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合集下载

港珠澳大桥 三地委主席:“大桥共建共管机制运行高效管用”

港珠澳大桥 三地委主席:“大桥共建共管机制运行高效管用”

港珠澳大桥三地委主席:“大桥共建共管机制运行高效管用”周晨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咨询》
【年(卷),期】2018(0)11
【摘要】本刊讯港珠澳大桥工程涉及“一国两制”下不同法律体系和技术管理标准,统筹协调工作受关注.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主席、广东省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主任葛长伟近日在珠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桥项目的共建共管机制运行
高效管用.
【总页数】1页(P105-105)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运行;机制;技术管理;法律体系;大桥工程;联合工作;协调工作【作者】周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5
【相关文献】
1.港珠澳大桥隧道管幕工程成功穿越珠海拱北口岸港珠澳大桥主航道6.7 km 海
底隧道2016年底难建成 [J],
2.探秘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跨海工程——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促进会组织考察港
珠澳大桥 [J], 吴谊;
3.独家资源+融媒体产品唱响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凯歌--羊城派客户端港珠澳大桥
通车报道策划案例 [J],
4.为实现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而努力——在港珠澳大桥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监管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J], 黄晓涛
5.律师与港珠澳大桥15年的全程坚守——访港珠澳大桥项目法律顾问广东君信律师事务所 [J], 张慧[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技术协同管理与创新成果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技术协同管理与创新成果

目录分析
因此,这本书对于从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 管理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技术协同管理与创新成果》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我深受书中技术协同管理与创新成果的震撼。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涉及众多复 杂的技术难题,例如海底地质复杂、气候多变、海洋腐蚀、海底隧道建设等。在 如此多的技术挑战面前,建设者们通过协同管理、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等手段, 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最终建成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
阅读感受
其中,我最为感动的是书中介绍的“超级工程”背后的科技支撑。港珠澳大 桥的建设不仅需要传统工程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通过引进 和自主研发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建设者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攻克一个又一 个技术难关,为大桥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港珠澳大桥 主体工程技术协同管理与创新成果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并对未来类 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目录分析
通过对《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技术协同管理与创新成果》这本书的目录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详细介绍了港珠澳大桥 主体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多个角 度全面地介绍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和成果;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可以 为未来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精彩摘录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创新成果是“超级工程”。书中详细描述了超级工程 的建设过程,包括设计、施工、监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值模 拟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工程师们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难题,使得大桥的施工更加高 效、准确。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76744课件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76744课件

03
重大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重大问题一:自然环境影响
应对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港珠澳大桥位于台风多发区,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大桥的安全运营构成严重 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初步设计方案中应包括防台风、防地震等专项评估,并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重大问题二:技术难题与挑战
跨海工程的技术挑战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众多技术难题和挑战。这些技术难题包括深海桥 梁基础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大型沉管隧道的建设、跨海工程的环境保护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开 展大量的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
力的体现。
项目意义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促 进粤港澳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 程,加强三地之间的贸易往来 和人员流动。
该项目还将提升中国在基础设 施建设领域的国际地位,展示 中国在大型工程设计、建造和 管理方面的实力。
此外,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还将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 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02
01
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体系,实时监测各险预警模型, 提高预警准确率。
03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和措施,确 保项目安全。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其主体工程初步设计 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的完成,标志着该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重大问题三:经济和社会影响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联系,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此外,大桥的 建设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在初步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经济和社会影响,制定 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说课材料

建筑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说课材料

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
3.4 隧道人工岛
(3)地基处理
岛壁区:开挖换填中粗砂振冲密实+挤密砂桩+排水砂桩 岛内吹填区:部分开挖换填中粗砂振冲密实+排水砂井
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 3.5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采用“相对集中、有限分散”的管理方式。设置的沿线设施包括: 监控收费通信中心:1处,设在位于太澳互通立交附近的港珠澳管理中心; 监控所:1处,设在西人工岛; 养护工区:1处,设在太澳互通,与管理中心同址合建; 养护站:2处,设在珠澳口岸和西人工岛; 救援站:3处,设在珠澳口岸、西人工岛、东人工岛; 收费站:全线1个主线收费站,设于珠澳口岸。
标准联:110m等跨6孔一联,跨越Y13-1气田管线处桥跨为 (110+150+110)=370m,主梁:单箱双室整幅等梁高钢箱梁,全宽33.1m, 梁高4.5m。钢管复合桩基础,承台和墩身预制安装,承台埋入海床。
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
3.2 桥梁
(5)浅水区非通航孔桥:85m等跨组合梁方案(技术设计)
标准联:6孔一联,主梁:单箱单室分幅组合梁,全宽33.1m,梁 高4.3m。整幅墩身,钢管复合桩基础,承台和墩身预制安装,承台埋 入海床。
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
3.2 桥梁
(6)东、西人工岛结合部非通航孔桥:双幅分离预应力混凝土刚构
➢ 西人工岛结合部:总长264m ,44m等跨布置,3跨一联。箱梁连续 变宽,桥面平均宽度约20m,为常规等高变宽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重点处理好浪托力及防腐耐久性问题。 ➢ 东人工岛结合部:总长390m,桥跨布置为2×(3×47.5)+3×35m,3 跨为一联,结构外形与香港侧保持一致,方案同西岛结合部。
四、重要工程问题

2019.10.18 港珠澳大桥海口岸综合配套区项目售楼处多方案 水石国际

2019.10.18 港珠澳大桥海口岸综合配套区项目售楼处多方案 水石国际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综合配套区项目概念规划方案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Zhuhai Port 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Area Project Planning Design2019.10.18Project background1项目背景SITE基地位于珠海主城区南部拱北湾范围内,东接珠港澳大桥与香港相连,西接珠海连接线,南与澳门紧密相接,地理位置优越。

基地毗邻珠海站、澳门机场、客运站、通商口岸,交通便利,是连接珠海、澳门、香港三城的枢纽地带。

SITE外港客运码头2.2公里澳门国际机场6.0公里九洲港口岸3.5公里珠海站3.2公里珠海澳门香港拱北汽车客运站2.6公里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0.24公里交通枢纽及重要节点分析周边地块用地现状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5年修订)The project design2展示中心概念SITE商业价值预留城市轨道接口18m预留城市轨道接口形象展示价值高低高低形象展示价值商业价值基地界面视角分析施工便桥(预计2021年8月20日废止)SITE珠海珠海车行流线分析澳门SITE珠海珠海澳门人行流线分析未来澳门方向车行流线现状珠海方向车行流线现状香港方向车行流线境外人流来向境内人流来向由于基地所处两岸三地交界地带,位置特殊,岛内设置多处隔离,现状交通可达性较弱境外人流来向施工便桥(预计2021年8月20日废止)境内车流来向境内车流来向售楼处位置建议施工便桥(预计2021年8月拆除)近期境内主要车流来向最佳形象展示界面境内主要车流来向建议理由:1.占据最佳形象展示界面2.临建位置交通可达性最佳3.紧邻一期,方便施工管理,利于营销一期售楼处建议位置售楼处其他位置分析一期交通可达性较好,形象展示及景观视野最佳,距离一期较远停车场紧邻一期,交通可达性强,形象展示及景观视野最佳,需要开辟人工岛,实现难度大交通可达性较好,形象展示及景观视野最佳,可利用轨道上盖做永久保留距离一期较远位置5交通可达性较好,形象展示景观视野不理想,且距离一期较远紧邻一期,交通可达性较弱,形象展示景观视野不理想,售楼处建议位置位置3位置2位置1位置4一期售楼处建议位置基地环境公交站点境内车流来向停车场故事从何开始?设计思考一条2.5公里的期待……远眺展示中心融入海岛环境,视觉隐约可识别其特征渐近展示中心特征及轮廓逐渐明晰,但细节还不能领略初见展示中心完整形象特征及其环境引入眼帘如何初见?位置1:紧邻一期公寓,使用期间受施工界面影响较大位置2:成为便桥端景,展示效果最佳,横跨临时道路,实现难度较大,位置2:与一期公寓保持距离,相对独立完整,展示效果明显云开——礼制——登堂——回望展示序列引发建筑形象,空间,环境的思考… …?底层架空,拥抱景观建筑错动,体量灵活地景建筑,融入自然景观通廊,内外互动特色幕墙,展现科技屋顶平台,远眺观海突破标准化设计,打造独一无二的展示中心富有艺术气质的展示空间体验光影与空间美学的场所对话现代与传统的艺术殿堂如雕塑般的展示中心,打造新的海岛符号设计理念关于大海的联想浪涛云帆船坞海贝珍珠珊瑚礁石… …“海湾精灵”“破浪扬帆+海景之窗”“一叶浮洲”“豪华游艇”“海湾精灵”方案一“海湾精灵”“海湾精灵”设计理念三“破浪扬帆+海景之窗”。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通用课件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通用课件

经济效益分析
交通物流
大桥建成后将缩短三地间的交通距离 和时间成本,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大桥的建设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经济发展,加强三地经济联系和合作。
旅游业
大桥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的 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
社会效益
大桥的建设将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综合交通能力,改善区域交通状况, 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社会效益。
03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地质条 件进行深入分析,优化基础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和质量。
海洋环境问题
总结词
海洋环境恶劣,需采取有效措施 应对风浪、潮汐和腐蚀等影响。
详细描述
港珠澳大桥地处台风多发区,风 浪较大,同时受潮汐影响显著。 此外,海洋环境对桥梁结构产生
腐蚀作用。
解决方案
03 预算审核
预算编制完成后,需经过专家审核和相关部门审 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投资来源
国家投资
争取国家对港珠澳大桥主 体工程的投资,以政府财 政资金为主。
社会融资
通过发行债券、引入民间 资本等方式,吸引社会资 金参与大桥建设。
地方自筹
珠海、香港、澳门三地政 府共同出资,按照协商比 例分担建设费用。
项目意义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 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升区
域整体竞争力。
该桥将成为连接珠江三角洲和港 澳地区的重要通道,对推动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为中国桥梁 和建筑工程领域积累宝贵的经验 和技术成果,提升中国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影响力。
03
解决方案
研发大型浮吊和深水作业技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采用先进的测量

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方案经济

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方案经济

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方案经济1.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由主跨长达29.6公里的珠江口大桥、约6.7公里的海中人工岛及6.7公里的珠海连接线、约13.4公里的澳门连接线组成,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整个大桥采用连续梁结构,主要由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海底管道工程、人工岛填海工程等组成。

为了保证大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工程方案设计中考虑了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海洋气候、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同时还对大桥的设计寿命和运营成本进行了充分考虑。

2. 经济效益分析(1)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港珠澳大桥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将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交通布局,促进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有序和高效,提高生产要素对等配置能力,拓展经济增长空间。

(2)降低物流成本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有效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加快物流效率,提高珠三角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大桥的建设还将改善珠港澳地区大宗商品和商品货运的运输效率,降低商品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促进旅游业发展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增加旅游就业机会,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空间,推动文化和旅游服务产业的协调发展。

(4)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珠三角地区作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地位,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 财务投资分析大桥项目总投资约为12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投资等多种渠道融资。

在工程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回报情况,确保投资合理、效益可观。

为了分析港珠澳大桥的财务投资情况,需要进行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多方面的财务分析。

同时,还需要对未来大桥的经营状况、运营成本和经营收入进行合理预测和估计,确保大桥的长期经济效益。

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协同治理框架——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为例

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协同治理框架——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为例
这就要求围绕技术难题整合多方资源进行联合攻关?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工程成功建设?3????2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岛隧工程技术创新资源分散于不同组织?作为主导方的总承包联合体总牵头人及施工牵头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依据创新需求?整合集团公司内外部组织?形成合力来应对建设难题?由于参与企业与科研院所众多?难以一一表述?本研究主要依托所收集的66项专题资料进行整理?结合现场访谈?分析面向岛隧工程的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依据参与主体在技术创新中的角色分配?形成如图1所示的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示意图?中国交建以下属子公司为施工主体?以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振华为主要装备供应商?全资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44中国科技论坛2020年1月第1期图1岛隧工程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示意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公规院是设计牵头人?联合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简称上隧院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四航院?中国交建全资子公司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在中国交建的统筹协调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装备供应商构成面向岛隧工程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cowias简称cowiaecomasiacompanyltd简称aecom以及上海城建集团简称上海城建作为联合体成员是协同创新的基本合作单元?以技术特长支持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核心主体基本合作单元的组织框架基础上?为攻克某项具体难题?岛隧工程通过委托购买合同积极联合外围企业与科研院校?如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南科院与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简称天科院展开实验验证?岛隧工程技术创新面临高不确定性和高损失性?为减少专用资产投资所引发的交易风险?促进多元主体积极合作?中交集团作为主导方?在建立正式契约的基础上?从中国社会情景这一大背景出发来整合多主体创新资源?基于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中交集团与子公司以共同体的形式共同面对工程成败风险?在联盟内部?中交集团基于联合体协议以合作共赢的理念贯穿联盟运作过程?积极增进联盟体内部信任?共同愿景行业惯例长远发展等因素促使中交集团与外围企业及科研院校在合作中主动约束各自行为并为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而努力?3????3多主体参与项目组织运行基于技术创新网络?各参与主体委派的专业团队共同构成跨组织松散型项目组织?项目总经理部设立技术创新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多团队技术创新活动?1项目组织架构设计?中国交建团队与中交公规院团队分别作为总主导方和设计主导方?联合其他成员团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1. 引言1.1 项目背景介绍港珠澳大桥项目是连接中国广东省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公里。

该项目旨在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如工程技术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财务风险等。

对港珠澳大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评析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全面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其潜在影响,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1.2 风险识别的重要性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项目团队提前发现可能会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风险识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该项目跨度巨大,牵涉到多个参与方和复杂的技术要求,一旦出现风险,可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仅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项目团队才能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保证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

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在于为项目团队提供了预警机制,使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交付。

对于港珠澳大桥项目来说,风险识别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改进和完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港珠澳大桥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重要交通枢纽,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项目规模庞大、工程复杂性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因素,项目本身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风险情况,识别关键风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管理研究,新[1]

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管理研究,新[1]

港珠澳大桥决策专题
香 港 与 珠 江 两 岸 交 通 联 系 分 析
内地与香港大型 基础设施协作会
系统分析
港 珠 澳 大 桥 工 程 可 行 性 分 析

( 19 个 专 题 , 28 个 分 报 告 )
前期工作协调小 组成立
2004.12
催生
桥 位 、 着 陆 点 决 策 分 析
2013-8-5
19
三、内容概要
3.7 港珠澳大桥白海豚保护方案决策研究 待今年7、8月份去珠海作丏题调研后形成。
2013-8-5
20
三、内容概要
3.8 重大工程决策的一般体系与范式 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实践不仅对于工程本身顺利建设具有 重要的引导和保障意义,而丐由此提炼的工程管理决策理论元 素作为宝贵的戓略资源,对于我国重大工程决策一般体系与范 式的探索与创新也有重大意义。 在上述港珠澳大桥若干重要决策案例实践的基础上,就 重大工程决策的一般体系与范式,包括决策问题特点、决策主 体、组织、流程、标准、方法、工具等开展了系统探索,特别 注意到在个别案例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与升华其中的基本科学 原理,在一般意义上概括重大工程决策从系统性到复杂性的新 的理论思维。
协调小组过渡 到管理局
港珠澳大桥管理 局成立
系统性 顶层设计
2003.08.04
2006.12
2010.09.27
复杂性 分项决策
理论创新

决策问题:从系统性到复杂性(主体、文
化、法律、综合)

决策组织:柔性与复杂性驾驭 决策过程:公权力监管与制衡、协调与整 合、公权力异化的防范 决策方法论:综合集成
2013-8-5 21
三、内容概要

港珠澳大桥介绍

港珠澳大桥介绍
交通部技术 专家组
质量 管理顾问
咨询 联合体
设计 联合体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 中央政府
广东方 香港方 澳门方
2.港珠澳大桥总体管理模 式
张晓强 (组长) 国家发改委 副主任
翁孟勇
交通部 副部长
1. 大桥建设背景
2003年初香港提出建设港珠澳 大桥的设想,得到中央政府与 香港、澳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 高度重视和认可。
大桥建设将加快珠三角经济融 合,振兴区域经济。
2. 前期工作过程
2003年7月,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完成《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联系 研究》,大桥建设具必要性和迫切性;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粤、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 小组”,全面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西人工岛施工照片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东人工岛施工照片
沉管预制厂概貌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总营地临时码头全景图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已完工的总营地房建主体工程
5. 工程进展及计划 香港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由中交香港振华中标,2011年12月开始填海施工。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
让世界更畅通
1、大桥建设背景 2、前期工作过程 3、工程总体方案 4、工程特点及难来自 5、工程进展及计划目录
Contents
1. 大桥建设背景
珠江两岸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大; 珠江西岸具后续发展空间优势、发展迫在眉睫; 香港与珠江西岸交流日益加强; 香港与珠江西岸未来发展规划一致。
⑴ 三地法律、法规存在差异; ⑵ 三地技术标准存在差异; ⑶ 三地工程管理市场环境存在差异; ⑷ 三地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存在差异; ⑸ 三地工程管理习惯存在差异; ⑹ 三地决策机制及效率存在差异;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经济、文化以及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各种风险也随之而来。

在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地质灾害、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风险挑战。

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成本增加,甚至危及工程质量和安全。

对于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项目中可能涉及的风险因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顺利完工。

本文旨在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析,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1.2 问题陈述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之一。

通过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见潜在风险,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交付。

本文旨在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析,并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以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评析,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提前预见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风险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为港珠澳大桥项目提供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案,以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完成,同时也为类似项目未来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为港珠澳大桥项目的整体风险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为项目团队提供更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投资项目评估案例-港珠澳大桥

投资项目评估案例-港珠澳大桥

投资项目评估案例-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项跨越珠江口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项目评估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港珠澳大桥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项目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但是它能够为香港、珠海和澳门等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大桥的建设将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距离,提高区域的交通运输效率,促进跨区域产业合作和经济发展。

此外,大桥的建设还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内地和澳门都市化进程,带动包括旅游、物流、文化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根据预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给香港、珠海和澳门等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如今,很多人需要在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频繁往返,而以前的方式只能通过船或飞机来往,十分不便。

而大桥的建设将能够提供便捷的陆路交通,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此外,大桥的建设还将改变大湾区的交通结构,提高区域的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压力,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同时,大桥的建设还将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从环境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大桥的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填充和破坏珠江口的自然环境,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此外,大桥的运营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然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并不是没有环保措施的,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环境评估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规范和管理办法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只要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大桥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项有着巨大潜力的投资项目。

它将为香港、珠海和澳门等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便利的陆路交通,改善区域的交通运输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港珠澳可行性分析报告

港珠澳可行性分析报告

港珠澳可行性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评估港珠澳大桥的可行性,并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一座跨海大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

2. 背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建立一个更紧密的经济圈,并促进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大桥的聚焦功能包括货物运输、旅游、通信和交通。

在深化合作的同时,大桥还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潜力。

3. 可行性评估3.1 经济可行性大桥的建设将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首先,大桥将加快货物运输速度,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区域内货物流动的效率。

其次,大桥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此外,大桥还将促进区域内的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2 社会可行性港珠澳大桥将改善交通状况,方便居民和企业之间的通行。

这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人员流动和资源配置,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大桥的建设还将带来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内的社会发展。

3.3 环境可行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大桥的建设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桥的施工将挖掘海底和河道,可能造成水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此外,大桥的通行将增加交通量,可能导致空气和噪音污染。

因此,在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风险评估虽然港珠澳大桥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中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大桥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庞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其次,由于大桥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可能会导致工期延长和成本增加。

最后,大桥的使用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跨境关系紧张可能导致通行限制。

5. 结论综合考虑,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其经济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投入,能够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然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环境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港珠澳大桥项目管理系统创新与实践分享

港珠澳大桥项目管理系统创新与实践分享

港珠澳大桥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分享自测与答案第1题总书记巡览大桥并在东人工岛接见建设者代表,指出,对港珠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A.粤港澳大湾区B.三地人民C.社会D.经济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2题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年,采用双向六车道。

</span></div>A.150B.100C.120D.80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3题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于2018年()正式通车。

A.10月24日B.10月23日C.2月6日D.8月8日答案:A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第4题港珠澳大桥总长约( )km,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口岸、三地连接线,其中主体工程长约29.6kmA.55B.42C.36D.60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5题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采用“()--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项目法人(大桥管理局)”三个层面的建设协调与决策管理机制。

A.专责小组B.交通运输部C.国家发改委D.国务院协调小组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6题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提出的“四化”理念是大型化、工厂化、()、装配化。

A.标准化B.机械化C.信息化D.国际化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7题<p>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设计总承包的理念是:设计施工联动,()。

</p>A.复杂性控制B.施工驱动设计C.设计驱动施工D.单独分开管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8题8、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招标策划的方法有:();完善的合同机制;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的持续改进。

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基于港珠澳大桥和欧盟TEN-T项目的比较

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基于港珠澳大桥和欧盟TEN-T项目的比较

专栏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创新与跨境协同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基于港珠澳大桥和欧盟V N Q'V 项目的比较刘臖如!毛艳华"摘要 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区域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因此#需要建立区域治理的协调制度来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项目建设和不同利益群体这三个层面来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共同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欧盟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各自的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中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制度%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治理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实施区域协调$完善中央层面*区域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权能分配制度$区域协调机构应着重提升(跨区域)的公共利益$扩大区域治理的协调范围#创新公众参与机制% 关键词 区域治理!跨区域基础设施!粤港澳大湾区!欧盟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O 文章编号 )&(+'*+%& *#*# $$$$$$$$$$$$$$$$$$$$$$$$$$$$$$$$$$$$$%%%%%%%%$$$$$$$$$$$$$$$$$$$$$$$$$$$$$$$$$$$$$$$$$$$$$#*'##]+')$政策之窗&!欧盟V N Q'V 项目的经验可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多元治理主体合作问题提供借鉴%&!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实施区域协调#明晰各治理主体的权能范围#确立权能和规则秩序#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刘臖如#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8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后$毛艳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8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感谢匿名评审人的意见%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c ^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服务3一带一路4的粤港澳区域联动机制及发展研究)!C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体制机制研究)!)%K S )(%"%. All Rights Reserved.一 引言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够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大湾区便捷流通提供支撑+在)一国两制*的特殊制度背景下'粤港澳三地共建共管跨区域的基础设施需要协调处理好粤港澳三地在合作过程中因政治法律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这不仅仅能直接推动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融合'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在具体项目实施中的有益探索+本文通过对比欧盟和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发现二者虽然都以政府间协议作为合作共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基础并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协调机构以提供组织支持'但是欧盟为应对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项目协调得以在法治化框架中进行'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治理秩序和规则秩序得以确立'跨区域的公共利益和公众参与能够得到切实保障+这些经验可为粤港澳三地在未来更多的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中提供借鉴+二 文献评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更好解决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孙久文'*#)%%+现有文献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改善两地间的基础设施都能提高落后地区的绝对福利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张学良'*#)*%+至于基础设施外溢效应背后的逻辑机理'实证研究一致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助于促进市场融合'打破市场分割'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范欣等'*#)(4刘志彪'*#)]%+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一种跨区域的公共产品+英格.考尔$I 2P <B .;H %认为跨区域的公共产品'依赖多层级(多区域(多部门的治理主体合作供给'往往面临集体行动困境$B .;H '*#)*%+如何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项目建设主体和不同利益群体来共同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All Rights Reserved.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区域经济一体化治理议题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公丕祥$*#)$%尝试在宏观层面从区域法治的角度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治理的法学理论+叶必丰$*##&%和何渊$*##]%在中观层面'对我国现有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归纳与分析+也有许多学者从微观视角切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问题$朱最新'*#)%4孙笑侠'*##]4孟庆瑜'*#)(%+但对于学术界而言'挑战在于!首先'目前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规范分析'而缺少对实际问题的类型分析'更缺少对现有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否合理和有效的案例分析$周叶中(刘诗琪'*#)]%+其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治理因)一国两制*的存在而很大程度上区别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治理$毛艳华'*#)%%+总体上看'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关注到这一区别+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中'何力武等$*#)&%的研究详细地梳理了港珠澳大桥在各个阶段的政府间关系'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央地关系在促进区域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对于如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机制'克服粤港澳三地在合作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问题上仍然缺乏制度性的探索与回应+英格.考尔$B .;H '*#)*%总结了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将主要面临以下集体行动困境!一是多元的治理主体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往往较难就跨区域的公共产品的相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且常常出现决策和规则的冲突或治理空白'造成治理的无序+二是缺乏专门的项目协调和监督机构来组织跨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因各地制度异质性或囿于地方或部门利益而难以合作或落实之前达成的合作协议+三是不同利益群体在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承担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并不均衡'最终可能导致跨区域公共产品将缺乏持续的公共支持+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英格.考尔提出要成功地生产跨区域乃至跨国的公共产品需要认识到该跨区域公共产品需要兼具消费公共性$F ;GH 1/2<995MJ 529;6-7152%(生产的公共性$F ;GH 1/2<995MF @5E 19152%和效用的公共性$F ;GH 1/2<995M C 71H 17:%+因为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公共性导致不同区域需要通过合作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即生产的公共性+而只有能给各个地区大多数居民带来净效用的公共产品'即实现效用的公共性的公共产品才能获得各个地区的支持'从而使其生产成为可能+这就需要建立区域治理的协调制度来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项目建设和不同利益群体以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共同提供跨区域的#专栏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创新与跨境协同. All Rights Reserved.公共产品和服务$图)%+图)!区域治理协调制度的三个层面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西方学者就欧盟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制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不仅详细梳理了多元治理主体参与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政治策略与路径$K 502952a V ;@2<@'*##(%'更从制度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权能分配制度$W1/0<H 9/061=7')]]]%(公众参与制度$t G<@P <7.H `'*#)&%和具体项目层面的规划协调制度$X .@90.H H '*#)+%+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国学者对于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协调制度研究尚缺乏制度性的探索和回应'而在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的粤港澳大湾区'协调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与管理更需要制度创新+三 案例选择与介绍就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区域治理而言'欧盟与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首先'二者都需要协调不同层级多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确立区域治理的秩序+前者是由于主权国家之上并无一个区域政府予以确立治理秩序'而需要依赖主权国家之间的协议来塑造这样一种治理秩序+后者是由于)一国两制*下特殊的主权与治权分离的法权关系导致的主权者确立区域治理秩序的手段受到限制而需要更多地依靠政府间协议来进行安排+其次'在具体项目中欧盟和粤港澳大湾区同样需要面对如何协调不同地区的参建主体和利益群体以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的问题+因此'欧盟在协调成员国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合作共建跨区域的基础设施项目方面所积累的制度经验或许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引和参考+本文拟选取欧盟的V N Q'V 项目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两个案例'就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中如何协调不同层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能分配(协调各个地区的项目建设(协调不同地区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等跨区域协调制度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欧盟和粤港澳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All Rights Reserved.这一重要的区域治理议题中的制度安排异同性'进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治理是否能够借鉴欧盟的区域治理经验以更好地应对集体行动困境'改善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一 欧盟V N Q'V 项目的跨区域协调制度缺乏跨越整个欧洲实现各国间的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是制约欧盟发展单一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通的关键障碍+而欧洲基础设施网络仍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样貌主要是受限于当时基础设施规划权能仍然由成员国主导'缺乏跨区域的规划+为了整合欧盟各国交通网络以促进欧盟经济发展'提升欧盟的整体竞争力'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服务'欧盟需要统一的基础设施政策'这一提议最终以)泛欧洲网络*$V @.29'N ;@5-<.2Q <7[5@?%的形式被写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F %%1&+$,'&)+"%&.%+其中)泛欧交通网络*$V @.29'N ;@5-<.2Q <7[5@?9'V @.29-5@7'V N Q'V %项目旨在通过发展跨欧洲的铁路(公路(水路(海路(港口(机场和铁路终端来缩小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差距'消除交通瓶颈和技术障碍'并最终促进欧盟的社会(经济和地区融合+V N Q'V 项目中有九大核心交通走廊'每个走廊都由多个跨越多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组成+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地中海走廊项目就包括连接丹麦和德国的费马恩$S <06.@2G<H 7%海底隧道'地中海走廊的项目包括连接法国里昂和意大利图灵的铁路线'以及连接匈牙利与乌克兰三条跨国公路等+自)]]*年以来'欧盟逐渐建立起了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协调制度+包括!$)%协调各个成员国之间在交通基建方面的规则(决策和规划'从而捋顺V N Q 'V 项目的制度环境+$*%协调具体的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以辅助各国之间的合作和督促项目在各国间的进展+$"%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在V N Q'V 项目中的利益诉求'保证V N Q'V 项目作为一个跨区域的公共产品能够真正实现公共效用+)`协调多元治理主体 确立权力与规则秩序欧盟的成立是为了促成单一市场的形成'提升整体的竞争力+欧盟成员国授予欧盟机构一定的治理权能'其中就包括跨区域交通治理权能+在这样一个多层级多主体的区域治理框架内需要建立权能分配制度以协调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防止治理决策的冲突和碎片化+欧盟机构获得授权'取得交通领域的立法权能+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G 和)*]/条'以及"欧盟运行条约$)+"%&.-(&'"H 2(,&$(-($(5-/&'"J 2+-D "%(M ($-(%#第)(#和)()条'欧盟成员国授权欧盟机构构建并发展跨越#专栏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创新与跨境协同. All Rights Reserved.欧洲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网络以确保欧盟公民(运营商(区域与地方社区能够真正享受到欧盟单一市场所带来的益处'并明确欧盟将通过出台指导性文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提供融资支持来实现这一目标+由此'欧盟机构在跨区域交通政策方面的立法权能获得了明确授权+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以法规的形式出台了第)")$8*#)"号规章'即"欧盟关于发展跨欧盟交通网络的指导方针#$J MG 2$8"3$("1/-+&'"4"#"3-D >"(&-/&'")+%(1'J 2+-D "%()+%(1D -+&@"&A -+<%$下简称"方针#%+"方针#除了对跨欧盟交通网络的结构(目标等做了宏观性的规定之外'还对欧盟成员国在建设跨欧盟交通网络中的义务(不同种类的跨欧盟交通的建设和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的要求(环境评估要求和公众参与要求做了详细规定+建立共享权能中的秩序+"欧盟运行条约#将欧盟机构及其成员国的权能划分为三个类别!专属权能(共享权能和支持权能+其中'第+条明确交通属于欧盟与成员国共享的权能领域+由于欧盟机构和成员国都可在这一领域进行立法'因此欧盟机构和成员国在该领域的权能边界仍然是不甚清晰的+此时'需要借助辅助性原则进一步明确权能边界+根据欧盟条约第$条第"款的规定'当治理事项不属于欧盟机构的专属权能时'只有符合辅助性原则'欧盟机构才可进行干预'具体来说要符合两个条件!$)%成员国无法实现提议的行动所要实现的目标'即证明欧盟机构干涉具有必要性4$*%欧盟机构的干预'因其规模或效果'能够更成功地实施该项行动+基于这样的分权原则'欧盟委员会在"方针#的制定上有明显的侧重+首先'V N Q'V 项目的范围限定在跨欧洲的基础设施网络+"方针#明确指出其目的是为不同的基建项目提供跨国的协调基础'并且使得跨区域基础设施走廊项目的开发能够在各国之间同步进行+很显然'这一政策目标并非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能够独立实现的+其次'从"方针#的具体内容看'V N Q'V 项目侧重于能够带来欧盟附加值的项目'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单一成员国发展的基建项目+规则秩序的确立+在明确了多元治理主体间权能将如何分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立这一区域治理系统中的规则秩序+早在*#世纪&#年代'欧洲法院就通过一系列判决确立了欧盟条约和欧盟机构基于欧盟条约出台的部分立法在欧盟成员国的直接和最高效力$\<1H <@')]])%+据此'欧盟法不仅仅被视为单纯约束成员国的条约'还可作为欧盟公民主张权利的根据'直接在国家或者欧盟法院作为法律依据进行援引+在欧盟法适用的领域'如果成员国的法律与欧盟法相冲突'欧盟法获得优先地位+这就使得欧盟成员国拒绝履行欧盟法规定的义务'将不仅仅构成违约'还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并可能面临起诉和司法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All Rights Reserved.部门的调查和追责+*`项目层面的协调 欧盟作为项目协调的核心为了在跨区域的基建项目中确保由多国共同承担的项目能够克服各国在规划(建设标准和审批程序等方面的差异并最终落实欧盟的各项要求'就需要跨区域的项目协调制度+V N Q'V 的项目协调制度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督促项目所在国履行其在V N Q'V 项目中的义务'实现"方针#设定的各项治理目标4二是帮助各国协调项目开展中遇到的合作困难'以促成项目顺利完成+"方针#首先将庞大的V N Q'V 网络划分为九大核心走廊+其次'欧盟委员会为每个核心走廊指派一名协调员来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协调员代表欧盟委员会'拥有督查职能'每年都会向欧盟汇报其所辖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是否符合欧盟在"方针#中确立的标准和要求+此外'协调员还具有制定整个走廊工作计划的职能'从而实现核心走廊建设项目的统一规划'以避免不同国家分别规划而产生争议+欧盟委员会甚至还可以通过出台实施法案来进一步推进有关跨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工作计划的落实'从而通过欧盟法律来保障该工作计划的实施+那么工作计划的履行机制将不仅仅依靠成员国的自愿'更有了法律保障+但是V N Q'V 的项目协调制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具体的建设(审批和管理的决策分散在各个成员国'导致建设进程缓慢'难以推进+为此'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进一步集中决策权能于欧盟层级的治理机构'或者集中于各国的某一个特定机构'以避免机构之间的行政消耗$N CJ 566199152'*#)&%+"`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 多重制度保障公众参与跨区域基础设施需要实现效用的公共性还需要协调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从而为跨区域基础设施提供持续且广泛的群众基础+)方针*设立了走廊论坛$J 5@@1=5@S 5@;6%'为包括成员国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磋商平台'磋商的成果将为协调员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计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也是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之一+以莱茵'阿尔卑斯走廊为例'该走廊论坛的参加者有来自交通部门的提供商(运营商和物流企业等'来自成员国的决策制定者'也有代表地方的欧洲地区合作小组$N ;@5-<.2A @5;-12P 5M V <@@175@1.H J 55-<@.7152'N A V J %'还有代表基础设施使用者的企业(乘客代表及Q A R 等+其中'N A V J 借此平台通过动员莱茵'阿尔卑斯基础设施走廊所涉区域的企业(交通设施的使用者(地方居民和专家耗时五年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调研(信息收集'并形成了一个涵盖整个走廊区域的较为统一和完整的包括空间规划(环境问题(地区发展和地区合作在内的计划$t G<@P <7.H `'*#)&%+为协调员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了非常详#专栏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创新与跨境协同. All Rights Reserved.实和重要的信息参考+在跨欧盟基础设施建设中设立N A V J 也得益于欧盟提供的法律保障+早在*##&年欧盟出台)#%*8*##&号法规明确了N A V J 的法律基础'为成员国(区域或地区当局或法律认可的公共利益机构共同参与促进相关跨区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灵活的合作平台+通过对N A V J 的设立和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欧盟在各个方面的融合发展将不仅仅限于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治理主体和公共利益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得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二 港珠澳大桥项目的跨区域协调制度随着粤港澳三地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为了解决三地之间陆路客货运输要求'跨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港珠澳大桥项目由粤港澳三地在第四次内地与香港大型基础设施协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自*##"年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的成立至*#)%年的大桥建成正式通车'大桥建设共耗时)$年'总投资超过)*##亿元+港珠澳大桥跨越香港(澳门和珠海市三地'建设项目划分为主体工程以及香港接线与香港口岸(澳门接线与澳门口岸(珠海接线与珠海口岸四部分'其中主体工程由港珠澳三地共同建设'三地口岸和接线分别由所属地域的政府各自组织建设+因此整个工程涉及到三个地方治理主体'包括港澳特区政府(珠海市政府及其上级政府广东省政府'此外因为跨区域基础设施还涉及到大量属于中央事权事务'中央政府也是港珠澳大桥的核心治理主体之一+粤港澳三地通过针对该项目的政府间协议建立了多元主体之间的权能分配和项目协调制度+)`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确立权能和规则秩序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中央政府尚难以像在内地跨省市基础设施的项目中一样使用行政行为或出台全国性法律等治理工具来统筹和协调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因此中央政府较少通过立法或行政行为对粤港澳三地在港珠澳大桥方面的合作进行干预'而是以解决三地协调问题为目标'由粤港澳三地政府签订"港珠澳大桥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三地政府协议#$下简称"三地协议#%'来明确项目的具体内容'明确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明确粤港澳三地政府各自的义务'包括遵循统一的建设标准'以及保证各段互联互通等义务+通过政府间协议建立三级分权治理体系+粤港澳在"三地协议#的基础上设立了三级组织架构'并对这三级组织进行决策权能的分配+首先是由中央政府部门如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港澳办及粤港澳三地政府特派员组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All Rights Reserved.成专责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代行职责+专责小组负责协调解决中央事权范围内的事项'以及处理三地政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代表着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其次是由粤港澳三地政府派员组成的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下简称)三地委*%'是主要的项目协调和监督机构'由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九名委员组成'三地政府各任命三名代表+此外'根据"三地协议#还设立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在执行层面上负责大桥主体部分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执行三地委的各项决策+而主体工程以外的部分则是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分别组织建设+由此大致形成了粤港澳三地政府主导大桥建设(维护(管理和运营'中央政府处理三地争议和中央事权事项'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的权能分配模式$图*%+图*!港珠澳大桥建设阶段三级组织架构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属地法作为规则秩序的基础+在"三地协议#中'粤港澳三地政府约定项目主体部分和各区部分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按照属地原则'适用属地法律处理各项事务+例如'虽然大桥主体部分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作共建'其日常决策也是由粤港澳三地政府通过三地委做出'但是由于大桥主体部分位于内地水域'所以大桥主体部分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适用内地的法律+而位于港澳特区和珠海部分的大桥项目则受当地法律管辖+*`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协调机制粤港澳三地也建立了专门的项目协调制度+"三地协议#授权三地委和专责小组这两级协调机构进行项目协调'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港珠澳大桥的协调机制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由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的"三地协议#是三地委和专责小组成立的基础和权力来源+其中三地委人员的组成也是由三地政府任命的代表组成'议事议程由三地委召集人'即广东#专栏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创新与跨境协同. All Rights Reserved.。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

港珠澳大桥项目风险识别、评析和管理对策作者:***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03期摘要:港珠澳大桥作为“一国两制”背景下联系三地关系的大型跨海项目,颇受瞩目,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

然而,客观现实表明,项目后期运营和管理并不会像项目施工那般顺利,可能潜在诸多风险隐患。

文章基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思想,分别剖析了项目后期执行过程中的自然风险、运营风险、经济辐射、管理风险,并做了量化评估,批判性指出了该项目后期存在问题,之后分别围绕四类风险,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建议。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管理对策一、项目背景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下,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基础设施项目,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區,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它包括22.9公里的钢结构主体桥梁,4个人工岛和一段6.7公里的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

大桥的建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建桥技术的经验积淀和理念认知,开启了中国高端桥梁建造新的历史篇章。

虽然项目建设难度极大,不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风险施工方均得以一一克服,随着项目工期渐入尾声,学者们对于项目的实用性提出了诸多质疑,项目未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释放更成了港珠澳大桥真正的风险顾虑焦点。

因此,有必要假以批判性辩证思想,客观审析该项目后期运营的潜在风险。

二、文献综述随着工程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大,风险管理日渐成为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于项目风险的研究的学术观点目前已经初具体系,研究内容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避险态度、应对策略等等(崔阳,2015;Ahmed et al.,1999)。

Chao & Franck(2012)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的全体系管理,应该包括项目前期风险管理、项目中期风险管理和项目后期风险管理。

其中,项目前期风险主要涉及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融资风险、项目各方资源筹措风险等(Kim,2015);项目中期风险主要涉及施工风险、天气对项目工期的影响等(Lehtiranta,2014);项目后期风险主要涉及运营风险、社会影响风险、管理风险等(孙玮玮和李雷,2011)。

关于国内代建境外项目中设计总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以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工程项目为例

关于国内代建境外项目中设计总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以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工程项目为例

关于国内代建境外项目中设计总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以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工程项目为例摘要:本项目以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项目为例,华东院作为“设计总协调方”并采用“设计+咨询+管理”的工作模式,以设计咨询平台为基础,在通用设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延伸主体设计及咨询、造价控制等服务,由设计总协调方制定相关设计阶段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流程、分解设计任务,统筹协调各相关设计单位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探索国内代建境外项目中设计总协调管理模式。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大桥,国内代建境外项目,设计总协调管理1引言2018年初,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洋两岸正式通车,作为中国世纪工程奇迹之一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

澳门口岸工程是同属于港珠澳大桥“一桥三口岸”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

2015年至2018年,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作为澳门口岸项目设计总协调方,对澳门口岸的旅检大楼、境内车库、境外车库、市政及配套工程进行了从方案、施工图深化、设计驻场配合等全面设计及协调管理工作。

2国内代建境外项目设计管理难点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建设工程由澳方委托设计,委托大陆方面进行代建,建成后交由澳门方运营管理,加之面临在2017年底工程竣工“军令状”的前提下,整个设计管理工作既不同于大陆一般大型建设项目,也不同于澳门以往公共工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国内代建境外项目设计管理的典型案例,华东总院以总协调方的角色介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难题,但同时摸索出一套与之适应的管理模式。

关于项目在设计管理方面面临的难点如下:1)设计工作参与方众多该项目涉及到澳门原设计及签注单位,内地优化调整及审核单位、专项设计顾问、二次深化顾问、图纸审查单位等澳门和内地两地数十家设计顾问。

(图一)3)设计&施工工作界面划分不同由于大陆、澳门两地拥有不同的建设模式,两者在设计&施工工作界面的划分、设计出图深度以及投资控制体系上均有着不同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调博弈-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咨询评估过程
中国投资杂志社张菁
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型跨海通道全长约49.5公里,起自香港大屿山,经过约35.6公里的海中桥隧,至珠海/澳门口岸区,通过珠海连接线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相连。

这座预计2016年完工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连起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使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合作跨入一个崭新时代。

作为与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并列的标志性工程,港珠澳大桥备受公众关注不仅仅在于它在促进三地经济发展上的战略意义,或是桥梁建设技术上的难度与创新。

“港珠澳大桥更是我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背景下两岸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协调难度前所未有,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和规模、环境保护、口岸模式、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等成为各方博弈关注的焦点”,港珠澳大桥项目评估负责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产业发展部佘湘耘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港珠澳大桥前期重大问题协调工作已顺利完成,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而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中咨公司于2009年6月完成的对《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咨询评估意见,成为国家审批该项目的有力技术支撑。

一桥跨三地
据记者了解,港珠澳大桥项目包括香港口岸、约6公里的香港段大桥、约29.6公里(其中隧道6.7公里)的大桥主体工程、珠澳口岸以及13.9公里的珠海连接线等5个部分,总投资达到651.6亿元。

“港珠澳大桥项目重大,举世瞩目,也非常有特点,在国内国际罕有先例。

从项目本身来说规模宏大,它有桥、有隧、有路、有岛、有口岸,工程艰巨,建设条件复杂;另外项目涉及面广,涉及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三地,投资巨大,建设和营运管理难度也大”,佘湘耘介绍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单方面的技术问题,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

针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这些特点,评估组先后组织专家约54人次,3次实地考察,分项目工程、系统工程和交通经济3个专题组和综合组开展评估。

佘湘耘告诉记者:“综合组的设立是针对两岸三地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情况。

在工程分几大块的基础上,三地经济参数不同,经济评价也不一样,为此成立了经济组,专门研究一国两制状态下交通量怎么预测、经济评价怎么做、投融资怎么做。

另外,我们把大桥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比如桥隧的连接、隧道与人工岛的衔接;在管理上也需要系统管理,包括一国两制情况下系统考虑怎么施工,运营时口岸间又该如何配合。

因此又专门成立了系统工程组”。

系统工程评估的开创性
被民间称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因其涉及到的问题多而且新,评估过程也是困难重重。

“大桥项目评估面广,政策性强,整个评估工作量大,组织工作复杂繁重”,佘湘耘回忆说,“项目评估从2009年开始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开展的专题研究多达46项,难点问题也很多”。

据佘湘耘介绍,港珠澳大桥项目评估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一桥跨三地,体制、法律、工程管理标准和建设标准均不同;其次,珠江口航运等级高,密度大,有30万吨级的伶仃航道、铜鼓航道、大濠水道,5万吨级的榕树头航道等多条航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把桥隧位置安排好也是一个难点;第三点在于项目涉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核心区,环境非常敏感;而珠江口“三滩两槽”格局的河势复杂,也要考虑工程对河势的影响;而受到配额制度政策、收费水平等方面的制约,跨界交通量预测难度高;融资方案难度大,且涉及“一国两制”经济分析方法特殊;路、桥、隧、岛、口岸等在建设管理中的衔接复杂等问题。

她表示:“这些都是常规项目和其他大桥项目建设所没有的难点,需要在评估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出非常规的、更为先进的评估方法”。

由于三地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给港珠澳大桥这个综合项目的标准取舍带来困难。

佘湘耘告诉记者:“评估最终结合三地标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并根据区域路网规划、项目功能定位、预测涉及交
通量、通道自由利用等因素确定技术标准。

这样就解决了技术标准的衔接问题”。

在佘湘耘看来,港珠澳大桥项目评估具有一种开创性。

港珠澳大桥工程是在“一国两制”下跨越粤港澳三地,涉及不同法律、经济、制度的经济体的大型系统工程项目。

而《报告》没有对项目组织构架、运作模式和系统工程,包括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针对这些情况,评估在研究以往跨界工程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三地现行体制特点和规定,编制了项目组织构架、运作模式和系统工程评估大纲,并分别从工程、经济、法律、政策、操作等方面完善优化了港珠澳大桥项目组织构架和运作模式。

这在大型工程可研评估中属首例,为系统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做了有意义的创新性工作”。

佘湘耘表示。

“一国两制”下的融资模式
据记者了解,根据达成的共识,港珠澳大桥项目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由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报告》对总投资的估算为727.4亿元,评估组对此投资估算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总投资为651.6亿元,减少75.8亿元。

对于公众关心的资金筹措情况,佘湘耘介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融资方案比较明晰,3方已有相关协定,采用‘政府全额出资本金
方式’进行资本金融资。

该项目资本金总额为157.3亿元,其中:内地出资70亿元,香港出资67.5亿元,澳门出资19.8亿元”。

由内地单独投资建设的珠海连接线需要近44亿元的投资,但由于《报告》中未提出珠海侧连接线的融资模式,因此,评估组对珠海连接线收费、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我们提出,由于香港和澳门侧连接线均不收费,珠海侧连接线宜不收费或尽量降低收费标准,以减少对交通量的影响和香港、澳门方面的影响”,佘湘耘详细分析说,“确定的融资模式需达到收费标准尽量低、对交通量和港澳方面影响尽量小、当地政府财政能力可承受、维持财务可持续性的目标。

在考虑上述因素的情况下,评估通过综合分析测算,建议珠海侧连接线采用政府出资45%即19.8亿元的融资模式”。

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通常来说,桥梁建设完成后会收取一定数量的过桥费,以便投资者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利润回报。

而过桥费收取的标准和多少也是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

佘湘耘表示:“港珠澳大桥项目涉及两岸三地,投资巨大,评价期内财务效益差,不同于常规项目依靠相关文件规定就能确定收费标准”。

因此,对于港珠澳大桥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财务效益分析,评估组提出这样的原则:港珠澳大桥财务评价的目的不是要追求过桥费收入的最
大化,而是要为实现项目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财务方案。

佘湘耘告诉记者:“应该按照交通量最大化、成本最低原则对大桥主体工程进行财务分析,注重项目财务可持续性。

不能将项目财务盈利性分析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按照上述原则,根据大桥主体工程交通量低、还贷期长、收费期超限等情况,评估组确定了大桥主体工程收费标准,提出短缺资金可采用短期贷款解决。

同时建议还清贷款后,为维持财务可持续性仍需继续收费,并测算出最低收费标准。

据记者了解,评估完成后,在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中咨公司关于工程方案、投资估算、项目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效益分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均被采纳。

而这一评估项目更是在跨越三地所带来的技术标准、融资方案、系统工程、效益分析等评估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为今后开展类似项目的研究和评估积累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