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通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整合共享各种资源,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

蔬菜是我市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发展城市带必须处理好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科学认识城市带与区域农业发展的关系,立足于推进区域农业的转型,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型、技术型、商品性农业。

依据城市带资源特点、产业优势,特编制本方案,促进城市带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规划背景城市带区域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2.37万,农业人口184.9万,已初具城市群的雏形,并成为农业、经济和发展的战略高地,也代表和掌控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

近年来,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城市带蔬菜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高,蔬菜产业的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

城市带瓜菜总面积达到117.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3.2万亩,露地蔬菜76.9万亩,其中脱水蔬菜11.1万亩,蔬菜制种7.4万亩,叶菜出口1.1万亩,地膜西甜瓜5.2万亩。

设施蔬菜、脱水菜、制种、西甜瓜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外向型生产格局初步形成,脱水蔬菜通过加工全部出口外销,露地叶菜出口初具规模并形成带动效应,蔬菜出口、外销面积逐年扩大。

蔬菜流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二、有利条件(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市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其冬季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日光温室生产,特别适宜于反季节生产南方及香港市场需求的绿色蔬菜。

土地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配套,环境污染较轻,交通便利,为我市蔬菜产业外向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育特色、规模发展的思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在稳定露地生产的同时,设施农业规模迅速扩大。

定西生态产业发展趋势

定西生态产业发展趋势

定西生态产业发展趋势定西生态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生态产业是指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绿色技术和工艺为支撑,以绿色消费为导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一类产业。

定西市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发展生态产业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探讨定西生态产业发展的趋势,以期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定西生态产业的现状分析1. 生态资源丰富:定西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适宜开展各类生态产业。

2.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较于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城市,定西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对生态产业的需求相对较大。

3.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由于定西市极度依赖生态资源,当地居民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生态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

4. 生态产业基础薄弱:当前,定西市的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资源整合能力有限,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行业标准和规范亟待完善。

三、定西生态产业发展的趋势1. 以农业为核心的生态产业发展农业是定西市的支柱产业,也是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定西市将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水利设施水平,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通过推动绿色种植、有机农业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推动农业在生态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2. 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定西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未来将依托这一优势,推动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定西将加大林业绿化造林力度,提高林木种植和保护水平;另一方面,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木产品利用率的提高,如木材加工、中药材种植等,以及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发展。

3. 微生物、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定西市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微生物、生物医药等方向。

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推动农业、农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饲料产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对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效、集约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 民收入。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当地设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 展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设 施农业的研究,可以为类似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 参考。
02 定西市安定区设 施农业现状分析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设施农业面积
定西市安定区的设施农业面积逐 年增长,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为 当地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设施类型
主要以蔬菜、水果等高效作物为主 ,如番茄、黄瓜、辣椒、西瓜等, 通过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提高产量和 品质。
设施技术
部分地区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温室、 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
份额。
加强设施农业人才培养,引 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技术 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设施农 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发 展的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现状分析 • 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 定西市安定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气候适宜,农业发达。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设施农业逐渐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设施农业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 业等理念,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通过集中、集约的方式,设施农业可以实现土地、劳动、资本 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定西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

定西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

定西市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和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提升行动,构建绿色、协调、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全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中医药、马铃薯、草畜、果蔬、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盐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以智能改造为主攻方向,加强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改造,强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单打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特色知名品牌。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发展壮大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能源装备、绿色环保及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材料产业化研发生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通渭风电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甘肃中东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甘肃休闲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生态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增量提质为目标,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生态产业潜力不断释放,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生态产业发展突破行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挖掘绿色红利,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

加强生态产业项目储备和动态调整,构建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健全完善工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招引培育力度,接续推行重点工业企业扶持措施,推动工业总量做大、后劲增强。

着力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业态布局,依托工业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中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工业传统企业;引进先进制造业、中药材大健康、清洁生产、新材料生产、数据信息等新动能企业。

基于SWOT的定西市内官营蔬菜产业发展及对策

基于SWOT的定西市内官营蔬菜产业发展及对策

160 《商场现代化》2012 年 11 月(上旬刊)总第 700 期
产业经济
4.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激烈。定西市内官营镇虽然已有初步规模,但 是受客观因素制约发展规模并不能大幅度提高。甘肃省兰州市 等地的高原夏菜发展规模、产业化程度、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市 场竞争力优势明显。从省外分析,南方省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优越,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更高。相比而言,定西市蔬菜产业 发展较为落后。从省内外综合分析,其它地区蔬菜产业发展水 平更高,蔬菜产业市场竞争激烈。 (2)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蔬菜市场受供需等因素价格波动 频繁,影响到农户的种植决策,更影响到农户能否获利。而农民 收入的高低影响其种植积极性,如果机会成本较大,劳动力会 转移到其他行业,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构成威胁。 三、促进定西市内官营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1.提高农民种植收益,提高投入产出比。一方面,降低种植 成本。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费用。通过政府补贴,降 低蔬菜种植籽种费用、农药费用、化肥费用等直接生产费用。另 一方面,提高种植收益。通过引进新品种、改善种植技术等方面 提高产量,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蔬菜种植收益。 2.开拓市场流通体系。一方面,强化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 销售、信息传递等功能。另一方面,政府、企业、蔬菜协会和农户 积极协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协会沟通、农户配合”的 方式,发展订单农业,确保蔬菜销售渠道畅通。 3.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以家庭 为单位的分散性,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而我国 的国情又决定着政府必须关注农业、保护农业。商业性质的农 业保险不能适应国情,这要求我国的农业保险必须是政策性的。 蔬菜种植生产面临较严重的自然风险,因此,应建立相应的政策 性农业保险制度,将蔬菜种植纳入保险范围内,降低蔬菜种植经 营风险,增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促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4.政府积极引导扶持蔬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利 用各种途径和渠道,有效引导农户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蔬 菜种植结构、种植规模,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强化政府 服务功能,引导蔬菜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关 政策继续扶持蔬菜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华,张国栋.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甘肃省定西 市安定区内官营镇蔬菜产业的发展与启示[J].甘肃农业,2006(12) [2]苟广斌.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纪实 [N]. 定西日报,2009-12-3 [3]文智.立足区位转型跨越,构筑特色富民强镇—内官营 镇经济社会发展调查[J].发展,2012(05) [4]王宝福,李红霞,马丽荣.甘肃省蔬菜产业化发展分析与 对策研究[J].长江蔬菜,2009(07) [5]杜延军,叶勇.农业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解决途径[J].甘 肃农业,2006(1) [6]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研究[J].山东农业大 学,2009 [7] 穆 �

“安定经验”对定西发展蔬菜产业的启示

“安定经验”对定西发展蔬菜产业的启示

农业经济 甘 G A N 肃 农 业
S U A GR I C UI TU RE
向早 、 中、 晚合理搭配或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转变。 设施生产中 , 日光温室主推黄瓜等一年一大茬种植模式 ;塑料大棚 主要推
菜产 业提 出了相应 的对 策和 建议 。 关键 词 : 蔬 菜产业 ; 工作成 效 ; 发展 思路
中 图分 类 号 : ¥ 5 3 2 文献 识 别 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0 1 9 ( 2 O 1 7 ) 0 6 — 0 0 1 5 — 0 3
近年来 , 定西市安定 区大力发 展蔬菜产业 , 以甘蓝 、 芹菜 和旱地辣椒为主的高原夏菜生产面积稳步增长 ,以连栋大棚 蔬菜制种 、温室草莓休闲采摘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不 断取得 新进展 , 全区蔬菜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 良好态势 , 形成 了一套产业后发区域实现跨越发展的“ 安定经验 ” 。笔者通过 对安定 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 了实地走访和专题调研 , 通 过总结分析安定区的做法经验 ,希望对定西蔬菜产业发展起 到借鉴推广作用。
年 全 区蔬 菜 平均 亩 产量 5 . 8 t , 比2 0 1 1 年增 加 4 7 3 k g , 增 结和鲁家 沟。 至2 0 2 0年, 蔬菜面积 5万亩以上的乡镇 有1 个, 为内官。 蔬菜面积 2 万亩以上的乡镇有 1 个, 为香泉。
蔬菜面积 1万亩以上 的乡镇有 4个 , 分别是凤翔 、 符家川 I、 团

要: 近年 来安 定 区蔬 菜种植 面积 稳 步增 长 , 贮藏 运输销 售逐 渐做 大 , 产 业发展 不 断迈 上新 台阶 , 文章 通过
实地 走 访 调 查 , 总 结 出安 定 区发 展 蔬 菜 产 业 一 些 好 的 经 验 和 做 法 , 并对 定 西全 市如何 借 鉴推 广 , 发展 壮 大蔬

定西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潜力及思路

定西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潜力及思路

定西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潜力及思路作者:杨春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年第01期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市总面积203万公顷,总耕地面积51.3万公顷,常住人口2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3万人,占85.8%。

“十一五“期间,定西市蔬菜产业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2.1万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3万公顷,年均增加0.04万公顷,增长9.5%,总产量由104万吨增加到115万吨,增长10.6%,是全市作物种植中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

优势及潜力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蔬菜种植种类繁多定西市海拔1420~3941 m,年平均气温5.7—77℃,极端最高温度34℃,极端最低温度-27℃,≥0℃的积温2582.6~32574℃,≥10℃的活动积温1729 2~2616 7℃,无霜期109~162天,年降水量400—600mm,日照时数2500h以上,是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与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下延区交汇地带。

全市大致可分为中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安定、通渭、陇西、临洮和渭源北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高寒阴湿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区,包括漳县、岷县和渭源南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

南部高寒阴湿区和中北部高海拔区,气候冷凉,是高原夏菜和夏季食用菌生产的最佳区域。

中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河谷川水区,海拔低,光照强,热量足,是间作套种、复种和反季节蔬菜生产的适宜场所。

全市除粮莱兼用的马铃薯、大豆、蚕豆外,常规蔬菜栽培共有8大类30多个品种,栽培较普遍的甘蓝、大白菜、芹菜、辣椒、番茄、黄瓜等就有20多种。

分布较广的山野菜有苦莱、蕨莱、香椿、树花等10多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定西市蔬菜产业经历了“起步、提高、规模化发展”的全过程。

1988年以前,是定西蔬菜生产起步阶段,生产方式主要为露地栽培,品种单一,技术落后,每年种植面积0.3万公顷左右,年总产量5~7万吨。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6.24•【字号】安政办发〔2019〕85号•【施行日期】2019.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有关部门,省、市驻地有关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6月24日定西市安定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及市政府《关于印发〈定西市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定政办发〔2018〕223号)精神,切实推动全区循环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促进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到2020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基本实现,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3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8%,森林覆盖率达到19.8%,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8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循环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安全的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7.16•【字号】安政办发〔2019〕102号•【施行日期】2019.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省、市驻地有关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7月16日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全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有效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4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30%,制造业创新体系基本完善,掌握一批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争取1个项目进入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建成1个智能工厂/车间,制造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覆盖50%以上重点企业。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力争在重点先进制造产业打造1户产值过3亿元企业,打造1户产值过亿元企业,2-3户产值过2000万元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工业绿色发展体系。

力争到2025年,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大幅提升,服务型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定西市政府办关于在全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

定西市政府办关于在全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

定西市政府办关于在全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20•【字号】定政办发[2012]15号•【施行日期】2012.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省驻定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冬春季节全市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关于建立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发改经贸[2011] 252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的通知》(甘政办发[2011]295号)的有关要求,现就我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因地制宜,落实储备任务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是“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调控市场能力的重要手段。

冬春两季是我市蔬菜生产淡季,也是影响蔬菜运输的突发自然灾害频发期,容易出现供应偏紧、价格上涨情况,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对蔬菜保供稳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储备的品种、规模和期限储备品种:根据我市消费习惯和相关企业储藏能力、财政承受能力,冬春季蔬菜储备的主要品种包括马铃薯、圆白菜、萝卜、胡萝卜等耐贮存、易周转的蔬菜。

储备规模:市级储备2450吨(按每人每天消费蔬菜0.5公斤,全市城市70万人口7天的消费量储备),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县级冬春蔬菜储备。

储备期限:根据全市气候及消费特点,冬春蔬菜储备实施时间定为4个月,即:每年12月初至次年度3月底。

(二)储备方式及储备的动用、调拨、销售1、储备条件。

结合蔬菜分布的特点选择储备地点,优选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储藏设施,可采用简易冷库或地窖等。

承储任务可由多家企业承担,市级储备承储企业原则上不超过10家。

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收稿日期 2021-05-12 作者简介 张文瑛(1963-),男,甘肃人,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 推广专业。
完善,以甘蓝、芹菜、大白菜、松花菜为主栽菜种的高原夏菜 产 业 已 经 形 成[1]。 引 洮 一 期 灌 区 主 要 以 引 洮 水 为 资 源 的 巉 口、团结和鲁家沟等乡镇利用引洮工程供水进行灌溉,该区 域海拔 1 830~1 900 m,依靠周边乡镇蔬菜收购市场、预冷气 调库等设施快速发展以芹菜、松花菜为主栽菜种的高原夏菜 产业。旱作蔬菜区以称钩、青岚山等乡镇的山区和高峰等高 山冷凉区为主,海拔 1 900~2 030 m,利用集雨节水栽培技术 种植蔬菜,主要依托香泉、内官等周边乡镇蔬菜收购市场发 展地膜甘蓝、地膜辣椒、地膜西葫芦等主栽植菜种,由于缺少 灌溉条件,蔬菜单产低于传统灌溉区 10%~20%,但是相比其 他粮食作物,经济收益较高。 1.2 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
全区蔬菜产区土壤相对较为疏松、土层厚度较大、保水 能力较强、保肥水平高、肥力保持中上程度、拥有良好的透气 性。蔬菜作物生产按自然环境与灌溉方式划分为三大区,其 中包括关川河河谷川区、引洮一期灌区和旱作蔬菜区[1]。关 川河河谷川区是主要以内官、香泉、符川和凤翔为主的地下 水机井灌溉区,该区域海拔 1 860~1 900 m,由于多年的蔬菜 产业发展,蔬菜收购市场、预冷气调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
随 着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消 费 者 对 蔬 菜 的 需 求 呈 现 多 样 化,虽然农业部门对菜农做了大量引导工作,但产地品种更 新 与 调 整 依 旧 较 慢 。 如 市 场 需 求 的 松 花 菜 、娃 娃 菜 增 长 幅 度不大,菜农因循守旧、重产量不重质量,习惯种植韭菜、大 白菜、甘蓝、芹菜等蔬菜,菜种过于单一[3]。相同蔬菜产品进 入 收 获 旺 盛 期 就 会 出 现 区 域 性 供 过 于 求 ,引 起 蔬 菜 价 格 的 下跌。 2.2 科技投入不够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蔬菜,栽培管理.doc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蔬菜,栽培管理.doc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素有“中国薯都”核心区之称、“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美誉,是国家质监总局命名的“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近年来,安定区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坚持“生态、优质、健康”的发展理念,稳定种植面积,扩大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技术,改造扩建贮藏设施,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培育市场体系,着力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率先实行了马铃薯保险并被纳入国家政策性补贴范围,率先为马铃薯产业发展量身定做了“金薯宝”信贷产品,率先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实施。

“定西马铃薯”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种植技术轮作倒茬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及三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

选择麦类、豆类、玉米等茬口,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预防土传病虫害。

同时选择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旱山地种植。

深耕整地选用拖拉机配套的旱田铧式犁、全方位深松机或铲式深松机等作业机具。

要求深耕20cm,深松35cm以上,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平均三年深松一次。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耕,以便立土晒垡,积温熟化,接纳雨水,秋后浅耕耙耱保墒,冬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份,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松下暄,耕层绵软,土块细碎,对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结合耙耱整地,一般亩用50%辛硫磷,加水4~5kg,拌入20~25kg细干土(沙)中制成毒土(沙),或用3%乐斯本颗粒剂4~5kg,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

配方施肥坚持重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突出推广商品有机肥,不断减少化肥投入品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定西市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局定西市安定区园艺站目录前言 (2)一、发展基础与条件 (4)(一)自然条件 (4)(二)社会经济条件 (6)(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7)(四)发展潜力与有利条件 (10)(五)存在问题 (12)二、发展前景分析 (12)(一)市场供求分析 (13)(二)竞争力分析 (15)三、总体要求 (17)(一)总体思路.....................................................................................(二)基本原则 (17)(三)发展目标 (17)四、区域布局及重点乡镇 (20)(一)优势区域生产布局 (20)(二)重点乡镇 (21)五、建设重点与重点项目 (22)(一)扩大基地规模,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22)(二)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24)(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24)(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27)(五)市场及信息体系建设 (29)(六)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30)(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2)(八)品牌建设 (33)六、规划投资与预期效益 (34)(一)规划投资 (34)(二)预期效益 (34)七、保障措施 (36)前言蔬菜是城乡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蔬菜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均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蔬菜的需求呈品种多样化、品质高档化和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

针对新时期蔬菜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和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全区辖12镇7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1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人力资源丰富。

定西市安定区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为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农业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在中央、省、市的关怀扶持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业发展能力,加快推广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通过推广应用旱作高效农业、高产创建、标准化栽培技术,粮食生产模式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全区粮食总产量由2011年的27.79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43.98万吨,全区粮食连续七年丰收、总产稳定在25万吨以上。

农业增加值由7.6亿元增长到12.4亿元,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00.7元增长到610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粮食总产量、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均超过了“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三项的目标任务分别为7.6%、5%、13.5%)。

2011年我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农场)”称号,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201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2014年再次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马铃薯产业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构想,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要求,全面提升品牌,拓展市场,促进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视角下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区域经济视角下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区域经济视角下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张瑾瑜【摘要】发展蔬菜产业,对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稳定物价、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近年来,安定区蔬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发展安定区蔬菜产业的思路和对策.【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区域经济;安定区;蔬菜产业;对策【作者】张瑾瑜【作者单位】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党校,甘肃定西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2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工程,也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安定区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抢抓国家和省上扶持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引洮一期工程通水的有利机遇,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定势,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坚持大户带动和群众自愿参与相结合的办法,给予种植户大力扶持、服务和引导,全区蔬菜产业呈现出布局相对合理、规模迅速扩大、模式不断改进、品牌初步形成、销售日臻完善、收入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势头。

总体来说,安定区的蔬菜以高原夏菜为主,精细菜较少,高档绿色蔬菜正在尝试和探索,基本处于粗放型、规模扩张型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技术服务力量薄弱蔬菜技术推广中存在服务人才短缺、种植手段滞后、菜农素质偏低等问题。

区园艺站人员编制少,只有十几名技术人员,难以及时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全区所有菜农进行指导和服务;各乡镇站所学过园艺专业的技术干部相当少,科技推广应用进村入户难,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

蔬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方式研究的集成性、系统性不强,农艺与农机之间、种植环节之间、机具研发单位之间配套不够紧密,蔬菜生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

定西市安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定西市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十一五”是全区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

《纲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着眼于全区的长远发展,提出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产业导向及主要措施。

一、基础和环境(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以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狠抓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地方工业,全力构建区域经济中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末,全区生产总值16.36亿元,年均增长12.7%,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三次产业比趋向合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财政收入1.02亿元,年均增长4.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9元,年均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1683元,年均增长6%。

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2.6%。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十五”预期目标。

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新造林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2%。

顺利实现了梯田化区(县)的目标。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9%。

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探索和创立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

3、产业开发成效显著。

马铃薯、畜草和劳务等优势产业迅速壮大。

“十五”末,全区马铃薯和畜草两大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亿元和1.95亿元,劳务总收入2.8亿元。

粮食总产量18.8万吨,创历史新高。

4、项目建设有所加强。

争取、引进和筹集建设资金16亿多元,建成各类项目180多项。

新修、改建县乡公路169公里,乡村道路872公里。

建成了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专业市场及住宅小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定西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概况及工程规模确定进出水水质确定(整理)

定西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概况及工程规模确定进出水水质确定(整理)

定西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简况A、规划总体简介一、规划期限与范围(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规划基期为2009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两个阶段实施。

其中: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甘肃定西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的规划范围涵盖“一区四园”,包括马铃薯产业园、循环经济园、现代物流园和安定工业园,规划总面积约32.60km2。

其中:1.马铃薯产业园包括三片区:①精深加工片:北至巉口十路、南到北八路、东以交通路——定郭公路为界、西至山麓,规划用地面积约471.42ha;②种薯繁育片:东、南至南环路和西南四路,西接西环路、北连滨水北路,规划用地面积约375.92ha;③物流片:北至原南川经济开发区,南至B-6#、B-3#路,西至B-5#路,东至交通路(A-1#路),规划用地面积110.47ha。

规划三片区总面积约9.58 km2。

2.循环经济园东至交通路,南至城北九路,西至西环路、关川河,北至北八路,总面积约11.86 km2。

3.现代物流园物流园区现有310国道贯穿南北,陇海线在景家店南端从东西向横穿园区,正在建设的天定高速公路从园区东侧贯穿。

北至货运站北端,南至A-9#路,西至B-12#路,东至A-4#路、B-2#,总面积约5.26km2。

4.安定工业园包括两片区:①南川片:紧邻城区,北至C-1#路,南至C-5#路,西至C-6#路,东至交通路(A-1#路),占地面积0.97 km2,其中包括0.667km2的原南川经济开发区;②巉北片:位于巉口镇以北,北到巉北十路,南至高速路,东到定郭路,西至北工五路、巉北西路,占地面积4.93 km2。

规划两片区总面积约5.9km2。

二、开发区性质及各园区定位(一)开发区性质立足甘肃,放眼全国,依据定西市产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定西经济开发区的性质综合确定为:以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为核心,中医药、现代物流、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等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西市安定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局定西市安定区园艺站目录前言 (2)一、发展基础与条件 (4)(一)自然条件 (4)(二)社会经济条件 (6)(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7)(四)发展潜力与有利条件 (10)(五)存在问题 (12)二、发展前景分析 (12)(一)市场供求分析 (13)(二)竞争力分析 (15)三、总体要求 (17)(一)总体思路.....................................................................................(二)基本原则 (17)(三)发展目标 (17)四、区域布局及重点乡镇 (20)(一)优势区域生产布局 (20)(二)重点乡镇 (21)五、建设重点与重点项目 (22)(一)扩大基地规模,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22)(二)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24)(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24)(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27)(五)市场及信息体系建设 (29)(六)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30)(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2)(八)品牌建设 (33)六、规划投资与预期效益 (34)(一)规划投资 (34)(二)预期效益 (34)七、保障措施 (36)前言蔬菜是城乡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蔬菜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均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蔬菜的需求呈品种多样化、品质高档化和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

针对新时期蔬菜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和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全区辖12镇7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1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人力资源丰富。

目前城市人均蔬菜占有量284.7公斤,农村人均蔬菜占有量192.8公斤,均低于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水平(目前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为370公斤)。

耕地总面积179万亩,农民人均耕地4.6亩,耕地资源丰富。

全区主要地貌特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大多在1700-2580米之间,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和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380毫米,年平均温度6.3℃,无霜期100-140天,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发展高原夏菜。

安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

马铃薯负誉盛名,具有中国薯都之称,已形成马铃薯、畜牧业等农业支柱产业。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结合《定西市安定区社会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对全区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及蔬菜产业现状深入分析、认真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做大、做强,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富民强市支柱产业的要求,安定区农业局和园艺站,编制完成了《定西市安定区蔬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期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与条件(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安定区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定西市北部,为定西市政府所在地。

东面和东北面与会宁县接壤,西北与榆中县毗邻,南面与陇西和渭源两县相连,东南和西南分别与通渭和临洮交界,介于东经104°12′-105°01′、北纬35°17′-36°02′之间。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是兰州市的东大门,区位优势突出。

2、地质和地貌特征安定区地势总体上呈自南向北倾斜。

在地貌单元上,属黄土高原,地处黄土高原西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地形为主,为中山、中高山山地。

全区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3、水资源概况安定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分属祖厉河流域和渭河流域,其中祖厉河流域占总流域面积的99.5%。

主要河流有祖厉河一级支流关川河、西巩河及其二级支流东河、西河和称钩河,以及渭河一级支流秦祁河。

关川河为境内最大河流,主流全长180公里,主要支流为东河、西河和称钩河。

东河位于安定区东南部,发源于华家岭西北山麓,由东南向西北流经宁远、杏园、李家堡、团结、凤翔等乡镇,在市区与西河汇合流入关川河。

西河位于安定区西南部,发源于内官南山及胡麻岭东北山麓,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符川、高峰、内官、香泉、凤翔等乡镇,在市区与东河汇集流入关川河。

称钩河位于西部,由西向东流经称钩,在谗口汇入关川河。

西巩河位于东部,由西向东流经青岚、石泉、葛家岔、新集、西巩等乡镇,在西巩镇汇合出境,至会宁的鸡儿嘴汇入祖厉河。

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4.2亿立方米,年总径流量6595万立方米,自产径流量6148万立方米。

全区自产水资源总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3.3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4.2%,其中地表水3.0亿立方米,占地表水总量的90.9%,地下水0.3亿立方米,占地下水量的9.1%。

水资源总量贫乏,区域时空分布不均,全区每公顷平均占有水资源量2085立方米,为全省的1/4,为全国的1/1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和农作物需求错位。

水资源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而耕地资源分布特征是北多南少,南部每公顷耕地占有水资源量6810立方米,北部每公顷耕地占有水资源量570立方米。

4、气候条件安定区具有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凉、热量分布差异大、降水少变率大、光热水匹配基本合理等特点,年降水量380毫米,年平均温度6.3℃,无霜期140天。

全区年降水量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垂直变化山区多于河谷平原,降水量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平均纬向递减率125毫米;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为多雨区年际变化小,干旱少雨区年际变化大。

南部边界地带的年降水量一般都在500毫米以上,而北部边界地带的年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东部降水量更低。

5、耕地资源全区总耕地面积17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2.27万亩,保灌面积9.7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6亩。

耕地的地域分布呈北多南少的状态。

全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垆土,占土地总面积的34.96%,其次是黄绵土,占土地总面积的26.3%,黑土、黑垆土也占有较大比重。

河谷川区和浅山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较肥沃,是全区主要农业生产区,也是蔬菜主要种植分布区。

(二)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及农民纯收入情况安定区辖19乡镇2街道办事处,302个村,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2万人。

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620.8元,比上年增加577.6元,增长12.5%。

2、交通通讯情况安定区交通畅达,内外联系便利。

陇海铁路和310、312国道穿境而过,宝兰铁路复线和兰定、平定、天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安定的交通更加便捷,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泛使用,与外界通讯便捷。

3、种植结构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2014年,全区粮食作物164.1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2.2万吨,较上年增加3万吨,夏粮面积17.37万亩,秋粮面积146.79万亩,夏秋比为9.5:90.5。

全区基本形成了高寒区以马铃薯为主,川水区以蔬菜、各种间作套带模式和设施农业为主,干旱区以马铃薯、全膜玉米、各种特色小杂粮为主的区域化种植格局,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合理。

全区马铃薯100.2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4万亩。

4、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1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1.12亿元,增长9.2%;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7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5%;全区财政支出完成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从结构指标看,安定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该区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快,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三产业比由上年的24:25:51调整为21:28:51,二产占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5、蔬菜产业政府服务机构情况安定区设有隶属于农业局的园艺站,为专门从事园艺技术推广工作,负责全区蔬菜生产的技术推广工作,组织机构健全。

园艺站有专业技术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8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8人。

(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区以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计划和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契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模开发”的原则,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呈现出区域内整村连片种植、规模推进的态势。

高原夏菜已经成为安定享誉甘肃的一张重要名片。

2011年,安定区被省农牧厅命名为全省“蔬菜大县”。

1.科学合理布局,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

区上按照“高原夏菜与反季节蔬菜相结合、精细化蔬菜与速生叶菜互补、早中晚搭配,一年二至三茬”的种植模式,建成了以市郊芹菜、西南部甘蓝和辣椒为主的三大区域化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有力地辐射带动了以旱地辣椒和西葫芦为主的蔬菜产业在浅山区的兴起,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

2014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4万亩,总产量达74万吨,总产值达7.5亿元。

设施蔬菜1.5万亩,产量8.6万吨,产值1.4亿元。

2.强化科技支撑,推广试验新品种新技术。

组建成立了蔬菜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课题组,负责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示范推广,每年引进甘蓝、芹菜和辣椒等新品种20余个,推广新技术3-5项。

目前,全区常年种植品类达到20多种、种植品种达到50多个,特别是以中甘21号为代表的早熟甘蓝、加州王为代表的芹菜和陇椒系列为代表的旱地辣椒,在规模效应上日趋凸现,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

依托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推广项目,筛选出150户蔬菜种植户为科技示范户,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粘虫板杀虫技术,减少农药和有机化肥施用量,带动3000多户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极大地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3.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品牌营销服务功能。

依托甘肃田禾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建成全区高原夏菜信息平台,并投入运行,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品牌营销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全区高原夏菜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填补了区级蔬菜协会的空白。

现有的12家蔬菜生产、经销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年促销量达到10万吨以上。

在省外开辟销售窗口33个,年销售量达到45万吨,扭转了外地客商独家垄断当地蔬菜经销市场的被动局面。

现有蔬菜产地市场14个,恒温贮藏库414间,年周转量达到60万吨。

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已成功注册“绿锐”“内官”蔬菜产品两大商标,获绿色A级蔬菜认证1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