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_脉诀_对宋以后脉学发展的影响
伪书《脉诀》对宋以后脉学发展的影响
题 。至 于其 对 宋 以后 脉 学 发 展 产 生 的 积 极 影
响, 则很 少有学 者论 及 。然 而 , 对 伪书 固不 可一
注 。如北 宋著 名 医 家刘 元 宾 , 即 为注 释 《 脉诀》
之第 一人 。刘 元 宾 在注 释 《 脉诀》 时, 经 常 引用 《 内经 》 《 难经》 《 诸病源候论》 等 多 种 经典 的 理 论, 来诠 释 歌 诀 内蕴 的含 义 , 即 后 人 所 诟 病 的 “ 以经 注诀 ” “ 以诀 掩 经 ” 。事 实 上 , 这 种 批 评是 有 失公 允的 。因 为刘 元宾 注释《 脉诀 》 的 目的是
动作 用 。对 此 , 本 文 拟 从 以下 3个 方 面做 一 初
步探 析 。
文献 中 的论 述 , 传播 的正是 经 典 医著 中 的正 统
医学 理论 。尤 其是 在 通 观 了刘 元 宾注 《 脉诀 》 ,
即《 通 真子 补注 王 叔 和脉 诀 》 全 本 之后 , 便 不 难 发现 , 其在 引经注诀 的同时 , 也 经常表 述 自己的 脉学 见 解 , 其 中有 不少 对 后世 脉 学有 一 定 的影
继刘 氏之 后 , 借 注解 《 脉诀 》 阐发 各 自脉学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0 4 ; 修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8
基 金项 目 : 国家 中 医 药 管 理局 基 金 项 目( J S GJ 1 0 0 1 — 0 8 )
作 者简 介 : 王大妹( 1 9 5 3 一) , 女, 安徽淮南人 ,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研 究 员 。
自中医脉学 经 典《 脉经》 问世 以来 , 研 习脉
宋朝的医学典籍与医案记录
宋朝的医学典籍与医案记录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医学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医学典籍与医案记录在宋朝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医学典籍与医案记录,包括其特点、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医学典籍的特点1. 医经与医谱:宋朝医学典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经,代表作品有《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另一类是医谱,主要是一些医家或医派的实践总结和医案记录,如《千金方》和《类经》等。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宋朝医学典籍既注重理论研究,又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强调理论指导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医学方法。
3. 追求精确细腻:宋朝的医学典籍对疾病分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追求精确细腻的描述和解释,体现了宋朝医学的独特风貌。
二、医学典籍的意义1. 传承与发展:宋朝的医学典籍是继承前代医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前人智慧的总结和发扬光大,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
2. 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宋朝的医学典籍为医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参考,对临床医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根据典籍中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水平。
3. 知识普及与教育培训:医学典籍的出现,也推动了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医学教育的发展。
通过典籍的编纂和传播,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医学知识,并有机会接受医学教育,为推动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医案记录的重要性1. 临床实践的总结与交流:医案记录是医生在实践中对疾病诊治过程的记录和总结,是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积累。
通过医案的交流与分享,不仅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可以为研究和改进医疗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2. 疾病发展与防治研究:医案记录中的临床资料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通过对医案的回顾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变化和趋势,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3. 医学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医案记录是医学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将先进的医疗理念和经验传承给后人。
濒湖脉学(原文和白话文)
濒湖脉学简介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看重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个中谬误也许多.李时珍继续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施展,如他指出,把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剖析透彻.他在《脉经》24脉的基本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写,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楚.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统一类的各类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剖析.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体内容,固然篇幅不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成长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进修脉学的必读著作.史料记录《濒湖脉学》是李时珍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髓,联合本身的经验撰著而成.总为一卷,内容分两部分,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色,分辨办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你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濒湖脉学》有序云:宋有俗子,诬捏脉诀,鄙陋讹谬,医进修诵,认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创造》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 ,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成.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薖所.《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据》,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路,以便浏览.《濒湖脉学》是作者研讨「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髓,列举了二十七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恰当的比方来论述各类不合的脉象,以帮忙读者懂得.个中同类异脉的辨别点和各类象的响应病证,都编成歌腑,以帮忙读者诵记.最后所附删补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也是以易诵.易记的词法,周全地论述有关「脉学」的各类问题,所以本书是初学「脉学」的优越读物.《奇经八脉考》是研讨「奇经八脉」的专论.「十二经脉」是中医阐述心理,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医《脉经》学说中不成朋分的一部分,本书不单详叙「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联合所主病证,提出响应的治疗.同时也是凭脉诊断疾病的一种根据,所以对进修和研讨「脉学」也有参考的须要.《脉诀考据》的主题,是以考据和评论当时风行的脉学书《王叔和脉诀》为对象,其内容是集录明以前各家对该书的不合看法,联合作者本身的看法,作为一种学术上的评论辩论,因为这里面接触到好些脉学上的现实问题,如「七表八里」.「男女脉位」等,所以对研讨脉学来说,是能起到论证息争决部分存疑问题的感化.《濒湖脉学》所例举的脉象共有二十七种,分离为:浮脉.沉脉 .迟脉 .数脉.滑脉.涩脉 .虚脉 . 实脉.长脉.短脉.洪脉.微脉.紧脉. 缓脉.芤脉 .弦脉 .革脉.牢脉.濡脉.弱脉.散脉.细脉.伏脉 .动脉.促脉.结脉.代脉.每种脉象并附有歌决解释.作者:李时珍濒湖脉学明李时珍脉学七言诀■ 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贫血.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畅.■ 沉脉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须眉尺,四时如斯号为平.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迟脉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堪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相类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痂细心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由疝牵丸.■ 数脉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相类诗: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 数而时止名为促,数在关中动脉形.主病诗: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滑脉体状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畅却还前, 诗:相类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主病诗: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呕吐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胭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癫淋看尺部.■ 涩脉体状诗: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 如雨沾沙轻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相类诗: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 微似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主病诗: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 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查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虚脉体状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 诗:相类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慌多, 发烧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疹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实脉体状诗: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 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相类诗: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主病诗: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疯谵语吐一再,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官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长脉体状诗: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相类诗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主病诗: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等于阳明热势深.■ 短脉体状诗:两端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相类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主病诗: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痛尺腹痛.■ 洪脉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滚滚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怀疑.相类侍: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整洁处,举按弦长愊愊坚.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寒冷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知.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微脉体状诗:微脉稍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相类诗: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 主病诗: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烧汗淋漓, 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尺部见之精血揭,恶寒淌痛苦悲伤呻吟.■ 紧脉体状诗: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老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相类诗:见弦.实脉.主病诗: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瘸吐冷痰, 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天然安.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怀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缓脉体状诗: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贴轻风,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懈弛中.相类诗:见迟脉.主病诗: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 上为项强下痿痹,分离浮沉大小区.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珊足力迂.■ 芤脉体状诗:芤形浮大轻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贱红. 相类诗: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 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掉血革贫血. 主病诗:寸芤积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 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弦脉体状诗: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 肝火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相类诗,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阁下弹, 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 主病诗: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 浮沉迟数须分离,大小单双有重轻.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症痂查左关,关右胃寒亲信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革脉体状诗: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相类诗:女人半产并崩漏,须眉营虚或梦遗.相类诗:见芤.牢脉.■ 牢脉体状诗: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相类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主病诗: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疝颓症痂何愁也,掉血阴虚却忌之.■ 濡脉体状诗:孺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薄材不由, 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相类诗:浮而柔细知为濡,沉细而柔作弱持,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主病诗: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贫血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痾.■ 弱脉体状诗: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相类诗:见濡脉.主病诗: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烧骨筋痿, 多惊多汗精力减,益气调营急早医.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散脉体状诗:散似杨花涣散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相类诗:散脉无拘涣散然,濡来浮细水中绵, 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双方.主病诗: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 右关软散胻胕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细脉体状诗: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 春夏少年俱晦气,秋冬老弱却适宜.相类诗:见微.濡脉.主病诗: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 若非湿气侵腰肾,等于伤精汗泄来.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 伏脉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才动隐然深, 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相类诗:见沉脉.主病诗:伏为霍乱吐一再,腹痛多缘宿食停, 蓄饮老痰成积累,敞寒温里莫因循.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动脉体状诗: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 其本来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主病诗: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 或为泄痢拘挛病,须眉亡精女子崩.■ 促脉体状诗: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 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相类诗:见代脉.主病诗: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 不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疯斑与毒疽.■ 结脉体状诗: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胜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意.相类诗:见代脉.主病诗: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呻吟,内生积累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 代脉体状诗:动而中断不克不及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干.相类诗: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克不及回方是代,结生代逝世自殊途.主病诗:代脉原因脏气衰,腹痛泄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宫病,女子受孕三月兮.■■ 四言诀■经脉与脉气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地道,气味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钥,血如波澜,血脉气味,高低轮回.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 部位.诊法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裔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肺门,居两尺部. 灵魂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大前一分,人命之上,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定夺,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逝世不愈.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脉有七诊,日浮中沉,高低阁下,新闻求寻. 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踪.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地点,不病者否. ■ 五脏平脉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懈弛,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时懈弛,是谓平脉.太甚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逝世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掉.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成不审. ■ 辨脉提纲调处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温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表里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风雨晦冥,人喜怒忧,思悲恐惧. 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阴,数则阳盛. 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 表里阴阳,风尚冷热,辨表里因,脉证参别. 脉理众多,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 ■ 诸脉形态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并且柔; 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儒,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 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鄙人,沉极为伏; 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幅幅而强;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珠丝然.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二损一败,病不成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迟细为涩,往来极难,易散一止,止而复还,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克不及回. 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畅,是谓之滑;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短则气病,不克不及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 诸脉主病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证.浮脉主表,里必缺少,有力风热,无力血弱.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掉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轻狂痰热.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量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呕吐. 涩脉少血,或中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紧脉主寒,又主诸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 长脉气平,短脉气病,细则气少,大则病进, 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贫血脉虚,气实脉实. 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 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 濡小阴虚,弱小阳竭,阳竭恶寒,阴虚发烧. 阳微恶寒,阴微发烧,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烧,为痛为惊,崩中掉血. 虚寒相搏,其名曰革,须眉掉精,女子掉血.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阳盛则结,症痂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 杂病脉象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 中风浮缓,急实则忌,轻狂中痰,沉迟中气.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 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 上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止歇,脏绝倾危. 散脉无根,形损难医,饮食内伤,气口急滑. 劳倦年伤,脾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 沉极则伏,涩弱久深.火郁多沉,滑痰紧食, 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弦主留饮. 热则滑数,寒则弦紧.轻狂兼风,沉滑兼气, 食伤短疾,湿留孺细.疟脉自弦,弦数者热, 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 实大浮洪,发烧则恶.呕吐反胃,轻狂者昌, 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厥逆迟微,是则恐怖.咳嗽多浮,聚肺关胃. 沉紧小危,浮濡易治.喘急息肩,轻狂者顺; 沉涩肢寒,散脉逆证.病热有火,洪数可医, 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烧,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急数.诸病掉血,脉必见芤, 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 沉小涩微,反成其害.遗精白浊,微涩而弱, 火盛阴虚,芤孺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 渺小微涩,形脱可惊.小便淋闭,鼻头色黄, 涩小无血,数大何妨.大便燥结,须分气血, 阳数而实,阴迟而迟.癫乃重阴,狂乃重阳, 浮洪喜兆,沉急凶殃,痫脉宜虚,实急者恶, 浮阳沉阴,滑痰数热.喉痹之脉,数热迟寒. 缠喉走马,微伏则难.诸风眩晕,有火有痰, 左涩逝世血,右大虚看.头痛多弦,浮风紧寒, 热洪湿细,缓滑厥痰.气虚弦软,贫血微涩, 肾厥弦坚,真痛短涩.亲信之痛,其类有九, 细迟从吉,浮大延久.疝气弦急,积累在里. 牢急者生,弱急者逝世,腰痛之脉,多沉而弦, 兼浮者风,兼紧者寒,弦滑痰饮,濡细肾着, 大乃肾虚,沉实闪肭.脚气有四,迟寒数热, 轻狂者风,濡细者湿.痿病肺虚,脉多微缓, 或涩或紧,或细或软.风寒湿气,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三脉乃备.五疸实热,脉必洪数; 涩微属虚,切忌发渴,脉得诸沉,责其有水;浮气与风,沉石或里,沉数为阳,沉迟为阴;浮大出厄,虚小可惊.胀满脉弦,土制于木;湿热数洪,阴寒迟弱;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大可治,虚小危极.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者生:沉细者逝世.中恶腹胀,紧细者生, 脉若浮大,邪气已深.痈疽浮散,恶寒发烧,如有把柄,痈疽所发.脉数发烧,而痛者阳.不数不热,不疼阴疮.未溃痈疽,不怕洪大,已溃痈疽,洪大恐怖.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不宜浮大,唾糊呕血.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微涩而紧,未脓当下,紧数脓成,切不成下.■ 妇儿脉法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怀胎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蒲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证,与虎口纹.■ 奇经八脉诊法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阁下弹,阳蹻可决;尺阁下弹,阴蹻可别.关阁下弹,带脉当决.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督脉为病,脊强癫痫;任脉为病,七疝瘕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带主带下,脐痛精掉;阳维寒热,目弦僵仆;阴维肉痛,胸胁刺筑;阳蹻为病,阳缓阴急;阴蹻为病,阴缓阳急.癫痫契瘲,寒热恍惚,八脉脉证,各有所属.平人无脉,移于外络,兄位弟乘,阳溪列缺.■ 真脏绝脉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刃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命根子将绝,虾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臆.濒湖脉学李时珍曰.宋有俗子.诬捏脉诀鄙陋讹谬医进修诵.认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创造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及四珍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成.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所.浮(阳)浮脉举之有余.按之缺少.(脉经)如轻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夹(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工资肺.又谓之毛.太甚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脉诀言寻之如太甚.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贫血.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畅.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掉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沉(阴)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里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沉脉法地.有渊泉鄙人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工资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甚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缓数及各部之沉.篮绵乃弱脉,非沉也.【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耍滑匀,女子寸兮须眉尺.四时如斯号为平.【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戏说老中医号脉转载自徐叶门人各位医生:你们可曾遇到过病人来了门诊,二话不说,把手一伸让您给号号脉的经历?号脉也可算是中医传统文化了!文学作品里、电影电视里神奇着呢!可以说是查百病而知生死,一摸知之。
电视剧《西游记》里悟空悬丝诊脉更是把中医脉诊表达到了极至!这里也恰恰透露出了脉诊的玄机。
按下不表且说:《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然而,《脉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切而知之”并非易事,为何只排在望、闻、问之后“谓之巧”呢?切脉民间又叫号脉,脉(mai)又读脉(mo)脉脉含情的脉,君不见老中医切脉时的眼神正是“斜着眼偷看人”这就是脉(mo)的本义。
所以中医切脉古又称脉(mo)脉。
医生是在给病人脉脉传情吗?哈哈哈。
非也!医生是在收集信息。
君不知医生的耳朵、鼻子都没闲着,他们的耳朵本来就是支棱着的,你也看不到他们鼻翼煽动,甚至你听不到他们紧嗅两下“习习”的声音。
医生可不要骂我呀。
由于“号脉”知百病的中医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百姓心中,不会号脉的医生还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医吗?特别对于中医来说。
所以中医通过察言观色、声息气味发现的病情都要通过看似切脉的过程发现并告知病人——我号出您的病来了。
闻,是听和嗅的过程不易被病人发现;望,通过脉(mo)的过程也可以掩盖。
所以“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这里还包含望、闻的技术含量,按下不表。
但说医生千万不要上来就问病人:哪里不好呀?哪里不舒服呀?特别是中医,尤其是刚毕业或没名分的中医。
那么“问而知之谓之工”怎讲?不问了?可有这样的医生,他们特别尊重了中医传统文化,但也有违了中医四诊的精神。
我的主张是一定要问!脉脉含情地望、静静地听、细细地嗅,手还要放到病人的寸、关、尺上。
有的放矢的问,问能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
通过脉脉含情地望、静静地听、细细地嗅,相信您已经可以作到“有的放矢的问,问能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如果您不能确定,那您还不要放开您的三个指头。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国传统医学中,脉象诊断是一项重要的诊疗技术。
通过触诊脉搏来了解病情、辨识疾病,已经在中医典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
1. 手足寒温脉象:《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里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脉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脉象的描述和解读。
例如,在《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少阴病,脉微细者,手足厥冷,咽不利,按之心下坚,无寒热。
”这段典故揭示了脉象微细、手足厥冷等症状与少阴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脉象有力无力:《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是明代医家张介宾的著作,以病案为依据,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有一段典故描述了脉象有力无力与病情的关系:“脉见有力,证虽未愈 已嫡然。
脉见无力,证虽已愈 尚鲠然。
”这表明,脉象的有力或无力能够反映病情的好坏,有助于医师判断治疗效果。
3. 脉速脉缓:《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医学巨著,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脉速和脉缓的典故。
例如,在《景岳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脉得大象,意为多痰火也。
脉得迟浮清弦者,候多食滞也。
”这说明了脉速和脉缓与体内湿热、食滞等病理有关,为中医师对症施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4. 脉象的诊察:《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脉学理论。
在《黄帝内经》中,讲述了诸多关于脉象的诊察方法。
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其脉滑而长,气从中来者,阴也。
……脉有离其脉则躁,躁则病来。
”这段典故提示了识别阴阳、判断病情的脉象特征与方法。
综上所述,脉象诊断作为中医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中医医师考点之《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医师诊断学辅导: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
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
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
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
宋朝的医药发展
宋朝的医药发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医药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
在这个时期,医药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医药体系,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时期,医药学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转变。
首先,人们对医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开始被视为一门科学,研究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变得更加系统和深入。
其次,许多医学家和药师开始积极探索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并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
最后,医学不再局限于皇宫和富贵人家,普通民众也开始受益于医学的进步。
宋朝时期,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问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伤寒杂病论》和《千金要方》。
《伤寒杂病论》是由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千金要方》是由医学家孙思邈所著,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和治疗方法,成为了后来中医药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在宋朝,医学的发展得到了皇室的高度重视。
皇帝为了保障自己和朝廷的健康,特地设立了内府医院,专门为皇帝和贵族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
同时,皇帝还设置了药房,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物的制备。
除了皇室的关注,宋朝社会对医学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许多私立医院和药店在宋朝蓬勃发展,人们可以在这些场所找到医生和药师寻求治疗和保健。
此外,宋朝政府还设立了一些医学机构,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宋朝的医学也受到了一些外来医学思想的影响。
当时,波斯和阿拉伯的医学在中国传播开来,对中国的医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波斯和阿拉伯的医学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医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理论。
许多波斯和阿拉伯的医学家也来到中国,与中国医学家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医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宋朝是中国医药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医药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医药体系。
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不仅为皇室和贵族提供了医疗保健,还惠及了普通民众。
宋朝的医学成就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医药学的研究和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脉学考辨 精良之作——简评《脉诀汇辨校释》
年 、9 2 曾两 次 繁 体 竖排 整 理 出版 , 是 内容 都 18 年 但 有 不全 , 两 次 出版都 删 除 了卷十 经 络部 分 的经 络 如
滞” 自佛典 ,楞伽阿哆罗宝经玄义》 :执之则 出 《 云 “
触涂 成 滞 , 了之则 无 法不 通 。涂 即泥也 , 即凝 也 , ” 滞 “ 涂 成滞 ” 触 在文 中指执 着 于谬 论邪 说 。在 “ 孙 贻 彭 叙” , 离、 成、 中 对 容 僵俭 、 等 上古 人名 也 进行 了注 鼓 解 , 注 释 “ ”指 出 即上古 长 寿 者彭 祖 , 如 鼓 , 并述 其 原 委 。另 对 一些 典 故 、 民俗 、 文献 引 征 、 代 医家也 有 历 详 尽 注释 。这些 对 于读 者更 好 地 阅读 利用 《 脉诀 汇
辨》 这一脉学名著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校勘方面 ,脉诀汇辨校释》 《 选用了清康熙五年 丙午《 脉诀汇辨》 李氏刻本( 初刻本 ) 为底本 , 保证 了 该 书校勘 方面 的准确 与完 整 。 脉诀汇辨》 16 《 在 93
—
爽之思 , 内经》 故《 平息诊脉亦静一之道矣 。若身处
需 要 心 领神 会 , 脉学 著作 对 于 脉象 的语 言 描述 历 故 来 较 为艰 深 , 者 阅读 脉学 古 籍 往 往 有 一定 难 度 。 学
为精 彩 。如 “ 象论 ” 后按 语 云 :天 地万 物 , 审 篇 “ 气象 万 千 , 有 天象 , 有 藏象 , 有 脉象 , 诸 内必 形 天 脏 脉 有 诸 外 , 善 观 象 者 , 其 象 , 其 情 , 能 知 根 故 审 察 而 本 。 … …学 者须 知脉 中有 象 , 能 明此 六 点 , 脉 若 于 法 一 途 则 思 过 半 矣 !精辟 地 指 出 了 中医 “ 象 ” ” 取 的
学脉诊,精读这八本书就够了!每一本都是经典之作,赞
学脉诊,精读这八本书就够了!每一本都是经典之作,赞先上干货提要:1、《脉经》是中华脉学的开山之作!2、《脉诀刊误》是中华脉学的思辨之作!3、《濒湖脉学》是中华脉学的入门佳作!4、《诊家正眼》是中华脉学的精华之作!5、《脉诀汇辨》是中华脉学的大成之作!6、《三指禅》是中华脉学的匠心之作!7、《脉理求真》是中华脉学的至简之作!8、《诊宗三昧》是中华脉学的点睛之作!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明珠,成功地庇护了数以兆计的炎黄子孙千万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脉诊一直被医家所珍视,至今在中医领域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所以,传承中华脉学仍是一项义不容辞而又任重道远的任务。
脉学渊薮于《黄帝内经》,推广于扁鹊、仲景、叔和,成熟于濒湖、中梓、延昰。
在脉学史上,有八本脉学专著,即《脉经》《脉诀刊误》《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三指禅》《诊宗三昧》《脉理求真》,堪称是中华脉学的正统,对脉学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脉经》是中华脉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平脉辨证、脉方相应的脉学专著,宋代林亿盛赞此书为“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叔和师淑四圣,创下脉学万世法典。
《脉经》为历代中医人士不可不读的一部奇书,它首次对脉象进行了系统归类,延续了仲景平脉辨证和脉方相应的思想,并有各科脉证的先导,为后世学习脉法的鼻祖之训。
《脉诀刊误》是中华脉学的思辨之作,全书以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脉诀》,并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周学海曾评价道:“戴氏脉诀刊误,或释或辨.委曲详尽,诚可宝贵。
虽其所辨不无过词,要亦执古太严,而于大义则无不赅洽矣。
”《濒湖脉学》是中华脉学的入门佳作,是后世医家推崇备至的脉学专书。
全书短小精悍,却又言简意赅,将27脉的体状、相类、主病和分部等全部囊括,读起来朗朗上口,能令读者烂熟于心,成为脉学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印数最多的脉学专著。
《诊家正眼》是中华脉学的精华之作,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此书乃“千圣相传正法眼藏”,以四圣的心眼通达脉学真理智慧,全书所传之心印,乃为脉学无上正法,辩驳脉学杂说,正本清源,回归正统。
内经后承前启后的著作
内经后承前启后的著作《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但其后的许多著作也在继承和发展《内经》思想的基础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著作在内经后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使得中医理论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著作:1.《难经》《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约成书于汉代。
它以问答的形式,对《内经》中的一些深奥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对于后世的中医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晋代著名医家皇甫谧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该书在继承《内经》的针灸理论基础上,对针灸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为后世的针灸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脉经》《脉经》是晋代王叔和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该书在继承《内经》的脉学理论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脉象的诊法、脉象与证候的相应关系等方面,对于后世的诊断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华佗遗书》《华佗遗书》是汉代名医华佗的著作,主要包括《华佗外科》、《华佗针灸学》等部分。
该书在继承《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对中医外科、针灸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为后世的中医外科学、针灸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综合性医书,也是继《内经》之后的重要医学典籍之一。
这两部著作在继承和发展《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当时的临床经验,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成果和经验,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本草纲目》明代李时中编撰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专著,也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重要著作之一。
该书在继承和发展古代本草学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总结了当时的本草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对后世的中药学、植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是清代吴谦等编撰的一部大型医学全书,也是继《内经》之后的重要医学典籍之一。
脉诀完整版
脉诀 脉学著作。 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明·李言闻曾予补订,改名《四言举要》,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 ②《王叔和脉诀》的简称,详见该条。 ③南宋·刘开撰。又名《刘三点脉诀》、《复真刘三点先生脉诀》。撰于1241年。本书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类,分别就寸、关、尺三部四类脉的主病作了概述。 ④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篇名>金匮篇 书名:脉诀 作者:崔嘉彦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9年 <目录> <篇名>正文 属性: 人身之脉 本乎荣卫 荣者阴血 卫者阳气 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 气而至 气动脉应 阴阳之义 气如橐 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 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 皆有动脉 手太阴经 可得而息 此经属肺 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 息之出入 初持脉时 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 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 阳寸阴尺 先后推寻 寸关与尺 两手各有 揣得高骨 上下左右 男女脉同 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 反此病至 调停自气 呼吸定息 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 三至名迟 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 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 转数转热 在人消息 在人差别 迟数即得 即辨浮沉 浮表沉里 深浅酌斟 浮数表热 迟数里热 浮迟表虚 沉迟冷结 察其六部 的在何处 一部两经 一脏一腑 左寸属心 合于小肠 关为肝胆 尺肾膀胱 右寸主肺 大肠同条 关则脾胃 尺命三焦 不特脏腑 身亦主之 上下中央 三部分齐 寸候胸上 关候膈下 尺候于脐 直至跟踝 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 病随所在 不病者否 浮沉迟数 有内外因 外因于天 内缘于人 天则阴阳 风雨晦明 人喜怒忧 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 则为表证 沉里迟寒 数则热盛 内因浮脉 虚风所为 沉气迟冷 数躁何疑 表里寒热 风气冷燥 辨内外因 脉证参考 浮沉之脉 亦有当然 浮为心肺 沉属肾肝 脾者中州 浮沉之问 肺重三菽 皮毛相得 六菽为心 得之血脉 脾九菽重 得于肌肉 肝与筋平 重十二菽 惟有肾脉 独沉之极 按之至骨 举指来疾 脉理浩繁 总括于四 六难七难 专衍其义 析而言之 七表八里 又有九道 其名乃备 浮而无力 是名芤脉 有力为洪 形状可识 沉而有力 其脉为实 无力微弱 伏则沉极 脉迟有力 滑而流利 无力缓涩 退同一例 数而有力 脉名为紧 小紧为弦 疑似宜审 合则为四 离为七八 天机之秘 神授之诀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泛泛浮浮 如水漂木 芤脉何似 绝类慈葱 指下成窟 有边无中 滑脉如珠 往来转旋 举按皆盛 实脉则然 弦如张弦 紧如细线 洪较之浮 大而力健 隐隐约约 微渺难寻 举无按有 便指为沉 似迟不迟 是谓之缓 如雨沾沙 涩难而短 迟则极缓 伏按至骨 濡则软软 弱则忽忽 既知七表 又知八里 九道之形 不可不记 诸家九道 互有去取 不可相无 可以相有 过于本位 相引曰长 短则不及 来去乖张 形大力薄 其虚可知 促结俱止 促数结迟 代止不然 止难回之 三脉皆止 当审毫厘 牢比弦紧 转坚转劲 动则动摇 厥厥不定 细如一线 小而有力 弦大虚芤 脉曰改革 涣漫不收 其脉为散 急疾曰数 脉最易见 即脉求病 病无不明 病参之脉 可决死生 然有应病 有不相应 此最宜详 不可执定 人安脉病 是曰行尸 人病脉和 可保无危 中风脉浮 滑兼痰气 其或沉滑 勿以风治 或浮或沉 而微而虚 扶危温痰 风未可疏 寒中太阳 浮紧而涩 及传而变 各状难悉 阳明则长 少阳则弦 太阴入里 迟沉必兼 及入少阴 其脉遂紧 厥阴热深 脉伏厥冷 在阳当汗 次利小便 表解里病 其脉实坚 此其大略 治法之正 至于大法 自有仲景 伤寒有五 脉非一端 阴阳俱盛 紧涩者寒 阳浮而滑 阴濡而弱 此名中风 勿用寒药 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 此非风寒 乃湿温病 阴阳俱盛 病热之极 浮之而滑 沉之散涩 惟有温病 脉散诸经 各随所在 不可指名 暑伤于气 所以脉虚 弦细芤迟 体状无余 或涩或细 或濡或缓 是皆中湿 可得而断 疟脉自弦 弦迟多寒 弦数多热 随时变迁 风寒湿气 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香港脚之脉 其状有四 浮弦为风 濡弱湿气 迟涩因寒 洪数热郁 风汗湿温 热下寒熨 腰痛之脉 皆沉而弦 兼浮者风 兼紧者寒 濡细则湿 实则闪肭 指下既明 治斯不忒 尺脉虚弱 缓涩而紧 病为足痛 或者痿病 涩则无血 厥寒为甚 尺微无阴 下痢逆冷 热厥脉伏 时或而数 便秘必难 治不可错 疝脉弦急 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 弱急者死 沉迟浮涩 疝瘕寒痛 痛甚则伏 或细或动 风寒暑湿 气郁生涎 下虚上实 皆晕而眩 风浮寒紧 湿细暑虚 涎弦而滑 虚脉则无 治眩晕法 尤当审谛 先理痰气 次随证治 滑数为呕 代者霍乱 微滑者生 涩数凶断 偏弦为饮 或沉弦滑 或结或伏 痰饮中节 咳嗽所因 浮风紧寒 数热细湿 房劳涩难 右关濡者 饮食伤脾 左关弦短 疲极肝衰 浮短肺伤 法当咳嗽 五脏之嗽 各视本部 浮紧虚寒 沉数实热 洪滑多痰 弦涩少血 形盛脉细 不足以息 沉少伏匿 皆是死脉 惟有浮大 而嗽者生 外证内脉 参考秤停 下手脉沉 便知是气 沉极则伏 涩弱难治 其或沉滑 气兼痰饮 沉弦细动 皆气痛证 心痛在寸 腹痛在关 下部在尺 脉象显然 心中惊悸 脉必代结 饮食之悸 沉伏动滑 癫痫之脉 浮洪大长 滑大坚疾 痰蓄心狂 乍大乍小 乍长乍短 此皆邪脉 神志昏乱 汗脉浮虚 或涩或濡 软散洪大 渴饮无余 遗精白浊 当验于尺 结芤动紧 二证之的 鼻头色黄 小便必难 脉浮弦涩 为不小便 便血则芤 数则赤黄 实脉癃闭 热在膀胱 诸证失血 皆见芤脉 随其上下 以验所出 大凡失血 脉贵沉细 设见浮大 后必难治 水肿之证 有阴有阳 察脉观色 问证须详 阴脉沉迟 其色青白 不渴而泻 小便清涩 脉或沉数 色赤而黄 燥屎赤溺 兼渴为阳 胀满脉弦 脾制于肝 洪数热胀 迟弱阴寒 浮为虚满 紧则中实 浮则可治 虚则危急 胸痞脉滑 为有痰结 弦伏亦痞 涩则气劣 肝积肥气 弦细青色 心为伏梁 沉芤色赤 脾积痞气 浮大而长 其色脾土 中央之黄 肺积息贲 浮毛色白 奔豚属肾 沉急面黑 五脏为积 六腑为聚 积在本位 聚无定处 紧浮牢 小而沉实 或结或伏 为聚为积 实强者生 沉小者死 生死之别 病同脉异 气口紧盛 为伤于食 食不消化 浮滑而疾 滑而不匀 必是吐泻 霍乱之候 脉代勿讶 夏月泄泻 脉应暑湿 洪而数溲 脉必虚极 治暑温泻 分其小便 虚脱固肠 罔或不痊 无 不痢 脉宜滑大 浮弦急死 沉细无害 五疽实热 脉必洪数 如或微涩 证其虚弱 骨蒸劳热 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 必殒其 如汗加咳 非药可除 头痛阳弦 浮风紧寒 风热洪数 温细而坚 气虚头痛 虽弦必涩 痰厥则滑 肾厥坚实 痈疽浮数 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 痈疽所发 脉数发热 而疼者阳 不数不热 不疼阴疮 发痈之脉 弦洪相搏 细沉而滑 肺肝俱数 寸数而实 肺痈已成 寸数虚涩 肺痿之形 肺痈色白 脉宜短涩 死者浮大 不白而赤 肠痈难知 滑数可推 数而不热 肠痈何疑 迟紧未脓 下以平之 洪数脓成 不下为宜 阴搏于下 阳别于上 血气和调 有子之象 手之少阴 其脉动甚 尺按不绝 沉为有孕 少阴属心 心主血脉 骨为胞门 脉应于尺 或寸脉微 关滑尺数 往来流利 如雀之啄 或诊三部 浮沉一止 或平而虚 当问月水 男女之别 以左右取 左疾为男 右疾为女 沉实在右 浮大在右 右女左男 可以为 离经六至 沉细而滑 阵痛连腰 胎实时脱 血瘕弦急 而大者生 虚小弱者 即见死形 半产漏下 革脉主之 弱即血耗 立见倾危 诊小儿脉 浮沉为先 浮表沉里 便知其源 大小滑涩 虚实迟 容根据脉形 以审证治 大凡妇人 及夫婴稚 病同丈人 脉即同例 惟有妇人 胎产血气 小儿惊疳 变蒸等类 各有方法 与丈夫异 要知妇孺 贵识证形 问始之详 脉难尽凭 望闻问切 神圣工巧 愚者脉脉 明者了了 病脉诊法 大略如斯 若乃持脉 犹所当知 谓如春弦 夏名钩脉 秋则为毛 冬则为石 实强大过 病见于外 虚微不及 病决在内 四脉各异 四时各论 皆以胃气 而为之本 胃气者何 脉之中和 过与不及 皆是偏颇 春主肝木 夏主心火 脾土乘旺 则在长夏 秋主肺金 冬主肾水 五脏脉象 与五运配 肝脉弦长 厌匕聂匕 指下寻之 如循揄叶 益坚而滑 如循长竿 是谓太过 受病于肝 急如张弦 又如循刀 如按琴瑟 肝死之应 浮大如散 心和且安 累匕如环 如循琅 病则益数 如鸡举足 死操带钩 后踞前曲 浮涩而短 蔼匕如盖 此肺之平 按之益大 病如循羽 不下不上 死则消索 吹毛 匕 沉濡而滑 肾乎则若 上大下锐 滑如雀啄 肾之病脉 啄啄连属 连属之中 然而微曲 来如解索 去如弹石 已死之肾 在人审识 脾者中州 平和不见 然亦可察 中大而缓 来如雀啄 如滴漏水 脾脏之衰 脉乃见此 又有肥瘦 修长侏儒 肥沉瘦浮 短促长疏 各分诊法 不可一途 难尽者意 难穷者理 得之于心 应之于指 勉旃小子 日诵琅琅 造道之玄
《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医切诊中的《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供中医爱好者们学习讨论。
《难经》在脉法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大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难经》提出的独取寸口这个独占医坛的诊脉方法,这就使后世脉法都成了《难经》的继承者。
《脉经》作为脉法的经典性质的文献,除去在《难经》的基础上完成完善了独取寸口法以外。
《脉经》还大量地引用《难经》有关论脉之说,以丰富其内容。
例如第一卷的“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就是根据“二难”及“十八难”等综合发展面写成的。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是录“一难”、“二难”、“三难”全文面成的,“持脉轻世法第六”是录“五难”的全文。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的前半部分,是录的“九难”全文。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的前半部分,为录自“四难”与“六难”全文的:只是次序略有更动参差而已。
“纵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中的伏匿脉是录自“二十难”。
第二卷“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有部分内容录自“二十七难”、“二十八难”、“二十九难”。
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中选用了“十八难”、“十四难”、“八难”等内容。
“诊损至脉第五”选用了“十四难”的大部分内容和与“一难”相类似的观点方法。
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二”六经之脉与“七难”原则相同。
但有出人,但这不一定是《脉经》选自《难经》,因为这种内容是各家各派各种文献均有的,何况在“扁鹊阴阳脉法”中只是串人“七难”的内容,亦不尽相同,所以对此只能提出作为参考,很难说就是引自《难经》的。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标签: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
《脉诀》简介
《脉诀》简介目录•1拼音•2简介•3《王叔和脉诀》•4《崔氏脉诀》1拼音《mài jué 》2简介《脉诀》系脉学著作。
历史上以《脉诀》作为书名的相当多,其中影响深远、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种:3《王叔和脉诀》简称《脉诀》。
1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但据考证是六朝·高阳生的托名著作,或认为是宋·煦宁以前医家的托名作品。
这本书的特点是以比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联系临床实际较紧密。
书中有些内容,取材于王叔和《脉经》而予以重新编撰,故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论述二十四脉,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濇、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脉的名目; 书中有关脉学的若干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有不少论评。
但由于这部著作易于讲授和学习,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流传极为广泛,并产生了不少派生的著作。
如明·熊宗立曾将此书加注,书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则有《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书末有附方1卷。
还有不少医家在订正《脉诀》方面下过功夫,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共2卷,戴氏认为高阳生的《脉诀》中有语意不明、立义偏异之处,并存在不少错误,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有关论著,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细校订,其中不乏较好的见解。
清·李延昰撰《脉诀汇辨》,汇集诸家脉学,特别是李中梓的脉学观点,对《脉诀》一书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加以辨驳。
这些由《脉诀》而派生的脉学专著,对后世医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4《崔氏脉诀》又名《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
1卷。
宋·崔嘉彦(紫虚)撰于1189年(淳熙16年)。
崔氏是个道士,人称“紫虚真人”,他认为“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
其枢要,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脉诊,书中以四言歌诀的形式,介绍如何切脉,寸口分部,主要脉象,并以浮、沉、迟、数四脉为主,统述其他病脉,对多种病证进行脉证分析,末附怪脉数种。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脉经》是祖国医学的第一部脉学专书。
成就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完成后世脉法,在规定脉名及其指标,对寸、关、尺分部及分主脏腑,与将脉象进一步与病证联系结合等,都做了完备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使脉诊成为中医学中的独立学科,使脉诊实际易从,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推广。
另外,《脉经》还收载了若干古文献资料,不但有俾于脉学,客观上还使若干重要文献免于散佚,由于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亦且有俾于整个中医学,《脉经》使后学于脉法得致用之道,知渊源之自,《脉经》之撰,合于著作之法。
其第十卷“手检图”部分已佚失不传,《脉经》由于辗转传抄之际,时有缺失忆改错简夺误等等,故今本非原著原貌,是又不可不知。
自《脉经》问世脉学进人了一个新时期,其后至今将近两千年,脉学著作虽多,但基本上仍是叔和遗法,不出《脉经》范屆,故尔,《脉经》为古脉法之嬗递,后世脉法之开端与典则0(一)王叔和与《脉经》的写作《脉经》为王叔和所著。
据后魏?高湛《养生论》及唐?甘伯宗《名医传》,宋?张杲《医说》等书称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
宋?林亿《脉经》序称叔和为西晋时人,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谓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甘露中吾病风百日方治,迺撰集三部云云。
是叔和著书,乃在甘露之前,故有人以为王叔和为吴之太医,又《医心方》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之语,《千金方?三十六》载“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与《医心方》同,可证叔和名熙,姓王而不是王叔。
《名医传》谓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形切,洞识修养之道。
”这说明他在当时就是水平高影响大的人物。
王叔和在著作方面一是撰次仲景《伤寒论》,再就是自著《脉经》。
《脉经》的写作意图,反映在《脉经》自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鹤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杏林精粹浅议《崔氏脉诀》(第226期)
杏林精粹浅议《崔氏脉诀》(第226期)《崔氏脉诀》,亦称《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
作者崔嘉彦,南宋南康人。
崔嘉彦,字希范,号紫虚真人,江西名医之一。
南宋时代的南康府位于今之江西省九江市,辖境包括星子、永修、都昌等地,治所在今星子县。
崔氏为宋·淳熙间(1174一1189年)道士,一说是宋徽宗时(1101一1125年)道士,生活于公元十二世纪,享年七十余岁。
崔氏通晓医术,尤精研脉学,除著有《崔氏脉诀》外,还对唐末五代时道士杜光庭的脉学著作《玉函经》作了注释。
崔氏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在《难经》、王叔和《脉经》以及高阳生《脉诀》的基础上撰成《脉诀》一卷。
书中以《难经》的浮、沉、迟、数为纲,以风、气、冷、热主病,提纲挈领,简明扼要。
用四言韵洁的体裁,阐明脉学的义理,极便于初学者习诵。
全书计682句,每句4字,共计2728个字,根据内容可分为若干自然段。
对脉的生理、脉与阴阳气血营卫的关系、诊脉的部位、诊脉的方法、六部配脏腑、上中下配三焦、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中风脉、伤寒脉、暑湿脉、温病脉、各种杂病脉、六经病脉、妇人脉、小儿脉、四时脉、五脏脉、肥瘦长短人的脉等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崔氏脉诀》书中提到的脉象有:浮、芤、滑、实、弦、紧、洪、沉、微、缓、涩、迟、伏、濡、弱、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革、散、数等二十七种。
此书言简意赅,深受历代医学家的重视。
《东垣十书》将其冠于篇首,李东垣为旁注批语。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崔真人脉诀一卷,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东垣十书取以冠首,至其旁注之评语,其出李杲与否,则无可征信矣。
”明代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予删订,改名为《四言举要》,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清代李延昰又取崔、李二氏的内容加以损益,编入《脉诀汇辨》中。
开后世用四言体裁撰写脉学著作之先河,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脉诊为中医学的“四诊”内容之一,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
【崔氏名人】崔嘉彦与中医脉学经典《紫虚脉诀》
【崔氏名人】崔嘉彦与中医脉学经典《紫虚脉诀》崔嘉彦(1111—1191年),字希范,号紫虚、紫虚道人,别人称呼他为‘崔真人’,南康(今江西九江)人,道士。
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担任‘知南康军’,崔嘉彦在不远的西原山建立道观。
他撰写了《紫虚脉诀》(又称《脉诀》、《四言脉诀》、《崔真人脉决》、《东垣脉诀》、《方脉举要》等)、《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紫虚真人四原论》等著作。
人们都知道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却往往不知道他1564年著的另一部中医脉学经典《濒湖脉学》。
该书以鲜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分析、鉴别27种脉象,编成歌诀。
把自己父亲李言和自己一起研究的《紫虚脉诀》进行增改,放进该书中,该书相当于崔嘉彦的《紫虚脉诀》的升级版。
这本脉书流传很广,是中医脉学经典著作之一。
而在他之前,中医们基本上多依靠王叔和的《脉经》和这本《紫虚脉诀》来学习掌握脉学的。
根据资料记载:朱熹与崔嘉彦时常来往,常向崔叩问养生济世之术,对他的医术高度评价。
崔嘉彦的行医事迹除了朱熹之外,少见于其他人的著作,所以我们没有看到他更多的妙手回春的具体医案。
他的弟子名医刘开也撰写了不少医学理论,徒孙张道中在1330年,把崔嘉彦一生医学理论进行整理成了这部脉决,后来由元朝的‘东垣老人’、名医李杲校评。
陶宗仪在他的著作《辍耕录》写道,“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虚隐君嘉彦,以《难经》於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故用为宗,以统七表八里,而总万病”。
这本书一共3000字,按照四字一句写成,押韵叙述,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它成功地将复杂深奥的脉学知识以简明晓畅的形式进行了概括和表述,便于学医者习诵、理解和掌握,易于推广,以至成为后世学习和传授脉法的重要蓝本,反复为其它脉学著作所借鉴。
该书对脉学理论的总结,对中医脉学理论传承光大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库全书》、《遯庐医学丛书》等书库都收录了这本脉学书,现代《中医诊断学》都或多或少要评点他的这本经典脉学著作。
王叔和、王熙、《脉经》及其相关医学伪史
王叔和、王熙、《脉经》及其相关医学伪史一、王叔和王叔和是谁?按通常流行的说法,他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和医书编纂家,但《三国志》和《晋书》均无传记。
其事迹散见于后世医籍中,对其生平史迹众说纷纭。
王叔和为经方家:《隋书经籍志》:《王叔和论病》六卷。
以及《千金要方》云: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诸部经方”之中,既有张仲景,也有王叔和等,显然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王叔和并非完全是照抄整理编辑,而是有自己特色。
显然孙思邈认为王叔和为经方家,且有本可学。
《外台》直接引“王叔和”者只有一处,即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阐述了“伤寒之病逐日深浅”,“表和里病、里和表病”及“两感病俱作”的治疗,此节内容见于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例》,文字略有出入,此节文字据考系王叔和所增(存疑。
伤寒例显然不符合王叔和之表里思维)。
《外台》间接引有“王叔和” 者有两处,一为卷二“伤寒疮方一十首” 引张文仲云: “疗伤寒兼疮, 王叔和云: 其候……。
”二为卷十“上气咳方一首” 引《古今录验方》云: “疗咳逆上气胸满多唾,太医令王叔和所撰……”。
此两处文字不见于现存王叔和著作中,引自何书几乎已无从查考,高文铸据此推断王叔和曾编撰过临床方书,并在唐初流传。
最早指出王叔和整理张仲景《伤寒论》的是皇甫谧。
皇甫谧在《甲乙经》自序中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有《<甲乙经>作者不是皇甫谧》一文,作者罗鸿声。
《甲乙经》既然非皇甫谧著作,则自序自然也不成立,非但如此,此序产生于唐代孙思邈之后。
而《甲乙经序》不见于孙思邈之前任何记载,包括孙思邈本人,显然并未见过此序(参见《孙思邈之“内经”》),甲乙经序是伪作,此为铁证,当为孙思邈之后至王焘之间百年内所产生。
王叔和整理张仲景方,类似的说法,见于《太平御览》卷720《方术部》引高湛《养生论》:“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
脉学考辨精良之作——简评《脉诀汇辨校释》
脉学考辨精良之作——简评《脉诀汇辨校释》
王兴伊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2(030)004
【摘要】《脉诀汇辨校释》为清初脉学名著《脉诀汇辨》的整理本.本文对《脉诀汇辨校释》进行简评,指出该整理本具有考证深入、校注详备、按语精到等特点,是—部脉学古籍整理之力作.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王兴伊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伪书《脉诀》对宋以后脉学发展的影响 [J], 王大妹
2.《医学汇函》对《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大全》勘误举隅 [J], 王羚翔;傅海燕
3.从元明清医家对《王叔和脉诀》的批判看脉学的发展 [J], 郭利;邬蓝歆;宁静
4.从元明清医家对《王叔和脉诀》的批判看脉学的发展 [J], 郭利;邬蓝歆;宁静
5.李延昰与《脉诀汇辨》 [J], 相鲁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把脉种类及不足之处
古代把脉种类及不足之处1、受历史条件影响的不成熟性古代脉法是脉法的稚生时期,在富有创造性,生命力的同时亦暴露了它的不成熟的问题。
例如方法名称的多样而又不能完全统一,存在一些概念不清的,甚至于是使后人不易或无法理解的东西等等。
在这段时期内,几乎是一人一个方法,一书一个方法,还有一种著作中同时并列几种方法的情况。
《难经》号称单纯主张独取寸口法,但书中亦有某些涉及遍诊性质的方法存在,所以我们应当在肯定古代脉法的同时,亦要看到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2、向被取寸口法发展并非完全合理古代脉法确有很多非常宝贵的东西,由于由定位向定性的转化与“执筒驭繁的要求,因此逐步向独取寸口的单一方法发展。
在古代脉法的后期,这种方法已经趋于完成,于是亦就失掉了若干宝贵的全身性检查的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若干古法的佚失,并不是从王叔和著《脉经》开始,亦即后世脉法造成的,而是在古代脉法阶段自己逐渐否决掉的,这种做法当然有其历史的,自身学术的,以及临床辨证需要的.根据,但是从全面上看,显然是对脉法有“削足适履之嫌的,使脉法趋于简单化和带有一定脱离实际的倾向。
古代脉法是从无到有,并且使脉法灿烂发展的阶段,它的成就是主要的,但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稚生时期的不足。
其中遍诊的思想和方法内容没有得到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亦应当是后世脉法得不到巨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否则全身性的查体必然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以时间之长,与实践之多,全身性的“切诊早就应当从各方面完备起来了,而不会两千年来,中医在检查病人时接触到人体的只不过是摸摸桡动脉面已。
中医常见的脉象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大 妹 :伪 书 《脉 诀 》对 宋 以 后 脉 学 发 展 的 影 响 第 2 期
· 71 ·
见解 的 学 者 蜂 起,并 由 此 产 生 了 一 批 相 关 的 脉 学著作。其中 较 为 著 名 的 如 南 宋 李 駉 的 《脉 诀 集解》,金·张元 素 父 子 的 《洁 古 老 人 注 王 叔 和 脉诀》等。尤其是 张 氏 父 子 在 注 解 《脉 诀》时 首 创 “随 脉 辨 证 ,随 证 注 药 ”,将 以 经 解 经 的 传 统 注 释医 著 模 式,一 改 而 为 与 临 床 用 药 紧 密 结 合 的 “药注”形式,即借 注 解 《脉 诀》阐 发 他 们 对 辨 证 论 治 、凭 脉 用 药 方 面 的 独 到 观 点 ,其 中 有 很 多 值 得后世借鉴 之 处。 例 如 张 洁 古 在 注 释 “关 浮 腹 胀胃 虚 空”句 时 说:“三 尺 之 童,皆 知 用 大 黄、甘 遂,而不知脉浮不可下也”[5]。这种对相应 脉 证 的辨 析 及 处 方 用 药 的 论 述,对 临 证 立 法 处 方 具 有相当重要 的 意 义。 可 以 说,宋 金 时 期 《脉 诀》 成为 众 多 医 家 应 用 研 究 的 内 容,这 在 客 观 上 促 进了脉学的发展。 2 《脉诀》的编 撰 体 裁 对 宋 以 后 脉 学 由 繁 趋 简 影响极大
据 现 有 的 研 究 资 料 显 示 ,在 《脉 诀 》之 后 ,不 少医 家 受 到 启 迪,纷 纷 以 类 似 体 裁 编 撰 脉 学 著 作 ,普 及 脉 学 知 识 。 其 中 南 宋 崔 嘉 彦 的 《崔 氏 脉 诀》(又称《崔真人 脉 诀》《四 言 脉 诀》)和 明 · 李 时 珍 的 《濒 湖 脉 学 》影 响 最 大 。 《崔 氏 脉 诀 》在 参 考 《脉 诀 》的 基 础 上 ,以 《难 经 》的 浮 、沉 、迟 、数 为 宗,以风、气、冷、热 主 病,提 纲 挈 领,简 明 扼 要, 用四言歌诀 形 式,阐 述 脉 学 义 理,言 简 意 赅,通
自 《内 经 》以 来 ,中 医 脉 象 有 愈 演 愈 繁 之 势 , 如何执简驭 繁,便 于 临 床 医 家 学 习、应 用,实 是 一重要而迫 切 的 问 题。 脉 学 由 繁 趋 简,脉 学 著 作 向 简 易 、实 用 方 向 发 展 ,成 为 医 学 发 展 的 必 然 趋势。正是在这 种 情 形 下,以 歌 诀 形 式 阐 明 脉 理 、论 述 脉 法 ,简 明 扼 要 、通 俗 易 懂 的 《脉 诀 》,应 运而出。在文献 发 展 史 上,一 种 新 的 编 纂 体 例 的 出 现 和 完 善 ,不 仅 是 学 术 发 展 的 标 志 ,而 且 反 过来又促进 着 学 术 发 展,不 可 等 闲 视 之。 例 如 首创 方 药 对 照 编 写 体 例 的 药 学 巨 著 《证 类 本 草》,不 仅 是 大 型 本 草 著 作 发 展 的 一 个 标 志,而 且给后世本草著作的编纂留下了一个很好的范 例。李时珍的《本 草 纲 目》就 是 基 本 仿 照 了 《证 类 本 草 》的 体 例 ,并 有 所 发 展 。 作 为 第 一 部 以 歌 诀 体 裁 传 播 脉 学 知 识 的 《脉 诀 》,亦 不 例 外 。
· 70 ·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2 期
JOURNAL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SOCIALSCIENCE)Vol.14 No.2 Jun.2013
伪书《脉诀》对宋以后脉学发展的影响
*王 大 妹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
俗 易 懂,为 历 代 医 家 重 视,在 明 初 广 行 于 世。 《崔氏脉 诀 》后 经 李 言 闻 删 补,更 名 为 《四 言 举 要》,李时珍又将其 辑 入 《濒 湖 脉 学》中。《濒 湖 脉学》是 脉 学 由 博 返 约、执 简 驭 繁 的 代 表 作,亦 是一部以歌诀体裁介绍叔和之学的脉学专著。 是书言浅意 深,简 明 易 懂,便 于 习 诵,所 以 为 后 世推崇,被 认 为 是 学 习 脉 法 登 堂 入 室 的 阶 梯。 特 别 是 其 中 的 四 言 歌 诀 部 分 ,即 《四 言 举 要 》,被 认为“包括义理”,“为 诸 家 之 翘 楚”。 其 后 的 许 多脉学著作都受其影响。如明末清初李中梓的 《新 著 四 言 脉 诀 》,清 初 潘 辑 的 《医 灯 续 焰 》、林 之 翰的《四 诊 抉 微 》的 脉 法 部 分,周 学 霆 的 《三 指 禅》等。清代太医 王 道 纯 还 将 《四 言 举 要》辑 入 《本草品汇精 要 续 集》之 中。 至 于 其 他 依 傍 《四 言举要》而 衍 生 的 脉 学 入 门 书,不 胜 枚 举。《崔 氏脉诀》《濒湖 脉 学》的 风 行,证 明 了 宋 以 后,脉 学 著 作 的 主 流 向 通 俗 化 、简 易 化 、实 用 化 方 向 发 展。由此可以 说,《脉 诀》首 创 的 歌 诀 形 式 的 编 撰体 裁,对 宋 以 后 脉 学 著 作 删 繁 就 简 以 及 脉 学 的 普 及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推 动 作 用 。 3 对《脉诀》的 批 驳 正 讹 提 高 了 脉 学 的 学 术 水 平
继刘氏之后,借 注 解 《脉 诀》阐 发 各 自 脉 学
收 稿 日 期 :2013-03-04;修 稿 日 期 :2013-05-18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基 金 项 目 (JSGJI001-08) 作 者 简 介 :王 大 妹 (1953- ),女 ,安 徽 淮 南 人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研 究 员 。
自中医脉学 经 典 《脉 经》问 世 以 来,研 习 脉 学,精通脉法,成 为 每 个 临 床 医 生 的 迫 切 要 求。 但是 《脉 经》文 理 艰 深,研 读 困 难,一 般 医 生,尤 其是初学者 难 以 理 解。 因 此,至 宋 代 即 出 现 了 托 名 王 叔 和 的 脉 学 入 门 读 物 《脉 诀 》。 该 书 的 内 容基本概括了《脉 经》的 内 容,能 满 足 一 般 医 生 的临床需 要,加 之 文 字 通 俗 易 懂,便 于 习 诵 记 忆,因而受到 欢 迎,北 宋 时 便 在 民 间 广 泛 流 传,
甚至超过《脉 经 》。 宋 代 陈 孔 硕 重 刻 《脉 经 》序 说 :“乃 知 《脉 诀 》出 而 《脉 经 》隐 ,医 者 不 读 ,鬻 者 不售,板遂亦 不 存。 今 之 俗 医,问 以 王 氏 书 (按 《脉 经 》)则 皆 诵 《脉 诀 》以 对。”[3]此 即 所 谓 的 “《脉诀》出而《脉 经》隐”,许 多 医 家 为 之 删 补 作 注。如北宋著 名 医 家 刘 元 宾,即 为 注 释 《脉 诀》 之第一人。 刘 元 宾 在 注 释 《脉 诀》时,经 常 引 用 《内经》《难 经 》《诸 病 源 候 论 》等 多 种 经 典 的 理 论,来诠 释 歌 诀 内 蕴 的 含 义,即 后 人 所 诟 病 的 “以经注诀”“以 诀 掩 经”。 事 实 上,这 种 批 评 是 有 失 公 允 的 。 因 为 刘 元 宾 注 释 《脉 诀 》的 目 的 是 使“浅 于 医 者,识 究 本 源”,即 借 此 注 解,使 学 习 《脉 诀 》者 得 以 了 解 中 医 理 论 及 脉 法 的 一 些 原 始 文献 中 的 论 述,传 播 的 正 是 经 典 医 著 中 的 正 统 医学理论。尤 其 是 在 通 观 了 刘 元 宾 注 《脉 诀》, 即《通真子补注 王 叔 和 脉 诀》全 本 之 后,便 不 难 发 现 ,其 在 引 经 注 诀 的 同 时 ,也 经 常 表 述 自 己 的 脉学 见 解,其 中 有 不 少 对 后 世 脉 学 有 一 定 的 影 响。如其在注 释 《脉 诀》在 区 分 三 部、确 定 关 位 方 面 的 有 关 文 句 时 ,指 出 :“三 部 阔 狭 ,诸 家 论 义 多 不 能 同 ,惟 叔 和 用 掌 后 三 寸 为 三 部 ,谓 寸 、关 、 尺各得三寸,备三才之义,此最为得”[4],他 的 评 价对后世一直沿用掌后高骨作为确定关位的骨 度 标 记 的 诊 脉 定 关 方 法 ,具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脉 诀 刊 误 》是 第 一 部 脉 学 批 判 的 专 著 。 戴 启 宗 认 为 《脉 诀 》中 有 语 意 欠 明 、立 义 偏 异 之 处 , 并 存 在 一 些 错 误 ,遂 引 《内 经 》、《难 经 》、仲 景 、叔 和 及 历 代 名 医 之 书 ,对 其 原 文 逐 一 进 行 证 实 ,考 核 、辨 妄 ,并 作 了 精 详 的 诠 释 。 既 纠 正 了 《脉 诀 》 的 错 误 ,又 深 入 地 阐 发 了 脉 学 理 论 。 例 如 对 “指
中 图 号 :R241.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3222(2013)02-0070-03
《脉 诀 》一 书 ,相 传 为 六 朝 人 (亦 有 说 为 宋 时 人 )高 阳 生 所 撰 ,托 名 王 叔 和 ,故 又 称 《王 叔 和 脉 诀》。该书因 系 伪 撰,“词 最 浅 鄙”,因 而 导 致 历 史 上 对 其 长 达 数 百 年 的 责 难 。 宋 元 以 来 ,对 《脉 诀 》进 行 辨 伪 、批 判 、正 讹 ,已 成 为 脉 学 研 究 的 主 题。至于其 对 宋 以 后 脉 学 发 展 产 生 的 积 极 影 响 ,则 很 少 有 学 者 论 及 。 然 而 ,对 伪 书 固 不 可 一 概而论。近代 文 献 学 家 余 嘉 锡 说:“时 代 既 早, 纵属依托,亦 自 有 其 价 值。”[1]著 名 史 学 家 陈 寅 恪 也 说 过 :“真 伪 者 ,不 过 相 对 问 题 ,而 最 要 在 能 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2]笔 者 在 进行 相 关 课 题 研 究 时,在 查 阅 大 量 文 献 资 料 的 基础 上,发 现 《脉 诀 》一 书,对 宋 以 后 脉 学 的 传 播、发 展 以 及 学 术 争 鸣 等 均 存 在 不 容 忽 视 的 推 动作用。对此,本 文 拟 从 以 下 3 个 方 面 做 一 初 步探析。 1 《脉 诀 》的 盛 行 促 进 了 宋 金 时 期 脉 学 的 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