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棕榈油生产贸易现状与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2022年棕榈油价格走势分析:棕榈油市场迎年终红包
棕榈油价格走势分析:棕榈油市场迎年终红包棕榈油是世界第一大油脂,马来西亚是全球其次大棕榈油生产国,据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棕榈油行业市场供需前景猜测深度讨论报告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棕榈油平均价格为2,741马币,该国政府给出的2022年均价为2,600马币。
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油棕贸易国。
棕榈油价格走势如何?下文将为您详细分析。
棕榈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马来西亚2022年生产了1,730万吨棕榈油,较之前一年下降13%,因严峻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天气干旱。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为棕榈油市场送来了2022年的年终“红包”,该局公布的2022年棕榈油最终一份官方月度产量库存数据利多棕榈油,国内商品盘面上,棕榈油期货主力1705合约尾盘大幅上行,截至收盘,该合约报6190元/吨,日内上涨1.34%,大部分涨幅在尾盘完成。
上述报告显示,2022年12月马来棕油产量为147万吨,环比11月157万吨下滑6.4%,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的145万吨;12月马来棕油出口127万吨,较上月137万吨下滑7.5%,略低于此前市场预估的132万吨;最终12月底马来棕榈油库存较上月增加0.2%至166.54万吨,此前市场预估库存削减3%至161万吨。
报告整体偏中性。
美尔雅期货分析师张翠萍表示,马来西亚12月棕油产量连续下滑至150万吨以下,基本符合此前预期的135-150万吨。
2022年下半年马来棕油产量恢复缓慢,即使在传统增产周期的8-10月份其产量环比增幅仍小于10%,且低于往年同期;至年末传统减产周期马来棕油产量状况更是处于往年同期偏低位置。
2022年马来棕油产量累计为1732万吨,同比2022年下滑13.23%;同比过去5年均值下滑10.3%。
马来棕油减产是2022年下半年支撑马盘棕油走势的关键因素,马盘棕油在经受7-11月的大幅上涨后,12-1月上旬于2980-3100区间震荡。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
棕榈种植成本低,棕榈油价格低,因此在世界食用油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需求将保持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达2 800万t。
(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棕榈油产业链情况
棕榈油产业链情况第一环节:棕榈油种植棕榈油的种植是棕榈油产业链中的第一环节。
棕榈树是一种常绿植物,生长在热带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主要的产区。
棕榈树每年能产出大量的棕榈果,这些果实是提取棕榈油的原料。
第二环节:棕榈油采摘和加工当棕榈果成熟后,农民会进行采摘。
采摘后的棕榈果通常会通过机械脱果机将果核和果肉分离开来。
果肉中的油脂含量较高,约为20%,被用于提取棕榈油。
果核则可以被再利用,用作动物饲料或能源。
第三环节:棕榈油加工和精炼采摘下来的果肉会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精炼过程,以提取纯净的棕榈油。
首先,果肉会被破碎和蒸煮,然后通过压榨机械来提取油脂。
这行程的棕榈油叫做原生油,它含有油脂、杂质和固体颗粒。
为了提高棕榈油的质量,原生油会经过脱酸、脱色和蒸馏等精炼过程。
最后得到的棕榈油是纯净的、无色透明的食用油。
第四环节:棕榈油销售和分配精炼的棕榈油将被销售给食品、个人护理品和清洁用品等行业。
这些行业会将棕榈油作为原料,进一步加工生产各种产品,如食用油、肥皂、洗涤剂、化妆品和植脂饮料等。
棕榈油作为一种多功能原料,应用范围广泛,其需求量非常大。
第五环节:棕榈油消费棕榈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行业,如食用油、糕点、炸薯条等。
此外,棕榈油也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品和清洁用品等领域。
许多洗发水、沐浴露、洗涤剂等产品中都含有棕榈油成分。
棕榈油的消费量不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人们的日常需求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品的关注。
总结:棕榈油产业链涵盖了从种植到消费的一系列环节,其中包括棕榈油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过程。
棕榈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和原料,在食品、个人护理品和清洁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品的关注增加,棕榈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因此,棕榈油产业链在未来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2023年棕榈油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棕榈油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棕榈油是当下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之一,也是我国进口最多的食品油之一。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生物柴油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棕榈油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供应和需求情况、价格和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棕榈油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根据国际油脂协会数据,2019年全球棕榈油总产量为7352万吨,此外,越南、印度、泰国等国家的棕榈油生产也在逐年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棕榈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据中国食品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总量为588.3万吨,进口金额为457.6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率的提升,棕榈油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二、供应和需求情况棕榈油的生产和供应以亚洲国家为主,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此外,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巴西等国也有一定的棕榈油生产量。
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国内棕榈油产量不足,我国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在需求方面,食品工业是棕榈油的主要消费领域,其中油脂类食品的占比最大。
此外,化妆品、清洁剂、生物柴油等领域对棕榈油的需求也较为广泛。
三、价格和竞争由于棕榈油市场的需求和供应都非常广泛,因此价格波动较大。
2019年以来,国内棕榈油价格由于进口成本增加而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此外,市场上出现的棕榈油替代品也对棕榈油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比较高,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价格较为具有竞争力。
而在中国市场上,进口价格和国内棕榈油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也存在较大的竞争。
总的来说,针对棕榈油行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中国棕榈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需求前景广阔;2.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但同时也存在环境问题。
棕榈油生产应当合理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3.棕榈油价格波动较大,价格风险较高。
棕榈油期货分析报告
棕榈油期货分析报告一、市场背景棕榈油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也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之一。
作为全球主要的油脂贸易品种之一,棕榈油期货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报告将对棕榈油期货的市场走势进行分析,并给出未来趋势的预测。
二、供需分析1. 供应情况棕榈油的供应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印尼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棕榈油种植资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因此能够稳定供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此外,棕榈油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3-4年,这也为其供应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2. 需求情况棕榈油是全球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烹饪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对棕榈油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此外,由于棕榈油的价格相对较低,使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三、价格走势分析1. 近期价格走势近期棕榈油期货价格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不稳定性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此外,季节性因素和天气变化也会对棕榈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影响价格的因素棕榈油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天气状况、政策法规等。
其中,供需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当供应过剩时,价格往往会下跌;而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天气状况也会对棕榈油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旱季或洪灾都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价格。
四、未来趋势预测1. 供应方面未来几年,棕榈油的供应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东南亚国家在棕榈油种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棕榈油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增加供应量。
2. 需求方面未来几年,全球对棕榈油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食用油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此外,由于棕榈油的价格相对较低,使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具有较大的潜力。
3. 价格走势未来棕榈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3年油棕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油棕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油棕果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其果实可以提取油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能源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油棕果油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下面将就油棕果行业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1. 全球性市场需求增加据国际橡胶研究和发展委员会(IRSG)报告,全球油棕果油市场需求将逐年增长,预计到2022年总产量将达到7750万吨。
其中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市场需求最为广泛。
在亚洲地区,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是主要消费市场。
2. 输油管道问题持续受关注由于油棕果油主要产于热带地区,运输问题一直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长期以来,油棕果油主要通过海上运输,但是由于全球大型运输船只的数量有限,且运输费用较高,导致该领域的发展持续受到影响。
3. 环保问题成为市场发展热点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油棕果油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和配套设备。
除此之外,一些国家也开始推出相关政策,限制砍伐和开采油棕林。
二、市场前景1. 新技术的引入目前全球的大多数油棕果油生产企业都还在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和环保问题等问题。
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新能源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绿色生产能力。
2. 展开全球性市场战略由于油棕果油的市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因此,一些企业开始采取全球性市场战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这些企业逐渐将目光投向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趋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规定,许多企业开始从传统的单一利润角度转向环保型和可持续发展型企业。
这将迫使企业进一步注重环境污染的控制、人员和社会的责任,以及原料的合理利用等方面。
食用油的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
食用油的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食用油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配料,其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全球食用油贸易的概况、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贸易形势及出口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全球食用油贸易的概况食用油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之一,其贸易量大且频繁。
自20世纪末,食用油贸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全球食用油贸易集中在少数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
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1. 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出口国之一,阿根廷葵花籽油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其主要出口对象包括中国、印度以及欧洲国家等。
2. 印度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葵花籽油和棕榈油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印度对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棕榈油依赖性较高。
3.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主要棕榈油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
它们对中国、印度、欧洲等地的出口量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之一,但也是进口国。
中国主要从阿根廷、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口葵花籽油和棕榈油。
贸易形势在全球食用油贸易中,亚洲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
葵花籽油和棕榈油是全球食用油市场的两个主要品种,对全球食用油贸易形势产生着重要影响。
葵花籽油,因其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备受青睐。
中国、印度和欧洲是葵花籽油的主要进口国,而阿根廷、乌克兰和俄罗斯则是主要出口国。
棕榈油是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出口量居全球食用油贸易之首。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
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出口影响食用油的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出口国通常能够通过食用油贸易增加贸易顺差,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过度依赖食用油出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出口国的经济和农业部门可能会受到冲击。
中国食用棕榈油与工业用棕榈油消费量、进出口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食用棕榈油与工业用棕榈油消费量、进出口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植物油消费呈急剧扩大的态势,棕榈油进口在短短的几年间,远远超过豆油进口量的态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也成为中国植物油消费中消费量仅次于豆油和菜籽油的第三大植物油品种。
预计随着棕榈油价格的不断下降,人们对棕榈油认知程度以及棕榈油加工工艺的提升,未来其消费量将逐渐增长。
调和油曾是棕榈油进入食用油市场的主要发展形式,当前随着民众用油健康意识强化,选择逐渐多样化,如葵花籽油有利心脏等概念新产品的推出,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
棕榈油家庭消费为主的刚性需求增长较为有限。
一、食用棕榈油2010-2019年全球食品用棕榈油消费量维持稳定上升趋势,2018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已经达到5053万吨,较2017年上升7.9%,2019年10月达到5236万吨。
二、工业用棕榈油随着棕榈油在全世界的普及,其取代了清洁产品和个护产品中的动物性成分,在肥皂、洗发水、润肤露和化妆品替代原先来自动物的原料。
现在,超过70%的个护产品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棕榈油衍生物。
以前,肥皂用的油的动物油脂,而洗发水用的本是来自植物的表面除垢剂(作为清洁剂、乳化剂或起泡剂)。
后来,行业内开始使用合成原料,也使用动物油脂。
在80年代,个护行业发现一个消费风潮,消费者更偏好使用“天然”原料的产品,比起动物原料,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植物成分为基础的产品。
这些原因也促使了工业供棕榈油消费量一直维持稳步上升趋势,2010-2019年工业用棕榈油消费量一直维持着稳定上升趋势,2018已经到2120万吨,较2017年增长12.5%,截止到2019年10月,全球工业用棕榈油产量为2163万吨。
从棕榈油的消费国家来看,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消费量最大,2018年消费了棕榈油1263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17.4%,其次为印度,消费量为981万吨,占全球比重为14%;第三名为中国,棕榈油消费量为701万吨,占全球比重为9.7%。
我国棕榈油市场发展现状与市场行情分析
我国棕榈油市场发展现状与市场行情分析一、棕榈油市场供需情况棕榈油是一种由油棕果榨取得到,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同时也是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
但因生长条件制约,我国棕榈油产量极低,基本全部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近100%,且进口来源国非常集中。
目前,我国棕榈油进口以食用为主,其快速增长对弥补我国巨大的食用植物油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我国作为棕榈油进口大国,如果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将会一定程度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若同时遇到主产国减产或减少出口的情况,将不利于我国进口,甚至会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稳定供给。
我国的棕榈油需求量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2015-2019年期间需求量基本保持在500万-600万吨/年左右,由于我国的食用油产能缺口巨大,大部分油料依赖进口,因此在巨大的产需缺口和食用油籽进口减少背景下,食用植物油进口需求增加促使棕榈油进口快速增长。
二、全球棕榈油生产与消费情况油棕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料作物,据测算每公顷油棕每年可生产约3.92 吨棕榈油和棕榈仁油,而相同量的土地每公顷每年分别只可生产约0.77吨菜籽油、0.71吨葵花籽油和0.45 吨大豆油。
而棕榈目前主要生长于东南亚地区以及加勒比、非洲等地的赤道国家,因此目前全球的棕榈油产能较为集中。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全球两个最大的棕榈油主产国,2019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占全球的57%,而马来西亚的比重达到28%。
而比较而言,泰国、哥伦比亚、尼日利亚所生产的棕榈油还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要,参与国际市场流通的量较小。
从消费来看,棕榈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油品种,也是我国植物油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棕榈油约占全球主要植物油产量的35%。
在国内,44度棕榈油主要用于生产肥皂、香波一类日化产品,24度棕榈油就是食品工业的原料,油炸食品使用棕榈油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棕榈油可以承受长期高温,而一般的植物油炸不了多久就发生氧化变质,发黄发黑,容易产生致癌物,但棕榈油却可以久炸而不变色。
世界棕榈油的生产贸易及我国消费现状分析
1 世 界 棕 榈 油 生 产 和 贸 易状 况
1 1 世 界 棕榈 油 的生产 状况 .
进入 2 1世 纪 , 榈 油 的需 求 量 迅 猛 增 加 , 棕 马来 西 亚等 棕榈 树种植 国家在 通 过技术 进 步提 高棕 榈果 单 产 的同 时 , 时扩 大 了棕 榈 树 的种植 面积 , 证 了 及 保 棕榈 油在 全球 市场 的稳定 供应 。其 全球 产量 一 直呈 稳 步增 长 态 势 。作 为世 界 四大 植 物 油 脂 品 种 之 一 ( 榈油 、 豆油 、 棕 大 菜籽 油 、 葵花 籽 油 )20/ 05年 ,04 20
Ab t a t Pam i i n ft e man o li h dd,a d is p o uci n a d ta e r n rt n t e s r c : l ol s o e o h i i n t e wo n t r d to n r d a k f s i h i
年度 图 1 近 年 世 界 主 要 植 物 油 产 量
12 棕 榈 油 的主要 生产 国 .
度, 其产量达 到 35 30万 t首次超 过大豆油 的产量 ,
(23万 t , 当年 植 物 油 总 产 量 ( 16 35 )占 112万 t 的 ) 3 % 以上 。截 止 到 20 /00年 度 , 榈 油 的 世 界 0 0 92 1 棕 总产 量达 到创 纪 录 的 4 8 56万 t比大 豆 油 高 出 70 , 1
域 。 目前 , 界棕榈 油 的生 产量 达 到 了 4 8 世 5 6万 t 占 ,
业 部 预测 ,0 02 1 年 度 , 界棕 榈 油 的 总产 量 将 2 1/0 1 世 会 达 到 49 77万 t再 创 新 高 。按 年 均 6 5 的 增 长 , .% 速 率推 算 , 以预见 在不 久 的将来 , 可 世界 棕 榈油 的总
2023年棕榈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棕榈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棕榈油是一种远古植物所形成的天然油脂,其产地位于热带地区。
棕榈油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油脂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生物柴油、医药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棕榈油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以下是对棕榈油行业市场现状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棕榈油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油脂之一,目前全球棕榈油产量每年约为7500万吨左右。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生产棕榈油最多的两个国家,占据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85%以上。
棕榈油在世界上广泛应用,年市场需求量约为5500万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预计到2025年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700万吨。
二、主要应用领域1. 食品棕榈油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包括调味品、罐头、饼干、面包、糖果等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营养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加,植物油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因此棕榈油在食品领域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2.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棕榈油可作为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等原料。
随着人们对皮肤保护和美容需求的增加,棕榈油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市场中的应用将增加。
3. 生物柴油棕榈油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生物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柴油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将推动棕榈油在生物柴油领域的应用。
4. 医药棕榈油在医药行业中也有应用,被用于制造多种药物和保健品的成分和载体,如维生素E等。
三、市场竞争状况当前,中国市场棕榈油供应充足,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主要生产棕榈油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均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此外,还有其他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来自国外和国内的竞争。
四、未来发展趋势由于棕榈油在食品、生物柴油、医药、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棕榈油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未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生物能源和气候可持续性问题的重视,棕榈油在生物柴油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作为重要的食用和工业原料,在全球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市场的趋势。
二、全球油脂市场发展现状1. 全球油脂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全球油脂市场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
主要原因有:首先,全球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上升,推动了食用油脂市场的发展;其次,油脂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生物燃料和化妆品等,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再次,全球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了油脂的生产效率。
2. 全球油脂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尽管市场规模扩大,但全球油脂市场供需关系较为紧张。
主要原因有:首先,一些主要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受限,导致供给不足;其次,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再次,一些农产品出口限制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关系的紧张。
3. 全球油脂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供需关系的紧张,全球油脂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主要表现在:首先,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大了油料的种植和油脂的加工产能,以保障本地市场需求;其次,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再次,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三、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1. 中国油脂市场规模扩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油脂消费国之一,近年来中国油脂市场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
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国人口众多,食用油脂需求量大;其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了油脂消费的增长;再次,中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油脂的需求也提供了市场支撑。
2. 中国油脂市场结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油脂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主要表现在:首先,高品质、营养价值高的油脂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次,健康油脂产品的需求增加,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再次,一些国内品牌的崛起,与国际品牌展开激烈竞争。
3. 中国油脂市场面临挑战尽管市场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中国油脂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及中国棕榈油消费市场分析
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及中国棕榈油消费市场分析1、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植物油,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6年以来,全球棕榈油产量增长较快。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19/20年度全球棕榈油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7569万吨,同比增长2.4%。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是全球三大棕榈油生产国。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棕榈油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三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90%左右。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2018年其棕榈油产量达到39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5.9%。
印尼棕榈油主要产区在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岛的棕榈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印尼总面积产量的80%。
马来西亚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国。
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超过5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一半以上,棕榈是马来西亚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
2018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1968.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7.8%.泰国在近几年棕榈油产量有明显提升,从2015年的180万吨,预计2019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全球主要棕榈油出口国,2018年印度尼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占全球贸易量的44%。
2、中国棕榈油市场分析我国植物油消费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这三大植物油为主,2018年这三大植物油占总消费量的77%,品种结构不均衡。
由于近两年葵花籽油消费需求大幅增加,进口量明显增加。
随着中国的消费水平提升,近年来高端油种消费增加。
2018年棕榈油消费占比17%。
2012-2016年,我国棕榈油消费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棕榈油消费量为481万吨,2018年棕榈油消费量出现明显上升,达到54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12.8%。
棕榈油研究
约 158%。不过随着适于棕榈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榈油产量的增长已
经转移到了印尼。在过去十年中,印尼棕榈油产量也提高了近三倍,达到了 1400
万吨以上。与其他竞争性植物油相比,棕榈油生产成本偏低,这使得棕榈树播种
面积大幅增加。据印尼中央统计署的数字,印尼棕榈的种植面积在1968年只
有12万公顷,1998年迅速扩大到279万公顷,2001年增加到了35
马来西亚
1194
1186
1318
1342
1520
1550
印度尼西亚 830
920
1030
1150
1320
1420
全球总产
2430
2544
2778
2968
3317
3457
2,世界棕榈油消费贸易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全球植物油消费总量的不断上升,棕榈油消费也出现了急剧增 长。主要消费国有中国、欧盟 25 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俄罗 斯,这些国家的消费量占到消费总量的 70%左右。其中,中国因为国内经济的强 劲增长导致食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欧盟因为经济的增长、成员国的壮大和对生 物燃料行业的需求提高也大幅增加了对棕榈油的消费。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超 过印度,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消费国和进口国(见表四)。印度作为人口大国也 是植物油消费大国,不过鉴于其经济增长幅度远不如中国,增长速度也较为缓慢, 国内植物油消费呈稳定增长趋势;由于近年来印度政府大力发展国内植物油生 产,对进口依赖程度有所减弱,加之实行的又是较高的进口关税政策,植物油进 口量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而棕榈油甚至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由于油棕树种植具有地区及气候方面的特殊性,而且属于资本密集性的生产 投资,要经过五年才会开始收益,所以棕榈油及制成品产量的集中度较高。世界 棕榈油的贸易流向主要是通过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主要出口国流向各消费进口国,
全球棕榈油市场分析
全球棕榈油市场分析棕榈油是全球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生物燃料等领域。
其市场动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政策法规、气候条件以及国际贸易格局等。
从供应方面来看,东南亚地区是棕榈油的主要生产地,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很大比例。
近年来,种植技术的进步以及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棕榈油的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然而,气候的不确定性,如干旱、洪涝等灾害,可能会对棕榈油的产量造成短期的冲击。
此外,病虫害的爆发也可能影响棕榈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
在需求方面,全球对棕榈油的需求持续增长。
食品行业是棕榈油的最大消费领域,用于生产食用油、巧克力、饼干等各类食品。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对棕榈油的消费。
同时,化工行业对棕榈油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用于生产肥皂、洗涤剂、化妆品等产品。
生物燃料领域对棕榈油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国家为了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大了生物燃料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棕榈油的需求。
国际贸易在棕榈油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出口量巨大,而中国、印度、欧盟等则是主要的进口地区。
贸易政策的变化、汇率波动以及运输成本的变动都会对棕榈油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例如,进口国可能会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设置关税壁垒,或者因为环保等原因限制棕榈油的进口。
价格是棕榈油市场的关键指标之一。
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决定价格的最直接因素,如果供应过剩,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如果供应不足而需求旺盛,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也会对棕榈油价格产生影响,因为生物燃料需求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
同时,全球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棕榈油价格。
政策法规对棕榈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些国家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对棕榈油种植园的开发进行限制,以减少森林砍伐和生态破坏。
棕榈油市场分析
目录第一章棕榈油基本情况 (1)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 (1)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 (1)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 (2)四、棕榈油的主要用途 (2)(一)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 (3)(二)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 (3)(三)棕榈油的工业用途 (4)第二章全球棕榈油的生产、贸易与消费情况 (5)一、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 (5)二、棕榈油主要生产国 (6)三、全球棕榈油贸易状况 (8)四、世界棕榈油的消费状况 (9)五、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11)第三章我国棕榈油的进口、流通与消费情况 (12)一、我国棕榈油的进口情况 (12)(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 (12)(二)近期棕榈油进口政策的变化 (13)(三)我国棕榈油进口情况 (14)(四)我国棕榈油分海关进口情况 (14)(五)我国不同度数棕榈油进口情况 (15)二、我国棕榈油的加工、流通及消费 (15)(一)我国棕榈油加工、流通情况 (16)(二)我国棕榈油消费情况 (18)第四章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合约介绍 (20)一、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期货合约 (20)二、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交割质量标准 (20)第五章棕榈油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办法 (23)一、保证金制度 (23)二、涨跌停板制度 (23)三、限仓制度 (23)第一章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脂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棕榈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为众多行业所青睐,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化工等领域。
我国是棕榈油进口、消费大国,进口、贸易、消费企业众多,现货市场较为发达。
在此市场背景下,大连商品交易所将棕榈油期货品种作为重点上市品种予以推动,希望能在年内推出棕榈油期货。
为使投资者尽快熟悉这一品种,本报特开辟专栏对棕榈油现货市场情况进行系统介绍。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而来。
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除东南亚以外,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棕榈树。
进口棕榈油产品脂肪酸成分分析和比较
进口棕榈油产品脂肪酸成分分析和比较
刘一军;何松涛;潘海浪
【期刊名称】《粮食与油脂》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对进口棕榈油产品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品脂肪酸成分不同,从而可辨别它们不同特性,为在实际工作中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刘一军;何松涛;潘海浪
【作者单位】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张家港,215633;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张家港,215633;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张家港,2156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5.1+9
【相关文献】
1.世界棕榈油生产贸易现状与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J], 陈永福
2.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J], 李静;王永;杨耀东;雷新涛;肖勇;
3.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J], 李静;王永;杨耀东;雷新涛;肖勇
4.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及主成分综合评价 [J], 罗钦; 柯文辉; 李冬梅; 黄敏敏; 任丽花; 翁伯琦; 潘葳; 罗土炎
5.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及主成分综合评价 [J], 罗钦; 柯文辉; 李冬梅; 黄敏敏; 任丽花; 翁伯琦; 潘葳; 罗土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观察 TRADE OBSERVATION
世界棕榈油生产贸易现状与中国棕榈油 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
陈永福
(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北京 100094)
摘 要: 在分析世界棕榈油生产与贸易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了中国棕榈油进口变动与结构, 分析了中国棕榈油进口 增加的原因, 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 2003/ 04 年度世界 棕 榈 油 产 量 达 到 3142 万 t, 其 中 居 世 界 前 四 位 的 国 家也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泰 国,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产量分别为 1485 万 t 和 1116 万 t, 两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83%, 尼日利 亚和泰国的产量分别为 118 万 t 和 68 万 t, 两国产量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6%, 这样居世界前四位国家的产 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89%。可见, 世界棕榈油生产具 有高度集中的特征。
另据 2006 年 9 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估计, 2006/ 07 年 度 , 世 界 棕 榈 油 产 量 将 高 达 3737 万 t, 居 世 界 前 四位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泰国的 棕榈油产量将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91%, 而且印度尼西 亚的产量将超过马来西亚的产量成为世界最大的棕 榈油生产国。 1.2 贸易现状分析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世界棕榈油贸易量 呈 不 断 扩 大 的 态 势 , 2004 年 世 界 棕 榈 油 进 口 量 达 2480 万 t, 进 口 额 达 128 亿 美 元 , 与 1990 年 相 比 , 二者分别扩大了 1.9 倍和 3 倍。2004 年进口居世界前 四位的分别为欧盟、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其进 口量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 58%, 其中, 欧盟棕榈油进 口 量 从 1990 年 的 186 万 t 增 至 2004 年 的 549 万 t, 中国从 114 万 t 增至 402 万 t, 印度从 49 万 t 增加到
112 350
1995 141
10 109
21 870
67 690
114 618
2000 141
47
93
2 467
148 310
9 331
2005 456
157 299
1 1925
676 1245
4 422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和世界贸易数据库。
平均进口价格 ( 美元/ t)
印度尼 马来 其他国家
表 1 1988~2005 年中国棕榈油进口及其结构变动趋势
进口量 ( 万 t)
进口额 ( 百万美元)
年份 总计 印度尼 马来 其他国家 总计 印度尼 马来 其他国家 总计
西亚 西亚 和地区
西亚 西亚 和地区
1988
41
0
15
25 185
0.01
68
117 454
1990 114
1
83
30 400
4 284
347 万 t, 巴 基 斯 坦 从 60 万 t 增 加 到 128 万 t, 进 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这四个国家的棕榈油进口均出 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如果仅以单个国家来看, 中 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
出口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荷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这四个国家的 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 92%, 其中 2004 年马来西亚 的棕榈油出口量达到 1268 万 t, 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 出口量达到 968 万 t。
棕榈油构成比重的增加主要归功于其价格优势, 从表 2 可以看出, 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 棕榈油的 价格远远低于其他植物油的价格, 如 1980~2005 年的 平均价格中, 棕榈油价格与豆油价格之间每吨存在 62 美元的差距; 就国内而言, 2005 年中国棕榈油平
均 进 口 价 格 ( CIF) 为 每 吨 3492 元 , 北 京 市 西 城 区 的豆油集市价为每吨 3800 元, 这表明棕榈油相对于 其他植物油而言, 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这也是食 品加工中所用植物油选用棕榈油的重要原因, 当然, 选棕榈油用于食品加工也与其高脂肪酸的特性有关。
目前, 世界棕榈树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 家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泰国, 其中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占世界棕榈树种 植面积的 60%。世界棕榈树种植一直到 1994 年都是 以西非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1994 年以后亚 洲 亚 地 区 的棕榈树种植面积超过西非, 其中尤以马来西亚和 印度尼西亚的种植规模出现了迅速扩张。马来西亚 的棕榈树种植面积的扩张起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特 别是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后, 其种植面积基本呈 直线上升趋势, 截止到 2005 年, 其棕榈树种植面积 已经扩大到 362 万 hm2。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树种植面 积扩大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特别是 1985 年 以后, 该国的棕榈树种植面积扶摇直上, 截止到 2005 年该国的棕榈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 360 万 hm2, 而且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该国种植面积的扩大速度 远远超过马来西亚, 该国的种植面积大有赶超马来 西亚的态势。尼日利亚的棕榈树种植面积一直到2000 年都位居世界首位, 但其位置在 2001 年被马来西亚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 中国棕榈油进口来源国 的构成变动较大 , 1988 年中国主要的棕榈 油 进 口 国 家和地区分别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奥地利、泰国 和中国香港, 到 2005 年中国进口棕榈油几乎就全部 依赖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 见表 1) 在中国棕 榈油进口中,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比重上升较 快, 2005 年 其 比 重 已 经 达 到 34%, 而 马 来 西 亚 的 比 重 则 占 到 65%, 这 与 其 20 世 纪 90 年 代 的 平 均 水 平
关键词: 世界; 中国; 棕榈油; 生产; 贸易; 结构; 价格; 消费; 需求弹性
进入 21 世纪以来, 中国植物油消费呈急剧扩大 的态势, 世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大豆及豆油的 贸易变动和国内生产状况, 而棕榈油进口就在这短 短的几年间, 就以远远超过豆油进口量的态势, 从 2000 年的 141 万 t 增加到 2005 年的 456 万 t, 并成为 世界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 也成为中国植物油消费 中消费量仅次于豆油和菜籽油的第三大植物油品种。 可见, 棕榈油已经成为中国植物油供给的重要组成 部分, 从确保植物油供给安全的角度出发, 分析世 界棕榈油生产贸易状况以及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加的 原因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赵国志 ( 2005) 对 世界植物油料油脂的生产贸易消费进行了介绍, 张 希财 ( 2005) 对棕榈油的供需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但对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加没有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 因此, 本文首先对世界棕榈油生产与贸易现状进行 分析; 其次, 分析中国棕榈油进口结构及其变动; 再次, 探讨中国棕榈油进口急剧增加的原因; 最后 是结论和建议。 1 世界棕榈油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1.1 生产现状分析
* 本文得到编号为 70403017 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AO 农业展望 31 2007 年第 6 期
贸易观察 TRADE OBSERVATION
所取代, 2005 年其第二位的位置又被印度尼 西 亚 所 取代。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尼日利亚棕榈树种植经 历了减少之后又扩大的局面, 从 1961 年的270 万 hm2 跌落到 1983 年的 190 万 hm2 后, 又迅速扩张, 截至 2005 年 , 其 种 植 规 模 已 经 达 到 332 万 hm2。 进 入 20 世 纪 90 年 代 后 , 泰 国 棕 榈 树 种 植 面 积 呈 扩 张 态 势 , 但其规模还远小于上述三个国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 中国棕榈油 进口扩张非常迅速, 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棕榈油进 口国,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加的主 要原因。
首先, 从国内需求因素来看, 中国棕榈油进口 增加主要源于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量的增加及植物油 消费构成中棕榈油的比重上升, 尤其是与用于食品 加工的棕榈油需求量急剧增加有关。根据美国农业 部统计, 2002 年度中国植物油消费量为 1741 万t, 到 2005 年度已 经 增 加 到 2136 万 t, 其 中 棕 榈 油 消 费 量 的比重从 20%增加到 22%, 花生油比重从 13%下降到 11%。 同 时 , 在 棕 榈 油 的 消 费 量 中 , 食 用 消 费 量 从 75%下 降 到 60%, 食 品 加 工 用 油 从 25%上 升 到 40%, 目前, 国内方便面以及饼干等食品加工中大部分都 是用的棕榈油, 同时, 国内食用油市场比较混乱, 而伴随色拉油等桶装油市场大规模形成和激烈竞争, 再加上桶装油又没有明确标明各种植物油的比重, 从追求利润的角度出发, 这就加大了食用油厂家在 桶装油中提高棕榈油比重的可能性。
西亚 西亚 和地区
489 440
462
298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