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

合集下载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本文将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概况;将详细阐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步骤;将讨论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微控制技术的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方法。

它通过对电源频率的改变,实现对电动机的平滑调速。

变频调速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精准控制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调速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和微控制技术的进步,变频调速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动机类型,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绕组接通电源后,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绕组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转矩,使电动机旋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核心是电磁场的分析和计算,以及转子结构和参数的优化。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设计需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明确电动机的功率、转速、尺寸和温升等参数需求。

(2)选定电动机结构型式: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电动机的结构型式,如封闭式、开启式、防护式等。

(3)确定电磁负荷:根据电动机的设计需求,计算电磁负荷,包括每相绕组的匝数、线径、磁路尺寸等。

(4)计算气隙磁通密度:通过电磁负荷的计算结果,计算气隙磁通密度,以确定电动机的电磁性能。

(5)优化转子结构和参数:根据气隙磁通密度计算结果,优化转子结构和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电磁性能和机械性能。

(6)设计定子铁心:根据电磁负荷和气隙磁通密度的计算结果,设计定子铁心,包括铁心尺寸、槽形和材料等。

(7)选择冷却方式:根据电动机的设计需求和结构型式,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如自然冷却、强迫通风冷却等。

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变频调速技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电源侧施加变频电压,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

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word

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word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基于稳态数学模型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平滑调速,要实现高动态性能的系统,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假设条件:(1)忽略空间谐波,设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120°电角度,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周围按正弦规律分布;(2)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3)忽略铁心损耗;(4)不考虑频率变化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这时,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由下述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组成。

电压方程将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并以微分算子 p 代替微分符号 d /d tA A A sB B B sC C C s a a a r b b b r c c c r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u i R u i R u i R p u i R u i R u i R ψψψψψψ⎡⎤⎡⎤⎡⎤⎡⎤⎢⎥⎢⎥⎢⎥⎢⎥⎢⎥⎢⎥⎢⎥⎢⎥⎢⎥⎢⎥⎢⎥⎢⎥=+⎢⎥⎢⎥⎢⎥⎢⎥⎢⎥⎢⎥⎢⎥⎢⎥⎢⎥⎢⎥⎢⎥⎢⎥⎢⎥⎢⎥⎢⎥⎢⎥⎢⎥⎢⎥⎢⎥⎢⎥⎣⎦⎣⎦⎣⎦⎣⎦可改写为: u Ri ψ=+p 磁链方程每个绕组的磁链是它本身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因此,六个绕组的磁链可表达为:⎥⎥⎥⎥⎤⎢⎢⎢⎢⎡⎥⎥⎥⎥⎤⎢⎢⎢⎢⎡=⎥⎥⎥⎥⎤⎢⎢⎢⎢⎡C B A Cc Cb Ca CC CBCA Bc Bb Ba BC BB BA Ac Ab Aa AC AB AA C B A i i i i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ψψψψ ABCu A u Bu Cω1ωu au b u ca bcθ可改写为: Li ψ=由于折算后定、转子绕组匝数相等,且各绕组间互感磁通都通过气隙,磁阻相同,故可认为:Lms Lmr =对于每一相绕组来说,它所交链的磁通是互感磁通与漏感磁通之和,因此,定子各相自感为转子各相自感为可得完整的磁链方程:sssr s s rsrr r r LL i L L i ψψ⎡⎤⎡⎤⎡⎤=⎢⎥⎢⎥⎢⎥⎣⎦⎣⎦⎣⎦ 转矩方程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在多绕组电机中,在线性电感的条件下,磁场的储能和磁共能为:'m m 1122T T W W i i L ψ===而电磁转矩等于机械角位移变化时磁共能的变化率 (电流约束为常值),且机械角位移 θm = θ / n p ,于是:''rssr mme pp r s s r mconst.const.12T T i i L L W W T n n i i i i θθθ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数学模型之所以复杂,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复杂的 6⨯6 电感矩阵,它体现了影响磁链和受磁链影响的复杂关系。

(完整版)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完整版)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课程实习报告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1.4.1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简介本文设计的交直交变频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原理框图系统各组成部分简介:供电电源:电源部分因变频器输出功率的大小不同而异,小功率的多用单相220V,中大功率的采用三相380V电源。

因为本设计中采用中等容量的电动机,所以采用三相380V电源。

整流电路:整流部分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必须加以滤波。

在本设计中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

它可以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1。

滤波电路:因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型变频器,所以采用电容滤波,中间的电容除了起滤波作用外,还在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间起到去耦作用,消除干扰。

逆变电路:逆变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我们需要的交流电。

在设计中采用三相桥逆变,开关器件选用全控型开关管IGBT。

电流电压检测:一般在中间直流端采集信号,作为过压,欠压,过流保护信号。

控制电路:采用8051单片机和SPWM波生成芯片SA4828,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设定信息和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和设定信息形成驱动逆变器工作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后去驱动开关管的关断。

1.4.2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的选定变频器最早的形式是用旋转发电机组作为可变频率电源,供给交流电动机。

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静止式的变频电源成为了变频器的主要形式。

静止式变频器从变换环节分为两大类: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

1.交-交型变频器:它的功能是把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直接变换成另一种频率可调电压的交流电(转换前后的相数相同),又称直接式变频器。

由于中间不经过直流环节,不需换流,故效率很高。

因而多用于低速大功率系统中,如回转窑、轧钢机等。

但这种控制方式决定了最高输出频率只能达到电源频率的1/3~1/2,所以不能高速运行。

2.交-直-交型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是先把工频交流通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然后再直流变换成频率电压可调的交流,又称间接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用变频器。

课程设计(论文)-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姓名班级学号2011年月日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摘要: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简称为变频调速系统。

由于在调速是转差功率不随转速而变化,调速范围宽,无论高速还是低速是效率都较高,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能实现高动态性能,可与直流调速系统媲美。

因此现在它的应用面很广,目前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风机、泵类、传送带、给料系统、空调器等设备的电力源和动力源,并起到了节省电能,提高设备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效果. 本文对交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可以更加熟悉交流调速系统的结构,掌握各种调速系统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方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文章在详细分析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基础上,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实现了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并且详细分析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MATLAB 仿真22008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论文3 1引言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简称为变频调速系统。

由于在调速是转差功率不随转速而变化,调速范围宽,无论高速还是低速是效率都较高,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能实现高动态性能,可与直流调速系统媲美。

因此现在它的应用面很广,目前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风机、泵类、传送带、给料系统、空调器等设备的电力源和动力源,并起到了节省电能,提高设备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效果. 本文对交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可以更加熟悉交流调速系统的结构,掌握各种调速系统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方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在进行电动机调速时,常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希望保持电动机中每极磁通量为额定值不变。

如果磁通太弱,没有充分利用电机的铁芯,是一种浪费;如果过分增大磁通,又会使铁心饱和,从而导致过大的励磁电流,严重时会因绕组过热而损坏电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动机已经成为各种设备中最主要的驱动装置之一、为了满足不同工作需求的变化,电动机的速度调节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传统的调速方法,如调整电网电压或通过调整传动装置的机械结构,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缺陷。

因此,变频调速系统逐渐成为工业应用中的主流。

二、设计原理1.变频器:变频器是将市电的交流电源转换为可调频率、可调电压、可调时间比的交流电源的装置。

它通过改变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实现电动机转速的调整。

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速度控制回路和电机保护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通过采集电动机的转速,与设定的转速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值来实现转速的调节。

电机保护回路主要用于监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就会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电机的安全运行。

3.变频电机:变频电机是与变频器配套使用的电动机,其结构和普通的异步电动机基本相同。

通过变频器调整输出频率和幅值,可以实现变频电机的转速调节。

三、系统组成1.变频器:选用合适的功率和规格的变频器,能够满足电动机的调速要求。

2.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设定转速、实际转速的显示器,以及转速调节的按钮和指示灯。

3.传感器:采用合适的传感器,如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电动机的转速信号。

4.电机保护装置:包括过流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能够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

四、系统设计步骤1.确定需求: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电动机的转速范围、精度要求等参数。

2.选型: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变频器、传感器和电机保护装置。

3.确定控制方式:根据电动机的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如闭环控制还是开环控制。

4.连接布线:按照电路图将变频器、传感器和电机保护装置与电动机进行连接布线。

5.调试和测试: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并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

6.安装和投入使用:将系统安装到实际应用场所,进行调试和运行测试,确保系统满足需求。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调速系统,可以实现电动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本文将介绍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首先,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简要介绍。

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动机,其转速通常由额定电压和频率决定。

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

变压变频调速系统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的大小,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在设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之前,首先要确定电动机的参数。

电动机的参数包括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这些参数可以从电动机的标牌上获取。

另外,还需要确定变压变频器的参数,包括额定电压范围、频率范围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

设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变压变频器。

变压变频器是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和可调电压的交流电的装置。

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变频器的额定电压范围,选取合适的变压变频器,以满足调速系统的要求。

设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下一步是进行系统的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包括电动机的接线和变压变频器的接线。

电动机的接线要根据电动机的型号和相数来进行,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变压变频器的接线要根据变压变频器的接线图进行,确保变压变频器与电动机的连接正确。

完成电路设计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控制设计。

控制设计包括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等。

启动和停止控制一般采用按钮控制或者遥控控制,可以通过按钮或者遥控装置来启动和停止电动机。

转速控制一般采用PID控制器进行,通过调节变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控制和调节。

完成设计后,可以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

常用的仿真软件有MATLAB/Simulink、PSIM等。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系统的设计是否正确,并进行性能评估。

仿真结果可以用来优化系统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性能。

综上所述,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确定电动机和变压变频器的参数开始,进行电路设计和控制设计,最后进行仿真验证。

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b s d o P TMS 2 L 2 0 A s d v lp d T eh r w r f h y t m a nr d c d i e al T e s f r a o a e n DS 3 0 F 4 7 wa e eo e . h a d a e o e s se w s ito u e n d t i h o t e w sc n— t . wa p s d o i r ga a d S W M n e r p in s b o t e h x e me tl e ut n iae t a h r t tp a i l r o e fma n p o r m n P i t r t u r u i .T e e p r n a s l id c t h t e p o oy e h s smp e u o n i r s t h r w r o sr c in, i h rc nr lp e iin,e s o t u u r n a mo is d s rin a d b t rr a- i e fr n e a d a e c n tu t o h g e o to rc s o l s up tc re th r n c it t n et e l t o o e me p r ma c . o
JN u -eg A GXl-t l I G J nfn t N l jat K  ̄ t
( . i nP l eh i U i ri , i n7 4 , hn ;. i nA rtcnel ol e X n7 7 C ia 1 X o tcnc nv sy X 0 8 C ia2 X eo h ia C l g , i 0 7, h ) a y e t a 1 0 a e e a 1 0 n
法(P S WM) 磁链 跟 踪 P 、 WM 法 ( V WM) 电流 跟 SP 和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一)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V/F控制方式下,选取不同的模式电机的静特性差异。

二.实验数据及分析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静特性n(r/min)1475 1488 1501 1511 1525 1543Ia(A) 2.5 2.2 2.0 1.9 1.8 1.7T(N.m) 100% 83.9% 68.1% 54.6% 37.4% 15%n(r/min)902 916 931 945 953 966Ia(A) 2.3 2.1 1.9 1.7 1.7 1.6T(N.m) 100% 82.7% 64.0% 46.4% 33.6% 16.5%n(r/min)475 488 495 508 518 528 Ia(A) 1.9 1.7 1.6 1.6 1.5 1.5T(N.m) 85% 69.2% 56.1% 45.1% 28.0% 21.7%n(r/min)472 485 495 506 508 525 Ia(A) 2.0 1.8 1.7 1.7 1.6 1.6T(N.m) 62.5% 50.5% 39.2% 27.4% 20.8% 3.6%三.思考题1.说明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静特性特点答:其他条件相同,转速与频率大致成正比;频率一样时,转速越高,带动转矩能力越差。

2.说明低频补偿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答:由于临界转矩随f减小而减小,f较低时,电动机负载能力较弱。

低频补偿可以增强系统负载能力,同转速时有低频补偿情况T较小。

3.说明载波频率的大小对电机运行影响答:低频时转矩大,噪音小,但此时主元器件开关损耗大,整机发热较多,效率下降。

高频时转矩变小,电流输出波形比较理想。

(二)异步电动机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异步电动机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异步电动机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静、动特性。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力传动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动态响应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包括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案以及仿真结果评估。

首先,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由变频器、电机、传动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变频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频率和幅值,控制电机的转速。

电机是系统的执行器,通过转动输出机械功。

传动装置用于将电机的转动传递到负载物体上。

控制系统则根据系统的反馈信号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在控制方案的设计中,可以采用电流矢量控制算法。

该算法通过测量电机的转子电流和转速,根据电机的模型推算出合适的电压矢量,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具体的控制步骤包括电机速度测量、电机参数辨识、电机模型预测、电压矢量计算和电压输出等。

为了评估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可以通过模拟各种状态和故障条件,得到系统的输出结果,并评估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性能。

在进行仿真实验时,可以设定电机的负载变化、输入电压变化等参数,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定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过对系统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总之,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电机的特性、负载情况以及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仿真实验,可以得到一个性能优越的调速系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一、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简介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是一种基于变频器技术完成频率控制的调速系统,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和传动机构等组成。

本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转速和负载的关系,从而提高机器的能源利用率,减少电机输出的能耗。

二、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组成
1.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是一种由能量变换设备的机械部分,它通过电能激励的电磁作用而可发生转动,其结构由定子、转子及密封装置等组成。

该部件能够接受输入的直流电压,完成外界功率转换。

2.变频器:变频器是由变频技术控制异步电动机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装置,其特性是能够将低电压变高,将低频率调整到高频率,使输出电压与频率可以随着被控制设备的运行状况而灵活变化,能有效节省电源能耗,减少设备故障。

3.控制器:控制器是负责控制变频器给异步电动机提供指令的,它的功能有:对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频率进行控制;实现变频器与异步电动机的细微调整;实现较快速度的反应。

三相异步电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实验

三相异步电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实验

三相异步电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实验指导书仇国庆编写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实验中心2010/11/2三相异步电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三相异步电机调速的方法;2. 熟悉交流变频器的使用;3. 掌握三相异步电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4. 交流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及变频调速特性测试二、控制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设计要求能够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如下状态的控制:正转;反转;停止;点动;加速;减速。

图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三、基本知识:1.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1)降电压调速;(2)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3)绕线转子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调速(4)绕线转子异步电机串级调速(5)变极对数调速(6)变频调速等等。

2.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2.1 异步电动机旋转原理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是由定子主磁通和转子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的。

n转速顺时针旋转,转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转子电流⑴磁场以⑵通电的转子绕组相对磁场运动,产生电磁力⑶ 电磁力使转子绕组以转速n 旋转,方向与磁场旋转方向相同2.2 旋转磁场的产生旋转磁场实际上是三个交变磁场合成的结果。

这三个交变磁场应满足:⑴ 空间位置上互差rad 3/2π电度角。

由定子三相绕组的布置来保证⑵ 在时间上互差rad 3/2π相位角(或1/3周期)。

由通入的三相交变电流来保证。

2.3 电动机转速产生转子电流的必要条件:是转子绕组切割定子磁场的磁力线。

因此,转子的转速n 必须低于定子磁场的转速0n 。

两者之差称为转差:n n n -=∆0转差与定子磁场转速(常称为同步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0/n n s ∆=同步转速0n 由下式决定:p f n /600=上式中,f 为输入电流的频率,p 为旋转磁场的极对数。

由此可得转子的转速:p s f n /)1(60-=3.异步电动机调速由转速p s f n /)1(60-=可知异步电动机调速有以下几方法:(1) 改变磁极对数p (变极调速)定子磁场的极对数取决于定子绕组的结构。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机的供电频率和电压进行调整,实现电机的调速功能。

本文将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

1.系统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由电机、变频器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接受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进行运行;变频器则负责将输入的电网电压和频率转换为适合电机运行的电压和频率;控制系统则完成对变频器的控制和监测,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速。

2.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电机的变频器和控制器,并完成相应的接线和连接。

变频器通常需要选择带有电压和频率调节功能的型号,以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机要求。

控制器则需要选择具备快速响应和稳定性能的型号,以确保系统的准确调速。

3.变频器参数设置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对于电机的工作性能影响较大。

在设置参数时,首先需要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特性确定变频器的额定输出功率。

同时,还需要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设置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频率。

此外,还需要根据电机的负载特性设置变频器的过载保护和反馈调节参数。

4.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速度信号检测、计算和反馈控制三个步骤。

速度信号检测可以通过安装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等装置实现。

根据检测到的速度信号,控制系统可以计算出电机的当前转速,并与设定的目标转速进行比较,得到误差信号。

通过对误差信号进行PID控制,控制系统可以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5.保护措施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保护措施,以防止电机过载、短路等故障。

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过载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和失速保护等。

通过在控制系统中添加相应的保护逻辑和监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机故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之,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涉及到硬件设计、变频器参数设置、控制系统设计和保护措施设计等方面。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异步电动机是目前工业中最常用的一种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是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要求,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变频调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调速方法,可以灵活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负载。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和电压来实现调速。

传统的调速方法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来实现调速,但是这种方法的调速范围有限,效果也不好。

而变频调速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实现调速,调速范围广,效果好。

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由变频器、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变频器是用来改变电源的频率和电压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负载。

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变频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电机的转速和负载要求。

在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变频器的选择:变频器是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关键设备,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频器。

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转速范围和负载要求等因素,以确定变频器的额定功率和频率范围。

2.变频器参数的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变频器的工作参数,如频率、电压、转速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要根据电机的特性和负载要求来确定,以保证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

3.电机的选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异步电机。

在选择电机时,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转速范围和负载要求等因素,以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转速范围。

4.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是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核心部分,用于控制变频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和参数,以实现电机的准确控制和调速要求。

5.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故障情况的处理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可以实现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摘要: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气控制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水泵、风机、压缩机等各种场合。

本文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对象,着重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指南,希望能对读者进行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开始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相比传统的定频运行方式,变频调速具有调速范围广、运行稳定、能耗低等优点,在提高设备性能和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最常用的驱动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思路1.设计目标确定: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计的目标,包括调速范围、调速精度、系统运行稳定性等方面。

2.系统结构设计:根据目标确定系统的结构形式,包括控制器的选择、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等。

3.控制策略选择: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4.参数调节及整定: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和整定,以获得最佳的运行效果。

三、变频调速系统实施步骤1.电机选型:根据实际需求选定合适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2.变频器的选取:根据电机的功率、调速要求等参数选取合适的变频器。

3.运行控制程序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运行控制程序,包括开机、停机、变速等功能。

4.传感器的选取与安装:根据系统要求选取合适的传感器,并将其正确安装在电机或相关位置。

5.控制器的选取与配置:根据系统的需求选取合适的控制器,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参数设定。

6.调试与测试:完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7.系统运行与优化: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对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和性能优化,以获得最佳的运行效果。

四、应用实例以一台水泵为例,设计了一个变频调速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试。

通过对变频器的调节和控制器的优化,实现了水泵的稳定运行和能耗降低的目标。

[笔记]实验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

[笔记]实验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

实验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变频器的操作及控制方法;2.深入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性能;3.进一步学习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调试。

二、实验原理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通过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电压的频率,可以改变转子的旋转速度,当改变频率的同时改变电压的大小,使电压与频率的比值等于常数,则可保证电动机的输出转矩不变。

变频器就是专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频调速的控制装置。

它的输入为单相交流电压(控制750W及以下的小功率电动机)或三相交流电压(控制750W以上的大功率电动机),而输出为幅值和频率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压供给三相异步电动机。

变频器的生产厂家很多,产品也很多,但基本原理相同。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松下小型变频器VFO 200W,有如下几种操作模式。

(1)运行/停止、正转/反转的操作模式:对于电动机的启动/停止以及正反转的控制有外部操作和面板操作两种模式,通过专用参数的设定来实现。

面板操作模式:通过变频器自带面板上的操作键实现运行/停止、正转/反转控制;外部操作模式:通过接在变频器专用输入端开关信号的接通、断开实现运行/停止、正转/反转。

(2)频率设定模式:频率的设定分为面板设定、外部设定两种,通过专用参数的设定来实现。

面板设定模式是根据面板上的电位器或专用键来设定频率的大小。

外部设定模式可以通过变频器上专用输入端上的电位器、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开关编码信号以及PWM信号来实现频率的设定。

2.实验电路图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外部控制和外部电位器频率设定”。

实验电路图如图17.1所示。

图17.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电路图由图17.1可知,运行时,PLC程序要使Y4为1,停止时要使Y4为0,频率大小通过改变1、2、3端连接的电位器位置来调节。

3.电路接线表本实验的电路接线表如下表17.1(注:图17.1中方框内的接线已经在内部接好,不需再接线)表17.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电路接线图三、实验步骤1.按表17.1接线(为了安全起见,接线时请务必断开QF4);2.征得老师同意后,合上断路器QF2和QF4,接通操作面板上的电源开关;3.运行PC机上的PLC工具软件FXGP_WIN-C,输入课前编好的PLC程序(或直接打开已经编制好的,路径为:HJD-DJ1 \程序\实验17\变频调速.PMW),确认程序无误后,将其写入到PLC并运行。

变频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变频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变频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应用,能够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变频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变频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和选用方法;掌握电机转速调节的方法和变频调速系统的运行控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变频调速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故障原因;能够进行变频调速系统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够编写变频调速系统的运行控制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应用。

首先,介绍变频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变频调速系统是如何实现电机转速调节的;其次,介绍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变频器、电机、控制器等,并阐述各部分的功能;然后,讲解变频器的原理、类型和选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变频器;最后,介绍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变频调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在讲解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时,采用讲授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在讲解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实例时,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变频调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实践环节,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变频调速技术》、参考书《电机调速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资料(包括变频调速系统的原理动画、实际运行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变频器、电机、控制器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异步电动机作为一种常用的驱动设备,其效率和可靠性对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报告将介绍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测试结果。

二、设计原理1.变频调速原理变频调速系统是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来实现转速调节的方法。

通过变频器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可变频率的交流电,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2.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可以通过Rotor磁场实现电磁耦合,将输入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dp/dt = (3Rh-is)-Rpdq/dt = (3Ris+Vs)-Rqds/dt = (3wRhf/h-2Vq/h)cos(theta_m)-wrdVs/dt = (3wRqf/h-2Vd/h)sin(theta_m)-wr其中,dp/dt和dq/dt分别代表气隙磁链通量向量的坐标变化率;is 代表定子电流向量;Vs为定子电压向量;p和q代表气隙磁链通量向量的坐标;s代表气隙磁链通量幅值;f代表电源频率;h代表极数;theta_m代表转子与气隙磁链之间的角度差;w代表角速度;Rp和Rq代表定子参数;Rh代表转子参数;wr代表机械转速。

3.变频器控制策略变频器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通过设定电机转速来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闭环控制是通过测量电机转速反馈信号,与设定值比较后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

闭环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三、硬件设计1.变频器选择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和电源特性,选择适合的变频器。

常见的变频器有电压型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型变频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型。

2.控制电路设计设计包括电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逻辑模块。

电源模块用于将电网交流电转换为适合驱动异步电动机的交流电;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输入信号,包括测量电机转速和控制信号;控制逻辑模块根据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变频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指导老师:班级:机检1112班组员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工程学院机检1112 班学生课程设计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一、课程设计工作日自 2015 年 1 月 12 日至 2015 年 1 月 23 日二、同组学生: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间、主要参考资料等):1、目的和意义交流调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为了加深对所学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的理解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际系统的能力,特开设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

2、具体内容写出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1)各主要环节的工作原理;(2)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启动、制动以及逻辑切换过程);(3)调节器参数的计算过程。

2.画出一张详细的电气原理图;3.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计算得到的调节器参数进行校正,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将Simulink仿真模型,以及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波形图附在设计说明书中。

4、考核方式1.周五采用口试方式进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成绩按百分制评定。

其中小组分数占60%,个人成绩占40%(包括口试情况和上交材料内容);2.每天上午8:30--11:30在综合楼226房间答疑。

五、参考文献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1 概述 (4)2.2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4)2.2.1恒压频比控制下的机械特性 (4)2.2.2变频器 (6)2.2.3变频器主电路工作原理 (6)2.2.4整流电路 (7)2.2.5逆变电路 (7)2.2.6调节器 (9)2.2.7启动制动 (10)第三章硬件设计及选型 (11)3.1主电路的设计 (11)3.2整流电路设计 (11)3.3逆变电路的设计 (12)第四章simulink仿真 (13)4.1建立模型 (13)4.2 未变频时仿真结果 (14)4.3变频时仿真结果(基频以下调速) (15)4.4变频时仿真结果(基频以上调速) (17)关于变频调速的总结 (18)附电气图 (19)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在交流调速中,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变极调速、改变转差率调速和变频调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院(系):机电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 05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12月 29日至2015年 1 月 9日xxxx大学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1)完成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开环);(2)编写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SPWM控制程序(开环);(3)利用—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控制实验室—实验平台—搭建开环的变频调速系统并运行,不断加载,观察电机转速变化,得出正确结论;(4)利用—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控制实验室—实验平台—搭建闭环的变频调速系统并运行,对比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的差异,得出正确结论;三、原始资料系统基本结构(供参考)目录1 绪论 (1)2 方案设计 (2)2.1 变频器的主电路方案 (2)2.2 系统的原理框图 (2)3 硬件电路设计 (4)3.1 主电路的设计 (4)3.2 整流电路设计 (4)3.3 滤波电路设计 (4)3.4 逆变电路设计 (5)3.5 驱动电路设计 (5)3.5.1 SPWM调制技术 (6)3.5.2 SA4828的工作原理 (7)4 系统的软件设计 (8)4.1 单片机程序设计 (8)4.2 程序代码 (8)5 实验结论 (13)总结 (15)参考文献 (16)1 绪论近年来,电动机作为主要的动力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其负荷约占总发电量的60%-70%,成为用电量最多的电气设备,根据采用的控制方式不同,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大类。

其中交流电动机形式多样,用途各异,拥有数量最多。

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两大类,根据统计,交流电动机用电量占电机总用电量的85%左右,可见交流电动机应用的广泛性及其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异步电机可以采用调压调速、改变极对数调速、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等。

在交流调速诸多方式中,变频调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交流调速方式,也是交流调速的基础和主干内容,变频装置有交—直—交系统和交—交系统两大类。

交—直—交系统在传统电压型和电流型变频器的基础上正向着脉宽调制PWM型变频器和多重化技术方向发展,而交—交变频器应用于低速大容量可逆系统上升趋势现代电力电子、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控制理论的完善、各种工具的日渐成熟,尤其是专用集成电路、DSP和FPGA近来令人瞩目的发展,促进了交流调速的不断发展。

目前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已经成为一门集电机、电力电子、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和数字仿真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过程表明,现代工业生产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交流调速的飞速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机控制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应用为交流调速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实践证明,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为工农业生产及节省电能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在,交流调速系统正在逐步的代替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在电气传动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变频器传动本身固有的优势,必将使之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以体现出不同的功能,达到不同的目的,收到相应的效益。

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变频器的研究,对于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理论的应用,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

2 方案设计2.1变频器的主电路方案变频器最早是用旋转发电机组作为可变频率电源供给交流电动机。

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静止式的变频电源成为了变频器的主要形式。

静止式变频器从变换环节分为两大类: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

由于交-直-交型变频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用变频器,作为电压源向交流电动机提供交流电功率,所以其主要优点是运行几乎不受负载的功率因数或换流的影响,它主要适用于中、小容量的交流传动系统。

所以本次设计中选用此种间接变频器,在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中,虽然电流型变频器可以弥补电压型变频器在再生制动时必须加入附加电阻的缺点,并有着无须附加任何设备即可以实现负载的四象限运行的优点,但是考虑到电压型变频器的通用性及其优点,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电压型变频器。

2.2系统的原理框图交直交变频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原理框图系统各组成部分简介:供电电源:电源部分因变频器输出功率的大小不同而异,小功率的多用单相220V,中大功率的采用三相380V电源。

因为本设计中采用中等容量的电动机,所以采用三相380V电源。

整流电路:整流部分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必须加以滤波。

在本设计中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

它可以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1。

滤波电路:因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型变频器,所以采用电容滤波,中间的电容除了起滤波作用外,还在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间起到去耦作用,消除干扰。

逆变电路:逆变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

本设计采用三相桥逆变,开关器件选用全控型开关管IGBT。

电流电压检测:采集直流端信号,作为过压、欠压、过流保护信号。

控制电路:采用8051单片机和SPWM波生成芯片SA4828,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设定信息和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和设定信息形成驱动逆变器工作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后去驱动开关管的关断。

3 硬件电路设计3.1主电路的设计主电路为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主开关管采用GTR ,输出100V ,50-400Hz 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压。

由单片机输出两路互补(有一定死区时间)单极性SPWM 波来控制该逆变电源。

对输出SPWM 波的最小脉冲问题进行了处理,采用汇编语言对中断服务子程序进行编程,使得SPWM 波形中最小脉冲的宽度达到了3μs ,这个宽度(时间)基本达到实验中所用GTR 的最小开关周期。

该系统主电路如图3.1所示,以8051为控制核心,采用交-直-交电压源变频器结构。

图3.1电压型交-直-交变频主电路3.2整流电路设计采用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电路如图3.1左半部分由6个二极管组成。

通过二极管的峰值电流为:I m =2×1.414I n =2×1.414×0.5=1.42A 流过二极管电流的有效值: )(*21200wt d I f Id m 二极管电流定额:I n =(1.5or2)×I d /1.57=0.78or1.04A考虑滤波电容充电电流的影响,需要留有较大的电流余量,选用IN=2A ,整流二极管电压定额:U d =(2or3)×U m =(2or3)×1.414×220=622or933V根据上面计算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市场价格和供货情况,实际选用的整流二极管为5A 、1000V 。

3.3滤波电路设计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整流之后,方向单一了,但是大小(电流强度)还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这种脉动直流一般是不能直接用来给无线电装供电的。

要把脉动直流变成波形平滑的直流,还需要再做一番“填平取齐”的工作,这便是滤波。

换句话说,滤波的任务,就是把整流器输出电压中的波动成分尽可能地减小,改造成接近恒稳的直流电。

图3.2 滤波电路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能的仓库。

在电路中,当有电压加到电容器两端的时候,便对电容器充电,把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当外加电压失去(或降低)之后,电容器将把储存的电能再放出来。

充电的时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升高,直到接近充电电压;放电的时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直到完全消失。

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负载电阻值越大,充电和放电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这种电容带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正好可以用来承担滤波的任务。

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脉动成分较大,此外逆变器部分产生的脉动电流及负载变化也使直流电压脉动,因此要加入大电容滤波环节。

滤波电路如图3.2所示:没有加滤波电容时,三相整流输出的平均直流电压为:Vc=3×1.414*Ul/π加上滤波电容后,VDC的最大电压可以达到交流电压的峰值:U=1.414×Ul=1.414×220=311V理论上滤波电容值越大越好,考虑到体积和价格,实际选用了两个47μF/450V的电容相并联使用。

3.4逆变电路设计逆变电路的功率器件选用6个GTR和6个快速续流二极管。

IGBT正反向峰值电压为:U m=1.414×220=311V考虑到2~3倍安全系数,取耐压值为1000V。

通态峰值电流:I m=2×1.414×I n=2×1.414×0.5=1.41A考虑1.5~2倍安全系数,取电流定额为5A。

续流二级管的耐压和续流计算与上相同,考虑到市场价格供货和价格的情况实际选用GTR为GT25Q101,续流二极管为MUR860。

3.5驱动电路设计驱动电路的作用是逆变器中的逆变电路换流器件提供驱动信号。

主电路逆变电路设计中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是IGBT,故称为门极驱动电路。

3.5.1 SPWM调制技术产生SPWM信号的方法是用一组等腰三角波(称为载波)与一个正弦波(称为调制波)进行比较,如图3.3所示,两波形的交点作为逆变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时间。

当调制波的幅值大于载波的幅值时,开关器件导通,当调制波的幅值小于载波的幅值时,开关器件关断。

虽然正弦脉宽调制波与等脉宽PWM信号相比,谐波成份大大减小,但它毕竟不是正弦波。

提高载波(三角波)的频率,是减小SPWM调制波中谐波分量的有效方法。

而载波频率的提高,受到逆变开关管最高工作频率的限制。

第三代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工作频率可达30KHz,用IGBT作为逆变开关管,载波频率可以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正弦脉宽调制波更接近正弦波。

可由模拟电路分别产生等腰三角波与正弦波,并送入电压比较器,输出即为SPWM调制波。

图4.1为SPWM波生成方法:采用模拟电路的优点是完成三角波与正弦波的比较并确定输出脉冲宽度的时间很短,几乎瞬间完成。

缺点是电路所用硬件较多,改变参数和调试比较困难。

若用单片机直接产生SPWM信号,由于需要通过计算确定正弦脉宽调制波的宽度,使SPWM信号的频率及系统的动态响应都较慢。

对于调速精度、调速方式要求较高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可以采用各项性能指标都非常完善,但价格也比较昂贵的通用变频器;对一般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可以直接采用三相SPWM调制信号专用芯片构成调速系统。

在本设计中选用SA4828。

SA4828是MITEL公司推出的一种专用于三相SPWM信号发生和控制的集成芯片,可以和单片机接口,完成对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3.5.2 SA4828的工作原理SA4828为28引脚的DIP或SOIC封装的控制芯片,内部具有总线控制及译码电路,有多种寄存器和相控逻辑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