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综述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资料合集目录一、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及其重要安防应用二、基于OTDR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研究三、高性能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研究四、基于干涉和OTDR复合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研究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研究六、基于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研究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及其重要安防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传感技术,它利用光纤中光信号的散射和干涉效应来检测和测量光纤周围环境的振动。
由于光纤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高灵敏度等优点,因此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在长距离、大范围的安防监控系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能源管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振动情况,通过分析振动信号来判断管道是否受到外界干扰或破坏,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铁路和公路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其安全监测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铁路和公路的路面状况,通过分析振动信号来判断路面是否出现裂缝、塌陷等异常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边境和军事领域,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实时监测边境线或军事设施周围的振动情况,通过分析振动信号来判断是否有人非法越境或破坏军事设施,从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在地表布设光纤,可以实时监测地表的振动情况,通过分析振动信号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地震,从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感技术,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地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技术。
它主要通过利用光传输信号的原理,对工程领域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监测和检测,以保障工程的稳定和流畅运转。
本文将分别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两个角度,详细阐述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和深入应用。
一、技术原理光纤传感技术利用了光学传播信号的特性,同时在光纤中置入了某些敏感元件,从而实现了对光信号的检测和监测。
在光纤传感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一些特殊加工过的单模光纤,其结构相对较为特殊。
准确来讲,在这种光纤中会加工出一些被称之为光纤栅的敏感元件。
这些光纤栅会通过对光波的反射和干涉来测量环境中的电磁波变化和相变。
同时,这些光纤栅可以通过在光纤中设置多个光栅,来达到对于多个光参数的监测。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传感技术主要通过对敏感元件的检测来实现对环境中的物理性质的监测。
例如,可以使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对于温度、压力、力量和拉伸等物理性质的监测。
二、应用领域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中往往会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从几个典型应用领域来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1. 制造业在现代制造业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经常被用于监测各种机器的运转状态。
例如,可以使用光纤传感技术来监测机器的振动、温度、磁场、电压、电流等等参数,从而实现对机器运转状态的实时监测。
因为这些参数往往能够反映出机器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故障,因此这些监测数据能够帮助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器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缩小机器出现故障的风险。
2. 交通运输在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被用于帮助调度员对交通状况进行监测。
例如,可以在地铁或公交车的轨道和路面上设置光纤传感器,通过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变化进行监测,来实现对路面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测。
这样可以帮助调度员及时发现路面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改善。
3.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被用于对肌肉和神经等部位进行监测。
光纤振动传感器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
光纤振动传感器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光纤传感器受到青睐。
光纤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直径小,柔软,机械性能轻;绝缘和无感电气性能;耐水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的化学特性可以在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如高温区)或对人有害的地方(例如核辐射区)发挥眼睛和耳朵的作用,也可以超越人们的生理极限,接收人们无法感知的外部信息。
光纤振动传感器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 1.光纤传感器原理根据传感原理,光纤传感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透光(非功能)传感器,另一类是传感(功能)传感器。
在光纤传感器中,光纤仅用作光传输介质,通过其他传感元件完成对被测信号的传感。
传感器中的输出光纤和输入光纤是不连续的,它们之间的调制器是光谱变化传感元件或其他传感元件。
在传感光纤传感器中,光纤对被测信号和光信号的传输敏感。
传感器中的“传感”和“传输”光纤是连续的。
由于其高频响应特性,这种结构是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磁带、超声波设备和生产线的理想解决方案。
在传感器中,发射和接收光纤束相对排列。
光纤通过测量目标的边缘到达接收光纤。
根据光纤调制的不同原理,光纤传感器可分为强度调制、相位调制、偏振调制、频率调制、波长调制等。
迄今为止,光纤传感器可以测量70多个物理量。
2.光纤传感器的特点(1)高灵敏度由于光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光学长度是通过光的相位获得的。
以光纤干涉仪为例。
由于所用光纤的直径很小,当外部机械力或温度变化很小时,光学长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较大的相位变化。
如果使用10m光纤,l℃的变化将导致1000ard检测到最小相位变化0.。
01ard,因此可以测量的最小温度变化为10℃,这表明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测量速度快光传输速度最快,可以传输二维信息,因此可以用于高速测量。
雷达和其他信号。
分析需要很高的检测率,这很难通过电子方法实现。
这可以通过光衍射的高速光谱分析来解决。
(3)适合恶劣环境光纤是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和抗电磁干扰的介质,可以在其他传感器无法适应的恶劣环境中使用。
振动光纤方案原理
类型
光纤方式 视频监控
监控范围
呈线形,面广 ,有盲区 广,存在盲区
隐蔽性
不高/ 高(埋 地) 低
安全性
高 高
可靠性
普通
自动化程度
较高
成本
低/较高/高
低,受环境干扰大 低,需要人员 较高 值守
红外对射
智能雷达
有限,存在盲 区
广,无盲区
不高
高
较高
高
低,误报率高,受 较高 外部环境影响大
振动光纤方案原理
一、振动光纤原理
振动光纤原理,是当光纤传感器受到外界干扰影响时,光纤中传输光的 部分特性就会改变,通过配置特殊的感测设备,经过信号采集与分析。
二、振动光纤报警原理
当光纤传感器受到外界干扰影 响时,光纤中传输光的部分特 性就会改变,通过配置特殊的 感测设备,经过信号采集与分 析,就能检测光的特性(即衰 减、相位、波长、极化、模场 分布和传播时间)变化。光的 特性变化通过报警控制器的特 殊算法和分析处理,区分第三 方入侵行为与正常干扰,实现 报警及定位功能
三、系统结构:
光缆振动传感报警系统由监 控器、主控仪、传感器、传 感光缆和外部组件这五大部 分组成。其中,系统监控器、 主控仪位于监控室内,引导 光缆、传感光缆和外部组件 安装于室外
四、振动光纤安装方式
四、振动光纤安装方式
四、振动光纤安装方式
光纤传感技术(全)
设备故障诊断
通过光纤传感器对设备运行过程中 的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 时监测,实现故障预警和远程诊断 。
环境监测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光纤传感器可 用于监测气体、液体、固体等环境 参数的变化,确保生产安全。
能源环保领域应用
油气管道监测
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油气管道的泄漏监测和定位,提高管道运输的安 全性和环保性。
02
光纤传感器类型及性能参数
点式光纤传感器
工作原理
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 传输时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被测物理量。
主要类型
包括反射式、透射式和干涉式等。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温度、压力、位移、振动等物理量的 测量。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工作原理
利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 受到被测物理量的调制, 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实 现分布式测量。
电力系统监测
在电力系统中,光纤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电缆、变压器等设备的温度 、应变和振动等参数,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新能源应用
光纤传感器可用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设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
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1 2 3
医疗诊断
光纤传感器可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内 窥镜、激光手术等,实现对人体内部生理参数的 实时监测。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70年代光纤传感技术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应用的逐步成熟过程。随着光 纤制造、光电子器件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传感技术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 展。
光纤传感技术原理及特点
01 原理
02 高灵敏度
03 抗电磁干扰
04
05
耐腐蚀、耐高温 分布式测量
光纤振动传感器详解
马赫一泽德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这种传感器是由两根光纤即信号光纤和参考光纤组成。 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过光纤耦合器分两路至参考光纤和信号光 纤中。当有振动或者压力信号作用于光纤信号臂时,会引起 信号臂光纤的几何尺寸和折射率等参数发生变化,导致在其 中传输的光波相位产生变化,从而两束光再次相遇时发生干 涉形成干光,干涉光再经光电转换变为与被测量成比例的电 信号。
②采用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振动传感器 工作原理:在 1/4节距的自聚焦透镜的一端镀反射膜 , 其上 套敏感质量块,并由弹性膜支撑于壳体上。在自聚焦透镜的另 一端相对的壳体上并置关于 GRIN 透镜中心轴对称的发射光 纤和接收光纤,所以入射光经GRIN透镜反射后,进入到接受光 纤当中,弹簧膜振动的时候带动GRIN透镜振动,耦合光功率发 生了变化,其耦合光功率的大小与位移X有关,从而利用这个耦 合关系实施对微位移X的测量,进而间接地测量出加速度的数 值。
2018/10/19
7
光弹效应原理: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简介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原理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应用和展望
2018/10/19
9
模式 调制
强度 调制 光纤振 动传感 器
偏振 态调 制
相位 调制
2018/10/19
波长 调制
10
①光纤悬臂梁结构
其工作原理是从光纤传来的光经过梯度透镜光被梯度透 镜准直 , 成为平行光 , 出射后光被置于前方的悬臂梁上的平弹 片挡住一部分 , 其余部分光经反射镜反射回梯度透镜 , 聚焦于 光纤上。外壳与外部刚性连接 , 外部振动时外壳也振动 , 悬臂 梁和质量块因惯性力的作用 , 相对外壳位置发生上下变化 , 使 遮挡光的面积变化,反射回的光强也就发生变化。通过检测接 收光纤的光强可以获得光斑位置的变化,从而得到加速度的信 息。
光纤振动传感器原理
光纤振动传感器原理
光纤振动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并结合光纤的特性来实现对振动信号的检测和测量。
具体来讲,光纤振动传感器通常由光源、光纤、检测器组成。
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由光纤传输到待测振动物体附近,当待测物体发生振动时,其表面产生微小的位移,导致光线在光纤中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光强。
检测器接收到光的强度变化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待测物体的振动信息。
光纤振动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信噪比好、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对机械振动、结构安全、地震预警等方面的监测与研究。
光纤振动传感器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Corning公司制造出第一根低损耗光纤至今,光纤通信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迅速壮大,并发展成为年产值逾千亿元、当今信息时代的支柱之一。
与之相伴生的光纤产业链的另一个分支——光纤传感技术产业,在经历了由零星研究走向集中开发、由军用步入民用、由单点监测走向分布式网络监测之后,近年来正大踏步地走向产业腾飞之路。
随着当今军事、工业、民用等领域自动控制系统的飞速发展,作为系统核心的传感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伴随对传感性能的不断提高的要求,许多新型的传感器件和方法被不断研制出来。
作为传感器件应用的光纤传感器,具备了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不受电磁干扰等突出的优点。
在包括强度、频率、波长、偏振调制等多种光纤传感形式当中,相位调制型具有最高的灵敏度,而分布式相位调制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则可以实现连续高精度定位传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光纤传感技术简介光纤传感器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 年代,那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纤不仅具有传光特性,且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新的直接交换信息的基础,无需任何中间级就能把待测的量与光纤内的导光联系起来。
由于其具有常规传感器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国家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力度,也涌现出许多成果。
但它仍存在诸如价格昂贵、技术不够成熟等瓶颈,这使得它在工程上的应用较少。
最近涌现的很多成果无论是在价位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随着新方法、新工艺不断被引入,大量低价位高性能光纤传感器面世,而光纤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不仅使光纤传感器在信号检测精度、传输减损、信号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应用领域也越加广阔。
1.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优势明显的新型传感器不但在高、精、尖领域得到应用,而且在传统的工业领域被迅速推广,其本身产品也不断推层出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预见随着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久的将来光纤传感器必将在海洋、化工、土木工程、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显示其应用活力。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摘要: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技术,但其在岩土工程上的应用出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及其原理,并针对其在岩土工程上的应用范围,并针对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注意事项。
并对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光纤传感技术、岩土工程测试、传感器1 研究背景光纤传感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光纤传感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杭州物联网暨传感技术应用论坛了解到,光纤传感技术已广泛用于军事、国防、航天航空、工矿企业、能源环保、工业控制、医药卫生、计量测试、建筑、家用电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
世界上已有光纤传感技术上百种,诸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振动、转动、弯曲、液位、速度、加速度、声场、电流、电压、磁场及辐射等物理量都实现了不同性能的传感。
美国是研究光纤传感器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方面进展都十分迅速。
197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创机敏蒙皮研究,将光纤传感器埋人复合材料结构进行状态监测;1989年,美国Brownuniversity的A.Mendez等人首先提出了把光纤传感器埋入混凝土建筑和结构中,并描述了这一研究领域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基本设想;加拿大的Rotest公司将白光法布里一拍罗光纤传感器用于桥梁结构中的的应力、应变监测,用于评价结构损伤程度、裂缝的发生与发展等,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此外,包括瑞士联邦工学院、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加拿大握太华大学、日本N竹公司等国外知名科研机构和公司在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
国内方面,重庆大学智能结构研究中心于1992年率先开始进行光纤传感技术在结构工程中的研究,黄尚廉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对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几种光纤传感技术进行了深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欧进萍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对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应用工作,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香港理工大学研发了各种类型温度和应变同时监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桥梁健康监测;四川大学的刘浩吾等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大坝、桥梁裂缝和边坡变形等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应用研究;三峡大学蔡德所等进行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裂缝、渗漏和温度场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监测[2]。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研究
第三章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研究随着光纤和光电子器件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化,光纤传感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开展。
由于光纤传感器的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响应快、动态范围宽、响应快等优点,并且它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耐腐蚀性和不导电性,所以在很多领域都应用广泛。
光纤传感器开展到如今,已经可以探测很多的物理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其中探测的物理量有电压、电流、加速度、流速、压力、温度、位移、生物医学量及化学量等等。
光纤振动传感器就是这些中的一员。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出现已有30来年的历史,它是测量振动信号的。
最初的光纤振动传感器是采用干预式的构造[2],利用振动产生的光纤应变导致干预仪信号臂的相位发生变化,但这种传感器构造比较复杂,不利于复用。
由于振动在自然界、人们生活中及各个重大工程中普遍存在,所以研究人们对振动的测量非常关注。
本章将对几种常用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的构造设计、信号解调方法所存在问题,进展分析与讨论,继而可以更好的设计新的振动传感器,为设计做好准备工作。
3.1几种典型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的设计查阅了众多文献资料,归纳了几种典型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的构造原理,主要有光强调制型、相位调制型、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调制型、偏振态调制型等几种形式。
利用外界因素引起的光纤中光波相位变化来探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称为相位调制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由于位相调制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它是所有光纤传感器中最为人所知的。
一般地说,这种传感器运用一个相干激光光源和两个单模光纤。
光线被分束后入射到光纤。
假设干扰影响两根相关光纤的其中一根、就会引起位相差,这个位相差可准确地检测出。
位相差可用干预仪测量。
有四种干预仪构造。
它们包括:马赫—泽德尔、迈克尔逊、法布里—帕罗和赛格纳克干预仪,其中马赫—泽德尔和赛格纳克干预仪分别在水听器和陀螺上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是基于光纤Sagnac干预原理。
A和B是干预仪的两个传感臂,起到传输光的作用。
C是一段被绕成圆环状的光纤,是用来接收或感应外接信息的变化,2 2光纤3dB耦合器被用来分解和合成干预光束。
光纤传感技术综述
光纤传感技术综述摘要光纤传感及其相应技术在经过了二十余年的研究和探索,已逐步迈入了实用化阶段.本文对光纤传感技术进行综述,特别对于光纤传感技术近年的发展做详细介绍。
随着光纤技术与相关光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正逐步成为继光纤通信产业发展之后又一大光纤应用技术产业。
光纤传感作为传感技术中一个重要分支正不断为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以及军事技术的信息化提供愈来愈多的服务,并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与接受。
关键词:应用;产业化;进展目录第一章什么是光纤传感技术 (2)1.1光纤传感技术的定义 (2)1.2光纤传感技术简介 (2)1.3光纤传感技术应用 (3)第二章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4)2.1光纤传感技术发展与产业化 (4)2.2几种光纤传感器发展现状 (5)2.3光纤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第一章什么是光纤传感技术1.1光纤传感技术的定义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
作为被测量信号载体的光波和作为光波传播媒质的光纤,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其他载体和媒质难以相比的优点。
光波不怕电磁干扰,易为各种光探测器件接收,可方便的进行光电或电光转换,易与高度发展的现代电子装置和计算机相匹配。
1.2光纤传感技术的简介光纤工作频带宽,动态范围大,适合于遥测遥控,是一种优良的低损耗传输线;在一定条件下,光纤特别容易接受被测量或场的加载,是一种优良的敏感元件;光纤本身不带电,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能好,特别适合于易燃、易爆、空间受严格限制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因此,光纤传感技术一问世就受到极大重视,几乎在各个领域得到研究与应用,成为传感技术的先导,推动着传感技术蓬勃发展。
光纤传感,包含对外界信号(被测量)的感知和传输两种功能。
所谓感知(或敏感),是指外界信号按照其变化规律使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物理特征参量,如强度(功率)、波长、频率、相位和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测量光参量的变化即“感知”外界信号的变化。
光纤传感技术简介
非功能传感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另一种是在光纤 一端设置“敏感 元件+发光元件” 的组合部件,敏 感元件感受被测 对象的作用并将 其转换为电信号 后作用于发光元 件,而发光元件 的发光强度作为 测量所得的信息。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非功能传感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利用其他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光纤仅作为光的 传输介质,用以传输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所的光信号。
一种是将敏感元件置 于入射与接收光纤中 间,在被测对象的作 用下,或使敏感元件 遮断光路,或使敏感 元件的光透射率发生 变化,这样,光探测 器所测光量便成为被 测对象调制后的信号。
那么什么是传输呢??
光纤波导 简称光纤, 是用透光 率高的电 介质(石英、 玻璃、塑 料等)构成 的光通路。 光在光纤 中传输的 基本原理 是全反射。
光纤及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光线传感技术的概念 两种主要的光纤传感器:功能型和非 功能型传感器
功能型传感器是利用光波在光纤中
传播时,表征光波的特征参量(振幅、相 位、偏振态、频率等),因外界因素(如 温度、压力、应力、磁场、电场…等)的 作用而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变化,从而可将 光纤用作传感元件来探测各种物理量。
非功能传感器是利用其他敏感元
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光纤仅作为 光的传输介质,用以传输来自远处 或难以接近场所的光信号,因此, 也称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压力光纤传感器(功能型)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式中K— 比例系数; L— 光纤中产生微弯变形的长度; Δβ— 光纤中光波传播常数差; 上式表明,α与光纤弯曲幅度D(t)的平方成正比,弯 曲幅度越大,模式耦合越严重,损耗就越高。α还 与光纤弯曲变形的长度成正比,作用长度越长,损 耗也越大。α与光纤微弯周期有关,当q = Δβ 时产 生谐振,微弯损耗最大。因此,从获得最高灵敏度 的角度考虑,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弯周期。
华为振动光纤传感方案
华为振动光纤传感方案概述振动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信号的传感技术,通过监测光纤中的振动信号来实现对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的监测和定位。
华为振动光纤传感方案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振动光纤传感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工业生产等领域。
技术原理华为振动光纤传感方案基于光纤传输的原理,通过光纤中的激光光束和传感元件的结合,实现对环境中的振动信号的捕获和传输。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技术:1.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振动光纤传感方案的核心部件,它主要用于感知环境中的振动信号。
华为采用的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光纤传感器,它能够实现对微小振动信号的捕获和解析,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2. 光纤布设光纤的布设是振动光纤传感方案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传感器的监测范围和信号传输的质量。
华为使用的光纤布设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进行布设,能够覆盖较大的监测范围,并且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振动光纤传感方案将捕获到的振动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华为采用的是一种高性能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能够对振动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定位和分析,从而提供准确的监测结果。
4. 实时监测与预警振动光纤传感方案能够实现对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预警。
一旦发生异常振动信号,系统将及时发送警报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用场景华为振动光纤传感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安防监控振动光纤传感方案可以用于安防监控领域,通过布设光纤传感器,实现对围墙、门窗等设施的监测。
一旦有人或物体在安全区域内发生振动,系统将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2. 智能交通振动光纤传感方案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对道路和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实时监测。
当有车辆或行人通过时发生异常振动信号,系统将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
3. 工业生产振动光纤传感方案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线的监测与控制,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振动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振动信号,系统将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性。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光纤传感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基于光的传输特性。
在光纤中,光信号可以通过衍射、吸收、散射等现象与外界物理量发生耦合,从而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传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光强、相位、频率等参数来实现对温度、压力、应变、振动等物理量的感知。
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工业领域,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参数的测量和检测,用于工艺控制、设备状态监测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体温监测、血氧测量、药物输送监控等方面,具有非侵入性、远程监测等优势。
在环境监测领域,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水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参数的监测,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实现对微小变化的测量和检测,如微弱光信号的检测。
其次,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宽动态范围的特点,在大范围内能够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再次,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减少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光纤传感技术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
常见的方式包括传统的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散射型光纤传感技术和纤芯改变型光纤传感技术等。
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理量,例如光纤干涉仪和光纤布拉格光栅。
散射型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在光纤中发生散射现象来测量物理量,例如光纤雷达和光纤散射光栅。
纤芯改变型光纤传感技术是通过改变光纤的纤芯特性来感知物理量,例如光纤折射率传感技术和光纤折曲传感技术。
总之,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的传输原理的感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光纤传感技术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项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讨论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种类以及应用。
一、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光纤传感技术是通过利用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实现对物理或化学量的测量。
在光线透过光纤时,由于光纤的折射率比周围介质的折射率高,光线被反射回到光纤中。
通过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实现很多测量。
例如,通过光纤传感技术,我们可以测量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成分等,因为这些参数会改变光纤内的光线反射和散射特性。
这些变化可以被检测到,并通过这些变化来分析所需参数的数值。
二、光纤传感技术的种类1. Fabry-Perot干涉仪Fabry-Perot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光纤传感技术。
Fabry-Perot干涉仪由两个反射镜组成,两个反射镜之间紧贴一段光纤。
在Fabry-Perot干涉仪中,光线通过光纤,并在两个反射镜之间反射。
这种反射过程会形成一个气膜。
当光线通过气膜时,光线的干涉图案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来测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2. Bragg光纤光栅传感器Bragg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栅原理的光纤传感技术。
Bragg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了光线在光栅中的反射和散射特性。
通过控制光栅的形状和尺寸,我们可以实现对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在Bragg光纤光栅传感器上,光纤中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折射率。
这些变化可以产生光的反射和散射,在反射和散射中,我们可以测量需要的物理量。
三、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和控制工厂中的生产过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某个机器的温度,以确定其是否需要维修或保养。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光纤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压力传感器来监测病人的血压,以及在手术时使用温度传感器来确保病人的体温稳定。
3. 环境检测光纤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化学传感器来检测破坏环境的化学物质的存在。
振动光纤原理
振动光纤原理
振动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学和机械耦合效应的传感器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光纤中的振动来实现对环境振动的监测和分析。
振动光纤原理主要涉及到光学和机械两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振动光纤的工作原理。
首先,光学原理是振动光纤技术的基础之一。
光纤传感器是通过光学信号来检测物理量的变化,而振动光纤则是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对振动的监测。
在振动光纤中,光信号会随着光纤的振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学检测系统来实时记录和分析。
因此,光学原理是振动光纤实现振动监测的重要基础。
其次,机械原理也是振动光纤技术的关键之一。
振动光纤传感器是通过光纤的机械振动来实现对环境振动的监测。
光纤的机械振动会导致光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光学检测系统捕获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
因此,机械原理是振动光纤实现振动监测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振动光纤原理涉及到光学和机械两方面的知识,通过光学和机械的耦合效应来实现对振动的监测。
光学原理是振动光纤技术的基础,而机械原理则是振动光纤实现振动监测的关键。
通过光学和机械的相互作用,振动光纤可以实现对环境振动的高灵敏度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振动光纤原理是一种基于光学和机械耦合效应的传感器技术,它通过光学和机械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对振动的监测。
光学原理和机械原理是振动光纤实现振动监测的基础,通过光学和机械的耦合效应,振动光纤可以实现对环境振动的高灵敏度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对振动光纤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振动光纤原理
振动光纤原理
振动光纤是一种利用声音波导特性传播光信号的光纤。
它是通过在光纤的外表面加上特殊的波导结构来实现的。
振动光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声表面波(SAW)效应,其中声
波沿着光纤的表面传播,同时导致光在光纤中传播的路径发生微小的变化。
这种声波的传播与光的传播速度相近,因此可以在光纤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声表面波。
当声表面波通过光纤中的介质界面时,声波的速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偏转。
这种光的偏转可以通过在光纤的表面上加上周期性的波导结构来实现。
这个波导结构会使得光只沿着特定的方向传播,并且通过调节光的频率和波导结构的周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的弯曲程度。
振动光纤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高精度探测和测量。
它也可以用于声波的传播和探测。
此外,振动光纤还可以用于光纤传感、光纤通信和光学成像等领域。
总之,振动光纤利用声表面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在光纤表面加上波导结构来实现光的传输和探测。
它具有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光学和声学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设备朝着大型化、高速化的发展,振动引起的问题更为突出,需要
解决的问题更为迫切,也对振动测试与振动分析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用光纤振动传感器取代常规的振动传感器,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强电磁干扰等
环境恶劣的特殊场合,己成为发展的趋势,不同类型、不同原理的光纤振动传感
技术对于振动检测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光纤振动传感技
术的全球专利申请脉络进行了详细梳理,并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认识了光纤
振动传感技术的专利申请状况、研究热点以及核心技术的发展,为光纤振动传感
技术的后续审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光纤;光栅;振动;传感;解调;分布式
一、引言
振动问题是近代物理学和科学技术众多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目前比较成熟的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主要为动圈式、压电式、涡流式和微机电系统等电类传感器,
上述类型的传感器都存在易受电磁干扰的问题,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光纤
不仅可以作为光波的传输介质,而且光波在光纤中传播的特征参量(振幅、相位、偏振态、波长等)会因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磁场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用光纤振动传感器取代常规的振动传感器,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强电磁干扰等环境
恶劣的特殊场合,己成为发展的趋势。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全
球专利申请,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认识了解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专利申请状况、研究热点以及核心技术的发展,为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审查工作打下一定的
基础。
二、专利分析
本文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和世界专利文摘库(SIPOABS)中,筛
选从1969年6月25日至2017年12月22日申请的国内外专利申请。
将从以下
三个方面对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专利进行分析:
(1)专利申请发展趋势状况分析
全球范围内关于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专利申请共计1268项,其中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国内申请为857项。
图1示出了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全球、国内和国外
的专利申请量的发展趋势,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纤传感技术发展中经历了
主要三个阶段,即:1980年以前,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以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为主;从1980年后,开始大规模研究光纤传感技术,出现了大量不同的光纤传感原理和光纤检测技术;进入2000后,各种技术
和器件的研究已基本成熟,光纤传感器开始进入了商业化的进程,光纤传感进入
实用阶段。
图1.专利申请量的发展趋势
对于国外申请而言,尽管他们对于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研究起步很早,但是
总体来看其发展一直呈现较为平稳状态,起伏不大;对于国内申请而言,呈现出
的趋势与国外申请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国内的第一件申请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
后期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2)专利申请地域分布状况分析
图2示出了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专利申请的国别/地区分布情况,显而易见,中
国是该领域最大的申请来源国;日本是该领域的第二大申请来源国,剩余的部分
中主要由美国、EPO、WIPO、英国和韩国瓜分,可见,光纤振动传感技术领域中
研究最活跃的区域是中国和日本。
图2.专利申请的国别/地区分布情况
(3)主要申请人分布状况分析
图3中可以看到,申请量排全球前十名的申请人中只有一家日本企业入围,
其余的全是中国的申请人,而在中国申请人中高校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这也
充分说明了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仍然属于检测领域的科研热点。
其中,排名第一位
的上海华魏光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共有236
件专利申请,其中振动传感领域共申请了43件专利,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纤振
动传感原理的改进以及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研究。
图3.全球申请人分布情况
三、核心专利技术分析
当前,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大方向:光纤传感技术
的原理性研究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前者的研究重点是发现新的传感机理、提高传感的性能等,后者的研究己经体现在很多领域,主要包括大型土木工程及
机械结构的状态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参数测量和设备监测等。
1、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原理性研究
对于原理性研究的初期,是从仅仅简单测量振动位移量和振动频率的光纤传
感结构的研究开始的,清华大学于1999年8月申请的名为“光纤偏振光干涉位移
和振动测量仪”(CN1245284A)的专利中,由光纤偏正光干涉仪获得的测量光信
号具有由被测物体移动而引入的位相差信息,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振动位移量和振
动频率的测量;复旦大学于2003年6月申请的名为“全光纤干涉方法及其测试系统”(CN1460870A)的专利中首次提出了全光纤干涉的技术,不仅能应用于激光
的干涉,还能应用于宽光谱光源的干涉;南开大学于2003年11月申请的名为“光纤光栅微振动传感测试仪”(CN2708279Y)的专利首次提出了利用光纤光栅和
匹配光纤光栅解调技术对微振动进行传感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有效增加了振动检
测的灵敏度;天津大学于2015年12月申请的名为“基于双可调谐光源的光纤法
珀声振动传感装置及解调方法”(CN105606193A)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
可调谐光源的光纤法珀声振动传感装置,实现信号解调的工作原理。
2、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图5.光纤振动传感应用性研究大致分布情况
图5即为光纤振动传感领域应用性研究的大致分布情况。
具体地,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
名为“基于光纤感知的油气管道安全监测方法”的专利,实现了对油气管线安全隐患的高分辨
率定位;河海大学申请的名为“一种边坡稳定性测试评价系统及测试评价方法”的专利,能够
对现场碎石土边坡在自然工况、有地下水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评
价及预警;三峡大学申请的名为“一种基于菲索干涉的超弱光栅周界安防系统”的专利,有效
解决了传统分布式周界安防系统的灵敏度、传感距离、定位、误报等问题,在周界安防领域
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申请的名为“基于光纤传感的水电站机组振动测量监测装置”的专利,能检测出低达0.1Hz的振动信号,从而满足水电机组低频振动信号
0.4Hz-200Hz频响范围的监测功能,并改善已有的低频振动传感器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差、精度
降低等问题。
四、结束语
由于光纤自身具有传统电类传感器无法替代的优点,光纤振动传感器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首先梳理了全球范围内,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其次统计分析了该领域国内外主要申请人的申请量排名情况、地区分布情况、以及申请人的主要类型构成,最后对于该领域的部分核心专利技术进行了分类归纳和罗列;在了解光纤振动传感领域的发展概况和明晰该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后,能够快速理解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准确定位发明点,可以有效判断和定位对比文件,有效提高审查效率,得到的结论对于该领域审查员的审查工作而言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纪国宜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第39卷第3期,2010年6月,第1-5页。
[2]《高级光纤传感技术》,江毅,科学出版社,2009年。
[3]“管道泄漏检测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研制”,何存富等,《仪器仪表学报》,第27卷第S2期,2006年12月,第1595-1597页。
[4]“基于光纤技术的铁路沿线崩塌落石监测报警系统研究”,杨小军等,《中国铁路》,2012年第10期,2012年10月,第57-60页。
[5]“一种基于等强度梁的光纤光栅高频振动传感器”,孙华等,《传感技术学报》,第22卷第9期,2009年9月,第1270-1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