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与山脊的判读1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

A
B
400300 200
C
200300 400
D
E
100
D
F
100
200
A 300C
200
300 B
E
A_山__顶_ C_鞍_部__ E_陡__崖_
B_山__顶_ D_山__脊_ F_山__谷_
活动三 读等高线地形图解决问题
•从B和C处上山到A点, 哪里更容易? 为什么?
C 因为从C到A比从B到A的 坡度缓(等高线比较稀疏)
P65活动1
从这幅图世你界能人悟口出仍点在什么急?剧增长
变化的趋势:缓慢 加快 更快 将逐渐趋缓
世界人口的增长
据统-计- ,我国每2秒钟就有1个婴儿出生,
每天大约出生5万人,每年_出_生__大约1900万人, 减去同期死亡人__口__,每年净增_人__口_大约1300万 左右,相当于一个上海的人口。
·人教版
练习
1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的地 方表示 (D )
❖ A、相对高度(值) B、海拔高度低
❖ C、坡度较缓
D、坡度越陡
2、以下表示山谷的是
3、下面A、B、C、D四图中,能反映“陡崖” 的是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学习目标
❖ 1、运用资料、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 点。
❖ 4.亚洲的东部和__南__部_____、欧洲以及_北__美__洲____
东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 区。
D
3
1
4A
C
1
3
3
B
2
四.不同的人种
1.人种和人种的主要类型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Fra bibliotek 2.人种的特征
《地形图的判读》第1、2课时公开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并不是要求只认识山地的这三个部位,鞍部和陡崖也是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尤其是鞍部,尽管容易识别,若不给学生指明,常常被看成山谷。
山峰、鞍部、陡崖比较容易识别,山谷和山脊的区分则相对较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是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是“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基础,是学习的重点。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习的重要成果展现,又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资料,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某一点的海拔,并准确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并判断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3.综合景观图,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让同学直观理解相对高度与海拔的概念;2.通过观看微课与自绘图,着重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3.通过活动实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2.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识别山峰

识别山峰、山谷和山脊
等高线地形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也是为高中地理教学打好基础,也是与高中地理衔接必备的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对判读山谷、山脊普遍感到力不从心。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容易并且准确地判读呢?经过和同事交流探索,我认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山体的实物图片,了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洼地的具体位置。
或用手演示:握住拳头作为山的立体的结构,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
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
小指和食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
2、出示课本示意图,让学生自主感悟,总结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洼地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规律,特别是讲述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3、通过这两个环节大部分学生可能掌握了知识,但部分学生对山脊和山谷仍不明白,接着我在利用数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论证山脊和山谷。
如图:
在第一幅图上同一剖面上的三个点①②③的高度分别是200、300、300,中间低四周高,故表示的是山谷。
而第二幅,三个点①②③的高度分别是200、100、100,中间高四周低,故表示的是山脊。
4、巩固训练,当堂达标,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件:山体不同部位的判

M N
水往低处流
【精巧点拨】
利用握紧的拳头记忆不同的山体部位: 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
【中考链接】 1.(2019年黑龙江绥化市)下列各等高线地形图中, 表示山峰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中考链接】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
新乡市第十一中学 贾心柯
山体 部位
等 高线分布特点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__降__低___,常 山顶 用符号▲表示。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__低_____ 处凸出。
山谷 鞍部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__高_____ 处凸出。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陡崖 等高线 _重__叠____ ,常用符号
【拓展延伸】
1. 山体的不同部位与相关地理事物和活动: (1)山谷:
有可能发育成河流,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漂流 (2)山脊:
可以成为分水岭 (3)陡崖:
可以攀岩;当流水遇见陡崖,可以发育成瀑布
【拓展延伸】
2.河流流向的判断
方法1:口诀法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拓展延伸】
2.河流流向的判断
方法2:取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①处为山谷 B.图中山峰的高度可能为1600米 C.②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①处坡度比③处陡
表示。
【易错辨析】
1.山脊和山谷 方法一:口诀法
山脊
山谷
凸为谷,凸低为脊
【易错辨析】
1.山脊和山谷 方法二:切线法
A OB
D O C
山脊:中间高,两边低 山谷:中间低,两边高
判断山峰

判断山峰、山谷、山脊的方法:
1、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是山谷。
凸低为脊,凸高为
谷。
如:
2、如下图:XY方向地势特点为中间高两侧低,为山脊;MN方向地势特点为中间低两侧
高,为山谷。
学生在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经常会将山谷和山脊判断错误。
怎样区分山谷还是山脊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重中之重。
我觉得在这部分还是要掌握山脊和山谷的本质区别,从剖面上来看,中间高两侧低的为山脊,中间低两侧高的为山谷。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若地表出现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常见地形: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后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参考资料:摘自百度怎样通过等高线辨认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
等高线山谷山脊的区别是什么

等高线明显弯曲,并且等高线凸出的方向指向海拔高处,就是山谷。
等高线明显弯曲,并且等高线凸出的方向指向海拔低处,就是山脊。
区别
一、海拔指向不同
山谷山谷是在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山脊山脊是在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二、等高线形状不同
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形状是从低往高突。
山脊山脊的等高线形状是从高往低突。
等高线的作用
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根据比例尺判断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1.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素材(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实际中积累的各种识别山峰、山谷和山脊的方法(方法汇总)等高线地形图相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掌握难度较大,年年讲都觉得上一年讲的过程有纰漏、有缺憾,因为孩子们总是还有很多的困惑没有解决,总是希望自己这次再讲的时候要想的更周全,运用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几年的学习和实课讲解使得自己也收集了很多方法,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给自己汇总一下,写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一、口诀法:外低内高封闭的曲线是山顶,向低处弯曲是山脊,向高处弯曲是山谷,两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作用)背记口诀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也是基础。
在实物模型认识的基础上辅助理解山地的不同部位是有必要的。
因为等高线地形图落实到平面的地图上,掌握口诀更显重要性。
二、教具演示法:1、等高线模型图:这是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
因为学校里一般都有,并且都不止一组道具,因为我们一般都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对于山体的各个部位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清楚的看到感知到,甚至是用手触摸它们的凹凸,感觉地形与地形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好的在脑中形成实物与地图的转换。
(我感觉视频中马燕文老师过多的以老师为中心讲解学生回答,不如先让学生对着模型图用自己知道的知识或者是小组讨论的方式猜一猜、试一试哪里是山体的部位,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去重点讲解学生容易混淆的部位)2、课件展示法:多媒体的运用让我更多了一个方式来讲解等高线地形图这一节。
常用的就是视频中马燕文老师运用的那种,可以在平面与实体之间转换的,这种动画很直观的再现了从两座山如何制作绘制成图的过程。
(视频中虽然展示了此动画,但是老师问:看明白了吗?学生的回答不是很肯定,老师又演示了一遍,又让一位学生上台解释了一遍,效果就出来了。
感觉上经过了好几遍的过程,但是对于这种难理解的知识点,我觉得马老师处理的方式很好。
我感觉如果在演示动画之前,老师加设一个提问就更好了,那就是:同学们,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度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的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你能自己试一试如何才能做到的吗?这个提问学生一般不会有正确答案,但是会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思考、主动探索的机会。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第 1课时)教学设计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入学不久的初一新生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调动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就会乐在其中,“图”我自在。
关键词:读图析图;小组合作;情景教学【课程标准】初中《地理》(鲁教版)世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课程标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判读方法。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多、难度大,并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即海拔和相对高度。
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在地图上识别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研究模型、动手描绘、分组探究和多媒体演示相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地不同部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地形是影响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立足课堂,学好知识服务国家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和计算;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谷、山脊、山峰、陡崖等地形部位。
山谷与山脊的区别。
【教学方法】模型展示、动手绘图、情境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
【学习准备】课本山体模型 B4纸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播放《失街亭》历史故事视频,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体会地形对古代战争的重要影响,展示盘山公路和三峡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地形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重要。
激发学习热情,导入新课。
【看山识山】(说出山体部位的名称)师:展示山地部位图和模型大家都有爬山的经历,你能说出山体的主要部位吗?能把五个山体部位与图中的位置对应吗?生:回答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及在图中的相对位置。
设计意图:明确山体部位、分布和特点。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若地表出现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常见地形: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后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参考资料:摘自百度怎样通过等高线辨认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
[全]高中地理(山脊、山谷、地形、海拔、等高线)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山脊、山谷、地形、海拔、等高线)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61de34604a1b0717ed5ddaf.png)
高中地理(山脊、山谷、地形、海拔、等高线)考点详解山谷、山脊的区分(1)山谷线、山脊线的特点①山谷线: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一般发育着山谷、河流;②山脊线: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一般为山坡,很少发育河流。
(2)判断技巧①沿着等高线延伸的方向,作出山谷线、山脊线;②垂直于山谷线/山脊线,画一条直线(蓝线),与山谷线/山脊线相交(绿色的圆点),并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红色五角星)。
③比较中间(绿色圆点)的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交点(红色五角星)的海拔。
如果中间高,两侧低,则为山脊(图中的②号线);如果中间低,两侧高,则为山谷(图中的③号线)。
图1 山脊与山谷的判断技巧例题如下图所示,等高线的间距为100m,西北侧山峰的海拔为580m,东南侧Q 点的海拔可能为多少米?图2 例题答案:400m~500m精讲精析:(1)判断西部的地形与海拔。
下图中,西部的多条等高线的弯曲,都具有同步性,因此可以判断西部是一个连续的坡,因此从西北侧的山峰开始,海拔会逐渐下降(等高距为100m):500m、400m、300m。
下图中的红线代表着山脊线(等高线向低海拔弯曲),蓝色线代表着山谷线(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
图3 山脊线与山谷线(2)判断河谷两侧的海拔,进而判断Q点海拔。
一般来说,河流都发育在海拔较低的山谷,两侧山谷的海拔都会高于河流,即河流两侧山谷的海拔,应该具有相似性。
因此图中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应该一致,都为300m。
图中右侧的地形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表明它是一个连续的坡,因此海拔由河流至Q 点,海拔应该具有连续性,即逐渐升高。
由此可判断出Q点的海拔:400m~500m。
图4 河流两侧的高度一致总结山脊、山谷的判断,主要有两个小技巧:①山脊线向低海拔凸出,山谷线向高海拔凸出;②山脊线中间高两侧低,山谷线中间低两侧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山谷山脊怎么区分

山谷山脊怎么区分山谷和山脊是地理上常见的地貌特征,它们分别位于山地的低洼和高耸之处。
这两个术语在地质和地理学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特征。
本文将讨论山谷和山脊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地理地貌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定义山谷和山脊。
山谷是指位于山脉之间的狭长低洼地带,通常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
山谷具有U形或V形的横截面轮廓,两侧通常由陡峭的山峰或山脉环绕。
山谷的底部通常是由河流的冲刷沉积物形成的平坦区域。
山脊则是指位于山地最高点的尖峰或脊状区域。
它是由地壳运动和岩石抬升形成的,通常具有狭长的形状,并且两侧坡度陡峭。
山脊上通常有岩石和植被稀少的裸露地表。
要区分山谷和山脊,我们可以看它们的地貌特征和地理位置。
山谷通常位于山脚下,被陡峭的山峰或山脉所环绕。
它具有开放的横截面轮廓,且河流经过山谷。
山谷的地形较平坦,有利于水流的聚集和冲刷。
而山脊则通常位于山地的最高点,具有狭长且尖峭的形状。
山脊的地形较为陡峭,缺乏水流的存在。
此外,山谷和山脊在地理过程和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山谷是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经过山谷,将水源从山脉引导到低洼地区。
山谷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同时,山谷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相比之下,山脊的陡峭和缺乏水源使其成为土地利用和居住难度较大的地区。
然而,山脊通常是景观和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因为它们提供了独特的美景和壮观的远景。
在地理地貌的研究中,对山谷和山脊的区分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的存在和分布对水循环、岩石形成和地形演化过程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山谷和山脊,可以了解地壳运动和地表水循环的模式,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对山谷和山脊的保护和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风景名胜资源。
总结起来,山谷和山脊是山地地貌中常见的特征,它们的区别在于地貌特征和地理位置。
山谷通常位于山脚下,由河流的侵蚀形成,地势相对平坦,是水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和山脊的判读

山谷和山脊判读
山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脊
—从山顶到山脚的 凸起部分,呈线状延伸。 类似房屋的屋脊。 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 部分,呈线状延伸 。
山脊
山谷
等高线中地形图 山谷和山脊判读
判读方法一: 山脊:等高线向拔海低处凸 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出
模型演示
200m到 300之间
③
400m ⑤
判读方法一: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判读方法二:作辅助线
①
②
200m
⑥
⑥在300m到 400m之间
判读方法二:作辅助线产生 ① ②③④⑤⑥个交点,读出相应 ①②海拔为200m,③海拔在200m 到300之间,三点的海拔高度连 线呈“Ʌ”形是山脊,④⑤点海拔 为400m ,⑥在300m到400m之 间,海拔高度连线呈“V”是山谷
④
⑥
⑤
①
③ ②
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中 山谷和山脊判读
山谷和山脊

山谷和山脊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山峰:等高线闭 合,数值中间高 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 的弯曲部分向 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 的弯曲部分向 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 重合
山脊
山脊处的海拔比两侧要高 山脊处常常成为流域的分水海拔高于B、C两侧的海拔,因此我们判断此处为山脊
B
A
C
山谷
山谷处海拔比两侧要低 山谷常常发育成河流
B
A
C
思考
A点的海拔低于B、C两侧的海拔,因此我们判断此处为山谷
B A C
巩固练习
1、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部位。 2、说出图中小河可能的位置。
初中地理教学资料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山脊和山谷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甲、乙、丙、丁四条 虚线中,表示山脊的 是哪条虚线?山谷呢?
山脊
山脊: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脊最高点的连线 称为“山脊线” 。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山谷
山谷: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谷最低点的连线 称为“山谷线” 。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巩固练习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等高线弯曲部分: 甲、高乙谷、、丙低、脊丁四条 虚线中,表示山脊的 甲是、哪乙条、虚丙线、?丁山四谷条呢? 虚线中,表示山脊的 是 乙、丁 , 表示山谷的是 丙 。 哪一个有可能发育 河流? 丙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巩固练习
山谷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B )
500
300
100
500
300
100
山谷
A
100
300
500
100
300
500
山脊
C
D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挑战眼力——找出山脊和山谷
长安实验中学 地理科组 蔡锦萍
挑战眼力——找出山脊和山谷
LOGO
分水岭与集水线
山脊线也叫分水岭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
【复习方法】山脊山谷的误判与对策

【复习方法】山脊山谷的误判与对策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和山谷的判读,许多考生由于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失分现象十分常见。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失分呢?
一般的判读方法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组弯曲等高线凸出方向指向海拔高处的为山谷;凸出方向指向海拔低处的为山脊。
考生由于记忆不牢“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而造成误判。
多年教学实践显示, 绘制剖面线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题图1所示的等高线中,表示山谷的是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解析在图上中间那条等值线最弯曲处作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相交,切点为B,与两侧等值线的交点分别为A、C。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a线所在的左上图,B点的海拔为200米,A点和C点的海拔均为100米,显然地表起伏是中间高、两侧低,符合山脊的特征,故A选项不正确。
类似地,可以判定D选项也不正确。
b线所在的右上图,B点的海拔为200米,A点和C点的海拔均为300米,显然地表起伏是中间低、两侧高,符合山谷的特征,故B选项正确。
c线所在的右下图,没有标注数值,所以无法判定是否为山谷。
总之,这种方法是,在中间那条等值线的最弯曲处作切线(绘制剖面线),再比较中间与两侧各点的海拔高低从而作出判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