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字词(教师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字词
![九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07c89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b.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字词
1.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2.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3.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4.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认识。
5.敏而好学: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
6.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7.学而不厌: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8.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9.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
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10.精益求精: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https://img.taocdn.com/s3/m/3be88dc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c.png)
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过程与方法】1.课堂讨论探究、研读领会三顾茅庐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2.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人物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学习刘备的诚心、虚心、礼贤下士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2.体会烘托这一写作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谁会背杜甫的《蜀相》?(找一名同学来背诵)你们知道“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中的“丞相”指的是谁吗?“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三顾”指的又是哪件事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中的“丞相”指的是诸葛亮,“三顾”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三顾茅庐》,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二、预习检测(课件出示题目)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拜谒(yè)今番(fān)叱(chì)侥幸(jiǎo)岂可相强(qiǎnɡ)纶巾(ɡuān)鹤氅(chǎnɡ)汉室末胄(zhòu)愧赧(nǎn)谬(miù)倾颓(tuí)窃命(qiè)沔水(miǎn)殆(dài)民殷(yīn)存恤(xù)箪食壶浆(dān)鄙贱(bǐ)2.重点词语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贯:贯穿,进入。
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经世:治理天下。
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
屏:使回避。
促:靠近。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
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敬业与乐业(积累+练习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敬业与乐业(积累+练习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15aac0f8c75fbfc77db23d.png)
第六课敬业与乐业一、字词篇章预习生字速记德行.(xíng)旁骛.(wù)容赦.(shè)佝偻..(gōu lóu)承蜩.(tiáo)妥.当(tuǒ)亵渎..(xiè dú)骈.进(pián)强聒.不舍(guō)多音辨析(1)丧:sàng 丧气;sāng丧事(2)难:nán难事;nàn难民(3)禅:chán 禅师;shàn 禅让(4)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5)累:léi累赘;lèi劳累;lěi积累(6)咽:yān咽喉;yàn吞咽;yè哽咽(7)和:hé和谐;hè唱和huó和面huò和药hú和牌形似辨析(1)慧huì:慧眼;彗huì:彗星(2)渎dú:渎职;牍dú:简牍;犊dú:牛犊(3)唯wéi:唯一;惟wéi:惟妙惟肖(4)绸chóu:丝绸;稠chóu:稠密;蜩tiáo:承蜩(5)袂mèi:联袂;抉jué:抉择;诀jué:秘诀(6)悔huǐ:后悔;晦huì:晦暗;诲huì:教诲(7)幕mù:夜幕;慕mù:羡慕;募mù:募集(8)哀āi:哀求;衰shuāi:衰落;衷zhōng:苦衷新词释义(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断:截取。
章:篇章。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不二的方法。
(4)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5)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6)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六单元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六单元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1e173fcaaedd3383c4d3f3.png)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一、说教材《智取生辰纲》列入部编版中考上册第六单元中。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其创作总体上呈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而《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因而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斗智,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学生我教学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具有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
平时上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敢说敢做,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这些学生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特别反感,对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声、情、图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更是情有独钟。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征。
三、说教学设想由于语言的时间差距,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课前必须让学生反复自主阅读文章。
为了让学生透彻全面理解杨志失陷生辰纲的原因,还必须把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从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点,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纲的原因之一。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接触过小说,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定能整体把握。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三顾茅庐》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三顾茅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79572915f804d2a16c155.png)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品三国,猜人物。我出示人物画面,你们来猜出他的名字。最后出示诸葛亮与刘关张的画面,要求说全姓、名、字。教师总结:看来,大家对三国中的人物十分了解。今天,我们就重新走到他们中间, 读一段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3)存恤:爱惜,体恤。
(4)不妨: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5)赐教: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6)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3.介绍作者及著作。(投影)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是根据第三十八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前去隆中草庐拜谒诸葛亮,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诸葛亮本人,在他精诚所至、礼贤下士的感召下,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四、总结梳理,提升能力。
本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有哪些?
1.行文求曲。作者总是让情节变得曲折跌宕,而这样写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能有效地调动读者的积极性。
2.蓄势贵足。作者不断蓄势,处处铺垫,为诸葛亮的出场,下足了功夫。
3.对比鲜明。刘备与张飞的对比,见面前后的对比,都增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教案序号:课题:23.三顾茅庐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感受故事情节的巧妙施展。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b794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e.png)
《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 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 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 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 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 仗义相救。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 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晁盖、吴用、阮氏三 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 一块投奔梁山。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 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 最终经历一系列波折,他也被逼上梁山。此外还有宋江、 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 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 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 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 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 为题材的优秀
章回体长篇小说。
理清作品结构:全书共120回。 序幕:第一回,写108个魔头出世,给作品蒙上一层浪漫 主 义色彩。 开端:第二回,写高俅“乱自上作”,引进王进和九纹龙的 故事。 发展:①第三回到四十六回,写“官逼民反”。梁山英雄各 自不同的经历和道路以及义军小规模的联合。 ②第四十七回到七十回,写梁山义军由小联合到大规模进攻, 梁山108位英雄完全会齐。 高潮:第七十一回到八十回:写梁山义军震慑朝廷,英雄排 座次,两败童贯,三败高俅。 结局:第八十一回到完:写梁山义军受招安。
示例二:“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
一天,李逵、宋江、戴宗三人到酒楼喝酒。宋江说 想吃鱼,可酒店恰好没有,于是李逵就去买。李逵到江 边向船家买鱼,可船家说要等主人回来才能卖。李逵一 时性起,跳上船就抢,可他不会抓鱼,一不小心把鱼都 放跑了。船家哪肯罢休,就跟李逵争打起来,这些船家 哪里是李逵的对手。刚好赶回来的“浪里白跳”张顺便 把李逵诱到水里,李逵一气之下忘了自己不懂水性,跳 到水中呛得失去了打人之力。幸亏宋江及时赶到,给张 顺看了他哥哥的信,张顺才知道是鼎鼎大名的宋江。后 来李逵和张顺成了生死兄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3e21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9.png)
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 苦苦思念;
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期望 相见的心愿。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 法的配合使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 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 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状吟元成才路 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人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新颖, 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 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著有 《李义山诗集》。
尾联: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怎样理解这个“流”字?
渭水无语东流,不会为任何事物而改变停 留,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情之意。这里暗示 出大唐风雨飘摇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 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 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诗句品读
根据《咸阳城东楼》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 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 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 量。
4.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 诗? 明确:是全诗的千古名句。“丝”和“相思”的“思”是同 音字,谐音双关,泪也因思而落。第一以蚕丝象征情思,又 以蚕死丝尽,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到死方休。诗人又以蜡炬燃 烧来比喻自己的爱情之泪。表现了诗人执著而又无望的的情 感。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a416bd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7.png)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总 1 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歌主旨3.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歌主旨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自学自学活动:熟读四首古诗,扫清朗读障碍;自行了解四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自学质疑:我的问题是:。
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
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诗作收入《丁卯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晚唐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里。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
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等多方面的才能,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3卷等。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激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二、聚焦问题1.四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2.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别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传达给读者的?三、研究分享【自主学习】1.诗歌的主要内容是?用自己的语言将作者所写的内容、画面复述出来。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22 智取生辰纲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22 智取生辰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d668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c.png)
22 智取生辰纲设计说明《智取生辰纲》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记叙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却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的故事。
教授此课,要在厘清故事脉络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双线结构的精妙之处,将重点放在体会人物形象、探究故事原因、理解小说主旨上;还要注意运用小说要素分析的方法,体会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描写天气炎热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概括“智取”情节,把握小说的双线叙事结构。
2.探讨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把握人物形象。
3.深入文本,分析吴用等人的智慧之处。
4.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把握小说的双线叙事结构。
2.引导学生探讨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梳理吴用等人用计劫生辰纲的过程,分析其中的“智”。
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施耐庵《水浒传》。
2.影视作品:电视剧《水浒传》(1998年版)。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北宋末年,大名府留守梁中书送给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的寿礼被人劫走了,这在当时轰动朝野。
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了解当时的情况。
1.字音字形。
嗔.(chēn)虞.(yú)候干.(gān)系恁.(nèn)地省.(xǐng)得怨怅.(chàng)逞.(chěng)能行.(háng)货窥.(kuī)望朴.(pō)刀聒.(guō)噪计较.(jiào)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指随从的差役或仆人:伴当书信,信函:书呈真的,确实:端的明白事理:晓事这样,如此:恁地指容易出麻烦的地方:尴尬去处指受了气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忍气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喏喏连声互相望着发愣:面面厮觑3.文学常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生字词拼写竞赛试题【教师版和学生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生字词拼写竞赛试题【教师版和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6f3dd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a.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生字词拼写竞赛试题【教师版和学生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生字词拼写竞赛【教师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1.妖娆2.风骚3.红装素裹4.一代天骄5.分外6.莽莽7.成吉思汗8.数风流人物9.风流人物10.今朝 11.稍逊 12.沁园 13.滔滔14.折腰 15.俱往矣第二课《我爱这土地》】1.嘶哑2.喉咙3.艾青4.汹涌5.吹刮6.黎明7.腐烂8.深沉第三课《乡愁》】1.一枚2.邮票3.窄窄4.一湾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娉婷2.鲜妍3.冠冕4.呢喃第五课《我看》】1.向晚2.揉过3.丰润4.荡起5.绿潮沉醉6.凝望7.忧戚8.枉然9.谐奏 10.勃发11.哲人 12.坦荡 13.飘逸 14.流盼 15.摇曳16.吹熄第二单元第六课《敬业与乐业》】1.征引2.旁骛3.亵渎4.敬业乐群5.断章取义6.不二法门7.言行相顾8.强聒不舍9.禅师10.秘诀 11.妄想 12.调和 13.骈进14.佝偻 15.承蜩 16.解剖 17.拣择18.掠夺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琉璃 2.珐琅 3.脂粉 4.朱鹭 5.晨曦6.劫掠7.惊骇8.瞥见9.赞誉 10.予以11.典范 12.恍若 13.缀满 14.眼花缭乱 15.结晶16.不可名状 17.剪影 18.荡然无存 19.富丽堂皇 20.丰功伟绩21.箧 22.野蛮 23.制裁 24.赃物 25.笑嘻嘻第八课《论教养》】1.贸然2.疲惫不堪3.彬彬有礼4.大发雷霆5.漠不关心6.理所当然7.随心所欲8.涵养 9.一意孤行 10.以为常 11.贤达 12.恪守第九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自己逐渐变得不洁,但仍然保持着雄浑的胸怀和广袤的想象力。
这些想象力像云霓一样美丽,看起来似乎可以触摸到,但却又遥不可及。
我们需要宽宥自己,不约而同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和林林总总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只差一步就会陷入困境,但只要能够随机应变,就能遵循正确的道路。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6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6个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4000d9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d.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6个单元)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涵盖了六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第一单元古代诗词,第二单元现代散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第四单元古代诗歌,第五单元现代小说,第六单元文言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各单元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仍有困难,如对文言文的断句、古代诗词的意境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各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提高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单元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2.教学难点:对文言文、古代诗词等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2.学生准备:完成预习任务,对各单元知识点有初步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各单元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选取各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教学案(最新教师版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教学案(最新教师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17909069dc5022abea0008.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全册导学案(教师版带答案)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5.我看/穆旦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梁启超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8.论教养/利哈乔夫9.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第四单元:14.故乡/鲁迅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6.孤独之旅/曹文轩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20.创造宣言/陶行知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22.范进中举/吴敬梓23.三顾茅庐/罗贯中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第一单元一、《沁园春·雪》导学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 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郊野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茫茫的冰雪时,他的感受怎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的基本特点。
2.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所具有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4.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认为北国的雪“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那一代领袖心中北国的雪又是何种景象呢?这一节课,就先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北国雪的风姿,同时也体会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4773d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e.png)
【导语】《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稿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希望青年学⽣能够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类合理的⽣活”。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标 知识⽬标 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法门、⾔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体特点。
3.初步学习举例⼦和讲道理的论证⽅法。
能⼒⽬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地论述⾃⼰的观点。
2.仔细体会演讲和⼝语特⾊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建⽴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仔细体会演讲和⼝语特⾊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的实际,⽤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活。
突破⽅法:通过范读、跟读、⾃由读等⽅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本⽂教学拟设⼀系列紧扣⽂本⼜贴近⽣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突破⽅法:结合练习四,组织学⽣进⾏研讨和辩论;还可以结合练习⼆提出的两种论证⽅法,进⾏⼩论⽂或辩论提纲的写作。
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结合学⽣的⽣活、学习体验,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
教学⽅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表达通俗浅显,⼤量引⽤经典、格⾔。
教学中引导学⽣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的⼝语特⾊。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中的观点⼤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问题,培养学⽣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
第1课时 ⼀、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设计(⼀) 由学⽣的⽣活和学习体验导⼊:问:你什么时间最快乐?(学⽣谈⾃⼰的体会) 问:雷锋⽇记中有⼀句话“对待⼯作要像夏天般的⽕热”,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了什么? 问:⽜顿在实验室作实验时忘了吃饭,居⾥夫妇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数次的试验终于发现了镭……这些科学家们为什么能这样?(学⽣根据⾃⼰的理解回答) ⼩结:他们不仅有伟⼤的理想,更有⼀种执著的敬业精神。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https://img.taocdn.com/s3/m/37a0f09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png)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教材分析:部编版教材新增了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材定义为学生结合教材所给的注解,自行阅读。
教材上给的材料有诗人背景,诗歌的粗略分析。
古诗文阅读3分,往年期末统考中往往选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古诗词来作为考察篇目。
因此课外古诗词诵读既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落实诗歌考察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大体上能把握古诗词阅读的重点。
一班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思维很活跃,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就知道如何赏析诗歌。
课堂上常常存在一种情况,教师一提问,这部分学生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但另外一部分平时课堂上不活跃,经常只是接受知识而不反思知识的学生并不能跟上思维活跃同学的节奏。
因此,根据教材安排、区里教材处理情况、本班学生现状。
本次授课采用小组共学、组内绘制思维导图并口说发表思维导图的方式。
问题评估:A B C提问标志:1 2 3 4 5 6(小组推选回答)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2.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
3.理解名句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新含义。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歌主旨。
2.理解名句新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1min)咸阳在古时候叫什么?这是一座什么什么样的城市?当诗人和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城市相遇的时候,会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思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咸阳城楼东》。
二、小组共读(5min)(一)请小组内共读,教练纠正读音。
(二)请小组商议这首诗应该怎么朗读。
(三)小组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概内容。
(四)请小组展示三、师生共读21min题名叫咸阳城楼东,诗人登上楼,产生了什么样情绪?(C)5明确:愁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什么词语体现出诗人登楼触发感情时间很短?(B)4明确:“一上”怀着“愁”绪登上楼诗人看到了什么?(C)5明确:蒹葭、杨柳像汀州汀州是什么意思?咸阳城在哪里,诗人怎么会看见汀州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
1、(教师版)(九上第六单元后)课外古诗词诵读
![1、(教师版)(九上第六单元后)课外古诗词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48143de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7.png)
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一文学常识作者简介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
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
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二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三诗词诠释句段全解咸阳城东楼⑴一上高城万里愁,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⑵。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⑶,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鸟下绿芜秦苑夕,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蝉鸣黄叶汉宫秋⑷。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事⑸,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故国东来渭水流⑹。
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字词诠释⑴咸阳: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蒹,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字词(教师版)
一、给加粗字注音
朴刀(pō)嗔怒(chēn)恁地(n èn )兀的(dì)带挈(qiè )怨怅(chàng)勾当(gòu )聒噪(guō)省得(xǐng )剜口(wān)星宿(xiù )行货(háng )带挈(qiè)桑梓(zǐ)一了(liǎo )腆着(tián )倒运(dǎo )着意(zhuó )锭子(ding )存恤(xù )鹤氅(chǎng)帝胄(zhòu )愧赧(nǎn )作揖(yī)沔水(miǎn )拙病(zhuō)半晌(shǎng )纶巾(guān)箪食(dān)寰宇(huán )吴会(kuài )拜谒(yè )邂逅(xiè )发怔(zhèng )斡旋(wò )铁锨(xiān)
二、多音多义字
报帖(tiě)星宿(xiù )朴刀(pō )朴树(pò )挣扎(zhēng )字帖(tiè )一宿(xiǔ)朴素(pǔ)干系(gān)挣脱(zhèng )妥帖(tiē)宿舍(sh è )姓朴(piáo )骨干(gàn )
三、形似字
作yī(揖)师fù(傅)拜yè(谒)站pái(牌)jiǎo幸(侥)编jí(辑)束fù(缚)hē水(喝)石bēi(碑)富ráo(饶)通jī(缉)bó弈(博)jiē露(揭)pí酒(啤)围rào(绕)四、根据注音写字
qiàng金(戗)liǎo 溆(蓼) chà气(忿)yán 席(筵)
发zhèng(怔)zhǔ尾(麈)ǒu 吐(呕)报 tiě(帖)
四léng (棱)p ō刀(朴)chēn怒(嗔)兀dì(的)
带qiè(挈)怨chàng(怅)gòu当(勾)guō噪(聒)
wān口(剜)铁xiān(锨)桑zǐ(梓)一liǎo(了)
tián着(舔)dǎo运(倒)zhuó意(着)dìng子(锭)
存xù(恤)鹤chǎng(氅)帝zhòu(胄)愧nǎn (赧)
miǎn水(沔)zhuō病(拙)半shǎng(晌)guān巾(纶)
huán宇(寰)dān食(箪)吴kuài(会)xiè逅(邂)
拜 yè(谒)wò旋(斡)yōng懒(慵)
五、选择题
1、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C )
A、怨怅chàng 趱行zǎn 怄气òu 聒噪 guō
B、逞辩chěng 嗔怒chēn勾当dàng 朴刀pō
C、窥望kuì请帖tiě拙病zhuō存恤xù
D、倒运dǎo 解元jiè斡旋wò帝胄zhòu
2、选出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C )
A、鄙贱 bǐ纶巾guān 叩门kōu 愧赧nǎn
B、侥幸jiāo 沔水miǎn 搓弄cuō戗金 qiàng
C、发怔zhèng 漱盂 shù差事 chāi 岔气chà
D、筵席 yàn 砒霜pī促狭xiá衣襟jīn
六、字词释义
1、死心塌地: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
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2、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
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3、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4、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
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5、思贤若渴: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6、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7、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8、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9、不省人事: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10、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