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划重点策略 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人与动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人与动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f9ed8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6.png)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动物世界中生动感人的情节;2.感悟动物 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3.激发敬畏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4. 增 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动画(伴随音乐)模拟斑羚遇到困境。 5.面对困境,斑羚们有哪些表现 活动三: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1、斑羚们是怎么“飞渡”的? (1)朗读第 9 段,其他同学看书本,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伴随 音乐)读完后师生评点。 (2)这段文字什么感动了你? (3)令人感动的“斑羚精神”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请用“— ———”
1. 《猫》《斑羚飞渡》《马》三篇文章大意是什么?
专 题 问 题 设 2. 《猫》《斑羚飞渡》《马》中有哪些生动感人的情节?
计
2.分析文章深情,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是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
撑环境:普通教室;其他:课本、练习本、作文本、笔等。
学习成果评价
1.各组品读文章重点语句的效果评价;
2.学生阅读收获记录评价。
3. 学生勾画的词句和质疑的内容。
4.学生写的阅读感受记录。
评价要点 学习态度评价
1.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效率较高。
评价指标:
1.文中勾画的数量和恰当程度;
2.学生写的文章体现文章的写作特点。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
初中英语《WeekendActivities》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WeekendActivities》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102332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3.png)
Weekend Activities适用年七年级下册级所需时共用4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以谈论周末为话题,以紧扣话题的对话、短语篇为载体,在具体语境中呈现了What ,Who , 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回答,谈论周末做了什么及周末过得怎么样,通过模仿对话,自编对话,阅读,学生将掌握如何谈论周末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动。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1.语言技能方面:通过听录音,运用抓关键词的听力学习策略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观看PPT呈现的图片及题目预测文章大意,将周末具体的时间点融于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相关回答中,并运用所学与同伴就周末活动的话题进行口头交流;能运用所学写一篇介绍自己及家人的周末活动。
2.语言知识方面:掌握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话题功能句;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Grammar Focus中的句型及介绍自己周末活动的相关句子。
3.学习策略:通过听录音,运用抓关键词的听力学习策略获取有效信息;运用scanning等阅读学习策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家人的周末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一般过去时与一般现在时的不同之处;利用PPT,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归纳和运用。
依据语言学习“感知、体会、理解、运用"的认知规律,将本单元的学习划分为两个专题。
专题一:如何用英语谈论周末所从事的活动?专题二:如何运用所学来介绍家人的周末活动。
两者是递进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最终达成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学会用英语做事情。
本单元主要采用情境中学习、问题中思考、听读中输入、说写中输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的预期学习成果:1.听力任务完成后,学生能正确理解主要功能句的意义,模仿录音进行分角色朗读,背诵,并仿编对话。
2.根据2b阅读语篇任务所构建的篇章结构,利用PPT,在老师引领下,学生能对2b文段进行复述。
图画绩效重点提纲思维导图脑图
![图画绩效重点提纲思维导图脑图](https://img.taocdn.com/s3/m/663f1be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f.png)
过程管理体系
工作原理总图
工作管理
工作地图
业务工作地图 制度地图 审批地图
工作过程管理
工作周报 月/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基础原始数据
数据报表管理
数据结构
常规管理报表
专项分析报表
关键任务
绩效责任书
常规工作
行为准则
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理
绩效考核
绩效辅导 绩效奖金
绩效考核的思考
绩效考核到底考核的是谁 绝对性与相对性
3 创新人才艺术化
资金管理
资金的两种属性:投资、经营
管理趋势
专业 集约
信息的两个维度:横向、纵向
信息管理
管理趋势
1 数据电子化 2 数据挖掘与应用
1 市场调研报告,外部数据源
三种主要的信息载体
2 ERP、CRM、SCM、OA等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3 各种档案、文件、票据等纸质文档
人个绩效管理概要 第四章、职责管理 第五章、能力管理
商业模式
C 竞争分析:SWOT、波士顿矩阵
针对公司选中的目标细分市场,要结合公司能力特点设计相对应的商业模式
使命
战略基石
价值观
方向
愿景
战略规划
战略体系构成
战略核心
战略目标 实现策略
目标
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均衡性、挑战性、明确性
战略行动
经营计划 资源配置
计划
组织管理的基本目标:保障围绕客户的质量、进度、成本目标实现
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但思维不能碎片化
学习需求
高标准 严要求
企业学习效能低主要原因:
学习对象
学习方式
人才培养
学习地图
灯光 一等奖创新教案+思维导图
![灯光 一等奖创新教案+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35bb4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f.png)
灯光一等奖创新教案+思维导图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思维导图8.灯光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音,自主交流,在语境中理解生词意思。
2.通过欧读、浏览、跳读等方法,快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3.讨论文中三处灯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的联系。
4.聚焦“一星火光”的场面,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讨论文中三处灯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的联系,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音频资料等。
预习要求初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夜晚的生活是从灯光开始的,假如没有灯光,会怎样?今天我们学习略读课文《灯光》。
(板书:8.灯光)过渡:漆黑的夜晚,灯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在著名战地记者王愿坚的眼中,灯光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二、默读课文,寻找“灯光”1.围绕导读要求,自主阅读。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三处灯光的句子,画下来。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看看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画出相关句段,讨论、交流、批注。
2.汇报交流。
读书三处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第1自然段)(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4自然段)(3)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第9自然段)三、浏览课文,理解“灯光”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三处灯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写下来。
2.汇报交流。
(1)第一处灯光,是作者晚上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时看到的。
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谈谈感受。
初中语文《流淌在笔尖的生命——多维度展现动物世界》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流淌在笔尖的生命——多维度展现动物世界》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3bcf517763231126edb1197.png)
流淌在笔尖的生命——多维度展现动物世界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9课时(课内7课时,课外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主题单元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现代文选文设计。
本单元几篇文章都是写动物的佳作,内容、题材、文体等丰富多彩。
阅读学习这些文章,不仅在于学习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但是如果学习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它的“语文意蕴”是不足的,纵观本单元文章的学习,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多维度展现动物世界的手法,在文体及其笔法、风格的辨析和贯通中达成深层次的领略和体悟,把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以及对人与动物、自然关系的思考融合、附着、渗透在这一读写训练的过程中,从中得以深化和升华。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把本主题单元教学的重点设定为“学习多维度叙写动物世界”这一能力训练点上。
围绕这一重点,拟设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进作家笔下的动物世界——基础梯度选文总揽。
这一专题是学生前置预习基础上的单元整体学习展示课。
主要活动板块有三:字词撷英、内容概要、感点评说。
以后两者为重点,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元,初步辨析不同文体笔法对展现动物世界的不同取向和作用。
专题二:区分不同文笔的动物世界——递进梯度例文探路。
这一单元选文对动物世界的叙写,主要体现为两大层面,一是凸显作者主观情思的叙事性文体,以《珍珠鸟》为典范,二是带有一定文艺色彩的说明性文体,出自法布尔《昆虫记》的《绿色蝈蝈》堪为典范。
虽然主题单元关涉“动物世界”,但是作为记叙文写动物和作为说明文写动物是有区别的,作为六年级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必须对此有所辨析,在文体的辨析和沟通中体悟不同笔法对表现动物世界的不同取向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成长为主题》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成长为主题》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7df6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e.png)
成长为主题的单元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7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设计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下鸭》、《诗两首》、《伤仲永》等五篇文章。
其中有记录作者的足迹,有展示他们的成长历程,这些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
学习本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要用心揣摩理解精彩的句子,并注意文章的表达技巧。
根据以上的学习重难点,可以将本单元划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进鲁迅童年,感悟名人成长中的童真、童趣。
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走进名人童年,感悟名人成长中的童真、童趣。
专题二探寻成长历程,领悟成长含义。
通过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让学生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含义。
专题三成长还需理想,成才源自勤奋。
通过学习《丑下鸭》、《诗两首》、《伤仲永》这三篇文章,激发学生坚韧勇敢的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并坚信成才源自勤奋。
单元主要采用读写结合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希望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验文中的情感,揣摩文中精彩并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句子,从表达作用欣赏其妙用,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及写作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有理想,勇敢面对挫折,勤奋好学,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本单元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及体裁、修辞等知识的掌握;2、揣摩文中精彩并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句子,从表达作用欣赏其妙用,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3、感知、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欣赏能力和背诵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习抓住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2、了解别人的成长轨迹,促成自己的成长意识,体会作者的感情及思想;3、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品味文章中的感情。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34f3d2ff00bed5b8f31db2.png)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四年级下册语文思维导图-四下语文思维导图
![四年级下册语文思维导图-四下语文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b7ade753b3567ec102d8a5c.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导读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之美。
2、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美的词句。
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词语、片段等资料。
激发阅读、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教学设计学案设计我的创新一、激情导入: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宽广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呀。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一组课文。
二、感知单元主题:1、默读单元导语,感知单元主题。
2、指名朗读导语。
二、生默读圈画导语中的重点句子,概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1、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2、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
1、生通览四篇课文。
明确在这个主题下有那几篇课文。
2、生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并说说自己初读感受。
3、选择自己喜欢课文中的3、 交流: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三、感知单元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中的四篇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2.重点引导读第二课中的二、三自然段,第三课中的五、六自然段,师适时范读精彩段,激发朗读兴趣。
四、明确学习方法:1、 体会本单元课文的特点。
2、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游记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五、师生共同明确单元目标:六、布置学习任务: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写在积累本上。
1、桂林山水、溶洞、天山精彩段落进行激情朗读。
提示学法: 1、 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
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写法。
2、 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
3、 体会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 五、单元目标: 1、掌握29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
背诵文中精彩的语段。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4、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单元训练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a7a4f300b4c2e3f57276369.png)
简介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思维导图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思维导图图片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
同时,思维导图是最能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维导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阅读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feb441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7.png)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盛新环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结合的知识概括学习方式。
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图形、线条以及元素等不同的形式直观化地呈现知识点内容以及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教学形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升。
1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具体的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结合阅读文本内容信息,根据自身的理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
通过实践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归纳能力,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英语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由于中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较低,所以在学生分组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实现知识的迁徙和阅读深度的拓展。
例如,在教学Unit 2 Topic 2 Section C关于保护地球的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语篇阅读学习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文中对地球的危害内容展示出来,构建出具体的框架结构,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2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2.1 有助于呈现完整的阅读文本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相较于小学英语阅读,中学英语在语篇、句式以及内容上都较为复杂,对学生阅读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学生采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才能更好地把握阅读文本的具体意思。
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可以直观呈现阅读文本的中心框架结构,通过图示、线条等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语篇框架结构,有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阅读文本信息,提高阅读学习的质量。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注重阅读翻译和文章背诵的教学,缺乏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教学。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其学习知识重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其学习知识重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f4e69833d4b14e852468c3.png)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和160°E(14)经线(15)纬线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
【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基础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含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e83532e0508763230121211.png)
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 5课时(专题一3课时,专题二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的三篇课文。
本单元以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蜕变为主题。
学习重点是感知文本内容、感悟人生飞跃。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细品他人的变形记。
国事让我们成长,以《最后一课》为例。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细读文章,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思想内涵;学生领会文章思想内涵后,激发爱国热情。
体悟到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及人物的变形。
家事让我们成长,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的理论指导,让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健康成长与自身成熟的有益的启示。
平常事让我们成长,以《猫》为例;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专题二:主宰自己的变形记。
结合学过的三篇文章和学生搜集到的其他关于人生蜕变的文章,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人生,交流讨论比较后的发现和收获,理解国事,家事,平常事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变成为自己人生的宝贵经验,并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感悟力和叙述,写作能力。
专题一与专题二是理解,提高,吸收,应用的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力图实现读和写的结合,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的结合,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本,归纳故事情节。
思维导图作文:3小学作文—动物篇
![思维导图作文:3小学作文—动物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be79fb1711cc7930b7162f.png)
思维导图作文
思维导图帮你整理思路
1.开头 介绍小动物的基本信息 ① 它与我的关系 ② 它的来源生存环境 ③ 它的特点
2.故事 它与我发生的小故事 ① 令你生气 ② 令你开心 ③ 令你惊喜
3.结尾 我对它的想法或感受
思维导图帮你整理思路
自己试试吧...
动物
思维导图作文
根据自己绘制的导图 写出一个20字左右的开头
好 从
神
段 态
, 外 形 , 动 作 入 手 试 试 吧
速练
胖嘟嘟的身子,上面覆盖 了一层淡黄的皮毛;大大的 眼睛是暗灰色的,炯炯有神; 短短的小腿,嫩嫩的小手掌 脚掌软软的,十分可爱!
思维导图作文
好段
---------------------------------------------------------------------------------------------------------------------------------------------------------------------------------------------------------------------------------------------------
• 黑白相间的毛,摸上去柔柔地软软地,非常惹人喜欢。
• 它的体型小巧玲珑。圆滚滚的脑袋上有一双三角形的耳朵;水汪 汪的大眼睛就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它的鼻子很小巧,红色的 小嘴巴旁边还有长长的胡须;它那细细的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 没有声音;尾巴长长的,平时走路时尾巴是卷曲的。当它遇到危 险时,它的尾巴就会立刻竖起来。
------------------------------
描写外形:姥姥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大公鸡 它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它那一身五颜六色 的羽毛,像一道美丽的彩虹;金黄色的腿再加上高翘的大尾巴,让它 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巧搭“阅读策略”之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设计思考
![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巧搭“阅读策略”之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设计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284e39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5.png)
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巧搭“阅读策略”之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设计思考【要素定位】《竹节人》是部编版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个单元是教学策略单元。
单元语文要素清晰地表述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下:1.能通过单元篇章页的研读,结合课前提示、课后习题等版块进行初步自学。
2.通过快速默读,浏览等方式,借助思维导图,师生讨论交流、合作互助等学习方式完成所选的任务。
3.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拓展思维,完善学习成果,能描述这一阅读经历所使用的阅读方法。
4.通过已有的学习,能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调整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竹节人》所在的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而该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重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相应内容使用不同阅读方法。
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编教材,也是第一次接触到阅读策略,需要有一个较好的过渡和衔接,因此,本课在三个环节的教学中,不断渗透“阅读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竹节人》全文共29个自然段,篇幅很长,为了避免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在课堂上疏通文章,我设计了预学单,让学生自我梳理文章的结构,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从学生角度来看,六年级的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较强,合作能力尚可,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并且大部分六年级学生了解并知道多种阅读方法。
因此本课教学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式,在原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充分使用阅读策略,展开高效地学习。
【教学实践】一、观单元划要求,方法导图“指方向”《竹节人》是统编版六上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于“阅读策略”这一概念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在上课开始,我会让学生来说一说,学了六年的语文,你都学会了哪些阅读方法?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到一个全新的单元,让我们先一起看看单元的篇章页。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随机引导谈谈学生说说对“阅读方法”的理解。
初中语文《感受亲情,表达亲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感受亲情,表达亲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e1de21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f.png)
感受亲情,表达亲情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专题一3课时,专题二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计,本单元主题是家庭、亲情,这几篇文章写出了家庭生活的丰富性及亲情的多样性,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本单元分为二个专题:专题一:感受亲情——以《风筝》、《羚羊木雕》、《散步》为例,《风筝》《羚羊木雕》都突出了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风筝》写出了兄弟之间的冲突,《羚羊木雕》写出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但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散步》写出了家人相处的细节,写出了亲情的温馨。
学习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不同的亲情,如学习《羚羊木雕》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学习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学习《风筝》,可以体会一种别样的亲情,本文可以从多角度解读,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写作上的启示。
专题二:表达亲情,即我笔写我心。
研究性学习主要在于表达亲情,结合学过的三篇文章,及学生搜集到的其他关于亲情的文章,学习亲情的表达方式。
结合学生自己家老照片的展示解说及珍藏品的来历,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素材转换成写作素材,进而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字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初中英语《Module6Atriptothezoo》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Module6Atriptothezoo》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1a75dd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e.png)
习目标
2 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此类信息,并能给出自己的建议。 3 能以“关爱动物”为主题进行写作。
1 怎样运用所学一般现在时态谈论与交流跟动物有关的事 专 题 问 情? 题设计 2 你会用第三人称单数谈论动物吗?
3 你能正确运用本单元所学,完成简单的书面表达吗?
信息化资源
所需教 学材料 和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2 语法 巩固已学过的一般现在时态单数第三人称的疑问结构和 相应答语,能够使用这一语法功能项目进行交流。 技能目标:通过听磁带能够初步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并同时找出 文章中所讲到的野生动物的名称;通过阅读课文能够快速找出所需要 的有效的细节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细节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各大 洲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及相关的文化内涵,同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 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其他
多媒体课件 教材、地图、课外阅读文段 教室 生本资源的分享
Activity One: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Present pictur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 2.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3Tell your partner the answers. 学 习 活 4.Discuss in pairs. 动设计 要求:1 听说读写所有生词和短语,语音语调准确无误。
(1)有关动物的名词及它们在句中的正确运用。 (2)掌握一般现在时(主语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以及肯定 和否定形式。 (3)能用恰当地道的英语问答有关动物的问题以及介绍自己的最喜 爱的动物
依据语言学习 的认知规律,将本单元的学习划分为三个专题。专 题一:如何让学生初步接触了野生动物的名称并浅显地谈论野生动物 的某些习性等内容专题二:如何运用一般现在时态第三人称单数的一 般疑问句形式,对专题一进一步的延伸。专题三是综合语言知识的复 习和运用以及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注意小学到初中的方法 的衔接,即教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必须保证全体学生达到衔 接目标;教学是要面向基础的教学,主要教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 力;结合小学的教学,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整合的教学方法;养成 适合初中的有效学习态度与策略。深度分析学生现状,找到足以建立 基础的坚实之地灌注基本内容,形成新的水平面,作为以后教学的基 础找到可能的高度,作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本单元主要采用情景中学习、问题中思考、听读中输入、说写中输出、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的预期学习成果: 1 侧重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快速获取细节信息的阅读能力 2 使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初步了解一部分野生动物的生活特点以及 相关的文化内涵
初中英语《Unit6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Unit6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34dc71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c.png)
专题一: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hy?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 课时 步骤 1:Lead in (6 minutes) 1,Listen to the song “as long as you love me”.
T: This is my favorite song. Do you like music?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Show a piece of music on computer) T: What’s the song , do you know? Ss: Yes, “Yesterday once more”. T: I like it. I like it because I can sing along with.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on the screen) Do you like it? 设计意图:首先,以听一首抒情的歌曲开始这节课,让学生心情放松 而且愉快。借助图片和音乐创设话题,轻松导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步骤 2:The new lesson (8 minutes) 1, T: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Show some piece of music)
9.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0. 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主题单
Hale Waihona Puke What does the CD remind you of? 元问题
设计
Can you write a review of a book, a CD, or a movie?
初中语文《生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生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7aade9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b.png)
活动一:听配乐朗读带感知课文,大屏幕出示问题,边听读,边思考。 1.本文都把生命比作了什么?从几方面来写的?语言上有无明显标 志?这些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划出文中的关键性句子。 3.学生放声地、感情朗读课文。 4.给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然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适时点评。 活动二: 1、请两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大树的生命历程可
适用年 九年级
级
生命
所需时
7 课时(专题一 6 课时,专题二 1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主题单元依据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设计。这个单元 以“生命”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 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它们融进了作者对生命 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描写了生命的伟大,讴歌了生命的奇迹。阅 读这些散文,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语言 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感悟生命——以《谈生命》《那树》《地 下森林断想》为例; 专题二:生命之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专题一:感悟生命——以《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为例。 首先以《谈生命》为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一般进程以及进程中的幸福 和艰难的辩证关系,以《那树》为例文,意在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的 关系的思考和深重感慨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思考。以《地下森 林断想》为例,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观抒发了作者对恶劣环境中
主 题 单 1.生命有哪些表现形式?
元 问 题 2.怎样体验和理解不同情境中的生命?
设计
3.如何恰当地表现出生命力?
4.从生活素材提炼出写作题材的方法有哪些?
专题一:感受生命——以《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
专 题 划 想》为例 (6 课时)
运用思维导图阅读语文课文
![运用思维导图阅读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cb699abb68a98271fefacd.png)
运用思维导图阅读语文课文有高瞻远瞩的有识之士,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教授早已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凭什么要规定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理解”呢?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为什么要事先主观地规定一个理解所要到达的“顶点”呢?对各类文章,尤其是对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本来就是多元的。
我很赞同王教授的观点。
因为我认为阅读不光可以让学生储存、积淀语词,更重要的是它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打基础。
学生需要学会自行从阅读中获取读写知识的方法,并且将生活经验与课本里的知识相结合,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表达方式。
故此,现代阅读教学已从强调记忆背诵,转向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但是,大多语文阅读指导过程常常只是注重帮助学生归纳笔记,指导写阅读批注等,阅读拓展也只注意为学生列出大量的推荐书目,鼓励做读书卡、写读书笔记。
结果,学生们越用心写笔记,越是不能专注于阅读思考,甚至会因不断重复单一的笔记动作而对阅读失去热情,更对应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感到一片迷茫。
因为笔记的样式单调,仅仅使用了大脑的极少部分的功能,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脑思维。
阅读时,学生在书中所作的批注,也会因分布在不同的段落或页面,而且样式单一,造成知识点分散、凌乱,难记忆、难查找,难以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等林林总总的弊端。
为此,我尝试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允许学生多元化的理解以图式呈现,鼓励学生自由运用多种形式的构图呈现自己的阅读理解。
利用思维导图记录的语言文字相对比较少,能吸引学生专注于阅读思考,调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焦点和已有的读写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文学修养等,生发出不同层次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对所阅读内容进行尽量深入的学习,而且总能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教学片段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思维导图使学生阅读得法,一幅思维导图就是一篇阅读材料的缩影。
如学生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课文由3篇短文组成,题目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