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定,包括《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
低报警值的设定应遵循以下标准:可燃气体:20%LEL一氧化碳CO:30mg/m3硫化氢H2S:10mg/m3氧气O2:19.5%职业接触限值(OELs)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和最高容许浓度(MAC)三类。
PC-TWA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对于以下气体,PC-TWA的限值如下:可燃气体:50%LEL一氧化碳CO:28mg/m3硫化氢H2S:14mg/m3氧气O2:23%二氧化碳CO2:21mg/m3氮气N2:200mg/m3PC-STEL是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
对于以下气体,PC-STEL的限值如下:可燃气体:10%LEL一氧化碳CO:200PPM硫化氢H2S:15PPMMAC是指在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对于以下气体,MAC的限值如下:可燃气体:160PPM一氧化碳CO:35PPM硫化氢H2S:10PPM超限倍数指超过PC-TWA和PC-STEL的倍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是多少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主要可用于常规检测四种气体,分别是:甲烷CH4、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氧气O2,但是,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在检测这些气体时,也都是有着相关的数据标准要求的。
甲烷(CH4):超过1.00%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甲烷(CH4)数值低于1.00%时,属于正常;检测仪上甲烷(CH4)数值超过5%时,遇明大有爆炸危险。
禁止电火焊;检测仪上甲烷(CH4)数值超过25%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一氧化碳(CO):超过24ppm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一氧化碳(CO)超过50pm时,是成年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含量;检测仪上一氧化
碳(CO)超过200ppm时,(2-3)h后,有轻微的头痛。
头晕、悲心现象,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检测仪上一氧化碳(CO)超过400ppm时,立
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
硫化氢(H2S):超过10ppm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硫化氢(H2S)50ppm–100pa时,有刺豪性味道。
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检测仪上硫化氢(H2S)100ppm–200pm时,嗅觉麻痹,立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检测仪上硫化氢(H2S)超过200pm时,一小时内中毒。
立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
氧气(02):低于18.0%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氧气(O2)数值为20.9%,为空气中氧气正常含量;检测仪上氧气(O2)数值低于15%时,人的呼吸就会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劳无力。
动作迟钝,立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
6-14气体报警器报警值设定规定
根据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相关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规定。
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L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LEL。
2、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O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00%OEL。
报警设定值具体要求如下: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设定值:
气体种类
一级警值
二级报警值
备注
天然气
25%LEL
50%LEL
甲烷爆炸下限为5%
乙炔
25%LEL
50%LEL
乙炔爆炸下限为2.5%
氢气
25%LEL
50%LEL
氢气爆炸下限为4.0%
一氧化碳
30ppm
60ppm
一氧化碳PC-TWA为20mg/m3
二氧化硫
5ppm
10ppm
二氧化硫PC-TWA为5mg/m3
硫化氢
10ppm
20ppm
硫化氢MAC为10mg/m3
氨气
20ppm
50ppm
氨气PC-TWA为20mg/m3
欠氧报警
19.5%
23.5%
——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报警数据(甲烷、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
甲烷(CH4):超过%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甲烷(CH4)数值低于%时,属于正常。
仪表上甲烷(CH4)数值超过5%时,遇明火有爆炸危险,禁止电火焊。
仪表上甲烷(CH4)数值超过25%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一氧化碳(C0):超过24ppm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一氧化碳(CO)超过50ppm 时,是成年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含量。
仪表上一氧化碳(CO)超过200ppm时,(2-3)h后,有轻微的头痛、头晕、恶心现象,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仪表上一氧化碳(CO)超过400ppm时,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氧气(02):低于%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氧气(02)数值为%,为空气中氧气正常含量;
仪表上氧气(02)数值低于15%时,人的呼吸就会急促、、眩晕、浑身疲劳无力,动作迟钝,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硫化氢(H2S):超过10ppm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硫化氢(H2S)50ppm——100ppm时,有刺激性味道,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仪表上硫化氢(H2S)100ppm——200ppm时,嗅觉麻痹,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仪表上硫化氢(H2S)超过200ppm时,一小时内中毒。
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可燃气体报警值设定标准
可燃气体报警值设定标准
可燃气体报警值设定标准是指在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仪器,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设置合适的报警值,一旦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该值,检测仪器会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可燃气体报警值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1. 可燃气体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
2. 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3. 现场环境的特点和安全要求。
常见的可燃气体报警值设定标准包括:
1. 甲烷(METHANE)报警值设定标准:在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10%LEL(下限爆炸浓度)时,检测仪器应发出报警信号。
2. 丙烷(PROANE)报警值设定标准:在空气中丙烷浓度达到10%LEL时,检测仪器应发出报警信号。
3. 乙炔(ACETYLENE)报警值设定标准:在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20%LEL时,检测仪器应发出报警信号。
4. 氢气(HYDROGEN)报警值设定标准:在空气中氢气浓度达到10%LEL时,检测仪器应发出报警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不同场合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报警值的调整和定制,以确保检测仪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常见可燃、毒性气体量程及报警值如何设定
常见可燃、毒性气体量程及报警值如何设定设置报警装置要求:根据气体的理化性质、释放源的特性、生产场地布置、地理条件、环境气候、操作巡检路线等条件进行设置,实现实时、有效报警。
设在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的作业场所:一般布置在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密封处;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液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设备和管道的法兰和闸门组等。
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报警仪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有毒气体报警仪。
报警值设置要求:报警值设定应遵循安全、科学、可行的原则,确保现场劳动者及时响应,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消除异常情况。
报警值可设预报、警报、高报3级。
用人单位应依据有毒气体的毒性,现场条件和报警仪的选型,至少设报警值和高报值或预报值和报警值。
预报值和警报值可参考以下规范进行设置: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Z/T22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T 300.1-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295—2017 《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中对检测的可燃气体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量程以及报警值都有说明,如下详情:5.5.1 测量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应为0~100%LEL。
2 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应为0~300%OEL;当现有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IDLH;环境氧气的测量范围可为0~25%VOL。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报警数据(甲烷、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
. 甲烷(CH4):超过1.00%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甲烷(CH4)数值低于1.00%时,属于正常。
仪表上甲烷(CH4)数值超过5%时,遇明火有爆炸危险,禁止电火焊。
仪表上甲烷(CH4)数值超过25%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一氧化碳(C0):超过24ppm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一氧化碳(CO)超过50ppm 时,是成年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含量。
仪表上一氧化碳(CO)超过200ppm时,(2-3)h后,有轻微的头痛、头晕、恶心现象,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仪表上一氧化碳(CO)超过400ppm时,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氧气(02):低于18.0%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氧气(02)数值为20.9%,为空气中氧气正常含量;
仪表上氧气(02)数值低于15%时,人的呼吸就会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劳无力,动作迟钝,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硫化氢(H2S):超过10ppm时仪器报警
仪表上硫化氢(H2S)50ppm——100ppm时,有刺激性味道,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仪表上硫化氢(H2S)100ppm——200ppm时,嗅觉麻痹,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仪表上硫化氢(H2S)超过200ppm时,一小时内中毒。
立即离开现场并报集控室。
.。
常规气体报警器报警浓度的设置范围
目前,各种气体燃料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煤气广泛地应用在家庭、工业场所,在的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通常,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点设置为被检测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1%--25%范围内。
例如对于甲烷(天然气),它的爆炸下限为5%,即LEL=5%=50000ppm, 相应天然气报警器的报警点范围应在1%LEL – 25%LEL 之间,即0.05%(500ppm)-- 1.25%(12500ppm),如3000ppm ;若想增大安全系数,也可设定为1000ppm(0.01%). 但是,一味地追求高灵敏度而降低报警设定点将会导致报警器的抗干扰能力变差,无危险的微量泄漏及环境温湿度或气氛的变化均会导致报警器的误报警,从而降低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这也是设定报警点时必须注意的。
参考下图,可以看到对不同的可燃性气体相应的报警点正确的设置范围:CH4(LEL=5%=50000ppm)0% 0 5%050000ppm1%LEL 25%LEL100%LELLPG(LEL=3%=30000ppm)0% 0 3%030000ppm1%LEL 25%LEL 100%LELH2 (LEL=4%=40000ppm)0% 0 4%040000ppm 1%LEL 25%LEL100%LEL与上述不同的是,由于人工煤气含有高毒性的一氧化碳,毫无爆炸危险的少量泄漏即可引起致命的中毒事故,预防中毒往往成为人工煤气报警器监测泄漏的首要作用,报警点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人工煤气的一氧化碳含量,将报警点设置于相当一氧化碳100PPM-300PPM的浓度范围。
国家相关标准对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点设置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322《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浓度设定值范围:报警浓度设定值范围适用气体种类可燃低限1%LEL~25%LEL 高限50%气体人工煤气低限125PPM-750PPM 高限1250PPM(氢气)人工煤气(一低限50PPM-300PPM 高限500PPM氧化碳)。
测量范围、报警设定值的技术要求
关于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测量范围、报警设定值的技术要求1、常用有毒气体蒸汽浓度指标见表-1表-1 常用有毒气体蒸汽浓度指标注:(1)表中质量浓度(单位mg/m3)与摩尔分数浓度(单位10-6mol/mol)已做对应换算。
(2)表中质量浓度来源于《GB50493-200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2、设计规范对测量范围和报警设定值的要求2.1 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L.E.L;2.2 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易为0~300%最高容许浓度或0~30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当现有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直接致害浓度;2.3 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2.3.1 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爆炸下限;2.3.2 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爆炸下限;2.3.3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当试验用标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以下。
当现有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直接致害浓度;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10%直接致害浓度值。
3、目前现状3.1 公司范围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和一、二级报警值的设定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3.2公司范围内所有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存在以下问题:(1) DCS上显示的单位为ppm,该单位为非法定计量单位,应为mg/m3或10-6mol/mol。
(2) 部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与规范要求不符。
(3) 部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一、二级报警值的设定不满足规范要求。
4、整改要求4.1 全面检查公司范围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一级报警设定值和二级报警设定值,具体规定如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0~100%L.E.L;一级报警设定值25% L.E.L;二级报警设定值为50% L.E.L;4.2全面检查公司范围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一级报警设定值和二级报警设定值,具体规定如下:4.2.1 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0~20×10-6mol/mol;(注:该测量范围对应质量浓度单位测量范围为:0~30.35 mg/m3)一级报警设定值:6.5×10-6mol/mol;二级报警设定值:15×10-6mol/mol;4.2.2 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0~70×10-6mol/mol;(注:该测量范围对应质量浓度单位测量范围为:0~87.5 mg/m3)一级报警设定值:20×10-6mol/mol;二级报警设定值:50×10-6mol/mol;4.2.3 苯气体检测报警器苯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0~20×10-6mol/mol;(注:该测量范围对应质量浓度单位测量范围为:0~69.6 mg/m3)一级报警设定值:5×10-6mol/mol;二级报警设定值:10×10-6mol/mol;说明:现有苯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易为0~300%最高容许浓度或0~30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规范要求,苯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测量范围按照目前苯检(探)测器能达到的性能确定。
常见毒性气体量程及报警值设定
常见毒性气体量程及报警值设定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2019中关于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值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爆炸下限(简称LEL)。
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值设定值应小于或者等于50%爆炸下限(简称LEL)。
3、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职业接触限值(简称OEL),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00%职业接触限值(简称OEL)。
4、环境氧气的过氧报警设定值宜为23.5%VOL(体积百分数),环境欠氧报警设定值宜为19.5%VOL(体积百分数)。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报警浓度显示单位为%LEL、量程为0~100%LEL;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燃气体报警值设置为低限20%LEL,高限50%LEL,例如甲烷CH4。
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报警浓度显示单位为PPM(百万分之),超过低限浓度值对人体有害;一氧化碳CO:量程0~1000 ppm,低限报警值为50 ppm;硫化氢H2S:量程0~100 ppm,低限报警值为10 ppm;二氧化硫SO2:量程0~100 ppm,低限报警值为10 ppm;臭氧O3:量程0~20 ppm,低限报警值为5 ppm;氨气NH3:量程0~100 ppm,低限报警值为10 ppm;氯气CL2:量程0~20 ppm,低限报警值为5 ppm;二氧化碳CO2:量程0~5000 ppm,低限报警值为1000 ppm。
氮气N2:量程0~100%VOL,低限报警值为75%VOL,高限报警值为83%VOL;氧气O2:量程0~30%VOL,低限报警值为19.5%VOL,高限报警值为23.5%VOL。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测量范围及报警值设定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测量范围及
报警值设定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报警测量范围和报警值设定在GB/T中有详细规定。
对于可燃气体,其测量范围应该是0-100%LEL(爆炸下限)。
而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应该是0-300%OEL(职业接触限值)。
如果现有探测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以为0-30%IDLH。
同时,环境氧气的测量范围应该是0-25%VOL(空气体积)。
报警值的设定应该符合以下规定: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25%L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50%LEL。
而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100%O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200%OEL。
如果现有探测器无法满足测量要求,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5%IDLH,二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10%IDLH。
对于浓度表示方法,一般有质量浓度表示法和体积浓度表示法。
质量浓度表示法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mg/m3)为单位。
而体积浓度表示法以一百万体积的空气中
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数(ppm)为单位。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不
考虑温度和压力,即mg/m3=M/22.4·ppm。
表1列出了常见可燃气体的报警值设定,包括氢气、乙酸、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苯乙烯、乙炔和丙醇。
其中,每种气体的爆炸上下限的百分比也有详细列出。
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大气污染物预报警阈值汇总
附录A(规范性)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表A.1汇总展示了38种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设置范围,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在进行预报警设置时可予以参考。
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1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1 氯气<0.5 [0.5,1)[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 氨<10 [10,20)[20,40)≥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3 一氧化碳<10 [10,20)[20,40)≥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4 二硫化碳<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5 苯<3 [3,6)[6,12)≥1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6 硫化氢<5 [5,10)[10,20)≥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7 萘<25 [25,50)[50,100)≥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8 戊烷(全部异构体)<250 [250,500)[500,1000)≥10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9 氟化氢<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0 甲醇<12.5 [12.5,25)[25,50)≥5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1 异丙胺<6 [6,12)[12,24)≥2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7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2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12 丁醛<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3 N,N-二甲基甲酰胺(DMF)<10 [10,20)[20,40)≥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4 一甲胺<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15 二甲胺<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16 环己酮<25 [25,50)[50,100)≥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7 正丁醇<50 [50,100)[100,200)≥2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8 异丙醇<175 [175,300)[300,600)≥6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9 环己烷<125 [125,250)[250,500)≥5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0 二乙胺<4.5 [4.5,9)[9,18)≥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1 三乙胺<4.5 [4.5,9)[9,18)≥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2 丙酮<150 [150,300)[300,600)≥6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3 氮氧化物<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4 环氧乙烷<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8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3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25 二氧化硫<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6 氯乙烯<5 [5,10)[10,20)≥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7 氯乙烯<0.6 [0.6,25)[25,3100)≥3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8 甲苯胺<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9 氯苯<25 [25,50)[50,100)≥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30 氯丙烯<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1 甲基叔丁基醚(MTBE)<90 [90,180)[180,360)≥36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2 三氯氧磷<0.15[0.15,0.3)[0.3,0.6)≥0.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3 环己醇<50 [50,100)[100,200)≥2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4 氰化氢<0.5 [0.5,1)[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35 丙烯腈<0.5 [0.5,1)[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6 碳酰氯<0.25[0.25,0.5)[0.5,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7 环氧乙烷<0.3 [0.3,0.6)[0.6,1.2)≥1.2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9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4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38 溴<0.15[0.15,0.3)[0.3,0.6)≥0.6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10附录B(规范性)常见大气污染物预/报警阈值汇总(厂界/园区界)表B.1汇总展示了53种化工行业常见大气污染物在厂界/园区界进行阈值设置范围,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在进行厂界/园区界的特征污染物阈值设置时可予以参考。
三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三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三合一气体检测仪通常可以检测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和有毒气体浓度。
以下是常见的数值标准:
1. 氧气浓度: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左右。
低于19.5%时,可能导致窒息;高于23%时,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2. 可燃气体浓度:不同的可燃气体有不同的爆炸极限浓度。
超过爆炸极限浓度,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一般情况下,检测仪会设置警报阈值,当浓度超过警报阈值时,检测仪会发出警报提示。
3. 有毒气体浓度:不同的有毒气体有不同的毒性和阈值限值。
超过阈值限值时,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般情况下,检测仪会设置警报阈值,当浓度超过警报阈值时,检测仪会发出警报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5%28mg/m3
23%14mg/m3
/21mg/m3
/200mg/m3
20PPM/20mg/m3
10PPM/30mg/m3
15PPM/10%LEL
24PPM/HIGH
50%LEL
160PPM/许浓度TWA/16PPM/浓度STEL/24PPM/高报警值时间加权允短时间接触允许
1."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按《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低报警值
气体名称
LOW
可燃气体
一氧化碳CO
30mg/m3
6PPM/
硫化氢H2S
10mg/m3
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2
名词解释: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 average,PC-TWA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