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秦腔的特点有范文
秦腔的特点有范文秦腔是中国地方戏曲中的一个重要剧种,起源于陕西省渭河流域一带,是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早形成、发展最完整的地方戏曲之一、秦腔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深受观众喜爱,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下面是秦腔的特点:1.音调独特:秦腔以其沉稳、庄重的音调而闻名于世。
秦腔的音调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音用以唱角色,中音用以唱独白和情感的表达,低音则用来唱出音乐的基调。
这种音调独特而且富有感染力,使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成为秦腔独特的标志之一2.口技精湛:秦腔以其卓越的口技而著称。
演员们能够通过独特的发声技巧和音调转换,使观众产生错觉,似乎有多个人在同时演唱。
秦腔的演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磨练,才能掌握这种口技的技巧,并且能够在表演中将之运用自如。
3.表演形式多样:秦腔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戏、说白、弹琵琶、打鼓等。
其中唱戏是秦腔的主要表演形式,演员们通过歌唱,诉说故事情节,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说白则是在唱戏的基础上,加入讲述故事情节的部分,起到串场和补充角色对话的作用。
弹琵琶是秦腔的伴奏乐器之一,演员通过琵琶的演奏来衬托和增强表演的效果。
打鼓则是为了突出表演的节奏和气氛,增加戏曲的戏剧性。
4.表演技巧丰富:秦腔的演员们在表演中运用了很多独特的技巧,如唱腔、占地位、挥手、闪耀光等。
唱腔是表演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独特的发声方式和演唱风格,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占地位则是演员在舞台上运用身体动作和表情来塑造角色形象,增强表演的真实感。
挥手则是演员在表演中运用手势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感受,增强角色形象的塑造。
闪耀光则是通过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的巧妙运用,增加表演的艺术氛围和视觉效果。
5.丰富多样的剧本内容:秦腔的剧本内容广泛而丰富多样,包括历史、神话、传说等各种题材。
秦腔的剧本通常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通过故事的展开和角色的表演,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人生哲理。
浅谈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声乐艺术
浅谈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声乐艺术鲁力286030224 08音教2班【内容摘要】:秦腔,从艺术形式讲上是一种声腔艺术,秦腔生角行当的演唱有共同遵循的方法和声腔艺术。
因为秦腔生角的演唱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部分,而且表现的都是“秦声”“秦音”这一音乐文化。
所有秦腔生角与演唱必须得从道白、气息、咬字、情感以及情感和声音的统一关系上去把握。
其次,因为秦腔生角行当又分为须生、老生、小生、武生等,各个生角行当的演唱除有共同特点和风格外,因各个行当人物的年龄、身份、社会地位不同,在演唱时还得把握具体的人物特点和性格,因而在情感处理与声腔表现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方法,这也是艺术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本文通过秦腔生角行当在演唱声乐艺术的共性和个性论述,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声乐艺术。
【关键词】:秦腔、生角行当、演唱、声乐、气息、道白、咬字、情感、情感与声音、须生老生、掺假像真、小生、大小嗓结合、法无定法、追求个性.秦腔,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着三千多年古老历史的一门集舞蹈.美术.音乐.文学.杂技.武术等的综合性艺术,它有着如同大西北人一样的高亢与激昂,是中国艺术殿堂的一只奇葩。
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秦腔这门艺术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这门艺术所要与之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变化发展的神圣使命。
中国秦腔是西北人的骄傲,是黄土地的自豪,作为当代音乐专业学习者,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这门大西北的艺术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之下,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了解他,热爱它,学习它。
秦腔,从艺术形式上讲,是一种声腔剧种,它的本质现象就是声音,主要包括演员的唱和乐队的奏。
而演员的演唱在演员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腔的演唱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中的一部分,它既有着中国民族声乐的许多特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秦声”,慷慨激昂.有柔有刚.刚柔并济。
那么怎么样让这门以“秦声”为特点的声腔艺术与先进的声乐艺术结合起来呢?下面我就以秦腔生角行当为例结合所学声乐知识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秦腔论文
秦腔——陕西传统文化的精粹摘要:通过对秦腔以及秦腔历史的介绍,让大家了解一种在大西北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一门民间艺术,并且让大家意识到秦腔这个古老的剧种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慢慢消融。
旨在通过秦腔的过去与未来,表现它和京剧、昆曲等其他戏剧艺术都是我们博大精深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从我们出生起就在我们血管中流淌的我们从未意识到的信仰其他中华的精粹。
关键词:秦腔、秦腔历史、秦腔现状引文新疆等地,因用“梆子”击节,故也称“陕西梆子”,又因陕西地处古函谷关以西,古称“西秦”而有“西秦腔”之称。
当地也叫“梆子”、“桄桄”、“乱弹戏”、“中路秦腔”、“西安乱弹”、“大戏”等。
秦腔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它是最早起源的戏剧之一,在明末清初也曾达到鼎盛。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秦腔在戏曲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不如它昔日的竞争对手,如容易被广大听众接受的京剧、昆曲。
一、秦腔的起源关于秦腔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形成于唐、形成于明的说法。
明万历年间(1573-1620)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曾用“西秦腔二犯”唱调,是关于秦腔最早的记载。
该剧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经传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这证明秦腔明中叶当已形成。
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陕、甘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发展成东、西、南、北、中五路,在甘肃又演变发展成东、南、中三路。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
建国以来,陕西东、西、南三路秦腔、甘肃秦腔都不发达,陕西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二、秦腔的特点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
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的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
秦腔通过唱念做打等技巧作文
秦腔通过唱念做打等技巧作文秦腔,真是让人过瘾!
你听那唱腔,高亢得就像咱陕北的汉子,一嗓子吼出去,整个
山谷都能回荡。
演员们在台上唱啊、念啊、打啊、做啊,每一个动
作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劲儿,看得人热血沸腾。
特别是那脸谱,红的
是忠诚,黑的是刚直,一看就知道角色是个啥性格。
哎,别说,秦腔的魅力还真不小。
我记得小时候跟爷爷去看戏,他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还一边给我讲解。
虽然那时候我不懂啥是
悲欢离合,但也被那热闹的氛围给吸引了。
尤其是那武戏,打得真
是精彩,翻跟头、耍大刀,看得我眼花缭乱。
说实话,秦腔的戏文也挺有意思。
有的是历史故事,讲的是忠
臣义士;有的是民间传说,说的是神仙鬼怪。
但不管哪种,都能让
人听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唱段,像《三滴血》、《火焰驹》啥的,简直是百听不厌。
不过话说回来,秦腔也不是那么容易欣赏的。
它的唱腔高亢激昂,有时候听得人耳朵都嗡嗡响。
而且它的表演风格也比较粗犷,
跟那些细腻的戏曲风格不太一样。
但这也正是秦腔的独特之处,它就像咱陕北的黄土高原,虽然看上去有些粗犷,但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总之呢,秦腔是一种很有魅力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能让人看得过瘾,还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如果你有机会去陕北或者西安看一场秦腔表演,那你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小议秦腔须生行当的唱腔与表演
小议秦腔须生行当的唱腔与表演作者:沈松旺来源:《大观》2014年第10期摘要:秦腔中国流传至今的最古老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今秦腔艺术表演中,大多数剧目都是以须生作为主线贯穿全局。
所以须生的唱腔与表演的得失与剧目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下面笔者就多年的舞台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秦腔;须生;行当;唱腔与表演戏曲是一种具有虚幻性、夸张性的艺术,人们通过美妙歌喉的展示与一定的乐器伴奏想配合,形成能引起观众听觉、视觉以及心灵共鸣的艺术。
在秦腔表演中,须生行当可谓是各个行当中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的舞台上,大多数剧目都是以须生作为主线贯穿全局。
所以,一个须生的唱腔与表演的得失与剧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下面我就多年的舞台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须生的唱腔秦腔表演中,须生唱腔的特点是庄重沉稳、清澈透明、大方流畅、高音清亮、中音丰满、低音醇厚。
演员咬字吐字必须清晰,感情投入要恰到好处,行腔运腔到位,收声归韵准确。
这是一名须生演员必备的功夫。
(一)咬字吐字清楚。
一出戏的演出,首先要让观众了解到剧情,这就要求演员首先应做到咬字吐字清楚,要将唱词准确地送到观众的耳中,声波不乱,字字清晰。
要做到这点,就要坚实地掌握发音吐字的功夫,必须做到口齿有力,这是因为在生活中对方听不清可以重复,而在舞台上观众听不清楚就会影响到演出效果。
比如在秦腔《海瑞驯虎》中“当母面你听我再进一言”一段,由于节奏快,若演员吐字不清,观众会觉得有声无词。
所以一名须生演员的吐字一定要清楚。
(二)感情投入一定要恰到好处。
在秦腔须生的表演中,唱腔、动作与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所以一定要用感情来支配唱腔。
要依靠情感语气的变化,使唱腔婉转起伏,吞吐收放。
演员要以真实的情感、纯熟的唱法来赋予唱腔血肉和精神,从而把唱词的内容用情感细致地表现出来,但过分的渲染又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唱腔平和又体现不出人物的性格,可见关键还是内心感情的支配。
这就要求演员要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熟练的演唱技巧。
浅析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
浅析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摘要】秦腔小旦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重要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特征。
本文从角色塑造、表演风格、服装化妆、唱腔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角色塑造方面,秦腔小旦注重细腻和真实性,能够准确地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演风格细腻动人、婉转妩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服装化妆精美繁复,能够突出角色的身份地位和特点。
唱腔技巧独特多变,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则是秦腔小旦的核心,能够深情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秦腔小旦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综合性的表演形式,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腔小旦也给了当代舞台表演者许多启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秦腔小旦、艺术形象特征、角色塑造、表演风格、服装化妆、唱腔技巧、情感表达、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戏曲、当代舞台表演1. 引言1.1 秦腔小旦艺术形象特征秦腔小旦是中国传统秦腔剧种中的一种重要表演形式,其艺术形象特征在中国戏曲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秦腔小旦在表演中通过角色塑造、表演风格、服装化妆、唱腔技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角色塑造方面,秦腔小旦通常扮演一些娇弱细腻、温柔婉约的女性形象,具有高度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其角色常常具有柔弱但又坚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美德的追求。
表演风格上,秦腔小旦注重细腻婉转、妩媚娇柔的表演风格,通过身体语言和音乐演唱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深受感染。
这种风格独具特色,在戏剧表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服装化妆方面,秦腔小旦的服装着装色彩华丽,妆容精致,能够突出角色特点,增强舞台表现力。
唱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也是秦腔小旦艺术形象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变化的音调和情绪表达,使角色更加立体生动。
2. 正文2.1 角色塑造秦腔小旦的角色塑造是其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小旦角色通常是一些年轻女性的形象,她们的性格多变,有时温柩娴静,有时又刚强坚毅。
浅谈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
浅谈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摘要】秦腔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随着民族声乐的发展,秦腔艺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历史渊源、影响、表现形式以及创新进行探讨。
秦腔艺术的独特音韵和表演特色对民族声乐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声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合唱、器乐等形式,展现了不同层面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秦腔艺术也在民族声乐中不断进行创新,为声乐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探讨秦腔艺术对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展望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可能性,有助于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与传承。
【关键词】秦腔艺术、民族声乐、历史渊源、影响、表现形式、创新、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秦腔艺术秦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陕西省的西安市,在明清时期开始兴盛。
秦腔以西安方言演唱,以唱腔朴实、平稳、舒缓而著称,其表演形式多以独唱、对唱和合唱为主,音乐节奏较为悠扬。
秦腔的表演形式多为古老传统的戏曲表演方式,包括唱念做打,辅以精彩的舞蹈和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西安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情感体验。
随着时代的变迁,秦腔逐渐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不仅为民族声乐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同时也开拓了声乐的创新方向。
秦腔的独特音乐特色和表演风格,为民族声乐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启示,丰富了声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秦腔艺术与民族声乐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魔力。
1.2 介绍民族声乐民族声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
它通过歌唱形式传达着民族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民族声乐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音乐风格,有着丰富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方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民族声乐的形式多样,包括山歌、戏曲、民歌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浅析秦腔艺术语言
浅析秦腔艺术语言【摘要】秦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秦腔的起源、特点、表演形式、音乐特色和舞蹈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浅析。
秦腔的起源可追溯至明代,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唱腔抒情、表演细腻、音乐朴实等特色,深受观众喜爱。
在表演形式上,秦腔以唱念做打为主要特征,呈现出独特的舞台魅力。
音乐特色方面,秦腔以平板、快板、断板等多种板式为主,具有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
秦腔还有独特的舞蹈形式,如六龙抛球、连踏步等,为表演增添了动感和戏剧性。
通过对秦腔艺术语言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戏曲剧种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秦腔艺术,起源,特点,表演形式,音乐特色,舞蹈形式1. 引言1.1 引言秦腔是中国传统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生动的表演风格吸引着广大观众的关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秦腔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秦腔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舞等元素,通过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和传统的演出技巧,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氛围。
秦腔的音乐特色也是其独特之处,悠扬的旋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情节的起伏和紧张。
2. 正文2.1 秦腔的起源秦腔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陕西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秦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陕北一带的民间艺人开始以歌唱和舞蹈形式表演剧情故事,这便是秦腔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腔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吸收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秦腔的起源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陕西省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为秦腔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为古代中国文明的摇篮,陕西省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为秦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秦腔吸收了汉、唐、宋、元等不同朝代的文化元素,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分析
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分析秦腔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其小旦是戏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特征。
下面将从服饰、表演技艺和性格特点三个方面对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进行分析。
一、服饰秦腔小旦的服饰以绸缎为主,色彩鲜艳多变,以红、绿、黄为主色调,喜用金线银线绣成各种花纹和图案。
头饰通常有金钗、发簪、鸳鸯簪等,妆面精致,眉彩深,眼影艳,口红鲜红,倾城倾国的美丽。
服饰的华丽和色彩的搭配,使得秦腔小旦在舞台上的形象更加妖娆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表演技艺秦腔小旦在表演技艺上非常讲究,舞台动作优美婉转,细腻娴熟。
在演唱时音调婉转、柔情似水,以细腻的情感和动人的嗓音展现出秦腔小旦的温婉柔情。
在表演中还要注重动作的协调和舞台的运用,常常需要做出一些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如纵横交错、跳跃飞翔等,这些都需要小旦演员具备一定的舞蹈功底和身体柔韧性。
在情感的表达上,秦腔小旦通过婉转的音调和婀娜的舞姿来表达角色内心的苦乐哀怨,将观众引入戏剧中心。
三、性格特点秦腔小旦的角色性格多样,有的温良婉转,有的刚毅坚强。
在表演中,小旦需要根据不同的戏剧作品和角色特点来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她们既是温婉娴淑的贤妻良母,也可以是风情万种的舞姬。
小旦角色在戏剧中往往扮演着扭转乾坤、化解危机的重要角色,她们的智慧和胆识也常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戏曲中,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丰富多彩,服饰的绚丽、表演技艺的娴熟以及性格的多样性都是她们吸引观众的重要特点。
通过这些特征,秦腔小旦在中国戏曲界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戏曲形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戏曲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戏曲的接受度也在逐渐降低。
传统戏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秦腔小旦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应当加强与时代的对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浅论秦腔的曲调和音乐形式
浅论秦腔的曲调和音乐形式秦腔历史悠久,盛行于清朝嘉庆年间,长期衍变后分为不同流派,在曲调上有很多独特之处。
本文从音阶、调性、音域和过门等几方面,分析了秦腔曲调及音乐形式的特点,希望可以为促进秦腔艺术的传承提供参考。
标签:秦腔;曲调;音乐形式秦腔发祥于秦川大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不同流派,尤其以中路秦腔最受群众的喜爱。
分析秦腔曲调和音乐形式,对秦腔艺术的推广与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秦腔音阶秦腔音阶分为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等不同调式,其中以七声音阶使用最广。
七声音阶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又增加“7”和“4”或者“↓ 7”和“4”两个偏音,从而使秦腔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复杂。
七声音阶主要分为带变宫与清角的调式和带闰与清角的调式。
例如演员在演唱秦腔曲目《谢瑶环》时,需要采用带变宫与清角的调式,以欢音慢板形式,偏音“4”在欢音曲调中地位高于苦音曲调,带有明显的装饰作用,不影响调式色彩;在演唱《周仁回府》时,需要采用带闰与清角的调式,以苦音慢板形式,偏音“4”更突显苦音曲调地位,决定着调式的色彩音,并且偏音“↓ 7”相较于偏音”4”的苦音特色更重。
秦腔七声音阶与西洋七声音阶不同,在“4”上高出1/4全音或者1/2 半音,在“7”上低出1/4 全音或者1/2 半音。
因此,秦腔音阶为中国特有的特殊音阶,西洋键盘乐器很难弹奏出其神韵,以#4 或者b7 进行秦腔记谱也并不确切。
二、秦腔调性秦腔曲调分为欢音腔和苦音腔,前者旋律欢快,节奏刚劲有力,主要表达欢乐和喜悦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音主要为“3”和“6”;后者旋律深沉,节奏慷慨激昂,主要表达凄凉哀切和悲愤愁苦的情怀,起决定性作用的音主要为“4”和“7”,更能体现出秦腔的特色。
欢音腔的代表作如《铡美案》,曲调情绪明朗,以徵音“5”作为主音,而属音“2”在曲调中的位置也较为突出,多作为上句落音时使用,对主音的支持非常大,使得曲调旋律欢音色彩浓厚;苦音腔的代表作为《周仁回府》,曲调的情绪深沉,小调意味浓厚,同样以徵音“5”作为主音,其他属音则以其为中心进行,在苦音唱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浅谈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嗓音训练
浅谈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嗓音训练鲁力 286030224 08音教2班内容摘要:秦腔,从艺术形式讲上是一种声腔艺术,秦腔生角的演唱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部分,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嗓音训练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
比如气息是嗓音训练的基础,道白是嗓音训练的重要途径,秦腔生角行当训练的方法有许多科学之处值得肯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一直在变化,所以秦腔生角行当的嗓音训练还应借鉴科学的声乐知识,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审美要求。
各个生角行当还应在具体演唱过程中灵活运用方法技巧,使之演唱与其人物的年龄,心理,身份相符合。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所学,通过文献,实地调查等研究,旨在找出秦腔生角演员嗓音训练中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建议,让秦腔古老的艺术在演唱中与我们所学声乐很好的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学习他。
关键词:秦腔、生角行当、演唱、嗓音训练一、研究综述1、选题依据、意义秦腔,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着三千多年古老历史的一门集舞蹈、美术、音乐、文学、杂技、武术等的综合性艺术,它有着如同大西北人一样的高亢与激昂,是中国艺术殿堂的一只奇葩。
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秦腔这门艺术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这门艺术所要与之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变化发展的神圣使命。
中国秦腔是西北人的骄傲,是黄土地的自豪。
作为当代音乐专业学习者,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这门大西北的艺术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之下,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了解他,热爱它,学习它。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改善秦腔生角行当演唱靠嗓子、靠力气等一些不好的习惯,使之学习和借鉴声乐艺术上科学的方法使得秦腔生角演唱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使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的演唱与声乐艺术完美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让现代人用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去诠释古老的秦腔艺术。
让秦腔古老的艺术在演唱中与我们所学声乐很好的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学习它。
使秦腔的演唱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秦腔戏曲的小生行当漫谈
秦腔戏曲的小生行当漫谈秦腔戏曲是一项集舞美与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戏曲表演艺术,对角色划分具有严格的要求。
同其他戏曲形式一样,秦腔戏曲同样可以划分成生行、旦行、净行和丑行,且不同行当具有固有的舞台表演风格与程式规范。
对小生角色而言,其可以划归到秦腔戏曲的生行范畴,主要以青年男性为主要表演对象。
根据表演方式及特色的不同,还可以将秦腔戏曲小生行当细分为娃娃生、武小生、文小生和文武小生等。
无论何种类型的小生行当,其舞台表演特色主要表现为舒展灵动、飘逸洒脱等,这种表演特色主要通过小生行当表演者的眼神、手势语、台步等基本舞台动作,配合翎子、扇子等基本功的运用加以体现。
可见,掌握必要的舞台表演技巧对提升小生行当舞台表演效果至关重要。
二、秦腔戏曲小生行当的舞台表演技巧ﻭ(一)遵守程式规范。
程式规范是小生行当表演者在表演中需要遵从的基本规制,是小生行当表演艺术实现可持续的重要保障。
在秦腔戏曲行当表演期间,行规与程式实际上就是展现秦腔舞台表演中的动作等规范,是区别于我国其他种类戏曲的重要依据。
小生行当在秦腔戏曲中是比较具有特色的一类角色,在环境场所和叙事等刻画与展现人物形象方面有独特的规定。
比如,在小生行当的舞台步伐以及招式等方面,都有固有的表演方式与特色,同时文武小生、武小生等这些细分的小生行当在舞台表演节奏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因此,为了更加真实地塑造秦腔戏曲人物形象,除了需要表演者深入了解与掌握小生行当表演者的人物背景与内在情感外,同样要注意掌控和遵守小生行当表演中的一些基本程式规范.(二)凸显人物性格。
对秦腔戏曲而言,其中任何一个小生行当表演角色都是互不相同的,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意识与思想。
小生行当表演人物的一个最显著特色就是不同表演形象具有其特有的性格特征,抓住相应表演人物的这些性格特征,是完整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条件.所谓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人物的人生追求、人生阅历以及道德情操等。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某些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人物的性格会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在小生行当的舞台表演中,小生行当表演者要注意认真刻画人物性格,抓住人物的差异性与共性等基本特征,同时立足于人物的内在情感,力求塑造出真实的人物形象。
浅谈秦腔唱腔的艺术个性
浅谈秦腔唱腔的艺术个性蒲建民(兰州戏曲剧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声腔艺术,发祥于周秦,活跃于西北,繁荣于今朝,与我国其他地方戏曲相比较,无论是唱腔还是音乐的编配与表现手法上,风格具有较强的艺术个性,主要体现在唱腔的高亢与激昂方面。
唱腔中包含了“唱”与“念”两部分,“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说话,与西北人民的豪爽、洒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秦腔;个性一、念白的节奏特色念白是秦腔中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戏曲中强调念、唱、做、打,其中“念”排在首位,这与秦腔的音乐个性是分不开的。
“念”主要是在唱腔中加入说唱的元素,与西方的宣叙调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戏剧的矛盾与冲突。
秦腔中的“念”之所以表现手法丰富,首先得益于其艺术形态的原始性,采用方言念白的形式直接表现,最大特点是豪放自如;其次这种丰富性体现在音乐的节奏方面,西北人民的性格豁达于洒脱,映射在秦腔的念白中,节奏也是不拘一格,多数人为之着迷的原因之一也在其中,其主要因素是节奏中的散拍,散拍虽为固定的节奏,但节奏又相对自由,在一定的节拍中,念白的张力和强弱随着人物的性格变化而变化,如出一辙。
尤其在长音中体现尤为明显,配器中的节奏与西方的复调思维相似,节奏变化百般,动静结合,在长音的节奏方面,可以组合成成千上万的节奏来丰富戏剧的表现力,这种节奏的组合与变化在当今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流行的音乐中都可以找到答案,例如秦腔中的碗碗腔,乐队与念白的配合上尤为丰富,节奏的律动性灵活多变,虽有一定的节拍,但在节拍内部的节奏运用方面就有现代流行摇滚元素。
所以念白的魅力不光在于“念”,更重要的是里面的节奏元素给戏剧的表现力增添了靓丽的活力。
二、声腔的独树一帜秦腔的声腔与中国的艺术歌曲和西方的歌剧的演唱有所不同,中国的艺术歌曲和西方的歌剧在声音的运用方面遵循的是西方的发声体系,在演唱方面声音的发音中规中矩。
而秦腔的声腔最为直接,采用真声演唱。
谈秦腔小生的分类与演唱
2020-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谈秦腔小生的分类与演唱张淑萍(宁夏青铜峡演艺公司,宁夏青铜峡751600)摘要:秦腔是在中国西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也是传统戏曲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秦腔小生是秦腔表演当中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利用表演以及演唱的方式塑造与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人物个性。
秦腔小生类型繁多,在演唱用嗓时也明显区别于其他行当,这又增加了秦腔演唱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秦腔;小生;分类;演唱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137-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92在秦腔传统剧目当中,小生形象大部分是儒雅青年男子,因此在塑造角色形象时就更加注重对青年男子性格中的儒雅豪爽、英俊潇洒等气质进行表现。
一、小生的分类1.贫生,通常塑造一些落魄青年文人和一些市井百姓中有见识的不凡之人。
贫生的扮相比较独特,一般均穿戴黑色道袍,戴黑巾,有的穿戴“富贵衣”,唱做并重,尤其对做戏,要求很高。
贫生戏很有特点,在唱腔中喜用各类“彩腔”,并用“二音”来拖腔,表演上突出穷酸潦倒但又高傲自负的气象。
当然,这是贫生戏中的主流,但也有反映劳动人民豁达勤劳方面的,像《打柴劝弟》中的陈勋、《独占花魁》中的卖油郎就属于这个类型,贫生戏的其他剧目还有《吃鱼》、《坐窑》、《扑池》、《送亲》等。
秦腔演员中擅于此道者有王德孝、苏哲民、靖正恭、苏育民、杨令俗等人,其中以“苏家”贫生和“靖派”贫生最为著名,此两路在唱、念、表上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特色。
2.文小生,以塑造秀才、解元之类的青年文人为主,这类人物在传统戏中出现的比较多,通常戴文生巾、穿各色道袍,表演要求文雅规范,通常借助扇子、梢子、水袖等描写人物,如《楼台会》中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游西湖》中的裴瑞卿、《拾玉镯》中的傅朋、《三滴血》中的李遇春等。
擅于表现此类人物的演员有张新华、杨令俗等。
秦腔的特点作文
秦腔的特点作文在我的记忆里,秦腔就像是老家那片黄土地上刮过的一阵狂风,带着粗粝、豪放的劲儿,直往人的心里钻。
秦腔的唱腔,那可是相当有特点。
它不像江南小调那般吴侬软语、婉转悠扬,而是扯着嗓子,敞开了吼。
那声音,高亢激昂,仿佛能冲破云霄,把天上的神仙都给震下来。
就拿里包公的唱段来说吧,演员一开口,“王朝马汉喊一声”,那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人的耳朵嗡嗡响。
每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蹦出来的,带着一股狠劲儿,好像包公真的就在眼前,对那负心的陈世美怒目而视,让人听了心里那叫一个痛快!而且秦腔的唱腔变化多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有时候像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有时候又像潺潺流淌的小溪,悠然舒缓。
记得有一次在村里看戏,演的是,三娘教育孩子时的唱段,那声音起初是缓慢而沉重的,透着满心的无奈和辛酸,“娘为儿白昼织布夜纺线”,听得台下的婶子大娘们都抹起了眼泪。
可到了后面,三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教导成才,唱腔一下子变得高亢有力,“我手执家法将儿管”,这一转变,又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忍不住为三娘的坚强鼓掌叫好。
秦腔的表演也是一绝。
演员们在台上的动作那叫一个夸张,大幅度的甩袖、踢腿,还有那生动的面部表情,眼睛一瞪,眉毛一挑,活灵活现。
他们的步伐也很有讲究,走起来虎虎生风,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舞台,而是千军万马的战场。
有一场,穆桂英挂帅出征,只见她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一个转身,手中的长枪一挥,那架势,真像是要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
还有那些丑角的表演,更是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他们挤眉弄眼,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把台下的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秦腔的伴奏也很有特色。
锣鼓家伙敲起来,那声音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咚咚锵,咚咚锵”,节奏明快,让人忍不住跟着节拍跺脚。
板胡拉起来,声音尖锐刺耳,却又别有一番韵味。
还有那梆子,敲起来清脆响亮,仿佛在催促着演员们赶紧把好戏上演。
这几种乐器一配合,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记得小时候,一听到锣鼓声响起,我就会撒腿往戏台下跑,生怕错过了精彩的开场。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明清两代,秦腔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角色逐步丰富和完备,基本定型为十三门二十八类。
其中生角分为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四大类,小生又分为雉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
小生,可分为文小生(纱帽生、贫生)、锥尾生、文武小生、武生(短打武生、长靠武生),因为在秦腔传统剧目中小生的舞台形象以儒雅的青年男子居多,所以在舞台形象的塑造中就更加注重表现青年男子性格中的儒雅豪爽、潇洒英俊的气质。
文小生,包括纱帽生和贫生,主要以塑造秀才、解元之类的青年文人形象为主,这类人物在传统戏中出现得比较多,通常戴文生巾、穿各色衣袍,表演要求文雅规范,通常借助扇子、梢子、水袖等表演形式刻画剧中人物形象,如《楼台会》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游西湖》中的`裴瑞卿、《拾玉镯》中的傅朋、《三滴血》中的李遇春等,擅于表现文小生的演员有张新华、杨令俗等。
纱帽生,也被称为官衣小生,是文小生的一种,因为穿着纱帽官衣而得名。
通常多塑造一些睿智干练、智慧精明的年轻文官形象,还包括穿着蟒皮的状元等,演戏中更加强调念白,表演做工大气稳重。
如《玉堂春》中的王景龙等都是典型人物形象。
贫生,常是一些落魄青年文人的形象,表演上经常表现出一副自命清高的穷酸书生气,也会饰演一些民间百姓中有一定思想远见的人,来表现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慧。
因此其唱腔非常有特点,经常运用各类彩腔,且用二音来拖腔。
《打柴劝弟》中的陈勋就是其典型人物形象。
雉尾生,顾名思义,因为帽盔上双插雉尾而得名,唱功和表演都很重要,当然其翎子功是最基础的技能,在舞台中一般塑造出潇洒英雄、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例如杨宗保、吕布、周瑜等。
文武小生,顾名思义,是介于文小生与武生之间的小生类型,这类人物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唱做兼重,活而不飘、帅而不浮是其表演最高境界,通常戴武生巾、穿箭衣、外罩道袍,或扎大靠。
最典型的就是《游龟山》中的田玉川,还有《夺锦楼》中的梅玉鉴,《五典坡》前本中的薛平贵,《牧羊卷》前部中的朱春登等,秦腔史上表演文武小生的杰出演员有沈和中、苏哲民、苏育民、张新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明清两代,秦腔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角色逐步丰富和完备,基本定型为十三门二十八类。
其中生角分为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四大类,小生又分为雉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
小生,可分为文小生(纱帽生、贫生)、锥尾生、文武小生、武生(短打武生、长靠武生),因为在秦腔传统剧目中小生的舞台形象以儒雅的青年男子居多,所以在舞台形象的塑造中就更加注重表现青年男子性格中的儒雅豪爽、潇洒英俊的气质。
文小生,包括纱帽生和贫生,主要以塑造秀才、解元之类的青年文人形象为主,这类人物在传统戏中出现得比较多,通常戴文生巾、穿各色衣袍,表演要求文雅规范,通常借助扇子、梢子、水袖等表演形式刻画剧中人物形象,如《楼台会》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游西湖》中的`裴瑞卿、《拾玉镯》中的傅朋、《三滴血》中的李遇春等,擅于表现文小生的演员有张新华、杨令俗等。
纱帽生,也被称为官衣小生,是文小生的一种,因为穿着纱帽官衣而得名。
通常多塑造一些睿智干练、智慧精明的年轻文官形象,还包括穿着蟒皮的状元等,演戏中更加强调念白,表演做工大气稳重。
如《玉堂春》中的王景龙等都是典型人物形象。
贫生,常是一些落魄青年文人的形象,表演上经常表现出一副自命清高的穷酸书生气,也会饰演一些民间百姓中有一定思想远见的人,来表现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慧。
因此其唱腔非常有特点,经常运用各类彩腔,且用二音来拖腔。
《打柴劝弟》中的陈勋就是其典型人物形象。
雉尾生,顾名思义,因为帽盔上双插雉尾而得名,唱功和表演都很重要,当然其翎子功是最基础的技能,在舞台中一般塑造出潇洒英雄、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例如杨宗保、吕布、周瑜等。
文武小生,顾名思义,是介于文小生与武生之间的小生类型,这类人物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唱做兼重,活而不飘、帅而不浮是其表演最高境界,通常戴武生巾、穿箭衣、外罩道袍,或扎大靠。
最典型的就是《游龟山》中的田玉川,还有《夺锦楼》中的梅玉鉴,《五典坡》前本中的薛平贵,《牧羊卷》前部中的朱春登等,秦腔史上表演文武小生的杰出演员有沈和中、苏哲民、苏育民、张新华等。
武生,分为两种,有短打武生和长靠武生,也可以通过是否勾脸来分为勾脸的与不勾脸的两大类。
武生比较注重表演和念白,对
唱功要求不高,表演上要求做到准、稳、狠、硬,其念白要直接、快速、明亮。
不过在秦腔中,一直都不太注重武戏,武戏表演是比较粗糙的,以至于现在非常缺少武生演员。
在稀少的秦腔武生演员中,最著名的秦腔武生演员有沈和中、岳钟华(活武松)、王蔼民、徐抚民、颜春苓、王集志(活马超)、张杰民(活猴王)、薛庆华等,武生常演剧目有《柴桑关》、《反西凉》、《马超哭头》、《罗成修书》、《截江》、《葭萌关》、《盘肠战》、《火烧裴元庆》、《战冀州》、《挡马》、《四杰村》、《挑滑车》等。
小生的用嗓与老生、须生不同,比起老生和须生,小生嗓音较窄,声音高亢,集中透亮,穿透力强,感染力强。
小生角色演唱时,嗓音圆润干净,声音位置高,发音位置靠后,主要运用头腔共鸣的音色,音色明亮,由于扮演角色和扮演者较老生、须生年龄小,所以其音色也较之细嫩。
如果唱段中有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遇到旋律最高的那个音时,将这个高音对应的字唱出甩腔时假嗓用得较多(尤其女性扮生角时用假嗓会更明显一些),拖腔即拉腔时也会用假嗓。
有的字出腔时会用到真假嗓混合,但多半用真嗓,尤其唱到某个大跳高音时会有声音往后走,运用脑后摘音(倒后嗓的感觉)。
在小生的秦腔唱腔中,如《登山涉水到蒲关》(选自《三滴血·结盟》中小生李遇春的唱段,为苦音二六板)中,李遇春演唱时,为强调唱词中的个别字如“祖”、“韩”等,完全使用假声进行拉腔,且有的唱词从高到低进行假声的滑音。
再如《为生活我只得挑起桶担》(选自《火焰驹·卖水》中小生李彦贵的唱段,为苦音慢板)中,李彦贵运用哭腔的变化形式来表达自己突遭家中被奸臣陷害的变故以至于卖水为生的复杂心情,在拉腔时不仅完全使用假声,更是按照曲谱中记录音高的高八度音高来进行假声演唱。
参考文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1990.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1990. 焦文彬.秦腔史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张伦.秦腔唱法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