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

2.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3.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4.初中物理中我们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B.图乙是利用斜面”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C.图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如图乙木块B中,B木块的重力和木板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一个刻度准确的杆秤,如果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则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

量()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6.工人师傅用拉力F1将重物匀速搬运到h高处,对重物做的功是W1;若工人改用动滑轮将该重物匀速提升到h高处,拉力为F2,对重物做的功是W2(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B.F1

C.W2>W1D.W2=W1

7.用F1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A匀速提升h(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为F2,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

A.有用功为F2h B.额外功为F2L-F1h C.总功为(F1+F2)L D.机械效率为

1 2 F F

8.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 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 N,动滑轮重100 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 000 N B.1 200 N C.900 N D.1 100 N

9.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

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

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

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10.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2cm/s 的速度向右匀速速运动,当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经过的时间是( )

A.25s B.30s C.35s D.40s

G=,拉力大1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力10N 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60%,则小车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为()

小15N

A.27N B.36N C.18N D.270N

12.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G A,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为N,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 ,绳子对物体A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1.物体B所受重力为G B,绳子对物体B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2,忽略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与f是一对平衡力B.F1、f之和与F大小相等

C.G B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G A与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 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______,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木棒重为______N(不计摩擦).

14.一物体质量为10kg,小红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

120N,此过程中,小红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g=10N/kg)

15.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当被提起重物的重力是15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若忽略绳重、滑轮摩擦,则动滑轮重________N。

16.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货物上楼,图乙记录了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当货物的重力为400N时,绳子的拉力为_____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17.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力臂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支点O已在图中给出且支点O与圆心等高).

18.如图是用高枝剪修剪树枝的情景,仔细观察高枝剪头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发现高枝剪头部有_____和滑轮组两类简单机械.当园林工用30 N的力向下拉绳时,因拉绳而使图中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约增加____N.

19.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20N,如果滑轮、绳子所受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20.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杠杆(选填“省

力”或“费力”),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200 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______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M点挂上2个钩码,在N点挂上3个钩码。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

22.小华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测力计、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1)由______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初步看出: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越大,所用动力越小;

(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情况与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的关系可知:

(a)当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__________时,杠杆不能平衡;

(b)当________________时,杠杆__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平衡。

23.如图所示,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左/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F×OC____G×O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丙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横梁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左侧为悬挂在固定位置P的置物盘,右侧所用砝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带刻度线的横梁上。

①下面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序号):________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时

B.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C.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右侧横梁的零刻线Q处

D.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

E.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

F.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

②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刚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时,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

2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猜想可能与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以及承重绳的段数有关,他们设计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分别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1)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2)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_________有关。

(3)若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承重绳段数的关系,应参考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

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组数据。

25.某同学用定滑轮和弹簧秤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1)如图A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______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B);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____,不改变力的_____(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

b.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D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

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______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______N.

26.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

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280.82483.3% 245 1.515①______

3610②______③______90.9%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做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______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5)若不考虑绳重的摩擦,本实验序号1中动滑轮的重为______N。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有关,而功率是指的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多少和时间共同决定,做功多的机械,不一定花的时间短,故A选项错误;B.功率是指的做功的快慢,故功率大则做功一定快,是正确的,故B选项正确;

C.做功快的机械是指功率大,是做功的快慢,而机械效率是指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例,故功率大,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故C选项错误;

D.任何一个机械不可能达到100%,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B

解析:B

【详解】

A.由题意可知,重力做功的大小是

G 200N1m200J

W Gh

==?= A错误;

B .由题意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大小是

75N 4m 300J W Fs ==?=总

由上述可知,有用功大小是

G 200J W W ==有用

那么额外功大小是

-300J -200J 100J W W W ===额总有用

可知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是

100J

25N 4m

W f s

=

=

=额 B 正确;

C .木箱是匀速运动的,根据P Fv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75N 0.2m/s 15W P Fv ==?=

C 错误;

D .由上述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200J

100%100%66.7%300J

W W η=

?=

?≈有用总

D 错误。 故选B 。

3.D

解析:D 【详解】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重物A 上升速度为0.4m/s 时,滑轮上升速度是物体速度的一半,即0.2m/s ;此时拉力为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

2210N 20N F G ==?=

故D 正确。 故选D 。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小球推动木块移动,是研究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实验; (3)研究机械效率时,用测力计拉着物体上升到顶端;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详解】

A 、图甲中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

度相同;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故A 错误;

B 、图乙中通过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反应小球动能的大小,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故B 错误;

C 、图丙中测量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物体的重力和沿斜面的拉力,可以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故C 错误;

D 、图乙中,木块B 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的物体上,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 正确。 故选:D 。

5.B

解析:B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即

得:

当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即m 1增大时,而物体质量即m 2、L 2不变,则L 1会减小,而L 1的长度代表物体的质量,所以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小。 故B 正确。

点睛:关键是要清楚杆秤的结构,即放物体一端的力臂长度是不变的,秤砣在有刻度的另一侧,秤砣质量增大时,力臂会减小,而此力臂的长度代表被称量物体的质量,所以质量偏小。

6.D

解析:D 【解析】

拉力直接对物体做功为:,

工人改用动滑轮将该重物匀速提升到h 高处,对重物做的功是:;

即,故D 正确,C 错误;

但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一半力,即

,故AB 错误; 故选D .

点睛:重点是理解直接对物体做功和使用机械对物体做功是相等的,因为使用机械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不同的是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功会大于有用功.

7.B

解析:B 【解析】

A.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即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则W 有=Gh =F 1h ,故A 错误;BC.

B.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F 2L ,额外功W 额= W 总-W 有= F 2L - F 1h ,故B 正确,C 错误;D. 机械效率η1

2Fh?F L

W W =

=

有总

,故D 错误.故选B. 8.C

解析:C 【解析】 由图可知,n =2,

因G 人=500N <F 手=600N ,

所以,绳端的最大拉力F =G 人=500N ,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由

可得,最大物重:

G =nF -G 动=2×500N -100N=900N .

故选C .

9.C

解析:C 【详解】 乙球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10﹣3m 3=10N

杠杆左端减小的力乘以力臂等于杠杆右端减小的力乘以力臂,所以

F 浮×OB =F ×OA

所以

10N×(25cm ﹣10cm)=F ×10cm

所以F =15N 。

杠杆左端受到甲的拉力减小了15N ,甲对桌面的压力增大15N , 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增大的值为

-4215==1500Pa 101010m

F N P S =

?? 故选C 。

10.A

解析:A 【详解】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当OC =10cm 时,G 2×OC =F ×OA ,即

20N×10cm =F ×20cm

所以F =10N 。此时G 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 ,即

1G F

S

-=2×104Pa 其中

S =0.05m×0.05m =2.5×10-3m 2

代入前面的式子得,G 1=60N 。当G 1对地面的压力为0时,G 1×OA =G 2×l ,即

60N×20cm =20N×l

解得l =60cm ,根据题意有OC +vt =l ,即

10cm +2cm/s·t =60cm

所以t =25s ,故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A 。

11.A

解析:A

由于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那么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即

'F f =,该装置的有用功是

'''W F s fs ==有

三段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绳端移动的距离是'3s s =,该装置所做的总功是

'15N 3W Fs s ==?总

可知

'

'

100%100%60%15N 3W fs W s η=?=?=?有

解得27N f =。 故选A 。

12.B

解析:B 【解析】

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 、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力f 和绳子对物体A 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 1,这三个力平衡,故A 错;F 1、f 的合力与F 是平衡力,所以F 1、f 之和与F 大小相等,故B 正确;G B 与F 2是一对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 错;G A 与N 是一对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 错;应选B .

二、填空题

13.杠杆 36 10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木棒可以绕O 点转动,故该木棒相当于杠杆; 有用功:W 有=Gh=180N×0.2m=36J ; 因为OA=OC ,B 为OC 的中点,所以OB=2

解析:杠杆 36 10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木棒可以绕O 点转动,故该木棒相当于杠杆; 有用功:W 有=Gh=180N×0.2m=36J ; 因为OA=OC ,B 为OC 的中点,所以OB=2OA ;故当物体上升0.2m 时,B 点将上升

0.4m ; 不计摩擦,由和W 额=G 木h′可得:

解得G 木=10N .

14.200J 83.3% 60W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有用功为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则机械效率为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

解析:200J 83.3% 60W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10kg 10N /kg=100N G mg =?

有用功为

=100N 2m=200J W Gs =?有

故有用功是200J 。 [2]总功为

=120N 2m=240J W Fs =?总

则机械效率为

200J

=

83.3%240J

W W η=

≈有总

故机械效率为83.3%。 [3]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40J ==60W 4s

W P t =总

即拉力F 的功率为60W 。

15.100 【详解】

因不计绳重和摩擦,由题意可知,效率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故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

解析:100 【详解】

因不计绳重和摩擦,由题意可知,效率

=60%G G G η=

+物

物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150N

=

-=

-150N=100N 60%

G G G η

动物 故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

16.80 【分析】

不计绳子重和摩擦:

(1),额外功即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所以;根据图像知,当物重为1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2)判断出承

解析:80 【分析】

不计绳子重和摩擦:

(1)=有用W Gh ,额外功即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所以W G h =额动;根据图像知,当物重为1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将数据代入公式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有用有用总

有用额

轮轮

η=

=

=

=+++即可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2)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将数据代入公式1F G G n

=+物动()可得出绳子拉力,将重力及拉力代入公式100%100%100%W Gh Gh G

W Fs Fnh nF

η=?=

?==?有用总

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由乙图知,当G=100N 时,η=50%,因不考虑绳子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有用有用总

有用额

轮轮

η=

=

=

=+++,即:10050%100N N G =+动,解得:G 动

=100N ;

由甲图知,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当货物的重力为400N 时,因不考虑绳子重和摩

擦,则此时的拉力:1

140010025022

F G G N N N ='+=?+=动()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

400

100%80%

222250

W G h G h G N

W Fs F h F N

有用

η

'''

'=====?=

??

故答案为250;80.【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用好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时

1

F G G

n

=+

物动

(),

能从图像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7.【解析】

如图支点在O点,当以圆的直径为力臂时,力臂最长,最省力,所以力的作用点在O与圆的连线所在的直径与圆左侧的交点,垂直于此直径向上施力最省力,如图力臂:

如图,动力臂为直径,动力臂为半径,根

解析:

【解析】

如图支点在O点,当以圆的直径为力臂时,力臂最长,最省力,所以力的作用点在O与圆的连线所在的直径与圆左侧的交点,垂直于此直径向上施力最省力,如图力臂:

如图,动力臂为直径,动力臂为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解得,.

点睛:作杠杆上的最小动力F,是常考的内容之一,方法是先确定力的作用点,以此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此时力臂最长,即力垂直于此连线时最省力.

18.杠杆 60

【解析】

由图剪刀剪树枝符合杠杆的定义;

拉动A处动滑轮,下端有定滑轮,拉绳子自由端时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A处受到的作用力

故答案为杠杆;90.

【点睛】本题考查了

解析:杠杆 60

【解析】

由图剪刀剪树枝符合杠杆的定义;

拉动A 处动滑轮,下端有定滑轮,拉绳子自由端时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A 处受到的作用力3330=90A F F N N ==? 故答案为杠杆;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杠杆和滑轮组的认识和理解,关键是正确分析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19.40

【解析】物体移动的速度:v 物=2m/s ,

由图知,n=2,拉力移动的速度:v=2v 物=2×2m/s=4m/s , 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 拉=f=20N , 因为滑轮和绳的

解析:40

【解析】物体移动的速度:v 物=2m/s ,

由图知,n =2,拉力移动的速度:v =2v 物=2×2m/s=4m/s, 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 拉=f =20N , 因为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忽略不计, 所以水平拉力:.

拉力的功率:.

故答案为:10;40.

20.费力 300 省力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确定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知道手推车和货物总重(阻力)、动力臂和

解析:费力 300 省力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确定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知道手推车和货物总重(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 【详解】

(1)将手推车看作杠杆,手推车和货物的总重力为阻力,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人对车的力作用在车把上,方向是竖直向下,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此时手推车是费力杠杆,已知G=200N ,L 动:L 阻=2: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 GL =阻动 ,所以3200N

=300N 2

GL F L ?=

=阻动 ;

(2)当小推车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车体是绕着B 点转动的,故B 点就是支点,因为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重心就在车箱的中心,重力为阻力,人对车的力作用在车把上,方向是竖直向上,则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该情况下手推车是省力杠杆.

三、实验题

21.左 不平衡 1.2 【分析】

(1)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

(2)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1122Fl F l =,杠杆平衡;若

1122l F F l ≠,杠杆就不平衡,会沿力和力臂乘积大的力的方向转动;

(3)左侧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向下,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则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保持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计算出弹簧秤的示数,判断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左调。 (2)[2]图乙中,设一格长度为L ,一个钩码重G ,则有

2433G L G L ?

即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3]丙图中钩码的重力

0440.5N 2N G G ==?=

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拉力在A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212N 3 1.2N 5G L L

F L L

??=

==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内容的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1122Fl F l =;运用此条件进行杠杆平衡的计算。 22.ab 相同 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可能 【详解】

(1)[1] 观察a 、b 两图中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2)(a)[2] 观察(c )图中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是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同。

(b)[3][4] 由(a )(b )(d )得,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杠杆可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23.右 6 大于 ACBEFD 左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第二空.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杠杆一小格的长度为L ,则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24362G L

F G L

?=

= 即需要在B 点处应挂6个同样的钩码;

第三空.由图乙可知支点位置位于杠杆右侧,因此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不能排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因此F ×OC 大于G ×OD ; 第四空.A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C .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右侧横梁的零刻线Q 处(相当于游码回零);

B .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相当于移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E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相当于左盘放物体);

F .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相当于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D .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

第五空.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时,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时,则左盘下降,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的左侧。

24.2 动滑轮重力 2 4 【分析】

(1)探究滑轮组和物体的重力的关系,相同的滑轮组,不同的重力,分析选择哪两组数据; (2)分析第2组和第3组数据,物体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个因素有关;

(3)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和承重绳段数的关系,保持提升重物和使用的滑轮组相同,分析选择哪两组数据。 【详解】

(1)[1][2]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要控制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只改变物体的重力,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1组和第2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2)[3]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组动滑轮重力大,机械效率低,故得出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3)[4][5]若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承重绳段数的关系,要控制提升重物和使用的滑轮组相同,选择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2组和第4组数据。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知道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25.方向 大小 等于 3 【解析】

(1)以甲为研究对象,甲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 绳对甲的拉力F =G 甲=3N ; (2)a .由图C 和题意可知,使用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b .图A 中,b 绳对乙施加拉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b 绳同时施加拉力,所以b 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 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如图D 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说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 绳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b 绳的拉力;由此可知,图A 中b 绳对乙的拉力为3N .

故答案为(1)3;(2)a .方向;大小;b .等于;3.

26.9% 2.2 30 匀速 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动滑轮重力 0.4 【详解】

(1)[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效率,

222224N 0.05m

100%100%100%88.9%1.5N 0.15m

W G h W F s η?=

?=?=?≈?有总 [2]由图示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 ,示数为2.2N 。

[3]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股数n 为3,测力计移动距离

s =3h=3×10cm=30cm

(2)[4]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3)[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重力越大,滑轮组效率越高,由此可知,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6]动滑轮重力、摩擦都可以影响滑轮组的效率。 (5)[7]若不考虑绳重及摩擦,根据

1

F G n

G =+动()

可得,动滑轮的重

30.8N 2N 0.4N G nF G -?-===动

2020-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九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九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 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则y ax b =+和c y x =的图象为( ) A . B . C . D . 2.下列智能手机的功能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D 是圆O 的弦,若35C ∠=?,则ABD ∠=( ) A .55? B .45? C .35? D .65? 4.现有一块长方形绿地,它的短边长为20 m ,若将短边增大到与长边相等(长边不变),使扩大后的绿地的形状是正方形,则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比原来增加300 m 2,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 ,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x(x-20)=300 B .x(x+20)=300 C .60(x+20)=300 D .60(x-20)=300 5.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BC=1,将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 △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弧B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6π B .3π C .2π-12 D .12 6.一种药品原价每盒25元,经过两次降价后每盒16元,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都为x ,则x 满足等式( ) A .16(1+2x)=25 B .25(1-2x)=16 C .25(1-x)2=16 D .16(1+x)2=25 7.分别写有数字0,﹣1,﹣2,1,3的五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 A .15 B .25 C .35 D .45 8.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1,0),且对称轴为直线1x =-,其部分图象如图所 示.对于此抛物线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bc <0; ②20a b +=;③9a-3b+c=0;④若0m n >>,则1x m =-时的函数值小于1x n =-时的函数值.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0.若抛物线y =kx 2﹣2x ﹣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k >﹣1 B .k ≥﹣1 C .k >﹣1且k ≠0 D .k ≥﹣1且k ≠0 11.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下列各式子:①abc>0;②

苏州高新区东渚试验小学校顾唯一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与服务体系研究》开题报告 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顾唯一 选题目的: 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为了满足学校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就是让教师充当学习者的身份,立足于本学校,也可以是为了学校的进步而进行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特点及需要,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条件和性质,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自身专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课题价值: 探究和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管理和服务体系,对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目标: 通过对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借鉴国内外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依托科学的理论支持,构建科学的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管理与服务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1、构建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体系。 2、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管理和服务体系。 3、总结提炼本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4、丰富校本培训内容: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 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 三是学科事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四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研究方向: 吴玉琴:《强化学科培训管理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究》华邢宇:《优化德育培训与促进教师德育素养提升的研究》 孙晓峰:《完善信息化培训管理与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研

究》 顾唯一:《探究创客教育与促进教师科学素养提升的研究》 王琴华:《优化学校教科研管理与促进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研 究》 郑洁华:《诵读经典诗文与促进师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研究》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法、行动研究法、理论综合法、模式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正式开题。在这一阶段,主要做好课题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撰写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1月)。 确定一级子课题(由学校各职能部门研究申报),制定子课题方案,实施研究,收集相关资料,阶段性总结分析,撰写课题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 整理实验材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主要观点: 1、根据老师具体需要:坚持以教师主体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2、多部门系统协调:构建学校校本培训体系应该由校长室牵头,各职能部门系统配合,共同实施。 3、资源内容的开放性:校本培训要充分借助各类教育资源,助推教师培训 发展。 4、采用激励性方法: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评价管理机制,最大 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的主体积极性。 5、以服务为主:学校校本培训要以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做好相关的培训 与服务工作。

苏州园区中小学学区划分

新城花园小学: 天翔花园、都市花园1-42幢、天域花园(含一、二、三期)以及苏嘉杭高速公路以东、现代大道以北、星港街以西、苏慕路以南区域,包括东方花园、万杨香樟公寓、新城花园、星海人家、新加花园、加城湖滨等。 星海小学: 新馨花园、宜家公寓小区以及星明街以东、苏华路以南、金鸡湖以西、金鸡湖路以北区域,包括苏都花园、师惠花苑、映象花苑、白领公寓、四季新家园、加城花园、环球188、苏信大厦、湖左岸、嘉怡苑、馨湖园、翠湖雅居、澜韵园、东方春晓等。 星港学校: 都市花园43-84幢、韶山花园以及星明街以西、现代大道以南、东环路以东、中新路以北区域和东环路以东、新苏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现代大道以北区域,包括东港二村、绿城花园、华庭苑、贵都花园、三星苑、苏安新村、东港新村(含一斗山路)、新苏安200-218幢、娄门路130-200号及其它尚未拆迁的住宅,新苏苑、东环路221-223号等。 星湾学校: 中茵皇冠以及星港街以东、现代大道以北、星塘街以西、苏虹中路以南区域,包括湖畔花园、沁苑小区、玲珑湾花园、中海湖滨一号、和风雅致花园、雅戈尔未来城、海尚壹品、星湖花园、中央景城、翡翠国际、白塘景苑、九龙坊、万盛街118号以及在此范围内其它开发并交房的楼盘等。 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星湖街以东、现代大道以南、津梁街以西、苏胜路以北区域,包括枫情水岸、春之韵、东湖大郡(一、二期)、自由都市(即东湖大郡三期)、东城郡(即东湖大郡四期)、金湖湾、湖畔天城、欧洲城、第五元素以及在此范围内其它开发并交房的楼盘等。 金鸡湖学校: 星港街以东、金鸡湖路-中塘河以南、星湖街以西、黄天荡-独墅湖大道以北区域。包括半岛华府、金鸡湖花园、金水湾、怡和花园、名湖花园、双湖湾、高尔夫花园、玫瑰园、大湖城邦、和乔丽晶、水云居、御湖熙岸华府、御湖熙岸官邸、水乡邻里花园、水墨江南、荣域花园等以及在此范围内其它开发并交房的楼盘等。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 2.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3.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4.初中物理中我们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B.图乙是利用斜面”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C.图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如图乙木块B中,B木块的重力和木板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一个刻度准确的杆秤,如果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则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

量()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6.工人师傅用拉力F1将重物匀速搬运到h高处,对重物做的功是W1;若工人改用动滑轮将该重物匀速提升到h高处,拉力为F2,对重物做的功是W2(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B.F1W1D.W2=W1 7.用F1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A匀速提升h(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为F2,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 A.有用功为F2h B.额外功为F2L-F1h C.总功为(F1+F2)L D.机械效率为 1 2 F F 8.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 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 N,动滑轮重100 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 000 N B.1 200 N C.900 N D.1 100 N 9.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 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 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 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10.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2cm/s 的速度向右匀速速运动,当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经过的时间是( )

2019-2020苏州星海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9-2020苏州星海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l与a、b相交,若∠1=70°,则∠2的度数等于() A.120°B.110°C.100°D.70° 2.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 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 3.若一组数据2,3,,5,7的众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2 B.3 C.5 D.7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D=3,M是CD上的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 △ANM,若AN平分∠MAB,则折痕AM的长为() A.3 B.23C.32D.6 5.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30°,A、B两点分别落在直 线m、n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n( ) A.∠2=20°B.∠2=30°C.∠2=45°D.∠2=50° 6.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 A.40°B.50°C.60°D.70° 7.已知命题A:“若a2a a ”.在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命题A是假命题”的反例的是()

A.a=1B.a=0C.a=﹣1﹣k(k为实数)D.a=﹣1﹣k2(k为实数) 8.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9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 A.61B.72C.73D.86 9.某服装加工厂加工校服960套的订单,原计划每天做48套.正好按时完成.后因学校要求提前5天交货,为按时完成订单,设每天就多做x套,则x应满足的方程为() A. 960960 5 4848 x -= + B. 960960 5 4848x += + C. 960960 5 48x -=D. 960960 5 4848x -= +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6060 30 (125%) x x -= + B. 6060 30 (125%)x x -= + C.60(125%)60 30 x x ?+ -=D. 6060(125%) 30 x x ?+ -= 11.如图,已知//// AB CD 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D BC DF CE =B.BC DF CE AD =C. CD BC EF BE =D. CD AD EF AF = 12.如图,已知⊙O的半径是2,点A、B、C在⊙O上,若四边形OABC为菱形,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A.2 3 π﹣3B. 1 3 π3C. 4 3 π﹣3D. 4 3 π3 二、填空题 13.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则tan∠BAC=_____________.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篇)(Word版 含解析)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篇)(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 _______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_______ (松开/捏紧)手指. (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 【答案】水又开始沸腾气压减小旋紧捏紧均被吸引转换法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时,液面上方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气压减小; 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水又开始沸腾的现象.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气体压力的方法,改变小瓶的浮沉,所以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 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挰紧手指,则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对小瓶的压力增大,同时压力增大时,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加,小瓶自重增加,所以小瓶下沉. (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橡胶棒与铝箔条吸引; 再靠近其右端时,同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也会观察到铝箔条被吸引,即两次都被吸引(但要注意橡胶棒与铝箔条不能接触,接触后,带同种电荷,第二次会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末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____,树影婆娑,花团锦(cù)____,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____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____,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与快乐的负担,没有嘈杂的躁音,一片鸭雀无声。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初冬是奇貌不扬的,然而它是宁静的、从容的、安祥的。 二、句子默写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②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③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赤壁》) 三、名著阅读 4.名著阅读。

苏州高中排名

高级中学排名 1苏州中学 2星海实验中学 3苏州外国语学校 4西安交大附中(园三)5苏州实验中学 6苏州中学园区校 7苏大附中 8木渎高级中学 9苏州十中 10新区一中 11黄埭中学 12苏州一中 13陆慕中学 14苏州三中 15苏苑中学 16吴县中学 17园区二中 18江苏外国语学校 19田家炳中学 20苏州六中 姑苏区 1苏州中学 2苏州十中 3苏州一中 4苏州三中 工业园区 1星海实验中学 2西交大苏州附中 3苏大附中 4园区二中 新区 1苏州实验中学 2新区一中 3吴县中学 吴中 1木渎高级中学 2苏苑中学 3江苏外国语学校 相城 1黄埭中学 2陆慕中学 吴江 1震泽中学

2吴江中学 吴江高级中学 盛泽中学 昆山 1昆山中学 2震川高级中学 张家港 1梁丰高级中学 2沙洲中学 太仓 太仓高级中学 沙溪中学 【市区】 苏州中学: 共14个班;1--3国际班,4--10双语实验班,11--12伟长班,13--14匡班,每班40+,伟长50+。 苏州中学园区校: 今年一共5个班,据家长说,1班是国际班,2班、3班是伟长(包括自主招生和直升的学生),每班40人左右。 市一中: 今年共有11个班, 1--2班是圣陶班,分别38、39名学生; 3--4班是省招国际班,分别42、43名学生; 5--7班是实验班,分别40名学生; 8--10班是平行班,每班30名学生; 11班是出国直通班。 市三中: 高一年级共有9个班, 5--7班实行慧成计划,有自主招生的学生,也有通过中考进去的学生; 9班是日语班,小语种方向。 市十中: 共10个班,每班40人左右;其中1--2长达班,3-6教改班,7--8国科班,9--10国际班;还有一个出国班。 【园区】 星海: 共6个班级, 1--3班是创新班,据说生源是平均分配,均分是一样的;人数两个班37,一个班36。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3分)一元二次方程3x2﹣2x=1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A.3,2,1B.3,2,1C.3,﹣2,﹣1D.﹣3,2,1 2.(3分)方程x2=x的两根分别为() A.x1=﹣1,x2=0B.x1=1,x2=0C.x1=﹣l,x2=1D.x1=1,x2=1 3.(3分)在Rt△ABC中,∠C=90°,AB=3BC,则sin B的值为() A.B.C.D. 4.(3分)如果△ABC中,sin A=cos B=,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 A.△ABC是直角三角形B.△ABC是等腰三角形 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C是锐角三角形 5.(3分)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x2+1=0B.x2+2x+1=0C.x2+2x+3=0D.x2+2x﹣3=0 6.(3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之和为﹣4的是() A.x2﹣4x+4=0B.x2+2x﹣4=0C.x2+4x﹣5=0D.x2+4x+10=0 7.(3分)某品牌服装原价为173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173(1+x%)2=127B.173(1﹣2x%)2=127 C.173(1﹣x%)2=127D.127(1+x%)2=173 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α,且cosα=,AB=4,则AD的长为() A.3B.C.D. 9.(3分)如图,2条宽为1的带子以α角交叉重叠,则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019-2020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 y =a x 2-2x 和一次函数 y =bx+a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2.如图,在△ABC 中,AC =BC ,有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C →B →A 匀速运动.则CP 的长度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 A . B . C . D . 3.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 B .方差 C .平均数 D .中位数 4.阅读理解:已知两点1122,,()(),M x y N x y ,则线段MN 的中点(),K x y 的坐标公式为:122x x x += ,12 2 y y y +=.如图,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30A -, ,O e 经过点A ,点B 为弦PA 的中点.若点(),P a b ,则有,a b 满足等式:229a b +=.设(),B m n ,则,m n 满足的等式是( )

A .22 9m n += B .22 3922m n -????+= ? ????? C .()()2 2 2323m n ++= D .()2 22349m n ++=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a a a += B .()2 236a a = C .623a a a ÷= D .34a a a ?= 6.函数21y x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12 B .x ≥1 C .x > 12 D .x ≥ 12 7.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 A .﹣3 B .﹣5 C .1或﹣3 D .1或﹣5 8.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 ) A .三棱柱 B .四棱锥 C .长方体 D .正方体 9.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A .24 B .16 C .413 D .2310.10+1的值应在( ) A .3和4之间 B .4和5之间 C .5和6之间 D .6和7之间 11.已知直线y =kx ﹣2经过点(3,1),则这条直线还经过下面哪个点( ) A .(2,0) B .(0,2) C .(1,3) D .(3,﹣1) 12.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S 0,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S 0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S 1,例如序列S 0:(4,2,3,4,2),通过变换可生成新序列S 1:(2,2,1,2,2),若S 0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作为S 1的是

【2020-2021自招】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4套】【含解析】

第一套:满分150分 2020-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初升高 自主招生数学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48分) 1.(6分)如图,△ABC中,D、E是BC边上的点,BD:DE:EC=3:2:1,M在AC边上,CM:MA=1:2,BM交AD,AE于H,G, 则BH:HG:GM=() A.3:2:1 B.5:3:1 C.25:12:5 D.51:24:10 2.(6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m有实数根x1,x2,且x1≠x2,有下列结论: ①x1=2,x2=3;②1 > ; m 4 ③二次函数y=(x-x1)(x-x2)+m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2,0)和(3,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3.(6分)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2,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ycm,另一边的长为x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的半径为1,则直线y x 2=-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6分)若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 ,内切圆半径是r ,则内切圆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之比是( ) A . B . C . D . 6.(6分)如图,Rt △ABC 中,BC=,∠ACB=90°,∠A=30°, D 1是斜边AB 的中点,过D 1作D 1 E 1⊥AC 于E 1,连结BE 1交CD 1于D 2;过D 2作D 2E 2⊥AC 于E 2,连结BE 2交CD 1于D 3;过D 3作D 3E 3⊥AC 于E 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 4、E 5、…、E 2013,分别记△BCE 1、△BCE 2、△BCE 3、…、△BCE 2013的面积为S 1、S 2、S 3、…、S 2013.则S 2013的大小为( ) A. 31003 B.320136 C.310073 D. 671 4 7.(6分)抛物线y=ax 2与直线x=1,x=2,y=1,y=2围成的正方形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2 C .≤a ≤1 D .≤a ≤2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数学

苏州市星海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数学 一、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命题p :x N ?∈,32x x >的否定形式p ?为( ) A .x N ?∈,32x x ≤ B .x N ?∈,32x x ≤ C .x N ?∈,32x x < D .x N ?∈,32x x > 2.不等式(1)(2)0x x +-≤的解集为( ) A .{}|12x x -≤≤ B .{}|12x x -<< C .{}|21x x x ≥≤-或 D .{} |21x x x ><-或 3.命题“[1,2]x ?∈,20x a -≤”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4a ≥ B .4a ≤ C .5a ≥ D .5a ≤ 4.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3a -,2a -,3a 成等差数列,若11a =,则4S =( ) A .-20 B .0 C .7 D .40 5.若a ,b 均为正实数,且1a b +=,则 122a b +的最小值为( ) A .5B .4C .3D .92 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11*n n S a n n N =-≥∈(,),则数列{}n na 前5项和为( ) A .126 B .127 C .128 D .129 7.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 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走,从第二天起因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到达目的地……,则此人后四天走的路程比前两天走的路程少( )里 A .198 B .191 C .63 D .48 8.已知点(0,1)A ,抛物线C :20y ax a =>()的焦点为F ,射线F A 与抛物线相交于M ,与其准线相交点 N ,若2FM MN =:a=() A .2 B .4 C .6 D .8

2020-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小学数学小升初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小学数学小升初一模试卷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r=3dm,这个扇形的面积是()dm2. A. 28.26 B. 9.42 C. 7.065 D. 4.71 2.下面得数不相等的一组是()。 A. B. C. D. 3.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A. 8 B. 12 C. 5 4.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锯成6段需要()分钟。 A. 12 B. 15 C. 9 5.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国际儿童节和教师节都在小月 C. 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D. 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6.从6:00到9:00,时针()。 A. 逆时针旋转90° B. 顺时针旋转90° C. 逆时针旋转180° D. 顺时针旋转180° 7.一项工程,甲独立完成要30天,乙独立完成要20天,现两队合作,几天后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如果按这样的效率,算式()可以表示求剩下的工程需要多少天完成。 A. ÷( + ) B. (1- )÷( + ) C. 1÷( + ) D. (1- )÷( - ) 8.一件衬衣的售价是5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和这件衬衣的价钱之比是6:5.这条长裤售价是() A. 100元 B. 500元 C. 600元 D. 1100元9.某项工程实际投资了80万元,比计划节约了2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A. 20% B. 25% C. 33% D. 60% 10.小明在计算分数除法时,把被除数和除数颠倒了,结果商是,正确的商是()

苏州星海中学初二男生跳楼真相

2013年3月14日下午5时48分左右,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初二六班的冯砚秋同学在班主任办公室的窗外平台,从五楼坠落,后送苏州九龙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冯砚秋:苏州星海中学初二学生,品学兼优。江苏省击剑第三,国家二级运动员。孩子在班主任窗外跃下五楼,警方在家长不知情下偷走遗体,父亲在学校被警方带走,最后一小时成迷!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放学一小时之后从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外坠楼?悲伤的学生家长已无力寻求事情的真相,但当天晚上在医院发生的纠份预示着接下来寻求真相的道路将无比艰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生的父母护送遗体到了医院的地下室,悲痛到已不能哭泣的母亲正在为沉睡中的孩子讲述孩子生前最爱听的故事,七八个身穿警服的人来到地下室,说有法医需要检查孩子的身体,让家长退出房间。母亲恳请讲完故事再出去,但这些警察说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可以等会再来。一生都是良好市民的父母轻信了这些人的说法,被两个学校的陪同人员搀扶到外面拐弯处的椅子上,而房间的门迅疾被关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沉浸在悲伤中的父母等啊等,等啊等。期间父亲过一会就去看一下,但房间的门一直紧闭着。结果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忍受不了的父母强烈要求开门,但出来医院的工作人员告知孩子已经不在这里。“孩子丢了”,孩子的父母无法忍受这一事实,悲声高呼:“你们把我的孩子藏哪了?把我的孩子还给我!”。这时瞬间出来无数警察,将孩子的父母围起来,并告知孩子的身体已经不在医院,被送到殡仪馆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孩子的母亲顿时崩溃:“我故事还没讲完呢”、“那么远的路,孩子会害怕的,我要陪他去”,“让我的孩子回来”。但冷血的警察和学校领导互相推诿,一直不做答复。在其后孩子的十几个亲属陆续到场。但不管白发苍苍的外公外婆如何跪地哭求,已悲伤到不能自已的父母如何声嘶力竭,还是其他亲属的或冷静的恳求、或激动的咒骂,始终不见答复。最后无奈的亲属们在深夜赶了一个半小时才来到郊外的殡仪馆,在整整一车特勤队工作人员以及几位警察的注视与护送下,终于看到了已经冰冷的孩子的身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冰冷的身体,为沉睡中的孩子讲完了孩子小时候最爱听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而此时所有的亲属还没有认识到此后想寻求孩子生前的最后一天,在学校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将是一件几乎是绝望的目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抢救期间,孩子的班主任费迎春老师一直在医院急救室外的座椅上哭泣,但在医院告知孩子的父母抢救失败,而父母还在急救室里恳求医生不要放弃抢救之后,班主任就消失了。亲属们在到达医院之后就一直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后,陪同的自称是学校副校长的顾校长就一直宣称还不知道情况,或者说警方正在调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第二天,3月15日,悲伤过度的母亲已无法站立。一生善良的父亲在亲属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的监控室查看了孩子最后出现在监控画面里的身影。14日下午5点整,班主任费迎春老师把孩子叫到二楼教室外的走廊上开始谈话,旁边其他学生来来去去,孩子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瑟缩在寒风中,一言不发的听着班主任老师说话。谈话持续到5点7分,费老师在5点8

江苏省苏州新区实验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苏州新区实验中学数学高一上10月份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设{}(,)23A x y y x ==-,{}(,)2B x y y x ==-,则A B =____________. 2. 函数()f x =_____________. 3.函数()23f x x =+,()35g x x =-,则()()2f g =______________. 4.已知集合使{} 1A x x =>-,[),B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若函数2(2)61f x x =+为偶函数,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6.函数1()1 x f x x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7.函数221()1 x f x 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 8.已知全集{}1,2,3,4,5,6,7,8,9U =,{}2A B =,()(){1,9}U U C A C B =,(){4,6,8}U C A B =,则 集合A =______________. 9.函数|2||2|y x x =--+的图像关于______________对称. 10.函数()2214112x ax x f x a x x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初一~初三年级2019年春学期和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星海中学第一学期初三9月练习卷数学试卷 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的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圆 C.平行四边形 D.正六边形 【考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参考答案】A 解:A.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B.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C.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D. 正六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乘坐公共汽车恰好有空座 B.同位角相等 C.打开手机就有未接电话 D.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考点】随机事件 【参考答案】D 解:A. 乘坐公共汽车恰好有空座,是随机事件; B. 同位角相等,是随机事件; C. 打开手机就有未接电话,是随机事件; D.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 3.若y x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 A.y x x -+2 B.22x y C.2332x y D.()22 2y x y -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参考答案】D

4.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51 B.10 C.20 D.2x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参考答案】B 解:x x ===2522055 51 ,,Θ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 C A ..∴ 5.根据下列条件,一定可以判定四边形为菱形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D.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考点】菱形的判定 【参考答案】C 解: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只有C 能判定为是菱形 6.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2142---=-x x x m 的解是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6-m ,且223≠-m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浓盐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减少了”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3.(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硝酸:NO3 C.葡萄糖:C6H12O6D.氯化铵:NH3Cl 5.(2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单质:水银、铂B.盐类:氯化钠、硝酸钾 C.碱:烧碱、纯碱D.有机物:甲烷、尿素 6.(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2分)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2020-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七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新实初中)七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 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的绝对值是( ) A .﹣3 B .3 C .-13 D .13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m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的结果为(单位:mm )( ) A .4.3×10﹣5 B .4.3×10﹣4 C .4.3×10﹣6 D .43×10﹣5 3.7-的绝对值是 ( ) A .17- B .17 C .7 D .7- 4.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604810? B .56.04810? C .66.04810? D .60.604810? 5.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25x +=,得52x =+ B .由23x =,得32x = C .由104x =,得4x = D .由45x =-,得54x =-- 6.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10的是( ) A .x =7,y =2 B .x =﹣4,y =﹣2 C .x =﹣3,y =4 D .x =12 ,y =3 7.如图,线段AB=8cm ,M 为线段AB 的中点,C 为线段MB 上一点,且MC=2cm ,N 为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为( ) A .1 B .2 C .3 D .4 8.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国”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 .厉 B .害 C .了 D .我

9.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辉(约13世纪)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a+b )n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 根据“杨辉三角”请计算(a+b )20的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为( ) A .2017 B .2016 C .191 D .190 10.已知单项式2m 13a b -与n 7a b -互为同类项,则m n +为( ) A .1 B .2 C .3 D .4 11.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12.将方程247236 x x ---= 去分母得 ( ) A .2﹣2(2x-4)= - (x-7) B .12﹣2(2x ﹣4)=﹣x ﹣7 C .12﹣4x ﹣8= - (x-7) D .12﹣2(2x ﹣4)= x ﹣7 二、填空题 13.在-2,0,1,?1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有理数是________. 14.当a =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3=136 x x a +-的解是x =-1. 15.将一列有理数-1,2,-3,4,-5,6,……,如图所示有序排列.根据图中的排列规律可知,“峰1”中峰顶的位置(C 的位置)是有理数4,那么,“峰6”中C 的位置是有理数______,-2017应排在A 、B 、C 、D 、E 中_______的位置. 16.观察下列各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