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31第2期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No.2,2011

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及其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曹中保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从弗洛伊德性本能的阴影下脱离出来,研究个体完整的生活意义,其积极

向上的人格魅力和心理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本研究在探讨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中的经典概念,如自卑补偿、追求卓越、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等的基础上,吸取阿德勒心理学思想精华,挖掘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面对挫折,树立目标,实现理想,培养社会兴趣和人生观等教育内容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阿德勒;自卑补偿;追求优越;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11)02-0121-03

一、阿德勒简介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

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

其创建的个人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的泛性论中解放出来,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提出了自卑感、补偿、生活风格(生活格调或生活方式)和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等重要概念,其思想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墨菲所说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1]

二、阿德勒的主要心理学思想

阿德勒称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个人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 ,也叫个体心理学),以区别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寻求人生意义,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切为了“性”的动物。阿德勒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社会动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并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社会兴趣等概念。

(一)克服自卑感、补偿与追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1.自卑感与补偿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feelings of infertility )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infertility )是由于人的生理、身体存在某种缺陷,以及幼年生活经验不足,遇挫折易产生自卑

[2]

。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

的感觉,

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障碍或是想象的障碍。个人的自卑感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无力、无能和无知,婴幼儿必须完全依赖成人才能生存,所以生命之初就有了自卑感。

阿德勒说:“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依我看来,我

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3]

但是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心灰意冷,甚至万念俱灰,万事皆休,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变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infertility complex )。

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感,获得更多的力量,个体就会追求更多的品质,从而达到补偿(compensation )的作用。由于有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的,因而补偿可有两条基本途径:(1)觉知到自己的缺陷后,集中力量在自己的缺陷上发展其能力。例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2)承认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发展自己其他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例如左丘失明而撰

《国语》;孙子膑脚而成兵法。这些通过极大地努力使原先的缺陷成为优势的过程,称为超补偿(overcompen-sation )。

有了自卑感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种一推一拉的

[收稿日期]2010—11—24

[作者简介]曹中保,男,湖北鄂州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

21·

过程持续不止,这就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2.追求优越

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卓越。为了克服自卑感,个人便以生活风格来获得优越感。个体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不断产生自卑感,

同时又不断进行补偿,

个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是优越(superority )。阿德勒认为优越包括更加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同自卑感一样,追求优越能导致积极地发展,也能引起优越情结(superority complex )。如果个体过度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情结,表现为爱慕虚荣、专横跋扈、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并且缺乏社会兴趣,令人厌恶。

(二)生活风格是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独特手段个体的最终目标都是追求卓越,但是怎样去追求卓越取决于个人独特的条件。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独特手段被称为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 )。

阿德勒还把生活风格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健康的生活风格(healthy style of life )使个人趋于完美,使个体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mistaken style of life )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是与社会目标相违背的。

总之,在阿德勒看来,认识和理解了某个人的生活风格,就意味着把握了个体的本质,实现了理解人性的目的。

(三)社会兴趣是人格健康及社会价值的标尺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而个体心理发展的品质和这种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这就是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 )。阿德勒说

:“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4]

”虽然社会兴趣是与生俱来的,但个体必须认识到这种潜能。他把社会兴趣视为人类的天性

[5]

,但他认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强

烈主张为人类谋福利的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认识不到这种潜能,他就会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其他更糟糕的失败者。

阿德勒认为,个体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职业选择、社会任务和爱情婚姻这三个重大问题。个体能否正确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反映了它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意义是否有最深切的感受。一个人如果有美满的爱情生活,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可观的成就,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丰富的社会兴趣和各种正确的“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反之,如果一个人爱情婚姻很不美满,工作又不尽心尽力,无所作为,在社会上又没有朋友,难以和别人交流,那么,这个人就一定缺乏社会兴趣,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即我们之前提到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阿德勒提倡“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相合作”。

因此,要使失败者恢复有意义的生活就要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

(四)、创造性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