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00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探究:根据课本探究,如果其它猜想要求学生回家探究.第二天交出探究报告.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三、阿基米德原理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实验一:每组分发一块大小相等的橡皮泥(当众分发,增加可信度),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利用橡皮泥做一条小船,看哪一组的船装“货物”最多“货物”是规格相同的钉子.分组实验:(由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有的用手捏,有的先用笔杆轧成“饼”,再把四周折起,做成“船”,做完后纷纷放入水中,投放“货物”.“……10、11、12……20……”.在这九个组中,有八个组“装货”在十个以上,有两个组在20枚钉子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兴奋不已,继而每个同学却为自己的“小船”最终“沉没”而惋惜顿足.虽然老师还没有提出做船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装货更多?”)实验二:请同学们拿出自备的空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感受手掌受力变化.(教师示范表演)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前面的两个实验,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猜想与假设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两个实验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正如课前预料,同学们纷纷作出反应)学生:底面积,因为把船底做大,“货物”装的才多;物体密度,有些物体在水中漂浮,有些物体则会沉底;液体密度,因为同一物体在水中可以沉底,在水银中则可以漂浮;浸入液体的深度,因为易拉罐越往下压,越费劲;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因为用粗细不同的易拉罐,压入水中相同的深度,用力大小不同.教师:(把各种猜想结果写在黑板上)我们今天着重研究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是否有关.(并引导学生取得共识)这就是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但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对少量液体而言,误差是比较大的.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体积和质量、重力是—一对应的.为了测量的方便(从结果出发指导实验),我们研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4.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经过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同学可以确定研究方案)用弹簧秤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用老师提供的纸杯把物体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收集起来,用弹簧秤测定其重力.最后寻找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5.收集证据(进行实验)分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一些个性化的作法:有些同学在往溢水杯中放物体的同时,测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些同学是先在自备容器中测定物体全都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再利用溢水杯测定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所受重力;有些同学在测定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时,因为杯子太轻,事先在杯子里装了适量的水,测出其重力,再把物体排开的水收集起来,测其总重,二者之差即是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在实验过程中,一组5人,他们有的提弹簧秤,有的读数,有的记录,同学们对出现的问题时有讨论与争辩.比如有的同学手持弹簧秤的外壳部位;有的同学用弹簧秤提着物体入水中时太快,造成溢出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不等;……通过争论,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实验过程更加合理.)记录数据以下是四级学生的实验数据:第一组:弹簧秤1 2N 1.6N弹簧秤2 0.1N0.5N第二组:弹簧秤1 2N 1.7N弹簧秤2 0.5N0.8N第三组:弹簧秤1 1.4N0.2N弹簧秤2 0.1N 1.2N第四组:弹簧秤1 1.3N0.2N弹簧秤2 0.2N 1.3N6.分析论证分组分析数据在得到测量结果后,同学们自发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各组交流:他们发现两只弹簧秤示数变化量是相同的,其中弹簧秤1示数的减少量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弹簧秤2示数的增加量是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师生共同确认: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浮=G排.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课堂小结与延伸教师:(在得到F浮=G排之后,首尾呼应)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发表意见.(通过例题,对今天所学进行巩固,同时强化交流与合作及评价意识)教师:(投影)例: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要求出它所受浮力大小,还需要给出哪些条件?(此题打破常规,没有采用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未知结果的问题模式,而是已知部分条件和结果,要求同学们给出其他条件)这道题同样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根据所学浮力知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随堂记录在黑板上):1.液体密度;物体体积2.液体密度;物体边长3.液体密度;物体质量;物体密度学生:(教师提议)对各组条件进行评价.(下课之前,教师提议)同学们自己评出第9组为踊跃发言小组(全班45人,共分成9个小组),然后予以鼓励(掌声).教师:对于其他猜想因素,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逐个进行验证,并排除无关因素.教学反思。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学设计

《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学过程教学过程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上述结论也可以说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提问: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乘等于什么?可以求出什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二者怎样怎样的数量关系?探究阿基米德原理(1)设计实验方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②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水杯,空杯等。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物;③将石块体浸没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⑤计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进行实验,分析总结: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相等的实验方案。

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

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师生共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相关公式,进一步推导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式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讨论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前后呼应,体现从物理回归生活的理念。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总结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我们用塑料圆柱再一次做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数学表达式:F浮=G排。

(3)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导出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学以致用:测王冠密度的题目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0.49Kg,浸没在水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4.5N.求:(1)王冠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王冠体积为多大?(3)王冠的密度是多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是17.3x103kg/m3)你说我说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三)课堂检测(四)布置作业。

教科版八年级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的科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10章第3节“浮力的大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使学生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容器、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浮力计算公式。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浮力现象,如船只漂浮、物体在水中沉浮等。

2. 理论讲解:介绍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公式推导过程。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 应用拓展:讨论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和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包括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简洁地描述浮力的概念。

2. 请写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含义。

3. 列举两个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其原因。

4. 请举例说明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浮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可以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研究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浮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两个细节。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2.掌握导致浮力大小变化的因素。

3.理解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2.浮力的应用。

难点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液面深度等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观看一个漂浮的小球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2. 案例分析(约15分钟)分析以下案例,让学生探究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将不同重量和体积的球放入装满水的瓶子中,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3. 实验探究(约40分钟)根据课件说明,向学生介绍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询问学生: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液面深度等因素有什么关系?随后,进行小组实验探究:实验步骤1.取一个瓶子,装满一半水,测量水的高度,记录下来。

2.取一个水果,记录下它的重量和体积。

3.让学生将水果分别放入水中,如有必要调整液面深度。

比较不同水果在水中漂浮的情况。

4. 总结(约10分钟)让学生总结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通过浮力实现的应用。

四、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浮力和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

2.回顾实验过程,并总结实验结果。

3.探究在生活中浮力的其他应用。

五、拓展阅读1.什么是浮力,什么是密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虚物镜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3.浮力的大小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如果有,会产生什么影响?4.在物理学中,有哪些现象受到浮力的影响?浮力又是如何产生的?。

物理八年级下教科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2)教案

物理八年级下教科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2)教案
•那么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浮力不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进行分组探究实验,把上面不同的检验猜想的实验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探究。
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进行探究,得到实验结果。
(3)在探究结束后,总结出以上各个猜想的正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对照课本上的相关部分,看看自己写的和书上的表述哪个更好。
激发成就感。
三、兴趣交流
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物体在气体中也受பைடு நூலகம்浮力。
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因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举出在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学生举例:
轮船受到浮力;
热气球、飞艇受到浮力;
水里的鱼受到浮力。
四、浮力计算
小结一下:
(1)实验室测量浮力的方法可以计算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计算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浮力;
例子:书上的例题“橡皮泥块”。
(1)F浮=F1-F2;
(2)F浮=F下-F上;
(3)F浮=G排;
学生解答。
五、发展空间
1.分析密度计原理:
注意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
学生了解密度计。
2.“排水量”概念的解释。
熟悉生活中常用的术语。
步骤:
•先测出小桶在空气中的重力G1;
•再测量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2;
•将溢水杯的水正好接到刚好要溢出的位置,然后将小桶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处;
•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入水中,同时它排开的水通过溢水口进入小桶,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个时候盛水的小桶的重力G3。
(1)学生动手做实验,记录数据,发现关系;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3节,主要涉及浮力的大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

难点:浮力大小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测量工具(如尺子、电子秤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船只的浮力原理,引入浮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以及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5. 练习: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的大小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浮力的概念。

2. 根据浮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3. 请描述一下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浮力大小的规律。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全部收集。
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类型四 浮力的计算
例4 将边长为2 dm、密度为3×103 kg/m3的立方体浸没在水中, 它的上表面距离水面20 cm。试用两种方法计算出它所受到的浮 力。(g取10 N/kg)
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答案]方法一:利用压力差法求浮力。
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课堂反馈A
1.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而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B.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施加的力 C.在不同液体中浮力方向会不同 D.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 的力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在选择器
材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 些?
F浮
F浮
G排水
G排水 F浮
G排水
显然以上的探究有特殊性,为使探 究比较具有普遍性,请同学们说一说接 下来的探究思路。
二、实验探究: 水对物体的浮力
实验探究:水的浮力
1
2
3
4
水袋完全浸没时:
0N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这袋水受到的浮力
(2)公式表示:_____F__浮____=__G__排____=__ρ__g__V___排__。
[比较] “全部浸入”和“部分浸入”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 排=V 物; 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 排<V 物;
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类型二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F 浮=F 向上-F 向下=ρ 水 gh1S-ρ 水 gh2S=ρ 水 gS(h1-h2)=1.0×103 kg/m3 ×10 N/kg×(0.2 m)2×(0.4 m-0.2 m)=80 N。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题目《科学探究:
浮力的大小》
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德育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经历实验探究和理性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活动)重难点
关键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活动)设计方
法、思路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时间安排创设情境
演示视频(轮船,铁钉,鸡蛋浮沉)
探究过程
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针对学生对影响因素的猜想, 选择性的进行探究(液体的密度、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视频中的情景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探究浮力
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使学生在实验中不盲目猜
想.
通过观看视频提出合理猜想,提高了课堂时效性。

3分钟
5分钟。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出浮力的大小。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会计算浮力的大小。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所示,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口中悠闲地吐着泡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

针对以上信息,请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自主阅读教材P61-6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①为了探究“浮力的在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应选择器材__acde__。

②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择器材__adef__。

③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应选择器材__abde__。

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C )A.比值法B.等效法C.控制变量法D.估算法(二)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自主阅读教材P62-6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方法指导: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

②G排是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V排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V排<V物。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象?越多。

小组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费劲、浮力大、溢出水越来越多。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2.引导学生从物体和液体两方面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小组讨论。

为了不让学生无目的去猜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会说成物体浸没的深度,这一错误生成应给与纠正引导。

引导探究实验方法。

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示:(1)浸在液体里的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2)小铁块和大铁块浸在液体里的体积不同,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3)上述物体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浮力大小有什么变化?回答:控制变量法分组实验:学生选用桌上的仪器探究本小组的猜想。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3.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回答: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让学生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

(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学生讨论:学生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生二:质量等于密度乘体积。

学生三:课件上面结论也可表述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有关。

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1.提示实验注意点:(1)用大石块。

(2)溢水杯要装满直到水从溢水口流出,流出的水倒入水槽。

(3)实验顺序建议。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

(已经想到实验装置)为准确得出实验结果做准备。

2.课件打出实验装置图。

学生观察思考。

使实验顺利进行。

3.巡视学生实验。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把收集数据,通过实验,学生。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器材:
ABC
探究过程: (2)、测量铁块 A 浸没水中的浮力
(3)、测量铁块 A 浸没浓盐水水中的浮力
铁块 A 浸没水中的浮力
铁块 A 浸没浓盐水中的浮力
-2-/5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4)、测量铁块 C 浸没水中的浮力
(4)、测量铜块 B 浸没水中的浮力
9N
12N
【教材分析】
教材从测量浮力出发,研究了浮力大小的特点。重点探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
定量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浸入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认识阿基米德原
理的计算公式,浮力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学生分析】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课标要求分析】
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认识浮力大小与物体浸人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能准确陈述阿基米德原理。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有关现象。
2.能熟练写出浮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能举出一些常见利用浮力的实例。
顿,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顿。
二、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1、阅读教材 P65 并观察图 10-2-4 和右图,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
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所以物体下表面受
到的压强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
2、浮力就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产生的。公
式:F 浮=
,方向:

3、例题:一个正方体边长是 0.1 米,浸没在水中的情况如图,则物体上表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 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 面上,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 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 桌面的压力
2、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_______ 有关 。
3、物体所受浮力跟液体的密度?
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有关 _______
结论:
4、相同体积的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的密度?
铝块
铜块
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的密度_______ 无关。
探究归纳:
需知: G排 或 m排 杯中液满时:m排=m溢
3、公式法: F浮=ρ
液gV排
浸没:V排 = V物 部分浸入:V排 =V浸入< V物
需明确:浸入状态
确定 V排
4、压力差法: F浮=F向上- F向下
• 判断 1、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2、物体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 √ ) × 4、密度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反而小。( ) 5、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的运动状态有关 ( ) × 6、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 )
m排 g = G排 =G杯液- G杯
算2量
① G物 ③ F示 ④ G杯液 ② G杯
测量顺序
测4量
2000多年以前,在古希腊著名的城堡叙拉古,曾经发生了一件 课外知识、阿基米德的故事 几乎轰动全城的趣事。一天早上,一个赤身裸体的男子,全身湿淋 淋的,奔跑在热闹的叙拉古大街上,他边跑边欣喜若狂地高喊着: “攸勒加!攸勒加!”(“攸勒加”是希腊语,意思是“找到了”)街 上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呢。 这个男子,就是世界科技史上有 显赫地位的古希腊最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是什么事情使得 阿基米德如此兴奋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叙拉古国王希罗二世,叫工匠做一顶纯金的王冠。这顶王冠工 艺精致,重量也与所给的黄金相等,但是国王凭着一些迹象,怀疑 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于是,国王召见了他的顾问——阿基米德, 要求他在不损坏王冠的前提下查明真相。阿基米德接受任务之后, 冥思苦想,吃不香,睡不安,眼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他真要急疯 了。这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澡盆里放满了水,他跳了进去,只 见水溢出了盆外。这时,他感到身子入水越深,溢出的水越多,身 子也感到越轻,直到他整个身子浸入水中,水才不再溢出来。这时, 他的想像力被激发了,一个科学家的灵感突然出现了!他终于悟出 了一个科学的原理。此刻的阿基米德已经完全进入到科学的王国中 去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正在洗澡,这才发生了他裸体在大街上奔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产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4. 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浮力。

2. 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4.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难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的人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入浮力的概念。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浮力是什么,以及如何计算浮力。

3. 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4.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5.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6.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7.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浮力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请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请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科学探究 浮力的大小》教案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科学探究 浮力的大小》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三节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仪器:石块、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水杯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1、调查:洗澡时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并认同有这样的感觉;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2、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来:引导得出浮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如果我们游泳时,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10-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一步一步引导得出结论;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就能知道;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没有浮力;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4、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5、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 1 和重力的作用;对第二个图中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F2 、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两个图中,石块都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意味着平衡,平衡意味着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最后的结果是用F1和F2来表示F浮;平衡导致了浮力必须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浮力向上且与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那说明浮力的方向是与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6、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哪几条有用的结论,并归纳出来。

八年级 物理 10.3《浮力大小》word教案

八年级 物理 10.3《浮力大小》word教案

第三节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仪器:石块、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水杯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 1、调查:洗澡时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 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并认同有这样的感觉;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 2、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来: 引导得出浮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如果我们游泳时,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10-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一步一步引导得出结论;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就能知道;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没有浮力;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 4、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5、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F 1 和重力的作用;对第二个图中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F2 、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两个图中,石块都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意味着平衡,平衡意味着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最后的结果是用F1和F2来表示F浮;平衡导致了浮力必须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浮力向上且与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那说明浮力的方向是与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6、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哪几条有用的结论,并归纳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出浮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器材:盛有水的水杯、两端带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胶膜的玻璃圆筒、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较大的铁块、食盐、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引导猜想: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猜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等等。

2、强调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常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那么我们必须控制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我们用同一个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了。

3、在探究结束后,总结出以上各个猜想的正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照课本上的相关部分,看看自己写的和书上的表述哪个更好。

4、学生自己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5、启发学生明白“浸入液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的密度”就是“排开液体的密度”,那么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
1、演示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小桶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步骤:
先测出小桶在空气中的重力 G1;
再测量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G2;
将溢水杯的水正好接到刚好要溢出的位置,然后将小桶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处;
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入水中,同时它排开的水通过溢水口进入小桶,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G3;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个时候盛水的小桶的重力G3。

2、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即:F浮=G排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无论物体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在水中,它所受的浮力都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因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举出在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学生举例:
轮船受到浮力;
热气球、飞艇受到浮力;
水里的鱼受到浮力。

四、浮力计算
浮力计算的方法:
( 1 )实验室测量浮力的方法可以计算浮力;(称重法)
( 2 )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计算浮力;(压力差法)
( 3 )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浮力;(公式法)
( 4 )物体的沉浮条件法;(F浮=G物)
例子:书上的例题"橡皮泥块"。

(1) F浮= F1- F2;
(2) F浮= F下- F上;
(3) F浮= G排;
五、发展空间
1、分析密度计原理:
注意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

2、“排水量”概念的解释。

六、作业根据情况布置作业。

七、实践活动
1、自制密度计;
2、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法国物理学家查里做成的第一个氢气球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