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心得论文800字10篇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心得论文800字10篇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心得论文800字(篇1)中华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五个突出特性。
以下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的论文:一、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历史。
从夏朝的建立到现在,中华文明经历了许多个朝代的更迭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这种悠久的历史使得中华文明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拥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贡献。
二、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于“和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人内心的和谐。
这种文化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三、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民族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民族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艺术、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这种多元的民族特色使得中华文明更加丰富和多彩,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四、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多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中国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书法则强调笔墨纸砚之间的和谐,音乐则以古琴、二胡等乐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这些独特的艺术传统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五、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历史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元素,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地区。
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中华文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创新元素,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文明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基本精神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着成熟的传统文化。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里,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也给中国人民塑造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中居中是最重要的,在居中思想的宣传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社会秩序,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基本精神是:自然调和、求和、以和为贵、敬天畏地。
首先,自然调和。
中国传统文化将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力求和谐,重视自然的美丽和祥和,形成了“不相害”的社会关系,强调“大家共享”的观念,来发挥自然的美好能量。
其次,求和。
中国传统文化将求和视为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认为在社会中只有求和,才能改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将社会矛盾化解及转化成更和谐的状态。
第三,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将和谐视为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并且将它作为生活的目标。
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在人与自然之间,都要以和谐、求和为宗旨,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敬天畏地。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必须尊重天地,崇尚自然,敬畏神明,以此来表达出尊重自然、感恩社会、崇尚自然之精神。
以上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基本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这四个基本精神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推崇,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的和谐发展。
在中国古代,自然调和、求和、以和为贵、敬天畏地的价值观已
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下中国人民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李红陆卫明摘要:本文从文化精神入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儒道互补;以和为贵;实践理性四个方面。
提出我们应该继续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力的进取粉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中断过,有的被征服过,至今尚存七大或八大文明。
中国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而从未中断过,业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东方之谜”,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功能。
深人探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精神的意旨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它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除了看不见,摸不着,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存。
文化的概念也相当宽泛,历来众说纷纭。
目前,学界一般都认同,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一般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层面。
它与“文明”的概念相近,以致于许多中外学者往往把“文化”与“文明”相互通用。
中国《辞海》中说:“文明,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即为典型。
狭义的文化·20·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
从逻辑上说,后者从属于前者,狭义的文化相当于广义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层面。
研究狭义的文化当然离不开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
这正如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所说:“为了便于了解局部,我们一定要把注意焦点先对准整体,因为只有这个整体才是一种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
这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可见,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所谓的“文化”,主要指的是狭义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
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
《易传》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格气质与生命精神应当效法健动有力、运行不止的天体,人必须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
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一、引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爱国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舍生忘死。
在现代社会,爱国主义仍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我们应该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积极参与到祖国建设和发展中去。
三、传统美德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很多传统美德,如孝道、礼仪等等。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品质之一,在中国古代,“孝”被视为最高尚的品德之一。
礼仪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一些规矩和习惯,如尊重长辈、懂得感恩等等。
这些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四、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团结协作、共同进退的故事,如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明朝时期“岳家军”等等。
这些故事都表现了中华民族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内部纷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发扬团结协作、共同进退的优良传统。
五、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创新先驱,如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李时中发明了火药等等。
这些先驱们不仅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代人们树立了榜样。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六、敬业精神敬业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敬业先驱,如钟离权、李大钊等等。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后代人们树立了榜样。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敬业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七、和谐共处和谐共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1、“人文”精神。
炎黄时代已有其萌芽,以后孔子继承了商周的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发发展。
其特征是重视人的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尚的、有理想的人。
因而古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界。
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美德。
2、“自然”精神神。
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同的方面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的关系,即“天人”关系。
《老子》一书提出的“道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点,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
而《庄子》一书则强调人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自然,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衡的卓越思想。
3、“奇奇偶”精神。
我们的祖先在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
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候,又在数字方面归纳出“奇”“偶”概念。
例如从从“无音”、“五色”“五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的构成与变化。
唐代后,中中医又受“八卦”说的影响响。
奇与偶的离合,成为为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著特征。
于是相生相克、安安危、动静、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对的概念便应运运而生。
孔子的“中庸”说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理论等,都是这种“奇偶”变化的理论说明。
宋儒所所说的“一分为二”,也是是奇偶的结合。
观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后又归结为“一”,,这时人们对于某事物才有有了真切的认识。
4、“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文化是国内个民族人民共同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就是“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这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中华民族的文
化认同、文化自信以及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理解。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强调的是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强调以德治国、以德化人。
这种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包括诸如“仁爱”、“忠诚”、“孝道”、“礼仪”、“诚信”等等。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也强调了对知识、学问和思想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知识、学问和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并推崇诸如“格物致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思想观念。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还强调了对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使命和责任,而这种责任和使命则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领悟和实践来实现。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强调了“勤奋好学、继往开来”的思想观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强调了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对知识、学问和思想的重视、以及对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这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以及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
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
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是激励民族成员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共同努力的内在动力,是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的根本因素,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力量,以一种观念形态存在(感情、理想、价值观)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成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实质,决定了它本身具有的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
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
一方面,中华民族的精神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精神、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
同时,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成为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因此我们所讲的基本精神,是指那些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的思想体系,其主体内容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
⒈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又有统一的关系,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和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
“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北宋哲学家张载首先明确提出的,他在其名著《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天地之塞我其体;天地之帅我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予也。
”乾坤指天地;天地之塞指充满宇宙间的气;天地之帅指气的本性。
意思是: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
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但张载也承认天与人是有区别的,天是没有思虑的,而圣人则不能无忧,这是天人之别。
张载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不同学派的进一步阐发。
“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⒉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而言的,也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本思想”。
2024学年盐城市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盐城市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
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
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
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史记.太史公自序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乃,于是 )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 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反映了中华 民族愈是 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 忍不拔的意志。 “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 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典范。
松有风骨雪难摧, 人有气节最可贵。
孔子推崇“士可杀不可辱”,“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 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成仁。”(《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说,有志的仁义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
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
孟子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所说的气,类似我们通常说的“勇气”、“正气”、 或“理直气壮”之气,是指表现于肉体活动或实际行动中 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方面是靠义与道的配合而 形成,另一方面,还要靠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
他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孟子· 梁惠王》)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荀子· 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亦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 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特定
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 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 的反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
动力。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摘要:民族精神的内涵,一般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两个维度的二维体系,“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横向的概括。
关键词:民族精神;渊源;演变轨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
其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及价值观念。
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关于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及民族精神涵义的理论界定民族精神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与精华,文化就是某一群体所共同拥有、传承和遵循的一整套价值-符号体系,它包括共同的知识、情感、伦理和信仰以及他们的物质表现形态。
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观念和心理的方面;另一个是体现、传达这些精神、观念、心理的物质载体、媒介和符号的方面。
[1]而精神这个范畴,通常认为包含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广义的,隶属哲学范畴,认为“精神”归属于非物质世界,包括由人们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诸如意识、思维、观念和一般的心理状态等现象,常常和意识通用。
它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被物质所决定,同时对物质又有较大的能动作用。
另一种为狭义的解释:“精神”体现人类的意识、观念和心态的本质,是一种植于各种意识现象的深处,同时呈稳定状态的东西。
我们研究民族精神,正足以对“精神”的狭义解释为立足点。
有些学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精神的概念,指出文化精神即高度内化了的文化意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2]有的学者则指出所谓“文化精神”则是指某一实体(民族、国家)在其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主流性、主导性的文化主旨及其精神特质。
[3]民族精神的内涵首先是由人类学家阐释的,本尼迪克特将民族精神与文化模式联合起来,认为:“在文化内部赋予这种多样化性格的,是每一文化的主旋律,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的,也是该文化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张岱年: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思想精粹,它集中表现在《周易》中的两句话,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方立天: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包括“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等五个方面。
刘纲纪:中华民族精神可概括为“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等四个方面。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
胡适提出过国民性中四个主要弊端,即贫穷、疾病、愚昧与自私,简称“贫弱愚私”陈独秀:中华社会之恶果盖有四焉:一曰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日窒碍个人意思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
……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中华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
柏杨:中国人不团结,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
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
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
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
鲁迅: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áo)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凶奴蒙古满州,都如入无人之境。
「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化系统。
它与古希腊文化同时产生,在古代几乎同样的辉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表集现植根于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7、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作者:李尚杰刘庆绪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李尚杰1,刘庆绪2(1.兰州财经大学;2.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民族精神的弘扬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先进的文化作支撑。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关系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07-0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民族精神并非孤立、片面的存在着,它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渗透在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借助优秀文化的传播得以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依托,中华民族精神蕴藏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
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
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也有过衰微。
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但是现今社会,要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就必须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
有人说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河,在空间上不断汇集着涓涓细流带来的生机,在时间上把过去、现在、未来紧紧地连在一起。
今天我们探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问题。
我们要尊重历史,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的所有积淀。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概括起来,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并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任继愈先生在《中华文化》发刊词以及《传统文化的宣传与研究》中指出:中华民族在生活文化和观念文化两个方面都有独到的地方,它绵延不断的延续着我们五千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从精神层面看主要有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追求完美的道德修养等;从学术著作及相关文化制度和物质层面看,主要有哲学、法律、经学、宗教、文学、戏曲、音乐、绘画、舞蹈、等;从历史时代看主要有远古文化、夏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五代两宋文化、辽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从地域看主要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中文化、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从民族看主要有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蒙古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文化、回族文化、壮族文化、苗族文化等。
【最新精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吕宏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协调、凝聚民族内部关系的精神纽带,是激励和推动本民族朝着共同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
思想品德课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显性”学科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精神题材。
如何挖掘这些题材,使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和常规教育活动中,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感,需要教师捕捉切入口,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提炼升华,使民族精神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富有情感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思想品德教学是“思想”与“品德”的教学,更是“情感”的教学,是以丰富的情感火焰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美”在学生心中发芽、开花、结果。
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自己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代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心理需求,这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艺术熏陶的极好内容。
思想品德教学重视教育中的情感渗透,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
如七年级教材着重以学生家庭生活为话题展开,选材内容都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强调了人文传统、平等合作、勤奋自强、诚信守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渗透和教育。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可爱、家的包容和博大、家人的关怀和无私、宽容和体谅,感悟到家庭生活的缤纷世界,激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表达对家庭生活的热爱,懂得珍惜生命,使生命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焕发光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宏大的道理靠说教收效甚微,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感人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教育效果昭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学校诚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嘉兴高级中学薛万霖王永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而其中“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
一、用传统文化解读诚信《说文解字》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
前者却是“从言成声”而后者则是“从人从言,会意”。
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自信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他信、为他人所相信或信任。
由此可见,所谓“诚信”其实乃是两个词并分别包含着对己与人、或我与人两个面相上的要求,即对己曰诚,对人曰信。
诚信就是要诚实、诚恳,就是真实不欺,开心见诚。
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屈原说:“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宋代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诚信就是要言行一致。
韩非说:“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墨翟说:“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就是要守信、有信。
“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刘向说:“人背信则名不达。
”晋朝隐士畅泉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诚信就是要“真”,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诚,是中国文化的“魂”,是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
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
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
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
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
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
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
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
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
《左传·文公四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
”《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
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
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
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
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
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
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
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
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
“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
诚信是人们一贯遵循的立业之本,行为准则。
自古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诚信事迹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
季步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尾生桥下等人,为信守承诺,被水淹死,亦不后悔;韩信信守诺言,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曾参言而有信,杀猪以飨其子;宋濂不爽约,雪夜还书;齐桓公守约还国土等,这些美谈,这些美行,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诚信教育的好材料。
二、传统文化的诚信教育与当今学校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诚信”则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有了“诚信”的思想观念基础,才能建立德育金字塔。
诚信教育中的“诚”是“本”,是人们一切思想行为的始发点;“信”是“表”,是人们思想行为的以“诚”为本的表现。
对于这一点,有专家如是说:“诚信”是人们心灵中无时不在的警察,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
这一论述形象表达了诚信对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价值。
1.诚信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诚实不欺不仅是上天固有的规律,亦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法则和道德本体,是做人的基本法则。
中国历代十分重视诚信的教育。
自西汉儒学成为官学之后,《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成为了学校的必修课,学子们在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著作时自然而然的接受儒家诚信观的洗礼、教化,以塑造诚实守信的君子人格。
而唐代以后出现的书院更是把诚信的道德教育列入教规之中,“人之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唯君子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袁子·用贤》)的诚信而厚德方能立人,并进而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成人教育思想今天依然闪光。
今天,由于人的趋利本性作祟,值价值追求的异化,“诚信”已经成为一种奢谈,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对学生开展诚信立人教育尤其适时与重要。
2.诚信教育需要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主纳思“信”主外行,“内诚于心外信于事”是传统诚信内在的语言逻辑形式。
古人“诚”为本“信”为用、“慎独”涵养的诚信思想告诉我们,惟有对传统伦理原则的高度自觉的内“诚”而自然表现为外在的“信”,这样的诚信才是真实、可靠、持久的,才经得起各种诱惑与考验。
要获得“诚”的品质应强调道德主体的主观努力。
德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的自主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当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追求,把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自觉,真正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修养境界,可以泰然的正视一切现实中的的道德冲突与困惑,才可真正成为诚信的人、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应正视学生诚信的功利倾向,大力颂扬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让他们真正明白诚信应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功利的。
3.诚信教育重在践行诚信。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诚”与“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只是外在的要求,当它仅当作为主体的人能够自觉遵守它的时候,才被逐渐内化为人的品质修养。
而要实现“自立”做到“独慎”则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所以每个人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求真务实。
由此看来,诚信道德的修养重在行动。
所以孔子主张“听其言观其行”。
诚信教育追一种“认知”,而是期望形成一种诚信的理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方式,所以诚信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说理化的模式,而应立足于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诚信体验,使诚信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绝自觉行为。
三、学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1.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校园文化,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素质。
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尤其是寄宿制的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首先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做文章,使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嘉兴高级中学从建校以来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真”为校训,开展“尊重教育德育系列活动。
校园文化外在的是校园的环境文化。
走进嘉高大门,是一块镌刻着”真“的大石,走进学校庭院,我们能读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的”真“字校训。
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内核的”真“字校训所蕴含的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思想。
校园树木葱郁,绿地如茵,四季花开不断。
展示窗、陈列柜、博士廊、名师墙,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使追求真理、追求真知、追求真诚、追求真情、追求真实、追求真诚成为嘉高师生的共同目标。
2.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
“真、善、美”是做人的至高境界,三者之中,“真”是最基础的品德,没有“真”,其他一切美好品德都无从谈起。
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
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
学校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没有了诚信。
嘉兴高级中学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学生诚信教育,确立“创建诚信校园,塑造诚信品德”的教育目标,提出学生的诚信目标——尊敬师长,友爱同学,遵章守纪,勤奋学习,言行一致,知错能改,自尊自爱,仪表大方,务真求实,追求卓越。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做到导之以行,让学生汲取榜样的力量。
组织开展干丰富多彩的诚信德育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
学校精心安排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将诚信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宣传窗展示、升旗仪式演讲、读书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学校结合“尊重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德育专题累进系列活动,大处着眼,细节入手,把诚信教育与多层次的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细节决定成败”“做诚实的自己”等学期专题活动,“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读书明理是开展学校诚信教育的一个很好的举措。
学校每年举办“读书文化节”,在读书节向学生推荐的书目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占较大的比重。
学生通过阅读、写读后感、参加演讲比赛等活动,从书籍中感受传统文化,得到诚信做人的教育。
3。
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渗透在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嘉兴高级中学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开展诚信,一是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