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用的用地指标

合集下载

(整理)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整理)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一、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人均绿地面积:批绿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道路宽度:指道路红线的宽度。

快速路:若承担有其他城市交通功能时,道路宽度可适当增加。

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调整系数不得超过1.5;人口在200万以内的城市调整系数不得超过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公共绿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3、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一)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6m2;(二)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m2。

村庄建在盐碱地、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m2;(三)山地丘陵区,村址在平原上,每户面积133m2;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户面积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m2。

人均耕地面积666m2以下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注:A指青岛、烟台、威海市;B指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日照、泰安、莱芜、济宁市;C指德州、滨州、聊城、菏泽、临沂、枣庄市。

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1、工业用地控制指标1.1指标解释(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全省城市划分为7个类别。

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和城市类别,不得低于规定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其中: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采用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指标。

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不得低于相应的指标值。

(3)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和堆场占地面积之和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一般不得低于35%。

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要求规范指标大全

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要求规范指标大全

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要求规范指标大全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雨水口间距和道路坡度的关系(多雨地区)种植树木与建筑.构筑物水平间距单位:m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 1993年城市道路分级单位:m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住宅建设日照标准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3.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注: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 单位:(万㎡/h ㎡) 注 : 1,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2,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

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注:1、L --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 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m); S 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S 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 单位:(m)注: 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公园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园路宽度 单位:(m) 风景林郁密度公园各类单行绿篱空间尺度单位:(m)公园树木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注:同上。

公园栽植土层厚度单位:(cm)城市等别注:1、城市人口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防洪标准注:1、标准上下限的选用应考虑受灾后造成的影响、经济损失、抢险难易以及投资的可能性等因素;2、海潮系指设计高潮位;3、当城市地势平坦排泄洪水有困难时、山洪和泥石流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城市规划各类评价指标

城市规划各类评价指标

适宜性分析评价适宜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经常用到的。

其应用范围基本分为5 大类: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 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 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区用地的评价, 四是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 五是项目选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城市建设用的适宜性评价。

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制约因素, 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

合理确定可适宜发展的用地不仅是以后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很多,生态方面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等等都有,不过通常情况下,适宜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如与水源,生态敏感地的距离,坡度高程等因素,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适宜性评价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生态适宜性评价。

不同尺度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其侧重是不同的,如果是大尺度的评价,可以进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如果具体到城市内部,可以进行居住用地工业用的适宜性评价。

具体选用什么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性评价有两种。

一种是在规划前期对区域的适宜性评价,为确定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是规划的重要依据。

另一种是对规划方案或是现有的情况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这个方案或是现状是不是适宜的。

显然,第一种意义更大一些。

这两种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各有侧重。

但目前的很多论文中,经常讲这两者混淆,一般情况下,总规或一些规划的前期分析多用第一种方法,规划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多用第二种方法。

在方法上,适宜性分析采用的理论方法是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多因子权重叠加,此外,对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多使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其核心是计算单个指标的隶属度。

在技术实现上,适宜性分析采用GIS技术。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观显示,为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用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豫国土资发(2006)86号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豫国土资发(2006)86号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184号文件进行修订)类别名称建设规模(人)体育用地㎡/生校舍建设用地㎡/生成片绿地㎡/生校园总用地㎡/生综合大学师范、政法、财经、外语、艺术院校>5000 9 25 5 39 1000--5000 12 28 5 45 <1000 12 32 5 49工业、农业、林业、医、药类学校>5000 9 37 5 41 1000--5000 12 30 5 47 <1000 12 33 5 50体育类院校>2000 16 41 5 64500--2000 25 48 5 78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教基字008号文件)类别名称建设规模(人)体育用地㎡/生校舍建设用地㎡/生成片绿地㎡/生校园总用地㎡/生工、农、林业、医、药类中专学校<1500 12 25 5 42 1500--5000 10 24 5 39 >5000 9 21 5 35师范、政法、财经、外语、艺术学校<1500 12 22 5 39 1500--5000 10 20 5 33 >5000 9 19 5 33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教基字108号文件)规模(人)用地面积(㎡/生)500以下15500以上13说明: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天然气阀室用地控制指标

天然气阀室用地控制指标

天然气阀室是燃气管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

因此,天然气阀室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控制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标准:
1.设计标准:天然气阀室的设计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阀室的位置、大小、布局、设备配置等因素,以满足阀室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

2.施工标准:天然气阀室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进行,如《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阀室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问题。

3.设备标准:天然气阀室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设备,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4.运行标准:天然气阀室的运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要求,以保证阀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及时处理故障等。

5.安全标准:天然气阀室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符合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要求,如《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等。

此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防护设备等,以确保阀室的安全运行。

总之,天然气阀室的设计和运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控制标准,以保证阀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这些标准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

城市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

城市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

规划设计规范常用指标居住区教育配套建筑指标:居民量幼儿园小学中学4000居民以上●●8000居民●配比数量40名/千人80名/千人80名/千人最低面积配比(平方米)幼儿园班数4班6班9班12班用地面积1800 平方米2700 平方米3700 平方米4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 平方米1800 平方米2500 平方米3200 平方米小学班数12班18班24班30班用地面积9700 11800 13600 15700 建筑面积2900 4300 5100 6200 班数18班24班30班36班用地面积15500 18100 31700 37000 建筑面积6300 8200 9100 11700居住区人口分区控制规模:? 居住区? 小区? 组团?户数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 人数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 住宅用地(R01)50-60 55-65 70-802 公建用地(R02)15-25 12-22 6-123 道路用地(R03)10-18 9-17 7-154 公共绿地(R04)7.5-18 5-15 3-6居住区用地(R)100 100 100停车位配置比例名称? ?? 单? 位? 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建筑面积7.5 0.3?商业中心车位/100㎡营业面积7.5 0.3集贸市场车位/100㎡营业场地7.5 ---饮食店车位/100㎡营业面积 3.6 1.7?医院、门诊所车位/100㎡建筑面积 1.5 0.2?居住区用地指标? 项?目???平均每居民用地(平方米)小区用地????14.5-22.0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5-2.0???居住区级道路用地 1.5-2.0?居住区级公共绿地?1.0-2.0其它用地?? 1.0?合??? 计? 19.5-29.0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小? 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45-6055-65?60-75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20-32 18-27 6-183.道路用地(R03)?8-15 7-13 5-124.公共绿地(R04)?7.5-15 5-12 3-8居住区用地合计(R)?100 100 100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人)居住规模层??? 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居住区多??? 层? 16-21 16-22 16-25 多层、中高层14-18 15-20 15-20 多.中高.高层12.5-17 13-17 13-17 多层.高层? 12.5-16 13-16 13-16小? 区低??? 层 ? 20-25 20-25 20-30 多??? 层 ? 15-19 15-20 15-20 多层.中高层14-18 14-20 14-20 中? 高? 层13-14 13-15 13-15 多层.高层? 11-14 12.5-15 -- 高????? 层10-12 10-12 --组团低????? 层18-12 20-23 20-25 多?? 层 ? 14-15 14-16 14-20 多层.中高层12.5-15 12.5-15 12.5-15 中? 高? 层12.5-1412.5-14?12.5-15多层.高层? 10-13 10-13 -- 高????? 层7-10 8-10 --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5人计算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千人)居? 住? 区小区组团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1605-27002165-3620) 2065-4680(2655-5450)1176-2102(1546-2682)????1282-3334(1682-4084)363-854(704-1354)502-1070(882-1590)其中教??育600-1200 1000-2400 600-1200 1000-2400 160-400?300-500医疗卫生(含医院)60-80??(160-280)100-190(260-360)20-80?? 40-190 6-20??? 12-40 文??? 体 100-200? 200-600 20-30 ? 40-60 18-24?? 40-60商业服务700-910? 600-940 450-570 100-600 150-370?100-400金融邮电(含银行.邮电局)20-30(60-80)?25-50 16-22?? 22-34 -- --市政公用(含自行车存车处)40-130?(460-800)70-300(500-900)30-120?(400-700)? 50-80(450-700)9-10?(350-510)?20-30(400-550) 行政管理85-150? ? 70-20040-80?? ? 30-10020-30??? 30-40其??? 它-- -- -- -- --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道? 路? 类? 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 ≥0.3≤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3≤3.0L≤50m≤2.0L≤100m居住规模类别注: L为坡长步行道?? ≥0.5?≤8.0?≤4.0雨水口间距和道路坡度的关系(多雨地区)道路坡度(%) <1 1-3 3-4 4-6 6-7 >7雨水口间距(m) 30 40 40-50 50-60 60-70 80种植树木与建筑.构筑物水平间距??????????????? 单位:m 名????????? 称? 最? 小? 净? 距至乔木中心至灌木中心有窗建筑物外墙 3.0-5.0 1.5无窗建筑物外墙?? 2.0 1.5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2.0 0.5人行道路面边缘? 0.75 0.5道路路面边缘0.75 0.5高2m以下的围墙? 2.0 1.0排水沟边缘1.0 0.5天桥.线桥的柱及架线塔.电线杆的中心??2.0 不限喷水冷却池外缘??? 40.0塔式冷却塔外缘??? 高的1.5倍体育用场地? 3.0 3.0厂内铁路中心线? 4.0 3.0窄轨铁路中心线 3.0 2.0一般铁路中心线 5.0 4.0邮筒.路牌.车站标志 1.2 1.2警??? 亭 3.0 2.0测量水准点 2.0 1.0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 1993年人均建设用地(m*m/人)人均公共绿地(m*m/人)?城市绿地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75 >5 >6 >25 >30 >30 >35 75-105 >6 >7 >25 >30 >30 >35 >7 >8 >25 >30 >30 >35 城市道路分级??????????????????????????????????? 单位:m道路类别红线宽度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居住区道路20-30?? 9-14? 2-4居住小区道路≥14(采暖区)≥10(非采暖区)5-8? 1.5-2组团道路≥10(采暖区)?≥8(非采暖区5-7 -宅间小路≥2.5?-?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指标级别用地指标(㎡/人)Ⅰ??60.1 - 75.0Ⅱ??75.1 - 90.0Ⅲ?90.1 - 105.0Ⅳ?105.1 - 120.0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 (m*m/人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允许调整幅度(m*m/人)指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级别指标(m*m/人)<=60.0?Ⅰ60.1 - 75.0+0.1 - +25.0 60.1 - 75.0Ⅰ60.1 - 75.0>0Ⅱ75.1 - 90.0+0.1 - +20.0 75.1 - 90.0???75.1 - 90.0不??? 限Ⅲ90.1 - 105.0+0.1 - +15.0 90.1 - 105.0Ⅱ75.1 - 90.0-1.5 - 0Ⅲ90.1 - 105.0不??? 限Ⅳ105.1 - 120.0+0.1 - +15.0105.1 - 120.0Ⅲ90.1 - 105.0-20.0 - 0Ⅳ105.1 - 120.0不??? 限>120.0?Ⅲ90.1 - 105.0<0Ⅳ105.1 - 120.0<0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类别名称用地指标 (㎡/人)居住用地18.0 - 28.0工业用地? 10.0 - 25.0道路广场用地7.0 - 15.0绿??? 地其中:公共绿地≥9.0≥7.0规划建设用地结构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 - 32工业用地? 15 - 25道路广场用地8 - 15绿??? 地? 8 - 15?住宅建设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 寒????? 日? 冬? 至? 日日照时数(h) ≥2 ???≥3?? ≥1有效日照时间带?? (h)8 - 16?? 9 - 15计算起点底? 层? 窗? 台? 面?住宅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方?位0°-15°15°-30°30°-45°45°-60°>60°折减系数 1.0L 0.9L 0.8L 0.9L 0.95L?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一些常用的用地指标

一些常用的用地指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地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地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地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地舒适度.一个良好地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多层住宅应不超过,绿地率应不低于.但由于受土地成本地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地.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地各类居住用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 联排别墅为, 层以下多层住宅为, 层小高层住宅为, 层高层住宅为, 层以上住宅为,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地,为非普通住宅.并根据不同城市地特点有所差别.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地高度,屋顶上地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地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地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标准层面积地,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地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地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地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密度建筑物地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比如一块地为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平方米,这块用地地建筑密度就是.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地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地考量对象是建筑物地面积占用率,建筑容积率地考量对象是建筑物地使用空间.绿地率描述地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地总和与居住区用地地比率().绿地率所指地"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地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城市总面积)×绿地率与绿化率地区别什么是绿化率?什么是绿化覆盖率?开发商平时在售楼书上印制地有关绿化地指标究竟是绿化率还是绿化覆盖率?地下停车场上、化粪池等上面地绿化算不算绿化率?开发商做地屋顶绿化算不算绿化率……许多购房者对此并不了解,他们想弄清楚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关专家对此解释说,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概念地用语,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地经济技术指标,但绿地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是规划指标,描述地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地总和与居住区用地地比率().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地百分比,比如一棵树地影子很大,但它地占地面积是很小地,两者地具体技术指标是不相同地.在计算绿地率时,对绿地地要求非常严格.绿地率所指地“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地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而宅旁绿地等庭院绿化地用地面积,在涉及计算时也要求距建筑外墙.米和道路边线米以内地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入绿地率地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地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米地深度,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中;而屋顶绿化等装饰性绿化地,按目前国家地技术规范,也算正式绿地.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在最初项目规划要求地就是绿地率这一指标.因此,买房除了对地税、户型设计地挑选外,还要关注“三率”,即容积率、绿化率、房屋使用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地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地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建筑密度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地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例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地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地角度来设计一个.绿化覆盖率可以在小区绿得广.像地下车库这样大面积地底下设施,它地地表虽然种不了树,但可以种草;像距建筑外墙.米这样地范围,虽然不算正式绿地,但若能种一些草,总比地砖铺砌更吸引人.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计算绿化覆盖率所指地绿地,简单地说,就是有块草皮便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以上.在开发商销售楼盘地时候,有些开发商当然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地概念.绿地率是绿化用地占总土地面积地比例,在通常地情况下,许多开发商都是在售楼书上印制出“绿化率”一词,其实这是不准确、不规范地用词,国家有关园林绿化用语根本就没有这个用语,准确地只有“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种说法.建筑系数“建筑占地系数”地简称,指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地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以百分率建筑系数计算公式计.用以说明建筑物分布地疏密程度、卫生条件及土地利用率.合理地建筑系数应在节约用地地原则下,尽可能满足建筑物地通风、采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地空间要求,并保证足够地道路、绿化和户外活动场地.建筑密度与建筑系数地区别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地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地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地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系数.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

自然资源与规划术语——“指标”

自然资源与规划术语——“指标”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中,对土地利用指标进行了大致的 界定,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等纳入到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将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牧 草地面积等纳入到预期性指标。
实务中的建设用地指标
(一)房地产开发中的建设用地指标
政府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控制,而对于每 年建设需要占用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新增建设用地的控制规模,政府则通过土 地利用年度计划进行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第五条,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国家依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以及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等进行确定。
近年来愈发收紧的政策环境,导致诸多土地/房地产投资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 压力,面对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竞争往往有心无力。相比之下城 镇棚户区或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由于其对口优惠政策、竞争 的相对缓和,逐渐成为诸多土地/房地产投资企业关注的热点。而此类项目通 常位于现状规划为集体或国有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区域内,因此开发建设该等项 目,首先可能面临的是对现有规划的调整、相应增加建设用地的规模,甚至对 现有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进行突破。投资人在投资该等项目时,往往需要提 前介入项目前期的规划调整、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土地整理等环节,即便 是专注于二级开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某种形式在土地出让前提前介入也 成为常态。在此种情况下,项目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 指标能否匹配项目需求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满足项目开发 需求自然成为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政策趋势来看,随着耕地后备资源的紧张程度加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土 地利用政策的重要导向。《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 (国土资发〔2014〕119号)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同 时“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该文件中明确 “对近五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 的市、县,除国家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外,暂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指导意见》还明确,“在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稳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 减少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 效用地再开发等流量指标,统筹保障建设用地供给。”结合该等政策,我们理解, 未来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可能不再主要依赖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来占用耕地或未 利用地,而是转向通过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程度得到满足。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引言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煤炭工业的发展却不应该无限制地开发建设,而应该遵循一些指标与规范,以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本文将介绍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指标标准与要求。

用地排列与布局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排列与布局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规划项目用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资源的分布:根据实际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应将项目用地布局在资源充足的区域,以提高开采效率。

2.地形地貌条件:应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合理安排项目用地,避免选择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同时考虑交通便捷性,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周边环境影响:应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选址在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以保护生态环境。

用地面积与容积率用地面积与容积率是用来控制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指标。

1.用地面积:煤炭工业工程项目的用地面积应根据项目规模、开采量等因素进行合理测算。

在确定用地面积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开采周期,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容积率: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上地上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密度。

在煤炭工业工程项目中,由于需要进行大型设备的安装和存放,容积率一般较高。

在确定容积率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进行科学评估。

用地保护与恢复煤炭工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用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1.用地保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地保护。

2.用地恢复:项目建设完成后,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用地的恢复工作。

这包括对开采区域进行修复,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用地监管与评估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监管与评估是保障项目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监管:应建立健全用地监管制度,加强对项目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建设,严禁非法占用土地和违规建设。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
20
20
22
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封闭型绿地
开敞型绿地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L≥1.5L2
L≥30M
L≥1.5L2
L≥50M
L≥1.5L2
L≥30M
L≥1.5L2
L≥50M
S1≥800平方米
S1≥1800平方米
S1≥500平方米
S1≥1200平方米
S2≥1000平方米
S2≥2000平方米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人)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允许调整幅度(平方米/人)
指标级别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60.0
I
60.1~75.0
+0.1~+25.0
60.1~75.0
I
60.1~75.0
>0
II
75.1~90.0
+0.1~+20.0
S2≥600平方米
S2≥1400平方米
16-25
多层、中高层
14-18
15-20
15-20
多、中高、高层
12.5-17
13-17
13-17
多层、高层
12.5-16
13-16
13-16
小区
低层
20-25
20-25
20-30
多层
15-19
15-20
15-22
多层、中高层
14-18
14-20
14-20
中高层
13-14
13-15
13-15

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住宅小区规划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1.居住区用地指标(1980年国家建委提出)如表3-28:2.居住小区用地指标(1980年国家建委提出)如表3-29:3.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见表3-30:4.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见表3-31:居住区与居住小区用地平衡表及其说明用地平衡表是对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用地现状和用地规划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检验各项用地的分配是否合理和符合国家规定的指标。

它的作用是:用数量表明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用地现状;用数量表明规划设计方案的各项用地分配和所占总用地比例;居住区、居住小区各项用地指标和占总用地的比例,表明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作为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定和建设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依据。

它的表式如表3-32。

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一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及每一居民平均占有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数量(人均用地水平),是衡量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经济的重要标志。

1.规范中采用”居住区用地平衡表”格式与各地现行格式基本一致。

但具体平衡内容各地口径不一,如有的将”其他用地”纳入用地平衡,有的不参与平衡等。

考虑到”其他用地”既与居住区用地功能无直接关系,也与居住区用地之间无相关规律性,更无可比性,因而不能用来衡量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规划水平。

据此,规范采用的用地平衡表,以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作平稳因子。

人均用地亦只计算居住区用地及其所属各单项用地。

”其他用地”不参与用地平衡,也不计入人均用地指标,只在居住区规划总用地中统计其用地数量。

在具体使用”居住区用地平衡表”时,要按居住区的实际规模确定表名及相关用地的名称。

如规模为小区,则表名相应为”小区用地平衡表”,”-”为”小区用地”,最后一项为”小区规划总用地”。

2.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即居住区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分别占居住区用地的百分比的控制数。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评估一个地方或资源在利用效率上的低下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低效用地评价指标:
1. 能源消耗:一个地方的能源消耗量高,表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水资源消耗: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可能表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 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土地的低效利用,如荒地、土地草木蔓延等。

4. 垃圾产生量:大量的垃圾产生可能表明该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5. 污染排放:高污染排放量可能表示该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6. 交通拥堵:交通拥堵状况恶劣可能表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7. 教育水平:低教育水平可能表示该地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8. 就业率:低就业率可能表示该地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9. 产业结构:过度依赖某一或少数产业的地方可能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10. 经济增长率:低经济增长率可能表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价一个地方或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公用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公用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公用设施用地控制指标在城市的喧嚣中,公用设施用地可谓是个重要话题,大家可不要小看这片地方哦!说到公用设施,你肯定会想起那些美丽的公园、整齐的广场,还有那些让人感到安心的停车场。

这些设施不仅仅是给我们一个游玩的地方,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周末的阳光下,和朋友们在公园的草坪上野餐,耳边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这样的场景,要是没有适当的公用设施,生活就没那么精彩了。

咱们说说公用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这可是个挺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相关部门为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让大家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制定的一些规则。

这些指标就像是生活中的“红绿灯”,让大家有序地使用公共资源。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大家都往公园里扎营,最后整个城市就像是一锅乱炖,大家都没法好好享受生活了。

说到这些指标,其实它们还关乎着城市的绿化,空气质量,甚至是我们日常的出行。

比如说,如果公园和绿地的面积不够大,空气不流通,那我们呼吸的可就不是新鲜空气了,心情也会跟着低落。

所以,控制指标就像是城市的“健康监测器”,保障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你想啊,谁不想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悠闲地打个盹呢?还有一点就是,公用设施用地的合理规划,还能够促进社区的交流。

试想一下,如果小区附近有个篮球场,大家就可以相约打球,增进邻里关系。

平时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感情自然就能升温。

就像古话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生活中多一些交流,心情自然美美哒。

这些控制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调整。

比如说,城市扩张了,人口多了,那就需要重新考虑这些公用设施的布局了。

毕竟,城市就像一个活生生的生态系统,每个部分都息息相关。

咱们可不能让它变得杂乱无章,得保证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便利。

对于公用设施的维护也是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公园里的秋千坏了,孩子们玩得就没那么开心了,家长心里也会着急。

相关部门就像是一个大家长,得定期“检查”这些设施,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转。

幼儿园用地面积及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幼儿园用地面积及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幼儿园用地面积及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对于孩子们来说,幼儿园是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而幼儿园的用地面积以及生均用地面积指标,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幼儿园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如此重要。

一个充足的用地面积能够为幼儿园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各种功能区域,比如教学区、活动区、休息区、餐饮区等等。

孩子们需要有宽敞的教室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游戏活动,需要有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来尽情奔跑、玩耍,锻炼身体和发展运动能力。

同时,足够的用地面积还可以为幼儿园建设配套的设施,如花园、沙坑、滑梯等,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那么,幼儿园用地面积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呢?这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区的差异是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土地资源等情况不同,对幼儿园用地面积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可能会在用地面积标准上相对较为严格;而在一些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标准可能会相对宽松一些。

幼儿园的规模也是影响用地面积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的规模越大,学生数量越多,所需要的用地面积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要满足众多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活动需求,需要更多的教室、寝室、食堂、活动场地等设施。

再来说说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生均用地面积是指平均每个学生所拥有的用地面积。

这个指标的确定,是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一般来说,生均用地面积应该能够满足孩子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求,包括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体育活动等。

如果生均用地面积过小,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园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的落实往往面临一些挑战。

土地资源的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土地价格高昂,获取足够的土地用于建设幼儿园并非易事。

此外,一些地方在规划和建设幼儿园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导致用地面积预留不足。

生产用地面积公式

生产用地面积公式

生产用地面积公式生产用地面积是指用于农业、工业、商业或其他生产活动的土地面积。

它是计算和规划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不同的领域和国家/地区中,确定和计算生产用地面积有不同的方法和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用地面积公式。

农业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农业用地面积的计算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和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用地面积分为耕地面积和非耕地面积两部分,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要求,可以使用如下的公式计算农业用地生产用地面积:1.耕地面积的计算:耕地面积指用于耕种作物的土地面积,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耕地面积=种植面积x耕地系数其中,种植面积指的是实际进行种植的作物的面积,耕地系数是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系数,代表该作物需要的耕地面积比例。

2.非耕地面积的计算:非耕地面积指的是用于农业生产但不适合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非耕地面积=种植面积x非耕地系数其中,种植面积同上述公式中的定义相同,非耕地系数是针对不适合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比例。

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建设的土地,在规划和扩展工业领域时,需要计算和确定工业用地的生产用地面积。

工业用地面积的计算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工业用地面积=建筑面积x建筑密度其中,建筑面积指的是用于工业建筑和设施的土地面积,建筑密度是表示工业用地的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间的比例。

商业用地是指用于商业活动的土地,包括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场等。

商业用地面积的计算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商业用地面积=建筑面积x容积率其中,建筑面积指的是商业建筑的占地面积,容积率是指商业用地的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间的比例。

除上述特定领域的公式外,生产用地面积的计算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综合计算。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需要确定以人口数量为基础的生产用地面积。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人口数量指的是所需考虑的人口总数,人均用地面积是设定的每个人所需的生产用地面积。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

低效用地评价指标一直是地方相关部门和规划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规划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土地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了低效用地的存在。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

首先,低效用地的存在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评估和利用规划,就很容易出现低效用地的情况。

这些土地资源未能实现最大化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尤其是在城市拓展过程中,一些原本可以开发的土地资源被闲置或低效利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障碍。

其次,低效用地也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水平。

当一些重要的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时,就会导致城市功能区的错位和混乱。

比如,一些城市中心区域本应该是商业、办公和文化活动的集中地,但由于土地利用混乱,导致了城市功能区划的不明确和城市形象的混乱。

低效用地也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城市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

当一些重要的绿地资源被低效利用时,就会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

比如,一些城市中本应该是绿地的区域被用作建筑开发,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解决低效用地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土地资源评估和规划。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合理性,避免出现低效用地的情况。

其次,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要加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科学性,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低效用地评价指标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土地资源评估和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才能有效解决低效用地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能够更加重视低效用地评价指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及仓储物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容积率:0.5--1.0 之内绿地率:20%以内建筑密度:35%以上建筑高度:24 米以下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指标解释:1、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 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2、绿地率: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绿地率=总绿化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4、建筑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总和占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下面是诗情画意的句子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3.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4.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5.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6.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7.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8.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9.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1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1.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

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规划常用用地指标

规划常用用地指标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二、交通用地指标
1、公路用地
公路工程设计标准〔202X年〕
公路依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操纵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依据需要操纵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2X~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2X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公路建设工程用地指标〔1999〕
路基标准宽度
单位:米
2、自然爱护区
自然爱护区分类
自然爱护区分级
自然爱护区分为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四级。

电力工程用地用地指标

电力工程用地用地指标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条文部分)征求意见稿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总目次前言第一篇火力发电厂建设用地指标第二篇核电厂建设用地指标第三篇变电站和换流站建设用地指标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 207号)要求,在对建设部、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997)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以全国2000年以后建成投运和在建以及经初步设计审定修改后的燃煤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生物质能电厂以及核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厂(站)区总平面布置图为主要参考依据,总结了我国火力发电厂、核电厂以及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厂(站)区总平面布置设计经验,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资料收集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并积极吸收了国外相关建设项目在节约和集约用地方面的最新成果,在广泛征求有关设计、生产、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召开全国性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三篇,第一篇为火力发电厂建设用地指标,第二篇为核电厂建设用地指标,第三篇为变电站和换流站建设用地指标,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以及燃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生物质能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和厂外工程建设用地指标,核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和厂外工程建设用地指标,变电站和换流站站区建设用地指标等。

与原《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997)相比,本标准主要有下列变化:(1) 增加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生物质能以及核电厂和换流站厂(站)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2) 增加了各功能区域单项用地指标,并补充了脱硫、脱硝、再生水处理、圆形煤场、汽车运输、直接空冷、间接空冷、排烟冷却塔、超大型冷却塔、海水淡化、900MW和1000MW 机组以及送变电750kV等级变电站、500kV换流站等功能模块用地指标。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市政设施用地指标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市政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规划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的合理制定与实施,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市政设施用地指标的定义、制定原则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是制定市政设施用地规划的基础,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人口规模和结构,根据城市人口数量、分布和年龄结构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预测。

其次是城市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资源的供给。

根据城市的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确定市政设施用地的比例和分布。

再次是城市交通状况和交通运输需求,考虑到市政设施用地对交通流量和交通组织的影响。

最后是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通过考虑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市政设施用地的建设要求。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是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根据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合理确定市政设施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其次是便利交通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避免市政设施用地对交通流量和交通组织的不利影响。

再次是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占用。

最后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的制定还需要考虑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目标,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需要不同的市政设施用地指标。

其次是市民的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制定相应的市政设施用地指标。

再次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资源禀赋,根据城市的经济状况和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市政设施用地指标。

最后是政府政策和规划要求,市政设施用地指标需要符合国家政策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综上所述,市政设施用地指标是制定市政设施用地规划的基础,其合理制定与实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地指标
容积率
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

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标准层面积25%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

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

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建筑密度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1]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

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的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面积占用率,建筑容积率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绿地率
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城市总面积)×100%
绿地率与绿化率的区别
什么是绿化率?什么是绿化覆盖率?开发商平时在售楼书上印制的有关绿化的指标究竟是绿化率还是绿化覆盖率?地下停车场上、化粪池等上面的绿化算不算绿化率?开发商做的屋顶绿化算不算绿化率……许多购房者对此并不了解,他们想弄清楚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关专家对此解释说,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用语,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但绿地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

绿地率是规划指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化覆盖率
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比如一棵树的影子很大,但它的占地面积是很小的,两者的具体技术指标是不相同的。

在计算绿地率时,对绿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而宅旁绿地等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在涉及计算时也要求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

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米的深度,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中;而屋顶绿化等装饰性绿化地,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也算正式绿地。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在最初项目规划要求的就是绿地率这一指标。

因此,买房除了对地税、户型设计的挑选外,还要关注“三率”,即容积率、绿化率、房屋使用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建筑密度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例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

绿化覆盖率可以在小区绿得广。

像地下车库这样大面积的底下设施,它的地表虽然种不了树,但可以种草;像距建筑外墙1.5米这样的范围,虽然不算正式绿地,但若能种一些草,总比地砖铺砌更吸引人.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计算绿化覆盖率所指的绿地,简单地说,就是有块草皮便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

在开发商销售楼盘的时候,有些开发商当然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的概念。

绿地率是绿化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在通常的情况下,许多开发商都是在售楼书上印制出“绿化率”一词,其实这是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国家有关园林绿化用语根本就没有这个用语,准确的只有“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种说法。

建筑系数
“建筑占地系数”的简称,指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以百分率建筑系数计算公式
计。

用以说明建筑物分布的疏密程度、卫生条件及土地利用率。

合理的建筑系数应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尽可能满足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空间要求,并保证足够的道路、绿化和户外活动场地。

建筑密度与建筑系数的区别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系数。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