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论文概要
浅析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浅析现代食品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d935d25a58da0116d1749b9.png)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消费者要有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三者缺一不可。
同时,食品检测技术又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起步晚,发展快,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食品检测分析技术主要有以下 3类。
1 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以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高、选择性好与准确度高等优点,在我国食品检测领域广泛应用,它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完成分离,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最后经检测器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流动相和检测器的不同,现代色谱技术主要包括各种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色谱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等以及各种色谱联用技术。
常用于食品检测的色谱分析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等。
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是食品检测中最常用的技术,检测器主要有紫外吸收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与电化学检测器等。
液相色谱主要用于糖类(果糖、葡萄糖、蔗糖等)、氨基酸类、真菌毒素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添加剂类(三聚氰胺、苯甲酸、山梨酸、三氯蔗糖等)、水果、蔬菜和茶叶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中抗生素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磺胺类、糖皮质激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类等)残留的检测[1]。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与液相色谱的主要区别在于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各种载气(氮气、氦气、氢气等),检测器主要有热导池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浓度型)、氮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与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
食品检测技术论文
![食品检测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a2ae7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7.png)
⾷品检测技术论⽂ ⾷品检测技术可以很有效的缩短检测的时间,还能减少⼈们的失误。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品检测技术论⽂,希望你们喜欢。
⾷品检测技术论⽂篇⼀ 关于⾷品检测技术的分析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们对⾷品的安全问题开始有了争执。
许多⼈指责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还有的⼈认为是政府的管理不⼒,导致相关⼈员严重的失职。
还有许多⼈认为是媒体夸⼤宣传的⼒度,需要负担相应的责任。
很多种说法使得各种观念以及态度都是不统⼀的,使得纠纷四起。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people begin to dispute the food safety problems. Many people accuse that the enterprises are in pursuit of the interests,some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is poor which leads to the relevant personnel's serious dereliction of duty, and others think that the media exaggerate the strength of propaganda which needs to bear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Many kinds of statements make a variety of ideas and attitudes which are not unified, and make a dispute. 关键词:⾷品安全;⾷品监督;⾷品技术 Key words: food safety;food supervision;food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S207.3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74-02 0 引⾔ 在⽹上,最近⾷品的安全技术问题再度成了重⼤关注的热点。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511a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d.png)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对生物物质进行检测的装置,它可以用于食品中微生物、毒素、抗生素等的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以实现对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快速筛选,有效提高食品检验的效率。
免疫技术的应用免疫技术是一种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通过免疫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病原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并且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优点。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来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病原菌、病毒、转基因成分等的快速检测,并且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强、可以检测未知有害物质的优点。
二、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发展趋势
快速检测技术不断发展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食品检验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中的免疫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都具有快速检测的优点,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检测设备在食品检验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检测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食品检验,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食品检测技术论文(2)
![食品检测技术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a82bbff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e.png)
食品检测技术论文(2)食品检测技术论文篇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综述摘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情况不容乐观,三氯氰胺等恶性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冲击着消费者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信任,随着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频频发生,我国食品检查相关部门相应的加大了管制的力度,科研所等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上也加快了进程,虽然已小有成绩,但未来食品安全检测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检测技术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5-0081-020引言食品检测与分析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大,既包括各种食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与分析,也包括各种食品添加剂、食品佐料、辅料的检测和分析,食品所具有的特点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因此对不同食品进行检测的目的与要求也不完全一样,本文将对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做综合性论述,希望对读者会有所帮助。
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分类目前,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大体有以下几种:1)仪器检测法;2)化学分析检测法;3)免疫分析检测法;4)定性、定量、在线监测检测法。
本文主要对仪器检测与免疫分析检测法做简单介绍。
2 仪器法检测流程及细则下图1为仪器方法的检测流程:仪器检测法中,最为核心的步骤就是样品的采集,所谓样品采集就是在大量的需要检测的食品中,有针对性的选取特定量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食品作为分析检测的样品,进行检测。
在进行样品采集时,要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时性,同时,样品采集应遵守以下几点细则: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3)采样过程必须要保证样品自身具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样品水分、气味等组成成分的消散;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3仪器检测技术类别1)色谱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2)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3)痕量无机物定量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4)无机元素形态分析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食品检测论文范文2篇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食品检测论文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dd8603d1f34693daef3ed9.png)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食品检测论文范文2篇食品检测论文范文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探析0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不断暴露出食品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我国出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检测条例,有效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发展。
在新形势下,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才能更好地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保证我国餐饮行业的持续发展。
1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及现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食品的安全问题是政府形象的保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问题,因此,积极地进行食品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就目前来看,欧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措施,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在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009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它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分工,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以及食品安全评估,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的力度。
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相关的监管工作,严格遵守了《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积极采用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监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覆盖了我国31个省市以及8个菜种18个食品辅助原料,为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又出台了《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效完善了我国餐饮服务食品监管机制。
2积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在社会不断发展中,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制不够完善,出现的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苏丹红、口水油、毒猪油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由于食品所引发的疾病在餐饮服务中占据了70%~80%之多,从2010年以来,由于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共276起,其中食物中毒的人数有11000万多人,死亡人数190人,与之前相比较,有所增加。
(整理)食品论文食品检测论文
![(整理)食品论文食品检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f999340740be1e640e9a2a.png)
食品论文食品检测论文浅谈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摘要: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近几年各国的许多机构和学者都很重视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Abstract: Food security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worldwide. It not only affects human health,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country's stability. In recent years, many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n test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food microorganism.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is in detail.关键词:检测技术;微生物;食品安全Key words: detection;microorganism;food safety中图分类号:T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57-01 0引言多年以来,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通常采用琼脂平板培养法,共需2-3d才能完成。
近几年各国的许多机构和学者都致力于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已改进和开发了一些快速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文章对近几年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介绍。
1食品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食品微生物无特殊的分类系统。
按照微生物分类系统,可将与食品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
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很多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根据生物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生活特性等加以确定)尚未清楚,所以尚不能完全按照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细菌有3种不同分类系统,即克拉西里尼科夫氏、伯杰氏和普雷沃氏分类系统。
最新食品检验论文食品检测毕业论文
![最新食品检验论文食品检测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b0c4f951e79b8969022623.png)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对在食品检验中应用的几种典型的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了综述。
主要包括免疫技术、酶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免疫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基本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污染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及微生物等的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生物检测技术食品检验1.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应用的意义食品检验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生产水平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获得广泛应用的物理、化学、仪器等检测方法,由于存在某些局限,已不能满足现代食品检测的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自身独特优势在食品检验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应用几乎涉及到了食品检验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的品质评价、质量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及食品科学研究。
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不仅具有特异的生物识别功能、极高的选择性,而且它可与现代的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产生一些简单、结果精确、灵敏、专一、微量和快速、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因此其在食品检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在食品检验中应用的几种生物检测技术2.1 免疫法免疫法是最灵敏的生物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灵敏度可达1ppb,1ppm)、操作简便、再现性好,应用前景看好。
用免疫法可进行蛋白质检测,由于不同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极小,只能通过各种免疫方法或标记探针法加以区别。
2.1.1 荧光抗体法将荧光抗体溶液滴加于固定的标本上,一定时间后用缓冲液冲洗,若有相应抗原存在,即与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看到发荧光的抗体复合物。
荧光抗体法在微生物污染鉴定中经常使用,最常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
2.1.2 放射免疫法灵敏度高,但操作相对复杂,放射免疫法同位素半衰期短,保存及操作不便。
目前应用情况受到限制。
2.1.3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基本的酶免疫检测方法,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快速、易操作、结果判断客观准确、实用性强。
最新精选食品检验论文食品检测毕业论文 3篇
![最新精选食品检验论文食品检测毕业论文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be23b680eb6294dc886c14.png)
《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思考》1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几点思考1.1实现对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一般情况下,液相色谱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可对食品样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和鉴别,对食品中所含有营养成分的类型、含量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对营养成分进行明确的把握。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利用液相色谱仪检测出来,进而对食品中所含成分的质量进行鉴定,以提高营养成分含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利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其精确度相对较高,速度快、效率高,在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低的食品检验中效果最佳,例如水果。
1.2实现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来说,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也至关重要。
一些厂家为了提高食品的口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了过多的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的口味和色泽,达到了防腐的目的,但是其中所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注重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食品安全领域,已经出现了多种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来进行食品检验的方式,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对多种添加剂的分析和检验,像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等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成分。
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检验时,流动相可为乙腈-6%乙酸溶液,然后进行梯度洗脱环节,对其波长进行检测,18种添加剂的波长、线性指数在合理的范围内,线性系数高于0.99,标准差规定在2.44%-11.6%之间。
该过程操作相对简单,效率高,且仪器检测的精确度也非常高,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3实现对残留农药的检验农药残留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种植户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喷洒大量的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现象的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物中毒成为多见病、常见病。
为了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应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对食品中所残留的农药成分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立即切断食品供应来源。
食品检验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
![食品检验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7ccdf4ff00bed5b8f31d90.png)
食品检验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食品生物技术论文第四篇:食品检验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对食品进行合理的检验。
在当前的食品检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实际的检验效率。
本文对食品检验过程中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重要性及主要的生物技术进行探讨,对现代生物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 食品检验; 应用; 发展;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Zhang ZhilingFuzhou Test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order to fully guarantee food safety,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reasonable inspection of the food. Making full us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the current food inspection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tual inspection efficienc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importance of modern biodet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 process and several majorbio-technologi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bio-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is studied.各种新型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食品检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也提升了食品检验效率。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2)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608707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4.png)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2)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摘要:在当今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的形势下,采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能够科学有效地检测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水平,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巨大改良,另一方面,又能够促使我国的食品业向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取得稳步的发展,非常有利于实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将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然后,分析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状况;最后,提出了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酶抑制免疫一、引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就是作为理化检验,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获取检验结果的非常快的检测技术。
在当今时代,为了彻底地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科学有效地检测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水平,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研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二、现阶段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分析(一)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的检测设备,它将检测所获取的信息,根据特定的运算检测技术来加以转换,使其以电信号、光信号或者是其它的形式的信息进行输出,从而达到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一系列的要求。
生物传感器存在着诸多的优势,主要包括灵敏、高效、快速、体积小等等,它是现阶段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在农药残余量、兽药残余量检测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
按照生物识别原件和生物功能膜的差异,我们将生物传感器划分为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DNA杂交传感器等等。
在快速检测方面,生物传感器技术方面的研究非常多。
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生物传感器的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中将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价值。
食品检验论文生物检测技术应用论文
![食品检验论文生物检测技术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6ccce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49.png)
⾷品检验论⽂⽣物检测技术应⽤论⽂⾷品检验论⽂⽣物检测技术应⽤论⽂摘要:⽣物检测检测技术在⾷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强有⼒的发展优势,能在⼀定程度上提升⾷品安全质量。
⽬前我国⾷品检测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重视⾷品⽣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技术上的创新及完善,对于⾷品安全和⼈们的健康质量均具有重要价值。
1、前⾔与以往的⽣活⽣活⽅式不同,现代社会的⼈们⽆论是物质⽣活还是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极⼤丰富与改善。
⽣活⽅式的改变也使得当前社会更加关注⾷品安全的问题。
因此系统、科学的⾷品检测技术仍有效的满⾜⼈们对于此⽅⾯的要求。
为谋求⾷品安全,国家⾷品安局逐渐加强对⾷品检测技术的研究,⼒求⾷品检测技术能更加全⾯、有效的发挥其实⽤价值,以保障⾷品安全。
2、⾷品检验中的⽣物检测技术⾷品检验中的⽣物检测技术是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化的检测技术,主要包含以下⼏项检测技术:2.1 酶检测技术我们⽬前所⾷⽤的⾷物⼤部分是经过农药喷洒灭⾍处理的,有时有可能会受到微⽣物的污染,由于酶检测技术对此类⾷物检测的敏感性较其他检测技术⾼,⽽且检测的准确性也是及其有保障的,因此对疑是此类的⾷物,最多的是运⽤酶检测技术。
尤其是将酶检测技术与免疫检测技术结合在⼀起时,这种联合检测技术对⾮⾁类⾷物如⽔果类中常⽤的灭菌剂具有较⾼的灵敏性。
酶检测技术在国外已被普遍⽤于农药残留的分析中,⽽国内由于技术受限,技术尚不成熟,但仍取得较⼤的进步,具有较为⼴阔的发展空间及实际应⽤价值。
[1]2.2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品⽣物检测技术中,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种⼴受⾷品检测员喜爱的⼀种检测⽅法,也是应⽤较为⼴泛的⼀种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最开始是被⽤于体外转基因检测的⼀种技术。
通过应⽤该项技术能有效的将体外固定的短链DNA基因⽚段快速的扩增⾄研究者需要的程度以便于试验研究。
此次技术具有精准性。
⽬前此项检测技术已被成功應⽤于⾷品微⽣物遗传性质检测中,并深受社会好评,具有较好的应⽤前景。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ef44cd48d7c1c709a14532.png)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0引言1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及现状2积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必要性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控制和检测分析4新形势下我国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工作的开展5结语积极地完善相关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服务监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还能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监管措施以及条例执行,才能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食品检测论文范文二:畜禽检疫对城市食品安全的影响1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品不存在危害的一些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会给人类身体造成危害的有哪些种类呢?主要是包括生物性的危害、化学性的危害以及物理性的危害。
1.1生物性的危害1.2化学性质的危害有害的化学物质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一种很重要的原因。
这类毒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有毒的,还有一种是后期造成的。
对于动物来说一般天然的毒素不常见,都是后天形成的,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注射一些相应的药物来抵抗病菌。
有些药物残留比较多就会对后期的产品造成相应的影响。
1.3物理性的危害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加工工具来说的,为了方便大众的需要,一些肉类食品经过加工以后才销售给人们。
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采用一些不合格的加工器具,造成了后期肉制品存在了相应的危害。
2畜禽检疫工作对于食品的重要性3加强动物检疫对于食品建设中的作用3.1规范动物检疫机构,有利于保障食品的安全主要是在进行动物检疫的时候,必须要建立专业的机构来进行检疫,并且食品检疫是执法机构,所以国家应该加大相关的投入,对于动物的建议监督机构的经费进行拨款,帮助机构建立实验室,对相应的动物源的产品中的病菌进行研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3.2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经费投入,提高食品的安全监测力度将动物检疫监督的费用合理的加入到各级的财政支出中,可以对检疫站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其他的检疫费用进行保证。
同时需要引进先进的检疫设备,对动物源进行有效的检查,提高检查力度,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到市场中。
食品检测技术毕业论文
![食品检测技术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cbe3e404a1b0717fd5dd47.png)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食品分析检测新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食品工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2009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海南豇豆含毒事件等。
由于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有必要的。
本论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介绍,并初步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等;接着提出了食品式样新的预处理方法,即微波消解技术;最后,介绍了新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如近红外光谱、免疫分析、原子荧光等检测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将进入智能化的阶段。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原子荧光,免疫分析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APPLICANTION OF FOOD ANALYSIS NEWTECHNICAL IN OUR COUNTRY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ll kinds of food are increasingly rich, greatly satisfy people's needs, but for the food in food safety problems, such as 2009 melamine powder, 2010 HaiNan contain poisonous events, cowpea due to food safet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and life safe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image, so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is necessary.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Chinese food safety statu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food security measures, etc. Secondly, put forward a new style of food, namely microwave digestion technology. Final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food, such as analysis of near infrared spectrum, immunoassay, atom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echnology, etc.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in the near future, food analysi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will enter the intelligent stage.KEY WORDS:Food security, examination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immunity analysis目录前言 (1)第1章食品安全的概论 (2)1.1 食品安全的认知 (2)1.2 食品安全的意义 (3)1.2.1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意义 (3)第2章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5)2.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形成的原因 (5)2.1.1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 (5)2.1.2 从生产者角度分析 (5)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 (5)2.2.1 加强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5)2.2.2 加强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6)2.2.3提高分析测试技术 (7)第3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 (8)3.1微波消解(辅助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8)3.2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技术 (9)3.2.1 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9)3.2.2 生物酶法和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1)3.2.3 原子荧光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 (12)3.3 食品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14)第4章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6)结论 (17)谢辞 (18)参考文献 (19)外文资料翻译 (21)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从而引起了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实际应用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实际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1d68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png)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实际应用摘要:长期以来,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食品质量问题的关注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解决食品质量问题,是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向好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研究和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为解决食品质量问题提供了辅助依据。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农药残留、食品造假、添加剂滥用等问题长期存在。
为此,有关部门需要科学使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强食品监管。
本文从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作用,对相关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未来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检测;技术;特点引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问题重于泰山。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食品造假、食品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检验检测可以有效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作为验证食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技术保证,越来越得到公众的关心和期待,实验室检测数据成为人们判断食品安全的依据。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到食品检验检测中,不断提高了食品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使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大幅度提升,食品安全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本文通过对食品检验检测的技术应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1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简述食品检验检测是依据理化生的理论和技术,按照相关标准对食品中所含成分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从而为食品研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的技术。
在食品检验检测中,检验检测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等多途径,检验检测材料包括食品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质等,检验检测目的包括研究分析、质量评价等多方向。
2常用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及其特点介绍2.1实用性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实用性,人们在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希望能够利用高科技技术对食品质量进行快速检测。
论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15b5f2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a.png)
88 I FOOD INDUSTRY I理论THEORY论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文 高盼盼 陈蒙蒙 马晓河南泰庆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金属)污染物的检验,对多氯联苯、氯丙醇、重金属物质等开展检测,可采用同位素检测法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把控食品内的有机物含量,防范超标食品进入市场。
2.2 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工作实践中,常用检验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光谱检测。
即是利用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等原理,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相互作用而建立发展的一种检验方法,注重依据辐射能和物质组成以及结构等呈现的内在联系、表现形式开展光谱测量。
目前阶段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内,主要是利用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
在实践中,相关检测人员可运用近红外光对被测食品进行检验,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便捷、无污染、结果准确度高等优势,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拉曼光谱则是借助散射光强度大小、位移作图等获取食品检验信息,有效对被测物质定性分析,明确食品成分的含量,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色谱检测。
该技术的本质属于物理化学分离法,促使两相作相对运动,根据物质在不同相中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促使组分在两相之间反复、多次溶解、挥发、吸附以及脱附,保证各个物质被分离。
现阶段色谱检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相对成熟,在应用实践中能够发挥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检出限低、样本采集量少等优势作用,常用技术方法包含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基本淘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针对天然毒素、农药残留以及食品添加剂本文主要分析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阐述新时代下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完善对策,以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造成了较为恶劣的负面影响。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86d2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0.png)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推荐文章食品检测技术论文热度:快速增强记忆有什么方法热度:快速学好粤语的方法有哪些热度:怎么才能快速学好粤语发音热度: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开题报告热度: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技术以其简捷性和便携性两大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一食品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摘要: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文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检技术综述引言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加了吊白块的面粉,有毒的大米,注了水的鸡肉,掺了石蜡的火锅底料,硫酸泡过的荔枝,以及假酒假烟假蜂蜜劣质奶粉充斥着市场,真让老百姓担心起这片“天”。
因此,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实施监测监控势在必行,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传统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化学分析法和大型仪器检测法,相对成熟。
但它们的操作只能局限于实验室,操作复杂,耗时长,不能满足对食品质量安全实时监督掌控的需求,尤其在突发事件时,快速检验检测技术以其简捷性和便携性两大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1、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1.1 化学速测技术化学速测技术主要是根据待测成分的某些化学性质,将样品与特定试剂发生水解、氧化、磺酸化或络合等化学反应,通过与标准品的颜色比较或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比较,以获得检测结果,通常也成为化学比色分析法。
利用普通化学原理的速测法主要包括检测试剂和试纸,随着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均已有与测试剂相配套的微型光电比色计。
针对试纸检测的仪器也有报道,如硝酸盐试纸条[1],主要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和N-1-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试纸变色,插入检测仪读数即可。
食品分析新技术论文
![食品分析新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92a457960590c69fc376ac.png)
食品分析新技术摘要:近年来,各方面的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食品分析技术中,使食品分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日益增多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使得仪器分析在食品分析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成为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支柱。
样品前处理在食品分析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食品分析的效率、准确度、选择性和灵敏度,同时有消除基质干扰,保护仪器的作用,近年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本文着重对食品仪器分析新技术及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做简要介绍,供查阅。
关键词:食品分析技术样品仪器1 样品前处理在食品分析中样品前处理,除了抽样过程主要是指提取和净化步骤。
1.1 样品前处理的传统经典方法提取步骤经典方法:索氏提取法,捣碎法,液液分配法等。
净化步骤经典方法:柱层析技术,液液分配法和磺化技术等。
1.2 样品前处理新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分析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近年发展起来具有快速、有效、简单、自动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凝胶色谱(GPC)、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加速溶剂提取(ASE)、超临界萃取(SFE)、微波提取(MEA)、基质分散固相萃取(MSPDE)技术、微量化学法(MICCM)技术等。
近年来开发出了快速、简便、溶媒用量少的脂肪抽提装置,提取时间由原来索氏提取的8~16 h 降低至30~60 min, 溶剂回收率高于90% 。
另一种新的脂肪抽提方法就是超临界萃取。
美国开发出一种快速脂肪抽提系统SFX,它是将水分吸附剂与试样一起粉碎, 放入一特制的容器中,然后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脂肪的独特系统, 具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精度高的优点,消除了常规超临界萃取过程中水分、纤维等的影响,可同时抽提2个样品, 抽提时间仅15~30 min。
美国另一家公司生产的TFE2000 型食品专用超临界萃取装置,一台可同时抽提3 个样品,抽提时间仅20 min,当压力升至10 000 Pa 时,食品中的脂肪即可抽提完全,若将此装置串联,最多可同时抽提24个样品,气体除CO2外,还可用压缩空气、N2 等,快速、安全、经济,已成为AOAC 及AOCS 的法定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五种著名全脂牛奶感官评价分析及其电子鼻、电子舌、色差仪甄别初探朱作容 2012140167 12食品摘要:本文选取五种不同品牌的牛奶(光明、蒙牛、伊利、德运和风车牧场),通过感官评价分析,了解国内外奶制品的差异,及当代年轻人对奶制品的饮用嗜好,并探索电子鼻和电子舌用于甄别不同品牌牛奶的可行性。
感官描述性实验结果发现五种品牌牛奶均呈均一、稳定的形态,奶香味明显。
其中,光明和蒙牛牛奶具有较明显脂质感和较低透明度,进口牛奶的奶甜味和奶香味略强于国产牛奶。
感官嗜好性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决定牛奶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牛奶的奶香味、甜味、后味和口感,即牛奶的口味,其次为牛奶的质构特性。
最后,发现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均能较好区分五种不同品牌牛奶,牛奶制品的奶香味对电子鼻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而牛奶制品的奶甜味对电子舌的区分结果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牛奶;感官评价;电子鼻;电子舌;色差仪;引言: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
牛奶中含有的丰富活性钙,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而且牛奶中的乳糖可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增进骨骼的钙化。
因此,牛奶已成为人类日常饮食中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感官评价能较客观地了解人类对于相关食品的味觉,嗅觉和视觉感受,可直接为食品工业企业及时解决生产问题。
但其尚存在重现性较差,个体差异大等缺点,而模拟仿生检测设备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恰好能弥补感官检测的缺陷。
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主要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以更直观的方式分析复杂体系的整体“信息轮廓”。
随着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检测分析技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他们在食品行业和制药行业中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中,其涉猎领域包含区分识别分析新鲜度判别熟度测定等。
浙大学使用便携式电子鼻测定区分纯牛奶中掺入奶粉奶或蒸馏水的混合奶,发现电子鼻可准确区分纯牛奶和奶粉奶,且掺有不同比例奶粉奶或水的样品在结果分析中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等利用电子舌,很好地区分了新鲜牛乳和变质牛乳。
利用电子舌,区分不同原料乳,发现运用线性判别分析和簇类的独立软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可实现对乳房炎牛乳正常牛乳的区分,正确率达95%。
本实验挑选65 受过系统性感官评价课程培训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担任品评员,对五种牛奶的不同感官特性进行评判打分,结合描述性评价和嗜好性评价结果,以分析五种牛奶的感官区别、了解国内外不同品牌牛奶的差异,及当代年轻人对乳制品的饮用嗜好,为我国奶制品企业未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鉴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秀的鉴别能力,故本实验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检测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了解电子鼻和电子舌对市售五种著名国内外同类牛奶进行区分的可能性,以期为未来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及色差仪的奶制品追根溯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光明(Guangming)全脂灭菌纯牛奶(1L 装利乐包,光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蒙牛(Mengniu)全脂灭菌纯牛奶(1L 装利乐包,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伊利(Yili)全脂灭菌纯牛奶(250mL 利乐包,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德运(Devondale)全脂灭菌纯牛奶(1L装利乐包,Murray Goulburn Co-operative Co.Ltd,澳大利亚),风车牧场(V ollemelk)全脂灭菌纯牛奶(1L装利乐包,Holland Vecozuivel Co-operative Co.Ltd,荷兰)。
品评杯,载物盘,25mL 量筒。
1.2 仪器和设备实验用iNOSE 电子鼻(上海昂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含S1(氦气、胺类)、S2(硫化氢、硫化物)、S3(氢气)、S4(酒精、有机溶剂)、S5(食物烹调过程中挥发气体)、S6(甲烷、沼气、碳氢化合物)、S7(可燃性气体)、S8(环境污染气体)、S9(氢氧化合物、汽油、煤油)和S10(烷烃、可燃性气体)10 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阵列。
利用SmartNose 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最佳电子鼻传感器组合。
实验用iTONGUE 电子舌(上海昂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含标准的三电极系统,其一为由铂电极(Pd)、金电极(Au)、钯电极(Pd)、钨电极(Wu)、钛电极(Ti)和银电极(Ag)共计 6 种不同的贵金属组成的工作电极,其二是以Ag/AgCl 电极为参比电极,其三是以铂电极为辅助电极,外盐桥使用饱和氯化钾。
测定过程中,采用1Hz,10Hz 和100Hz 3 个脉冲频率段。
采用峰值拐点法提取获得特征值。
此次实验中最佳传感器及最适脉冲频率段组合用SmartTongue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分析获得。
实验用色差仪是一种能分辨不同颜色的高精密电子仪器,本实验用其检测咖啡在研磨过程中受光敏影响变化情况。
Lab色空间是基于一种颜色不能同时为绿和红,也不能同时为蓝和黄这个理论建立。
用L*、a*、b*的数值来表示任何一种颜色。
其中,L*表示明度值,取值0~100,0表示纯白色,100表示纯黑色,数值越大颜色越深;a*、b*有正负之分,+a*表示红度,-a*表示绿度,+b*表示黄度,-b*表示蓝度。
同时,可以测出色度(Chroma,C*)和色调角(Hue ang]e,h°),具体计算见公式(1)、(2)。
C=(a*×2+b*×2)×0.5 (1)h°=arctg(b*/a*) (2)也可用公式(3)[8-9]计算。
h°=(180/p)×arctg(b*/a*) (3)1.3 方法1.3.1 感官评价选取65 名(其中男生25 人,女生40 人),接受过系统性感官评价课程培训的大学生担任品评员,将其分成四组,分别对五种牛奶,进行描述性检验和嗜好性评价,每种样品的各个参数重复品评两次,结果取平均值。
感官嗜好性评价主成分分析原始数据为四组评分结果的平均值。
1.3.2 电子鼻检测取五种品牌牛奶10mL 至电子鼻专用样品瓶中,各样品平行测定3 次,用于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
电子鼻的检测参数为:采用动态顶空法采集气体。
样品气体的流量为0.8L/min。
检测时间为20s。
等待进样时间为10s。
平行样品间的清洗时间为60s,不同样品间的清洗时间为300s,以消除样品间的干扰、减小误差,提高仪器灵敏度。
分析选用的最佳传感器组合为S1、S4 和S5。
1.3.3 电子舌检测取五种品牌牛奶20mL 至电子舌专用样品烧杯中,各样品平行测定3 次,用于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
电子舌的检测参数为:最大电位为+1.00V,最小电位为-1.00V ,点位步进:0.2V ,电极灵敏度为0.0001。
分析选用的最佳传感器组合为 100Hz 的S6。
1.3.4色差仪检测用色差仪对处理后样品进行测色,每个样品重复3次,取平均值,得到Lab 数据[10],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样品1至样品3的L*值逐渐减少,表示牛奶在短时间(小于9 min )变化,颜色会逐渐变浅。
样品4至样品7的L*值逐渐增加,表示牛奶经过9 min 时间放置,颜色会加深。
可能是表面增加,牛奶在各成分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敏反应,使颜色变化。
由于L*是通过a*值、b*值、C*值和h °值共同来表达,因此L*值变化1.4 数据分析方法1.4.1 感官评价的数据分析方法绘制雷达图, 分析比较五种牛奶的描述性感官特性和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差异。
在描述性感官评价方面,选取所有 20 项评价特性进行综合评价,详细的评价特性及指标见表 1。
在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评价方面,选取粘度、口感、甜味、奶香味、后味,作为嗜好性评价特性。
打分方式均按照七点评分法进行打分,详细的评分方法见表 2。
利用 SPSS 19.0 专业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对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了解对奶制品嗜好性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因子分析方法采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主成分(因子)的数目为2。
从 KMO (Kaiser-Meyer-Olkin )度量和Bartlett 球型度检验的结果来看,KM 。
表 1 描述性检验评分标准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1 颜色 观察样品颜色,是否呈现白色2 组织状态 样品是否为均匀一致的液体,有无凝块,有无沉淀,有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3 透明度 将杯子倾斜 30°,观察倾斜部分的透明度样品编号L* a* b* C* h ° 142.20 4.45 5.53 7.10 51.17 241.80 4.90 5.44 7.40 48.55 341.46 4.78 5.10 6.99 46.89 441.70 4.90 5.57 7.42 48.65 541.71 5.20 5.37 7.47 45.92 641.76 5.71 6.01 8.29 46.44 7 42.335.476.01 8.1 47.664 颗粒感口中是否感受到干干的,略带粉状的颗粒感5 脂质感品尝产品时,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6 滑爽感吞咽时,有无异物感,吞咽过程是否很舒畅7 粘度产品在舌头上流动,是否具有厚重感8 异味有无异味,如动物身上的臭味,霉味等9 奶香味感受奶制品原本具有的奶香味的强度10 奶甜味感受牛奶本身甘甜味的强度11 谷物味是否有玉米、小麦等谷物的味道12 烧煮味是否有过分烧煮后残留的味道,如糊味等13 纸包装盒味是否有纸包装盒的味道14 金属味是否有金属等的味道15 酸味品尝时,感受牛奶所具有的酸味强度16 涩味品尝时,嘴、舌等感受到的一种褶皱感的强度17 后味(奶香味)品尝完后,残留奶香味的强度大小18 后味(脂质感)品尝完后,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19 后味(奶甜味)品尝完后,口中残留奶甜味的强度大小20 后味(酸味)品尝完后,口中酸味残留的大小为均匀一致的液体,有无凝块,有无沉淀,有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3 透明度将杯子倾斜30°,观察倾斜部分的透明度4 颗粒感口中是否感受到干干的,略带粉状的颗粒感5 脂质感品尝产品时,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6 滑爽感吞咽时,有无异物感,吞咽过程是否很舒畅7 粘度产品在舌头上流动,是否具有厚重感8 异味有无异味,如动物身上的臭味,霉味等9 奶香味感受奶制品原本具有的奶香味的强度10 奶甜味感受牛奶本身甘甜味的强度11 谷物味是否有玉米、小麦等谷物的味道12 烧煮味是否有过分烧煮后残留的味道,如糊味等13 纸包装盒味是否有纸包装盒的味道14 金属味是否有金属等的味道15 酸味品尝时,感受牛奶所具有的酸味强度16 涩味品尝时,嘴、舌等感受到的一种褶皱感的强度17 后味(奶香味)品尝完后,残留奶香味的强度大小18 后味(脂质感)品尝完后,在舌头和上牙面之间的油腻感的强度19 后味(奶甜味)品尝完后,口中残留奶甜味的强度大小20 后味(酸味)品尝完后,口中酸味残留的大小利用SPSS 19.0 专业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对特征感官特性的嗜好性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了解对奶制品嗜好性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因子分析方法采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