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在研究我国8所师范类高校和4所综合类高校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就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培养目标;二是二级学科的设置;三是学制与学习年限;四是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五是培养方式与方法;六是考核方式与学位论文;七是教学、实践与科研。
[关键词]教育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341(2019)02-0133-04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吴亚会1,马云阔2(1.东北石油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2.东北石油大学发展规划处,黑龙江大庆163318)[收稿日期]2018-10-2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与龙江产业结构适应性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B1316016;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团队)决策咨询类专项课题“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E1316005;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CX_CX20_2018;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CX_JG20_2018;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提升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CX_20_2018[作者简介]吴亚会(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学研究·为适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提高高校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对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以期寻找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高水平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专业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制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介绍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期为广大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素养的高级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教育决策顾问等。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深入理解教育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 教育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包括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等。
3. 教育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领导管理能力,包括制定教育政策、组织教育资源、管理师资队伍等。
4. 教育决策顾问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为教育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和咨询的能力,包括搜集和整理教育信息、分析政策环境、制定实施方案等。
二、学制和课程设置教育硕士的学制一般为2-3年。
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略有差异,但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学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旨在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教育管理、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设计等。
3.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4. 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设置实习或实训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论文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而有所差异,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题和研究设计: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方案。
2. 文献综述:学生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401)一、培养目标本学科研究生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要求掌握丰富扎实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灵活应用掌握的知识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其他工作;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教事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学专业知识、较高的科研能力和素养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中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以及其他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
二、学科专业1.教育学原理2.课程与教学论3.教育史4.比较教育学5.学前教育学6.高等教育学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由导师和导师小组全面负责,实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
课程学习以系统讲授为主,讨论、自学、教育调查、作业(论文)为辅,采取重点辅导、讲座以及任课教师指定参考文献、书目,学生学习阅读后写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介绍本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结合研究生的特长和个性因材施教。
研究生在读期间须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
六、学位(毕业)论文本学科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时间不少于1年,并鼓励研究生尽早介入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基本文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学术素养与学科基础:学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学术素养和较扎实的学科基础。
2.研究能力:学生要通过独立参与教育研究项目、完成一定规模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参与学术会议等途径,提高独立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
3.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与发展能力,灵活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4.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加强学科交叉与多元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与其他学科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推进教育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课程设置1.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教育技术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心理学研究等。
3.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包括教育创新与、教育统计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教育经济、教育法律等。
四、实践环节1.科研项目: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要参与教育科研项目,有机会独立承担小型教育研究项目,具备科学研究及报告撰写的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活动,可以选择到学校、教育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参与教育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3.学术交流: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拓宽学术视野。
五、学位论文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经过答辩合格后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应该具备研究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教育学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价值。
六、培养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成果以及就业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注重与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进行紧密合作,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专业代码:04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育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愿意为我国教育工作服务。
2.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教育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能承担教育学类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教育类外文专业文献。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1、教育学原理本方向以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2.课程与教学论(1)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本方向以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所涉及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它区别于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各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从总体上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理论。
(2)英语学科教学论(略)见各培养单位培养方案(3)历史学科教学论(4)物理学科教学论(5)语文学科教学论3、高等教育学本方向是在探讨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和揭示高等教育规律。
本方向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开设高等教育史专题、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经济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等课程,为学生提供较扎实的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科研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能研究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问题;通过管理实践,使学生能从事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4.教育技术学本方向以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探讨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流程等相关内容。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教育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培养目标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分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1. 学术研究方向•掌握教育学理论与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教育学研究;•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对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具备教育学科前沿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能力,能够参与和开展与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
2. 实践应用方向•具备教育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设计、组织和评估教育实践活动;•具备教育政策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备教育管理与领导能力,能够在教育系统中担任管理和领导职务。
二、课程设置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三个部分:1. 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研究前沿2. 专业课程•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3. 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教育调研•教育案例分析•教育项目设计与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才能完成硕士学位的获得。
三、培养流程1. 培养计划制定与修订在入学时,学生和导师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和学术研究方向等内容。
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学生可以在修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选择个人志愿的选修课程。
2. 学分要求和考核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需修满规定的学分要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3. 学位论文学生在后期培养阶段,需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领域需求,进行课题选择、调研和实证研究工作,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4. 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完成学位论文后,需要经过学位论文答辩,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术硕士培养方案
个月。开题报告须公开进行。 4.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须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报告的次数不少于 3 次,形式和
范围由指导教师自行确定。 5.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提出毕业申请,进入论文评阅环节,论文评阅由三位专家
128000MX002 外国语课
60
3
80
4
开课 学期
Ⅱ
Ⅰ、Ⅱ
备注
学科 基础课
232000MX001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232000MX002 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
232000MX003 教育研究方法
60
3
60
3
Ⅰ
教育学一级学
Ⅰ
科学生必修
80
4 Ⅰ、Ⅱ
专业 主干课
232000MX314 教育史前沿问题研究 232000MX315 中外教育名著研读 232000MX316 中外教育比较史专题
Ⅰ
教育学 一级学科
603ⅠFra bibliotek学生必修
80 4 Ⅰ、Ⅱ
专业 主干课
232000MX308 232000MX309
课程论专题研究 教学论专题研究
232000MX310 社会科学的数据分析
60
3
Ⅱ
课程与 教学论专
60
3
Ⅰ
业必修
40
2
Ⅱ
232000MX618 课程设计与评价
40
2
Ⅲ
232000MX619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附录一:课程设置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教育学硕士是一种高等教育研究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的高级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育领域专业人才。
教育学硕士课程通常需要两年时间完成,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论文。
以下是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能力、教育管理和决策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以下特点:(1)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深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
(2)具有教育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组织教育事业。
(3)具有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领域开展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
(4)具有跨学科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教育领域快速变化的需求。
2.教育学硕士培养课程设置教育学硕士培养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与决策、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选修课程包括教育领域的相关专业课程,如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等。
3.教育学硕士培养论文要求教育学硕士论文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一定的学术标准和要求。
硕士论文要求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理论和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硕士论文的选题应与教育学领域相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
4.教育学硕士培养评价标准教育学硕士培养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成果、学术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
学术成果包括硕士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学术水平包括教育学理论和方法、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包括教育管理和组织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职业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
总之,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级理论和实践能力、教育管理和决策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的教育领域专业人才而设计的。
在硕士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论文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教育领域快速变化的需求。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401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够承担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学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简介1、教育学原理方向。
本方向以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2、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方向。
本方向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它区别于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各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规律。
3、比较教育学方向。
本方向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
4、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1)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以学习外语教学基本理论为前提,研究分析英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揭示英语教学的规律,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并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从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出发,研究高校英语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的组织、教学测试与评估等问题。
以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途径,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本课程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的思维方式阐述语文学科的现象及规律,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深入把握语文学科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各种关系,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教育和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育学人才,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运而生。
一、培养目标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教育学知识;2. 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教育学研究;3. 具有扎实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研究;4. 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道德品质,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培养内容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学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方面的知识;2. 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3. 教育学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4. 学术素养和道德品质:包括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三、培养方式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读一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2.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开展一定的学术研究,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3. 学术交流:学生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4.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与教学实践,了解教育实践的现状和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四、培养成果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2. 学术成果:学生需要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如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学术奖励等;3. 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4. 学术影响:学生需要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二级学科。
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该硕士点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本学科点已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1人,其余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
本学科点开设如下专业学位课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统计学等。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4项,校级3项,发表相关论文31篇。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心灵。
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与管理手段来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
3.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能力。
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机构和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1.高等工程教育管理主要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2.比较高等教育主要研究有代表性的国外知名大学的主要特征、教育思想、政策以及大学内部的教学与管理,并研究全球背景下的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0401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代码: 0401 )二级学科名称: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政策与院校发展)(代码: 040106 )二级学科名称: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教育经济与政策)(代码: 040101 )二级学科名称: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事业与学前儿童发展)(代码: 040105 )二级学科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理论与课程资源开发)(代码: 040102 )二级学科名称:教育技术学(信息化教育理论与应用)(代码: 040110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教育学现为广州大学重点学科、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
1995年获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0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5个二级学科6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首席学科带头人为刘晖教授。
学科成员4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有博士学位者1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名,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2名,广州大学教学名师2名。
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刘晖教授是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规划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其他方向带头人均有全国或省的相关专业委员会兼职。
经过长期累积,本学科形成了依托合作、凸现应用、交叉研究的科研特色,突显了本土化、应用性和综合性。
在地方院校发展战略与办学特色、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珠三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广东省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课程改革的文化分析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学科成员科研能力较强,团队合作良好。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是一种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的研究生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
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具备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问题解决能力
3. 具备教育领域学术研究和教育政策制定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
1. 教育学基础课程
2. 专业核心课程
3. 实践教育环节
三、培养要求
1. 学习时间:两年或三年
2.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教育实践或理论研究,并形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
3. 实践教育环节:要求学生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教育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
1. 教学模式:采用面授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评价方式
1. 考试:包括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
2. 论文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
3. 实践教育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教育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为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培养具有高水平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研究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评价方式,以期培养出优秀的教育学研究人才。
一、培养目标1. 系统掌握教育学相关理论:研究生应具备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功底,能够熟练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
2. 培养教育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培养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包括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等。
3.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能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培养跨学科综合素质:研究生应在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模式1. 学术导师制度:建立学术导师制度,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由导师负责指导学术研究、选题和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
2. 学术团队支持:构建教育学研究团队,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学术创新。
3. 实践环节加强: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让研究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教育工作,为未来的教育实践做好准备。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概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统计学等,为研究生提供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学习。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学习。
3. 选修课程: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比较教育学、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
四、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设置教育实习环节,让研究生深入学校、教育机构等实际工作场所,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教育操作能力。
2. 教学助教:研究生可参与教学助教工作,负责辅导本科生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0)本方案适用于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研究、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0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02.德育理论与实践03.教育基本理论04.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05.教育史06.比较教育学07.高等教育学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修业年限为3年。
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课程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8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选修课至少12学分;专业英语课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
完成规定的总学分、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考核合格,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1.培养环节(1)文献阅读。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各方向硕士生都要研读本方向的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是通过通读,能够对教育学发展史、基本理论与理论脉络、学术流派及主要观点有基本了解,并就一些重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有独立思考。
经典文献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2)学习与研究计划。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计划制定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3)课程学习。
该环节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4)论文工作。
该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3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doc(修改后)汇总
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401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够承担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学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简介1、教育学原理方向。
本方向以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2、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方向。
本方向以课程与教学论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它区别于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各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规律。
3、比较教育学方向。
本方向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
4、高等教育学方向。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高等教育规律,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
5、教育心理学方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来自学生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点、教学的心理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品德、个性以及个别差异等问题;教育心理学也研究来自教师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心理问题。
6、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1)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以学习外语教学基本理论为前提,研究分析英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揭示英语教学的规律,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0)
本方案适用于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研究、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2.德育理论与实践
3.教育基本理论
4.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5.教育史
6.比较教育学
7.高等教育学
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修业年限为3 年。
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课程8 学分;学科基础课程8 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选修课至少12 学分;专业英语课 1 学分;教学实践 2 学分。
完成规定的总学分、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考核合格,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1.培养环节
(1) 文献阅读。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各方向硕士生都要研读本方向的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是通过通读,能够对教育学发展史、基本理论与理论脉络、学术流派及主要观点有基本了解,并就一些重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有独立思考。
经典文献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2) 学习与研究计划。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计划制定在入学后二个月内完成。
(3) 课程学习。
该环节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⑷论文工作。
该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订论文研究计划,
尽早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5)实践教育。
该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
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2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
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努力体现“尊重教育”理念,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
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五、课程学习与考核
1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2•教学方式实行教师讲授、师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在促进研究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 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学科基础课一般采取课堂闭/开卷方式进行期末考试考核;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采取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非考试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学术上和实践中的问题,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1. 研究计划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一学期期末制定研究计划。
2. 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于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
不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3. 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
论文。
4. 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学术训练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河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七、实践活动在三年学习中,研究生需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四周的教学实习,在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具有较高教学技能的教师指导下讲解一个到两个单元本科生教学中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 2 个学分。