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有关语言文字使用的法律法规规章
有关语言文字使用旳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23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第四条第四款各民族均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旳语言文字旳自由,均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旳风俗习惯旳自由。
第一百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旳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旳时候,根据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旳规定,使用当地通用旳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第一百三十四条各民族公民均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旳权利。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旳语言文字旳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旳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旳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旳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有关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旳决定》修正)第十条民族自治地方旳自治机关保障当地方各民族均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旳语言文字旳自由,均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旳风俗习惯旳自由。
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旳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旳时候,根据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旳规定,使用当地通用旳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步使用几种通用旳语言文字执行职务旳,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旳民族旳语言文字为主。
第三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旳自治机关根据国家旳教育方针,根据法律规定,决定当地方旳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旳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措施。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现代社会中,语言文字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保障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以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
本文将就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进行探讨。
一、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背景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制定旨在规范公民、组织及机构在使用语言文字时的行为,保障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这些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制定与制定的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
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类型1. 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一国基本法律制度的核心,也是保障语言文字准确性的重要依据。
宪法中通常会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等相关权利。
而法律则会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进一步规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行政法规及规章行政法规和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并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可以规定公民、组织及机构在特定领域内使用语言文字的要求。
例如,教育部可以出台教育行政法规,规范学校的语言文字教育。
3.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除了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外,一些国家还专门立法制定了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涉及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广和保护等方面。
例如,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旨在推动普通话的使用和推广。
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实施与效果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实施与效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这些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最后,注重制度的完善和更新,根据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四、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在全球化的今天,语言文字交流也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借鉴彼此的经验,使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更加完善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 介绍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背景在社会交往中,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和保障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旨在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明确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国内主要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中文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
2.2. 《普通话推广法》:法律规定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文字,各民族地区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普通话。
2.3. 《全民普通话水平测试通用词表》:词表规定了普通话的基本词汇,对于普通话培训和考试具有指导作用。
2.4.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法规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必须合法、健康,不能传播违法信息和有害信息。
3. 国际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3.1. 欧洲语言文字宪章:宪章规定了欧洲各国和地区的语言文字权利保障和多元文化发展的原则,旨在维护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政策推荐》:推荐各成员国制定和执行语言政策,保护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4.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影响和意义4.1. 维护社会稳定: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有助于减少语言文字的混乱和错误使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4.2.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各种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4.3. 保护语言文字权益: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保障了全体公民的语言文字权益,让民众能够正常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保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正性。
5.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可改进之处5.1. 加强宣传教育: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中加强宣传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的语言文字意识和规范使用能力。
5.2. 加强跨领域合作:在制定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时,应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网络社交等新兴领域对语言文字规范的影响。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文档模板范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一、法律法规1.1 语言文字法1.1.1 法律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语言文字法为维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基础。
以下是对法律中关键条款的解释:(1)第一条:本法的目的是保护国家言语文字的优秀传统,指导和规范言语文字的使用,促进国家言语文字事业的发展。
(2)第二条:本法合用于全国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国家言语文字的活动。
......1.2 语言文字规范1.2.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是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的,以下是摘录的关键规定:(1)规范一:文字规范在文字撰写和使用时,要遵循以下规范:- 符合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用词准确、简炼,表达清晰;- 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外来词语等。
(2)规范二:口语规范在交流和表达中,要遵循以下规范:- 口语表达要简明扼要;- 语速适中,语调平稳;- 避免使用粗话和低俗词汇等。
......二、附件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语言文字法全文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文件3. 相关文档补充材料三、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语言文字法:国家针对语言文字工作所制定的法律文件,用以保护国家语言文字的合法权益。
2. 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家统一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用以规范全国范围内的文字及口语表达。
......四、艰难及解决办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艰难及相应解决办法:1. 艰难一:在一些特定行业和领域中,存在一些特殊用语和行业术语,可能不容易符合通用语言文字规范。
解决办法: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允许使用特定行业术语,但要求清晰解释和说明其含义。
2. 艰难二:在一些地方方言使用频繁的区域,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可能遇到一定的艰难。
解决办法: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语言文字意识和规范用语能力;同时,通过培训和教育,推广普通话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为了规范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维护国家语言文字的纯正性和规范性,加强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对于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文字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维护国家语言文字的纯正性和规范性,加强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使用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以汉语普通话为基础,符合汉字表音法规定,成熟并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
第三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全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财富,是各个民族相互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
第四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管理和推广工作,促进多语种文字的和谐发展。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定、推广和规范工作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职责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进行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普及第六条:全国公共场所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公示、标识、宣传和服务,不得擅自使用其他语言文字。
第七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广泛普及并得到正确使用,全国各级教育机构要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必修科目进行教学。
第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普及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语言文字保护和推广。
第九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应当注重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鼓励各界积极参与语言文字的普及和应用。
第三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第十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语音、语调的纯正和规范,不夸张、不失真。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促进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以及保护和弘扬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制度安排。
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推动普通话的推广使用。
这一法律法规为保障普通话的使用提供了依据,也被认为是维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做了具体规定。
根据该法,国家推广普通话,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合法权益。
3.《国家文字工作法》明确了国家的关于文字工作的政策和具体要求。
该法规定国家文字有统一的规范,鼓励文字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4.《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保护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语言文字教育和研究工作。
以上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确保了语言文字的正确和规范使用。
二、方针政策1.《关于推动普通话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普及普通话的政策目标和措施。
这是为了促进全国范围内使用普通话,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
2.《关于加强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使用,遏制不良网络语言文字传播。
3.《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闻工作者书写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提出了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闻工作者书写规范化的要求。
4.《中国共产党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决定》强调了党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提出了维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正确方向的要求。
方针政策的制定,旨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使用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保护和发展国家语言文字贡献了重要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法措施,确保这些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
只有确保语言文字的正确和规范使用,才能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并推动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而文字则是语言的可视化表达形式。
为了保证语言文字在社会中的正确应用和规范使用,各国普遍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围绕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展开探讨。
二、语言文字保护法律法规1.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保护语言文字创作权益的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著作权人应享有作品的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权益,以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2. 广告法广告法是规范商业广告语言文字使用的法律法规。
它要求广告中的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合法,不能使用虚假、夸大、误导的语言文字,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并维护市场秩序。
3. 计算机软件保护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是保护计算机软件语言文字表达权益的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计算机软件作者对其软件的复制权、发行权等权益,以保护软件作者的知识产权。
4.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中也有一些涉及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
例如,政府机关在制定文件、公告等官方文件时,需要使用规范、得体的语言文字,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意义1. 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权益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防止滥用、误用等不当行为的发生,保护语言文字的权益。
2. 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存在,迫使信息发布者在使用语言文字时更加谨慎,减少了虚假宣传、不实报道等现象的发生,提升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3.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规范使用,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能够降低误解和冲突的发生,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四、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挑战与启示1. 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的出现给语言文字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文字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恶意言论等。
法律法规需要与时俱进,对新兴技术环境下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适时调整与规范。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是保障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文件,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工作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宪法第二十条还规定“国家根除文盲,普及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法》是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具体规范的法律文件。
该法规定了官方语言文字的使用、语言文字文字的保护、语言文字教育和规范、语言文字的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实施办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实施办法》是对《语言法》的实施细则进行的规范文件。
该办法明确规定了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语言文字的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标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是规范国家语言文字书写、发音、用词等方面的标准。
它对纸质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语言文字进行统一规范,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程是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具体规范的文件。
它规定了公文写作、文件格式、命名法规、单位速记、数字字体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促进了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化法规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化法规是规范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文件。
它对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工作进行规范,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确保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范的语言文字能够提升国家形象,展示国家文化的魅力。
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国家对于语言文字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语言文字的保护、规范以及推广等方面内容,并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和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章语言文字的保护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使用普通话,鼓励使用汉字,并将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并列使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 该法规定了对于语言文字的保护措施,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在内。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法- 该法规定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发展和使用的具体措施,旨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权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第二章语言文字的规范法律法规1. 普通话推广法- 该法旨在规范普通话的使用,保护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
根据该法规定,公民应当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2. 汉字的标准字体规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针对汉字的标准字体规范,规定了汉字书写的形态、笔画、结构等标准,保持汉字的统一和规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出版物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包括文字规范、文字质量等要求,以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和可读性。
第三章语言文字的推广法律法规1. 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内容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素养。
2.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法- 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于语言文字推广的目标和措施,包括开展语言文字教育、推动语言文字科技创新等方面。
第四章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影响1. 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国家在保护、规范和推广语言文字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法律法规的影响-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了语言文字的权益和规范了语言文字的使用,促进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结论:国家对于语言文字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了语言文字的保护、规范和推广。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1. 介绍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源。
为了保护和促进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这些法规的内容和作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最高法律,其中包含了保护语言文字权益的相关规定。
根据宪法第四章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了确保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得到统一和规范的使用,国家制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该法规定了普通话的规范使用,宣传普通话的义务和方法,以及其他与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的内容。
4. 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为了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国家制定了《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
该法规定了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5.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为了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管理,国家制定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职责和权益,以及对违反语言文字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等内容。
6. 各省市自治区相关法规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各个省市自治区也制定了具体的语言文字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语言文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7. 语言文字教育法规语言文字教育是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和促进语言文字教育。
例如,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对语言文字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
8.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非常重视,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障了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权益,促进了语言文字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各地方也对语言文字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使语言文字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参与和支持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工作。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2
---------------------------------------------------------------范文最新推荐------------------------------------------------------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第一部分法律摘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第十八条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1/ 13(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话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取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五)《扫除文盲条例》: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六)《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二部分文件摘录(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范文最新推荐------------------------------------------------------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什么是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什么是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普通话(Mandar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为了规范普通话的使用和保护语言文字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探讨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内容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普通话工作的通知》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不论属于何种民族、种族、血统,讲何种语言、信仰何种宗教,都一律平等。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歧视本宪法所承认的不同民族的公民、少数民族的地区……全国各族人民一律有权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从宪法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了公民的语言文字权益。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础法律之一,于2001年通过。
该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并强调“普通话是全国共同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该法还规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具体措施,包括教育、宣传、广播电视等方面。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普通话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于2000年发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联合文件。
通知要求全面推广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广播电视等方面。
该通知也提到了一些具体的配套政策和举措。
二、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维护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通过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制定,保障了每个公民的语言文字权益。
同时,普通话作为全国共同语言,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交流语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
2. 促进教育发展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一、宪法和法律宪法(1982年修订),第四十语言文字。
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修订),第九十四条规定: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教育法(1995年修订),第十七条规定: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
二、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决定(2023年),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引导。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2023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话推广普及。
三、法规和规章语言文字工作管理规定(1991年修订),中央相关部门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法实施条例(2010年修订),对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作出具体规定。
普通话管理条例(2000年修订),对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进行了详细规定。
四、方针和政策语言文字状况调查通报(2023年),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继续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2023年),明确提出继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普通话水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2023年),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五、省级规定和通知北京市基本语音文字规范指引(2023年修订),对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语言文字规范提出指导。
上海市推行普通话方案(2001年修订),加强推行普通话,提高市民的普通话水平。
以上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简要介绍。
这些文件和规定为我国的语言文字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促进语言文字的繁荣发展。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文字作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规范和保护语言文字的正常使用,各国纷纷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中国为例,介绍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最高法律,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宪法第五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民族、出身、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有何差异,都有平等使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这条规定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避免了歧视和偏见。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决定》是中国国家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
该决定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汉字。
公民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交往,尊重和维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这一决定的出台,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规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广告法》《广告法》是中国针对广告行为制定的法律法规,其中包含了对广告中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
根据该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广告宣传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使用误导性、虚假宣传或者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语言文字。
这一规定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四、《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中国制定的面向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涉及到网络语言文字的使用。
根据该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互联网实施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
这一规定为维护网络信息的正常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网络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是中国国家对互联网文化行业的管理制度,也包括了对网络语言文字的规范。
根据该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互联网发布、传播违法言论,不得发布、传播淫秽、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是国家政府对语言文字的管理和规范的一系列措施和举措的总称。
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鼓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和推广、保护的原则,规范语言文字的应用范围、用途和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语言文字法》该法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民族语言文字的推广和应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字法》该法规定了文字的构成和应用要求,保护文字的著作权和公共利益,维护文字的规范和发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一通行的汉字基本规范》该规范统一汉字的用法、写法和书写顺序,保持规范和统一,方便沟通和交流。
二、规范标准1.文字标准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字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资格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标准》,统一了语言文字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提高语言文字的质量和水平。
2.术语标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各个领域都制定了相应的术语标准,如科技术语、医药术语和法律术语等,统一了专业术语的用法,提高了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拼音标准国家制定了《汉字拼音方案》,规范了汉字的拼音输入和使用,便于信息交流和处理。
4.书写规范国家制定了笔划书写的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筆劃簡化字標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手写字书写规范》,保持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简洁性。
三、重要性和应用1.保障言论自由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提供了使用语言文字的法律依据,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促进多语言文字发展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关注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促进了多语言文字发展的繁荣和多样性。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一、引言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法律法规则为语言文字使用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本文主要探讨语言文字在法律法规中的地位和相关规定,旨在增进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理解。
二、法律法规对语言文字的保护在法律法规中,语言文字得到了很多方面的保护。
首先,宪法明确规定了语言文字使用的权利,保障了人民对自己母语的使用权。
其次,在刑法中,对于侮辱、诽谤、泄露国家机密等犯罪行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限制和惩罚。
此外,在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对语言文字的使用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三、语言文字在法律法规中的规定1. 法律文件的语言文字规定法律法规中对法律文件的语言文字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法律文件使用官方语言文字、明确精炼、规范统一。
更重要的是,法律文件要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对于使用语言文字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2. 口头陈述和书面证据的语言文字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口头陈述和书面证据的语言文字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法规对其使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包括证人陈述的真实性、书面证据的合法性以及专业术语的正确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3. 法律文书的格式和表达规定法律文书是法律实施和司法裁决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其格式和表达也有着严格规定。
法律文书需要清晰明了,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以确保法律文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四、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我们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比如在网络信息传播时,要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商业广告宣传中,要遵守广告法;在外语翻译中,要遵守有关翻译行为的法律法规等。
五、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思考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网络言论的监管、法律术语的使用、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与一体化的平衡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六、结论本文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法律法规中对语言文字使用的保护和规范。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 引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
为保护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最高法律,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规范。
根据宪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汉语普通话。
这意味着在国家行政、教育、文化等领域中应当使用普通话。
3. 语言文字法为保护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
该法律规定了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规范,禁止歧视性言语的使用。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国家对汉字的保护和推广,以及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
4. 教育领域的规定在教育领域,国家对语言文字的规定也相当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应当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同时,根据国家的教育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以规范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5. 沟通和媒体行业的规定在沟通和媒体行业,语言文字的准确使用尤为重要。
为此,国家相应制定了规范性文件。
例如,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员行规》,明确了主持人员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语言文字要求。
此外,各行业也制订了相应的行业标准,以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6. 国际合作和交流领域的规定在国际合作和交流领域,国家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规定,以确保语言文字的准确和一致。
例如,我国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并参与制定了一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国际标准。
7. 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如果违反了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国家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具体的处罚方式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
一般情况下,违规行为可能会受到警告、罚款或其他行政制裁。
8. 结论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沟通和表达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保护。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1)【文档模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一、引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是维护国家语言文字权益,促进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工作。
为了加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特制定,全面介绍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供参考使用。
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清单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释:宪法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基础,确保语言文字权益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 注释:《语言文字法》规定了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保护语言文字的合法权益。
3.《语言文字工作规划》- 注释:规划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设计和指导性文件,规划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机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注释:教育法明确了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
5.《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条例》- 注释:条例规定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组织、职责、权限等,保障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附件清单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2.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全文3. 附件3:《语言文字工作规划》摘要4. 附件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文5. 附件5:《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条例》摘要四、困难与解决办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及相应的解决办法:1. 人员不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需要专业人员支持,但可能面临人员不足的问题。
解决办法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招聘优秀人员等。
2. 意识不足:部分地区或单位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解决办法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意识水平等。
3. 资金不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但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解决办法包括增加投入、优化资金使用等。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
为了规范和保护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本文将介绍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旨在加强对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的约束与保护,维护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地位。
一、宪法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定我国宪法第四章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这一条款明确了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的责任。
同时,宪法还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动全国一张蓝图,一张标准,一个语言,促进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
”这一规定表明了国家对普通话的推广和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的决心。
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2月发布,是我国推进国家语言文字建设的基础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推广普通话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原则。
同时,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益,该法也规定了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保护措施。
2. 《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对出版物的语言文字进行了规范。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出版物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使用违法违规的语言文字,同时也鼓励出版文化交流与合作。
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保证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一致性。
该条例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标准除了法律法规,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标准,以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
1.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是国家对普通话水平进行评定和测试的标准。
根据该标准,人们可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普通话的使用水平,并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级划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级划分》是对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行评价的指导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关规定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
这部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
它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尤其是1986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了语言文字健康地向前发展。
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方言盛行,社会上乱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亟待改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全面走上法制的轨道。
这对于进一步普及文化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由什么部门起草的由谁公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起草的。
起草工作于1997年二月正式启动,2000年4月完成。
这部法律是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正式公布的。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1)与宪法等有关法律保持一致;(2)坚持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3)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要体现主权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哪些范围?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本法第二章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规定,明确规定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场合。
具体地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国家机关、学校、出版物、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和说明、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公共服务行业和信息技术产品等范围,对个人使用语言文字只作引导,不予干涉。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写进了条款(第三条),就将国家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上升为法律。
这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同时,国家也强调各民族语言文字地位一律平等。
在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可同时使用。
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是什么?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五条中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提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意义十分重大。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11.书法艺术作品可以使用繁体字吗?可以。
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12. 1985年以来我国制定和公布了哪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1)1985年12月27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和广播电影电视部(简称广电部)联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者音表》。
(2)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3)1988年3月25日。
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4)1988年7月1日,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6)1997年4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7)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
13.近年国务院各部门出台了哪些关于用语用字的规定?(1)1987年1月1日,国家语委、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中宣部出版局公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联合通知。
(2)1987年3月27日,国家语委、中国地名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等部门颁发了《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3)1987年4月 1日,国家语委、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4)1987年4月10日,国家语委、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企业、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5)1987年9月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语委发布了《关于商标用字规范化若干问题的通知》。
(6)1992年7月7日,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颁发了《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7)1992年7月9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规定》。
14. 推广普通话有何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语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4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4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6)《扫除文盲条例》第6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7)《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14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9)《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6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5.《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是何时发布的它适用于哪些范围《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于2001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试行。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16.《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整理异形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整理异形词的主要原则有三个,即:通用性原则、理据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7.近年湖北省出台了哪些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重要政策?为全面推进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保证湖北省推广普通话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1998年以来,湖北省出台了几项重要政策。
(1)1998年4月10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语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加强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通知》,将说普通话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年龄在5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在会议用语、接待来访、对外联系等公务活动中都要使用普通话,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说普通话。
(2)1998年4月10日,省人事厅、省劳动厅、省语委发出《关于窗口服务行业招收新职工普通话有关要求的通知》,提出对窗口服务行业新招收职工,全部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的要求。
(3)1998年4月28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委发出《关于在教育督导评估中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在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通过教育督导手段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
(4)1998年4月28日,省教委、省语委联合发出《关于教师使用普通话若干要求的通知》,对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规定从1999年起,学校新增、调入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规的等级标准。
(5)2000年3月17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将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水平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作出了将语言文字培训列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从2000年至2002年,所有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教师均需必修普通话知识与训练课、必修规范字知识与训练课,并通过相应的考查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