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新城绿色交通规划方法与实践——以南京市南部新城绿色交通规划为例
中国新城绿色交通规划方法与实践——以南京市南部新城绿色交通规划为例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交通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感。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南部新城作为揭示绿色发展城市新模式的典型代表,强调环保、低碳、高效的新城理念,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旨在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此,在南京市南部新城绿色交通规划方面,中国新城集团探索许多适合当地的实践方案,本文将从新城发展背景、绿色交通规划方法及实践情况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的了解。
新城发展背景南京市南部新城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实施城市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总面积110 平方公里,位于南京市南部地区,规划人口近100 万人。
新城将成为一个以商贸、服务、住宅为主的城市中心区域,并以产业园区、自然生态区及文化旅游区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考虑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南京市在南部新城的规划设计中,将绿色交通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绿色交通规划方案。
绿色交通规划方法1.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结合步行是绿色交通的最佳表现之一,因为步行是最经济、最方便、最绿色的交通方式之一。
在南京市南部新城,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通过建设完善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居民逐渐习惯走路、骑车,促进低碳出行和健康生活。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正如南京市南部新城建设规划一样,重点推动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建设和扩容。
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是绿色交通的核心之一,通过公共交通的完善,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使得城市的堵车情况得到缓解,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
2.合理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交通的出现使交通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为了更好地解决污染和交通问题,南京市南部新城提出了发展电动车和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计划。
南京交通发展史
南京交通发展史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之一,交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从古代的水陆交通到现代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南京的交通网络不断发展壮大,为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机遇。
南京的交通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主要依靠水路运输。
长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为南京提供了连接内外的便捷渠道。
古代南京城内的运河和河道亦十分发达,成为交通枢纽,促进了南京的经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的交通方式逐渐多样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铁路和公路的发展成为主导。
第一条铁路线于1906年在南京开通,连接上海和武汉,为南京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
此后,铁路网逐渐扩展,与其他城市相连接,进一步促进了南京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南京的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的道路网不断完善,各类交通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扩建。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南京的道路交通压力也逐渐增加,因此,城市开始建设地铁系统,以缓解交通拥堵。
自2005年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南京地铁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近年来,南京的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不断加速,大大缩短了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此外,南京还利用现代科技,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更智能、高效的交通服务。
总结起来,南京的交通发展史见证了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从古代水陆交通到现代多元化的交通网络,南京交通的发展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推进,南京的交通将继续迈向更高水平,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概况
、战略咨询阶段
月月,“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在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补充调查、相关部门座谈和现场踏勘地基础上,开展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模式比较研究,结合南京自身交通特点,与南京交通所共同建立了南京交通战略测试模型,对南京交通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等提出了众多咨询意见.两家机构分别于年月、月和月份完成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国内战略咨询报告初期、中期和最终成果,并通过了专家审查.与此同时,十三项专项规划地编制和修编也相继完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模式
近年来,南京交通建设成就显著、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交通管理水平全国领先,积累和形成了规划先行、科技先导、建管并举、综合整治地基本方针和主要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够协调、公共交通发展仍然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道路设施系统结构和功能仍需进一步整合和完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过程
市委、市政府对《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委员、常务副市长和城建副市长任副主任委员,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物价局、市政公用局、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统计局、法制办、人防办、地铁指挥部、禄口机场、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等个部门参加地编制委员会,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交通白皮书”编制过程分为筹备策划、战略咨询、总体编撰和审议报批四个阶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024年南京地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南京地铁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铁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城市,南京地铁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南京地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线网规模、客流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线网规模截至目前,南京地铁线网规模总长度约xxx公里,共有xx条地铁线路。
其中,1号线、2号线和3号线是南京地铁最早开通的线路,连接了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务区。
随着城市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南京地铁不断扩展线网,建设第四、五、六号线等新的线路,以增加线网覆盖范围。
3. 客流量南京地铁的客流量逐年增加。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南京地铁客流年均增长率超过X%。
这得益于南京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铁出行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此外,南京地铁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乘客体验,如提供WIFI、优化换乘流程以及设置便利设施等,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乘客。
4. 市场竞争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地铁面临着特定的市场竞争。
南京地铁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等。
这些交通方式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给乘客,因此南京地铁需要在服务质量、票价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吸引更多人使用地铁。
5. 发展趋势未来,南京地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南京地铁将继续扩展线网覆盖范围,建设更多新的地铁线路。
同时,南京地铁也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并引入先进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支付等,以进一步提升乘客体验。
6. 结论南京地铁市场发展迅速,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客流量稳步增加。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南京地铁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未来,南京地铁将继续发展壮大,并成为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支撑。
南京发展趋势
南京发展趋势南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南京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城市。
在未来,南京的发展趋势将继续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首先,南京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目前,南京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地之一,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
未来,南京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科研水平,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同时,南京将大力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南京将继续加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未来,南京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
同时,南京还将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三,南京将不断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京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未来,南京将坚决打击环境污染行为,加强环保监管,提高环境质量。
同时,南京还将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保护好城市周边的山水资源,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最后,南京还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未来,南京将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各方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同时,南京还将加大对外资企业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进入南京,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总之,未来南京的发展趋势将继续朝着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对外开放的方向发展。
南京将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现代化城市,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南京未来规划发展方向
南京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京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代表。
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南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规划中,南京需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繁荣。
城市规划与建设南京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坚守文化自信,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城市的规划建设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区。
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南京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发挥南京作为国家科教中心和创新中心的优势,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居民自治和社会互助,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
同时,要建设更加便利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需要加强本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南京在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的地位。
同时,要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兴盛。
未来,南京将继续秉承“明朝明日,更好南京”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和全面提升,实现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里程碑。
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为南京市民和广大游客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江北崛起,主城跨江交通建设应先行
经 济社会 发展 的内在 的客观规律决
定 了跨江发 展 、 口崛起 。 须先行 浦 必 建设主城跨江交通 南京江北城市化
景区 、高新技 术开发 区经过 长江二 和 经济发展 水平与 江南 的差距 主要
1 金陵晾臻 20 . 0 062 2
维普资讯
特 稿・ 学习贯彻 党代 会精神
南 京市 第十二 次党代 会全面地 、 系统地 、 科学地 提出跨江发展战略 , 江北发 展面 临着千载难逢 的重大 历史机遇。 目前南京主城跨 江交通能力严重不足 , 绕城 跨江交通建设相对超前, 南 京要实现跨江发展 , 主城跨 江交通建设应先行。
往江 南 主城 的空 间和 时 间距 离 . 难 以担 当南京跨 江发展 所赋予 的跨江 交通 的重任 , 如珠江镇 、 例 珍珠 泉风
江 北 最迫 切 的 是 与江 南 主 城 对接
南京城 市发展 和江南 江北区域
立。 南大 、 东大越江北 上 , 扬子石 化 、 扬 巴一体 化T程建 设等 ,都 与南京 长江 大桥建成密切 相关 。 但很显 然 .
年 7月重庆长江大桥建成 . 位于城市 多功 能化 , 除交 通功能外 . 还具 备城
中心 区与长江南岸之间 . 设计能为每 市景 观功能 、 文化功能 和旅游功 能 。
公 里 28万人 . . 在全 国名列 前茅 . 蕴
含 着 超 强 的 对 外 扩 张 要 求 江 北 尤
日3万辆次 : 进入 2 世纪后 , 1 日通行 南 京是著名的历 史文化名城 .与之
间长 .过江恐 堵症 ” 日俱增 “ 与 跨江 建 设相 对超前 .因而南 京跨 江交通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 1310022班 131002217 唐劼南京是我国具有优秀规划传统的城市,六朝古都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
近代,南京曾普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
建国至07版总规南京编制过七轮规划,尤其是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一、规划期限、范围及总目标规划期限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本着与国家层面规划和省里有关规划要求相衔接的原则,本次规划修编的期限近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30年和远景进行规划展望。
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作为南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及溧水柘塘地区,总面积约4388平方千米,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承载区,也是南京城乡空间一体化高品质地区。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建设用地规模约693平方千米。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目标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发展规模三、市域布局现状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发展现状1.城乡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全市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2.国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城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南京已进入了城乡发展新阶段07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6.8%,南京未来城市化重点将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城市发展由“以城为重点”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型。
2020届江西省湘东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阶段性测试题+答案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卷地理检测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
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2.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②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③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④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雄安新区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是()A.工业基础薄弱B.环境污染严重C.缺乏政策支持D.矿产资源缺乏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5.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安徽是农业大省,读安徽省相关信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京交通发展
谢谢!
参考文献: 1.吴本荣.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近代化( 1894 ~ 1937).2009.8(1):30-35 2.刘贤腾,沈青,朱丽.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及发展对策—— 以南京为例.城市规划.2009.33(1):80-87 3.李 志, 周生路, 吴绍华等.南京地铁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影响及地价增值响应.地理学报 .2014.69(2):255-267 4. 杨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现代城市研究.2003.1:50-55
南京交通发展
一、近代公共交通工具的引入
旧时的南京,由于城内多泥路、石板路,且多狭窄,人们的出行除了步行外,主 要靠轿子或畜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
进入近代,新式马路、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开始建立,西式马车、人力 车、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相继引入,人们的出行方式亦悄悄地发生着改 变。
1894 年,张之洞主持修筑了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条马路——“江宁马路” 。 江宁马路的修建,是南京古道改建为近代道路的开始,开启了南京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此后,西式马车和人力车迅速取代轿子、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成为南京街头重要的公 共交通工具。
地铁建设
地铁对于高密度的城市来说是一种高效率且非常有吸引力的交通方式。
南京地铁有效地从时间成本、影响范南京交通发展目标
总目标:
构筑一个与南京现代化大都市发展进程相适应的、高效率的、一体化和人性化的城 市综合交通体系。
发展目标:
1.建成高度发达的对外交通系统和国家级主枢纽城市 2.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 3. 建成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 4.建成科学先进的交通管理与指挥控制系统
最早引入南京的新式交通工具当属西式马车。19世纪末,上海的西洋人首 先把西式马车带到了中国,并很快流行为市内主要交通工具。
《南京市规划中的交通拥挤问题及对策》
《南京市规划中的交通拥挤问题及对策》课题名称城市规划中的交通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胡星月学号02408105指导老师刘云论【摘要】城市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城市的过快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我们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尤其像南京这样的都市化大城市。
本文着重从城市现在存在的交通问题谈起,分析了造成南京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及解决其交通拥挤的一些对策。
[abstract]citytrafficdevelopmenttoourlivesalotofconvenience,butthecity'srapiddevelopmentwillbringussomanytroubles,citytrafficproblemhasbeeourcityconstructionplanningprocessshouldbeco nsideredtheprimaryproblem,especiallythebigcitysuchasnanjingurbanization.thispaperfromthecitynow existingtrafficproblems,analyzethecauseofnanjingcitytrafficcongestioncausesandsolvingthetraffic congestioncountermeasure.【关键词】:交通拥挤trafficcongestion、问题problem、因素factors、对策countermeasures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猛增,并形成了以经济为纽带的若干城市群落。
预计到202x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125个左右,其中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50个左右,形成一批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性城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我们经过长期的努力的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方便,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拥挤、交通不便等都市病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城市交通已经上升到第一位的问题。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JIANG SU SHENG CHENG SHI ZONG HE JIAO TONG GUI HUA DAO ZE江苏省建设厅江苏人民出版社组织单位江苏省建设厅主办单位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美国W&S交通工程公司主编张泉副主编张杨涛技术负责杨涛主要参编人员杨涛张王国晓於昊孙俊杨明凌小静参加编写人员何惠仪钱林波何宁王兴海翁范勇孙武陆新亚王轼余刚技术顾问徐吉谦杨佩昆黄良会黄富民过秀成邱颖李新桂任颐张海达序200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以后,江苏省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4年底已经达到48%,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全省建设系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城市综合功能全面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省城市化和交通机动化进程一步加快的同时,城市客货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城市内、外交通压力日益加大,交通矛盾日趋凸现。
为此,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高度关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
李源潮书记于2005年5月17日在《我省城市交通问题及发展对策》﹙附录一﹚一文上批示要求:“江苏的交通建设要率先发展,要及早编制江苏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抓起。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全面、系统地研究、解决我省城市交通的问题,是当前城市规划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是我省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重要的参阅材料,明确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组织与审批、文本大纲、关键技术指引等内容,为全省各地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了技术指导,对提高全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目的 (1)二、地位 (1)三、规划依据 (1)四、期限与范围 (1)五、总体要求 (2)六、主要内容 (2)七、成果要求 (2)第二章规划编制组织与审批 (4)一、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4)二、编制组织与审批 (4)三、规划修改 (4)第三章规划文本大纲 (5)一、总论 (5)二、规划目标 (5)三、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5)四、对外交通 (5)五、城市道路 (5)六、公共交通 (5)七、自行车与步行交通 (5)八、停车 (5)九、客运换乘枢纽 (6)十、物流与货运交通 (6)十一、近期建设规划 (6)第四章规划编制技术指引 (7)一、规划愿景与目标 (7)二、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详见附录二) (9)三、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 (9)四、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现状分析与评价 (9)五、交通需求分析与测试(详见附录三) (11)六、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11)七、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2)八、城市道路网规划 (14)九、公共交通规划 (19)十、停车规划 (25)十一、客运枢纽交通 (27)十二、物流与货运交通 (31)十三、近期建设规划 (33)附录一我省城市交通问题及发展对策 (35)附录二综合交通调查 (40)附录三交通需求分析与测试 (43)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指导全省各城市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切实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结合江苏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南京
城市 发展 特点
城市规模
中等城市规模出现 城市半径:10km~20km
城市沿交通线呈现带状单侧发展 出现“码头城市”
城际性交通 加强,影响工 业的集中和市 场的扩展,工 业和城市主要 沿海、沿江分 布。
城市形态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点-轴式结构
芜湖:沿江、湖发展
航空时代 高铁时代
19世纪出现 “车站城市”
3 铁路运输时代
18世纪,此时 的城市形态为 “码头城市”
18世纪,此时 的城市为 “港口城市”
2 海运港口运输时代
交通枢纽组织城市 空间时代的来临!
1 内河运输时代
从18世纪的“码头城市”到20世纪的“多中心及新城”,历史发展的轨迹证明:
1. 空间与产业、交通互动发展,产业升级、城市演进与交通系统相伴而生、相伴而行;
向“服务于整个海峡大区的商务中心”发展。
1.2.1历史沿革的基本规律
交通、产业与城镇互动的双维视角
1、纵向历史观的透视分析
1.2交通、产业与城镇的基本规律
大都市区进一步 大型化发展阶段 郊区化扩展阶段
5
城市化鼎盛时期 区域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起步阶段
20世纪出现 “多中心及新城”
4 汽车运输时代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时间 交通 运输 特点 主要交通工具 主要交通动力 18世纪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木船、轮船(平均速度:10~30km/h ) 水力、人力
交通运输对城 市发展的作用
交通形态
城市化进程
水面
城市化起步
工业化进程
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南京市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明清时代的政治中心,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之一。
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南京市一直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南京市政府定于2024年发布了《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旨在推动南京市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总体目标《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南京市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力争2024年南京市GDP总量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2.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宜商环境;3.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4.社会民生: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
二、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驱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2.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3.金融支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企业发展,拓展融资渠道;4.城市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形象;5.人才引进: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6.生态环境: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四、风险挑战在实施《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南京市也将面临一些风险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下行压力: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南京市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产业发展面临挑战;2.人口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南京市将面临人口问题,如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老龄化等问题;3.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4.国际竞争:作为国际化都市,南京市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乡规划发展的演进兼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创新
进入21世纪,南京进一步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强调城市与农村的 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的互补和融合。同时,南京也开始注重农村环境的改 善和农村文化的保护,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南京更是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乡规划之中,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此外,南京还注重传承 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城市设计相结合,打造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的现代都市。
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南京将注重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在城市的北 部和西部,将规划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南京还将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南京还将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未来5年,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 通枢纽的关键时期。南京将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和衔 接,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语
本次演示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南京城乡规划发展演进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创新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南京城乡规 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创新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 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应用新技术 和新方法,加强各类规划的协调和衔接,推动南京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走 向更高的水平。
在计划经济时期,南京城乡规划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滞后,城市规模扩张缓慢。这一时期,城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 本的生活需求,如住房、交通、公共设施等。
1.2市场经济时期南京城乡规划 发展的演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南京城乡规划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 市开始注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城乡规划开始环 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
南京地铁变迁史
南京地铁变迁史
南京地铁的发展始于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
20世纪60年代,南京市开始规划建设地铁系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地铁1号线的开通,南京地铁才正式建成。
南京地铁1号线是南京地铁的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开通运营。
起初,1号线仅有2个车站,分别是夫子庙、相阅门。
后来,南京市政府为了方便乘客出行,陆续对1号线进行了多次扩展和改进。
如今,1号线已经成为南京地铁的主干线,全长约40公里,共设有27个车站。
随着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南京地铁的建设进展也越来越快。
截至2021年,南京地铁已经开通了10条线路,分别是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10号线、S1号线、S3号线、S7号线、S8号线和S9号线,总里程达到约394.2公里,共设有269个车站。
此外,南京地铁还在建设中的线路有3号线二期、S1号线二期、S7号线二期以及S8号线二期。
未来,南京地铁的规划和建设仍将会继续进行。
南京地铁的规划目标是构建以地铁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预计到2030年,南京地铁的总里程将超过600公里,共设有30条左右的线路。
总的来说,南京地铁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从起步阶段的建设的艰辛,到初步形成的线网体系,再到未来规划的迅速扩张,对于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京规划方案
南京规划方案1. 引言南京是中国东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苏省的省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南京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项南京规划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划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2. 规划目标南京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 - 实现城市布局的优化,加强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 保护和传承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 规划内容3.1 城市布局南京规划方案将推动南京城市布局的优化,以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 - 重点发展南京市中心区和沿江地区的功能,提升其整体竞争力。
- 在城市边缘地区引导合理的产业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加强城市连接的交通建设,提高交通流动性和效率。
3.2 历史文化保护南京规划方案将注重保护和传承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具体内容包括: - 修复和保护南京的古建筑和文物,提高历史建筑的保护水平。
-举办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 加强文化教育和传媒宣传,提升南京的文化影响力。
3.3 生态环境保护南京规划方案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 - 加强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的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 推广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 建设城市绿地和城市森林,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3.4 城市管理提升南京规划方案将致力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具体内容包括: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服务质量。
- 加强社区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 推动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4. 实施措施南京规划方案的实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 -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规划方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复兴大街栾城段规划方案
复兴大街栾城段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复兴大街是南京市主干道之一,连接着市中心和南部新城区。
其中,栾城段是该路线上的重要路段,也是城市北进南出的重要通道之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交通流量不断增加,栾城段附近的交通瓶颈问题也日益严峻。
因此,南京市政府决定对复兴大街栾城段进行规划,以解决该区域的交通问题,同时提高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体验。
二、规划目标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在保证道路安全通畅的前提下,提高栾城段道路容量,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具体目标如下:1.解决交通瓶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调整道路布局,提高交通效率3.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人民出行安全感4.优化道路设置,提高城市形象三、规划内容为达成上述目标,本次规划将在栾城段进行以下工作:1. 扩大道路容量根据市政府要求,本次规划将通过扩展道路宽度、拆除障碍物等方式扩大道路容量,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具体做法包括:•扩宽道路:计划将复兴大街栾城段的道路双向扩宽至6车道,以容纳更多车辆。
•拆除障碍物:根据实际情况,拆除部分建筑物、广告牌等障碍物,以便更好地扩宽道路。
2. 调整道路布局对道路进行局部修整和调整,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具体调整如下:•调整路口:调整复兴大街与其他街道路口的位置,以改善路口拥堵情况。
•调整车道数目:在需要的路段增加或减少车道,以适应实际车流量。
•新建辅助道路:建设辅助道路,如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交车道等,以提高交通效率。
3. 改善交通环境通过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人民出行安全感和舒适度,具体措施如下:•安装交通设施:安装交通信号灯、指示牌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有序性。
•公路照明:通过公路照明来提高交通安全性。
•绿化:加强绿化建设,美化城市景观。
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行道树。
4. 优化道路设置通过优化道路设置,提高城市形象和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体验,具体措施如下:•道路标识:道路标识和分类进行标准化,提高交通有序性。
南京城市交通的未来结构及其对物流的影响
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 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 动的进一步发展[5]。新街口地区作为南京的城市增长极,它的极同 和极化作用已经推动周围的主城向着中心不断集聚,从而使主城 成为一个更大的增长极。在新的增长极的带动下,城市交通建设也 围绕着增长极的“极”展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交通建设,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 社会背景下,交通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 一。科学合理的交通空间结构保证了城市内外联系高效、有序地进 行,同时,交通的建设和空间结构也对物流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导向 作用。现代物流业是基于高度整合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形成 的服务产业,正成为21世纪极具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3]。本文以南 京城市交通建设为研究对象,探析交通建设未来发展的空间结构 及其对物流的影响。
物流商论 Logistics
探析南京城市交通的未来结构及其对物流的影响
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 尹良恒 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周其楼
摘 要:随着城市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建设的未来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依据南京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
南京城市交通建设未来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探析。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分析,得出了城市交通建设未来发展的整体结构,即十字枢
1 研究区域交通建设的发展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
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全市下辖11区2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截至 2010年末,人口约800万。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承东启西的重 要中心城市,未来的城市交通建设需要通过合理有序的规划进行 引导。通过南京市未来五年城市交通建设的规划,可以得出以下数 据(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进展战略与规划杨涛(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1、都市化进程中南京都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依照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化进程,将以大都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都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
必须指出,南京以后的都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进展的。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南京交通进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以后在国家和区域进展中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都市进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阻碍着南京主城和中心区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差不多加入WTO,因此,不管从国家、区域依旧南京自身进展的要求考虑,南京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进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都市。
为此,南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发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南京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今后向大都市连绵区进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养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形成如此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都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淌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都市间既要相互协作、共同进展,同时也存在相互竞争。
南京处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承担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辐射交流的支点作用。
尽管南京近年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特不迅速,能够讲处于全国领先,然而,假如我们跳出南京看南京,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大京九铁路、长江过江通道、沿海大通道等,南京作为国家级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被削弱!因此,南京在区域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
第四,南京作为省会都市,处在江苏省的西南端,紧靠安徽省相对发达的皖江经济带东端。
其交通经济区位既有利又有弊。
从省外看,南京与皖江经济带中的马鞍山、芜湖、滁州等都市交通联系特不便捷,都在100公里交通圈之内,相比安徽省会合肥还要便捷。
而从省内看,同样100公里交通圈内,与南京联系的只有镇江、扬州两市,同时受到上海以及处在上海都市圈内次一级的苏锡常都市圈的吸引,它们对南京都市圈的认同感远远低于省外的马鞍山、芜湖、滁州等。
南京都市圈必须提供更为便捷可达、舒适可靠的快速交通体系,才能增强都市圈都市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处在距离南京100-200公里之间的苏北欠发达都市淮安、宿迁,以及安徽的巢湖、宣州、淮南等都市,都有向南京都市圈贴近和加盟的愿望,关键依旧要靠便捷的交通联系。
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升级,空间距离的概念能够被弱化,时刻距离以及交通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则是决定性。
如何以时刻的概念来衡量,通过快速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构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是南京都市圈规划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总之,在都市化进程中,都市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同时并存的。
而合作也好,竞争也好,都离不开综合交通体系的支撑。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
1.2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都市进展区的生长发育从南京都市进展区层面看,其进展定位是以南京主城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主城与外围新市区、新城联动协调进展的高度都市化地区;都市进展区作为整体是南京大都市圈的核心都市。
南京都市进展区远景总人口有可能达到1000万左右,都市人口达到750-800万。
如此一个将近3000平方公里巨型都市,与目前南京主城243平方公里、260万人口来比较,其规模体量、空间尺度和都市机能都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张,而是质的飞跃!对都市交通网络体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服务水准等方面的要求,也将是重大的挑战和考验。
能够确信,仅仅以传统的地面道路交通模式来应付如此一个700-800万人口,3000平方公里组团式的巨型都市的交通需求,其后果和局面是无法想象的。
国际经验表明,都市的中心地位是通过高水准的都市功能支撑和体现的。
高水准的都市功能既有赖于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的政治中心功能,有赖于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十朝都会积淀的文化遗存功能,更有赖于新的现代化的经济、产业、科技、信息、文化等多种综合的和积聚的都市功能。
新功能的注入、积聚、强化、辐射、扩散,无不有赖于作为中心都市功能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化都市交通的支撑。
也即必须构筑与南京作为现代化中心都市相匹配和适应的高水准的都市交通体系。
依照总体规划的设想,都市进展区中的新市区、新城将是南京今后都市化的重点进展地区。
它们既承担着主城人口和产业等功能扩散和转移任务,又承担着对外围地区、更重要的是对外来人口、产业的吸引和积聚任务。
从交通需求阻碍的角度看,随着都市进展区土地开发和空间拓展,随之而来的是都市交通问题面的扩大:上下班客流分布的范围更加广泛;单程出行的出行距离会变长;交通总量也会大幅增加;高峰期交通拥堵将由市中心区向外围及都市出入口地区蔓延。
而从交通供应的角度看,交通网络的扩张和交通方式的引导选择既阻碍着都市进展区发育的形态和生长的速度,也决定着交通系统本身的效率与负荷。
就都市进展区中的新市区和新城所承担的两大功能和任务而言,后者有赖于南京都市进展区与外部区域便捷的交通联系网络,其挑战性在上节已充分阐述;前者则依靠提供主城与新市区、新城之间以及新市区、新城内部高水平的交通服务。
(1)交通工具的进步才能使都市扩展成为可能,因为人们能够在相等的时刻内到达更远的地点。
有人对各种交通方式下的合理建成区面积作了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交通方式与都市进展规模的关系目前南京的都市交通方式是单一的地面道路交通方式,摩托车购买和使用受到严格操纵,小汽车尚未进入平常百姓家,轨道交通尚停留在图纸上。
如此的交通方式不足于支持高度的都市化。
以主城新街口为中心的路面公共交通40分钟通勤圈没有跨越绕城公路范围。
南京外围城镇欠发达,都市化水平低,城镇间进展联动性差,专门大程度上与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网络不发达有关。
(2)随着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都市进展区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都市将会沿着交通走廊进展,都市公路出入口以及快速公交线路沿线将是都市进展蔓延最快的地区。
为幸免以后高度机动化带来大量小汽车涌入市区,引起严峻的交通拥塞,同时又不阻碍郊区、郊外居民的就业机会及市中心区及外围城镇的经济活力,我们必须关注主城与外围城镇、外围城镇与外围城镇间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
1.3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阻碍着主城核心区功能的有效发挥和人居环境质量。
首先,主城既是南京大都市圈的核心,也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的地区。
都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南京都市进展目标是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最佳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大都市。
如前所述,如此的都市进展目标决定了南京市的都市交通体系必须以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规划建设。
既要有高度发达的对外交通网络,又要有能适应适度机动化需要,满足快速、高效、舒适、可靠等要求的都市交通网络。
而南京现有的都市交通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为此,在今后相当长时刻内,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都市建设的主题,也就必定对既有的用地布局、都市建筑、文物古迹、自然风貌构成程度不同阻碍。
南京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既是风景秀丽的江南名城,又是渊源流长的十朝古都。
境内山、水、城、林交相辉映,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这些丰润而宝贵的人文资源、古都风貌既是南京的,也是世界的;既是过去和现在的,更是子孙后代的。
南京的都市交通进展战略和都市交通建设决不能无视这一专门的背景,必须极其慎重地作出抉择。
现代化大都市的进展目标与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决定了南京城交通将长期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都市经济实力,也改善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都市客运交通结构转变的关键因素。
从长远观点看,必须考虑收入、消费水平达到充分富裕,文明水平达到充分高度情况下,居民对出行质量的要求(如出行的自由性、舒适性、时刻和安全的可靠性等等)和可能的选择决策(如交通工具的购买和交通方式的选择等)。
能够预见,现有的一些不得已的出行方式,如长距离自行车出行,必将向能满足其提高了的出行质量要求的机动化(小汽车或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依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小汽车将开始进入家庭;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小汽车私有化将逐步加快。
因此,能够预见,今后10-15年,将是我市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小汽车进入家庭高潮到来之前,将大众出行方式更多地向公共交通方式吸引和引导,形成一种高效合理、满足可持续进展需要的交通方式结构,是都市交通面临的重大课题。
假如讲小汽车进入家庭不可幸免,那么,从南京整个都市进展区来看并不可怕,令人担心的是南京主城,特不是旧城和中心区的交通。
近年来南京的都市框架迅速拉开,旧城区的人口和工业正逐步向周围城区疏散转移。
这既为第三产业腾出了进展空间,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但造成的居住与就业之间的分离现象却比较突出。
上下班高峰期中心片区与外围几个片区间的潮汐式交通比较明显。
这种分离现象是在都市改造建设过程中难于幸免的。
由于旧城改造、土地置换尚在进行之中,这种分离现象可能还将进一步加剧。
按照都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河西地区、中山门外地区、宁南及江宁东山镇地区以及仙西地区(新市区)将是人口增长的热点地区,而中心片区(旧城)的人口数量及密度将逐步降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同时,上下班高峰期中心片区与外围几个片区间的潮汐式交通将比往常更为明显,中心区与外围片区间由于受山脉、河流、城墙、铁路等阻隔,而造成的瓶颈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同时,外围片区间的交通需求也将明显上升。
因此,中心区与外围片区间、外围片区间的交通联系通道规划是远期交通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