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医院卫生监督检查方案
医院卫生监督检查方案一、前言为全面加强医院卫生监督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制定医院卫生监督检查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对医院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二、监督检查对象1.各级医院,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等。
2.卫生部门批准的各类医疗机构,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等。
三、监督检查内容1.医院基本情况对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医院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等级评定情况等。
2.医师执业资格与行为合法性检查医院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照,核实医生的执业资格和行为合法性。
要查看医院是否存在无证行医、以医疗服务为名进行非法活动等行为。
3.医疗服务质量(1)医疗技术标准检查医院的医疗技术标准、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等,评估医疗服务质量。
(2)临床质控检查医院的临床质控体系建设和实施效果,查看各类质控指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处理情况等。
(3)医疗纠纷处理查看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和实施情况,检查医疗纠纷调解、仲裁、诉讼等处理机制是否健全。
4.医疗费用(1)医疗收费标准检查医院的医疗收费标准是否合理、透明,是否依法公示。
(2)医保支付检查医院的医保支付方式,核实医保支付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3)收费管理查看医院的收费管理制度建设和实施效果,评估医院的收费管理水平。
5.医疗卫生安全(1)卫生消毒检查医院的卫生消毒制度、实施情况和消毒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评估医院的卫生消毒水平。
(2)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实施效果,查看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是否规范、运营是否安全。
(3)用药安全检查医院的药品采购、入库管理、配药等环节,评估医院用药安全情况。
(4)医疗器械安全检查医院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使用等情况,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四、监督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依据监督检查内容,通过现场走访、质询、查看和抽查等形式进行检查。
2.抽样调查采集医院信息资料和医疗服务实施情况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样本分析和统计处理。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1. 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医疗质量检查的标准,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通过对医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并有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医疗质量检查内容2.1 设施检查- 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
- 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是否合理。
- 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2.2 人员检查-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是否持有合格的执业证书。
-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 医务人员的培训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2.3 诊疗过程检查- 医疗机构的诊疗程序是否规范,包括病例记录、患者问诊、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等。
- 诊断和治疗方案是否符合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规范。
2.4 医疗质量评估- 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包括医疗服务的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等指标。
3.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执行3.1 独立机构监督- 设立独立的医疗监督机构,负责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 监督机构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3.2 检查频率- 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应定期进行,频率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性质确定。
3.3 检查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包括现场检查、记录审核、问卷调查等。
3.4 检查结果处理- 检查结果应及时通知医疗机构,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 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加强监督。
4.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效果评估4.1 效果评估指标- 定期对医疗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评估,包括医疗事故率、医疗纠纷数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4.2 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对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数据分析和用户调查等。
4.3 效果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对医疗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持续改进,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效果。
5. 结论本文档制定了医疗质量检查的标准,涵盖了设施检查、人员检查、诊疗过程检查和医疗质量评估等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针对医疗机构的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内容,旨在确保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开展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 感染管理制度和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设立、感染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职责、感染管理培训等内容。
监督检查将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并是否按照规范执行。
2. 感染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要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包括感染病例的记录、报告和分析等。
监督检查将关注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工作是否有效,是否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并对疫情趋势进行分析。
3. 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
监督检查将关注医疗机构是否按照规范开展感染预防工作,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安全。
4. 感染事件的处理和处置医疗机构发生感染事件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做好信息报告等工作。
监督检查将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事件处理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及时有效,以及对感染事件的溯源和处置是否到位。
5. 感染管理质量评价医疗机构应进行感染管理质量评价,定期检查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监督检查将关注医疗机构的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结语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感染管理的方方面面,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感染管理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监督检查标准(参照)
不得私自涂改病历,不得伪造病历。
相关知情同意书齐全,并经符合条件人员(患者或家属)签字。
手术病历符合相关要求,按时书写病程记录。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临床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示信息应当记录入病例中。
执业情况
不得使用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或终止妊娠手术。
开展项目和许可项目相符。(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
从事产前诊断的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符合《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母婴保健机构和人员必须符合《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电子病历管理
电子病历建立、管理、实施应符合《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要求。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
检查方面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法律依据
处
方
管
理
印制书写
处方应按照规定标准和格式印制。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书写应符合处方书写基本规则。
处方开具
处方由在本机构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无相应处方权人员不得开具处方。
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医师、药师,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处方资格。
采购、储存
入库验收应双人签字,专簿记录。
储存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记录。
使用及安全管理
麻醉、精神药品库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有防盗设施。其它使用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依法执业治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临床用血治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病历、处方治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专门药品治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母婴保健技术治理)
(性病诊疗)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医疗美容治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传染病治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医院感染治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医疗废物治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放射工作治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临床实验室治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差不多标准
(食堂卫生治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刻: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暂存,医疗废物暂存处选址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相关要求,警示标识明显。15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根据第四十六条处罚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符合要求,扣15分。
索取集中处置单位经营许可证。10分
如无,扣10分,不符合要求,扣5分。
设立独立的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和业务工作。10分
《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八条,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处罚
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处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
项目
检查内容
基本标准
检查方法
法律根据
法律责任
评分标准
得分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120分
预防控制措施
110分
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标识明确,设置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20分
现场查看
《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
责令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不符合要求,扣10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医疗废物管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
项目
检查内容
基本标准
检查方法
法律根据
法律责任
评分标准
得分
医
疗
废
医疗机构日常监督检查项目
医疗机构执业(zhí yè)监督(jiāndū):1、《医疗机构执业(zhí yè)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期(ànqī)校验(xiào yàn)、变更是否申请。
2、医疗机构牌匾、公章、医疗文书、科室名称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相同。
3、诊疗活动是否超出核准诊疗科目范围。
4、是否存在出租承包科室现象。
5、广告是否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广告内容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相符。
二、卫生技术人员监督:1、是否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2、毒麻药处方:医师是否持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处方资质证和医师是否持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调剂资质证。
3、药师调剂权:具有药师以上职称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4、是否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
放射(fàngshè)监督:1、是否取得《放射(fàngshè)诊疗许可证》从事放射诊疗。
2、放射诊疗活动是否超出核准(hézhǔn)诊疗项目范围,是否校验。
3、是否进行(jìnxíng)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和设备的性能检测。
4、是否为受检者提供(tígōng)个人防护用品。
5、放射工作场所是否设置警示标识和工作指示灯、防护知识宣传栏。
6、放射工作人员是否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7、放射工作人员是否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
8、放射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剂量剂上岗。
9、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是否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10、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是否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申请进行卫生验收。
医疗(yīliáo)废物管理监督:1、制定废物管理(guǎnlǐ)相关制度2、设置负责(fùzé)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专(兼)职人员3、对有关人员(rényuán)进行相关法律及专业知识培训和防护(fánghù)4、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5、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有无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6、医疗废物暂存间的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7、运送工具、暂存间是否及时或定期清洁消毒8、医疗废物登记资料9、医疗废物是否交废物处理中心处理传染病疫情监督:1、是否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并开展工作。
县直医疗机构院感督查细则
县直医疗机构院感督查细则
一、组织机构
1.1督查组应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人牵头组建,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组成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县卫生监督所、县卫生计生监督所、县医院、全科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按照工作职责分工,负责督查机构工作。
1.2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事先将业务重点研究确定,提出督查报告,并负责督查组的组织和行动安排、报告审核工作。
二、督查内容
2.1医务人员的资格以及人员配备
督查组将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资格和配备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人员结构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医务人员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完整的注册备案和当前从业证书;是否存在偷换行医、年龄欺骗、资格合作、虚假证明等重大违规和犯罪行为。
2.2医疗机构资质
督查组将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资质、设备配置,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是否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相关医疗资质;设备是否完好,设备数量是否足够,包括诊断设备、手术设备等;是否存在诊疗设备损坏、滥用、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2.3医疗服务
督查组将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进行检查。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医疗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医疗质量检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质量检查的目的。
医疗质量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和评价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发现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
通过医疗质量检查,可以发现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医疗技术是否规范、医疗设备是否齐全等问题,为医疗机构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和依据。
二、医疗质量检查的内容。
医疗质量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等方面。
具体包括医疗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医疗技术是否规范、医疗设备是否齐全有效、医疗服务是否及时周到、医疗安全是否得到保障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检查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医疗质量检查的方法。
医疗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例行检查,一般由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不定期检查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如接到投诉、发生医疗事故等情况下进行检查。
专项检查是指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进行的专门检查,如对医疗机构的手术室、药房、感染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
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全面了解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医疗质量检查的意义。
医疗质量检查的意义在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安全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通过医疗质量检查,可以发现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
同时,医疗质量检查也是对医疗机构的一种监督和评价,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的规范运行,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要点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要点(1)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有效(2)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时间校验 (3)医疗机构的名称、地点、法定代表人、诊疗科目等是否与执业登记的内容一致;(4)医疗机构的牌匾是否与核准登记的名称相同; (5)医疗机构是否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即是否存在出租、承包或者合作经营科室的行为或者存在非法设点或者未经变更执业地点进行行医(6)医疗机构核准登记诊疗科目是否与实际开展的诊疗科目一致;(7)是否存在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引产的行为(8)是否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9)人流、引产、药流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或者母婴保健执业技术服务是否许可目的内容、项目、从业人员及资质、服务对象、使用器械药品、医学技术手段,病历、检查治疗单、检验单、处方、收费单等。
问询当事人执业登记和核准诊疗科目情况,改变地址执业或者超范围执业的时间、内容、项目、从业人员及资质、使用器械药品、医学技术手段,服务对象、数量和收入等;采集有关书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相关病历、处方、检查治疗单、检验单、收费单等。
项目、服务对象、使用器械药品、医学技术手段,相关病历、检查治疗单、检验单、处方、收费单等。
问询当事人和非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关系,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从事的时间、内容、项目、使用器械药品、医学技术手段,服务对象、数量和收入等;等。
记录从事医疗行为的主体所开展的内容、时间、项目、从业人员的聘用及资质、服务对象、使用器械药品、医学技术手段,相关病历、检查治疗单、处方、检验单、收费单等。
采集有关书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相关病历、处方、检查治疗单、检验单、收费单、合作合同协议等。
机构资质:检查机构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及有效期、许可范围;人员资质:检查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的合格证书及内容,如《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等;c 执业行为:通过执业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病历、检查单等资料,检查母婴保健服务执业许可范围和实际开展项目、出具医学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擅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第13页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第6页
❖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现场检验表
❖ 使用说明
❖ 依据《年全区3•15保障健康权益卫生监督执法 专题行动方案》要求,为确保医疗美容机构专 题执法行动取得实效,现就检验活动中使用检 验表进行说明:
❖ 1.该《检验表》主要便于在卫生监督员在对 开展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检验时,对执业活动基 本情况进行统计。如检验中发觉涉嫌违法违规 应追究行政处罚时,还应按照《卫生行政处罚 程序》等相关要求要求制作执法文书。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第10页
❖ 6.《检验表》中第“六”条内容主要是检验该机 构执业医师、护士是否都按照《执业医师法》 办理注册登记、注册执业地点是否与执业机构 一致,是否按照《处方管理方法》等要求开具 处方、统计病历、建立病案档案等。注意检验 医师是否按照注册执业范围、类别开展诊疗活 动。是否存在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是否按 照《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管理暂行方法》等 要求办理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相 关执业手续。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第9页
❖ 5.《检验表》中第“五”条内容主要是检验该机 构是否存在超出核准登记医疗美容科目开展 诊疗活动,注意按照卫生部下发《医疗美容 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卫办医政发〔〕220号) 及自治区卫生厅下发《广西医疗美容项目分 级管理目录》(桂卫医〔〕183号)要求进行确 认。
本资料起源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第1页
3.15行动医疗美容机构 卫生监督检验要求
自治区卫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督所 潘达颜
年2月22日柳州
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标准
第2页
综合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内容
续
第十九条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 、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第四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 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 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
十二、医疗污水处理情况
是否建立了污水处理工作制度 污水处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污水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是否有专人负责污水处理 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检测 医疗污水的排放是否符合要求 个人防护情况等
十三、疫情报告情况
是否建立了疫情报告工作制度 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门诊登记 是否有疫情报告卡 是否有网络直报工作系统 疫情报告是否有专人负责 疫情报告是否存在有漏报、瞒报、 迟报现象
七、是否存在无护士开展输液活动
《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 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场所消毒、隔 离及无菌操作的管理,预防和减少医 疗中的感染。无消毒设备和护士以上 职称人员的,不得开展注射输液业务。
八、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情况
1、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进、发放、使用 是否有登记记录 2、是否存在使用过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3、是否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4、是否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5、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的消毒产品
二、《执业许可证》、《收费目录》 是否悬挂在醒目位置。
以便于卫生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工作 时查验。 便于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
三、广告宣传是否规范
1、在新闻媒体上、自己印发的宣传单上 所做的宣传是否符合要求。 2、在街道、建筑物上所做的宣传是否符 合要求。 3、在医疗单位门边、门匾张贴的字、画 和说明是否符合要求。
医院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医院卫生监督检查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安全和服务质量,医院卫生监督检查制度得以制定。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和职工的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诊所、卫生院等,对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三、监督检查机构1.地方卫生监督部门是监督检查的主要机构,负责对全市、县、乡、村的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2.国家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特定重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地方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
四、监督检查内容1.卫生环境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卫生设施、消毒措施、垃圾处理等。
2.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等。
3.医疗设备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等。
4.医疗过程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过程进行检查,包括医生的诊疗行为、护士的操作规范、药品的合理使用等。
5.合规性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包括医疗机构的注册情况、许可证件的合法性等。
五、监督检查程序1.预告通知:卫生监督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前应提前通知被检查单位,通知内容包括检查时间、地点和检查内容等。
2.检查准备:被检查单位应当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医疗卫生许可证件、医疗器械购进记录、医疗废物处理记录等。
3.现场检查:卫生监督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对相关事项进行实地核查,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相关材料。
4.检查记录:卫生监督部门应当对检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
5.反馈通知:卫生监督部门应当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被检查单位,指出不足之处并要求整改。
6.整改落实:被检查单位应当按照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给卫生监督部门。
7.监督检查评估:卫生监督部门可以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下次检查的依据。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定一、总则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定旨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医疗机构分类和等级划分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设施和服务水平,将医疗机构分为三级。
一级为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二级为综合医疗机构,提供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三级为综合医院,提供高级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医疗机构的注册和执业许可所有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注册,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人员、设备和药品,并按照执业许可证的范围和要求提供医疗服务。
四、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服务质量和安全。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的设施、人员、药品管理、医疗记录等方面的合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整改要求。
五、医疗机构违法违规处罚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有权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处罚。
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擅自改变医疗机构级别、违规收费、虚假宣传等。
处罚方式包括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
六、医疗机构质量评价卫生行政部门将定期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参考指标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疗技术水平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重要依据。
七、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医疗风险评估等方面。
八、医疗机构的举报与投诉公众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或不良行为。
卫生行政部门将对举报进行调查,并及时处理投诉。
对于属实的举报,将依法给予医疗机构相应的处罚。
九、医疗机构的信息公开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公开自身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项目、医师资质、收费标准等。
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十、附则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卫生行政部门将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要点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要点医疗机构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就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要点进行探讨。
一、资质许可医疗机构的资质许可是医疗监督的基础。
在监督检查中,要重点检查医疗机构的办证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包括医疗执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并核实证照是否有效,以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运行。
二、医疗设施设备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是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
在检查中需要关注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设施的卫生状况等,确保医疗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符合卫生标准。
三、医务人员资质医务人员是医疗机构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资质和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监督检查中,要核查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明材料,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确保医务人员的素质符合要求。
四、医疗过程管理医疗机构的医疗过程管理是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
监督检查中需要重点关注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用药管理、手术操作规范等,确保医疗过程合乎规范,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五、医疗质量评估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评估是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评估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水平,了解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发现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六、突发事件处理医疗机构在日常运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医疗事故、突发传染病爆发等。
在监督检查中,要重点检查医疗机构的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要点涉及医疗机构的资质许可、设施设备、医务人员资质、医疗过程管理、医疗质量评估、突发事件处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细致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才能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疗机构校验现场审查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
医疗机构现场检查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门诊部、诊所、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未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
总分:
注:1、各项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2、得分≥110分的医疗机构为合格单位;3、<110分的医疗机构为限期整改单位。
1、开展静脉用药的医疗机构至少应备有以下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盐酸肾上腺素()、可拉明()、洛贝林()、西地兰()、非那根()、氨茶碱()、阿托品()、止血敏()、地塞米松()、 10%葡萄糖酸钙()、10%葡萄糖注射液()、 50%葡萄糖注射液()、2%碘酊和70%乙醇等。
2、设备(1)基本设备: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
口腔诊所: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空气净化设备()、高压灭菌设备(三次预真空)()、
(2)急救设备: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被查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现场检查人员(签字):年月日现场检查时间:年月日。
医疗质量监测标准
医疗质量监测标准导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医疗质量监测的标准,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高质量。
医疗质量监测是对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监测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医院、诊所、药店等。
监测范围涵盖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过程、医疗设备、药品使用及其他与医疗质量相关的方面。
监测内容1. 医疗机构管理1.1 确保医疗机构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必要的执业许可证明。
1.2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等。
1.3 制定和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
2. 医疗过程2.1 确保医疗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并科学合理。
2.2 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规范执行。
2.3 加强对医疗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确保患者安全。
3. 医疗设备3.1 确保医疗设备具备合法注册证明,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2 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保证医疗质量。
4. 药品使用4.1 确保药品的采购、配送、贮存和使用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4.2 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监管,预防药品的变质、过期和污染等情况。
4.3 加强对药品的合理使用和药物治疗的监测,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5. 其他相关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监测和评估其他与医疗质量相关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控制、医疗纠纷处理、医患沟通等。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包括定期抽样检查、现场评估、随机调查等。
同时,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医疗质量。
结论医疗质量监测标准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标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过程、医疗设备和药品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本标准的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依法执业管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
(临床用血管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病历、处方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特殊药品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母婴保健技术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性病诊疗)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医疗美容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传染病管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病理科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基本标准
(临床实验室管理)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