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数学

合集下载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PPT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PPT

我们要坚信:这种观念性的东西 最终是要影响学生一生的.他们从数学 课上学到的不仅仅是逻辑推理能力和 思维能力,而且也树立了他们认识客 观世界的思想和观念.
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 严士健教授的两句话给予我们有益的 启示.
课例分析1:一次函数的应用——面积问题
点A的坐标是如何确定的? 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在 直角坐标系下,几何对 象是如何用代数的形式 表示的.
上“有观念的”数学课
——我对常态课研究小结
当今学情:上课前学生都会了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前调 查
试一试,解方程组:
x 2 y 3① 4 x y 5②
课前困惑:夹生的饭怎么做?
从应用题的两种列法(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 一次方程组)引入,对比产生灵感,得到代入法, 再操练代入法,基本落实之后,拓展对代入的认 识,我期待解法的发现发乎自然;对解法的实践 跃跃欲试;对解法背后的思想充满好奇、惊喜。 然而一上课我立即感受到孩子们没有激情,与其 说是我引导他们在发现,不如说是他们在猜想我 期待他们发现什么,一部分同学展示他们知道了 什么,另外一部分仅仅是观众,课堂上热热闹闹, 但是缺乏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思维。
2.要教给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 法. 我们常常教导学生不要去追求解 题的技巧,要掌握数学的通解通法.可是, 通解通法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又说 不太清楚,最后不了了之.实际上,我们 在每一个单元的数学教学中,要教给学 生如何去研究这一单元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研究要遵循这个单元的知 识所承载的数学思维方法,教师要能 够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到研究问题的一 般规律,得出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并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认同这 种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最终成为 他们自己的方法.学生的数学能力的高 低,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体现在研究 问题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需 要教师的专业指导.

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随笔5篇

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随笔5篇

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随笔5篇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随笔1今年我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面临中考,面对学生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很大。

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1、课前精心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根本思想、根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晰,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怎样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怎样组织教材、怎样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

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应,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所有的练习都进行了重新组合才让学生去做,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1、重视根底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非常关注对根底的夯实。

因为只有根底搞扎实了,才能谈得上提高。

哪怕是在中考前一天,我仍告诫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先把会做的都做好,而且要确保正确率,在此根底之上,再去钻研哪些自己一时做不上来的问题。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防止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关心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觉教学中的缺乏,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使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中的探究、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中学数学教学随笔(6篇)

中学数学教学随笔(6篇)

中学数学教学随笔(6篇)中学数学教学随笔1在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下,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本事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

经过我对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结合我平常的教学工作,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某件事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研究,会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兴趣,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会简便很多,也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兴趣。

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满堂灌的教法只会使学生更加的趣味索然,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注意的问题。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进取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

所以,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让学生对一些方程进行求解时,我只看一眼,就和学生谈到方程的解的情景,而学生却仅有做过之后,才明白。

学生就好奇了,他们想教师为什么没有做,就明白了方程解的情景,议论纷纷。

这时候再讲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作用,学生就有了极大的兴趣。

在讲有的几何题目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学习后,能够不证明全等三角形就得到线段相等,同时再分情景讲解在不一样的条件用不一样的方法证明线段相等。

讲“圆的有关性质”时先引入有关圆的实际例子,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如果是正方形会是怎样样?诱发他们好奇心讨论。

以及有关“圆的切线”的性质学习后,解决有关问题也简单了。

同时教师也要有必须的功底异常是在解题方面用不一样的方法让学生佩服。

二、在教师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向学生说明人具有巨大的自主的学习潜能,使他们相信自我的本事;其次,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能使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提高自我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各种本事,仅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求得生存。

中学数学老师工作总结(3篇)

中学数学老师工作总结(3篇)

中学数学老师工作总结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数学课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学习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教学研究.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

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5篇)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5篇)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5篇)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篇一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深知培育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面对全体学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育学生主动进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下面是的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欢送大家阅读!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篇1在高科技飞速进展的今日,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学问的熟悉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慧,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学问,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学问。

因而,教师必需有一种超前意识。

下面是的相关内容,欢送大家阅读!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表达根底性、普及性和进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

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

”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局部(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局部,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构造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受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进展抽象思维。

”可见,理解数感、符号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特别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根底。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起联系,例如,一百万有多大,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等等。

在课程标准中,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育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利用数学头脑来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只是依靠教师的教,而更应该依靠自己的做。

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做”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是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

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

“听”和“练”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在“做”,但这一种“做”,学生只是被动的、机械的、毫无兴趣的学习,完全不去考虑它们的实际意义,学生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和厌恶心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教师以“讲”代替学生“做”,不给学生“做”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首先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做”的时间和空间。

二、合理的组织教材,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科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种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它所呈现出来的每一个知识,每一种解题方法都应当是最准确的,而每一种表达知识的方式,甚至每一个词语也应当是最精练的,是不容置疑的。

因此,学生常常会被要求“背诵教科书上用黑体字注明的定义、定理”;被要求“用书上规范的语言表述一个知识内容”……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学习过程中供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预期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

在这样的意义下,我们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和方法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同样的。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这些客观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作者:邓正清来源:《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年第01期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他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使他们在“做”中构建数学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和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做”的兴趣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情境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主动探索未知,也就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这样,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才能促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还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用情境唤醒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鼓舞孩子自主的学习。

如在数学一年级认识平面图形时,我先设计了一个“猜一猜”活动:教师描述物体特征,学生猜是什么图形,先复习学生以前认识的图形老朋友(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在物体上“摸一摸”,“找一找”,发现新的图形朋友,引出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在“做”中学数学,在“做”中体验数学

在“做”中学数学,在“做”中体验数学

在“做”中学数学,在“做”中体验数学【摘要】在学习数学中,只有我们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身体会中学习数学,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怎样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主要的一个关键是“做”,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在“做”中体验数学,我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了阐述: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在自主探究中“做”数学和在操作实践中“做”数学。

【关键词】学数学;自主;兴趣;体验数学【中图分类号】g620《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绝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听数学上,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做数学,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数学”,就是将学生放在了第一位,而只有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题地位,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就会自然而然被激发,学会了探究就学会了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施“生活化”教育教学,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乐于“做数学”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

但生活本身是一个广阔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数学,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

比如说,上街买菜、超市买东西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要画图纸等。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来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思考、交流等过程,从生活出发,来学习和掌握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性,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

在做、说、用中学数学

在做、说、用中学数学
2 . 出示 : ・ 个 长方形 , 长 6麒 米 , 宽 4厘 米 , 它 的周长 多少厘米 ?
我想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
学生反对 : 量了三条就能肯定吗? 生 2 : 我 画 了 二 十几 条 , 都量 了, 半径的长度是相等 的。 9 t i i 指 出: 个 圆 里 的 半 径 只 有 二 十 几 吗 ?还 有 吗 ?
生3 : 我认为有无数 条而且都相 等。当学 生没有意见 时, 教
师课 件 演 示 , 验 证 半 径 有 无数 条 , 长 度 都 相 等 。并 让 学 生 说 说 怎 么样 的线 段 是 半 径 ? 生4 : 从 圆心 出发 到 圆 七 一 点 的线 段 叫半 径 。 生 5补 充 : 从 圆心 到 圆上 任 意 一 点 的 线 段 叫 半 径 , 我 还 发 现
2 0 1 3 . 9
在做 、 说、 用中学数学
◎ 罗源县霍 1 : 2 中心 小学 李 玉 英
数学课程 标准提 出: 数 学 学 习 应 以学 生 的 发 展 为 本 , 让 学
地探索 公式的形成过程 , 感 悟 知识 的 内在 联 系 , 进 行 数 学 知 识 的
l 生 在生 动 活 泼、 积 极主 动 的 数 学 学习 活 动中 , 获 得 数学 基

让 学生 亲 历 知识 的探 索—— “ 做数 学 ”
师 生 互 动 、 生 生 互 动 的 合 作 交 流 ,能 够 构 建 平 等 自 由的 对 话 平
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 、 活跃、 自由 的状 态 , 能 出现 始 料 未 及 的体 验 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 使 不 同 的 学 生 得 到 不 同的 发展 。 因 此 , 我 们

二、 让 学 生 参 与 教 学 的 互 动一

关于如何做好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数学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就必须积极的分析、探讨以及总结,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找到教学重点,从而不断的拓展、提高。

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思考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中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如自我管理能力弱的特点导致其不能脱离老师独立自觉学习,所以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只重视分数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社会素质上。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讲了许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回头问,问了之后还是一知半解,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呢?是学生的问题吗?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的认识到这些问题,进而总结出教学应重视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

一、中学数学教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教学高度敬业,高度负责。

这主要是因为,教学工作的完成,并不是几节课堂教学工作量那么简单,他还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德服人等方面。

教师要做到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情凝聚学生,以真心换取学生真心。

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温暖、自信、自尊,使学生热爱老师。

由此,才能得到学生的真正认同,彼此间充分信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挖掘。

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数学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中学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二、中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己数学科目本身就是理论性比较强,中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手段又普遍比较单调,僵化。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中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熟练掌握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手段,实现中学数学教学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

一方面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板书负担,另一方面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做到乐在其中。

2023年中学数学工作计划13篇

2023年中学数学工作计划13篇

2023年中学数学工作计划13篇中学数学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

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加强组内教师的再学习和提升。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做好校本培训,强化传播、帮助、带动作用,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做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1.本学期,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以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为重点,加强课堂教学——“自分教学”课堂模式讨论,不断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注重正常的教学和研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自分式”教学的课堂建设,注重教学的实施,稳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做到在原有基础上上一层楼。

七年级:在做好中小学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兴趣,夯实基础;八年级:在稳定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加强卓越与弥补差异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素质;九年级: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找出不足,填补空白,重点加强学习和自学的指导和能力培养,为实现中考新突破打好基础。

3.教研目标:组织校内外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研究班、示范班,通过讨论、评课做好课后反思,共同提高这群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市级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全校“自分”教学课程改革活动。

三、现状分析1.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同行互助效果明显。

本学期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的研究,通过教师成长和教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

2.在团队建设方面,这个学校刚开学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年轻老师加入了这个团队。

怎样做一名新世纪的中学数学教师

怎样做一名新世纪的中学数学教师
维普资讯
《 藏 科 技 ) 0 2年 9期 ( 第 1 3期 ) 西 ) 0 2 总 l
科 学 与 管 理
= = Z : -:
_ [1

苎 = ! -! Z £芰 、 己 目 白 百 皇 I j _眈
_- [- 二c Ee2_ 2 二E _ 蔓 _
早 在 五 十 年 代 就 呼 吁 人 们 要 在 思 想 上 树 立
“ 学 为 之 用 ” 观 点 然 而 半 个 世 纪 过 去 数 的
了 , 一 观 点 并 未 真 正 付 诸 实施 , 们 手 中 这 我 的 这 套 陈 旧 落后 的 教 材竞 年 复 一 年 的 苦 苦
支 撑 了几 十 年 . 种 现 象 在 国 际 上 也 是 绝 这
j_ ¨
罔 已 二Ill 己 l l — 五 =
E __ | _ E j
张 东 晓
( 萨 市第 三 高级 中学 ) 拉
教 育 事 业 是 一个 同 时 具 有 永 恒 性 与 时 代 性 的事 业 。 教 育 不 能 无 视 社 会 的 变 化 、 时 代 的 发 展 。 进 入 新 世 纪 , 国 际 化 、 息 是 信 化 及科 学 迅 猛 发 展 的 世 纪 。作 为 一 名 中学 数 学 教 师 , 目前 这 一 变 革 时 期 , 须 顺 应 在 必 时 代 要 求 , 好 数 学 观 念 的 转 变 。 下 面 就 做 中学 数 学 教 师 在 新 世 纪 的几 个 转 变 谈 一 点
同时 , 视 开 发 学 生 智 力 , 高学 生 的 数 学 重 提
素 质 , 养 学生 用 数 学 的 思 想 、 培 观点 和 方 法 看 待 事物 、 理 问 题 的 能 力 。 数 学 教 学 的 处 设 计 应 该 以 现 代 数 学 观 点 为 框 架 一 般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5篇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5篇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5篇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学数学教学方法1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

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

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

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bx+c=0(a≠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x1x2=。

让孩子们在“做”中学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

让孩子们在“做”中学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
示: 9 0 o1 0 ; 1 0 ( 3 9 ; 1 0>口 ) 谁 会做 ?随着 学生 回答点 击 出示 答案
设 计意 图 : 让 生从 直尺 图 中直 观感 知 1 O以 内数 的顺 序大 小 , 同时让 生 自主提 出 问题 , 进 一步 巩 固深 化数 的大 小 比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估计意识 , 产生认知冲突, 进一步激发学
生 学 习思维 与兴趣 。 师: 那你 在生 活 中见到过 数字 1 O吗?在 哪里 见到 的 ?生活 中

的1 0可 真多 , 我们谁 也 离 不开 它 。 ( 板书 : 1 0的认 识 ) 今天, 我们 就 来认 识数 1 0 。 设 计意 图 : 引导学 生 把数 学 知 识 融人 生 活 实 际 , 感 知 身边 的 数学, 初步建构 1 0的模型表象, 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观察 能力, 体 现 学科 的整合 性。
教学 内容 : 人 教版《 义务 教育课 程 标准试 验 教 科 书 ・ 数学 ( 一 年级 上册 ) 》 第5 9~ 6 0页 。 教学 目标 : 1 、 使学 生学 会 1 0的数数 , 知道 1 O以 内数 的顺 序 , 会 比较 1 O以 内数 的大 小 , 会读 1 0 , 掌握 1 0的分 与合 , 对1 O的数概 念获 得 全面认 识 ; 2 、 引导学 生经 历 认知 1 O的 过 程 , 发展 学 生 的数 感; 3 、 通过 创设 具 体 的情 境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加 强学 生 热 爱科 学 , 热爱 生活 的教育 。 教学 设想 : 《 数学课 程 标 准》 指出, 数 学 教 学 必 须 注 意从 学 生 的生 活情 境 和感 兴趣 的事 物 出发 , 为 他 们 提 供 参 与 的机 会 , 使 他 们体 会 到数学 就在 身边 , 对 数 学产 生亲 切 感 。在 这 一理 念 的 指导 下, 我采 用 了“ 以 情 激学 , 导 人 新 课—— 合 作 互 动 , 探 究 新知 —— 联 系生 活 , 开放应 用—— 评价 体验 , 畅谈 收 获 ” 的教 学模 式 来设 计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谈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谈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 我们将一起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通过
先 引导学 生小组 内展开 讨论 , 形成初步 认识 ( 深入学习小组 , 教师 听取学生的讨论 情况 , 时作 出启发、 并随 补充 】 然后组织学生在 全班范 。 围内进行交流 。
形: 我想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我还想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
师: 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 我们还需要
通 过实验进 一步 去验证 。下面就 请大 家以小 组 为单位 , 自己动 手来试试看 。 学 生 以学 习小组 为单位 ,合作 展开 探索 与 研究。 师深入学 习小组内 , 困难的学 教 对有


教 学 内容 :
生予以点拨与帮助。
(】 证假设。 4验
2 .研究正方形。
3 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与数 .
学 合作精 神 , 提升学生 的数学 学>能力。 - - J 三、 学过程 : 教
,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些图形 ( 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 ( 学生交流 : 窗、 门、 黑板、 文具盒、 书本、 课桌……】
维普资讯
谨罄璧毽坞 徽数谬叻 嘲
设 计 谈
数学
。张齐 华
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 ,随机介绍长方形
的边 与角。
(】 2 观察猜测 。
师: 长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呢7同
学们能不 能先通过观察 , 大胆地猜猜 看。 学 生认真观 察手 中的长 方形 ,然后大胆 作 出猜测 : 我觉得长 方形 四个 角都 一样大 : 我 觉 得长方形相 对的边一样长 …… (】 实验。 3动手 .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各 自的发现 :
生: 我们通过用尺量, 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

“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数学“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指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

要使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从理念走向行动,重在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概述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与概括等都是数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思考、抽象、预测、推理、反思等过程,逐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意会、感悟,并能积累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经验,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这些经验是教师没有办法“教”给学生的,必须由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获得,在“做”中获得。

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实施策略1、“游戏”凸显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体性。

数学活动经验有别于日常生活经验,是具有数学目标的学习活动的结果。

一般的游戏本身并不具备多少数学意义,只有思维的深度介入,才使其具有数学意义。

活动前后对于数据的分析既关注各组数据内部的比较,又提示学生可以从各组数据汇总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一种分析方法上的引领和审视视角上的指导,这些对于提升思维含量,使得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2、“探究”凸显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性。

案例——教师出示:“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学生在反复的调整中得出:12张椅子和4张凳子,腿数共6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中学数学
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要在做上教,做上学”。

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不难看出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由此可见,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下面,从几个教学课例中谈谈如何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获知课例一: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数学在哪里吗?其实者,数学就在你们的手指间,不信?我们来试试。

师出示一个。

,问:怎样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
生:折一下。

师(操作:任意折):是这样折吗?
生:不,应该对折!对折以后才是平均分成两份。

师:刚才,我们表示了一个圆的二分之一,其它图形上也能找到二分之一吗?试试看!
学生拿出准备的图形纸片操作,折出了各种图形的二分之一,并展示交流。

……
师:你能折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吗?试试看!
学生操作,很快折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做数学”的核心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

在这节课上,分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的,在折纸的过程中,一个个分数诞生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如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小精灵,在双手间诞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完成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操作活动中,认识了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做”中学数学,就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就是尊重学生,只有给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真正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因此,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是“做数学”的关键。

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可能会产生种种担心: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的意外而令人尴尬;担心课堂教学秩序混乱,难以控制局面;担心困难学生更难跟上,等等。

,然而我们应该知道,不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者教师过多的引导,这种教学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的思维是得不到发展的。

只有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得来的,学生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做”中得法
课例二: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片段:
师: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怎样来计算它的面积呢?
生1:把它分割成几个正方形小块,一块一块计算面积,再加起来。

生2:把它转化成一个我们会算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开始尝试操作。

教师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探索,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陆续举手了。

生1:我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画了许多大小相等的小方格,每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边上不满一格的,2个合起来,这样,一共有72个方格,就是72平方厘米。

生2:我是沿着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再重新组合拼在一起,发现它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原先的平行四边形是有联系的。

我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由此,我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师:同学们不仅会动手,也非常会动脑!其他同学也发现这个规律了吗?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呢?且都有这种关系呢?同学门来验证一下。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生:用割补—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师:“转化”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可试着,把它转化为我们己学过的知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具体操作中,割补—平移也是很好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教师在学生最需要时留给了他们“做”的时间、空间,激起了他们思维的浪花和继续探索的欲望,在操作—观察—发现一思考—实践下,学生顺利地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学生就在“做”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学习这类数学知识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自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

正如叶圣陶所说:“尝谓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让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提倡人人做数学,并不是走过场,图表面的热闹,而应让学生在“做”中悟出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规律,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做”中长能
课例三:教学片段:
师出题: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到300平方米的学农基地参加劳动,将总面积按2:4分配给两个年级,两个年级种植的面积各是多少?
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师:五年级与六年级种植面积大小的关系是什么?六年级种植面积与总面积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作图、思考、讨论,学生的解题思路活了,争先恐后说出了多种解法。

在学生兴致正高时,教师紧跟节追问一句:“3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还可以怎样分配给两个年级进行学农劳动?”
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划分,然后小组讨论,结果又出现了将300平方米平均分成3份、5份、10份、15份等按任意比分配的不同情况。

理想的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应该解决生活中一些跟学生、社会精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应该多一点多点生活实践,少一点学理研究。

在这节课上,学生在画一画的动手操作中,自己去设计、绘画,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出多种分配方案,充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Ⅸ形式,应是实实在在的。

在分配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也从中领悟到五年级同学年龄小,分配时应该少一些,六年级同学年龄大,力气大,分配面积应多一些,劳动中应互相帮助等道理。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从动作开始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

”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强调人人做数学,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

实践证明,人人做数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

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
都有参与从事实践活动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做数学中获得体验,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负的责任,只有成为使学生“人人做数学,人人会做数学”的精心设计者,我们数学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演绎生命的华丽乐章。

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让学生“做”中学数学,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