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地质学专业 沉积学考试大纲.doc
《沉积学》考试大纲awerc木《海洋沉积学》考试犬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地质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海洋沉积学是海洋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地质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
海洋沉积学主要包括沉积物组成、来源、沉积过程与沉积环境,木大纲涵盖这些主要内容。
沉积物形成丁•特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是环境的产物,因此它是地球气候、环境和地质演化的肖•接记录,各种沉枳物中都蕴涵着气候及地质环境演化的丰富佶息。
尽管海洋沉积是个相对年青的学科, 但一肖是地质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内容。
近年來,随着观测和分析实验手段的进步,无论是沉积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冇了迅猛的发展。
硕士研究生入学的海洋沉积学考试,主耍考察学生对海洋沉积学课程最基木知识的掌握稈度,耍求考生准确掌握海洋沉积的基木特征、研究方法、特肚沉积物的地质学意义,并具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地质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范围1.沉枳物的沉枳与搬运过程2.沉积物结构、构造特征3.沉积物的分类及方法4.沉积作用及控制因素5.各种沉积体系的特征及分布6.早期成岩作用及其特点7.沉积物组成及其物源环境意义8.沉枳记录及其气候与构造环境响应9.海洋沉积学研究方法二、考试要求1、対各种沉积体系的特征、沉枳环境及影响因素冇初步了解,包括近岸、河口硅质沉积体系、陆架硅质沉积体系、陆坡陆隆沉积体系等。
2、对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一般特征冇准确的把握,掌握沉积物分类方法。
3、准确把握碳酸盐沉积作用,包括矿物成分及结构成分,同位素特征;成岩作用及沉积模式等。
了解大洋沉积作用、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4、准确掌握早期成岩作用及其特点,包括压实和压溶作丿11、胶结作川及胶结类型、胶结物的结构、胶结物的世代、重结晶作用。
5、了解残留沉积与现代沉积的特征与区别,能区分砂质沉积与泥质沉积的“T 带格式的:项H 符号和编号形成环境与弟异。
6、了解口生沉积作用及产物,包括常见口生矿物的成因及形成环境,如, 海绿石、黄铁矿、重品石、方解石、H 云石等。
上海海洋大学926 海洋地质学 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926《海洋地质学》考试范围说明一、考试性质《海洋地质学》是现代海洋科学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及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海洋地质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海洋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硕士生而实施的考试,旨在选拔具有较强海洋地质学知识以及海洋研究能力的人才。
二、考察目标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考查学生对板块构造理论、大陆边缘和大洋洋底构造、海洋地质作用、海洋沉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的掌握;了解常规的海洋地质调查的基础技术和方法、河口与深海沉积、全球海平面及海岸变迁、海洋矿产资源等。
(一)绪论1.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2.海洋地质学研究内容3.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方法(二)地球与海洋1.地球结构2.地球表面特征3.海洋概况4.海水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三)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2.地质年代表3.地质作用的类型4.地震的类型及成因(四)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1.大陆漂移的证据2.海底扩张说的提出及其要点3.海底扩张说的证据4.板块边界划分的标志及其类型(五)海洋地质作用1.海洋地质作用的动力及其影响因素2.潮流和洋流的侵蚀作用3.海水搬运作用的方式4.海洋沉积环境(六)全球海平面变化1.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2.地质时期海平面变化3.现代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4.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质疑(七)海岸带的现代过程1.海岸及其分类2.海面变化与海岸演变3.海岸带的物质运动(八)河口与三角洲1.河口及其分类2.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及类型3.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九)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1.大陆边缘及其类型2.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构造3.主动大陆边缘的地质构造(十)深海沉积1.深海沉积物的来源、分类和分布2.深海陆源碎屑沉积3.深海生物源沉积4.深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5.深海沉积速率与沉积分布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海洋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
海洋地理专题一海洋和海岸带一、海底地形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
(p16-17)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架: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75千米。
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大陆坡:①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②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③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
岛弧: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太平洋西部海域最为典型。
海沟:岛弧的外围伴生的狭长而深凹的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洋盆: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4000---6000米洋中脊:最长的海底山系;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太平洋—大洋东部、大西洋---大洋中部、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
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中国海洋大学F0401 地质学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复试考试大纲F0401地质学综合一、考试性质地质学综合是中国海洋大学为招收地质学(一级学科,包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五个二级学科)、海洋地质学和资源环境领域(专业学位)地质资源勘探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课程,由学校自主命题。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矿物学部分:10%岩石学部分:50%构造地质学部分:30%地史学部分:10%考核学生掌握地质学专业核心课程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史学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和分析地质问题的能力。
题型设计:1、基本概念(占20%左右)、基础理论(简答题和论述题,占60%左右)、基本技能(20%左右)。
三、考察目标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矿物学1、考察目标主要考察学生对矿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矿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研究方法。
掌握主要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分类和鉴定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矿物形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变化历史及其实际用途的科学。
同时矿物学主要是对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矿物种进行分类、归纳、对比、分析,它要将结晶学中有关晶体对称的基本原理直接应用到某个具体矿物晶体的分析中。
掌握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矿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各大类和各类矿物的晶体化学与形态物性通性;掌握50余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并掌握鉴定未知矿物的技能。
初步掌握矿物学的研究方法.二、考试内容矿物及晶体的基本概念、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成因标型;矿物的分类命名、主要矿物类型的化学组成特征、晶体结构及其鉴定特征。
第二部分岩石学一、考察目标考查学生的对三大岩类岩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要求掌握三大岩类的基本概念、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岩石分类、各大岩类的基本特征和鉴定、岩石物理化学、岩石成因与演化等。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
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
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
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海洋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
海洋地理专题一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
(P16-17) ->海底地形岛海大陆架: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75千米。
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大陆坡:①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②水深:2()d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③ 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
岛弧: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太平洋西部海域最为典型。
海沟:岛弧的外围伴生的狭长而深凹的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洋盆: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4000-6000米洋中脊:最长的海底山系;海洋地壳的诞生地一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太平洋一大洋东部.大西洋…大洋中部、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海底扩张学说海底犷张q海反堪形泮住阳I、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
英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
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立,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谡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
七、海岸带
a)海岸及海岸带的基本概念
b)海岸带的物质运移
c)海岸地貌和海岸的演变过程
八、河口和三角洲
a)河口的分类和河口沉积作用
b)三角洲发育过程和三角洲沉积特征
九、古海洋学
a)大洋盆地的起源与演化
b)古海水
c)第四纪古海洋环境演变
d)中国近海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学研究
十、海洋矿产资源
三、海底地貌学
a)海底地貌学概论
b)中国近海海底地貌特征
c)世界大洋地貌概述
四、海底构造地质学
a)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
b)大洋构造
c)大陆边缘地质构造
d)中国海区大陆边缘构造地质特征与演化
五、海洋沉积学
a)海洋沉积学概论
b)海洋沉积作用规律
c)深海沉积来源、类型、分布及其规律性
d)中国近海沉积特征
a)海水的热学和力学性质
b)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c)大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
四、海水化学组成和特性
a)海水的化学组成
b)海洋的二氧化碳系统
c)海气交换
d)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五、海洋环流
a)海流的成因
b)世界大洋环流
六、海洋中的波动
a)波浪的概念和波浪要素
b)风浪和涌浪的形成
七、潮汐
a)潮汐现象
b)平衡潮理论和潮汐动力理论
a)海洋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
b)海洋砂矿
c)海底磷矿
d)锰结核和锰结壳
e)海底热液矿床
f)海底油气资源
海洋科学 导论
一、海洋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a)海与洋
博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1.岩石的电学性质
2.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3.充电法的基本理5.激发极化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6.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野外工作方法与数据处理
7.电法勘探新进展
三、地震勘探
1.反射波勘探原理及应用
2.面波勘探原理及应用
3.折射波勘探原理及应用
5.地球物理测井新进展
五、信息技术
1.信号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小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
3.盲信号处理的基本模型、理论、方法及应用
4.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谐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6.信息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说明:共五个内容模块,考生可任选一个“内容模块”进行复习
试卷满分:100
试题结构:1.问答类题型:4道,每道5分;2.论述类题型(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等):4道,每道20分。
博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2234科目名称:地球物理勘探基础
内容模块
考查点
备注
一、重磁勘探
1.地球重力场的构成、基本特征、基本概念、基本表达式,重力位与重力的关系
2.大地水准面与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
3.各种重力异常的物理意义
4.重力异常正演和反演问题
5.重力异常资料处理方法
6.重力异常地质解释与应用
成员签字:
组长签字:学院签字盖章:
4.各种速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5.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6.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7.地震勘探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新进展
四、地球物理测井
1.各种常规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初步应用
2.各种具体测井数据的定量评价储集层针对性应用
2023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考试大纲
2023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考试大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考试概况2023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考试将分为基础知识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两部分,旨在选拔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突出的研究潜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
二、考试科目1. 基础知识考试(1)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2)物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内容。
(3)工程力学: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内容。
2. 专业知识考试(1)船舶动力学与控制(2)海洋工程结构(3)海洋工程流体力学(4)船舶海洋工程材料(5)海洋测绘与导航三、考试形式考试采取闭卷书面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共计3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将通过邮件通知。
四、合格标准考生基础知识考试及专业知识考试总分均需达到60分以上方可合格,且在专业知识考试中至少需有一科成绩达到70分以上。
五、备考建议1.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提升,包括数学、物理和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关注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
3. 多做练习题,加强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合理安排备考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心态。
六、报名方式有意报考2023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考试的考生需提前在指定网站进行报名,上传个人简历和学术成绩单等相关材料,并按要求完成报名手续。
七、考试后续考试合格的考生将有机会参加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生招生面试,通过综合考察考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研究生。
以上是关于【2023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篇示例:一、考试概况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考试是对报考者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的考察,旨在选拔具有优秀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有志于从事船舶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才。
考试内容全面,覆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
Removed_中国海洋大学地质考试大纲
1
:50 45. 44.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50 45. 44.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50 45. 44. 43. by 42.41.—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与资源》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试卷题型一、名词解释约20%二、简答题约40%三、论述题约40%第二部分考试大纲一、海洋地质学概论考试内容海洋地质学的概念,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意义,海洋地质学发展史,海洋地质学的新进展。
考试要求1.理解海洋地质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了解海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解海洋地形或地貌学、海洋沉积学、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底矿产地质学和古海洋学的概念;3.了解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意义;4.了解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简史,主要了解各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成果;5.了解大洋钻探计划的主要成就;二、海洋地质调查考试内容了解海洋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包括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海底表层取样和海上钻探,海底直接观察和水下作业等调查方法。
考试要求1.了解海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2.了解海洋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3.了解海洋地磁测量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4.了解海洋重力测量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5.了解海洋热流测量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6.了解海上定位的方法;7.了解海底表层沉积物取样的方法和取样工具;8.了解海上钻井平台的类型;9.了解潜水方式的类型和特征;三、海洋地形考试内容了解海岸地形、大陆边缘地形、大洋底地形单元的划分以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求1.海岸地形单元的划分,掌握海岸带剖面(能够图示)及有关术语;2.海岸的类型及特征;3.影响海岸发育的背景因素和动力因素;4.大陆边缘的概念和基本类型(能够图示);5.大陆架的概念及其次级地貌单元;6.大陆坡的概念及其次级地貌单元;7.大陆裙的概念及其次级地貌单元;8.海沟和岛弧的地形特征及其次级地貌单元;9.边缘海盆的地形特征及其次级地貌单元;10.大洋中脊的概念,全球大洋中脊的分布特征11.无震脊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四、海洋沉积考试内容了解滨海、浅海和深海三个单元的沉积特征和沉积作用。
海洋沉积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沉积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试卷题型一、名词解释约15%二、简答题约30%三、论述题约55%第二部分考试大纲一、海洋沉积学导论考试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内涵和外延海洋沉积学的学科地位海平面变化海洋沉积学的研究意义海水运动的基本类型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考试要求1.理解海洋沉积学的内涵和外延2.了解海洋沉积学的学科地位3.了解海平面变化及其研究方法4.了解海洋沉积学的研究意义5.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类型6.掌握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二、近岸带沉积体系考试内容近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三角洲、河口湾、潮坪、潟湖、海滩五种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与近岸带相关的沉积矿产资源。
考试要求1.理解近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2.掌握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3.掌握河口湾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4.掌握潮坪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5.掌握潟湖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6.掌握海滩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7.了解与近岸带相关的沉积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三、大陆边缘陆缘碎屑沉积体系考试内容大陆边缘的地形地貌特征陆架、陆坡和陆隆三个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重力流沉积作用过程海底扇和海底峡谷沉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组成。
考试要求1. 了解大陆边缘的地形地貌特征2. 理解陆架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3. 理解陆坡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4. 理解陆隆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5. 掌握重力流沉积作用过程6. 掌握海底扇的沉积特征及其组成7. 理解海底峡谷的沉积特征及其组成四、大陆边缘碳酸盐沉积体系考试内容化学、生物和机械三种方式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大陆边缘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带的沉积作用过程碳酸盐的沉积模式碳酸盐的工作方法。
考试要求1. 掌握化学、生物和机械三种方式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2. 掌握大陆边缘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带的沉积作用过程3. 理解碳酸盐的主要沉积模式4. 了解碳酸盐的工作方法五、大洋盆地沉积体系考试内容大洋盆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大洋环流的形成机制以及运动规律远洋的沉积作用类型及主要特征大洋底热流的现代考察成果富锰矿床的形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12 海洋地质与资源-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2科目名称:海洋地质与资源
内容模块
考查点
基本要求
一、
海洋地质学学科概况
1.海洋地质学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海洋地质学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3.海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技术方法;
4.现代海洋学和古海洋学基本概念和重要进展;
试卷满分:150
试题结构:1.概念题型:5道,每道4分;2.简答类题型:5道,每道20分;3.论述类题型(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等):1道,每道30分。
2.了解近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熟悉和掌握三角洲、河口湾、潮坪、潟湖、海滩五种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垂向序列和沉积作用过程;
3.了解大陆边缘的地形地貌特征;理解和熟悉陆架、陆坡和陆隆等主要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过程及其产物;掌握重力流、海底扇、海底峡谷和等深流以及深水沉积体系的沉积组成及其沉积构造特征;
4.了解碳酸盐沉积作用方式(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机械沉积作用)和沉积模式;掌握大陆边缘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带的沉积作用过程;理解碳酸盐岩的主要沉积模式;
海底矿产资源
1、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产状和分布规律;
2、海域典型矿产的形成条件和成因模式。
1.了解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2.熟悉和掌握滨海砂矿、海底磷矿、大洋锰结核和结壳、海底热液矿床、海底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矿产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3.理解和掌握滨海砂矿、海底磷矿、大洋锰结核和结壳、海底热液、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制、成矿模式及典型实例。
三、
海洋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
1.海洋沉积学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本《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热能工程专业海洋地质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各专业的最基础理论课程,介绍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描述地球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古生物演化概况等地质学基本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时空概念,即地球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动态演化特征,牢固掌握地质学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一定的地学野外与室内研究方法。
一、考试方式与时间博士研究生入学《普通地质学》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主要内容(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二)矿物1.矿物的定义及主要性质2.常见造岩矿物(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1.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2.火山与火山活动3.侵入岩的基本特征4.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5.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3.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1.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2.变质岩的结构、构造3.变质作用的类型4.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六)地质年代学1.相对地质年代2.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地质年代表(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1.地震基本概念与地震波2.地球内部构造3.地壳(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2.褶皱与断层3.地层的接触关系(九)板块构造学基础1.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2.板块构造学基础知识(十)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风化作用的产物(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河流的形成2.阶地的成因分类3.河流的侵蚀作用4.河流的搬运作用5.河流的沉积作用(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1.海洋概况2.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3.海底沉积物(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1.湖泊概述2.湖泊的沉积作用3.沼泽及其地质作用(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1.冰川地质作用基础2.地下水地质作用基础3.风的地质作用基础(十五)地球的演化1.地球的天文时期2.隐生宙时期3.显生宙时期(十六)常见地质图件的识别1.综合地层柱状图2.地质图三、考试要求(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1.较好地把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态、大陆和大洋地形特征。
2290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综合 博士考试大纲
2290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综合博士考试大纲好的,我可以根据您的要求为您准备这个考试大纲。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2290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综合博士考试大纲的样例:一、考试科目科目一:海洋资源综合评估科目二: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科目三: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科目四:海洋科学前沿问题科目五:论文写作与答辩二、考试范围科目一:1. 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数量;2.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3. 海洋资源评估方法和技术;4. 海洋资源开发和管理政策。
科目二:1. 海洋环境的监测方法和技术;2. 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3. 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应对策略;4.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报告。
科目三:1. 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和方法;2. 海洋资源开发的效益和风险评估;3. 海洋资源开发的政策和管理;4. 海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科目四:1. 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海洋科学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3. 海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4. 海洋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影响。
科目五:1.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 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论文的撰写、修改和答辩准备;4. 论文答辩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考试形式和时间安排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共计3小时。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评分标准:根据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分。
时间安排: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2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
四个科目分别在同一天进行,具体时间安排请参考考试通知。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2290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综合博士考试大纲,具体的考试范围和形式可能会因学校和导师的要求而有所不同,请考生务必仔细阅读考试通知,了解具体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本《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热能工程专业海洋地质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海洋地质学介绍了海洋地质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调查研究方法及本学科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着重介绍了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全球海面变化、海岸带的现代过程、河口与三角洲、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深海沉积、海洋矿产资源。
同时,还需结合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和古海洋学等新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地球与海洋的发展演化史。
一、考试方式与时间
博士研究生入学《海洋地质学》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现代海洋地质研究方法和重大科学进展
了解海洋地质学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掌握现代海洋地质研究方法(DSDP、ODP、IODP、InterRidge等)、重大科学进展和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二)海底地形、环境分区和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研究
掌握现代海洋的海底地形和海洋环境分区的具体特征;了解海岩带海陆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三)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物理、海底构造、海底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具体圈层特征和海洋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掌握海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大陆边缘构造(沟-弧-盆体系)、洋中脊、地幔对流和地幔柱等特征;了解海底热液和海底变质作用概念和特征。
(四)海洋沉积学和古海洋学
掌握现代海洋不同沉积背景(陆架、陆坡、盆地)的沉积学特征;掌握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阶段的地球生物学过程;掌握古海洋学概念、研究内容和主要科学进展。
(五)海洋矿产资源
掌握海洋矿产概念、分类和分布特征;掌握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砂矿、海洋铁锰结核、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主要矿产资源的概念、成因和主要特征等。
(六)海洋生物
了解海洋生物分布、生态和含量等一般特征;掌握海洋极端地质环境(海底热泉、冷泉等)海洋生物一般特征。
(七)海洋地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了解海洋地质灾害、海洋工程建设及其环境影响、海洋地质与国家权益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关系。
三、参考书目
海洋地质学(第二版),徐茂泉、陈友飞,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