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

合集下载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点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点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点1.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地下水位、土壤力学性质和地下室所需的使用功能。

采用适当的基础设计和结构加固措施,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防水设计:地下室容易受到地下水渗透的影响,因此防水设计是地下室人防设计的重要一环。

采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和防水层,以确保地下室内部不受湿气和水的侵害。

3.火灾安全设计:地下室容易成为火灾的蔓延通道,因此需要在地下室内设置合适的火灾安全设备和防火措施。

这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和消防栓等。

4.疏散通道设计:地下室内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快速、安全地离开地下室。

疏散通道需要合理布置,避免堵塞和阻碍疏散。

5.应急照明设计:地下室内需要设置应急照明系统,以确保在电力故障或火灾等情况下人员能够清晰看到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

应急照明系统需要采用独立供电或备用电源,以确保长时间供电。

6.通风系统设计:地下室内应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通风系统需要采用排烟设备和新风设备,并保证具备足够的通风量和效果。

7.安全门和防护设施:地下室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安全门和防护设施,以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地下室。

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可以增加地下室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9.安全标识和指示:地下室内需要设置清晰明确的安全标识和指示,以帮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找到疏散通道和出口。

标示牌、标识图和明亮的指示灯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

10.定期检查和维护:地下室人防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相关设备和系统应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以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和保护能力。

通过以上的人防设计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地下室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防护能力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防水设计、火灾安全设计等措施,可以确保地下室内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是保持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一、地下室建筑设计概述地下室作为人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防空防护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文将从地下室的位置选择、结构设计、安全出口设置、通风系统、照明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确保地下室的建筑设计符合相关规定,并提供最佳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二、地下室位置选择1. 地下室应尽量选址在靠近人口密集区域,并与周边公共设施相连,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疏散人群。

2. 地下室选址时应避免选择易受地下水位影响的地方,以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

三、地下室结构设计1. 地下室的结构材料应选用强度高、抗震性好的材料,如混凝土等。

2.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地震设计要求,并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附近高层建筑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

四、地下室安全出口设置1. 地下室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

2.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地下室的各个区域,并确保出口通道畅通无阻。

五、地下室通风系统1. 地下室应配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

2. 通风系统应设置在地下室的不同位置,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均衡分布。

六、地下室照明设施1. 地下室应配置明亮、稳定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2. 照明设施应设置在地下室的各个区域,并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电力中断情况。

七、附件列表1. 设计图纸:包括地下室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等。

2. 施工合同:详细记录合同的签署时间、合同金额等信息。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 《建筑设计规范》: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该规范对地下室的建筑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3. 《人防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防法,该法规定了人防设施的建设、管理以及抗击空袭战争的组织要求等。

人防设计知识讲解

人防设计知识讲解

建筑设计的主要规定
(4)相邻防护单元应设防护单元隔墙,甲类厚度 按结构计算结果定,乙类常5级≥250mm,常6级 ≥200mm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建筑设计的主要规定
6、防护单元连通口 墙的两侧都设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厚度≥ 500,图3.2.10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门等战时有人员出入要求的人员掩蔽工程
二等人员掩蔽所:指战时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所
配套工程:常见的是人防物资库、人防汽车库、区域电站等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人防术语
主体: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清洁区:满足抗爆和防毒要求的区域 染毒区:满足抗爆可以染毒 防护单元: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别都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抗爆单元:防护单元中,用抗爆隔墙分隔的使用空间
(3)乙类防空地下室的顶板高处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大
于该地下室净高的1/2,且高出部分外墙要求同第(2)条 详见下图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建筑设计的主要规定
顶板底面高 出室外地坪 的要求,为 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遵 守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人防术语
掩蔽面积:供掩蔽人员、物资、车辆使用的有效面积。其值为与 防护密闭门和防爆波活门相连接的临空墙、外墙外边缘形成的建
筑面积扣除结构面积和下列各部分面积后剩余面积
A.口部房间、防毒通道、密闭通道面积 B.通风、给排水、供电、防化、通信等设备房间面积 C.厕所、盥洗室面积
平时:和平时期 战时:战争时期 临战:明确进入战前准备时期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二)2024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二)2024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二)引言概述:本文将介绍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要点。

人防地下室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它的设计关乎到居民安全和城市防护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来阐述人防地下室建筑的设计要点。

一、地下室设计的建筑布局1. 确定地下室的位置和规模:考虑到地下室的使用目的和所需空间,确定地下室的建设位置和规模。

2. 合理划分空间:根据地下室的功能需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活动空间、储存空间和设备间等,确保每个区域的合理利用。

3.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合理规划人员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地下室。

二、地下室设计的结构要点1. 地基处理与防渗设计:地下室建设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和防水要求,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和防渗设计,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建筑结构的选择:根据地下室的规模和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等,确保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加强结构设计:考虑到地下室的使用环境和承载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强结构设计,以增强地下室的抗震能力和防灾能力。

三、地下室设计的通风与采光1. 通风系统的设计: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地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2. 自然采光的优化设计:利用地下室周边的自然光源,设计合理的采光方案,减少对电力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3. 应急照明设计:在地下室设计中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合理规划应急照明系统,以确保在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照明和疏散。

四、地下室设计的设备选型与设置1. 建筑设备的选型: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建筑设备,如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等,以满足地下室的功能需求。

2. 设备布局与设置:根据地下室的功能需求和空间限制,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和设置位置,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安全使用。

五、地下室设计的防护措施与安全考虑1. 防火设计与防护:在地下室设计中,考虑到火灾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防火隔离、自动灭火等防护措施,确保地下室的火灾安全。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

四、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包括顶板厚度(包括覆土)、外墙顶部防护角、室外出入口通道最小长度、室内出入口通道最小长度、室外出入口临空墙最小厚度、室内出入口临空墙最小厚度。
1.防空地下室室内早期核辐射剂量的设计限值(戈瑞)
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0.1gy;人员掩蔽所、配套工程中有人员停留的部位0.2gy;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配套工程中存放电子设备、医药物资的房间5.0gy.
(6)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出入口宜采用单层轻型结构,倒塌范围以内的室外出入口应采用防倒塌栅架。
(7)备用出入口可采用竖井式,宜与通风竖井合并设置,竖井平面净尺寸不宜小于1.0m,如有倒塌范围内时,应设防倒塌栅架。
4.出入口通道、楼梯和门洞尺寸应满足平时和战时的需要,并和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尺寸有关。
(2)防护单元内部不应设缝,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设缝需要开连通口时,要增加一段小走道,以便设置防护密闭门。
5.防护单元和地面的关系:
(1)人防顶板底层一般不高出室外地面;
(2)6级人防,当上部为砖混结构(上海规范或6层以下不超过18m的框架结构)可高出≤1.0m;
(3)5级人防,当上部为砖混结构(上海规范或6层以下不超过18m的框架结构)并有取土条件时,可高出≤0.5m,并在临战时覆土。
(3)高出室外地面的管道层或普通地下室外墙厚度算法相同。
5.全埋式防空地下室外墙顶部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其最小防护厚度ts应满足。
6.非全埋式6级防空地下室,室外地面以上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
7.室外出入口的90°转弯数量和最小长度
(1)6级防空地下室其通道长度或拐弯数可按建筑需要。
二、人防主体设计
1.防护单元:

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筑施工设计方案CAD图纸

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筑施工设计方案CAD图纸
b/2 b/2 b/2 200200TZTZ30dA 型1504b1LC24H1hb2b114H433C11505150TB-5TB-2十一层平面图45D上DEE45LL0-7地下室平面图45A上DTB-2DTB-1TL-1H=80PTB-11TZ%%1306@2005001ETZ%%1308@200AE45C 型B 型T ZC1LL1b2h45C2514b1LC2H1h141503430dC1315034L2b22230d30d30d梁4202 @2004220020042@200123TL-14203.楼梯栏杆及扶手详见建施.1#楼梯详图2.本图所给钢筋长度仅为参考,须以实际放样为准.2%%13114梁端伸入墙内370200TL--1@2003%%131183501.混凝土C30,钢筋I(%%130),II(%%131)级.附 注:A---A300X12=3600D1500E楼 梯 板 配 筋 表TB-3TB-3十二层平面图45D上D130TB-5A1950360013150300130板 厚150150150编 号TB-1A型TB-4BATB-3TB-2C类高宽19501950225019503600LL2L136004200600360060013150300数H131515015030030013300150尺 寸级踏 步 尺 寸TZETZE45150X13=1950%%13014@120300200%%13014@120%%13014@12012501250%%13014@120梯 板 配 筋200%%13014@120b1b21250200250200%%13014@110%%13014@110250200%%13014@110%%13014@12023%%13014@110%%13014@110%%13014@110%%13014@110支 座 尺 寸1250140014004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王焕东<1〉功能要求与工程措施(一)防空地下室的作用及其组成1战时作用与基本要求⑴防空地下室的战时作用:②空袭时:安全的掩蔽空间;②空袭后:居民的生存场所。

⑵对防空地下室的基本要求:①保证防护安全②满足使用要求③提供生存条件2防空地下室的组成[图集05SFJ10 (p10)]主体: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

① 空袭时,主体内有无人员停留,其防护要求、使用要求均不同;(有人员停留的主体应为清洁区;无人员停留的主体为染毒区);②主体除主要功能房间(如人员掩蔽所的人员掩蔽空间)外,还包括必要的辅助房间;③主体的范围: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主体为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无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主体为防护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口部:防空地下室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

口部主要指战时出入口、战时通风口等。

①口部的范围:对于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不仅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外的通道、竖井;而且还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与密闭门之间的房间、通道等;② 室内、室外出入口的界定;按通道的出地面段是处在上部地面建筑投影范围的内、外确定;③战时出入口的分工[规范2.1.27:主要出入口:战时空袭前、空袭后,人员或车辆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2.1.28:次要出入口:战时主要供空袭前使用,当空袭使地面建筑遭破坏后可不使用的出入口~2.1.29:备用出入口:战时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当其他出入口遭破坏或者堵塞应急使用的出入口]1)主要出入口:指战时空袭前、空袭后都要使用的出入口。

因此是设计中尤其要重点保证空袭后的出入口使用,如在出入口位置、结构抗力、防毒剂、洗消设施以及出入口防堵塞等方面均应根据战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个防护单元应该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

2)次要出入口:指战时主要供空袭前使用、空袭后可不使用的出入口。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
▪ 简易洗消区面积不宜小于2.0m2; ▪ 简易洗消间面积不小于5.0m2; ▪ 简易洗消间与防毒通道设一道普通门,与清洁区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33施
工程防护设备
—— 洗消污水集水坑
在遭受空袭后, 当室外毒剂下降到 允许浓度时,为了 对主要出入口的通 道进行清洗,在主 要出入口的防护密 闭门之外应设置污 水集水坑,以便用 来集存洗消出入口 通道产生的污水, 集水坑的容积以不 小 于 0.50m3 , 深 度 不小于0.6m为宜。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28施
3.工程防护设备
防毒通道设置要求
▪ 防毒通道的设置应与排风口 相结合。
▪ 防毒通道内应设置能满足换 气次数要求的通风换气设备,而且在 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缩小通道容 积。
▪ 当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不 止一道时,其中仅要求容积最小的防 毒通道应满足换气次数要求。
▪ 设置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 道通常与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配合设 置。
——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早期核辐射、热辐射和城市火灾其性质虽然不同,但对这三种杀伤 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
1、围护结构要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必要时在顶板上方进行覆土, 并进行复核验算。
2、出入口通道设置90°的拐弯,并满足一定的通道长度要求。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20施
3.工程防护设备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图解
1
主要讲授内容
1 概述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 口部防护 4 主体防护 5 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6 结构构造要求
2
1 概述
1.相关重要概念
防护工程-人防工程-地下建筑-防空地下室 人防工程建设
2.人防工程的分类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2
四、常规武器、核武器爆炸动荷载
1、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
常规武器爆炸在地面产生冲击波作用时间较短,升压时
间较短。常规武器爆心距防空地下室外墙出入口有一定距离,
其爆炸对地下室结构产生整体破坏效应,应按整体效应进行
设计,可不考虑局部破坏作用。
常规武器地面爆炸空气冲击波最大超压ΔPcm,等效作用
时间t0,土中压缩波Pch等按规范附录B公式进行计算。
C25
HRB335 2.2% HRB400
2.0%
≥C300
HRB335 2.5% HRB400
2.4%
25
七、常用结构构件设计要求
1、外墙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简单偏于安全,外墙可
不考虑轴向压力,将压弯构件按纯弯构件验算。
2、底板,按平时使用荷载确定底面积,按核爆炸动荷载
验算基础底板强度,不需要验算变形和裂缝。
行有关规定取值,其他主要设计参数按规范表4.4.1采用。
核爆炸土中压缩波最大压力Ph及土中压缩波升压时间
tch按规范4.4.3. 1—3进行计算。
5
6
3、动力计算
(1)宜将结构体系拆成顶板、外墙、底板等结构工件。
(2)结构工作状态均可用结构的允许延性比[β]表示。
砌体结构允许延性比[β] = 1
于3m时,可采用通道顶板等效荷载标准值。
b)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设计可近似按梁板
结构顶板等效荷载标准值确定。
c)外墙计算高度大于5.0m时,可近似采用表4.8.3.1-2
及4.7.3-1-2中取值。
d)当顶板埋置深度大于3.0m,或防空地下室位于二层及
以下,土中外墙等效荷载标准值可近似按顶板埋置深
于结构不利的覆土厚度hm时,K值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防空地下室规范讲解图例ppt课件

防空地下室规范讲解图例ppt课件

钢结构 活门槛
GHSFM4025(6)
抗力等级 门洞净高
双扇 防护(门) 密闭(门) 门洞净宽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
——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
配置要求
▪ 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密闭门宜向外开 启。
▪ 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防护密闭门、密闭 门。
▪ 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前通道,其净宽 和净高应满足门扇的开启和安装要求,否则会给施 工或使用带来麻烦。
在绘制人防工程建筑图中,除执行国家相关建筑制图标准外,这里 补充人防专项设计图例: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 进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能阻 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其 组成为:
▪ 门扇:门扇开启能保障人员、车 辆的进出,关闭时能阻挡冲击波和毒剂。
早期核辐射、热辐射和城市火灾其性质虽然不同,但对这三种杀伤 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
1、围护结构要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必要时在顶板上方进行覆土, 并进行复核验算。
2、出入口通道设置90°的拐弯,并满足一定的通道长度要求。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
—— 防护设备建筑图例
mm)
KJH00203
900
320×320
440×440
KJH00303 2000
440×440
580×580
胶管活门
KJH00403 KJH00503
3600 5600
880×440 1040×560
1000×560 1200×700
KJH00603 8000
1200×700
1360×8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
停留区的设置要求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 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房间)。通 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穿衣检查室组成。
洗消间设置要求:
▪ 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 侧;
—— 防护设备建筑图例
在绘制人防工程建筑图中,除执行国家相关建筑制图标准外,这里 补充人防专项设计图例: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 进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能阻 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其 组成为:
▪ 门扇:门扇开启能保障人员、车 辆的进出,关闭时能阻挡冲击波和毒剂。门框
▪ 整体破坏作用 ▪ 局部破坏作用 一般防空地下室不考虑抗炸弹 直接命中。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 生化武器破坏效应
化学武器是指利用化学毒剂达到杀伤人员、毁坏植物为目的的兵器。 化学武器的典型毒剂是沙林和V.X.。
生物武器是依靠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 毒等)以及用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来达到杀伤人员和牲畜的武器,其施放 手段与化学武器相似。
防毒通道是具有通风换气设施的密 闭通道。形成防毒通道需满足如下两点:
▪ 防空地下室设有机械进风系统 和滤毒通风设备,在室外染毒情况下, 滤毒通风使室内能够维持一定的通风超 压。
▪ 在防毒通道内设有通风换气设 备,在超压排风过程中使防毒通道不断 通风换气,并将污秽空气不断排至室外。
——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
▪ 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个防 毒通道内(普通门),脱衣室与淋浴室 之间应设置一道密闭门,淋浴室与检查 穿衣室之间可设普通门,检查穿衣室的 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普通 门);
▪ 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的 使用面积均宜按每个淋浴器3m2计;
▪ 淋浴器的布置应避免洗消人员的 足迹交叉。
——
P1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防毒通道设置要求
▪ 防毒通道的设置应与排风口 相结合。
▪ 防毒通道内应设置能满足换 气次数要求的通风换气设备,而且在 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缩小通道容 积。
▪ 当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不 止一道时,其中仅要求容积最小的防 毒通道应满足换气次数要求。
▪ 设置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 道通常与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配合设 置。
防护工程
国防工程
人防工程
明挖工程
暗挖工程
单建式人防工程
防空地下室
地 下 建 筑
防空地下室是结合地 面建筑修建的防护性建筑 物,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
1 概述
2.人防工程的分类
—— 按战时功能划分
指挥工程 医疗救护工程 防空专业队工程 人员掩蔽工程 配套工程
具有战时不间断指挥、通信功能 战时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护的工程 战时对人防体系进行保障的分队掩蔽工程
—— 核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爆炸景象及过程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冲击波特性
•有超压和动压 •无孔不入 •遇障反射
—— 核武器破坏效应
冲击波时程曲线及其简化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 早期核辐射
1、以光速传播 2、能透射不透明物体 3、可使人员致伤、致死
——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早期核辐射、热辐射和城市火灾其性质虽然不同,但对这三种杀伤 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
1、围护结构要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必要时在顶板上方进行覆土, 并进行复核验算。
2、出入口通道设置90°的拐弯,并满足一定的通道长度要求。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工程防护 剩余剂量计算
土特别是潮湿的土壤是防 护早期核辐射的良好材料。
—— 核武器破坏效应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 放射性沾染及其工程防护
—— 核武器破坏效应
放射性沾染云迹图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炸弹的大小一般按“口径”分级,所谓口径是指炸弹的名 义重量,如250公斤炸弹、500磅炸弹等。 常规武器破坏作用
——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2.工程防护措施
—— 对生化武器的防护
1、为使防空地下室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区,人防工程应满足①人 防围护结构要满足密闭要求。②战时出入口设置密闭门。③通风口设置 密闭阀门。 2、战时在隔绝防护时间内,为了能给室内人员提供起码的生存条件, 人防工程主体内部应具有足够的人员生存空间。 3、为在室外染毒情况下,能给室内人员提供必要的新风,在进风系统 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 4、为在室外染毒条件下,使人员能够进出人防工程,在主要出入口设 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 对地面冲击波防护
1、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力,满足抗核爆动荷 载和建筑物倒塌荷载的强度要求。
2、战时出入口设置防护门或防护密闭门。 3、战时通风口、电缆引进口、进排水口设置消波设施。 4、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和其它孔洞应临战封堵。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2.工程防护措施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
P2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 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房间)。通 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穿衣检查室组成。
洗消间设置要求:
▪ 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 侧;
▪ 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个防 毒通道内(普通门),脱衣室与淋浴室 之间应设置一道密闭门,淋浴室与检查 穿衣室之间可设普通门,检查穿衣室的 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普通 门);
—— 防爆波活门与扩散室(箱)
扩散箱
扩散箱是为了简化口部设计,节省空间,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研 制而成的用钢板制作的一种消波设备。它可以用于6级和6B级防空地下 室,替代扩散室。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密闭通道是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 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依 靠其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 密闭空间。当室外染毒时,密闭通道不 允许有人员出入 。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 防爆波活门和扩散室 密闭通道与防毒通道 洗消间 洗消污水集水坑
1.武器破坏效应
人防工程承受的 杀伤破坏作用
武器效应
核武器
常规武器
生化武器
核 放早 空 地 冲 爆
光 电 射期 气 震 击 炸 破破
辐 磁 性核 冲 与 坏 坏 射 脉 粘辐 击 冲 作 作
冲 染射 波 击 用 用
▪ 简易洗消区面积不宜小于2.0m2; ▪ 简易洗消间面积不小于5.0m2; ▪ 简易洗消间与防毒通道设一道普通门,与清洁区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
—— 洗消污水集水坑
在遭受空袭后, 当室外毒剂下降到 允许浓度时,为了 对主要出入口的通 道进行清洗,在主 要出入口的防护密 闭门之外应设置污 水集水坑,以便用 来集存洗消出入口 通道产生的污水, 集水坑的容积以不 小 于 0.50m3 , 深 度 不小于0.6m为宜。
抗力分级 防化分级
4.人防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及相互关系
1.相关重要概念
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 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 法》第一章第二条),简称“人防”。国外把保护平民不受战争灾害或自 然灾害危害的救助行为,称为“民防”。
生化 物学 武武 器器
建筑倒塌、城市大火
1.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是以核裂变反应(原
子弹)或核聚变反应(氢弹)在瞬 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达到大规模杀 伤人员和破坏城市设施的一种现代 武器。主要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 子弹。
核武器的威力通常以“梯恩梯 当量”表示。所谓当量是与核爆炸 能量相当的普通梯恩梯炸药的重量。
——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
配置要求
▪ 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密闭门宜向外开 启。
▪ 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防护密闭门、密闭 门。
▪ 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前通道,其净宽 和净高应满足门扇的开启和安装要求,否则会给施 工或使用带来麻烦。
态;在冲击波压力作用下,悬板与底
座处于闭合状态,底座孔洞被覆盖,
阻挡冲击波超压的进入。
安装要求
为了保证在冲击波到达之时,使 活门的悬板能够迅速关闭,要求活门
HK600(6)
抗力等级
必须嵌入墙内设置,其嵌入深度不应
小于300mm。
门式活门
通风管直径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工程防护设备
扩散室
战时为人员提供的掩蔽工程 除上述功能分类外的其他人防工程
1 概述
人防工程
指挥、通信工程 防空专业队工程 医疗救护工程
人员掩蔽工程
配套工程
抢险抢修 医疗救护
消防 防化防疫
通信 运输 治安
中心医院 急救医院 救护站
一等人员掩蔽所 核生化监测中心
二等人员掩蔽所
食品站
生产车间
区域电站
区域供水站
物资库
汽车库
▪ 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的 使用面积均宜按每个淋浴器3m2计;
▪ 淋浴器的布置P1
P2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