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的创作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王蒙,男,作家,研究员。
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20世纪50年代初起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9部,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译作、文学评论、传统经典解读等等,2014年出版《王蒙文集》45卷(1500余万字)。
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特别奖,日本创价协会和平与文化奖等诸多奖项。
2015年8月16日,80岁的王蒙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这边风景》。
2015年9月29日晚,众所瞩目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苏童五位获奖作家登台领奖。
王蒙《这边风景》授奖词:王蒙与新疆之间,连接着绵长繁茂的根系。
这片辽阔大地上色彩丰盛的生活,是王蒙独特的语调和态度的重要源头。
《这边风景》最初完稿于近40年前,具有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这是历史真实的年轮和节疤,但穿越岁月而依然常绿的,“是生活,是人,是爱与信任,是细节,是倾吐,是世界,是鲜活的生命”。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贴心、如此满怀热情、如此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从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诚实的劳动,到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到回响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这一切是对生活和梦想的热诚礼赞,有力地表达了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和信念。
王蒙获奖感言:这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我感动的是对于40年前动笔、近年才定稿出版的这部作品的肯定。
历史并未切断与摘除,文学不相信空白,不怕事后诸葛亮。
该连续的自然要连续,该弥合的也不难弥合。
命名不合乎时宜了,内容仍然可以真实生动。
青春能万岁,生活就能万岁,文学也能万岁。
文学不应该得奖后热闹一阵就夭折。
我始终相信文学会有一种免疫力,它不会因一时的夸张而混乱,不会因一时的冷遇而沮丧,不会因特殊的局限而失落它的真诚与动人。
局限也可以成为平台,也可以成就风格,如果你有足够强大与自由的文心,条条框框可以成为彩绸花棍式的道具。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东方意识流”小说主要作品: 《春之声》岳之峰
《夜的眼》陈杲
《海的梦蒙“东方意识流”小说的特色 1、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 2、有意识的意识流手法 情节框架、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内心
独白和象征暗示
3、充满诗情画意的文风
第二十三章 小说
第二节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一、作者简介
王蒙(1934-- ), 祖籍河北沧州, 1934年生于北京。
王蒙创作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十年代(早期)的现实主义创 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 (当时末出版); 第二阶段(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艺 术创新阶段。《夜的眼》、《海的梦》《春 之声》《布礼》《蝴蝶》等; 第三阶段即九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系列长 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 躇的季节》等回首往事、反思历史。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秋刀鱼之味》、《鲍家街女人》、《流金岁月》等。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和风格。
在20世纪90年代,王蒙以一系列描述不同季节的长篇小说成功吸引了全国读者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其生动的人物刻画、丰富的情节和深入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首先,我们来介绍《秋刀鱼之味》。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的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变迁。
小说描绘了小人物秋刀鱼在大环境中的抗争和生活态度,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农民形象。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细腻的描写获得了读者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谈谈《鲍家街女人》。
这是王蒙创作的又一力作,以一个北京老胡同的女人们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通过描绘女性的命运和经历,作者呈现了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的影响。
这部小说以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细腻的文笔,令读者对当代中国的妇女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流金岁月》。
这部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描述不同年代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遭遇和选择引人深思。
作者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到历史的变迁,还能够对个体命运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以其深入观察社会现象、生动描绘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他通过这些作品探索和反思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普遍主题的思考。
这些作品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反思文学:作家作品介绍
社会经验类型:《邢老汉和狗的故 事》、《浪漫的黑炮》等。
在《从库图佐夫的独眼和纳尔逊断臂谈起》(《小说月刊》
1981年1月)他谈到家庭出身给他带来的灾难:五七年批判我时, 我的一位好友(现在仍是我的好友)在《延河》上发表了一篇 《张贤亮是什么人》,大部分篇幅却是我祖父和我父亲的历史, 真如曹操说陈琳的话:“荼及先人”还加了许多艺术的虚 构。……后来,这就成了我一次一次判决中的主要证据,搞得我 有口难辨,苦不堪言。然而,我私下里一直认为思想意识或精神 灵魂方面的东西是不会通过染色体遗传到下一代的肉体上的。受 其苦深,其印象亦深,所以,我的几篇小说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主 题展开或与此有关的。
心理历程生活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段,成为“自由人”境遇中的“灵与肉”冲 突
其一,“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饥饿的危胁。
A.①荒凉破败景的描写; ②主人公(1.78,44公斤)皮包骨头与几匹瘦 马相比照作为开头; ③车把式冷漠而略带悒郁的目光。这些都暗示 了人的动物性因素的增长。饥饿早已把同情与 怜悯之心从心里驱赶的一干二净。
思考题:
1.《蝴蝶》中张思远的“人蝶变异”说明什么? 2. 海云的悲剧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3. 王蒙在新时期文坛的意义。 4.《活动变人形》是怎样一部作品? 5.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王蒙小说的语言。 6. 王蒙的《青狐》是怎样一部作品?
二、张贤亮:苦难历程上的跋涉者
(一)苦难历程上 的跋涉者
自身经验类型:《土牢 情话》、《灵与肉》、 《初吻》、《绿化 树》、《男人的一半 是女人》、《习惯死 亡》、《我的菩提树》
在章永璘的求生搏食的机智、经验和技巧中,我们 看到和想到的是:一个有着无限创造潜力的知识分子, 竟然不得不卑贱地使用他的知识和能力。章永璘耍小聪 明,卖厚脸皮,仅仅为了充填肚子使之涨,而不是奢望 “饱”,这里不仅知识分子的清高荡然无存,连人人皆 有的恻隐羞愧之心也所剩无几。饥饿唤起的求生本能驱 使着人性。物质环境就是这样由表及里的改变着人的精 神面貌。不管章永璘意愿如何,他首先必须适应环境, 生存下去。作品沿着这线索展开了他“苦难历程”的一 个侧面:吃,吃饱,恢复体力,自食其力,与其他劳动 者平起平坐,向往小家庭,…。这一侧面展现,有正常 人的表现,食的生存需要,又有特定环境下人求生的变 态表现。
王蒙主要作品
《王蒙文集》、《王蒙文存》等
评论、随笔集
《你好,新疆》、《当你拿起笔》、《漫谈小说创作》、《王蒙谈创作》、《文学的诱惑》等
《创作是一种燃烧》、《红楼启示录》、《欲读书结》、《〈红楼梦〉启示录》、《我的人生哲学》《成语新编》、《老子的帮助》等
改编电影作品
《青春万岁》
哲思录
《这个社会会更好吗?王蒙哲思录》
王蒙主要作品
作品类型
作品名
小说
长篇小说
《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失态的季节》、《青狐》、《王蒙说》、《踌躇的季节》、《这边风景(上下)》等
中短篇小说集
《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说客盈门》、《相见时难》《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淡灰色的眼珠至在伊犁》《妙仙庵剪影》、《加拿大的月亮》、《球星奇遇记》、《风筝飘带》、《蝴蝶》、《相见集》《雪球集》、《布礼》、《我又梦见了你》、《纸海勾沉至尹薇薇》、《坚硬的稀粥》、《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街的窗》、《眼睛》、《夜雨》、《来劲》、《庭院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苏联祭》、《我的喝酒》、《印度纪行》、《访日散记》与《我爱非洲》等
诗作
《错误》、《洗礼》、《春风》等
论文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红楼梦〉中的政治》、《接纳大千世界》、《心有灵犀》等
诗歌集
《旋转的秋千》、《西藏的遐思》等
自传
《王蒙自传第1部:半生多事》、《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王蒙自传第3部:九命七羊》、《王蒙八十自述》、《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等
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201804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作品中,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生死疲劳》 B.《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D.《沉重的翅膀》【正确答案】B(P46)【答案解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王蒙早期的代表作。
2.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故事始终的物品是A·鞋子 B.雨伞C.铅笔盒 D.月亮【正确答案】B(P72)【答案解析】小说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3.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说《哦,香雪》的一组人物形象是A.女乘务员、波外翁 B.赵慧文、李爱杰C.癞六伯、志煌 D.凤娇、“北京话”【正确答案】D(P79)【答案解析】《哦,香雪》叙述一条铁路线经过北方小山村台儿沟,每天在那里只停留一分钟,却给香雪、凤娇等一群乡村少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波澜。
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凤娇对北京话”的特别好感,暗示了她们对山外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4.阿城小说《棋王》中,说“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物是A.脚卵 B.小毛C.“我” D.王一生【正确答案】D(P100)【答案解析】原文: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
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黏液,眼泪就流了下来,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
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妈—”5.陈染小说《空的窗》中,让一位孤独寂寞的退休老人重燃生命热情的工作是 A.坚持做礼拜 B.街头卖艺C.为邮局送信 D.领养弃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空的窗》写的是“我”和老人摆脱绝望的生活、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
《白杨礼赞》内容复述
《白杨礼赞》内容复述
《白杨礼赞》是王蒙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描写,表达了对白杨树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的敬重和赞赏之情。
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展开,首先描述了白杨树高大挺拔的身姿,使
人感受到其形象的威严和力量。
接着,作者着重描绘了白杨树生长在
恶劣环境中的顽强和坚韧。
无论是在荒漠中,还是在寒风刺骨的高山上,白杨树都能生根发芽,迎接挑战。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人们对白
杨树产生了敬佩之情。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白杨树树干上痕迹的描述,引发了读者对白
杨树生命历程的思考。
白杨树年复一年地经历着风雨的洗礼,它的树
干上留下了种种伤痕和岁月的痕迹,但它依然屹立不倒,不屈不挠。
这种坚韧和顽强不拔的品质令人钦佩和感动。
最后,文章以抒发情感的方式再次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随风起舞
的树叶,如同洒落的金光,使人感到温馨与美好。
它秉持着对生命的
尊重和热爱,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力量和希望。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王蒙抒发了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叹,
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像白杨树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勇往直前,把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情感表达,深深触动了读者,并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王蒙
一、创作活动简 介
处女作《青春万岁》 成名作《组织部新 来的青年人》 第一阶段:早期 “革命+青春”
第二阶段:艺术创新阶段
1979年以后,王蒙先后发表了《春之声》、 《布礼》、《蝴蝶》等作品,运用意识流 手法,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世界。 《活动变人形》、 《来劲》、《坚硬的稀 粥》
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部有争 议的小说
《绿》侧重从物质 的角度、从饮食、 饥饿角度揭示了人 的生命存在和生存 环境;《男》则从 精神的角度,从人 性的角度揭示了人 的本质及人性的扭 曲、异化和还原。
1、如何评价章永磷这一人物形象
人——非人环境 中的畸形人—— 人 灵与肉的渴望— —灵与肉的斗 争——灵与肉的 新生
3、试析陈奂生的 性格特征。 4、简述陈奂生这 一形象的意义。 5、为什么说高晓 声是“农民灵魂的 探求者”?
(2)突破了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禁 忌,为审美艺术的需要,把人的潜意 识的心理活动真诚的袒露出来。
(3)浓郁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性。 公子落难,佳人相助的模式。
(四)、基本特色:
把知识分子苦难历 程放在荒原人特有 的生活氛围中,进 行自我审判和自我 忏悔,具有自传特 点、思辨色彩和西 部情调。
五、阅读与思考
3、当代“国民性”问题的新思考 四、叙事方式 1、把人物置于最利于表现他的环境中,充满 喜剧色彩。 2、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灵魂。 3、幽默深沉,寓庄于谐。
五、阅读与思考
1、高晓声:《高 晓声幽默作品自选 集,漓江出版社 1995年6月版。 2、金燕玉:《论 高晓声的创作个 性》,《当代作家 评论》1985.3.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复习之小说(三)
参考答案
1. 突出闷罐子车窗口小,从而揭示闷罐子车条件简陋、落后。 2. 流动的线索: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
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 意识流动的根据:上述词语内在的逻辑语义串联递接,赋予了语言
文字条理性和有序性,显示了意识流动时相似、相近、相关联想的 形象思维特征。 3. 内地与沿海、中国与外国、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无不显示出我们 的生活出现转机。 4. “一次就够了”写出了主人公被命运作弄后的无奈与自嘲。“四 天”“二十二年”一组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主人公遭遇的坎坷,也 表达出主人公被平反后再回到故里时内心复杂的感受。 5. ①现代化建设,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②国民经济衰败。 6. 实行什么样的路反复描述 为“方方的大月亮”?
(1)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 是落日的余辉还是站台的灯?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黑咕隆咚, 好像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那愈来愈响的声 音是下起了冰雹吗?是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 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啊,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 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柔 柔的歌曲吗,叫做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 起来呢?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像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 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广州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 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的抽象 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 受。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 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 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 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都是回家过年的。 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好的节日。谢天谢地,现在全国人民都可 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
王蒙 介绍简介_王蒙 简历_王蒙 作品,名人故事
王蒙介绍简介_王蒙简历_王蒙作品,名人故事
王蒙,男,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党员。
1950年从事
1962
19781986年
1990
曲》、、《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着《红楼启示录》、《王蒙评点红楼梦》、《王蒙话说红楼梦》、《王蒙讲稿》、《王蒙新世
纪讲稿》,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23卷《王蒙文存》等,2006-2007年出版了自传《半生多事》、《大块文章》。
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
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
睛》、
年:
、
《说。
王蒙的资料简介
王蒙的资料简介王蒙的资料简介王蒙(1934年10月15日-),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2022年11月15日,登上“2022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22年8月16日,王蒙作品《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王蒙的文学特色学习本来是一个枯燥无味,难以用文学语言来描述的事情,但王蒙小说《青春万岁》中作者描写了郑波、杨蔷云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都写得既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又特点鲜明、各不相同。
选文是小说中描写杨蔷云怎样学习的一段,作者先是用一个排比句将杨蔷云的学习方法和李春、袁新枝、郑波的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生动地展现出来,并点出了杨蔷云做功课时“忽而像唱歌一样的自在,忽而像打架一样的凶猛”的特点,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她学习时的最主要特点,然后在后几段中举几个生动的小例子,再现了杨蔷云学习时的情景。
选文的语言轻松活泼,充满感情色彩,能迎合少年读者的心理,还善于运用生动新颖的比喻,如将数学比作音乐,将学外语、数学的乐趣比作享受音乐的乐趣,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王蒙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抒发了那个特殊年代赋予青年人的热情。
小说里的人物象当年生活里的中学生一样天真可爱,她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情、爱好,心中燃烧着爱党、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青春热情。
小说为解放初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一份真实生动的写照,反映了党的阳光雨露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乳汁怎样哺育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他们稚嫩的胸膛里播下了真理的种子。
王蒙的社会评价刊登新闻高度评价王蒙在青春文学领域的成就,并介绍称青春文学是一个伟大作家创作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27.新时期以来王蒙的创作
1、《布礼》
《布礼》是一篇自传色彩很浓但是又不全 是自传体小说的作品。它融合着的自身经 历,塑造了一个备受冤屈但仍然新年不渝 的共产党员钟亦成的形象。
《布礼》不同于当时的伤痕和反思小说, 它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诉大家,一个真正 的共产党人应该怎样看待自身所遭遇的冤 屈和不幸,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打击,都 不失对党对人民的一颗赤子之心。布礼在 着力表现真正的共产党人心灵铸造的历史 的同时,毫不粉饰的展示了我党历史上哪 些并不十分光彩,甚至相当荒谬的左倾现 象,深刻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给 今天以有力的启迪
5、理想主义的反思:《海的梦》
缪可言
“萝卜、白菜,各有各的播种节令”,爱 情的美酒“如果发酵过度也会变成酸醋。 俱矣,青春,爱情,和海的梦!” “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
“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 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 漠,更永远不会中断”
致老作家严文井的信中说起写作《海的梦》 的初衷:“我原意只是为青春唱一首赞歌, 证明哪儿也不应该没有年轻人。……没想到 前半部分却触动了一些上了年纪的同志”, 因为严文井在小说里更多地感受到的是青春 不再、生命流逝的悲情:“它的艺术效果, 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几乎近于残酷”。
二、审父杰作:《活动变人形》
1986年3月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 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长篇小说》 上。1987年由该社印成单行本出版。
一本《活动变人形》帮助倪藻认识到,人是由五颜六色的几部分组成的 ;戴帽子或者不戴帽子或者戴与不戴头巾之类的玩艺儿的脑袋穿若衣 服的身子,第三就是穿裤子或穿裙子的以及穿靴子或者鞋或者木屐的腿 脚。而这三部分是活动可变的。如一个戴着斗笠的女孩儿,她的身体可 以是穿西服的胖子,也可以是穿和服的瘦子,也可以是穿皮夹克的侧扭 身子。为什么身体侧向一边呢?这也很容易解释,显然是她转过头来看 着你。然后是腿,可以穿灯笼裤,可以是长袍的下半截;可以是半截裤 腿,露着小腿和脚丫子,也可以穿着大草鞋。这样,同一个脑袋可变成 许多。同一个身子也可以具有好多样脑袋和好多样腿原来人的千变万化 多种多样就是这样发生的。只是有的三样放在一起很和谐,有的三样放 在一起有点生硬,有点不合模子,还有的三样放在-起让入觉得可笑或 者可厌,甚至叫人觉得怕罢了。唉,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己给自己换一换 就好了。然而这五颜六色还是让人快乐。他和姐姐各自选配自己最喜欢 的组合,他们一会儿一变,一会儿说喜欢这个。一会儿又说喜欢那个, 终于看花了眼。
王蒙小说研究
王蒙小说研究1、王蒙195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小豆》,1956年以一篇干预生活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轰动文坛,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以1978年为界,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青春+革命的作品:第一类以《青春万岁》为代表,其中包括短篇小说《小豆、春节》等作品;第二类作品以《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为代表,其中包括复出后创作的《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等作品。
他认为自己创作的真正起步是从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布礼》之后,《布礼》是王蒙探索小说的第一篇作品,80年代初期文坛出现王蒙热。
2、王蒙艺术主张变化:(1)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青年时对文学干预生活说法是极力推崇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后来认为文学的功能只能干预人的心灵,它的作用只有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之后才能显示出来。
(2)关于文学的描写对象,比较注重通过情节来表现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到注重写人的厂家、情绪、心理等,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拓展。
(3)关于文学的表现手法,反对将创作手法单一化、阶级化,文学表现手法应丰富多样。
3、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1)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摒弃传统手法的呆板和简单,从西方现代派那里拿来了随意性和复杂性,如《杂色》曹千里与老与的对话;自由联想打破客观的时空界限,根据主人公心理活动重新组合,如《春之声》由主人公岳之峰的自由联想组合而成,全篇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坐在火车里随车身的晃动蜂拥而来的各种联想。
(2)多重的结构形态:1978年之前王蒙的小说基本上使用的是单线型结构,复出后《布礼》打破客观时空界限,按照主人公心理时间重新组合,使过去、现在、内心、外界、欢乐、悲伤、阳光、黑夜相互迭替交错而又呈姿色,产生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多线型的结构(心理结构或任意结构)。
《杂色》是双层次的复线结构:一条是对主人公曹千里革命历程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一条是对那匹杂色老马壮心不已的象征主义的渲染。
王蒙的创作
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描写和传统小说的心理刻划之间的区别是 首先,意识流小说所要表现的是人物的所谓全部意识,这也 就是弗洛伊德和詹姆士所指出的那种人的思维的全过程,是 那种以潜意识为主的所谓“思想流、意识流”。因此,意识 流小说中对人的心理描写虽然也包含了某些理智的部分,但 主要的是那些含糊不清、紊乱破碎的念头。 其次,意识流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完全持自然主义的态度, 不管作品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它都要求把人物那种在思维的 每一瞬间的尚未升华的心理轨迹完完全全地描画下来,不管 这种描画是多么的荒诞离奇。 第三,意识流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 它经常处于一种大幅度的跳跃、起伏和跌宕中
《达洛卫夫人》是以“一天的时间来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 的独特小说。主人公达洛卫夫人是一位光彩耀人的上流社 会中年贵妇。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 恋人彼德并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 跳跃纷呈. 伍尔芙的笔开始带领着她一路追寻,让她穿过浮世烟华, 洞察着人类的本性——“人类既没有善心,又没有信念, 也没有宽容,有的只是能增加眼前快乐的东西。他们成群 结队去猎食,他们一伙伙搜遍沙漠,尖叫着消失在荒野 里”;让她于芸芸众生中窥到了灵魂的真相,残酷却又真 实——“我们的自我像深海里的鱼,在昏暗中来往,穿梭 在巨大的水草之间,游过阳光闪烁的海域,不停地游向前 去、前去,游向幽暗、寒冷、深邃、不可思议之处。”经 历了长长的心路跋涉,达洛卫夫人对自己毫无意义的生活 心生倦意。她眼望着自己一手布置的繁华宴会却备感人生 徒劳,慢慢地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在这部小说的末尾,达 罗威夫人参悟了生与死的奥秘,她不再局促不安,“她那 刻板、拘束、笨拙的举止焕然冰释,不复存在。”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 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小说。意识流小说中的人 物心理意识流动则是小说的中心,本身就是独立的 事件,居于作品的主体位置。其主要艺术特征有: 第一,着重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表现人的 “潜意识”。第二,采取过去、现在和未来时序颠 倒或互相渗透的写法。第三,打破传统写实主义单 线条平面结构,形成多线条立体交错结构。第四, 淡化情节因素,注重意识的自然流动。第五,经常 采用人物内心独白、旁白、自由联想等方法,并进 行了语言形式的多样试验。主要代表作家有:英国 的女作家伍尔芙,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英国作家乔 伊斯和美国作家福克纳等。40年代以后,作为一个 独立的文学流派已不复存在,但“意识流”手法和 技巧却渗透到现代派文学很多领域中,并为世界上 不同倾向的作家广泛使用,影响很大。
王蒙意识流小说
❖ “大家愈来愈认识到,改造旳主要任务是认罪, 认罪旳主要目旳是改造;改造旳主要原则是认 罪,认罪旳主要标志是改造;不认罪就不能改造, 不改造就不能认罪,在认罪中改造,在改造中认 罪,认罪是改造旳前提,改造是认罪旳条件。” (《失态旳季节》)
值得注意旳是:
八十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并非西方意识流小说旳硬 行植入,它本质上不同于西方老式旳意识流小说。
❖ 在昨天、今日和明天之间,在父与子与孙之 间,在山村二郎神担过旳巨石与十七层旳部 长楼之间,在海云旳在天之灵与拴福大嫂新 灵旳姿碗之间,在李谷一旳‘洁白旳羽毛’ 和民国十八年旳咸菜汤之间,在肮脏、混乱 而又辛劳经营旳交通食堂和外商承印旳飞行 时刻表之间,在秋文旳目光、冬冬旳执拗, 一九四九年旳腰鼓、一九七六年旳游行,在 小石头、张指导员、张书记、老张头和张副 部长之间,分明有一种联络,有一座充斥光 荣和陷阱旳桥。这桥是存在旳,这桥是生死 攸关旳。见证便是他旳心,便是张思远自己。 要使这桥结实而又通畅无阻。他渴望着一次 又一次地与海云,与秋文和冬冬,与拴福一 家旳相会。他期待明天,也眺望无穷”。
3.内心独白
能够体现任何范围内旳意识,涉及 清醒状态旳语言领域和非语言旳无 意识领域。它是对活跃状态中心灵 旳直接引述。
eg ;
我祈求判我旳罪。 你是无罪旳。 不,那有轨电车旳叮当声,是海云青春和生
命旳挽歌,从她找到我旳办公室旳那一天 起,便注定了她旳灭亡。 是她找旳你。是她爱旳你。你曾经给她带来 幸福。 我更给她带来消灭。……(《蝴蝶》)
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旳那种联想。 那种联想是有顺序旳和有内在联络旳。太阳 光引起温暖旳联想,这是正常旳。因为太阳 光确实是温暖旳。而美国诗人托马斯旳“阳 光是太阳踢出旳足球”旳联想,则是不正确 旳,然而,却又是人类旳心理可能出现旳联 想方式。
80年代作家王蒙分析
80年代的王蒙及创作附:高晓声一、王蒙作品获奖目录•1、《最宝贵的》1978年短篇小说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悠悠寸草心》1979年短篇小说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3、《青春万岁》1979年长篇小说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4、《蝴蝶》1980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一届(1979——1980)中篇小说奖•5、《春之声》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6、《风筝飘带》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北京文学》短篇小说奖•7、《相见时难》1982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8、《葡萄的精灵》1983年短篇小说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9、《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1983年文艺评论获首届《上海文学》文艺评论奖•10、《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映与呼唤》1984年文学评论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11、《访苏心潮》1984年报告文学获全国第三届(1984—1985)报告文学奖12、《名医梁有志传奇》1986年中篇小说获全国传奇文学奖被《中篇小说选刊》评为优秀小说13、“为表彰王蒙的文学创作”1987年获日本创价学会和平文化奖•14、“为表彰王蒙的文学创作”1987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特别奖•15、《苏州赋》1988年散文获《人民日报》燕舞杯奖•16、《“诬告有益”论》1988年杂文获《人民日报》风华怀奖•17、《坚硬的稀粥》1989年短篇小说获第四届1989—1990《小说月报》百花奖•18、《纸海勾沉——尹薇薇》1989年短篇小说获第四届1989—1990《十月》文学奖•19、《济南》1992年短篇小说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二、王蒙热•王蒙在八九十年代是个多产的作家。
•除了小说创作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创作谈,批评文章,以及一些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
分析当代文学王蒙《春之声》
王蒙意识流小说对深蕴心理加以描绘和揭 示的几种手段: 1、联想 2、梦境 3、内心独白 4、弥漫的情绪
5、打破时空秩序
1.自由联想
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的那种联想。 那种联想是有次序的和有内在联系的。太阳
光引起温暖的联想,这是正常的。因为太阳
光确实是温暖的。而美国诗人托马斯的“阳
光是太阳踢出的足球”的联想,则是不正确
墙上的斑点英国作家伍尔夫
•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 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 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 么…… • 但是,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 我又想…… • 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 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 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
关于“意识流”
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是 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流” 的观念。它把人类心理活动中象流水一样活 动着的意识的客观状态,比喻为一个生动的 形象。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 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 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
•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 表作有安德列· 别雷的 《彼得堡》、普鲁斯 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伍尔夫的《到灯 塔去》、《海浪》
的,然而,却又是人类的心理可能出现的联想方式。Fra bibliotekeg :
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
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
柔的歌曲吗?叫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
火车也叮咚叮咚响起来呢?……广州人的凉棚下面, 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风,发出 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抽象派音乐叫人 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杨子荣的咏叹调时有什 么样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嗓音,所有噪音都是令人 不愉快的吗?(《春之声》)
王蒙先生主要作品
王蒙(1934.10.15—)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祖籍河北南皮,生于北京。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曾多年从事共青团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描写了建国初期一群高中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渴望。
1955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豆儿》。
195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揭露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而引起强烈反响。
1957年错划为右派。
1963年到新疆,学会维吾尔语,曾翻译《在奔腾的伊犁河上》等作品。
1978年重返文坛,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还写了不少评论文章和诗歌。
在艺术形式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将西方的“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讽刺艺术和喜剧形式熔为一炉,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作出很大贡献。
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外谐内庄,其中《蝴蝶》、《相见时难》、《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别获得全国中篇优秀小说奖。
《说客盈门》、《风筝飘带》获《人民日报》和《北京文学》奖。
不少作品在英、美、法、德、日等翻译出版。
1987年获意大利蒙太学国际文学奖。
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作书目]青春万岁(长篇小说)1979,人文冬雨(短篇小说集)1980,人文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1981,北京夜的眼及其它(小说、评论集)1981,花城当你拿起笔(评论集)1981,北京相见时难(中篇小说)1982,中青深的湖(中、短篇小说集))1982,花城德美两国纪行(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王蒙谈创作1983,文联走向文学之路(散文集)1983,湖南人民漫话小说创作1983,上海文艺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中、短篇小说集)1984,上海文艺桔黄色的梦(散文集)1984,百花在伊犁——浅灰色的眼珠(长篇小说)1984,作家沼泽地旁的部落(小说集)1984,四川人民王蒙选集(1—4册)1984—1985,百花妙仙庵剪影(短篇小说集)1984,百花王蒙中篇小说集1985,湖南人民创作是一种燃烧(理论集)1985,人文文学创作笔谈(理论集)1985,重庆出版社王蒙集——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1986,海峡活动变人形(长篇小说)1987,人文文学的诱惑(评论集)1988,湖南人民旋转的秋千(诗集)1988,四川人民[研究资料书目]王蒙专集(徐纪明、吴毅华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1984,贵州人民王蒙论(评论集)曾镇南著,1987,社科。
王蒙青春万岁的创作技巧
王蒙青春万岁的创作技巧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
以下是一些王蒙创作的技巧:
1. 真实生活的刻画:王蒙擅长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塑造出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他常常以自己亲身经历、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为素材,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融入到社会背景之中,使作品更富有传世意义。
2. 笑中带泪的幽默:王蒙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幽默的手法,通过轻松搞笑的形式表达出人生的无奈和悲喜,使读者在欢笑中领会到生活的沉重和无常。
3. 混合现实与幻想:王蒙的作品常常混合现实与幻想的元素,他以独特的想象力和形象化的描写,创造出一个个奇特而又真实的世界。
这种混合的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思考和探索。
4. 对历史的回溯和反思:王蒙的作品往往涉及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他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和反思,展现出个人和社会在历史潮流中的扭曲和变化。
他通过故事和人物的叙述,揭示出历史的深层次内涵和人性的困境。
5. 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王蒙的作品常常通过对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的描写,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深思。
无论是温情的家庭关系、浪漫的爱情,还是对生存和理想的坚持,都能触动读者的内心,使其对人生和社会有更深刻的思考。
总之,王蒙的创作技巧多样且独特,他通过丰富的人物描写、幽默的叙事和历史的回溯,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和人性关怀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以来王蒙的创作
1
一:关于王蒙
“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
2
先是写了一些《故事二则》、《火之歌》这样一些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篇章,接着是《难忘难记》、《歌神》、《光明》、《表姐》、《友人和烟》等对心灵创伤的的揭示性作品。
以后则是《布礼》、《悠悠寸草心》、《春之声》、《风筝飘带》、《说客盈门》、《蝴蝶》、《相见时难》、《名医粱有志传奇》、《活动变人形》等一批侧重深刻的历史反思的作品。
3
《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被誉为“审父杰作”
4
《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和《踌躇的季节》三部,2000年5月,《狂欢的季节》出版。
作品可以参见《王蒙文集》(1-4卷)
5
二:反思小说作品
三部中篇小说《蝴蝶》《布礼》《相见时难》是非常典型的反思作品。
6
1、《布礼》
《布礼》是一篇自传色彩很浓但是又不全是自传体小说的作品。
它融合着的自身经历,塑造了一个备受冤屈但仍然新年不渝的共产党员钟亦成的形象。
7
《布礼》不同于当时的伤痕和反思小说,它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怎样看待自身所遭遇的冤屈和不幸,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打击,都不失对党对人民的一颗赤子之心。
布礼在着力表现真正的共产党人心灵铸造的历史的同时,毫不粉饰的展示了我党历史上哪些并不十分光彩,甚至相当荒谬的左倾现象,深刻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给今天以有力的启迪
8
2、《蝴蝶》
《蝴蝶》从一个部长级的领导干部的角度,自上而下地看这些群众领导、对党态度和领导者对群众的态度的变化,作品采用侧重心理描写和交错回忆的意识流手法,通过一个老干部张思远对由于自己思想、地位、境遇沉浮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群众关系的远近疏密变换的回顾与思考,写他如何发现自己,以及他和人民群众曾经有过的和应该继续保持的血肉联系,从而寻求到我们党的事业成败得失的最根本的原因。
9
极力寻求那最根本的关系着我们党和政权的性质,关系着革命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
——党群关系问题。
正如《蝴蝶》中乡村医生秋文拒绝了张思远的求婚后所说的:“别忘记我们,心上要有我们,这就什么都有了。
”
10
3、《名医梁有志传奇》
梁有德和梁有志两个孪生兄弟的不同人生遭际
11
后来小白小黑上了学,同班。
小白大名叫梁有志,小黑叫梁有德。
一进学校就显出了天分的差异,梁有志整天玩弹球、三角、蟋蟀、剟刀,可门门功课一百分,期末考试全班第一。
梁有德灯光下吭哧吭哧地念书,一遍又一遍地背书写字,一会儿一问问题,熬得双眼通红,最后勉强及格。
等上到三年级以后,回家做作业,梁有志便成了梁有德的辅导教师。
各种语文、数学题,梁有志缓缓地给梁有德解释,好不容易才弄明白了点。
有的始终也听不明白,只好由梁有志给代做。
梁有志也觉得不平,为什么哥哥上学就这样难,而他自己又那样易呢?12
1952年,梁有德被任命为市委组织部一个科的科长。
他做事慢条斯理,说话结结巴巴,有时候半天半天不说一句话。
当时人们一致认为这是踏实、稳重、厚道、深沉的表现,适宜做领导工作,特别是组织部门的工作。
1954年,梁有德提升为副处长。
1956年,晋升为处长,上上下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可靠的人。
一些同志选择私交的时候也选择了梁有德,认为与梁有德在一起不需要提防,不会上当吃亏。
至于梁有志,“他太聪明了啊!”
13
所以梁有志终于没有进步。
不能只看给暖瓶灌开水。
同样的暖瓶同样的水,有些人这样灌水动机是无产阶级的,另一些人这样灌水动机是非无产阶级的。
14
他写小说,他画画,他……他常常在梦里梦到自己等公共汽车。
他来到一个车站,车刚走,他听到了公共汽车关门的吱嘎声,他眼巴巴地望着一辆坐满了人的车走掉。
他踯躅前行。
车来了,他跑,又一辆车从他眼前走掉了。
他又跑。
他越跑越快,车也越开越快。
他终于没有搭上车。
大多数人经过吃他开的药物,或经过他的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子以后病情有所好转。
少数人效果不显著。
极少有人经过治疗反而恶化。
15
(梁有德的文革遭遇)
有一次因背错了“语录”差点没被红卫兵当作“现行反革命”送到公安局去。
不打不成交,由于错背“语录”事件,各派红卫兵组织连连审讯和批斗梁有德。
梁有德的愚直、诚恳、朴实、耐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干脆说,梁有德的人格征服了狂暴的红卫兵。
16
组织部与人事局联合调查:梁有志,54岁,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入党。
大学肄业,“文化大革命”中无问题。
衷心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精通医道,有治哑的实绩。
群众关系、道德作风俱佳。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真是天生就的中医学院院长材料!
17
外界传出了“路边社”的报道。
说是梁有志对于没能当上副省长深为不满,便采取“掼
乌纱”的方法去闹,总算闹成了个副主席。
如果这样庸俗下去……梁有志甚是发愁,中国会亡吗?
大年初二去给哥哥拜年。
饭后一起站到阳台上欣赏夜景。
一连三天了,每天晚上发疯一样地放着鞭炮、花。
劈里啪啦,呜呜呜,乒乒乓乓,整个城市发狂一般,翻江倒海。
多年的艰难、沉默、奋斗的冤枉路,似乎都在这翻滚中得到了报偿。
而翻滚不已的花炮的浪潮中正在躁动着繁荣的捉摸不定的未来。
哥儿俩老泪纵横。
18
4、意识流小说作品——《春之声》
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情节,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奥秘,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它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闷罐子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
19
《春之声》是我国比较成功地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它以其实绩,打破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主要要素的传统小说创作模式,在当代文学史上,是开先河的作品。
从繁荣文学艺术角度看,它给我们传递了春的信息。
小说成功借鉴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借助人物周围诸如声响、晃动、味道、乐曲等信息刺激,让主人公意识流动,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把那生生不息的、不可扼杀的、浩浩荡荡的生活之流,通过人物心理的旋转得到全景式、对照式的反映。
这种手法的运用,突破了时空界限,揭示了主人公的心灵奥秘及时代氛围。
20
作品分析:《活动变人形》
1986年3月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长篇小说》上。
1987年由该社印成单行本出版。
21
主要人物:倪吾诚,姜赵氏、姜静宜、姜静宜、倪萍、倪藻
女性组图:姜赵氏、姜静珍、姜静宜:被封建制所荼毒的女性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