量相对较少,植被对粉尘的吸附作用很大,所以可以通过合理种植各类植物,加大绿化带的覆盖面积,增强对粉尘的吸附作用,阻止汽车尾气的扩散,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5注意事项①最好在同一个检测点同时进行重复采样,通过重复采样,取平均值来避免偶然的人为误差;②实验中采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而对于一些无规律排放的污染源,应尽可能增长采样时间;③操作要规范,特别是安装和卸下滤膜的操作,要保证采样前滤膜没有收到外界的污染,卸下滤纸对其进行折叠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微粒被抖落,减少样品量;称量的时候时间尽量短,避免滤纸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对称量数据造成影响.参考文献:[1]郭二果,王成,郄光发,房城.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05).[2]房春生,王菊,张子宜,钟宇红,董德明.化学质量平衡法在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3]沈恒华,黄世鸿,李如祥.TSP的来源与气象因素对TSP测试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04).[4]柯昌华,金文刚,钟秦.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2,(03).[5]尹振东.气象条件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03).[6]周有福,施林熙.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J].福建分析测试研究简报,2000,9(2):1234-1235.。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了解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所有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总和,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以及细颗粒物(PM3.5)等。
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激光散射法、重量法、滤膜法等。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首先将待测空气通过滤膜,使其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然后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计算出其中的颗粒物质量,从而得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电子天平:用于称取滤膜和待测空气的质量。
2.滤膜:直径为0.45μm,过滤效率达到99.97%以上。
3.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待测空气样本。
4.干燥箱:用于将滤膜样品在高温下烘干至恒重。
5.称量瓶:用于称取干燥后的滤膜样品。
四、实验步骤:1.将电子天平调零并清洁干净。
2.用空气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室外空气样本,并将采样瓶密封好。
3.将采样瓶放入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称重。
4.用去离子水将采样瓶中的空气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一般为1%),并倒入称量瓶中。
5.在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滤膜,用电子天平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6.将称量瓶放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再次称重。
此时称量瓶中除去滤膜的质量即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空气流动和污染源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控制,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而导致测量误差。
3.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测量误差。
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内容1、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测定2、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3、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监测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采样仪器的使用方法、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监测数据评价环境现状。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大气污染监测的技术,为以后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布点采样方法和原理;2、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3、掌握大气采样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学习和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方法;5、掌握用吸收液采集大气样品的操作技术;5、掌握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2浓度的分析原理及操作技术;6、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原理;7、掌握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分析原理; 8、掌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三、实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式序号重点:教师讲授实验原理、仪器操作要点,指导学中流量TSP采样器的操作;1 玻璃纤维滤膜的恒温恒湿称重;学生预习、讨论、实验总结相结合。
难点:生完成布点、采样、测定、数据处理工作。
重点(难点)内容简述指导方式玻璃纤维滤膜的恒温恒湿称重;重点:大气采样器的操作及工作原理;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技术;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使用; 2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
难点: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技术;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使用;重点: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操作技术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使用; 3 难点: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操作技术四、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力和科学作风等方面的要求概述 1、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方案制订的方法; 2、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器的操作方法;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大气采样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用吸收液采集大气样品的操作技术; 5、掌握大气中TSP、NOX、SO2的测定方法;与哪些教学内容有联系 1、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布点、采样、测定等); 2、大气中TSP的监测方法; 3、大气中SO2测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4、大气中NOX测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方法。
2.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不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气态、液态污染物的载体,成分复杂,并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是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测定方法借助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也可进行颗粒物组分分析。
三.实验仪器1.ZWC-100A智能中流量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80~120L/min2.滤膜3.分析天平(0.1mg)4.温度计5.气压计四.实验步骤1.滤膜准备滤膜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
滤膜放入专用袋中,在干燥器内放置24h,迅速称量,读数准确到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质量。
放回干燥器内1h后再次称重,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4mg即为恒重,装入专用袋内备用。
采样前,滤膜不能弯曲或折叠。
2. 采样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头的网板上(网板上事先用纸擦净),放上滤膜夹,拧紧采样器顶盖,然后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为100L/min 。
采样后,用镊子将已采样滤膜“毛”面向里,对折两次成扇形放回专用袋。
记下采样日期和采样地点,记录采样期的温度、压力。
滤膜纸袋放入干燥器内,按滤膜准备一样再次称到恒重。
3.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mg/m 3)=tQ W n ⨯ 式中 W ―截留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采样时间,min ;Qn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 3/min 。
323223332232T T p p Q 69.2T 3.101p 273p T p T Q Qn ⨯⨯⨯=⨯⨯⨯⨯⨯= 式中 2Q -现场采样表观流量, m 3/min ;2p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的大气压力,kPa ;3p -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2T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 ;3T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
TSP测定
TSP的测定
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测定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自然降尘量的测定、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粒。
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物理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相应的盐类颗粒。
测定原理为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参见演示),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
后,可进行化学组分分析。
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采样法
和中流量采样法。
大流量采样(1.1-1.7m3/min)
使用大流量采样器连续采样24h,按下式计算
TSP浓度:
式中:
W——阻留在滤膜上的TSP重量(mg);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2/min);
Q
n
t——采样时间(min)。
中流量采样法使用中流量采样器(50-150L/min),所用滤膜直径较大流量的小,采样和测定方法同大流量法。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分析天平(精度0.1mg),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镊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
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大学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1年3月12日上午8
点至晚上20点,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
晚气温变化不大。
(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
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4)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
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式计算总悬
浮颗粒物(TSP)含量:
TSP含量(mg/m3)= (W1 - W0)× 1000
Vr
其中,W1—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W0—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V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
总悬浮微粒TSP
三、仪器
1.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2. 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 气压计。 4.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 5. 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6.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四、测定步骤
六、 注意事项:
❖ 滤膜称重时的质量控制: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平衡室内平 衡24h,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则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 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清洁或样 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的重量在原 始重量±5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否则 应检查称量环境是否复合要求,并重新称量该批样品滤膜。
五、 t
式中: W—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采样时间(min);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按下式计算:
Qn
Q2
T3P2 T2 P3
273 P3 101.3 T3
Q2
P2 P3 273 T2T3 101.3
2.69 Q2
P2 P3 T2T3
式中:Q2—现场采样流量(m3/min); P2—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3—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T2—采样器现场校准空气温度(K); T3—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若T3 、P3与采样器校准时的T2 、P2相近, 可用T2 、P2代之。
❖ 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 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则表明应更换面板密封垫。
❖ 称量不带衬纸的聚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 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学生实验
大气实验报告
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取决于两个因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大气的扩散能力。在污染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迁移、流动和转化,与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风向、风速、逆温层结、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重要作用。如当有降水出现,或有风的时候,往往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反之当有雾或风很小时,往往容易出现空气污染加重。
答:人为来源: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原料及产品微粒,汽车尾气
自然来源: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土壤灰尘,植物花粉,真菌孢子
减少燃煤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加大燃料燃烧效率,改良工艺,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研究技术,在汽车尾气排放前净化尾气中有害物质,达到尽可能少的向空气中排放。
3、支起三脚架、放置采样器,注意保持采样器水平安放,确认采样器已经经过流量校准。
4、空白滤膜,打开采样袋,用镊子取出滤膜后放入滤膜袋中,作为空白对照,做好滤膜登记,记录采样人,采样时间。
5、呼尘滤膜,用镊子取出滤膜,装入采样夹,装入采样器中。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调节采样时间为30分钟,开启采样开关,调节采样流量由小至大到20L/min,采样过程注意观察采样流量稳定,采样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将流量调至“零”,小心旋转采样头,防止粉尘洒落,竖向拿采样头、将采样夹取出,置于水平处,双手用镊子取出滤膜,并对折两次,装入采样袋中,采样袋上记录采样时间、采样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
四、实验步骤
一、采样前准备
1、准备滤膜袋2个(1个空白对照)、镊子(1个)、呼尘采样头、采样夹、粉尘采样器、湿温度计、记录纸、笔。
2、采样人员要熟悉掌握滤膜装卸方法。
TSP测定
Thanks
K—质量吸收系数,cm /mg;
2
Δm—滤带单位面积上的质量,mg/cm 。
3
2. TSP测试方法
2.1.3 TEOM微量振荡天平测尘仪法
根据颗粒物收集室的质量与振荡频率存在的关 系,通过测量振荡频率变化,得出颗粒物 (PM10)的质量。质量与振荡频率的线性关系:
Δm = KΔf
K—由石英晶体特性和温度等因素决定的常数; Δm—测量石英晶体质量增值;Δf —振荡频率变化值
四、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C(TSP,mg/m3)=
W1-W0 QN × T
式中:W1——尘膜质量,mg W0——空白滤膜质量,mg T——采样时间,min QN——标准状况下的采样流量,m3/min
五、注意事项
1. 由于TSP 采集尘粒的当量直径 <100μ m,考虑 采样头构造,在样品采集时应控制气流速度 在3m/s内; 2. 应仔细检查滤膜,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 以免采样时漏气。 3. 称量不带衬纸的聚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 膜时,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消除静电 的影响。
危害
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定于 颗粒物粒度大小及化学组成。
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 粒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可被鼻毛吸留,也会 随气流附着皮肤或进入眼睛,会阻塞皮肤的毛 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
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随人的呼吸沉积肺 部,甚至可以进入肺泡、血液。这些颗粒物在 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导致肺心 病,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 病变,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TSP(m g / m )
3
3
W (m g) /(Q(流量,m / min) t (min))
TSP测定
TSP的污染现状
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悬浮颗
粒物。在113个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33个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20mg/m3,51
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标准0.3mg/m3,29个城市
质量为劣三级,分别占29.2%、45.1%、25.7%。
颗粒污染物较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 中原和四川东部。
3.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测定 (称重量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智能中流量TSP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TSP采样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采用重量 法进行测定: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
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
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可计算总悬
总悬浮颗粒物(TSP)
赵官正青、李金玉、翟羽佳、石振强、王铭 炀
1、TSP的简单介绍及现状 2、TSP三种测试方法
3、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测 定(称重量法)的详细介绍
TSP的简单介绍
TSP的定义 TSP的来源及组成 TSP的危害 TSP的污染现状
1. TSP的简单介绍
定义: Suspended Particles)
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步骤
1. 采样滤膜在称量前需在平衡室内平衡24h,记下滤膜 编号和质量。 2. 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 将其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放上滤膜夹,拧紧,调节 采样流量为100L/min. 3. 采样同时记录环境温度及大气压。 4. 采样结束,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 沿中心线对叠,将折叠好的滤膜放回采样袋中。 5. 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迅速称量。读数 准确至0.1mg。
大气tsp监测实验报告
大气tsp监测实验报告1. 简介本实验旨在探究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的浓度,并通过实测数据对大气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建立采样点位和使用合适的设备进行TSP的采样,可以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和分析。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选址为了全面了解所监测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我们在城市、工业区、居民区等场所选取了不同的监测点位。
确保每个监测点位都能有效地代表其所代表的区域。
2.2 仪器与设备本实验使用了TSP采样器、空气采样泵和TSP采样头。
其中,TSP采样器能够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收集下来,而空气采样泵则提供了充足的负压,确保样品能够被有效地吸附在采样头上。
2.3 采样方法1. 将TSP采样器安装在选定的监测点位上,保证其稳定性和通风情况。
2. 使用接通电源的空气采样泵,将采样泵连接到TSP采样器的进气口。
3. 调整空气采样泵的流量,使其达到所需的采样速率。
4. 开启采样器和采样泵,开始采样过程。
5. 采样时间约为24小时,确保足够的数据量用于分析。
6. 采样结束后,关闭采样器和采样泵,并将采样头从采样器中取出。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3.1 数据处理从所有采样点位中收集的数据被导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将所得数据进行单位统一,并计算每个采样点位的TSP浓度。
然后,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计算各个点位的平均TSP浓度。
3.2 结果分析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每个监测点位的TSP平均浓度。
通过对比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在工业区域的监测点位,TSP浓度可能会明显高于居民区的监测点位。
这是因为工业区域通常有着工厂排放的大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污染大气并影响空气质量。
而居民区则相对没有这么多的工业排放源,因此其TSP浓度较低。
此外,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季节或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中TSP的变化情况。
空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的质量保证
空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的质量保证摘要:总悬浮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通常采用重量过滤器采样法监测大气环境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监视过程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包括采样器的流量和位置,膜要素和气象要素。
本文讨论了空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监测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大气环境;总悬浮颗粒;检测;质量保证1.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监测受到了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可以通过过滤器采样和计量方法来监测大气环境中的总悬浮颗粒。
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和控制各种波动情况,以确保监测质量。
二、材料和设备的准备通常,总悬浮颗粒物是泛指大气中当量悬浮物和直径不大于超过100μm的悬浮颗粒物,具体分为一次和二次悬浮颗粒物,这已逐渐成为对全球性空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从进一步准备材料和监测设备开始,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大气中当量总悬浮颗粒物的处理和监测,以有效地确保颗粒物监测处理工作的准确和顺利进行。
此方法的监视方式和原理主要是通过使用一台具有特定的切割速度特性的空气采样器,以恒定的切割速度从大气中提取出一定量的悬浮物和空气。
对于不超过100um的恒重空气滤膜中的当量悬浮物和颗粒,必须用恒重的空气滤膜进行阻挡。
此外,应比较采样前后两个滤膜的平均体积和悬浮液的重量,并以此平均体积为计算基础进一步计算悬浮液的平均浓度。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处理两个滤膜并将悬浮液按要求分组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孔板流量计,大流量孔板流量计的精度一般应高于±2%,流量计精度分辨率的范围应为0.01m3/min,范围最小刻度应在0.8-1.3m/min之间;对于u型管中流量孔板的流量计,流量精度计的范围最小精度高于2%,流量计精度分辨率的范围应为1l/min,范围刻度应为75-155l/min。
x射线摄影机的滤膜检测功能主要是为了检查单个滤膜材料是否完整或有任何缺陷,对于u型管压力误差计,最小的刻度一般应为0.1hpa。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大气采样器:用于短时间内空气的采样,流量范围 0—1L/min。 2.多孔玻板吸收管:10ml 多孔玻板吸收管可用于短时间采样。 3.分光光度计。 4.恒温水浴锅。 5.10ml 具塞比色管。 四、实验试剂 1.实验用水:符合实验室用水质量二级水标准,可用蒸馏、反渗透或离子交换方法制备。 2.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0.050mol/l):称取 1.82g 环己二胺四乙酸,加入 1.50mol/l 的 NaOH 溶液 6.5ml,溶解后用水稀 释至 100ml。 3.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吸取 36—38%甲醛溶液 5.5ml,0.050mol/l 的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20.0ml;称取 2.04g 邻苯二甲 酸氢钾,溶解于少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用水稀释至 100ml,贮于冰箱,可保存 10 个月。 4.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稀释 100 倍而成,此吸收液每毫升含 0.2mg 甲醛,临用现配。 5.NaOH 溶液(C=1.50mol/l)。 6.0.6%(m/V)氨磺酸钠溶液:称取 0.60g 氨磺酸(H2NSO3H)于烧杯中,加入 NaOH 溶液(C=1.50mol/l)4.0ml,搅拌至完全溶解 后稀释至 100ml,摇匀。此溶液密封保存可使用 10 天。 7.碘贮备液[C(1/2I2)=0.10mol/l]:称取 12.7g 碘于烧杯中,加入 40g 碘化钾和 25ml 水,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1000ml, 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实验一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中流量采样,滤膜捕集重量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 2.掌握干燥平衡、天平称量、采样等操作技术; 3.熟悉颗粒物采样器、分析天平、恒温恒湿箱等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中流量采样法的流量为 0.05—0.15m3/min)。其原理是: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 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标准状况),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质量体积浓度。 三、实验仪器 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 0.05—0.15m3/min。经过流量校准装置校准。 2.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 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 3.分析天平:感量 0.1mg。 四、实验器材 1.玻璃纤维滤膜,直径 8—10cm,实验前经过镜检,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2.干燥器。 3.气压计、温度计,镊子、滤膜袋等。
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重量法
实验一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重量法(一)实验意义及目的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如TSP、PM10、PM2.5等)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大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实验在校园中以及附近的工作区、公路旁进行采样分析。
通过本实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如TSP、PM10)浓度的目的。
(二)实验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某一粒径范围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可再进行组分分析。
本方法适合于大流量或中流量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
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1台,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2)大流量孔口流量计:1个,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3)中流量孔口流量计:1个,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4)U形管压差计:1个,最小刻度0.1hPa(5)X光看片机:1台,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6)打号机:1台,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7)镊子:1个,用于夹取滤膜。
(8)超细玻璃纤维滤膜:10片,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 h,1cm2滤摸失重不大于0.012mg。
(9)滤膜袋:10个,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邓)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一、监测目的1.了解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原理。
2.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方法。
二、制定原则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以恒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
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三、监测方案1.调研及基础资料1.1基础资料的收集主要收集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气象、地形资料、土地使用和功能区划分情况、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此外,对于监测区以往的监测资料等也应尽量收集,供制定监测方案参考。
1.2实地调查在收集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监测区的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某些环境信息的变化情况。
调查主要内容有: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周围建筑分布情况,污染源及排污情况等。
2.监测项目可吸入颗粒物、温度、大气压3.监测点和采样点的布设3.1布设原则(1)监测点周围50m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2)点式检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检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
(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5)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6)监测点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3.2布设监测点和采样点的方法(1)功能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大气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类型:定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方法;2. 熟悉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2.5、PM10的方法;3. 了解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基本概念(1)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
(2)可吸入颗粒物(PM):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引发疾病。
(3)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
2. 实验原理采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通过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经过处理后,称量其质量,计算出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滤膜、采样器、天平、剪刀、镊子等。
2. 实验仪器: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天平(感量0.1mg)、剪刀、镊子等。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采样器是否完好,确认采样头、采样管等部件齐全;(2)称量滤膜,记录初始质量;(3)调整采样器,确保采样流量稳定。
2. 采样过程(1)将采样头插入采样管,连接采样器;(2)打开采样器,在采样点处进行采样,采样时间根据实验要求确定;(3)关闭采样器,取出采样管,将采样头上的滤膜取下。
3. 滤膜处理(1)用剪刀将滤膜剪成适当大小;(2)用镊子将滤膜放在天平上,称量其质量;(3)记录滤膜的质量,计算颗粒物浓度。
4. 数据处理根据采样体积和滤膜质量,计算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如下:采样点:某城市某区域采样时间:2022年X月X日采样体积:100L滤膜初始质量:X mg滤膜质量:Y mg颗粒物浓度计算公式:浓度(mg/m³)=(Y-X)/10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讲义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李平实验一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流量-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监测区域的环境质量;了解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有关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恒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
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三、实验仪器1.中流量采样器;2.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 L/min;3.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 kPa;4.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5.分析天平: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6.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7.玻璃纤维滤膜;8.镊子、滤膜袋(或盒)。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孔口流量计校正采样器的流量;2.滤膜准备:首先用X光看片机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在恒温恒湿箱中于15~30℃任一点平衡24 h,并在此平衡条件下称重(精确到0.1 mg),记下平衡温度和滤膜重量,将其平放在滤膜袋或盒内。
3.采样: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
以100 L/min流量采样1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4.称量和计算:将采样滤膜在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24 h后,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1 mg),记下重量(增量不应小于10 mg),按下式计算TSP含量:TSP含量(μg/m3)=式中:W1—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W0—空白滤膜的重量(g);Q—采样器平均采样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土壤农化实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3.称量不带衬纸的过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 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清除静电的影响。
4.采样高度应高地面3-5 m。
2. 样品测定: 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在平衡室内平衡24 h, 然后称量,称量要迅速,30s内称完。
四、计算
TSP (mg/m3)=(W-W0)×1000/Vt 式中 W――样品滤膜质量,g;
W0――空白滤膜质量,g; Vt――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上积尘较多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采样流量会有 波动,应随时注意检查和调节流量。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采样:将选好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 h。从平 衡室内取出滤膜,30s内称完,记下滤膜的质量(精 确至0.1 mg)。在规定的采样地点,安装好空气采 样泵,取出滤膜夹,擦掉上面的灰尘。将滤膜的 “绒毛”面向上,放在支持网上,并放上滤膜夹。 拧紧螺丝,使不漏气,以7.2 m3/h的流量采集样品1 -2 h。记录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同时读取现场气 温和气压。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 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 2.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大气中悬 浮微粒(粒径0.1-100μm)即被阻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 计算总悬浮微粒的浓度。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规程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规程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规程是随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不断更新而不断发展的,其对检测总悬浮颗粒物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详细解释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规程,以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采样器在使用时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数据。
一、总悬浮微粒物(TSP)采样器检定规程1、TSP采样器检定需要在室内进行,遵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校准、验证规定》(HJ685——2005)等有关规定,采用符合该国家标准要求的设备,采用标准样品或校正试剂进行检定;2.在环境温度布洛克米尔不小于20℃,湿度大于50%的室内完成TSP采样器检定,采用空气粉尘模拟样品或校正剂检定,TSP采样器的采样率范围从15 mg·m-3到1000 mg·m-3;3.标准模拟样品或校正剂溶液,按国家规定要求检测,其中标准模拟样品或校正剂溶液的PM2.5-PM10质量比按监测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测。
4.采集模拟样品或校正剂溶液后,按国家规定的步骤,逐步校准检定设备的参数,以得到空气粉尘准确的采样率数据,即TSP采样器检定完成。
二、总悬浮微粒物(TSP)采样器准确性确认1.在室内温度20~25℃湿度50%的合适环境下,采用一定参数设定的TSP采样器根据市场上常用的设备,滤管、滤袋等耗材及添加剂,结合空气粉尘实际浓度,进行采样,采样后进行质量测试,测量出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实测浓度,在复查采样后,需确认两次浓度测试值之间的偏差应小于20%,证明TSP采样器具备准确性;2.当比较试验结果偏差大于20%时,应重新检验,调整设备参数和耗材等,确保TSP采样器的大量采样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规程的全部内容,通过以上测定过程,可以有效保证采样器在使用时准确性和重复性,确保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测定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近来,大气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大气悬浮颗粒物是形成雾、烟和空气尘
埃的主要成分。
当其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含量,根据测量数据,提出些合理的措施,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关键词:大气污染、大气悬浮颗粒物、大气测定、措施
前言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厚度达
1000-1400m。
其中,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气体层(对流层),常称这层气体为空气层。
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当其含量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这种情况即被成为大气污染或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不下千种,其中,大多数为有机物。
依据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一级污染物和二级污染物。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气象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
一般把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或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微米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
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将其分为降尘和飘尘。
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称为飘尘。
飘尘具有胶体性质,故又称气溶胶。
通常所说的烟、雾、灰尘就是用来描述飘尘存在形式的。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吸入颗粒物会导致肺炎、气喘、肺功能下降等呼吸系统疾病,生活在空气颗粒物较高地区的人群,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1、测定目的及原理
1.1测定目的
(1)掌握重量法测定总悬浮微粒的原理。
(2)学会总悬浮微粒测量的操作技术。
(3)了解DB-202型空气泵及ZW-100型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颗粒物采样头的使用方法。
1.2TSP测定原理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1.0-1.7m³/min)和中流量(0.05-0.15 m³/min)采样法。
其原理是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大气试样通过已经称至恒重的滤膜时,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及采样体积,即可求得大气中总悬浮微粒的含量。
2、所需仪器与材料及测定步骤
2.1所需仪器与材料
(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 ,滤膜直径8-10cm ;
(2)分压计;
(3)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
(5)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2.2测定步骤
(1) 滤膜的准备
将滤膜剪成直径为90mm 的圆片,放入纸袋(或盒)中,在平衡室内平衡,称至恒重后备用。
(2)采样
将已恒重的滤膜用镊子小心取出,平放在滤膜采样板的网板上(预先用纸擦净)。
若用聚氯乙烯膜,需揭去衬纸,将毛面向上放置,然后拧紧采样夹,放在采样泵上,以100L/min 的流量采样。
采样时间为0.5h 。
采样时,应记住采气流量,现场温度和大气压力,以及采样持续的时间,直测到所要求的时数为止。
采样高度1.5-3.0m ,若在屋顶上采样,应距屋顶1.5m 。
采样点应选在不接近烟囱、材料仓库、施工工地及停车场等局部污染源的地方,也不能在靠近高墙、树木及屋檐下采样。
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对折两次,叠成扇形,放回纸袋(或盒)中。
若用聚氯乙烯膜,则将叠成扇形的滤膜夹在衬纸中,再放回纸袋(或盒)中。
(3)样品采样
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 后,迅速用天平(感量0.1mg )称量。
3、称量及数据处理
3.1称量与计算
将采样前的空白滤膜及采样后的样品滤膜置于恒温恒湿的天平室内,各袋分开放置,不可重叠。
平衡24h 后,称滤膜质量,过1h 后再称量,直至恒重。
按下式计算总悬浮微粒的浓度: V m m m mg TSP r
031000
)().(⨯-=-
其中:m 表示样品滤膜的质量,g ;
m 0表示空白滤膜的质量,g ;
V r 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 3。
3.2结果
TSP 含量:V m m m mg TSP r 031000)().(⨯-=
- 1333
.03
1000
)4815.04819.0(=⨯-=
采样体积V r m 3330001.0100=⨯⨯=
3.3分析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它既来自固定排放源有来自无组织排放,及地面植被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一些气象条件也会影响TSP 的测定结果。
比如雨雪过后TSP 的浓度值会降低,这是由于空气中的一些污染气体会溶解在雨雪中。
而风速越大越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长时间的微风或静风则会抑制污染物质的扩散,是近地面层的污染物质成倍地增加。
多云、逆温等气象情况也会使TSP 浓度值增高。
4、防治措施
防治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十分重要,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1)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的消耗;
(2)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扩大无铅汽油的应用;
(3)对存在粉尘污染的工厂必须在落实除尘设施后才允许建厂投产;
(4)扩大绿化面积,多种树、草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