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_脉诀_对宋以后脉学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甚至超过《脉 经 》。 宋 代 陈 孔 硕 重 刻 《脉 经 》序 说 :“乃 知 《脉 诀 》出 而 《脉 经 》隐 ,医 者 不 读 ,鬻 者 不售,板遂亦 不 存。 今 之 俗 医,问 以 王 氏 书 (按 《脉 经 》)则 皆 诵 《脉 诀 》以 对。”[3]此 即 所 谓 的 “《脉诀》出而《脉 经》隐”,许 多 医 家 为 之 删 补 作 注。如北宋著 名 医 家 刘 元 宾,即 为 注 释 《脉 诀》 之第一人。 刘 元 宾 在 注 释 《脉 诀》时,经 常 引 用 《内经》《难 经 》《诸 病 源 候 论 》等 多 种 经 典 的 理 论,来诠 释 歌 诀 内 蕴 的 含 义,即 后 人 所 诟 病 的 “以经注诀”“以 诀 掩 经”。 事 实 上,这 种 批 评 是 有 失 公 允 的 。 因 为 刘 元 宾 注 释 《脉 诀 》的 目 的 是 使“浅 于 医 者,识 究 本 源”,即 借 此 注 解,使 学 习 《脉 诀 》者 得 以 了 解 中 医 理 论 及 脉 法 的 一 些 原 始 文献 中 的 论 述,传 播 的 正 是 经 典 医 著 中 的 正 统 医学理论。尤 其 是 在 通 观 了 刘 元 宾 注 《脉 诀》, 即《通真子补注 王 叔 和 脉 诀》全 本 之 后,便 不 难 发 现 ,其 在 引 经 注 诀 的 同 时 ,也 经 常 表 述 自 己 的 脉学 见 解,其 中 有 不 少 对 后 世 脉 学 有 一 定 的 影 响。如其在注 释 《脉 诀》在 区 分 三 部、确 定 关 位 方 面 的 有 关 文 句 时 ,指 出 :“三 部 阔 狭 ,诸 家 论 义 多 不 能 同 ,惟 叔 和 用 掌 后 三 寸 为 三 部 ,谓 寸 、关 、 尺各得三寸,备三才之义,此最为得”[4],他 的 评 价对后世一直沿用掌后高骨作为确定关位的骨 度 标 记 的 诊 脉 定 关 方 法 ,具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南 宋 时 ,《脉 诀 》明 确 被 指 为 伪 书 。 此 后 ,对 《脉 诀 》进 行 批 驳 、正 讹 ,就 成 为 学 术 界 的 主 要 任 务。据相关 资 料 显 示,参 加 者 众 多,不 仅 有 医 家 ,也 有 学 者 ,如 朱 熹 、蔡 西 山 、吴 草 庐 等 。 其 中 有不少医 家,如 滑 伯 仁、戴 启 宗、朱 丹 溪、李 时 珍 、徐 春 甫 、张 世 贤 、李 延 昰 等 ,在 对 《脉 诀 》的 正 讹上,都 进 行 了 深 入 细 致 的 研 究。 他 们 以 《内 经》《难经》《脉经》之 至 理 明 辨 脉 理,以 弥 补 《脉 诀》的不足;以诸 家 之 精 论 纠 正 《脉 诀》的 谬 误, 以正本清源,并 由 此 涌 现 出 一 批 以 辨 正 《脉 诀》 名世 的 脉 学 著 作。 其 中 以 元 · 戴 启 宗 的 《脉 诀 刊 误 》和 明 · 李 时 珍 的 《濒 湖 脉 学 》影 响 最 大 。
自 《内 经 》以 来 ,中 医 脉 象 有 愈 演 愈 繁 之 势 , 如何执简驭 繁,便 于 临 床 医 家 学 习、应 用,实 是 一重要而迫 切 的 问 题。 脉 学 由 繁 趋 简,脉 学 著 作 向 简 易 、实 用 方 向 发 展 ,成 为 医 学 发 展 的 必 然 趋势。正是在这 种 情 形 下,以 歌 诀 形 式 阐 明 脉 理 、论 述 脉 法 ,简 明 扼 要 、通 俗 易 懂 的 《脉 诀 》,应 运而出。在文献 发 展 史 上,一 种 新 的 编 纂 体 例 的 出 现 和 完 善 ,不 仅 是 学 术 发 展 的 标 志 ,而 且 反 过来又促进 着 学 术 发 展,不 可 等 闲 视 之。 例 如 首创 方 药 对 照 编 写 体 例 的 药 学 巨 著 《证 类 本 草》,不 仅 是 大 型 本 草 著 作 发 展 的 一 个 标 志,而 且给后世本草著作的编纂留下了一个很好的范 例。李时珍的《本 草 纲 目》就 是 基 本 仿 照 了 《证 类 本 草 》的 体 例 ,并 有 所 发 展 。 作 为 第 一 部 以 歌 诀 体 裁 传 播 脉 学 知 识 的 《脉 诀 》,亦 不 例 外 。
王 大 妹 :伪 书 《脉 诀 》对 宋 以 后 脉 学 发 展 的 影 响 第 2 期
· 71 ·
见解 的 学 者 蜂 起,并 由 此 产 生 了 一 批 相 关 的 脉 学著作。其中 较 为 著 名 的 如 南 宋 李 駉 的 《脉 诀 集解》,金·张元 素 父 子 的 《洁 古 老 人 注 王 叔 和 脉诀》等。尤其是 张 氏 父 子 在 注 解 《脉 诀》时 首 创 “随 脉 辨 证 ,随 证 注 药 ”,将 以 经 解 经 的 传 统 注 释医 著 模 式,一 改 而 为 与 临 床 用 药 紧 密 结 合 的 “药注”形式,即借 注 解 《脉 诀》阐 发 他 们 对 辨 证 论 治 、凭 脉 用 药 方 面 的 独 到 观 点 ,其 中 有 很 多 值 得后世借鉴 之 处。 例 如 张 洁 古 在 注 释 “关 浮 腹 胀胃 虚 空”句 时 说:“三 尺 之 童,皆 知 用 大 黄、甘 遂,而不知脉浮不可下也”[5]。这种对相应 脉 证 的辨 析 及 处 方 用 药 的 论 述,对 临 证 立 法 处 方 具 有相当重要 的 意 义。 可 以 说,宋 金 时 期 《脉 诀》 成为 众 多 医 家 应 用 研 究 的 内 容,这 在 客 观 上 促 进了脉学的发展。 2 《脉诀》的编 撰 体 裁 对 宋 以 后 脉 学 由 繁 趋 简 影响极大
继刘氏之后,借 注 解 《脉 诀》阐 发 各 自 脉 学
收 稿 日 期 :2013-03-04;修 稿 日 期 :2013-05-18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基 金 项 目 (JSGJI001-08) 作 者 简 介 :王 大 妹 (1953- ),女 ,安 徽 淮 南 人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研 究 员 。
俗 易 懂,为 历 代 医 家 重 视,在 明 初 广 行 于 世。 《崔氏脉 诀 》后 经 李 言 闻 删 补,更 名 为 《四 言 举 要》,李时珍又将其 辑 入 《濒 湖 脉 学》中。《濒 湖 脉学》是 脉 学 由 博 返 约、执 简 驭 繁 的 代 表 作,亦 是一部以歌诀体裁介绍叔和之学的脉学专著。 是书言浅意 深,简 明 易 懂,便 于 习 诵,所 以 为 后 世推崇,被 认 为 是 学 习 脉 法 登 堂 入 室 的 阶 梯。 特 别 是 其 中 的 四 言 歌 诀 部 分 ,即 《四 言 举 要 》,被 认为“包括义理”,“为 诸 家 之 翘 楚”。 其 后 的 许 多脉学著作都受其影响。如明末清初李中梓的 《新 著 四 言 脉 诀 》,清 初 潘 辑 的 《医 灯 续 焰 》、林 之 翰的《四 诊 抉 微 》的 脉 法 部 分,周 学 霆 的 《三 指 禅》等。清代太医 王 道 纯 还 将 《四 言 举 要》辑 入 《本草品汇精 要 续 集》之 中。 至 于 其 他 依 傍 《四 言举要》而 衍 生 的 脉 学 入 门 书,不 胜 枚 举。《崔 氏脉诀》《濒湖 脉 学》的 风 行,证 明 了 宋 以 后,脉 学 著 作 的 主 流 向 通 俗 化 、简 易 化 、实 用 化 方 向 发 展。由此可以 说,《脉 诀》首 创 的 歌 诀 形 式 的 编 撰体 裁,对 宋 以 后 脉 学 著 作 删 繁 就 简 以 及 脉 学 的 普 及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推 动 作 用 。 3 对《脉诀》的 批 驳 正 讹 提 高 了 脉 学 的 学 术 水 平
· 70 ·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2 期
JOURNAL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SOCIALSCIENCE)Vol.14 No.2 Jun.2013
伪书《脉诀》对宋以后脉学发展的影响
*王 大 妹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
据 现 有 的 研 究 资 料 显 示 ,在 《脉 诀 》之 后 ,不 少医 家 受 到 启 迪,纷 纷 以 类 似 体 裁 编 撰 脉 学 著 作 ,普 及 脉 学 知 识 。 其 中 南 宋 崔 嘉 彦 的 《崔 氏 脉 诀》(又称《崔真人 脉 诀》《四 言 脉 诀》)和 明 · 李 时 珍 的 《濒 湖 脉 学 》影 响 最 大 。 《崔 氏 脉 诀 》在 参 考 《脉 诀 》的 基 础 上 ,以 《难 经 》的 浮 、沉 、迟 、数 为 宗,以风、气、冷、热 主 病,提 纲 挈 领,简 明 扼 要, 用四言歌诀 形 式,阐 述 脉 学 义 理,言 简 意 赅,通
中 图 号 :R241.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3222(2013)02-0070-03
《脉 诀 》一 书 ,相 传 为 六 朝 人 (亦 有 说 为 宋 时 人 )高 阳 生 所 撰 ,托 名 王 叔 和 ,故 又 称 《王 叔 和 脉 诀》。该书因 系 伪 撰,“词 最 浅 鄙”,因 而 导 致 历 史 上 对 其 长 达 数 百 年 的 责 难 。 宋 元 以 来 ,对 《脉 诀 》进 行 辨 伪 、批 判 、正 讹 ,已 成 为 脉 学 研 究 的 主 题。至于其 对 宋 以 后 脉 学 发 展 产 生 的 积 极 影 响 ,则 很 少 有 学 者 论 及 。 然 而 ,对 伪 书 固 不 可 一 概而论。近代 文 献 学 家 余 嘉 锡 说:“时 代 既 早, 纵属依托,亦 自 有 其 价 值。”[1]著 名 史 学 家 陈 寅 恪 也 说 过 :“真 伪 者 ,不 过 相 对 问 题 ,而 最 要 在 能 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2]笔 者 在 进行 相 关 课 题 研 究 时,在 查 阅 大 量 文 献 资 料 的 基础 上,发 现 《脉 诀 》一 书,对 宋 以 后 脉 学 的 传 播、发 展 以 及 学 术 争 鸣 等 均 存 在 不 容 忽 视 的 推 动作用。对此,本 文 拟 从 以 下 3 个 方 面 做 一 初 步探析。 1 《脉 诀 》的 盛 行 促 进 了 宋 金 时 期 脉 学 的 发 展
《脉 诀 刊 误 》是 第 一 部 脉 学 批 判 的 专 著 。 戴 启 宗 认 为 《脉 诀 》中 有 语 意 欠 明 、立 义 偏 异 之 处 , 并 存 在 一 些 错 误 ,遂 引 《内 经 》、《难 经 》、仲 景 、叔 和 及 历 代 名 医 之 书 ,对 其 原 文 逐 一 进 行 证 实 ,考 核 、辨 妄 ,并 作 了 精 详 的 诠 释 。 既 纠 正 了 《脉 诀 》 的 错 误 ,又 深 入 地 阐 发 了 脉 学 理 论 。 例 如 对 “指
摘要:《脉诀》的广泛流传,歌诀形式的编撰体裁,以 及 因 其 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的 学 术 争 鸣,在 促 进 宋 以 后 脉 学 的 发 展、普 及、提
高 等 方 面 ,有 着 不 可 抹 煞 的 功 绩 。 对 于 这 一 点 ,不 应 因 其 系 伪 撰 而 予 以 否 定 。
关 键 词 :脉 诀 ;高 阳 生 ;脉 学
自中医脉学 经 典 《脉 经》问 世 以 来,研 习 脉 学,精通脉法,成 为 每 个 临 床 医 生 的 迫 切 要 求。 但是 《脉 经》文 理 艰 深,研 读 困 难,一 般 医 生,尤 其是初学者 难 以 理 解。 因 此,至 宋 代 即 出 现 了 托 名 王 叔 和 的 脉 学 入 门 读 物 《脉 诀 》。 该 书 的 内 容基本概括了《脉 经》的 内 容,能 满 足 一 般 医 生 的临床需 要,加 之 文 字 通 俗 易 懂,便 于 习 诵 记 忆,因而受到 欢 迎,北 宋 时 便 在 民 间 广 泛 流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