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2——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2——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民权益保障的、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別对农民和农权益的问卷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______________调查报告:探究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一、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行动来解决公众问题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行政管理、财政资金和社会服务等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 公平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公平合理,不存在歧视性,不能偏袒特定的族群,不能损害其他族群的合法权益。

2. 效率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在最小的成本内实现最大的效益,即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

3. 适度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4. 可行性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能够实施得到,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条件,有可行的执行方法和办法。

5. 相互补充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与其他公共政策相协调,各个公共政策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彼此之间相互补充、互相协作。

二、对当前公共政策的评估根据以上基本原则,我们可以评估当前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公共政策。

以教育为例,当前国家采取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并对小学生和初中生实施了“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

这些政策可以说是基于“公平原则”考虑的,使得家庭能够有能力将孩子送到学校上学;同时也可以说是基于“效率原则”考虑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人力;此外,这些政策也是基于“可行性原则”考虑的,因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减免学费。

总之,这些政策可以说是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基本原则,是一个很好的公共政策。

三、对当前公共政策的建议尽管当前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公共政策已经考虑到了基本原则,但是还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

例如在教育方面,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很多学校在减免学费时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家庭仍然无法承受孩子上学的成本。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公共政策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资源的合理
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03
公共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第
公共政策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控制通货膨胀、调整利率和汇率等货
币市场指标,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与调整
公共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公共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需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和措施,明确 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
3
加强政策评估和监督,完善政策的反馈机制, 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对读者和相关机构的建议
建议读者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知识,以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以及政策的执 行效果。
建议相关机构加强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目标群体之间的沟通和协商,以提高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完善政策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劳动力的就 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风险评估
政策实施可能会受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和抵制,需 要充分沟通和协商。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报告的主要观点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多方面的要素,包括 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目标群体之间的有效
沟通。
政策的执行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手段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如某一地区 的人口、企业、政府机构等。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信息。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归纳和统计分析,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 靠性。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
对样本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调查结果。
VS
报告结构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范文或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范文或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范文或本次实的内容包括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以及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流和问卷调查。

通过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确理解“新农村”的概念对于顺利推进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如果理解出现偏差,将会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农村经济相对脆弱,农民无法承受频繁的变革。

因此,改革需要超常规,但并不是急躁冒进。

我们需要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

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可以说是为农民谋福利的。

然而,当上级政策对下级政府不利时,政策执行者就会违背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从而损害农民利益。

长此以往,政府将失去信任,导致公信力的丧失。

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

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

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3篇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3篇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公共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公共政策分析案例11.目前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完善我国的政策监控机政策周期,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历的一个循环。

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政策周期由于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阶段性政策周期2、功能性政策周期3、反复性政策周期政策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政策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是息息相关的,政策周期的循环发展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快慢与走势强弱。

举个例子而言,看一下从我国的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视角看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国已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其经济发展、生态稳定、社会生活等带来的实际危害以及潜在威胁。

同时,作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气候问题,我国的气候变化状况及政策应对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对此,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政策措施。

但是一段时间内,这些政策并未得到很好地落实,气候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从碳循环与政策周期关系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差异已经成为我国相关环保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的深层原因。

因此,无论在将来的政策制定还是推行过程中,都应当将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不一致这个隐形障碍作为其内生变量,予以足够重视,从而为我国气候治理进一步扫清道路,以取得显著效果。

2.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公共政策是基于公共选择基础上的政策。

公共选择是和私人选择相对应的选择,它基于财产不能靠私人竞争在自愿的双边契约中来配置的成本和收益不能内部化的决策。

由于公共选择不涉及双向的付出和收益,只涉及非相互性的收益,因此容易导致塔便车、败德、公地灾难和代理人机会主义。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禁止塑料袋概述:禁止塑料袋是一项公共政策,旨在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这项政策通常包括禁止商家提供塑料袋,鼓励消费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案例分析:1.旧金山:旧金山市于2012年制定了禁止塑料袋的政策。

根据该政策,商家不得提供塑料袋给顾客。

该政策的目标是减少漂流在街道和水域中的塑料袋数量,保护海洋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然而,该政策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商家和消费者不满于这一变化,因为他们认为用塑料袋方便且成本低廉。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替代塑料袋所使用的纸袋和可重复使用袋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孟买:孟买市于2018年实施了禁止塑料袋的政策。

政府提供了过渡期给商家和消费者适应新政策。

然而,新政策的实施并不顺利,因为一些商家仍然提供塑料袋,并存在非法制造和销售塑料袋的问题。

政府采取了严厉的行动,处罚非法使用塑料袋的商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和执法行动。

尽管如此,全面禁止塑料袋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执法力度。

3.德国:德国是全球重要的塑料垃圾回收国家之一。

政府推行了广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以减少城市垃圾填埋的压力。

此外,一些城市还出台了限制塑料袋使用的政策,鼓励人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这些政策的实施遭遇了一些挑战,包括缺乏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改变,以及一些商家的抵制。

然而,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德国的塑料垃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结论:禁止塑料袋的公共政策在各国实施的成果有所不同。

这些案例表明,社会共识、政府执法以及替代产品的可行性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尽管禁止塑料袋的政策可能引发一些争议和挑战,但通过合理的过渡期和有效的宣传教育,可以推动公众接受新的购物习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禁止塑料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政策,旨在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塑料袋被广泛使用,但却对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它们很难降解,进入土壤和水域会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破坏性影响。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篇1】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八至第九章之后。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1500字左右)指导: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可供参考的:1.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一篇本案例取材于《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23〕10号),内容是国务院针对近日部分城市房价恶性趋势反弹的现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以维护和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下是运用公共政策学对于这项通知的案例分析:一、政策本质和特征此案例中,国务院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状况,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以加强房价的监管和控制,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而此项通知经由国务院进行发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它一经发布,便体现着国家意志,是政府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恶性发展现状态而执行的强制经济政策干预手段。

二、政策系统的构成及环境政策系统的构成: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我国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因此,它作为这项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发布者,是此项政策的直接主体,在政策系统上属于政策制定系统,居于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组织和领导着整个决策过程,并对最终这项通知进行发布执行。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政策客体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这些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是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时所指向的对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它们之间在市场监管和住房问题上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利益需求。

这些政策客体在政策系统中属于政策执行系统,在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后,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效果,按照各自的分工,根据通知要求自主开展工作,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1 1-1.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 1~3 名的位置。

1998 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高额罚款。

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 20XX 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 10000 元。

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

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凋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 30%。

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很严重。

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

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

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还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

请根据以上现象,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分析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导致该项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目标。

目标与执行措施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2)政策内容。

内容设计不合理,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上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呢!(3)政策执行主体。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调查报告撰写要点
明确调查目的
在撰写调查报告前,需要明 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确保 调查结果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
设计调查方案
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合理的 调查方案,包括调查范围、 对象、方法等,确保调查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收集和分析数据
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 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 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平等机会: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减 少地域、贫富等不平等现象。
详细描述
课程改革: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 和学生需求。
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
公共政策在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总结词:医疗保障政策是公共政策的 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
医疗需求和健康权益。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发现政策在提高民生福祉、 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执 行不力等问题,影响了政策效果的发挥。
公众对政策认同度高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政策持积极态度,认为政策符合当地实 际,对改善民生有积极意义。
改进和提高。
梳理工作过程和成果
详细梳理工作的过程和成果,包括完成的 任务、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效等,确保 工作报告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撰写报告
将工作内容和成果整理成书面形式,按照 规范的格式撰写工作报告,包括引言、工 作过程、成果分析、问题与改进等部分。
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范例
范例一: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一个案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丧失及其保障1。

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1)城市化必然会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从而导致失地农民的产生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从1987年至1999年,XXXX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62.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行政征用耕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只是依法批准的征用,但不包括非法占用、突破配额和一些村庄的私人土地出售。

据统计,按人均0.8亩耕地计算,XXXX非法占地与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在4000万亩以上,因此有多达5000万农民因建设和占用耕地而失去土地根据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今后每年将征用280-300万亩土地。

如果按城市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意味着每年新增4XXXX年后,无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因此,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二)被征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的。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忧虑。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传统有效的政府安置失地农民的方式逐渐失效,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出现。

目前,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采取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土地划拨安置和建立社会保险的形式,但最重要的方式是采取货币安置。

由于对失地农民的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燃眉之急,难以解决长期的担忧,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和工作。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基础的“重点地区不需要人”的城市化模式。

没有土地的农民处境艰难。

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就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他们的长期生计也无法得到制度的保障。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小组讨论提纲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再提升到政府议程,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在此过程中,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定的高效化;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开放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

媒体的含义及作用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

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IPTV、电子杂志等。

本文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协调管理、教育娱乐功能,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

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媒体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公共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公共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即政府过程,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再提升到政府议程,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过程。

最新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最新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策划书】案例分析本案例取材于《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内容是国务院针对近日部分城市房价恶性趋势反弹的现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以维护和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下是运用公共政策学对于这项通知的案例分析:一、政策本质和特征此案例中,国务院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状况,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以加强房价的监管和控制,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而此项通知经由国务院进行发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它一经发布,便体现着国家意志,是政府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恶性发展现状态而执行的强制经济政策干预手段。

二、政策系统的构成及环境政策系统的构成: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我国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因此,它作为这项“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发布者,是此项政策的直接主体,在政策系统上属于政策制定系统,居于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组织和领导着整个决策过程,并对最终这项通知进行发布执行。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政策客体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这些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是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时所指向的对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它们之间在市场监管和住房问题上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利益需求。

这些政策客体在政策系统中属于政策执行系统,在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后,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效果,按照各自的分工,根据通知要求自主开展工作,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案例分析

1994年春节,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经过小组讨论和仔细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该项公共政策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禁放烟花爆竹是顺应民意的政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禁放令制定前期北京是已经发生大量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安全事故。

北京市民已经认识到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危害性,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是民众所需,执行起来困难必然会降低不少。

二、政策执行过程中很注重宣传,改变人们固有的传统思想。

爆竹植根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国人驱邪驱鬼的工具,在爆竹声中除旧迎新也成了中国人民的古老习惯。

要禁放令顺利实施,首先就必须改变人民的传统思想,北京市政府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

不仅在中小学生中宣传,包括新婚夫妇,以及中老年人都进行了宣传。

在禁放令执行前就使大部分市民已经接受了这项新的法规。

三、政策制定过程中遵循了智囊原则,体现了群众路线原则。

市人大在市区召开了各界人士的座谈会,进行市民意见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都同意着一新的公共政策。

这样就坚定了北京市执行这一新政策的信心,在经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四、注重实施反馈控制,执行“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管理方针。

春节前期《规定》生效,市民都比较遵守新法规,说明《规定》已经能够被民众接受,给春节期间大规模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五、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孟学良副市长亲自到达政策执行的一线,说明领导对政策的执行非常重视。

执行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内保人员及公安部队参与,是一支值得信任的队伍在执行新政策。

执行初期肯定有人没有遵守新政策,执行队伍都进行了处理,确保的有法就依的原则。

六、加强了政策的整合。

禁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相关政策在执行。

比如严禁烟花爆竹进入北京市区,收回所有烟花爆竹的销售许可证。

,以及动员和组织了80余万群众直接参与禁放工作。

七、确定了政策执行的目标和讲究了效益则。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统计,除夕夜11点50至次日0点30分,没有发现一个燃放烟花爆竹者,119火警没有接报一起烟花爆竹所致的火灾,从而节约了1000万资金,使千家万户得到了安宁,也消除了潜在的痛苦。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以经济分析方法著称的当代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认为,“经济学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在第一阶段,人们认为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到了第二阶段,经济理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即研究货币交换关系;今天,经济研究的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从经济市场向政治市场的延伸正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而这一扩展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及采用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贝克尔所强调的那样,“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关键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

本文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进一步说明公共选择理论由经济市场向政治市场跨越的逻辑推理过程。

一、公共选择理论与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斯·缪勒给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定义常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被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

”但其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框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经济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而把政治决策视作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个人受利己动机支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越了个人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两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竖起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结合公共政策基本内容联系实际分析——写一篇论文

结合公共政策基本内容联系实际分析——写一篇论文

燃油税政策困境:等待还是积极实施?有关燃油税的公共政策问题的核心矛盾,集中体现在改革的迫切性与政策实际的不确定性上。

一方面,燃油税作为费改税总体改革中的一环是税费改革的先行,是为全面推行费改税改革作准备的,因而不可能长期待而不决。

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与燃油税的征收息息相关。

燃油税肯定要征收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一、燃油税政策的矛盾分析(一)实施燃油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燃油税改革作为“费改税”改革的先行,成功与否,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后续其他部门和行业费改税的实施。

所以,具有较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费改税”是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税费体质的迫切需要。

收费、基金是我国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的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格局,财政改革沿着“放权让利”的主线,先后实行中央对地方的财政包干制和国有企业承包制,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可是财政支出压力却不断增大,为了弥补财政支出缺口,各种名目的收费、基金大量滋生,给收费、基金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动力,确实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可一些部门巧立名目乱收费,这些随意性收费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如以道路、车辆的乱收费为例:购车、养车和运营中的种种乱收费,不仅影响交通的顺畅和经济的高效运行,使人们望车生畏,而且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升级,以及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长远利益也是极其有害的。

另外,各种乱收费日益膨胀,对于物价稳定、企业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是有害的。

基于上述原因,2001年也是我国政府以道路和车辆的“费改税”--燃油税为突破口的财税改革,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如果燃油税迟迟不征收,针对道路方面的“费改税”实施就难以激活,进而影响整体改革步骤。

2011年开始,实行“费改税”是近两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既要扎实推进,又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因此,其基本设想和具体改革措施是:对于省级以下地市、县、乡等四级政府自行设立的各种收费项目应分两年全部取消,确需保留的项目,经清理后由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行政单位的经营性收费项目应全部取消;将行政单位收取的大部分行政性规费改为税收;将事业单位收取的有偿性工本费、手续费等,实行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合并,一部分根据成本情况以不盈利或少盈利为原则降低标准;将事业单位收取的带有经营性质的收费改为价格。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

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

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

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

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

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

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

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

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14.7%和11.6%,三项相加为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

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

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

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
详细的分析
案例: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

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

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

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

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

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

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

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

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
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

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一)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