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的相关法律

合集下载

员工薪酬设计中的法律与合规问题解析

员工薪酬设计中的法律与合规问题解析

员工薪酬设计中的法律与合规问题解析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薪酬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薪酬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还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然而,薪酬设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法律与合规问题,企业需要妥善处理并遵守相关法规,以避免劳动纠纷以及法律风险。

一、劳动法与合同制度在员工薪酬设计中,劳动法是一个基本框架,提供了对员工薪酬的最低保障。

企业应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并根据员工岗位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薪酬档次。

此外,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薪酬结构、支付周期、奖金制度等相关内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并减少纠纷的发生。

二、税法与社会保障在薪酬设计中,企业需要考虑税法和社会保障的规定。

根据国家税法,企业需要按时足额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并向税务部门报送相关税务信息。

同时,企业还需要按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费。

企业应建立符合法律要求的薪酬制度,确保员工和企业都能够合法地享受相关社会保障权益。

三、性别平等与反歧视在员工薪酬设计中,性别平等和反歧视原则应得到重视。

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员工在相同工作岗位上享受同工同酬的权利。

因此,企业在制定员工薪酬政策时,应该消除性别歧视,确保男女员工在同一职位上拥有相同的薪酬待遇。

此外,企业还应杜绝其他不合理的歧视行为,如年龄歧视、种族歧视等,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合规风险管理在员工薪酬设计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合规风险管理。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薪酬管理制度,明确薪酬设计的原则、流程和决策层级。

其次,要定期进行薪酬调研,了解市场薪酬水平,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此外,薪酬设计要符合企业的财务预算和利润状况,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要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薪酬设计,以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员工薪酬设计中的法律与合规问题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薪酬福利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薪酬福利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薪酬福利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薪酬福利是一个公司对员工的回报和激励形式。

在雇主和雇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和信任,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绩效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断变化,对于薪酬管理也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那么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

在中国,关于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低工资规定》和《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及其雇佣的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基础。

在薪酬方面,该法规定了劳动者应该得到的最基本权利,包括: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福利待遇应当按照规定发放,不得降低劳动者的待遇。

《最低工资规定》则是规定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在支付工资时,不能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而《社会保险法》则是针对员工的保险制度规定,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规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法规和规定,比如《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龄调整规定》等。

这些法规和规定都对企业的薪酬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们来看看薪酬管理的政策。

从政策层面上,企业可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相关的政策和解释,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等。

这些政策和解释都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薪酬管理。

此外,小微企业和创业公司可以通过参加政府的一些扶持计划,获得相关的资金和税收减免支持。

比如通过参加创业投资计划、科技创新计划等,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看薪酬管理的最佳实践。

尽管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不断变化,但是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最佳实践来提高薪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在保证合法性的基础上,让员工能够了解薪酬的结构和标准,了解自己在公司内部的位置和权利。

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详解

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详解

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详解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涉及到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相关问题。

在实施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以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平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薪酬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规定薪酬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资支付、工资福利待遇、个人所得税等方面。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相关事项,对薪酬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薪酬管理中,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资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计算标准以及福利待遇等内容,确保员工的劳动报酬合法合规。

二、最低工资标准与最高工资限制除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之外,薪酬管理还需要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高工资限制等相关法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

企业在执行薪酬管理时必须确保员工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最高工资限制是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最高工资限额。

根据相关法规,企业在薪酬管理中需遵守最高工资限制,不能随意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否则将涉嫌非法行为。

三、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个人所得税是薪酬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也是员工工资发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境内的个人和海外的中国公民。

企业在支付员工工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按照正确的方式扣除个人所得税,并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

四、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薪酬管理还需要遵守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提供相应的保险福利。

职工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职工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职工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和管理企业的薪酬福利发放,激励职工积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以及实习生等。

第三条定义1.薪酬:指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向其支付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等。

2.福利: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薪酬以外的各种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年假等。

第二章薪酬管理第四条薪酬结构1.本企业将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制定不同的薪酬职级和工资等级,以确保薪酬公平、合理。

薪酬结构将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

2.职工薪酬将按月发放,具体发放日期为每月的25日,如遇节假日,则顺延至最近的工作日进行发放。

第五条绩效考核1.本企业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方面。

2.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将确定员工的绩效等级,并给予相应的绩效奖金。

绩效奖金的发放将在下个月的薪酬中以现金形式发放。

第六条加班与调休1.在经过事先协商和批准后,如果员工需要加班,企业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和补偿。

2.员工也可以选择将加班时间按比例转换为调休时间,调休时间需在当月或者协商一致的时间内使用。

第七条薪酬保密1.薪酬属于个人隐私,本企业将严格保护员工的薪酬信息,禁止任何人员将其泄露给其他员工或外部人员。

2.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仅限于用于薪酬管理和考核目的,不得擅自使用或传播。

第三章福利管理第八条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1.本企业将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相关事务。

员工需要按时足额缴纳相关费用,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2.员工在离职时,将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结算手续。

薪酬管理法律案例(3篇)

薪酬管理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李某,男,35岁,某公司员工被告:某公司,住所地:某市某区某路某号案由:劳动争议诉讼请求:1. 判令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加班费人民币XX万元;2. 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人民币XX万元;3. 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原告李某于2018年1月入职被告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一职。

原告入职后,被告公司未与原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为原告缴纳社会保险。

在工作期间,原告经常加班,但被告公司未支付原告加班费。

原告多次与被告公司沟通,要求支付加班费,但被告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

2019年12月,原告因无法忍受被告公司的违约行为,向被告公司提出辞职。

辞职后,原告向某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裁决被告支付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

仲裁委员会裁决被告支付原告加班费人民币XX万元,但未支持原告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请求。

原告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辩称:1. 原告入职时,被告已告知原告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原告自愿加班,被告未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2. 原告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二、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查明:1. 原告李某于2018年1月入职被告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一职。

2. 原告入职后,被告公司未与原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为原告缴纳社会保险。

3. 原告在工作期间,经常加班,但被告公司未支付原告加班费。

4. 原告于2019年12月向被告公司提出辞职,被告公司未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

法院认为: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被告公司未支付原告加班费,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被告公司未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规范薪酬分配,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

第三条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合理薪酬分配。

第四条国有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绩水平,确保薪酬管理的公正公开。

第五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六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薪酬管理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薪酬管理的公正合理和透明可控。

第七条国有企业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不断完善薪酬管理制度,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薪酬分配效率。

第二章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八条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按劳分配原则。

薪酬应当与员工的工作量、质量和效益成正比,根据岗位和职责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

(二)公平公正原则。

薪酬应当公平合理,不得存在歧视性薪酬待遇,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和贡献。

(三)绩效考核原则。

薪酬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表现进行评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激励奖惩原则。

薪酬应当与员工的奉献和业绩挂钩,积极引导员工向优秀方向发展,建立奖励和处罚机制。

(五)合理结构原则。

薪酬结构应当科学合理,兼顾企业整体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薪酬管理原则,并不断完善和调整,确保薪酬管理的有效运行。

第三章薪酬管理的程序与方式第十条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原则,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程序与方式。

第十一条国有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薪酬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组织实施薪酬管理工作,明确薪酬管理的分工和责任。

国有单位薪酬管理办法

国有单位薪酬管理办法

国有单位薪酬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有单位的薪酬管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以及其他国有单位。

第三条国有单位的薪酬管理应当坚持公平、公正、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管理体系。

第二章薪酬构成第四条国有单位的薪酬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等。

第五条基本工资是指国有单位职工的固定工资收入,按照职工的岗位、职级、技能等因素确定。

第六条绩效工资是指国有单位职工根据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取得的工资收入,按照职工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

第七条津贴补贴是指国有单位为补偿职工特殊劳动条件或者特殊工作环境而支付的额外工资收入,包括岗位津贴、地区补贴、交通补贴等。

第八条奖金是指国有单位根据经济效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对职工进行的奖励。

第三章薪酬管理第九条国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明确薪酬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

第十条国有单位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地区差异、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薪酬水平。

第十一条国有单位应当实行工资总额管理,合理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

第十二条国有单位应当加强对职工工资收入的管理,建立工资收入档案,定期进行审核和统计。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三条国有单位应当加强对薪酬管理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机制。

第十四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所属国有单位薪酬管理的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五条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应当加强对国有单位薪酬管理的监督,依法参与薪酬管理的决策和监督。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国有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高管薪酬既关乎公司治理,也牵涉到薪酬合理性和社会公平。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旨在规范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制定与执行。

本文将就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高管薪酬法律规定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高管薪酬过高、不公平等问题,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高管薪酬过高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和股东权益;高管薪酬不公平则可能引发员工不满和社会舆论压力,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

二、国家实践各国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立法和规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定的概述。

1. 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高管薪酬情况,包括薪资、年终奖金、股票期权等。

同时,美国还设立了“金融业绩和资本安全法案”,规定了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结构和监管要求,以防止重复出现金融危机。

2. 英国英国证券交易委员会(FCA)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高管薪酬政策和实际执行情况,并进行年度表决。

此外,英国还制定了“公司治理原则”,要求上市公司建立适当的薪酬委员会,确保高管薪酬制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德国德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高管薪酬和监督薪酬执行情况。

德国还规定高管薪酬的最高限额,超过限额的部分需得到股东的批准。

4. 日本日本制定了“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高管薪酬政策和实际执行情况,并进行投票表决。

此外,日本还强调高管薪酬应与公司业绩和股东回报相一致。

5. 香港香港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高管薪酬政策和实际执行情况,以及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联性。

同时,香港还规定了高管薪酬的披露时限和形式。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虽然各国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

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

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一、背景薪酬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对员工的薪酬水平、绩效考核、晋升机制等方面的管理来达到企业目标。

然而,薪酬管理制度不当会引发各种法律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在制定和实施薪酬管理制度时,企业应当认真考虑法律因素,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员工权益和企业长期发展。

二、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风险1. 薪酬不公薪酬不公是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

员工普遍关注薪酬公平问题,如果企业在薪酬分配上存在不公正现象,容易引发员工不满情绪,进而产生集体维权行为。

薪酬不公还容易引发雇佣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使企业陷入法律诉讼风险。

2. 绩效考核不公正绩效考核是薪酬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但如果绩效考核不公正,容易导致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不信任和不满意。

一些员工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企业则面临被指控歧视和违法的风险。

3. 法律法规遵从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薪酬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标准法》等。

如果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很容易面临处罚和法律诉讼,对企业形象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4.税法合规性薪酬管理涉及到个人收入税等方面的问题。

企业在发放工资时需要遵守税法规定,如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等。

一些企业往往存在逃税行为,导致法律风险增加。

5.劳动合同纠纷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合同条款不清晰或存在争议,容易引发纠纷。

企业在解雇员工、调整薪酬待遇等操作时,需要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否则会引发法律风险。

6.劳资纠纷在薪酬管理中,如果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劳资纠纷,可能会引发法律诉讼。

一些员工可能会因为薪酬问题起诉企业,导致企业声誉受损、面临经济赔偿压力。

三、薪酬管理制度法律风险应对策略1.健全薪酬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明确薪酬分配原则和程序,避免薪酬不公和绩效考核不合理。

应付职工薪酬相关法律法规

应付职工薪酬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工会经费和福利费只能据实列支,不能提取。

但有最高扣除比例。

超过比例,要做纳税调整。

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根据《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的规定,设区城市(主要指地级市)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最低不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合计缴存比例为10%-24%),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但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中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单位和个人超过上述规定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倍或3倍。

对于超过部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的,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财建[2006]317号)的有关规定关于计提比例和基数规定如下:《意见》要求: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范围和制度制定程序1. 目的:确保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合规性和公正性,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团队稳定性,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薪酬福利管理,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

3. 制度制定程序:(1)明确制度制定的背景和宗旨;(2)梳理薪酬福利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3)制定各项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4)制定制度的审核和修改程序,确保制度与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的一致性。

二、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 相关法律法规:(1)《劳动合同法》: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内容,明确约定薪酬福利待遇;(2)《劳动法》:主要规定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的内容;(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主要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机构和职责、监察方式等内容;(4)《行政管理法》:主要规定了行政管理的程序和规范。

2. 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公司内部政策规定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制度、员工手册等规定。

三、制定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1. 薪酬制度:(1)名称:《公司薪酬制度》;(2)范围:公司所有员工;(3)目的:确保员工薪酬合理、公正,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团队稳定性;(4)内容:包括薪资构成、薪资标准、薪资增长等;(5)责任主体:人力资源部;(6)执行程序:按照公司薪酬标准和薪酬方案执行;(7)责任追究:对薪酬管理不当的人员实施纪律处分。

2. 绩效评估制度:(1)名称:《公司绩效评估制度》;(2)范围:公司所有员工;(3)目的:为员工提供公正的绩效评估,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益;(4)内容:包括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绩效考核程序等;(5)责任主体:人力资源部、相关部门;(6)执行程序:按照绩效评估规定执行;(7)责任追究:对绩效评估不当的人员实施纪律处分。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发展和高管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规制。

首先,我国的《公司法》对公司高管薪酬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该法,公司董事会应当制定高管薪酬政策,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薪酬政策应当合理确定高管的薪酬水平,兼顾公司和高管的利益,遵循市场规律和公平原则。

此外,公司应当依法披露高管薪酬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其次,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也对公司高管薪酬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该法明确规定,公司与高管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约定薪酬待遇,并依法支付。

高管的薪酬待遇应当合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并与其工作成果和公司绩效挂钩。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高管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保护高管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的《证券法》也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进行了相关规定。

根据该法,上市公司应当公开披露高管薪酬情况,包括薪酬总额、结构和变动情况等。

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当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确保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匹配,防止薪酬过高或过低。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定,加强对公司高管薪酬的监管和规制。

比如,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合理范围和构成。

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督和管理。

总体而言,我国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法律规制相对完善,包括《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高管薪酬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配套的政策和规定也加强了对高管薪酬的监管和规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深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制,确保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国企薪酬管理制度法律意见书范本

国企薪酬管理制度法律意见书范本

致:[接收单位名称]关于[国企名称]薪酬管理制度的法律意见书一、背景[国企名称]为规范公司薪酬管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国企名称]薪酬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现将本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出具如下法律意见: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4.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5. 《关于规范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的指导意见》6. 公司章程及内部规章制度三、法律意见1. 本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2. 本制度明确了薪酬管理的原则、范围、薪酬构成、支付方式、调整机制等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3. 本制度明确了员工工资总额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符合《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要求。

4. 本制度明确了薪酬调整机制,包括年度薪酬调整、岗位变动薪酬调整等,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5. 本制度明确了员工工资支付方式,包括月度支付、季度支付等,符合《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要求。

6. 本制度明确了员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包括工资支付保障基金、工资支付预警机制等,保障了员工工资权益。

7. 本制度明确了员工工资支付期限,即每月支付一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8. 本制度明确了违反薪酬管理制度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有利于维护公司薪酬管理秩序。

四、建议1. 公司在实施本制度过程中,应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制度内容。

2. 公司应建立健全薪酬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薪酬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3. 公司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及时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结语综上所述,本法律意见书认为,《[国企名称]薪酬管理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具有可操作性。

薪酬管理法律案例分析(3篇)

薪酬管理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员工数量不断增加,薪酬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2017年,公司因薪酬管理问题引发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

二、案例经过1. 员工A入职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5000元,年终奖根据公司效益发放。

2. 2016年底,公司效益下滑,决定取消年终奖,并调整员工A的工资为4000元。

员工A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公司单方面调整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约定。

3. 员工A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调整工资期间的工资差额及赔偿金。

4. 劳动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公司单方面调整员工A的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裁决公司支付员工A调整工资期间的工资差额及赔偿金。

5. 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维持了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三、案例评析1.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在本案中,甲公司未与员工A协商一致,单方面调整其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薪酬调整程序不规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劳动者工资的,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

在本案中,甲公司在调整员工A工资时,未与员工协商一致,且未采取书面形式,程序不规范。

3. 薪酬调整幅度过大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在本案中,甲公司将员工A的工资从5000元调整为4000元,降幅达到20%,超过了合理的调整幅度。

四、启示与建议1. 规范薪酬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明确薪酬调整的条件、程序和幅度,确保薪酬调整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规章制度涉及薪资的规定

规章制度涉及薪资的规定

规章制度涉及薪资的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员工薪资管理,促进企业发展,保障员工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的薪资管理,包括薪资核算、调整、福利等各项事宜。

第三条本规章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执行,并由总经理审定。

第四条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调整,由人力资源部提出,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本规章中所称工资是指员工按月或按日工作时间计算的劳动报酬总额。

第六条员工在全职工作期间,应当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待遇,并不得减少相应的工资。

第二章薪资核算第七条薪资核算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工作表现、职务等因素进行核算。

第八条员工的薪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

第九条基本工资是员工按照规定工作时间领取的固定报酬,根据员工的职务和工作经验确定。

第十条绩效工资是员工根据工作表现获得的变动薪酬,评定标准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奖金是企业对员工提出的特殊贡献给予的奖励,奖金额度和发放时间由企业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十二条员工的薪资核算应当按月进行,核算结果应当及时向员工通知。

第十三条员工如对薪资核算结果有异议,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诉,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员工的薪资核算结果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透漏。

第三章薪资调整第十五条员工的薪资调整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职务升迁等因素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绩效工资的调整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定结果确定。

第十七条员工提出薪资调整申请后,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调整。

第十八条员工的薪资调整应当经过企业领导审批,确定后通知员工。

第十九条员工的薪资调整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歧视员工。

第二十条员工如对薪资调整结果有异议,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诉,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一条员工的薪资调整结果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透漏。

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常用法规

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常用法规
• 四是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 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 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 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 五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碰到严重 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 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 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 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 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第二节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规定
• 第一章 总那么 • 第二章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 • 第三章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 第四章 工资集体协商程序 • 第五章 工资协议审查 • 第六章 附那么
第三节 关于经济相关法律规定
• 三是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 过十二个月。
–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 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 工资;
–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 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 工资;
–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 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薪酬法律法规

薪酬法律法规

薪酬法律法规文档模板范本一、前言薪酬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员工获得劳动报酬的主要来源。

为了保护员工权益,维护企业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制定和遵守相关薪酬法律法规尤其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全的薪酬法律法规参考范本,供企业使用。

二、基本原则1. 公平合理原则:企业应根据岗位特点、员工履行职责情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合理的薪酬方案,并确保公开透明,保持公平性;2. 面向市场原则:企业应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岗位竞争力、人材流动情况等因素,不断完善和优化薪酬管理,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材;3. 合法合规原则: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员工权益,不得侵犯员工合法权益,防止环境污染,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4. 激励约束原则:企业应通过薪酬分配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促进员工积极性、创造力和责任心,提高企业效益。

三、相关法律法规1. 《劳动法》2. 《劳动合同法》3. 《最低工资规定》4. 《社会保险法》5. 《职业病防治法》6. 《工伤保险条例》7. 《全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8. 《个人所得税法》9.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10. 《失业保险条例》四、薪酬管理要点1. 薪酬制度设计:根据企业发展阶段、产业特点等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2. 薪酬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员工贡献情况,适时调整薪酬;3. 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4. 奖惩激励制度:通过奖惩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5. 合法合规操作:遵守国家有关薪酬法律法规,防止违法行为或者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员工工资未按时发放: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按期支付员工工资,如有未按时发放的情况,应当及时解决;2. 薪酬福利待遇不公:应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对于个别情况进行调整或者解决;3. 强制降薪或者裁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裁减或者薪酬降低。

2024年更新农民工薪酬管理条例全文

2024年更新农民工薪酬管理条例全文

2024年更新农民工薪酬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规范农民工薪酬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在城镇从事非农建设的劳动者。

第三条农民工薪酬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农民工薪酬管理的监督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民工薪酬管理工作的领导,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农民工薪酬构成第五条农民工的薪酬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六条农民工的基本工资应当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并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合理确定。

第七条农民工的加班工资应当按照不低于其基本工资的150%支付。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应当按照不低于其基本工资的300%支付。

第八条农民工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应当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第三章农民工薪酬支付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的薪酬。

第十条农民工的薪酬支付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个薪酬支付周期结束时,向农民工支付相应的薪酬。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农民工开具工资支付凭证,并保留支付记录。

农民工有权查阅和复制其工资支付记录。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迟支付的,应当征得农民工的同意,并按照约定时间支付。

第四章农民工薪酬保障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费用。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障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农民工收取费用,不得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工薪酬管理工作的监督,依法查处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如实提供有关农民工薪酬管理的资料和信息。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法律类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法律类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法律类关键信息项:1、薪酬构成2、薪酬计算方式3、薪酬发放时间4、薪酬调整机制5、绩效考核与薪酬关联6、福利与津贴7、法律合规与保密条款11 总则111 为了规范公司法律类员工的薪酬管理,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薪酬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1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法律类岗位的员工。

12 薪酬构成121 法律类员工的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福利四部分构成。

122 基本工资根据员工的职位、工作经验、学历等因素确定,按月发放。

123 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发放,考核周期为季度。

124 津贴包括交通津贴、通讯津贴、住房津贴等,根据公司规定和员工实际情况发放。

125 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公司福利,法定福利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公司福利包括商业保险、年度体检、培训机会等。

13 薪酬计算方式131 基本工资按照公司规定的薪资标准计算。

132 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计算,绩效考核得分与绩效工资系数对应,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绩效工资系数。

133 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方面。

134 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应的绩效工资系数分别为 12、11、10、08。

14 薪酬发放时间141 公司每月固定日期发放员工的基本工资和津贴。

142 绩效工资在季度考核结束后的次月发放。

15 薪酬调整机制151 公司每年进行一次薪酬调整,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市场行情、公司业绩等因素综合考虑。

152 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获得相关证书或资质、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等,可申请特别薪酬调整。

153 薪酬调整包括晋升调薪、绩效调薪、市场调薪等方式。

16 绩效考核与薪酬关联161 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工资和薪酬调整。

162 连续两个季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公司有权进行岗位调整或解除劳动合同。

17 福利与津贴171 公司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薪酬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规定

薪酬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规定

薪酬合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与规定引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合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薪酬合规指的是企业在支付薪酬方面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薪酬待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薪酬合规的不合规行为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必须十分慎重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薪酬合规的法律风险劳动法风险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薪酬合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的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等方面。

如果企业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可能会面临劳动纠纷、劳动仲裁甚至劳动法庭的诉讼风险。

财务法风险薪酬合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方面,包括工资税务等。

如果企业在工资支付和报税方面存在不合规行为,可能会面临财务审核、税务处罚等风险。

稳定性风险薪酬待遇是员工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如果企业在薪酬合规方面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对企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品牌形象风险薪酬合规问题的曝光可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员工对企业的薪酬合规问题进行投诉或者曝光,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伤害,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和避之唯恐不及。

薪酬合规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律之一。

根据该法律,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且不得擅自降低工资标准。

同时,企业还有义务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薪酬合规的监督和检查。

根据该条例,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工资,不得支付过低的工资。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做出了具体规定。

企业在支付工资时,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扣除应纳税额,并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何确保薪酬合规了解法律法规企业应当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等与薪酬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薪酬管理符合法律的要求。

建立内部制度企业应当制定薪酬管理的内部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项薪酬规定,确保薪酬的支付和管理符合法律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统筹 助基金 疗支付 户支付 付+个
基金支 支付
人自费

51.9%
12.9%
35.2%
门诊
36.9% 50% 11% 2.1%
合计 46.5% 3.8% 16.8% 1.1% 31.8%
社会医疗保险负担率50% 个人负担30% 补充医疗负担近20%
5:3:2的比例,比较符合制度设计的初衷
三、政府宏观调控指导
人员类 类别 项目 起付标准
报销比例
最高限额
在职人员
退休人员
2000元
1300元
50%
70岁以下70% 70岁以上80%
2万
超过基本医疗的住院费用,恶 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 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 疗费用,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 付70%,个人支付30%,1年最高 10万
第二条 补充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 形式。参加了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可以为本单 位职工和退休人员(外商投资企业限于中方职工)建 立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大额医疗互助保险


单位 9% 1% 10%
个人 2% 3元 2%+3元
医院
一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种类
医保 个人 医保 个人 医保 个人
支付段 1万以下
85% 15% 82% 18% 80% 20%
1万-3万 90% 10% 87% 13% 85% 15%
3万-4万 95% 5% 92% 8% 90% 10%
企业年金的缴费
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其单位缴费应先在企 业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福利费不足列支的部分, 可以列入成本(费用),其中本单位上年度职工 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准 予扣除。
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 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 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 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 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 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 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 的六分之一。
(二)职位工资指导价位
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市场经济下,国 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指导和间接调控的 一种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类职业(工 种)工资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经过汇总、 分析和修正,公布有代表性的职业(工种) 的工资指导价位,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 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 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 系。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相关法规文件
《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劳社医发[2001]16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补充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劳社医发[2003]52号)
医疗保险体系构成 个人商业保险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大额医疗互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
缴费主体 保险名称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单位 和进行企业年金试点的中关村高科 技园区的单位,单位缴费在本单位 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 可以列入成本(费用),在缴纳企 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4%以外的部 分,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 因此导致福利费发生赤字。
企业年金的建立
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由企业与工会或 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 业年金方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 业年金方案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职 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企业年金的支付
——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 龄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帐户 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
——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企业 年金个人帐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
——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 企业年金个人帐户余额由其指定的受 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企业年金案例一
以联想企业年金计划为例,联想集团 出资金额与员工出资金额的比例为1∶1。 据测算,一个加入年金计划后在联想工 作30年的员工,若退休前平均工资为 6000元/月,则退休后获得的社会养老保 险和联想企业年金的养老金收入之和约 为4000元/月,基本上能维持退休前的生 活水平,如果不参加,则只能获得1300 多元的社会养老保险金。
经营亏损,职工工资发放出现困难的企业,经 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可以安排本企业工资零 增长或负增长,但支付提供正常劳动职工的工资 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2007年北京市企业工资指导线
• 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为9.5%,企 业工资指导线的上线(预警线)为 14.5%,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为零 增长或负增长。
4万-7万 97% 3% 97% 3% 95% 5%
构成 1.职工个人交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即2% 2.按照规定划入个人账户的用人单位 交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见后表)
3.个人账户存储额的利息.

年龄 <35
35 年龄 45 ≥45
<70 ≥70

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 0.8% 1% 2%
上年月平均工资4.3% 上年月平均工资4.8%
工资指导线制度 职位工资指导价位 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
(一)工资指导线制度
生产发展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在安排 职工工资增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本企业上年平均工资在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左右的,工资增长幅度可以按照基准线确定;
平均工资为我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两倍以上的, 工资增长幅度应当低于基准线;平均工资低于全 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60%的,工资增长可以在高于 基准线,低于上线的幅度内确定。
企业年金案例二
某大型国有企业,假设一位员工去 年一年的工资总额是72000元,现在每 月从工资中划出100元存到其个人的企 业年金账户中,同时企业为他存300元 (缴费比例为1∶3)。如果不计年收 益,不计工资涨幅,那么30年后,这 位员工退休,一次性可拿到100(元) ×12(月)×30(年)+300(元) ×12(月)×30(年)=144000元。
项目 住院
总金额 98498
基本医 疗统筹 基金支 付
51143
大额互 助基金 支付
补充医 疗支付
12747
个人账 户支付
个人自 付+个 人自费
34608
门诊 11419
4211 5707 1260 241
合计 109917 51143 4211 18454 1260 34849
项目 住院
基本医 大额互 补充医 个人账 个人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重点用于解决退休人员个人 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职工住院治疗需个人自付的
第三条 补充医疗保险费的提取额在本企业上 一年职工工资总额4%
--一名患癌症的职工的情况
年龄:40岁 缴费工资:3500元 个人账户年储存金额:1260 3500×(2%+1%)×12=1260 该职工一年之内住院5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